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初中一年级语文期末开放性测试的试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得分: 一、 编制一份手抄报。(共30分) 要求: 1、 自定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选编内容。(10分) 2、 版面设计合理,有一定新颖性。(10分) 3、 抄写认真,字迹工整。(10分) 二、介绍本人在课外阅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读后的体会。(共30分) 要求: 1、 简要说出所读过的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计15分) 能概述出主要内容或中心大意。(10分) 概述时语言基本通顺。(5分) 2、 简述出自己读后的体会。(计15分) 有自己的感受,能与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有联系。(10分) 叙述时语言基本通顺。(5分) 命题:刘正辉(二)七年级下期语文半期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班别: 姓名: 得分:1、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确凿(zo) 衣襟(jng) 论语(ln) 徘徊(hu)B、气魄(p) 宛转(wn) 祈祷(q) 端木蕻良(gng)C、元勋(xn) 赫然(h) 磐石(pn) 迥乎不同(jing)D、筹划(chu) 地壳(k) 喃喃(nn) 群蚁排衙(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B )(2分)A、清晰 钥匙 泛滥 兴高彩烈B、赖惰 诞生 挚友 高山之巅C、镐头 嗥鸣 诧异 目不窥园D、选聘 仰慕 淋漓 忘乎所已3、下列对文言文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大学研究生,B、最高学位的名C、称)D、木兰不E、用尚书郎 (不F、需要)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物体表面的花纹)H、不I、闻机杼声,J、惟闻女叹息(只)4、选择翻译句子不正确的一项 ( ) (2分)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译: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为主旨。B、万C、里赴戎机,D、关山度若习。译:不远万里,(部队)像飞一样地越过关山。E、孤常读书,F、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G、即书诗四句,H、并自为其名I、。译: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5、选择恰当的番号填入空缺处。(3分)跳动 跳跃 涌动 泛滥 生出 喷涌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_跳动_的,我的心还在_涌动_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跳跃着一种热情。 割开 切开 露出 射出 张开 冒出他的眼睛像割开的长缝,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是(H ) (2分)A、立春以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拟人)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喻)F、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拟人)H、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比喻)7、说话得体的是(I ) (2分)A、老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B、是人就懂,C、你怎么会不D、是明白?”E、昨天是我的十四岁诞辰。F、监狱门口标G、语:谢谢您的合作,H、欢迎您再来I、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J、哪怕药生虫。8、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F ) (3分)A、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D、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E、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F、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9、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3分)A、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议论)E、1944年10月12日,F、他给了我一封信。(叙述)G、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H、是淡蓝色的,I、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描写)J、大兄所见事之晚乎!(叙述)10、指出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3分)A、万B、里赴戎机,C、关山度若飞。 ( )D、问女何所思,E、问女何所忆,F、女亦无所思,G、女亦无所忆。( )H、归来见天子,I、天子坐明堂。 ( )J、爷娘闻女来,K、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L、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M、磨刀霍N、堵住霍O、向猪羊。 ( )11、引号在句中的作用有:表特定称谓、表特殊含义、表强调、表引用、表否定。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3分)(1)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_(2)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_(3)他“说了”,跟着的是“做”。_表强调_11、根据提示默写课文。(4分)(1)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_,(2)_;而(3)那过去了的,(4)就会成为亲切(5)的怀念。(6)仲永之通悟,(7)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8)_。_,(9)_。彼其受之天,(10)如此其贤也,(11)_,(12)_;今夫不(13)受之天,(14)固众人,(15)又不(16)受之人,(17)_。(18)权曰:“_!但当涉猎,(19)见往事耳。”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思君不见下渝州。(5)_,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_。2、阅读下面短文,3、然后做题。(40分)(一)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车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方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说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文革”初期,他所有的研究所(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1、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性格和为人是截然不2、同3、的:奥本海默是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是忠厚平实,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2分)4、奥本海默是一个复5、杂的人。佩服6、他、仰慕他的人很多,7、是因为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二十几岁做波恩的研究生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是因为_他常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 (2分)11、选文第三小节中加点的词“常常”和“时有”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3分)_12、文中列举邓稼先在“文革”中的两件事正是为了说明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13、文中第一小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意思递进;第二小节中小括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省略号的作用是内容的省略(3分)14、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意义。(3分)(1)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C )A、纯粹 B、纯洁 C、纯朴 D、单纯(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B )A、对未来事物的想像 B、使人满意的C、对未来事物的希望 D、符合希望的(二)最后一课一位哲学家带着他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15、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16、联系上文 ,17、解释“饱学”的意思,18、并再写出含有“饱”字的成语。(3分)意思:_ 成语:_9、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分别是:“_” “_”。对于后两种方法的态度却只字未提,为什么?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描写哲学家的神情、态度。(4分)_。10、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3分)_。(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辞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1、木兰诗是南北朝的_民歌,是一首_诗,故事的主人公是_,千百年来,她成了家喻户晓的_英雄形象。(3分)12、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含义。(4分)旦( ):_ 骑( ):_朔( ):_ 戎( ):_1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2分)14、诗句中画直线的句子均用了_这一修辞方法。(2分)三、作文(30分)题目:我的课余生活要求:1、中心明确,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2、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3、字数450-650,标点正确。选择题:1、C 2、C 3、D 4、B 5、(1)(2) 6、D 7、D 8、B 9、D 10、对偶 反复 顶真 排比 11 (1)表引用 (2)表选定称谓 (3)表强调 12 略理解阅读(一) 1、拨尖的人物,锋芒毕露;最不要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2、祖国的功臣,拨尖的人物;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3、不能,如果把“常常”和“时有”互换以后,就会和后面一句“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相矛盾,并且人的锋芒是随着年龄而逐渐收敛的,是逐渐成熟的,选文中顺序也符合人物的年龄变化特征。4、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信任他5、意思递进;解释说明;内容的省略。6、(1)C (2)B(二)7、怎样除掉旷野里的杂草。8、学识高深 饱食终日、饱经风霜、饱学诗书19、点点头、微笑了一下 态度与前两者大致相同20、,21、因为他们的答案都不22、是最最理想的。哲学家的态度应该是和蔼、深思23、不24、是言而25、无信,26、因为哲学家已经把答案展示在学生面前了。(三)27、乐府 叙事 木兰 巾帼28、dn 早晨、早上 j 战马 shu 北方 rng 军事、军队13、排比14、对偶(三)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期中质检 福州市晋安区 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用正楷把下面这首古诗抄写在方格里。(含标题、作者、注意格式)(4分) 竹里馆 王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为下列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菜畦( ) 配合默契( ) 炽( )热的阳光 彷( )徨 激情澎湃( ) 深邃( )的眼睛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qi( )而不舍r( )人注目 人声dng( )沸 妇r( )皆知 义愤填yng( )五色斑ln( ) 4、根据提示填空。 (1)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在寒风冷雨中 你应该高声诵读俄罗斯伟大诗人_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 _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分) (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_(2分) (3)_,散人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5、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语意完整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并简要说明欣赏的理由。 (1)诗词名句:_(1分) (2)欣赏理由:_(2分) 6、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或不具体,请加以改正。(4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1)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 (2)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3)他是一个多么好的 小胖墩!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4) 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修改意见: (1)_ (2)_ (3)_ (4)_ 7、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 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_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共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事多。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义。(4分) 博士 古义:_ 今义:_ 孤 古义:_ 今义:_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朗读语气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反问语气,相当于“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10、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1)_(2)_ 11、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这两篇课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2分) (二)(共15分)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着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问,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幸功”。 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缺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一张照片:看见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他在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而最后获表彰的25人中,就有8位西南联大的学生。除了有能力,这种“肯牺牲”,肯为民族大局淹没自我的精神,也是“联大人”的一种不被磨灭的气质吧? 12、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 国精魂。 (1)这三个不平常的物品是:_ (2)这三个典型事例是:_ 13、本文三个事例均采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请你说出哪三件事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烘 托出邓稼先怎样的高尚品质?(6分) 14、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第9自然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 (三)(共16分)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关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猾”。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知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5、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4分) 16、第二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17、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 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分) 18、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3分) 19、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 理由。(3分) (1)句子: _-一 (2)理由: 一 (四) 20、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充诗句。(4分) 祖国是什么 (1)祖国是什么? (2)有一天,孩子仰着花一般好看的笑脸,问白鸽。 (3)白鸽刚从天边飞回,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 (4)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5)松涛回答:是飞越群山的巍峨的长城! (6)稻穗回答:_ (7)晓风回答:是边防线上战士们挺拔的身影! (8)浪花回答:是乘风破浪竞技的龙舟! (9)星星回答:_ (10)青松回答:是精神抖擞开屏的孑L雀! (11)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的温暖的春风! (12)孩子笑了,他抚摸着白鸽,用他的心说了一句:“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明天!” (13)白鸽扑棱着翅膀,衔着孩子的心愿飞走了,显然,它将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 (14)这个答案就是:_。 三、作文(30分) 21、假如说,生活是浩瀚的大海,那么,小事就晶莹的水滴,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应该有许多值得一写的平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开发变更管理办法
- 《牧草种子管理办法》
- 交通厂外安全管理办法
- 中保保险基金管理办法
- 规范校园贷管理办法
- 人类遗传资料管理办法
- 规范通信基站管理办法
- 中介培训日常管理办法
- 东莞物业后续管理办法
- 融媒体资金管理办法
- 农村商业银行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
- 暂住人员管理办法
- 护理查对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化验室精细化管理
- 洗衣服劳动与技术课件
- 无人机地形测量方案
- 2024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安防报警信息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课时练习卷(含答案)
-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医疗器械培训计划和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