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现状及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现状及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现状及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现状及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现状及分析-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 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大的工程建设项目相继上马,国际市场对混凝土机械的需求呈猛增势态。同时,禁止城市市区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政策,使混凝土泵、泵车、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站等产品的出口火爆起来。这些有利的外部条件,为混凝土泵送机械出口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混凝土泵车的研发和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产量及出口量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混凝土泵车和机动混凝土搅拌车的产销量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拖式混凝土泵2009年的市场出口量超过2000台,混凝土泵出口量近1000台,机动混凝土搅拌车出口量也在5000台以上。其中,国内混凝土泵的生产企业最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东方圆以及上海普茨迈斯特等几家企业;而机动混一些产销量较大的企业外,还有很多小企业也在从事相关方面的生产,但产量较小。目前,混凝土泵车市场虽然销量仍然较小,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整个国内市场在三一、中联等国内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迅速。近年来,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国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腾飞,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更是促进了工程机械以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为混凝土泵车出口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际商品混凝土行业和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泵车在工业、民用建筑、国防施工、基础施工、交通及能源等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泵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市场供求空间。目前,国际上混凝土泵车使用单位正在迅速增加,泵车生产企业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性能、质量都在迅速提升。近两年混凝土泵车的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加,增长幅度超过了100%。我国的混凝土泵车用户数量增加也十分明显。 面对我国混凝土泵车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我国混凝土泵车所面临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例如技术理论匮乏、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不高、生产厂家过多,市场竞争激烈、规格系列化不范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问题是这怎样制约着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发展呢?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一)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1.国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混凝土输送泵的研究是在上世纪初开始的, 1902年法国人最先取得了专利, 1907年德国开始研究混凝土泵, 1913年美国也有人取得了专利,并制造出第一台混凝土泵,但未能得到应用。 1927年德国的弗瑞茨海尔( Fritz Hell)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混凝土泵,并第一次获得应用。 (1)1930 年德国制造了立式单缸球阀活塞混凝土泵,这种泵是靠曲柄和摇杆机构进行传动、又是立式单缸,整机结构不佳,因而工作性能较差。1932年荷兰人库依曼(JCKooyman)在立式缸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将立缸改为卧缸,制造了库依曼型混凝土泵,这种混凝土泵有一个卧式缸及两个由连杆操纵联动的旋转阀,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泵工作的可靠性,为现代的混凝土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库依曼泵的设计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因而当时众多的公司都曾获得许可证生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战后重建的建筑工程规模很大,机械式混凝土泵的销路较好,应用日益增多。 50年代中期,原西德 Torkrer公司首先发展用水作工作介质的液压泵。1959年原西德的施维英(Schwing)公司生产出真正的全液压的混凝土泵,奠定了现代混凝土泵的技术基础。德国的混凝土泵的设计制造技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在泵送机械的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前列,它代表了当今世界混凝土泵发展的最高水平,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混凝土泵生产公司施维英(Schwing)公司和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公司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产品种类、规格都很齐全,各自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如普茨迈斯特公司主要采用闭式液压系统、S管分配阀等,而施维英公司则是采用开式液压系统、采用独一无二的裙阀。混凝土泵在西德的应用也相当普遍。 (3)日本则是从1950年开始,由石川岛播磨从西德引进的机械式输送泵,到上世纪 70年代才迅速发展的,主要厂商有:石川岛播磨重工、三菱重工、极东开发、新协、新泻和新明和等。但进入20世纪末,由于亚洲经济危机和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发展也缓慢下来。 (4)美国的混凝土泵也走在世界的前列,自1923年美国雷克斯(REX)研制出了第一台机械式混凝土泵,至今已有 8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液压式混凝土泵已有生产,60年代中期出现了拖动式混凝土泵,随着分配阀等关键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进了混凝土泵的发展。 2.国内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在1980年初,国产混凝土泵的总保有量尚不足200台,混凝土泵车更是没有。在此期间,我国的一些大型混凝土浇筑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基本依靠进口设备。如上海宝钢浇灌电站沉井和热风炉基础等。80年代中期,我国混凝土泵送机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建设部为推动国内商品混凝土的发展,选择沈阳工程机械厂、湖北省建筑厂率先引进国际著名混凝土泵生产公司的先进技术,我国才开始进入泵送混凝土时代。1993年后,建设部长沙所向外转让HBT40/40A技术资料,使国内混凝土泵生产厂家激增,使混凝土泵进入广泛生产时期。 (1) 张仕全在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中提出:我国混凝土泵车各出口厂家产品的技术水平、制作工艺、生产能力等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形成了以三一、中联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为当今国内最高水平,其次是鸿得利、佳尔华、德邦重工、楚天等为代表第二梯队,发展后劲很足,第三梯队则是其它技术水平、生产能力都相对较小的厂家。在稳定性和某些工艺参数上,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品还存在一些差距,但差距并不明显,相反,我们在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2) 韩学松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一书中说: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加剧,我国混凝土泵车各出口厂家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产品性能、质量不断提高,液压系统向集成方向发展,普遍采用开式系统及恒功率控制,特别是大流量的泵,开式系统具有油温低、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等诸多优势。产品才能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参与国际竞争。(3) 王星在我国混凝土机械市场需求中认为:竞争激烈的市场迫使主要生产厂家千方百计地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混凝土泵技术,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使用者来说,混凝土泵本身的技术含量不易掌握,而更注意混凝土泵的可靠性以及对混凝土的适应性。因此混凝土适应性和泵送可靠性才是国产混凝土泵技术上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自1993、1994年基建高峰期之后,国内有几十家企业开始生产混凝土泵,但只有十几个厂家的年产量能超过30台。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且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据统计,我国的拖式混凝土泵生产厂家已达到一百多家,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几乎替代了进口产品。(4) 汪锡龄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中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混凝土泵,无论在泵送压力、泵送排量,还是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可与国外著名品牌产品相篦美。我国混凝土泵车企业应进一步重视混凝土可泵性的研究,才能是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出口更具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国的混凝土泵均有很大的发展,设计制造和泵送使用技术都逐步得到完善。尤其是近几年,在混凝土泵的机动性、稳定性、使用性能、技术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被广泛使用。(二)前沿发展情况1.相关领域现阶段已有主要研究理论、观点、技术、方法述评 虽然泵车材制造技术日渐成熟,但相对于装载机、挖掘机等机种而言,在市场容量、设计与制造理论、研制历程等方面,泵车都无法与之相匹敌,而处于动态的不稳定的状态。不稳定的现状一方面给制造厂家带来高利润,也带来了些许危机。随着泵车市场竞争的加剧,高额利润的格局必然被打破,生产厂家必须以价格合理,高可靠性产品,出现在市场竞争之中。因此如何在泵车市场火爆的同时,冷静对待产品的不足,找出大好形势下掩藏的市场危机,是所属行业必须面临的课题。2.自己研究的内容近年来,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腾飞,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更是促进了工程机械以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为混凝土泵车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混凝土泵车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随着商品混凝土行业和建设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施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带动了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泵车的出口市场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随着国际商品混凝土行业和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泵车在工业、民用建筑、国防施工、基础施工、交通及能源等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泵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市场供求空间。目前,我国混凝土泵车使用单位正在迅速增加,泵车生产企业和产量不断增加,产品性能、质量都在迅速提升。我国的混凝土泵车用户数量增加也十分明显。本文从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混凝土泵车发展中出口比例快速上升、国产混凝土泵车主导市场格局、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在缩小新技术助推混凝土泵车发展四大特点,进而分析了我国混凝土泵车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并提出相关对策。三、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一)论文提纲及各部分内容间的逻辑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混凝土泵车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提炼,分析我国混凝土泵车企业发展模式和影响的因素,提出适合我国混凝土泵车发展的新道路。论文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出口历程。这一部分分析了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的艰辛的历程到如今的辉煌。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混凝土泵车的出口现状,并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我国目前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现状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研究了我国混凝土泵车出口市场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我混凝土泵车市场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针对我国混凝土泵车市场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及对策分析。我国混凝土泵车要在广阔的市场中生存必须做出重大的改进。发展新型环保的混凝土泵车。(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为了使本论文的研究有意义,结论更科学,笔者通过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计算机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学术刊物,查阅了相关领域近10年来发表的论文,重点阅读和分析了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注意不同文献之间的相互补充。为了与时俱进,注意文献资料和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中国统计年鉴等网站,搜索到了最新的数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撑。四、预计创新点或有见解的工作 我认为混凝土泵车在我国发展至今,产品已日臻成熟,系统上已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以后竞争的热点将体现在功能及可靠性的提高上,体现在一些设计细节上,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问题,将成为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发展、甚至生存的决定性因素。采用人机工程学设计,注重操作性能,改善操作者工作环境,提高舒适性,减少噪声和振动,体现以人为本的功能的增设,提高外观造型设计水平,这也将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要研究的课题。同时要更加注重环保、健康,真正体现“安全、环保、可靠、先进”的原则。随着施工条件与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臂架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长臂架、高效率的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将会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未来35年时间内,臂架长40m以下的泵车的需求量将会下降,臂架长45m、48m的泵车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如三一重工已研发出臂架长65m的臂架式混凝土泵车,成为世界上能生产最长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企业。此外,智能控制系统技术也将成为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通用配件。泵送能力的扩展以及在其他泵送方面的应用也将成为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国产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竞争的焦点首先是产品的技术水平,如臂架的制造技术,包括结构、支撑、臂架展开方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制造商在抓基础研究的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在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性能的基础上促使产品升级换代;其次是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运行成本等方面优势的竞争;再次是营销的竞争力,包括在不同市场阶段的营销模式的创新;最后则是服务的竞争,完善的服务网络与服务能力成为用户选择设备的重要参考因素。服务人员的能力与服务人员的培训,即服务能力的提升成为出口企业的重点工作。 五、论文完成的计划与进度安排日 期周 次内 容4.024.085撰写实习报告4.094.156文献检索与拟题4.165.137-10文献阅读及开题5.145.2011论文提纲确定5.215.2712拟定论文初稿5.286.1713-15修改定稿6.186.2416排版打印装订6.257.0117毕业答辩准备7.027.0818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六、参考文献1冯敬忠.混凝土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的技术改造.广东建材J,2001(11).26-792胡章定.卧轴式混凝土搅拌机的轴端密封形式比较.建筑机械J,2002(9).124-1363汪锡龄.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工程机械分支通过二审J;建筑机械化;1984(3)4黄国柄.日本建筑机械发展情况J;建筑机械;1981(6)102-1115彭俐俐. 20世纪环境警示录M. 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 2001.6.6马新.建筑工地需“绿化” 混凝搅拌更待“净化”N;中国建材报;20017王星.我国混凝土机械市场需求N;中国水利报;20018天工.国产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有望逾七成N;中国交通报;20029张冰.砼车优势企业制胜的秘密N;中国汽车报;200210张艳伟.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11陈凯.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12马元驰.基于ANN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模态分析与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13张仕全.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D;长沙理工大学;200414Concrete Pump Truck Hydraulic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Vol.10,N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