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SN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摘 要 组织结构变革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企业 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现代企业组织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要 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高度关注市 场环境的变化,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而果断地做出变革与发 展。因此,变革与创新是不断发生、永远存在的客观事实。企业组织结 构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取材于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实例。针对公司变革的实际情 况,结合原组织结构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综合运用组织结构及组织结构 变革的相关理论,全面分析了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自身的资源状况、战 略对组织结构的要求,以及新的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案、组织结构变革实 施过程和实施后的效果,力求从中总结出一些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 经验,提出一些适合 sn公司发展的建议,为 sn 公司未来的顺利发展提 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 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组织及组织结 构变革理论综述。介绍组织的概念、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组织变革理 论、组织结构及组织结构变革相关等内容;第三部分为 sn 公司概况和 行业的情况。介绍 sn公司的基本情况,sn 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液晶 显示器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第四部分为变革前 sn 公司的组织结构诊断及变革的动因分析。分析变革前 sn 公司的组织结 构情况,以及随着公司的发展,该种组织结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分析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第五部分为 sn 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方 案及实施过程。对新的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结构设 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案等,同时对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实施过程中碰到 的问题和克服加以分析;第六部分为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实施后的效 果分析;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对公司的未 来加以展望。 关键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变革,组织结构设计,变革效果 the research on sn company 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abstra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opic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e issue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due to modern enterprises are encountered with very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further pursue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of market environment should be paid high attention and change and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decidedly in tim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in a word, change and creation is a kind of persistent and eternal objective fact. enterprise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has already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paper originated from the actual case of sn compan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aiming at actual company change situation, combing with a serious of problem from previou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omprehensively taking use of relat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volution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d all- around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company resources, strategy requirement 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new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esign and effect after carrying out new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abundant sn compan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experienc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suitable for sn company development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sn company in the future. totally 7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1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tion and main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2 nd chapter is summarization for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theory, which described organization concept,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theory, meaning and classification of organization chan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actors influencing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etc. the 3rd chapter i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sn company and the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dustry. in this chapter basic information of sn compan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n company, lcd industry market and development trend was described. the 4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ol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ituation of sn company and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d ol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sn company before change and some problems coming form the old structure with company developing, meanwhile analyzed the root cause of compan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the 5 th chapter is the design scheme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w sn company structure, which analyzed new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goal, principle and scheme and so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ving process during new design implementation was analyzed in this chapter as well. the 6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n effect after carrying out sn compan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the 7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which generat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 research work and depicted 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of sn company. keywor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ng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esign, evolution effect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王传武 日期:2009 年 04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王传武 顾琴轩 日期:2 0 0 9 年 0 4 月 2 5 日 日期:2 0 0 9 年 0 4 月 2 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1 第 1 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逐步兴盛,企业的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快,市场竞争的程度加剧,现代企业只有具备恰当组织结构模式,并且能够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采用适当的组织结构模式,才能更好面对这些竞争和挑战,才能在这样的环 境中生存和发展。当前,国内外很多企业都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动和竞争的需要,或多或少地进行 了组织结构的变革活动。对于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畅,生产成本过高,人员的职业发 展得不到保证等问题,都需要企业通过不断的进行组织上的变革来解决和不断完善。 二十一世纪又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获得的方式有很多,从书信、广播、电视到网 络,人类信息获得的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这其中近 8 0 % 的信息是来自于视觉,而显示设备 就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可以说显示器的发展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程度。 第一台成型的液晶显示媒体出现在 1 9 7 1年,最初称之为 t n - l c d ,尽管当时是单色的,但 仍在某些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到了 2 o 世纪 8 o 年代初, 这一技术开始被应用到计算机产品上。 1 9 8 4 年,欧美提出了 s t n - l c d ,同时 t f t - l c d技术也被提出,但仍不是很成熟。2 0 世纪 8 0 年 代末,日本掌握了 s t n - l c d的生产技术,l c d工业开始飞跃。1 9 9 3年,日本又掌握了 t f t - l c d 生产技术,液晶显示器开始向廉价、低成本的力向发展,随后 d s t n - l c d 诞生;另一方面向高端 的薄膜式晶体管 t f t - l c d 发展。1 9 9 7 年,日本建成了一大批以 5 5 0 m m 6 7 0 r a m 为代表的大基板 尺寸的第三代 t f t - l c d 生产线。 而我国对液晶显示器的研究起始于 1 9 6 8 年,但到 1 9 8 0年以后才逐渐形成产业,不过大多是 民营的企业以生产 t n - l c d 为主,当中国长春引进日本的 d t i 第一代 t f t - l c d生产线时,才逐渐 拉开中国内地生产 t f t - l c d 的序幕。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高档液 晶显示器的生产和消费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即将成为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和销售中心。 正是这样的环境中, sn 公司于 2003 年适时的建立起中国大陆第一家五代 tft- lcd 生产线, 经过 3 年的配套发展,逐渐在上海形成了平板显示器基地,2007 年 8 月国家平板显示器件产业 园在上海正式接牌,体现了国家级支持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的决心,并希望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中 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板显示器件制造和研发基地。 t n - l c d 指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 s t n - l c d 指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 t f t - l c d 指薄膜式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 d s t n - l c d 指双层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2 1 2 研究意义 sn 公司自从 2 0 0 3 年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五代 tft- lcd 液晶显示器制造商以来,为中 国液晶显示基地的建立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其生产的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项目填补了中国 在高档液晶显示器生产领域的空白。 sn 公司在 2003 年通过技术引进,并在合资方的有力支持下,迅速地建立起生产线,并于 2004 年成功的生产出第一块 15 寸液晶显示器,随后公司逐步扩大产量,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公 司的扩张,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逐渐显露, 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逐步成为阻碍公司进一步 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公司高层领导决定于 2006 年底开始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并 付诸实施,以期达到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实践证明此次组织结构变革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本文希望运用组织结构变革的相关理论,通过对 sn 公司此次组织结构变革进行深入的 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经验,并提出一些适合 sn 公司发展的建议,为 sn 公司未来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说,该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3 研究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对变革前 sn 公司的组织结构情况及变革的动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变革前 sn 公司的 组织结构情况,随后对该种组织结构给公司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如生产上、流程上和员 工积极性的问题分析,最后运用组织结构变革理论从环境、战略和技术的角度分析公司组织结构 变革的动因; 二、对 sn 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方案及实施进行分析。该部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主要对新 的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包括 sn 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原则、sn 公司新的流程 设计方案和组织结构设计方案, 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价, 然后对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和实施过程中 碰到的问题和克服加以分析; 三、 对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该部分内容主要是新的组织结构实施之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变革的效果逐步显现,包括生产上的优化和组织上的优化等内容。 1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通过在对sn公司组织结构变革过程的观察和实践, 获取变革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组织、组织结构变革理论和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 搜集 sn 公司组织变革前、中、后期的相关资料。接着运用组织结构变革理论,从 sn 公司的实 际情况出发,对 sn 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的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一些 sn 公司组织变革的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3 经验,并为 sn 公司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2、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法。运用组织及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等基本理论,按照组织结构变革的流程, 从组织结构的诊断、组织结构方案设计、组织结构变革的实施和组织结构变革后效果的角度,对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实例进行实证分析。 (2)逻辑分析法。按照对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前的问题阐述、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法 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 s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正确评价此次公司组织 结构变革的效果,加深对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的认识。 sn 公司 组织结构变革的现象 组织结构变革前的问题分析 组织结构变革方案设计及实施 组织结构变革实施后的效果 亲身经历 所见 所感 组织及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 结论 展望 *分析 *指导 资料: 文献、 书籍、 网络 资料: 网络、会议 文件、报表 导师: 指导、鉴定 导师: 指导、鉴定 导师: 指导、鉴定 *调研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4 第 2 章 组织及组织结构变革理论综述 2 1 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内容和功能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人们对组织的认识也不断的深入和拓展。 各种各样的组织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为组织概 念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基本上具有如下五方面的共同点: 1、组织是由规范体系、等级系统、信息沟通体制、有关组织成员行为的调整程序等构成的 集合体。组织是一个系统。组织是为了解决个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存在。 2、组织所进行的是同一系列的组织目标密切相关的活动。组织具有自己的各种目标,而这 些目标最能说明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些组织目标而展开的。 3、组织具有可确认的境界,并通过这种境界同环境相互作用。组织通过一定的境界同环境 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并在信息、能量、资源等方面进行交换,即组织是在环境中存在,并同环 境相互影响的有机体。 4、组织的这种实体性意味着,它是超越组织成员和组织部门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存在。相对 独立性说明组织有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即组织产品。这也是组织作为系统的整体功能。这种组 织活动的结果对组织及其成员,以及对包括社会在内的环境发挥影响。 5、组织包括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组织中的非正式关系,是在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相 互交往中自然形成的,它制约或补充组织的正式关系。而组织的正式关系,是组织在同环境的相 互作用中人们做出战略性选择的结果。这种战略性选择包括人们有意识的设计和环境的影响。 2 2 组织理论的发展 自从泰勒于 20 世纪初开辟了组织理论研究之先河以来,组织理论经过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一 般来说把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阶段、新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以 及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2 . 2 . 1 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共有三种学派,即科学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古典官僚制学派。 1、科学管理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勒主要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他的组织思想体现在三个 金冬日,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金冬日,现代组织理论与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5 方面:一是单独设立计划职能部门,使其同执行职能分开。二是实行职能工长制,把整个管理工 作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管理职能,使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从而提高了组织内部的 工作效率。泰勒的这种职能化的管理思想对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职能的专业化有重要意义。三 是泰罗为组织管理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 即主张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 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主要的事情。这种例外原则成为现代分权理论的来源。 2、行政管理学派 行政管理学派是把研究的重点故在组织的上层,并追求从上而下的管理合理化。其代表人物 是法约尔。法约尔不仅确认了计划、组织、命令、调整、控制等管理要素,还揭示了劳动分工原 则、职权与职责原则、纪律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人员的报酬原则族权原则、等级链原则、秩序原则、平等原则、人员任期前的稳定原则、首创精 神或主动性原则、人员的团结原则或集体精神等 14 项管理原则。而且提出了组织的层级结构原 理,同时,认识到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整个组织中保持比较小的管理幅 度。设立参谋机构来协助直线领导人员,但其只接受最高领导的命令,只对领导负责,不能向下 级发布命令。 3、古典官僚制学派 古典官僚制学派提出的是关于组织整体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韦伯。 他的这一理论可以概括 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是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的, 而权力主要有三种类型: 传统的权力、神授的权力、法定的权力,其中,法定的权力才是行政组织体系构造的基础。二是 提出了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分工明确;具有明确的职务和权利等级;组织内人员的任用应 通过正式考试或培训;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是“专职的”公职人员,并且有明文 规定的升迁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三是韦伯把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组织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管理阶层(主要职能是决策)、中级管理阶层(主要是贯彻执行最高层领导的决策)和低级管理 阶层(或一般工作人员主要是做实际的具体工作)。 2 . 2 . 2 新古典组织理论 新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有:组织与环境有关的理论、经验主义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 1、组织与环境相关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帕森斯、巴纳德、戈斯和谢尔滋尼克等人。帕森斯和巴纳德把组织看 成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单位。帕森斯是从生态的角度,将组织与社会整体的功能相联系,并根 据组织对社会的功能划分了组织类型。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从物质上、生物上、社会上不断地适应 环境而存在,还提出了组织系统的思想。戈斯则在研究政府行政时提出了“生态”概念,从而促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6 进了组织与环境相关的理论研究。谢尔滋尼克则认为,组织既有正式的一面,也有非正式的一面, 而且组织结构受组织成员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共同观点是,组织并不是独立于环 境而存在。 2、经验主义理论 经验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蒙。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 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组成的系统。他还对传统理论中直线与参谋的关系提出了改进,主张下级可 以接受多个上级的命令,但如果命令发生冲突,那么下级就只能服从其中一个上级的命令。西蒙 还进一步阐述了层次等级结构的合理性。他将组织比作“一块三层蛋糕”,最高层设计系统,确 立目标,并监督其实施,是非程度化决策;中层管理日常操作和分配,是程序化决策过程;最下 层从事基本的操作,是程序化决策。 3、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梅奥及其同事们通过“霍柔试验”,发现人际关系比工作 环境及物质报偿更强烈地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他们在这一研究中采取的是实验室研究方 法、面谈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方法。在这一试验中发现的,基本上是人的社会性及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具有社会需求,并且由于这种需求而引起行为动机,因而满足这种 动机就能够提高组织的生产性。管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会引起员工们的积极反应,人的感情或情 绪也会影响工作效率。人是作为集团而不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因而集体对个人履行职务起着重要 作用。由于上述原因,组织不仅承担技术的和经济的功能,也具有社会的或非正式的功能。这种 观点对现代组织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理论还开创并促进有关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2 . 2 . 3 现代组织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组织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的研究观点如下: 1、组织比较研究 通过组织间的比较研究,发现组织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提高组织学的理论化程度。这 种研究还促进了有关组织改革方面的研究,从而推动了权变理论的发展。 以前的组织理论研究主 要局限在企业组织和小部分政府组织。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组织研究的对象种类大大扩大了。 这种扩大使人们认识到根据组织所处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研究的必要性, 这就促进了组织比较研 究。组织比较研究主要有同类组织之间的比较、不同类型组织之间的比较、属于不同文化团组织 之间的比较等。 2、发展理论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发展概念流行于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如发展行政学等。受这种影响, 组织理论也致力于通过有意识的改革促进组织发展方面的研究。 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关于组织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7 的过程和战略,从而使组织学具有了浓厚的实用科学性质。 3、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强调组织的经济和技术方面,强调包括数学和统计学在内的科学方法,强调系统论 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并为克服不确定性而制定合理的方案。把管理科学方法应用于组织学,从而 使组织研究在方法, 强调组织的经济和技术方面。 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要达到织织效率的极大化。 4、行为科学 这是一个把重点放在组织中的人及其心理,并重视经验研究的方法。行为科学不仅研究人际 关系,还研究职务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等。行为科学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改革方法,重视人际关系和 满足人的需求,并主张民主参与的改革措施。这种立场影响了关于组织结构的研究方法,从而促 进了与官僚制不同的或相反的组织改革研究。 5、行动理论 这是具有反实证科学倾向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 象完全不同,它研究的是人及其行动。因此,在说明人的行动的时候,必须考虑行动者对其行动 所赋予的意义。这种对行动所赋予的意义,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一理论认为不能接 受实证主义理论。 6、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今天的社会科学所广泛接受的观点。这里所说的系统,是能与环境超系统划分明 确界限的一个有组织的, 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存的部分、 成分或分系统所组成的整个单位。 这一方法的基本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整体的功能取决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以 及由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而产生的整体突现效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把组织视做是 一个开放的系统。 系统和环境在信息和能量及资源方面进行不断交换, 即组织把这些输入的信息、 能量、资源等转换成某种组织产品,并把它输出到环境中去。正因为这样,这一方法认为组织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系统观点而提出的有关概念有:多种组织目标、组织境界或边界、组织环 境、投入与产出、组织结构、等级层次、反馈等。这一方法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整体的或宏观的方 法论基础。 7、权变方法 这种方法首先是由行为科学家墨尔斯和罗尔茨提出来的。这一观点一开始强调的是环境、工 作、员工三者之间密切的配合关系。它不仅强调了工作和人的差异,而且还强调有效的组织管理 必须在这三个因素之间形成很好的结合。后来这一研究立场扩大到组织的其他研究领域,如权变 领导研究方法。 权变观点的基本设想是, 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 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寻求最大的一致性。 组织与其环境以及内部组织设计之间的和谐将导致提高效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8 能、效率和参与者的满足感。这种观点的基本命题是,根本不存在适合于一切情况的、惟一正确 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法, 或者像古典组织理论所主张的那些普遍适用于组织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原 理原则。这种观点不仅重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还强调组织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 关系的诸如工作性质、员工的需要和条件、权力和地位等多种权变因素。也就是说,这种观点所 要揭示的是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法。 2 3 组织变革及组织结构变革理论 2 . 3 . 1 组织变革理论 1、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 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 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 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2、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变革的动因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共同要求。 每一种企业的一定阶段的组织模式都有其 生命周期,当组织模式呈现出无效特征时,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组织变革势在必行。组 织变革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即社会大环境,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 步;国内政治形势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订;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 段的改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市场竞争激烈 程度的加剧等。 另一方面是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 如管理技术条件的改变以及管理人员的调整与管理水平的 提高;组织运行政策与目标的改变以及组织规模的扩张与业务的迅速发展;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 优化以及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期望与个人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另外,当组织内部出现以下情况时:组织决策失灵或决策经常出现错误或过于迟缓;沟通阻 塞、信息渠道不畅、有效意见和建议难以沟通,以致造成活动失调等严重后果;机能失效,不能 发挥作用和效率,无法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缺乏创新,墨守成规,难以产生新观念、新制度; 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念等,以致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士气低落等现象。也需要组织进行 变革。 l克拉克著,张建,张兰青译,改革,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2 刘烨,阻碍组织变革的原因及对策,企业经济,2003.12,19- 20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9 组织变革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组织目标、结构及权力系统等的调整和 修正。 3、组织变革的内容 组织变革的内容基本上包括组织结构变革,技术(信息系统)变革和人力变革。组织结构变 革是通过改变职权关系、协调机制、集权化程度及其它结构变量实现的;技术(信息系统)变革 是通过对工作开展方式、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等的改变来实现的;人力变革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 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的改变来实现的。 组织模型包括了环境、战略、人力、信息系统和结构。这个模型为评价和启动变革,提供了 一个很好的框架结构。 资料来源:l 克拉克, 改革, 北京:中信出版社 1 9 9 9 1 6 图1 组织模型图 figure1 organization modular 组织变革的战略、 人力、信息系统和结构四个方面以及在各自基础上制定的各种变革对策是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制定组织变革对策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构成一个完整的变 革规划体系。无论是变革的那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值得剖析和研究的。 2 . 3 . 2 组织结构理论 1、组织结构的含义 任何组织都有一定的结构。组织结构是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因此,组织 结构限定任务责任、角色、关系和沟通渠道。组织结构建立秩序和权利的框架,是组织各个部分 孙优萍,谢军波,组织行为学,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3 顾琴轩主编,组织行为学(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7 环境 组织战略 信息系统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10 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以及环境所决定的,通过这种框架,组织得以计 划、控制和运作。 组织结构一般由 6 个关键要素构成: (1)工作专门化,将组织中的任务进行细分,形成各个独立的职务和职能; (2)部门化,职务组合的基础,一旦组织任务分成各个不同的职务,就需要将不同的工作 进行组合; (3)指挥链,组织从高层到基层的不间断的权利链条,它明确谁像谁汇报工作的脉络; (4)管理幅度,一个管理者可以有效指导的员工数量; (5)集权和分权,在组织中,决策权放在哪一个级别,决策权所在的级别越高,权力越集 中,反之,权力分散; (6)正规化,组织中职务标准化的程度,组织采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管理者行为的程度。 2、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是建立组织的秩序和权利框架,是组织各部分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是由组织的目 标和任务以及环境所决定。同时,又对组织内部的正式指挥系统、沟通系统由直接的决定作用, 对组织内的文化观念、组织成员的行为、观念和心理等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设计和应用组 织结构,对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实现组织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组织结 构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 ? 表 1 为各种组织结构形式及优缺点分析。 表 1 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t a b l e 1 s t r e n g t h a n d w e a k n e s s a n a l y s i s o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顾琴轩主编,组织行为学(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07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11 结构名称 定义及内容 优点 缺点 直线型 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系统直接 排列,各级主管对所属下级有直 接的一切权利,组织中的每一个 人只能向一个直线上级报告。 结构简单,权利集中, 责任分明,命令统一, 联系简捷。 所有权利的集中易发 较多决策失误, 协调性 较差。 职能型 以工作方法和技能为部门划分的 标准,职能机构有权在自己业务 范围内,向下级下达命令,下级 直线主管除了接受上级直线主管 的领导外,还必须接受上级职能 机构的领导和指示。 避免人力和物质资源 的重复配置, 便于发挥 职能专长; 降低管理费 用,实现规模经济效 应。 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性 差, 不利于培养全面的 人才, 妨碍了组织必要 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 挥,易形成多头指挥。 直线职能 型 按命令统一原则的组织指挥系统 与按专业化原则的组织管理职能 系统共同管理,直线部门对其下 属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而职 能部门和人员仅是直线主管的参 谋,只能提供建议和指导,没有 指挥和命令的权利。 共享一些设施和条件; 领导集中、职责明晰、 秩序井然、工作效率 高、组织结构稳定。 对外界的反应慢, 导致 缺乏创新, 员工对组织 目标认识有限; 下级缺 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 利于集思广益; 难以从 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 面情况的 管理人才。 直线职能 参谋型 在坚持直线指挥的前提下,为了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一定的权利, 职能部门可以在权限范围内直接 指挥下级的直线部门。 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有 效性。 协调性不好, 组织结构 复杂。 事业部型 是以销售或利润等最终成果形成 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将研究开发、 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等部门 结合成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实 行分权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 适应不确定环境下的 高度变化; 易实现顾客 的满意的目标; 跨职能 的高度协调可以适应 不同的产品、 地区和顾 客的需要;决策分权。 失去了部门内部的规 模经济; 产品线之间缺 乏协调; 失去了深度竞 争和技术专门化; 产品 线之间的整合与标准 化变得困难。 矩阵型 对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的融 合,一种能够实现横向联系的有 力模式。 实现人力资源的弹性 共享; 适应在不确定环 境中进行复杂的决策 和经常性变革; 为职能 和生产技能的改进提 供了机会。 导致员工卷入双重职 权之中, 降低员工的积 极性; 员工需要良好的 人际关系技能和全面 的培训;耗费时间。 混合型 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结构特 征的组织结构。代表性的是混合 性事业部式结构。指在强调事业 部型结构的同时也重视职能型结 构,并结合采用工作小组或者矩 阵型等结构的一种组织结构。 在追求产品事业部的 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同 时, 实现了职能部门内 部的效率; 实现了事业 部内部的有效协调。 管理费用的增加; 公司 总部和事业部人员之 间容易产生冲突; 各个 事业部容易产生本位 主义。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12 2 . 3 . 3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 1、组织结构变革的含义 面对动态的、变化不断而又必须去适应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意识到以“ 变” 制动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为了生存,目前许多企业组织关注的不是要不要变革,而是何时、以何种方式成 功进行变革的问题。 组织结构变革是通过改变正式工作结构及职权关系来改变绩效的。 组织结构 的改变通常牵扯到工作的再设计, 这使得一些正式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的定义发生变化, 组织结构 的变革也包括上下级关系的改变。 2、组织结构变革的流程 (1)组织结构诊断。其中包括:组织结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和掌握组织结构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主要调查资料有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等;组织结构分 析。通过分析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 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 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 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 的中心地位; 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组织决策分析。 其要考虑的因素有决策影响的时间、 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和决策的性质等。组织关系分析。 (2) 实施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领导者应善于抓住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及时进行变革。 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等;企业 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等;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 力。反对变革的主要原因:改革冲击他们习惯了的工作方法和已有的业务知识技能,担心变革会 失去工作安全感;部分部门领导与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 不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为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应事先采取如下相应措施: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 划, 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 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 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 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阻力;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建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权 限,规范部门和员工的行为。 (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变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修正变革方案,为以后的调整和变革做好准备。 3、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 ?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 日益显现的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 灵活性、协调不力、官僚主义盛行等劣势,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变革现有 ? 袁斐,朱婧,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影响因素及途径,现代企业,2008.08,33- 34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s n 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 13 的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变革的驱动因素有: (1)外部环境因素: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今世界,由于贸易壁垒的减少、运输成本和通 信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跨国投资金额巨大,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整个世界经济逐渐融合成不可 分割的一个整体。全球化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设计其组 织时应具有全球化的战略眼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商业社 会的诸多运作规则和方式,出现了 b2b、b2c、c2c 等新的商业运作方式;信息技术使管理者 与组织环境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 简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