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视觉城市之文化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高潮正在中国蓬勃兴 起,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追求粗放型的城市化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 居环境,中国城市建设的外延与内涵都在发生着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今天的城市 竞争,再也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而是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 味和城市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竞争。城市建设 的核心已经转变为了城市文化的建设。 文化艺术精神决定城市视觉。本文深入探讨了视觉城市之文化性研究,对城 市视觉形象中展现出来的文化性从经济发展、历史文脉、民俗民风、审美心理及 其人文精神等各个角度进行了诠释,并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精神。 关键词:城市视觉形象,文化性,人文精神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c i t yi st h es y m b o lo fh u m a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 ;c u l t u r ei st h ep r o d u c to fh u m a n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b e i n gc a r r i e do ni nc h i n a f r o ma ne m p h a s i so nc i t y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t ot h e p u r s u i to fa ne x t e n s i v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t oaf o c u so nc i t yi m a g ea n dc r e a t i n gaf i r s t - c l a s s 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e x t e n s i o na n di n t e n s i o no fc h i n a s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h a s u n d e r g o n e a n di s u n d e r g o i n g n o t i c e a b l ea n d p r o f o u n dc h a n g e s t o d a y sc i t y c o m p e t i t i o n i sn o l o n g e ras i m p l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nc i t y s i z ea n de c o n o m y , b u ta c o m p e t i t i o ni nc i t yc u l t u r e ,c i t ys t y l e ,t h e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q u a l i t yo fl i v i n g , n a m e l y , ac o m p e t i t i o ni nac i t y sv i s u a li m a g e t h ec o r eo fc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h a st u r n e d 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i t yc u l t u r e c u l t u r ed e c i d e sa c i t y s v i s u a l i m a g e t h e a r t i c l ee x p o u n d so nt h ec u l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se x h i b i t e di nac i t y sv i s u a li m a g ef r o mt h er e s p e c t so f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 h i s t o r i c a ls e q u e n c e s ,f o l kc u s t o m s ,a e s t h e t i cp s y c h o l o g ya n dh u m a n i s ma n dt h u sg i v i n g ar e f l e c t i o no ft h ep a s s i n go no ft h e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c i t yv i s u a li m a g e ,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h u m a n i s m i j 佩参亡工繁失兽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讷训强日期扩多年月夕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号签名:籼名翻遥指导教师签名:_ 龟 魄诉多月7 日魄艚e 月7 叩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城市,这是孩提时代便开始产生的城市意象;每个人都 有对自己居住过的城市的记忆与怀念,这是城市文化的不了情结。每个城市都有 很多种文化特质、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而且当你刚走进它们,你就会获得一种 扑面而来的文化感受:北京的帝王之风、上海的海派时尚、杭州的江南韵味、哈 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武汉的市井民风这些特有的城市文化,无不以某种氛围 或符号叩击着人民的心扉,并为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因 素。正如2 0 0 0 年5 月北京召开的城市形象建设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的:“2 1 世纪 的城市,不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因此, 塑造城市视觉形象的文化特色是2 l 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1 l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浮躁文化氛围的时代、信息化、全球化、商品化 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面对这么多可以 “拿来”的东西,我们欣喜地有点“找不着北”了。小布什在上海a p e c 会议期间 曾把浦东说成是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这对我们意味着赞美还是批评? 至少可以确 定的是,浦东的视觉形象充满美式的设计风格,没有让小布什找到点中国的感觉。 有句话叫:“善学邯郸,不失故步。”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 刻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 通,这样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城市的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才能真正 的为世界认同。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城市视觉形象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2 1 城市视觉形象 2 1 1 城市视觉形象的含义 城市视觉形象是一个城市静态的识别符号,是城市形象设计的外在硬件部分, 也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是以各类建筑物、装饰、文字、 图形、广告、雕塑等为构成主体的。反映了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城市居民对城 市的理解和追求,反应了一定时期城市艺术和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是城市文明程 度的标志。【2 l 2 2 2 城市视觉形象的构成要素 2 2 1 1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指一个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是反映城市整体特色的最 主要的内容。例如:带状城市、群体城市、单核心城市、多核心城市等等。不同 的城市形态,影响到城市的内部的功能区分,城市结构和城市道路交通风格,给 人的感受有很大差别。因此,结合自然条件,形成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形态, 是创造城市视觉特色的重要方面。 2 2 2 2 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自然条件包括地貌和气候等等。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神韵,进行城市建 设,美化城市,可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例如:山区城市,可依靠山就势进行建 筑布局,突出山势特征,增加城市视觉动感,形成丰富的山城景色;临江河城市, 可把水景引入城市,在江河两岸安排城市景观,形成临水城市特色;平原城市地 形起伏小,主要是通过城市空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建筑物的高度来暗示城市地形 的特征。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植物配置会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形式产生不同影响。 例如:热带城市充分利用种植各种缤纷绚烂的热带植物,形成热带的城市风貌; 寒冷地区城市的封闭人性天桥系统,“暖房式”人行道和地下步行网,都是以“冬 季城市”为主题,突出城市视觉感。 2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威尼斯【3 1 图2 2 苏州【4 3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1 3 城市建筑物 图2 3 重庆1 5 】 图2 4 武汉【6 i 城市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题,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 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例如:传统 建筑、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还包括建 筑色彩的运用应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寒冷的地区建筑色彩应当采用暖色调,比 如红色,橙色等。热带地区适宜采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标志性建筑物是 城市视觉中的精品,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对提高知名度有重要影响。例 如:大型文化建筑、重要的古建筑、大型商业建筑、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 等。优秀的建筑物会给城市增添无穷魅力,让人印象深刻。有时,人们认识一座 4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经常会用标志性的建筑物去代表。例如,中国的有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 珠、武汉黄鹤楼等,国外的有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凯旋门,悉尼歌剧院, 比萨斜塔等等。 图2 5 凯旋门【7 l 图2 7 泰姬陵 5 图2 6 艾菲尔铁塔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8 罗马斗兽场 图2 9 悉尼歌剧院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0 比萨斜塔 图2 1 1 北京天安门 7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2 东方之珠图2 1 3 黄鹤楼 2 2 1 4 城市结点空间 空间根据功能和形式的不同,各种各样,其中城市结点空间是最重要的,它 是城市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结点空间一般都是城市景观的高潮点,对空间的比 例尺度,对空间的绿化环境,都有极高的要求。城市结点空间大致分为三种:一 是出入空间;二是广场空间;三是主要道路交叉口空间。城市结点不仅有功能性, 美观性,它还是城市文化程度的象征,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民风民俗,是城市 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2 1 4 城市结点( 1 ) 【8 】 8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5 城市结点( 2 ) 图2 1 6 城市结点( 3 )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1 5 城市街道 图2 1 7 城市结点( 4 ) 城市中不同道路视觉系统形式形成不同的特色,例如:方格网状系统、放射道 路系统、环状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等等。在方向感、识别性、道路起止点、 组织城市结构方面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此外,还有道路的形式、街道与建筑 物的关系,以及街道轮廓线等方面。城市的道路视觉系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也是道路规范的可靠依据。 图2 1 8 城市街道( 1 ) 【9 l o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1 9 城市街道( 2 ) 图2 2 0 城市街道( 3 ) 2 2 1 6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的比例,树种、草种、花种的选择、城市绿化轴线和绿色走廊的设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置、城市公园绿化、广场绿化和道路绿化等,都对城市视觉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绿化还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 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图2 2 1 城市绿化( 1 ) x o l 图2 2 2 城市绿化( 2 )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城市视觉形象的特点 首先,城市视觉形象是是视觉的感官压倒审美的心灵愉悦。城市里的建筑、 印刷物的色彩、各种人的活动、还有光电效果,形成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惊 艳、赞叹、出神,然后才可能作为美来欣赏。城市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视觉的饕 餮盛宴。 、 其次,城市的视觉形象大多一是种动态的美感。虽然城市视觉当中不乏静态 艺术,如:建筑、雕塑品等等,但是那些动态视觉符号,比如霓虹灯、喷泉、活 动的人群、汽车等,更能吸弓1 人的注意。 第三,城市视觉形象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和现实关怀。传统观念上的审美一般 是无功利、超现实的,但是城市视觉形象则有比较多的功利作用。例如:时装表 演本来就是商业宣传;看到某个咖啡屋别致的霓虹灯广告,人们就像进去坐一下; 步行街修建得新潮独特,是为了吸引商家和顾客。 最后,城市视觉形象是有一定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的。 图2 2 3 城市网吧【“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2 4 城市公交车站图2 2 5 城市橱窗展示 图2 2 6 城市公交车 图2 2 8 城市报刊亭 1 4 图2 2 7 城市地铁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 文化的涵义、特征及其分类 文化是什么?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所给出的定义有2 0 0 多种,并没有形成一 个能够为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定义,但是它们将构成我们阐释文化概念内容的基石。 中国古代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在中国人的视野里,语义多出,理解各异。 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二字尚未连结在一起。 到了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但其含义不同于现代。西汉时期学者刘向在说 苑指武篇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暂也 讲“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都是指的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的个概念: 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可以引申为以德治天下,其中包含着培养和教育的意义。 到唐代中国进入鼎盛时期,大学问家孔颖达别有见地地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 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上是说“文化”主要是指文学、礼仪、风俗等形态的东西。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文化的各种探讨直就没有间断过。明末清初 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 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至此, 文化的理论框架已初具规模。 西方对“文化”的探讨。西方人论述“文化”的时间比中国人晚。英文中 “文化”( c u l t u r e ) 一词源自拉丁文中的“c o l o ”、“c u l t u s ”、“c u l t u m ”等词,包含 有“栽培、驯养、耕作”等涵义。所以英语里面“c u l t u r e ”的原始含义就是指通过 人工劳作,将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加以驯化和培养,使之成为符合人类需要的品 种。后来,随着“c u l t u r e ”一词在实际中的不断使用,它的涵义亦不断扩展,其所 蕴涵的客观对象,从原来的人对自然本身的照管、驯化,逐渐引申为对人对自身 本能状态的教化、培养和修炼,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培养和照料活动。“文化” 一词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术语。学者们对于“文化”含义的认识,从十九世纪 中叶到近现代,有如下代表性的观点: 泰勒: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 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克鲁克洪:美国人类学家所用的文化一词,当然是一个术语,绝不能与普通 语言以及历史和文学上比较有限的概念相混淆。这一人类学术语所确定的涵义, 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那些方面,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所谓 “一种文化”,它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特性,它们都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雷蒙德一威廉斯说文化至少有三个广义上的说法:文化是智慧、精神和美学 的一个总体的发展过程;是某个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 时期的,或是一个群体的;是智慧和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文化,是人类文明的 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文化”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 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 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 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综上所述,文化至今仍是一个歧义纷争的概念,但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以归 结为三类:一是生活方式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整套的生存式样:二是能力、 习性说,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种种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三是意识形态说,认为文 化主要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三者都深刻地看到了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却都有 失之偏颇之处。海纳百川,文自成峰。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文化做出如 下界定: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是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科教、 历史、文物、民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源于客观世界又发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艺术、 知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制度、行为和由此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 ) 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 发展而变化发展,具有动态性和时空特点;( 2 ) 文化是人类为适应、利用、改造 客观环境为自身谋利益的能动性创造。文化既对人类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又对客 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3 ) 由艺术、知识和观念所构成的精神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母 体,其中观念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4 ) 社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是社会文化的 能动载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条件;( 5 ) 文化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 4 城市、城市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首先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开始了被考古学家 和人类学家称之为“城市革命”的历史。随即,在埃及、印度河流域及中国的华 北地区都出现了城市。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美国城市学家林奇在他的一本讨论城市的专著关于美好城市的形式的一种 理论中,给城市下了六个定义,依次是:城市是历史进程的产物,城市是人类 群体的生态学存在,城市是生产与物流的空间,城市是互有关联的决策系统,城 市是竞争场所,城市是力场。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的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起初,作为人类 在社会发展中创造出的一种聚居方式,城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植根于土壤中的 城市,被恰当地认为是农舍和村庄的放大。然而,城市一旦出现,就造成了一种 新的文化情境,就包藏并开始孕育一种新的文明。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动力,城市 一旦出现成为地区的和乡村社会实际的文化中心。正是在城市,通过人的大量频 繁的接触交流,许多民族和不同时代的音乐、舞蹈、美术、传统、行业技术等得 以传播、保存、移植和提高。人类社会的知识、思想、经验、技能在城市逐渐积 累,并整理加工为一种约定俗成为生活秩序。从周围吸收、聚集的文化能量通过 在城市的整合、提炼,再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成为城市天然的属性和功能。 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下,正是城市的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终展 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不同城市的不同的规划布局、建筑形象、城市景观、社会风习、 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文物古迹、城墙古建筑、宗教信仰等等多方面的城市专有 的特点。 城市是人类文化沉淀的集中地。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丰 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自我延续和自我更新,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 形态;这就形成了城市各自相异的独特个性。而在当今,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 带来了全球化的趋势,为城市的趋同性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城市之所以为城市在于文化。每一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 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繁荣程度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 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哲学 观点、宗教信仰等等。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城市是 文化实体,城市就是文化的体现。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 城市是千差万别的,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堆 砌物,而且还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 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功能地位、社会结构、人口构成、 文化产品、精神风气,还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人格类型、 价值准则及其人际间的交流作用等都归入文化。可以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区 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 第一,城市的物质文化。城市的物质文化为见之于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 1 7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表层文化,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 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 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 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另外,城市规划同样也标示着一定的文化倾向,如华盛 顿,这座城市以国会山为中心向四周伸展,以此象征民主;而伦敦的城市规划则 是以代表神权的西敏寺、代表王权的自金汉宫和代表民权的国会大厦等三处为中 心延伸而成,以此表示伦敦乃至英国的精神。 第二,城市的制度文化。制度、规章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和发 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 是城市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城市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 变迁表现出来。城市的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城市居民的更 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问、个人与群体 之间关系的需求。 第三,城市的精神文化。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城 市的精神文化是相对于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一 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习 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它的核心和灵魂,是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 这是以人脑和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城市 精神、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城市精神文化的另一面是通过一定的物 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 递的文化,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种类型:城市公益性文化与城市经营性文化。 同时构建着城市的还有城市人口结构,市民素质、精神面貌、生活态度、生 活方式、风俗人情、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格心理、婚姻家庭、闲暇生活、消 费心理、饮食习惯等等,难以穷尽。 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 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主人在 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 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是指狭义城市文化, 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 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 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5 城市视觉形象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视觉形象是文化思想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直接反映着文化的思 想特征,从这一角度来说,城市视觉形象就是文化的体现、思想的体现。文化与 城市视觉形象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无形又有形。城市视觉形象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灵魂。 2 5 1 文化城市视觉形象的灵魂 文化,是城市视觉形象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是城市视觉形象发展的重要因 素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 2 5 2 城市视觉形象是文化的反映 城市视觉形象是文化的结晶。城市视觉形象作品的风格、流派、形态、色彩、 材料、机构等方面,必然是某种文化现象的反映。 如图:这是一组武汉江汉路上的雕塑小品,总所周知,武汉是全国文明的火 炉城市之一,每年夏天天气炎热,而且持续时间长,酷暑难耐,这尊铜像表现的 就是六七十年代武汉市民避暑的一道街头风景,当然没有电扇空调,天又太热, 所以一到傍晚,大家都端盆水往街上一 泼,等温度降一降就搬出竹床摆好,摇 着蒲扇,趿着拖鞋,乐呵呵的聊聊天、 下下棋。晚了,就露天睡着了。玩得尽 心,也能做个好梦。如今,家家都有现 代化的消暑工具,这样的情景也不多见 了,这尊雕塑用视觉符号的方式向人们 讲述了武汉的市井生活特色,有着丰富 的人文内涵。图2 2 9 江汉路小品雕塑( 1 ) 1 1 2 1 如图,武汉是个临水城市,素来被成为江城,可也曾有过吃水难的情景。这 尊铜像就展现了当时的情景。武汉市是中国开埠很早的城市,早在6 0 年前就有英 国工程师设计的著名的老汉口水塔,由于那时的自来水尚不能通至各户,居民取 水通常是经过挑水工到固定的卖水点买水。加上在这以前有从汉江、内河挑水沿 袭的挑水工,所以在当时汉口街市挑水工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据载,挑水工 分工合理,井井有条。如张记水工分挑某街某巷,而王记水工则分挑另外的街、 巷。由于挑水任务繁忙,木制水桶里的水随脚步溢出,早晨街里光滑地石板路常 1 9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常湿漉漉的一大片。所以汉阳人徐志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坐空巷满沙滩,士女 哄阗行路难,九达街头多水巷,炎天时节不曾干”。这是老武汉历史文化生活的写 照,也在警示当今的武汉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水资源。 图2 3 0 江汉路雕塑小品( 2 ) 下图描绘的是武汉“过早”的情景,武汉的早点丰富多样,热干面、面窝、 欢喜陀、煎包、水饺、豆浆、油条等等,蒸、炸、煮、烤工艺各异,数不胜数, 其中最有名的算是热干面了,可说是百年不衰。这第三尊铜像就是了,一位老伯 正在下着,土锅土灶,竹捞子,工具是那么朴实,味道也定是原滋原味吧。这尊 铜像见证并反映了武汉城市的民俗文化生活,让人们从这样的视觉符号里体会到 城市文化。 图2 1 3 1 江汉路雕塑小品( 3 ) 从城市视觉形象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民俗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风貌、科教的进步等等。 2 5 3 城市视觉形象也部分创造着文化 城市的视觉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人 类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每一个 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新的设计成果的诞生,都会给城市添上更绚丽的色彩,都 在为人类的文化宝库添砖加瓦。 城市视觉形象的改变,折射着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使得每个 人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舒适和惬意。因此,城市视觉形象与其他文化成果相交融, 并不断改造着原有的j 1 3 文化,使之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并进一步演化为新的文 化。 2 1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城市视觉形象中的文化性 3 1 城市视觉形象中的经济感受 城市形象作为生产发展的要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影响着城市形象,良好城市形象又可促进经济发展。 在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空问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在民众特 别是在外界人士的形象如何,对该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 表现在: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方品牌,是笔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物品有价,名誉无 价”,如果一个城市在外界的形象好,不仅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八方来客前来旅游、 观光、购物、置业和投资发展,而且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也会感到脸上有光而自 豪;相反,假若一个城市在外界的形象不佳,被订上“造假王国”、“金融高风险 区”、“腐败温床”之类络印的城市,不仅无人敢前来投资兴业,本地人也同样感 到丢脸和压抑。可见,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方的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量,是任何 一件有形物体的价值量无法比拟的,这笔无形资产于经济发展是个巨大财富。 城市形象是吸引生产要素的磁场。良好的城市形象尤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使 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的生产要素( 如人力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技术资本 等) 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进行配置,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全 面发展,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这个城市的形象,从而形成 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城市形象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形象包括了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文化设施等重要内容,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客观要求。在塑 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具有召唤力,对内具有自律力。其召唤力表现在:城市 形象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必然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的思想观念与 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各地便会根据其城市形象所反映出来 的产业结构、经济类别、市场容量、资源优势、生产力水平、投资环境状况和人 的素质等因素,选择和确定与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和方式。也就是 说,城市形象尤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的生产要素如人力 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技术资本等源源不断地进入一个城市来进行配置,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自律力表现在,城市 形象由于包含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内容,自然会孕 育出一种凝聚力和自豪感,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热爱这个城市、建设这个城市, 并自觉地投入到维护和提升这个城市良好形象的行动中去,从而使城市的良好形 象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种召唤力和自律力将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 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城市必然是经济的中心,不涉及经济的城市肯定是不 存在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下,城市的经济状况、经济类型、经济特 征都无一不是城市视觉形象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支柱。 如图,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吉祥物。下图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视觉雕塑,为 啤酒节增添视觉亮点,并且提升了城市视觉形象的价值。 图3 1 青岛国际啤酒斜1 3 1 图3 2 啤酒节吉祥物 图3 3 青岛国际啤酒节雕塑图3 4 啤酒节吉祥物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宗教文化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这是有深厚的历史渊 源的。一个城市的宗教符号与文化遗产的多少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一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宗教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 往和追求。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城市群体要充分重视,要有恰当的反映宗教文化的 城市空间,在有些城市甚至是整个宗教环境的体现。宗教文化给城市增添了无限 的魅力和神秘。 “城邦”是“城市”的最早形态。最初,有些城市的形成是缘于一个神庙由 于自身的特点而受到崇拜,逐渐会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并吸引更多的朝圣者, 于是,一个永久性的仪典中心便形成了。例如: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的巴底农 神庙、古罗马的大门场、佛罗伦萨等等都是很好的范例。 3 2 1 古都名城视觉形象中的宗教文化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融汇着中国民族悠久的文化 传统和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凝聚着中国辉煌的建筑文化艺术,体现着古代东方完 美城市的文化氛围。北京城市的文明标志,不仅体现在皇宫王府、城门城墙、胡 同四合院,而且也体现在道观神庙和社稷祭坛。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 e 帕克曾说 过: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意思就是说,体现古 都名城的标志与宗教载体有关,也与北京人文空间、城市心理状态和传统文化有 关。 北京不仅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是多种宗教的仪典中心。如:白云观 作为一个宏大的道教寺院,同时也是北京宗教的一个符号和标志。清代以来,随 着中西文化交流而产生的欧式、西方古典式及其中西结合式的多元宗教建筑文化 符号在北京形成。例如:清代在皇城内建造的欧式教堂建筑西堂:1 9 2 8 年法 国人建造的圣心、佑贞女等欧洲折衷注意建筑:明乐年间融中国与印度建筑风格 于一体的无塔寺建筑等等。 北京城市色彩是吉祥的“红色”,皇宫的红墙、红门是标志性的特点,青灰色 民居是为了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而“和”的思想时北京文化的精髓。“和” 的思想核心包含了儒、道、佛、墨、法、阴阳诸子百家普遍的文化精神。“和成为 人类回应和化解天与地、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人的生理心里以及东 南西北中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冲突的最佳方式。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城的营造不仅包涵超现实的、神秘的宇宙模式理论,而且包括城市的结 构、功能、方位和颜色,房屋的择地、选日、定位、尺度和装修的意义。北京城 市色彩是吉祥的“红色”,皇宫的红墙、红门是标志性的特点,青灰色民居是为了 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这一思想衍生出北京历代都城规划“面南而王”的思 想,一些宗教建筑,甚至老百姓的四合院主房正北房的建筑也都采用北面封 闭,南面开设门窗的设计方案。据地理学家考证,这种设计的科学之处在于,它 适合北京的气候特点,既可以抵御寒冷强劲的偏北风的袭击,又便于冬季阳光斜 射室内。从北京城的结构柬看,以故宫为中心,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依次 围成四个方城,层层相套,功能明确。皇城是全城的核心,内城与外城都是为保 护皇城并为其服务的。从北京的中轴线来看,整体布局严谨,构思巧妙:中轴线 贯穿南北,皇城居中,拱卫紫禁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坛八庙分布四周, 棋盘式道路的网络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再加上层层城墙,无数的城门、护城河 通道围城而转等等,这些不仅具有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与防卫功能,而且,都可 透视出北京文化最基本的宇宙信念。 老百姓四合院的门开在何方也有讲究。一般都开在东南角,它是按照八卦“巽” 的方向开门,采取“坎宅巽门”的意义。巽就是东南,向东南角开门以取吉利的。 各种宗教的建筑、选址和神秘性设计就更不用说了。与其说北京城按照风水理论 来营造,不如说是更考虑北京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择日是便于施工,朝向是 便于采光,选址是便于栖居,设计是使原来不太好的地势环境更发挥出意想不到 的艺术空间。它的深层内涵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生态环境学和审美学。这 些都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宁寺塔就是一个好的例证, 它不仅体现在一般风水学的理论上的意义,更多体现于它的建筑艺术和结构的科 学价值。“天宁寺塔已有8 7 9 年的历史,中间经过几次大地震,特别是清康熙十八 年( 1 6 7 9 年叫e 京十大地震,主要受灾区就在南城,大部分建筑都被震塌,但此塔主 体结构安然无恙,它的结构科学价值就很值得重视。”( 吴良镛语) 美国著名的城市 社会学家凯文林奇从科举的角度对中国风水理论进行阐述,他认为: “尽管这 是一种伪科学,脱离了现实,但它有两个有趣的特征十分符合我们的理论。首 先,它对环境的分析是开放式的,因此有可能更进一步地发展新蕴含和新诗意; 其次,它引导人们对外部形态及影响进行使用和控制,强调人类能够预见、控制 整个宇宙,并有能力改造世界。这为我们建构一个可意象的环境。”他还说:“中 国的风水理论,从一种非理性的角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方法。”另外,北 京宗教对“自然神的崇拜”也体现了宗教宇宙模式理论,其他国家的古都名城的 宗教内涵很是以自然神为崇拜对象,这在世界都城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能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而中国文化重 视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致中 和”就是占主导思想的儒家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万物皆看成道, “道法自然也”,道成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北京对“自然神的宗教崇拜就体现了人 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万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北 京以天、地、日、月、农、社、风、云、雷等为对象而设立的自然神祗坛庙天坛、 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和风、云、雷诸神庙等表明,人、 城市和大自然是紧密联系的,良好的环境是城市赖于生存的根基。城市是一个有 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人文空间。北京周边的自然遗 迹、人文遗迹、道观神庙、社稷祭坛,与北京的自然环境一起都成为北京人文生 态和然生态平衡的要素。 图3 5 北京( 1 ) 1 1 4 1 图3 6 北京( 2 )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7 北京( 3 ) 图3 8 北京( 4 ) 图3 9 北京( 5 )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2 佛教圣地西藏 西藏,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建在红山上。这里是世界上最高 的圣殿,海拔3 7 7 0 米。这里是中国世界遗产中唯一喇嘛建筑群体;也是西藏重要 的标志物建筑,并被誉为“世界十大土木石杰出建筑”。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富雄伟、壮丽。从外表看,宫殿、寺院、灵塔三位一体, 而内部则以白宫、红宫、僧房三部分组成。总面积1 3 0 0 0 平方米,虽不象北京故 宫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山坡地形修造,位置上突出红宫,色 彩上强调前后对比,使整座建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雄伟壮观。用料上,以石 木结构为主,大小殿顶、殿幢和宝瓶,都采用镀金。每当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 金顶、金幢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显露出一道金色的霞光,赭红色的白玛草墙 再进行点缀,又形成了鲜明的藏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幽深的廊道,错落有致 的殿堂,金光四溢的灵塔,明亮的酥油灯,数不尽的珍宝,佛像、看不完的壁画、 唐卡仿佛走进了西藏建筑的独特意境。欣赏琳琅满目不暇接的艺术珍品,谛 听慈爱的祝祷与唱颂,感悟精神世界里的纯洁与宁静,西藏千年的历史,似乎全 部浓缩在这里。 图3 1 0 布达拉宫f “i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3 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历史文化 城市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是指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和 历史建筑物等等。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所处时代的民族或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总合与表达。一个 具有深厚底蕴( 即历史文化) 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其文化 特征往往体现在其城市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文物古迹、城墙古建筑等方面。 我国的城市发展,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了相当繁荣的时期,而从东汉末年开 始,经魏晋南北朝,城市大部分消失了。唐朝中叶之后,一直到宋朝,才又出现 繁荣的城市,元、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 自古以来,按照中国的地理、山i l 构造和自然条件,中国城市的选址是很有 讲究的,要背山面水或面向平原,四周有河流穿过,而且大多情况是西北高,日 照朝向良好,风向导流畅通。局部的建筑群和院落住宅,大体上也是采取这样的 布局。将城市与建筑溶入于大自然之中,这种布局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形 成的。老子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周礼儒家等级验证的思想,知道着应该像画棋 盘那样规划城市,因而形成我国许多城市的格局是:城市在大花园的自然景观之 中,城市内的布局受扎制制约是规整的,在规整中又有自然,也就是说城市在大 自然、绿化之中,大自然、绿化在城市之中。城市、大自然合一的思想。道路讲 究弯弯曲曲,房屋大小和高度不等且具有不同的样式。城市的多样性,自然性使 城市环境更富有人情味,而视为统一的基本原则是居住其中人的生活方式。 由于中、西方城市历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城市设计注重城市构架,讲 究形体环境和实用性。城市规划按照几何设计原则,笔直的马路规整的空间风 格尺度相同房屋等等。相反西方城市对自然和人文角度往往考虑不足。比较而言, 我们看到中国的城市发展追求自然情趣,给人们会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有生活方 式上的安定和自由。从今后和长远看,其功能会更多,更能适用而延续下去,创 造出适于未来时代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着缺少公共设施,过分拥挤和环境质量 不高等同题。 尽管中、西方城市文化背景、构架、审美哲学观点和民族习惯不同,也都面 临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城市以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不 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旦形成 便永难更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岁月的变迁只会磨损 她的容颜,而不会消蚀她的魅力。世界上的许多城市给人的印象,必然会联想起 那里的传统建筑,街道、广场、绿地、人文、历史的景观。人们常常通过一条小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街道和别致的建筑物,就能识别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都代表着该城市各 个阶段的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结晶、瑰宝与珍品。城市的历史愈长,城市历 史文化的积淀就越厚,这个城市的价值就愈大。为了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 对于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加以保护,使城市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实物见 证。这比历史记载更为可贵。 例如:北京,作为王城的历史就对城市视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走在北京任 何地方,你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一种王者的霸气,帝王征服天下,北京征服帝王。 征服自有征服的气象,皇家的金碧辉煌凸现了其王者风骨。门隙之间,古老的光 斑依旧摇曳着历史的沧桑;庭苑内外,晨钟暮鼓还在诠释着逝者如斯的寓言。王 者之城,进入或者退出都须保持一种谦逊的姿势。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8 0 0 年建都史中,它已形成了和地域及气候特点适宜的灰色。灰色,也是北京的传统 色,随着历史的变革和城市的发展,建筑物的色彩变化与时代气息相符合,充满 生气与活力。 3 4 奥运“福娃”的视觉审美形象与民俗文化蕴涵 北京2 0 0 8 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推出,即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 泛关注。福娃作为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当代审美文化景观, 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福”文化及“吉祥物”观念做了深入挖掘和淋漓尽致的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流程规范
- 混合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洞察及研究
- 2025贵州贵阳市某国有银行花溪支行派遣制员工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失访者跨境合作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乳清蛋白多级分离工艺-洞察及研究
- 机器学习预测药物副作用-洞察及研究
- 环境友好型改造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实践与评价标准
- 单字节字符集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 环保工程现场施工方案(3篇)
- 索尼微单相机A7 II(ILCE-7M2)使用说明书
- 中级护理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常规训练
- 直播助农培训课件
- 长期照护师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细节及专项方案研究
- 2025版自然人个人创业孵化器贷款协议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政府专职队培训课件
- 2025年银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会议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