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民间的包公崇拜与包公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包公是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民间崇拜对于包公形象的塑造一直没有间断。戏剧与 民间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表现包公崇拜的重要舞台。从元杂剧开始,戏曲舞台上就不断 搬演包公题材故事包公戏至今依然不断有新的剧本出现包公被民间的造神运动推上神 坛的同时,戏曲舞台上豹包公也变得神奇起来。 本文在弄清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的基础上,考察了包公崇拜在民间的发展情况。民间对 包公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鬼神崇拜、天神崇拜和神人崇拜。当然这三者之问并 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交织着的。鬼神崇拜代表了最原始的民间信仰,表现比较复杂。天神 崇拜是民间崇拜发展的自然结果但是其流传的广泛性是比不上前者的。神人崇拜是民间 崇拜在包公身上的最终定位。本文在各种包公题材艺术作品中,注重戏曲部分的研究。首 先对包公戏的剧目作了详细的统计。其中包括历代包公戏的剧本及存目,还有现代地方戏 中的包公戏。对于每一个故事都作了剧情介绍,同时对于同一故事在各个时代的继承关系 作了列表分析。根据整理出的包公戏剧目,本文对其中表现出的包公崇拜作了具体的分析。 除了鬼神崇拜、天神崇拜和神人崇拜三个方向以外,还单独论述了包公戏所表现出的民闾 的智慧崇拜。本文最后讨论了包公在戏曲舞台上的特殊形象;黑脸、阴阳脸以及包公与傩 戏面具的关系,它们同样都包含了浓厚的民间崇拜元素。 【关键词】包公民间崇拜鬼神天神神人包公戏 a b s t r a c t b a oz h e n gi sah i s t o r yo ft h ef a m o u sf i g u r e s ,c i v i lw o r s h i pf o e s h a p i n gt h ei m a g eo fb a oz h e n gh a sn e v e rs t o p p e d p l a yw i t hc i v i l w o r s h i ph a v e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a n d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w o r s h i pb a og o n g i m p o r t a n ta r e n a f r o my u a nd r a m a o p e r ao ns t a g et op e r f o r mc o n s t a n t t h e m eb a o g o n gs t o r yb a o g o n gh a sc o n t i n u e dt op l a yan e ws c r i p tt h e r e b a o g o n gf o l ko n t ot h ea l t a ro fg o d - m a k i n gm o v e m e n ta tt h es a i et i m e o p e r ao nt h es t a g eo fb a oz h e n gh a sb e c o m em a g i ct o g e t h e r 。 b a s e do n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t r u eh i s t o r yo fb a oz h e n g o nt h e b a s i so ft h ei n s p e c t i o nb a o g o n gw o r s h i pi np r i v a t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 a o g o n gc i v i lr i g h to fw o r s h i pm a i n l yi nt h r e ed i r e c t i o n s - t h eg o d s a n dw o r s h i p ,w o r s h i pg o da n d g o dp e o p l ew o r s h i p o fc o u r s e t h i si s n o tb e t w e e nt h et h r e es e p a r a t eh u ti n t e r t w i n e dw i t he a c ho t h e r g w o r s h i pt h eg o d sa n dr e p r e s e n t st h em o s tp r i m i t i v ef o l kb e l i e f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i sq u i t ec o m p l e x g o dw o r s h i pc i v i lw o r s h i pt h en a t u r a l r e s u l t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tt h ee x t e n to fi t ss p r e a di ss m a l l e r t h a nt h ef o r m e r g o dp e o p l ew o r s h i pi np r i v a t ew o r s h i pb a oz h e n gw a s t h ef i n a lp o s i t i o n b a o g o n gt h i st h e m ei nv a r i o u sw o r k so fa r t ,t h e e m p h a s i so no p e r ap a r to ft h es t u d y b a o g o n gf i r s tg a m eo ft h es e a s o n g a v ed e t a i l e ds t a t i s t i c s b a o g o n gi n c l u d i n gg e m sd r a m as c r i p t sa n d d e p o s i t o r sh e a d ,b u ta l s ot h em o d e r nl o c a lm o v i et h e a t e ro fb a oz h e n g f o re v e r ys t o r yh a sap l o tw a si n t r o d u c e d ,b u tt h es s m es t o r yf o r a l lt i m e si ns u c c e s s i o nr e l a t i o n si nt h ea n a l y s i s l l s t a c c o r d i n g t os o r to u tt h ed r a m ab a o g o n gh e a do ft h ep a p e r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w o r s h i pb a og o n gm a d es p e c i f i ca n a l y s i s a p a r tf r o mt h eg o d sa n d w o r s h i p w o r s h i pg o da n dp c o p l ew o m h i pg o d i nt h r e ed i r e c t i o n s ,a l s os e p a r a t e l yd i s c u s s e d b a o g o n gs h o wd i s p l a y e dt h ew i s d o mo ft h ec i v i lw o s h i p f i n a l l y ,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b a o g o n go p e r a s t a g ei nt h es p e c i a li m a g e :f a c eu pi n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y i na n dy a n g b o t hc o n t a i nas t r o n g e l e m e n t o f c i v i lw o b h i p 【 k e y w o r d s 】 b a o g o n g ,c i v i l w o r s h i p ,g h o s t sg o d ,g o d w o n d e r f u l p e o p l e ,b a o g o n go p e r a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丑之油日期: 、乞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皂乏商导师签名:喜强占澎日期:口7 。s 乙譬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民问的包公崇拜与包公戏研究 民间的包公崇拜与包公戏研究 绪论 包公是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是从北宋开始,包公就不断的被神化。他在人们, 尤其是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超越人而近乎神的地位。从元代开始,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对 于包公形象的塑造就没有间断过。包公在民间变得越来越神奇,百姓对包公的崇拜与日俱 增。 戏剧作为产生于民问、流行于民间,与民间的风俗 - j 惯、崇拜信仰有着密切关系的文 艺形式,自然也就成为了表现以及继续创造新的包公崇拜的重要舞台。从元杂剧开始,几 乎历史上所有戏曲种类中都有包公戏的存在。包公戏作为专门的一类戏曲题材,至今依然 活跃在舞台上,并且不断有新的剧本出现。包公被民间的造神运动渐渐推上了神坛,与此 同时,戏曲舞台上的包公也变得神奇起来。 第一节:民间的包公与历史上的包拯 研究包公的民间崇拜与戏曲中的包公形象,首先要辨明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包公与包拯 的关系。 虽然包公就是包拯,民问的包公源于历史的包拯,但是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百姓口耳 相传的包公,已经不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包拯了。对于两者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属于不同 的学术体系。 学术界对于历史上真正的包拯的研究包括生平、思想、历史贡献等:对历史的考订和 新史料的披露;以及对于包拯世系、家族和陵墓等的研究。考察历史上真正的包拯其人, 尤其是包拯一生的所到之处,对于研究包公传说和包公戏的流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 民间故事中1 2 1 耳传的包公从相貌到经历,都已经与真正的包拯不十分的相符了。就如民间 但凡提及包公,言必称青天大老爷。意指包公清正廉明,断案如神,从无冤假错案。而实 际上,历史上真正的包拯,他担任能够直接接触到刑事案件的职务的时间并不长,更多的 时候是谏官或是地方行政官员。后来关于包公断案的众多故事实际上并非源于包拯本人的 生平事迹。因此在本论文中所讨论的包公,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民间再创造的包公,而非 圭塑堡蔓查兰夔圭望壅皇兰些堡苎曼旦塑皇竺鲞壁兰璺坌壅至壅 真正的包拯 虽然本文的分类将包拯其人与民间塑造的包公分开了,但是两者都是依靠现存古籍中 的资料来分析的真实的包拯固然要依靠正史的资科来分析而民间流传的包公形象,原 本只是1 3 耳相传的,不应该诉诸文字。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戏曲、平话都是以i :1 头的形 式流传的。但是1 3 头的东西是难以保存的,因此我们今天要研究包公的民间形象,不得不 借助于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资料既然这些资料已经被记录了下来,就难免经过文人 的加工和改造,不可能保留他们最初的形式了 第二节:民间的包公与文学中的包公 学术界对于各类包公相关文艺作品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近几年在数量上更是 有了很大的增长包公题材的文艺作品主要有三种形式讲唱、戏剧、小说关于这些 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各种文艺作品对于包公的清官形象的塑造。主要围绕包拯性格中的正直、 爱民、机智等方面。强调包公的不畏权势,为民伸冤的父母官形象。 第二:分析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于作品的不同影响 第三:追溯每一种包公故事最初的源头,以及它们在各种文艺样式中的传递与发展演 变的过程这一点非常重要:实际上文学作品中包公故事的发展过程,正是民问的包公崇 拜的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因此考察文艺作品中包公故事的变化,对于研究包公崇拜在民 间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但是以往的研究者们,大多只是单纯的从文学的角度讨论 故事本身的发展变化,而没有太多她关注它们所体现的民间崇拜。 以上关于包公题材文艺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将包公题材的文艺作品单独的放在文学的 领域来研究,而没有考虑到这一类作品与民间崇拜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考察包公题材 故事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是民间崇拜创造了众多的包公题材作品。因此,将民问的包公 崇拜和文艺作品中的包公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所幸的是保存于文献资料中的戏曲、词话、小说等文学形式,它们最初都是以完全民 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戏曲自不待言,小说也是由民间说话艺人的口头文学发展而来。实 际上这些今日以案头文学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的文献资料,最初都是对于流传于民间 的曲艺与文学的纪录。而这些民问的曲艺和文学,实际上正反映了包公这个人物形象在民 间发展演变的过程。尤其是戏曲,它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各种民问的传说和故事 的主要传播方式,同时又展现了民间的风俗信仰,以及生活习惯。考察戏曲中的包公,我 2 圭塑堑堕盔兰堡主堡塞皇兰些堕兰 垦堕箜垒坌鲞壁皇垫竺塑堡塞 们可以从中窥得包公这一人物形象在民间发展演变的过程反过来说,戏曲在民间的影响 力比其他的艺术形式要大得多,因此包公这一形象从一个普通的官员变成了人人称颂的 “青天”,这种变化与戏曲舞台上不断搬演包公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角度 民间对包公的崇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鬼神、天神和神人。当然这三者之间并非 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交织着的。 鬼神崇拜代表了最原始的民间信仰,它有着相对独立的体系,因此在民间的表现也比 较的复杂。这不仅表现在民间有着众多的包公断鬼案,还表现在包公与鬼神形象密切相关 的舞台造型上。天神崇拜是包公崇拜发展的自然结果,但是天神包公在民间流传的广泛性 是比不上鬼神包公的神人崇拜是包公形象发展的最终定位。民问崇拜通对于包公形象不 断的丰富发展,最终将包公定位在“神人”的位置。民问崇拜作用于历史人物的结果往往 就是神化,这一点对于包公也不例外。日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包公这一人物被不断神化, 由一个普通人逐渐变为神人的过程,还少有涉及而本文将围绕“神化”这一中心,考察 民间的包公崇拜及其作用于包公戏,对于包公这一舞台形象产生的影响。 考察包公故事在各种文艺作品中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戏曲最早成规模的表现包公题 材故事。其后这些包公故事又被其他文学艺术类型历吸收,成为了一个专门的题材。它们 的发展轨迹是:戏曲讲唱小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民间到文本的发展过程,所有 的素材在文学艺术中的发展过程大都遵循这一轨迹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包公故事在 小说等文学文本中并没有停止发展,它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吸收新的素材,产生 新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又再度回到了戏曲中去,成为了活跃在民间的场上之曲, 这些新的作品,又为包公的民间崇拜提供了新的支持。进一步加深了包公崇拜的民间基础。 就这样,戏蓝成了连接包公的民间崇拜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包公的纽带,两者互相促进, 在包公身后的近千年问不断的发展。 本文在各种包公题材艺术作品中,将着重于戏曲部分的研究当然如同上文提到的那 样,各种艺术样式中的包公故事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完全的脱离其他而单独的研究 戏曲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本文在以戏曲为中心的同时,也会兼顾其他文艺样式与戏曲之间 的互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民间的包公崇拜与包公戏研究 第一章、历史上真实的包公 绪论中已经提到,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与民间崇拜的包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但是考 察历史上真正的包拯,对比他与民间所塑造的包公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民间 所塑造的包公的特点 第一节、包拯其人 包拯出生于官宦之家,1 0 2 7 年2 9 岁考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后来为了向双亲尽孝, 辞官十年。1 0 3 7 年3 9 岁重登仕途。出任扬州天长知县。后到端州( 今广东肇庆市) 知郡 事。公元1 0 4 3 年任京城监察御史,曾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曾任天章阁待制, 后来元杂剧等戏曲种类中对于包公的一种普遍称呼“包待制”即源于此。后来包拯又被封 龙图阁学士,“包龙图”由此而来。1 0 5 6 年包拯任开封府尹,开封府这是各种民间传 说和文艺作品中包公故事最为集中发生的地方继而又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这一工作 相当于副宰相,后世称包公为相爷可能就是由此两来的。当然实际上包拯并没有真正的担 任过宰相的职位。1 0 6 2 年包拯在开封病逝,谥“孝肃”从包公的谥号可以看出,在当时 的人们,至少是官方看来,包拯的主要特点集中在“孝”与。肃”这两点上 关于。孝”,我们已经知道包拯曾为了尽孝辞官十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史的包拯传 记中,从没有出现过在民间非常著名的“嫂娘”,包拯尽孝的对象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但 是在众多关于包公身世的传说中都提到了包拯被父母抛弃,或是少年丧父,包拯是被嫂娘 抚养长大的;而包拯的孝的对象也是嫂娘而不是父母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历史与传说已经 完全脱节了。 而关于“肃”,在与包拯相近时代的各种文献笔记资料中也有一些记载。在包拯所处的 宋代,文人笔记中提及的包拯就已经是一个以性格严肃,为官严谨,行为方正而著称的官 员了。并且这一特质伴随了包拯的生,从未改变。 首先包拯是严于律己的,在朱子语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李仲和之祖同包孝肃同读书一僧舍,每出入硌经由一富人门,z - , a - 未尝往见之,一日 富人俟其过门,邀之坐,二公托以他事不入,他e l 复招饭,意厘甚李欲往,包公正色与 语日:彼富人也,吾徒异日或守乡郡,今妄与之交,岂不为他日累乎? 竞不往后十年二 公果相继典1 1 朱子语类 卷一百二十九本朝三中华书局1 9 8 6 理学丛书第八册1 v 3 0 9 3 4 圭塑墅堇盔兰塑圭翌窒生望些堡奎垦旦盟皇垒塞堑皇垒垒望竺塞 从这则记录中我们可以里了解到,包拯在身为一介布衣之时,就自律甚严,不轻易 与同郡富人相结交,使自己不会再日后为官之时,受到个人私交的影响。 其次包拯为官御下也相当的严格,“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包拯为官时的工作方式甚 至成为了衡量当时官员行为的标准。就连欧阳修在接替了包拯的工作后都会被他人以包拯 的标准要求: 参政欧阳文忠公诊,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 震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劢公者,公日:凡人材性不一,用其 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1 包拯这种既严于律己又严于律人的为官准则,甚至使他成为了衡量同代其他官员品行 的一把尺子。 司马温公尝日:昔与王介甫同为荤牧司,判官包孝肃为使。时号清严,一日荤牧司牡 丹盛开,包公置酒赏之,公举酒相劝,光素不喜酒,亦强饮乏,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 强也,光以此知其不屈 司马光认为:连以清严而著称的包拯也不能勉强王安石,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王安石的 顽强了。在这里包拯俨然成为了衡量其他官员的标准。 虽然有以上种种记录,但是总体来说,与同时代的其他著名官员,比如欧阳修、范仲 淹、王安石以及后来的苏轼相比,包拯在政治或是文学两方面都不是特别出众,相应的在 正史和同时代的文人笔记中,对于他的记载也并不太丰富。这些记载主要集中于他的为人 正直严肃,行为端方这一点上,对于包拯其他方面的掌故、逸事留下的并不多,因此反而 给予了人们发挥的空间。人们基于正直这一性格特点,把自己对于正义的种种美好幻想加 在了他的身上 体现一个官员的正直,最有代表性的方法自然是描述他的执法刚正不阿,清正廉明 所以在民间传说中的包拯变得铁面无私,无案不破,而且能力越来越大。但是考察同时代 的纪录,就会发现包拯并非如此完美的不似凡间人物。 首先包拯不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官场变通的人,应该说他是个将。权”与“变”之间 的关系掌握的相当平衡的人他很了解什么应该坚持的,什么不需要太过认真。包公曾处 理过“章悖践妪案”: 章停者,郇公之竦族举进士,在京师馆于郇公之第,私族父之妾为人所掩,跄垣而 2 仕学规范 卷二十二上海古藉出版牡1 9 9 3i 1 1 8 3 邵氏闻见录) 卷十中华书局1 9 8 3p 1 0 8 s 占塑堕苎盔兰堡圭堡塞生童兰竺笙苎垦塑竺垡坌鲞堡兰里坌垄堡塞 出,误践街中一妪,为妪所讼,时包公知开封府,不复深究。赎铜而已 在这一案件中除了马践老妪以外,如果深究下去,自然会牵扯到通奸案件。在这里 包拯不再深究的原因虽然已经无人知晓,但是如此处理的确使问题简单化了许多,得到了 一个使各方都能够比较轻松地去接受的结果。 同时包拯也并非不案不破的天才,仿佛有着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永远不会被事物表面 的假象所蒙蔽。梦溪笔谈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编民杖脊寨”的案例: 包孝肃尹京时号为明察有编民犯法当杖脊,吏受赇与之约日:。今见尹,必付我责状, 汝第呼号白辨,我与汝分此罪汝决杖,我亦决杖”既而包引囚问毕,果付吏责状,囚 如吏言,分辨不已吏大声呵之日:“但受脊杖出去,何用多言! ”包谓其市权,摔吏于庭, 杖之十七,特宽囚罪,止从仗坐,以抑吏势,不知乃为所卖,卒如素约小人为奸,固难 防也 在这个案件中,包拯因为过于强调执法的公正性,反而被手下的人利用这一点钻了空 子,饶恕了本应受到惩罚的犯人可见包拯纵然百密也终有一疏。 第二节:文献中的包拯断案 今天能够被学者普遍承认的,确是属于包公的断案故事只有宋史包拯传中所记载 的“割牛舌”一案。但是实际上除了宋史包拯传之外,还是有着其他关于包拯断案 的记载的。当然对于这些记载首先要注意的是将它们与民间的传说分辨开来,确定哪些是 真实的历史纪录,那些是民间的创造混入了历史的真实。 搜寻和整理各种与包拯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至少有九个案件 是真正的由包拯本人出面解决的。它们分别是: l 、冷青案:医家子弟冷青自称皇子,包拯在查明真相,确定冷青是诈称谋权之后将其 斩首。在包孝肃公秦议中有 十殿阎王一专第五殿( 阎罗王包) 1一 li ( 武将)( 文官) 山山 钟馗城隍判官 一、阎罗王包公 阎罗王本名阎罗,是印度神话中掌握阴间之王,这一概念从南北朝传入中国后,与中 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鬼魂信仰结合起来,很快在民间信仰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成为通行 于民间信仰、佛教、道教的阴间主神。而十殿阎王则是中国特有的阎王系统,最初佛经中 是没有十殿阎王这一说法的。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冥府分为十殿,每殿各有一王的说法, 并且相传其中的第五殿阎罗王包,就是由包公担任的。”这种给阎罗王安上汉人姓氏 和出生年月的说法是非常典型的外来信仰中国化的表现,包公有可能是被附会到五殿阎罗 的身份之上的在十殿阎罗之中,其他九殿的阎罗都是只有姓氏,而并不清楚到底是谁, 唯独五殿阎罗被确定为包公。也证明了包公在民间鬼神信仰中的特殊地位。 包公以一己之身兼任了鬼神体系中的三个职位,当然这并非因为包公死后在地府也有 调任。实际上速报司属于道教体系,阎罗王和五殿阎罗属于佛教体系,他们会同属于东岳 大帝的管辖范围是因为中国民间神系受到了佛道观念的共同作用而造成的。这种现象形成 是因为民间的包公崇拜范围非常的广泛,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关于包公身后归属的想 1 第一毁,秦广王蒋,第二殷,楚江王厉第三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吕第五殿阎罗王天子包第六殿, 卞城王毕,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最都主王黄第九殿,平等王陆,第十殿转轮王薛( 据中国冥界诸神) p 7 0 ) l o 圭塑墅堕奎兰堡主堕塞生望些望苎 垦旦箜皇坌塞壁兰皇竺垄里塞 象,人们各自将包公归入了自己所在的地区流行的鬼神传说体系之中。这些神化的结论各 自都有支持它们的民俗基础,因此各自都不能说服对方,结果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 种说法并存。 包公为阎罗的说法,可能在包公还在世时就已经有所流传,并且有着相当的广度。当 然此时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人们因为包公本人的铁面无私和刚直不阿的特点而产生的联想, 也就是说包公“像”阎罗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远离了包公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自然 会把“像”改为“是。,给已经离世的包公在阴间找到位置。阎罗王一职,在民间信仰中 大都是由人问的刚正不阿之士轮流担任。相传曾经担任此职的人有韩擒虎、寇准,范仲淹, 包拯,岳飞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公 阎罗王与十殿阎王的关系众说纷纭,有的说法是阎王是十王的领导者,也有说法是阎 王本是一殿阎王,因同情屈死鬼,将他们放还现世,而被贬为第五殿阎王。秉承中国民间 诸神体系一向的模糊混乱特色,这个问题也被模糊处理到统称为“十殿阎王”了。这也从 一个侧面解释了包公在民间信仰中同时是阎罗王和十殿阎罗之第五殿阎罗王包的原因。极 有可能最初只是在民问流传包公是阎罗王,后来因为鬼神体系中的阎罗王和五殿阎罗之间 的概念模糊,包公也由此成为了五殿阎罗。对于这种身份的重复,民间自然也有解释,在 浙江杭州流传着关于包公如何由一殿阎王变成了五殿阎王的故事: 这一殿阎王权力顶大包龙图上任以后,对进来的鬼魂一不打,二不骂,仔细审 问将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对那些好人,不管阳寿有没有满,统 统放回阳界这事情被另外九殿阎王知道之后,他们就联名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玉 皇大帝大发雷霆,就下旨把包龙图从一殿调到五殿” 二、速报司包公 与舶来品的阎罗王不同,东岳七十五司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说法。在道教传说中泰山神 主宰幽冥十八层地狱和世人生死贵贱,各地城隍审理的案件,最后都要汇集到泰山来,泰 山神主配有七十五司,分司众务。其中最有名的是民间相传为包公所管理的速报司。包拯 于北宋仁宗年间任奉符令,政声卓著,在泰安城西门外有包祠奉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 解释了为何包公会成为东岳冥府机构中的一员。速报司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与五殿阎罗颇有 相似之处,都是掌管因果报应,正与民问崇拜中的包公那善恶仲裁者的身份相呼应 柚中国鬼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2p 2 5 2 6 “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山东通志卷二十一豢安府:包会祠在府城西门瓮城内祀宋包拯旧志称公为奉 符夸,正直不阿邑人祀之,捶本传未栽,及此公尝官河北都运使,蔬请分兵备克郓齐濮等州。其急政可征也 1 1 圭塑壁薹盔兰婴主堕塞竺兰些丝苎垦墅塑垒竺鲞翌兰璺竺塞堡塞 金代元好问( 1 1 9 0 1 2 5 7 ) 的续夷坚志有女巫假托包公显灵救人的记载,已经很 明确地说明了当时包公在民间传说中就已经担任了速报司的职位: 世俗传包希文以正直主东岳速报司,山野小民,元不知者庚子秋,太安界南征兵掠 一妇还,云是希文孙女,颇有姿色,倡家欲高价买之,妇守死不行,主家利其财,捶楚备 至妇遂病,邻里嗟惜而不能救里中一女巫私谓人云:我能脱此妇,令适良人即诣主 家,闭门吁气,屈伸良久,作神降之态,少之,瞑目咄咤,呼主人者出,大骂之,主人具 香火倪状请罪,问何所触尊神? 巫又大骂云:。我速报司也,汝何敢以我孙女为倡,限汝 十日,不嫁之良家,吾灭汝门矣! ”主人百拜谢,不数e l 嫁之” 虽然在这一个记载中,女巫是假扮包公显灵,但是却相当有效的威慑了主家,让他们 打消了将那名自称是包公孙女的女子卖入倡家的念头。这就说明了在当时包公为速报司的 说法确实是“山野小民,无不知者”,并且包公的这一身份在人们的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 很能够震慑人心。元好问生活的时代距包公大约有2 0 0 年,由这个故事可知,两百年间民 间的包公崇拜发展的更加广泛了。 第二节:天神包公 一、文曲星包公 “文曲星”是“文昌帝君”的俗称,他主宰人问文运、功名、禄位,被广大文人儒士 崇拜,是道教神仙系统中一位重要的神。文昌本是天上的星宫名,属紫微垣,包含六颗星, 其中居住着文昌神。古代的星占家认为,斗魁之上六星,即文昌星是吉星,主大贵或文章 之事。包公为文曲星转世,是受上天指派下凡来治理人间的。 包公成为文曲星是包公神化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孙楷第先生曾说:。如果世人真要一 位文圣与武圣相配起来,那末包公是惟一之选,乎民对于他的印象要比孔圣人深多了。2 的确,包公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与武圣关羽有相似之处,都代表了民间的道德观念,是平 民百姓心目中正义的代表,是民间信仰所创造出来的神。他们甚至曾经出现在同一部作品 明代剔目记中,合力伸张正义( 见1 2 8 ) 。 最早见于民间的以包公为文曲星的文艺作品是诞生于元末明初的( t k 浒传。水浒传 的楔子中有。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 趋续夷坚志卷一中华书局1 9 8 6p 2 蕾包公案与包公案故事 ( 沧州后集 中华书局1 9 8 5 年p 6 8 ) 圭塑墅蔓查堂堡主! 塞生兰些堡塞垦塑箜皇坌鲞量兰皇坌堕里塞 青”“的说法考虑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这一说法应该是成形于元末明初。其后的 包公题材的明代词话及明清小说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可见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的广泛性。 民间关于。文武曲星”包公狄青还有不少传说。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两人的长相。在民 间传说中包公的脸是黑的,而赫赫有名的猛将军狄青的脸却是白的。对于这种人物形象与 身份的错位有着一种传说:玉皇大帝派天上的文武曲星下凡辅佐宋朝皇帝,可是两位神都 不愿意,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命人将文武曲星的头砍了下来,扔到凡间文武曲星赶忙下界 去抢,慌乱中将两位的头给弄错了,结果投胎到了凡问,就变成了包公黑脸,狄青白脸了 5 这个故事既解释了黑脸白脸的问题,又说明了包公文曲星、狄青武曲星的说法很有可能 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民间信仰同时产生的。因此包公作为文曲星的民间崇拜,就不像包公 作为鬼神的崇拜一样具有那么强烈的针对包公本人的独特性。 出现于清代中叶的万花楼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传。这部小 说中把杨家将、包公和狄青三者合传,并且在标题就已经表明了将包公和狄青以文武曲星 的身份并称。但是万花楼演义的出现,除了确定包公文曲星的地位以外,同时也表现 了包公崇拜的一种新的走向公案故事与英雄传奇的结合。这部作品的出现实际上表现 了对于包公神化过程的偏离。包公形象开始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包公、狄青和杨家将三 者虽然都是北宋人物,但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处在同一个年代。三者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 物( 群体) ,都受到百姓的喜爱,他们在民问一直有各自的故事流传。但是从清代开始, 出现了一些将他们附会到一起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编织了他们相互之问的联系,想要将 他们改造成一个英雄的群体。通用的模式是忠臣( 包公) 和良将( 狄青、杨家将) 齐心协 力辅佐皇帝,与奸臣斗争在这些作品里,包公由属于民间的清官变成了属于统治者的忠 臣,已经渐渐的脱离了民间。 与包公的一系列鬼神的身份相比,包公是文曲星的说法在民间出现的比较晚。前文已 经论述过,鬼神包公与文曲星包公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鬼神是死后担任的,而文曲星 则是前世。也就是说包公因为生前刚正不阿受万人敬仰,所以死后为鬼,在冥府受到了拥 戴成为了鬼神。所以民问崇拜的鬼神包公实际上是由凡人而来的。而身为文曲星的天神包 公则正好相反,在民间的文曲星崇拜认为包公是由文曲星转世的包公以神的身份转生为 人,从出生起就已经拥有了神的力量。因此包公作为神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就必然表现出异 于常人的地方,相应的民间传说中就会出现一些描写包公的传奇成长经历的故事。 1 9 6 7 年,上海嘉定县明代古墓发现十六种明成化年问刊印的说唱词话,其中八种是包 私水浒传) 楔子齐鲁书社1 9 9 1p 3 2 尊杨中传说与歌谣 镇江民问文学集成办公室1 9 8 7p 7 - 8 占童堑蔓查兰夔主里塞竺兰些堡苎 垦旦堕皇坌塞壁兰垡坌塑堑塞 公故事,这是研究包公形象在民间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材料,也是包公形象发展过程中 极为重要的一环:最重要的就是包待制出身传对于包公成长过程的传奇化处理。包公 在其中正是被描写为了文曲星转世书中描写当太白金星华为算命先生下界,为包公指点 迷津时就曾唱道: 辞了郎君行数步,乘云去步上天门云端之中高声叫,叫言文曲姓包人4 在这里包公虽然已经转世投胎为凡人,但是天界的众神却并没有忘记他,他从少年时 代的不得志到后来的高中状元,一路都有天神在帮助护佑他。一些地位较低的地方小神更 是对他相当的敬畏,只需包公的一身叹息,就会有城隍为他解决日常生括中的琐事: 三郎( 包公) 在汴河桥上,叹气三声,惊动城隍大王,叫使者:。文曲星来求官,东 京无人肯着他歇你引去烟花巷里张行首处歇宿”1 二、斩妖除魔者包公 身为天神的包公,虽然有文曲星这一明确的神职,但是却很少执行身为文曲星的工作 去主宰人间众生的文运、功名、禄位。文曲星包公,在民间传说中并没有成为科举考 试的主考官,作为伯乐,以点金之笔提拔众多怀才不遇的文士。文曲星这三个字对包公而 言,更像是挂职的头衔,就如。龙图阁直学士”这个贴职一样,是个荣誉称号。它更多时 候的作用是为包公织起一张“神际关系”的大网,让包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以依靠的力 量;在包公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周围的大小神仙鬼怪,都能给这位文曲星行个方便。 在民间传说中,包公所展现的作为天神的力量,其实是通过他在断案中斩妖除魔的过 程来表现的。如果说在民间传说中审鬼,杀鬼,为屈死鬼伸冤的包公是展现了他身为鬼神 的力量的话,那么在人间为非作歹的妖魔鬼怪们,则属于天神包公的管辖范围。在明代包 公天神身份出现以后,民间的传说中就出现了一批以包公除妖为主题的故事,以明代百 家公案中的一百个包公断案故事为例,除妖主题的就有十三篇,它们分别是: 第1 回判焚永州之野庙妖蛇 第3 回访察除妖狐之怪一妖狐 第4 回止狄青家之花妖花妖 第7 回行香请天诛妖妇骷髅精 第1 3 回为众伸冤刺狐狸狐狸精 第1 4 回获妖蛇除百谷灾自蛇精 拍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 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7p 1 1 5 ”同上p 1 1 7 1 4 圭塑壁堕盔兰塑主堕塞皇望些堡苎墨塑塑皇坌童壁兰皇竺塑堕塞 第3 3 回枷城隍捉拿妖精参沙神 第4 0 回斩石鬼盗瓶之怪一石精 第4 4 回金鲤鱼迷人之异鲤鱼精 第5 8 回决戮五鼠闹东京五鼠精 第踞回老犬变夫主之怪一犬精 第8 9 回刘婆子诉论猛虎虎怪 在这些除妖故事中,包公仿佛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所有的妖怪在他的面前不论怎 么乔装打扮都无所遁形。在止狄青家之花妖中,化作狄青侍妾的花妖更是因为不敢面 对包公而遁走包公除妖的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亲书疏文一道,率众官径往城隍庙 行香祈祷以毕,将疏焚于炉内一2 。联系可以制服那妖怪的相关神祗去处理就万事大吉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决戮五鼠闹东京,五鼠和玉猫最早出现于此,但是与后来三侠五 义中的五鼠和展昭却大不相同,在这里他们的是西方雷音寺中的“灵怪五鼠精”和。玉 面猫”这是最能够充分展现包公作为天神力量的故事。包公为了降伏五鼠儿进入了假死 状态,使自己的魂魄飞上天庭向西方佛祖求借玉面猫,又转魂回来施法降妖,充分显示了 他作为天神的力量。后来因为五鼠闹东京被纳入了三侠五义之中,从神怪故事变 成了侠义故事,这些神妖斗法的内容自然也就被改编了但是本篇中斗法的情节,比如上 天请神、真假包公等等,都没有消失,而是被转移到了由百家公案中的另一个故事金 鲤鱼迷人之异发展而来的戏曲作品之中,形成了后来在民间传说和戏曲舞台上流传都非 常广泛的鱼篮记 第三节:神人包公 “神人”是包公的神化在民间崇拜过程中的最终定位民间崇拜对于包公虽然曾一度 上升为神,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人的位置。这并非因为包公在民间崇拜中的地位不够高。 形象不够光辉相反的正因为包公的形象对于百姓的意义太过重要,因此才使得他最终回 归为人神人包公又有着两种形象英雄、清官。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清官对于百 姓正是最伟大的英雄。 一、英雄的历险 清代后期的龙图耳录( 本文所讨论均针对其中以包公为主角的前二十七回) 代表 百家公案第七回行香请天诛妖妇 ( 中国古代孤本小说 春风文艺出版社1 9 9 5p 4 9 ) 圭塑墅蔓查兰堡主翌塞竺望些堡苎 垦旦堕璺竺墨塞兰垒坌塞堑塞 了包公形象在民间发展的另一个方向。这部作品同样是以包公为魁星( 即文曲星) 作为故 事发展的基础的,但是龙图耳录与万花楼演义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根据民间说唱 艺人石玉昆的表演所记录的说唱本,其中关于包公断案的前二十七回是由说唱艺人搜集当 时民间流传的包公断案故事加以整合而成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中的包公故事能够比较 忠实地反映出当时民间传说中的包公形象是怎样的。 龙图耳录对于包公形象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完成了包公的个人成长传记并 且这一传记的记叙模式符合一个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民族共同的神话母题一个具有 神力的英雄,从事某种追求j 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危险,而他则会排除种 种困难,最终达成目的这一环状叙事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英雄的追寻”模式可以用下 图表示出来: 事件的发生一最初的事件一事件的解决 if 英雄的诞生 历险的过程 it 成长的磨难 tf 道具助手 龙图耳录的第一回“设阴谋临生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救皇妃”从开篇就用了大部 分篇幅讲述在民间广为人知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描写太子的出生和李妃的蒙冤。然而在 这一回的末尾又完全的撇开李妃的故事,开始讲述包公的出生。第二至六回讲述了包公的 成长和入仕的曲折经历。直到第七回“得古今盆完婚淑女,收公孙策秘访奸人”才是包公 正式步入仕途,而此回为护李妃而死的宫人冤魂出现向包公申冤,包公即将李妃一案暗记 在心。其后包公又进行了陈州放粮等一系列事件,在第十五回放粮归来的包公终于遇见李 妃,第十六至十九回记叙包公安排皇帝母子相认以及判断狸猫换太子一案。至此第一回的 故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整个故事以李妃蒙冤发端,又以李妃还朝做结,同样形成了一个 环状的叙事结构。 明成化说唱词话中的包待制出身传描写文曲星转世的包公出生即因为貌丑而被父 母遗弃,后被嫂嫂抚养长大,是现存资料中最早提出包公弃子说。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并不 曾被遗弃,还是著名的孝子。但弃子是众多传奇的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 对于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果开始强调他的出生或是死亡的特殊性,往往意味着此人具有 特殊的力量。包待制出身传对于包公身世的说法几乎被后来所有的包公传民间文艺作 1 6 圭塑壁堇查兰堡圭堡壅生兰些堡苎垦旦塑望坌墨壁兰皇坌垄竺塑 品所引用成了包公出身的标准说法其中也包括龙图耳录。在龙图耳录中,包 公出生即被父亲所不喜,又被二哥所抛弃到了有猛虎的荒野之中,但是等到包家大哥去寻 找他的时候,他不仅平安无事的活着,而且还活得挺惬意: 只见一片深草,具倒在地下,足有一尺多厚,上面爬着一个黑漆漆、赤条条的小儿 仔细看时,他还用,b 指头在那里挖油葫芦。 弃子和出生时的考验是众多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所共有的经历。诗经小雅生 民) 中记载后稷也是一出生即被抛弃,却总能够化险为夷: 诞真【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真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真之寒冰,鸟覆翼之鸟 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哥,厥声栽路” 这一段描写后稷被遗弃的文字,与上文包公被弃的叙述相似性很高。同样描述了后稷 出生即被弃,又遇险境却化险为夷的经历。 除了整体的叙事模式以外,龙图耳录中的一些细节也同样符合同类型的故事。这部 作品确定了围绕在包公身边的一系列人物的形象以及特殊的道具。当然在这部作品之前, 就已经在民问传说或是戏曲中出现了公孙策、展昭等等以包公的助手身份出现的人物。龙 图耳录中将他们的形象与性格明确地确定下来。包公作为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正义化身 式的人物,他的身边出现了能文能武的助手们。这群各具特色的助手帮助包公解决了许多 问题。并且在包公经历重重困难的过程中,还获得了三样宝物( 古镜、古今盆、游仙枕) , 它们各自都有着特殊的神力,能够帮助主人公解决特殊的困难。助手( 或是伙伴) 和具有 特殊力量的道具,都是在以寻找和历险为主题的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的情节 遵循这一叙事模式的英雄传说在东西方都有着广泛的流传,比如中国的西游记,三 宝太监西洋记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历险故事,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故事,俄狄浦斯 的故事等等都是这一类型。这一类型的故事在民间往往流传的范围都非常的广泛,有着强 大的群众基础。其特点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人他们是具有神力或是受到神佑的英雄,甚 至就是神的转世但他们仍然还是人正因为是人,不能像神一样随心所欲,所以他们 才有所追寻 龙图耳录中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神力而又有所追寻的英雄。由于龙图耳录 我们可以发现,包公形象在民间最后的定型,还是落在了“有神力的英雄”上。包公是拥 有神的力量的,他死后会变成鬼神,甚至他就是由天神转世而来,但是他在民间传说和各 类民间文艺样式中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人,一个有着鬼神甚至是天神力量的人。只有身为 嚣龙图耳录) 第二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p 1 3 - 1 4 翦诗经集传小雅生民,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p 1 2 9 - 1 3 0 1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民问的包公崇拜与包公戏研究 人,才能够为民请命:只有人,才能够成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清官。 二、清官的箭垛 清官是由民间发起的包公神化的最初动力和最终的落脚点。人们赋予了包公种种神奇 的力量,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这样的包公能够给与软弱而无助的人们一些帮助,成为 百姓的守护者。人们不希望这样的守护者包公真的变成神,因为神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太 过遥远人们希望包公能够永远为百姓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 包公作为民间所崇拜的神的身份由最初的优秀的人到了宋元时期的鬼神,再到明清时 期的天神。这一变化的过程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那样是民间崇拜的造神的过程。人们称包 公为鬼神是为了给予他震慑邪恶的力量,让清官包公有更大的力量去维护百姓的正义;人 们又推崇包公为天神,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方案审批问题
- 设计应急预案方案
- 午间美容策划活动方案
- wns锅炉施工方案
- 除湿新风施工方案
- 感恩活动晚会策划方案
- 酒店粽子活动策划方案
- 门店黑板活动方案策划
- 简易基础施工方案
- 餐饮企业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
- 多功能水杯设计
- 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宣教
- 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B细胞在肾病中作用-洞察及研究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2025至2030中国激光武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指南
- T/QX 003-2020轨道交通车辆外表面清洗剂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客运索道司机S2证考试题库
- 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