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本文旨在从书名、版本、主要内容、体例、思想倾向、对后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对 欧阳修诗本义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 诗本义版本 考证。关于诗本义的名称和卷帙历史记载多有不同,为了这个解决问题,本文对于 现存数种诗本义版本作了考证。( - - ) 诗本义内容研究。诗本义主要包括本 义说解、一义解、取舍义、二论三问和九篇统要这几个部分,本文依次对各部分内容进 行了详细解说。( 三) 诗本义的体例研究。诗本义继承唐代成伯玛毛诗指说 的体例特征,采用论说体,“破 、“立”结合,反驳前人旧说,确立自己的观点。同时 欧阳修继承了以往儒家的诗学理论,提倡依经依圣解诗,注重诗歌的教化功能。更可贵 的是他又主张以诗说诗,注重从人之常情世故去探讨诗的本义。( 四) 诗本义中体现 的欧阳修的文学思想。诗本义对比、兴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注意从文学研究 和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诗经文本进行解读,开启了后人重视诗经文学性特点的风 气。( 五) 诗本义的影响和局限。欧阳修的诗经学对整个宋代诗经研究有着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反对诗序,评议毛郑之失;第二 是重视义理阐发,开诗经宋学之端;第三是从文学角度解诗,还诗经以本来面 目。对于整个诗学历史来说,诗本义的地位和影响,重点在于它的开创和启蒙 意义。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和自身原因,诗本义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诗经 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且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欧阳修这一方面显然重视不 够,没有关注诗经的音乐性特征。此外诗本义并非通论全书,无法自成体系, 而且书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通过对诗本义的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了诗本义在宋代诗经学史乃至整 个诗经学史上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版本内容诗学观价值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i saf u r t h e rs t u d yo ft h e ”o d g i 衄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 w r i t t e nb yo u y a n g x i u ,o n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s u c ha s ,t h ed i f f e r e n tv e r s i o n sa n dt h en a i v eo ft h eb o o k , t h e m a i nc o n t e n t s ,t h ea c a d e m i co r i e n t a t i o no ft h ew r i t e ra n dt h ei n f l u n c e so nl a t e rp o e t s w e d i s c u s st h ep r o b l e mf r o mf i v em a i nt o p i c s :( 1 ) t h ev e r s i o n so fo uy a n g x i u s o r i g i n a l 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t h er e c o r d a t i o n so ft h e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 e a c ho t h e r t os o l v et h i sp r o b l e m ,w ed os o m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x i s t e dv i r s i o n so ft h e ”o r i g i n a l 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 2 ) t h ec o n t e n t so ft h e ”o r i 咖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i nc o n t e n t ,i t c o n t a i n ss e v e r a lp a r t s ,a n dw ew i l li n t e r p r e te a c hp a r ti nd e t a i l ( 3 ) t h es t y l eo ft h e ”o r i g i n a l 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i ti n h e r i t e dt h es t y l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n ei n d i c a t i o no fm a o s p o e m w r i t - t e nb yc h e n gb o y ui nt a n gd y n a s t y i tc o m b i n e ”b r e a k i n gd o w n ”谢n l ”u p ”,r e f u t e t h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 o l dr e m a r k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n e wp o i n to fv i e w ( 4 ) f r o mt h e ”o r i g i n a l 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 w ec a i ll e a r nt h ep o e t r yv i e wo fo uy a n g x i u h eh a sh i so w np o mo f v i e wo nt h eu s a g eo fb ia n dx i n g h ei n t e r p r e t e d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i nt e r m so f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a n d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a n de n l i g h t e n e dt h eo t h e rp e o p l et o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l i t e r a r y c h a r a c t e ro f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 5 )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a n dl i m i t a t i o n so f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 p o e t r y 1 1 1 eb o o ko fs o n g s ”w r i t t e nb yo uy a n g x i uh a saw i d e s p r e a da n d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n c e s 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t h r o u g h o u tt h ee n t i r ed y n a s t y t h e r ea r et h r e e a s p e c t s f i r s t l y ,i td i s a g r e e d 谢mt h e ”p r o l o g u eo ft h ep o e m , a n di n d i c a t e dt h el i m i t a t i o no f m a oa n dz h e n g s e c o n d l y ,i tf o c u s e do nt h ei n t e r p r e t r a t i o no f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ep o e m i tw a s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 p o e m ”i ns o n gd y n a s t y t h i r d l y ,i ti n t e r p r e t e dt h e ”p o e m ”f r o mt h el i t e r a t u r e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f e r i n gt h e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t h e ”p o e m ”f o rt h e w h o l eh i s t o r yo fp o e t r y ,t h es t a t u sa n di n f l u e n c e so ft h e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i s v a l u e da tt h ei n i t i a t i o na n d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t h e r ea r ea l s o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a n dl i m i t a t i o n so f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d u et os o m ei n e v i t a b l er e a s o n s t h e “p o e m i st h ef i r s tc o l l e c t i o n o fs o n g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0 1 1 1 c o u n t r y ni so b v i o u st h a tl i t t l ea t t e n t i o nh a db e e np a i do nt h e m u s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 p o e m m o r e o v e r ,t h e r ee x i s t e dt h ep r o b l e mo fs e l f - 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i n u a b s t r a c t s o m ea r t i c l e s a n di tl a c ks y s t e m a t i s m t h r o u g ht h e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o ft h e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 w ef u l l yr e v e a l s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tv a l u e so f ”o r i g i n a lm e a n i n go fp o e t r y ”i nt h e p o e t r y ”r e s e a r c hh i s t o r yi ns o n g d y n a s t ya n di nt h ee n t i r er e s e a r c hh i s t o r yo f ”p o e t r y ” k e yw o r d s v e r s i o nc o n t e n tt h ev i e wo fp o e t r yv a l u e i i i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徭河北大学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泣啦一日期:三盈址年正月上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 作者签名: 鱼杰近 日期:2 盟垒1 年l 月j l 日 导师签名: 日期:兰z - 年上月一日 引言 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之一,在文学史上具 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后人不仅将诗经奉为经 典,而且对诗经学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经久不衰。 自汉以后,说诗多宗毛郑。尤其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五经正义以后,更无敢议 毛郑者。但是汉儒以美刺说诗,重视繁琐训诂,并且常常附会史传,逐渐引起了学 者的不满。唐代即有成伯玛对毛诗序提出部分质疑,只可惜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 重视。宋代初期,一些宋儒为了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恢复儒学的活力,掀起了一 股疑古惑经的文化思潮,废序言诗,自由讨论,给诗经研究带来了积极影 响,也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欧阳修不仅在言论上倡导和支持这种风气,而且身体力行, 以多种著作来实践他的革新思想。 欧阳修在文学、史学、经学、金石学等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尤以文学为世所 称,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宋史本传把他同韩愈并举,并引用苏轼所说的话对其 文学成就加以褒奖:“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是 其经学上的成就似乎较少被人关注,直到清代,他的诗本义著作才在经学史上得到 应有的地位。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定五经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 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俱废。推原所始,实发于修。” 皮锡瑞经学历史一书叙述宋代诗经学时也说:“自汉以后,说诗皆宗毛郑,宋欧阳 修本义始辨毛郑之失而断以己意。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欧阳修的文学成就非常重视,对于他的诗经研究却认识 不深。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写作论文论述,但与诗本义所具有的价值相比较,这些研 究仍是不够深入的。本文结合欧阳修的文学及经学思想,力求对诗本义的版本、内 容、价值以及所体现的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作出完整而系统的阐释。 现代学者对诗本义的研究起源很早,在一些关于诗经研究学史的论著中都 或多或少的提到了诗本义。台湾学者裴普贤在1 9 8 1 年出版了欧阳修( 诗本义 研 究专著,分别从诗本义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诗本义研求诗人本志的方法、 以及郑氏诗谱补亡的研究这几个方面对诗本义进行了介绍,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奠 l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本专著的很大篇幅用于罗列欧阳修1 1 4 篇本义说解的内容与朱 熹诗集传的对照,借以说明诗本义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研究仍不够系统。此 外研究诗本义的论文也有数篇,但是这些论文也都只是从某个具体角度对其进行分 析,关于诗本义的全面系统研究仍然缺乏,例如关于诗本义的版本、诗本义 所体现的作者的诗学观念、诗本义的意义价值等问题都仍然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值 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诗本义书名版本、主要内容、学术倾向、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的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了诗本义在宋代诗学史乃至整个诗经学史上的重要 地位。 2 第1 章诗本义版本考证 第1 章诗本义版本考证 欧阳修( 1 0 0 7 - 1 0 7 2 ) ,吉州庐陵( 今江西永丰) 人。字永叔,四十岁号醉翁,晚年 号六一居士。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 ( 1 0 3 0 ) 晏殊知贡举,欧阳修始进士及第。嘉佑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 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熙宁三年( 1 0 7 0 ) ,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 坚持不受。改知蔡州( 今河南汝县) 。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 1 0 7 1 ) 六 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欧阳修一生学术成就突出,于文学、史学、经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以 经学为例,他对于周易、毛诗、春秋、周礼等儒家经典都有研究,而且都有 自己的新见解。苏辙曾说他“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 欧阳修在宋代疑古惑经风气的深刻影响下,反对汉儒对经文的繁琐训诂和附会史传,使 经学研究朝着重视义理阐发的宋学方向发展。诗本义、易童子问、春秋论等著 述,则是欧阳修经学研究的代表作。宋史欧阳修传对于他的经学成就并没有涉及, 但是其它宋代史籍如神宗实录和神宗旧史都叙述了他经学上的成绩。 据宋代史籍神宗实录、神宗旧史以及原始的资料如吴充所撰行状,韩琦 所撰墓志铭及其子欧阳发所撰先公事迹等,均称欧阳修所撰诗本义十四卷。 其中据神宗实录本传记载:“修博极群书,好学不倦,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 卷,校正史氏百家伪谬之说为多,所著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居士集 五十卷,内外制奏议四六集又四十余卷。 n p l 3 疆 神宗旧史本传:“尝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颇是伪谬,所著易童子问 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内外制奏议四六集又四十余卷。n m 3 6 5 欧阳发事迹:“先公平生著述,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五代史 七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归荣集一卷。 n 1 3 鲫吴充行状:“尝著易童 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归荣集一卷。川门九3 4 0 韩琦墓 志铭:“尝被诏撰唐书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又自撰五代史七十四卷,易 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五代史七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归荣集 一卷。 1 1 9 1 3 4 6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是元代脱脱所修宋史艺文志记录为“欧阳修诗本义十六卷,又补注毛 诗谱一卷。州2 1 0 2 3 4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标为十六卷,书名称为毛诗本义, 但是四库全书正文内容中仍称诗本义。陈振孙所著直斋书录解题也是十六 卷:“诗本义十六卷,图谱附,欧阳修撰。先为论以辨毛郑之失,然后断以己见, 末二卷为一义解、取舍义、时世、本末二论,豳、鲁、序三问,而 补亡郑谱及诗图总序,附于卷末。 口m 3 4 晁君武的郡斋读书志则作十五卷。 由以上史书记载可知,此书书名有诗本义和毛诗本义两种说法,卷数也不 尽相同,分别为十四卷、十五卷和十六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几种版本 来加以认识。 一、诗本义明万历刊本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中提及了明代的刊本,日:“是书每篇冠以小序,经 文下备列传、笺,后乃系之以论及本义。 可见此书的体例为每篇开头先 是诗序的内容,然后是诗经正文。正文下罗列毛传和郑笺的内容,最 后则是欧阳修的本义说解。只可惜此版本未见到原书,所以不知书名与卷数如何。 二、四部丛刊本 此版本是1 9 3 5 年- 1 9 3 6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上海涵芬楼影印吴县潘氏滂熹斋藏宋 刊本再影印而成。书名诗本义,全书三册,共十五卷,末附欧公补亡郑氏诗谱 与诗图总序。后有海盐张元济跋。 此书体例为先是诗本义十五卷内容正文,接着是诗谱补亡、补亡后序和 诗图总序。正文内容卷一麟趾篇缺“关雎之意,故前儒犹须公族相辅卫 一段。卷二驺虞篇缺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中间一段文字。 张元济在跋中提到“晁志十五卷与是本同,解题、通考暨四库均十六 卷则并图谱而言也。 说明卷数为十六卷的记载是由于将本为附录诗谱补亡和诗 图总序单列为一卷所致。又指出“当刊于南宋孝宗之世,通志堂刊本即从此出。然校 勘未精,字句不免讹误,篇次亦偶见颠倒。宋刻为世间孤本,故亟印行以饷世之治新经 学者。说明此版本所依据的祖本是南宋刻本,而且通志堂经解本即源出于此,只不过 校勘不精,有许多错误。 三、通志堂经解本 4 第1 章诗本义版本考证 书名为诗本义,共2 册,清康熙十九年刻本,由纳兰成德校订,共十五卷。国 家图书馆古籍馆中此书体例为先是诗图总序,然后是诗本义内容十五卷,最后 附诗谱补亡和诗谱补亡后序。正文内容卷二驺虞缺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 中间一段文字。 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标为毛诗本义十六卷,但正文书名和卷首提要仍称为诗 本义,而且正文内容也是分为十五卷,书末附有诗图总序、诗谱补亡和补亡 后序,并未将附录标为十六卷,所以实际上仍是十五卷附谱与序。正文内容缺卷二驺 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中间一段文字。 五、诗本义清乾隆五十年版本 此版本为刻本4 册,据康熙十九年通志堂经解本重修,纳兰成德校订。体例为首先 是诗图总序,然后是十五卷诗本义正文内容,最后是诗谱补亡和诗谱补 亡后序。正文内容缺卷二驺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 中间一段文字。 六、毛诗本义清道光元年刻本 此版本由钓源裔孙杰校刊,共6 册,全书十六卷,线装。书籍体例为首先是钦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毛诗本义十六卷,然后是钓源裔孙杰撰写的重刊毛诗本义叙略、 京山后学李维桢撰写的毛诗本义旧序和张燧撰写的毛诗本义旧跋,最后是诗 本义十五卷正文内容,其中正文内容体例是经文下先是诗序、毛传和郑笺 的内容,然后是本义阐发,这一体例和明万历刊本相同。十六卷是诗谱补亡序、诗 谱补亡后序和诗图总序附。正文内容缺卷二驺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中 间一段文字。 七、欧阳文忠公毛诗本义清道光十四年重刊,瀛塘别墅藏版 此版本为刻本4 册,钓源裔孙杰校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中此书体例与清道光元年 刻本毛诗本义基本相同,只是书末附有萧国琛重刊毛诗本义后书,正文内容缺 卷二驺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 中间一段文字。 八、诗本义清同治十二年版本 此版本为线装刻本2 册,收于通志堂经解,纳兰成德校订,巴陵钟谦均重刊。 体例为首先是十五卷诗本义内容,然后是诗谱补亡和诗谱补亡后序,最后 河北大学文学硕七学位论文 是诗图总序。正文内容缺卷二驺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中间一段文字。 九、诗本义民国年间版本 这是诗本义唯一的一个铅印版本。共2 册,1 9 1 2 年由都门印书局校印。体例为 诗本义正文内容十五卷,后附郑氏诗谱补亡和补亡后序,没有诗图总序, 正文内容缺卷二驺虞篇首至“以时发矢射犯”中间一段文字。 至于史籍中所记载的十四卷如何变为十五卷,裴普贤先生已经作过详细解释:“诗 本义原为十四卷,其后蜀本增加诗解八首并加统序为九篇,遂成十五卷。川们门即是说 诗本义原为十四卷,但是其后蜀本增加了诗解八首和诗解统序,后人在编 订时便将这些内容也加入到诗本义中,就是第十五卷。 由以上叙述可知,欧阳修所作书名应为诗本义,毛诗本义的名称可能是受四 库全书本影响。诗本义正文内容应为十五卷,诗图总序、诗谱补亡和补亡 后序均为附录,标明十六卷的版本其实是将此附录单列一卷。 6 第2 章诗本义内容研究 第2 章诗本义内容研究 诗本义全书共包括卷一至卷十二的本义说解一百一十四篇,卷十三的一义解二 十篇和取舍义十二篇,卷十四的时事论、本末论、豳问、鲁问、序问,卷十五的统要九 篇和附录的诗谱补亡、补亡后序以及诗图总序。其中本义说解是全书的主体,义解和 取舍义是欧阳修对诗经部分诗篇主旨的解说,二论三问属于专题讨论,这几部分就 主要体现了欧阳修研究诗经的基本观点。 2 ,1本义说解、一义解和取含义的内容 本义说解中,有国风五十五篇,小雅三十五篇,大雅十二篇,周颂 八篇,鲁颂一篇,商颂三篇,共一百一十四篇,其它诗经中未涉及的篇章则 是欧阳修认为毛传郑笺已经得诗之旨,无须再论。这点在张燧所作的毛诗本 义旧跋中也有说明:“毛诗有诂训传,郑氏有笺,欧阳诗有论,有本义。毛郑之诗 三百五篇,而欧阳乃百一十四篇,何也? 毛郑二家之学,其三百五篇中不得古人之意者 百十四篇,欧阳公为之论以辨之日是不然也,其诗之本义一如是也。有论而无本义者, 因论而义见者也。如毛郑之所注皆得之,则欧阳之书不作矣。 可见诗本义中改易 毛、郑之说的诗篇只占少数,所以从数量上来说有例证不足、未成体系的缺憾。 一义解只论述其中的一章一句或者一字之义,不详论全诗;取舍义更为简单,主要 是一些诗篇中某一句或某一义,毛、+ 郑说法不一,欧阳修恐怕后来学诗者会感到混乱, 所以辨别毛郑之说的是非而使诗的本义更加清晰。取舍义十二篇中,欧阳修主张舍毛从 郑者有旄丘、出其东门、绸缪、蜉蝣、楚茨五篇,主张舍郑从毛者共七篇, 分别为玄鸟、下泉、椒聊、园有桃、载驱、敝笱和绿衣。 2 1 1诗旨阐发,多从序言 一百一十四篇本义说解中,绝大部分篇章欧阳修是顺从诗序之意的。如葛覃 论日:“诗人言后妃为女时勤于女事,见葛生引蔓于中谷,其叶萋萋然茂盛。葛常生于 丛木之间,故又仰见丛木之上黄鸟声喈喈然,知此黄鸟之鸣乃盛夏之时草木方茂,葛将 成就而可采,因时感事,乐女功之将作。故其次章遂言葛以成就刈获而为筛络也。 诗 序言:“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可见诗本义与诗序均 认为葛覃一诗是叙述后妃之本,用于歌咏后妃之德的。又如楞木一诗序言: “楞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 诗本义论日:“诗人以楞木下 其枝使葛蕞得托而并茂,如后妃不嫉妒,下其意以和众妾,众妾得附之而并进于君子。 后不嫉妒则妾无怨旷,云乐只君子福禄绥之者众,妾爱乐其君子之辞也。”诗序和诗 本义都是“后妃逮下 之说。还有出车篇,诗本义论日:“西伯命南仲为将, 往伐獬狁,其成功而还也。诗人歌其事,以为劳还之诗。自其始出车,至其执讯获丑而 归备述之。 而诗序为:“出车,劳还率也。 这样的诗篇都是顺从诗序,对诗 序进行补充阐发的。 2 1 2自出新解,得诗本义 对于诗序,欧阳修还是比较崇信的,在所列一百四篇本义说解中,议及序言失 当或序文颠倒的仅有螽斯、兔置、麟之趾、赣虞、鹊巢、有女同车、山 有扶苏、皇皇者华、伐木、黄鸟、节南山、小宛、鼓钟这十二篇。另外 生民、鸳鸯、雨无正、十月之交、思文、臣工六篇欧阳修认为本义未知, 应当阙疑,表现了欧公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评议序言失当的篇章中,欧阳修大都直考诗文然后得诗本义。如麟之趾一诗, 诗序言“麟之趾,关雎之应也。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 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 ,认为此诗篇是关雎之应。欧阳修则据诗本文言 诗义,认为此诗“据诗直以国君有公子如麟有趾尔,更无他义也。 ,他认为诗序所 言“不惟怪妄不经且与诗意不类,关雎、麟趾作非一人,作麟趾者了无及关。” 这就充分批判了汉儒穿凿附会的弊端,为后人据文本说诗开了先例。又如有女同车 和山有扶苏,诗序言“有女同车,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太子忽尝有 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取,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山 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诗本义认为有女同车和山有扶苏两篇序 言:“考其本篇了无此语”,认为两篇序文相互颠倒,并且解释了造成错乱的原因:“战 国秦汉之际,六经焚灭,诗以讽诵相传,易为差失。汉兴承其讹谬不能考正,遂以 至今。今移其序文附两篇之首,则诗义焕然,不求自得。 紧接着阐述了诗文本义: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云者诗人极陈齐 8 第2 章诗本义内容研究 女之美如此,而郑忽不知为美反娶于他国,是所美非美也。又日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云者诗人以草木依托山隰皆得茂盛荣华,以刺郑忽不能依托大国 以自安全,遂斥其君此狂狡之童而。”欧阳修认为序文之所以出现颠倒之误就是由于秦 火之后,诗文大都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所以难免出现差错。还有鼓钟篇,诗 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欧阳修则自出新解:“鼓锺,序但言刺幽王,而不知实刺 何事。若据诗人则作乐于淮上矣,然旁考诗书史记无幽王东巡之事,无由远至淮上而作 乐,不知此诗安得为刺幽王也。”可见他认为诗序所言并不符合诗文本义,应当加 以批判。 欧阳修对于一些不满序言但是又不知其义的诗篇往往采取谨慎的阙疑态度。如 生民一诗,诗序言“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源,文武之功,起于后稷, 故推以配天焉。在对这篇诗歌的阐释中,欧阳修主要批驳了毛、郑虚妄之说,然而对 于诗歌本义就很谨慎:“生民于诗,孔子所录也,必有其义。盖君子之学也不穷远以 为能阙所不知,慎其传以惑世也,阙焉而有待可矣。毛郑之说于能破之不疑,生民 之义余所不知也,故阙其所未详。 又如鸳鸯一诗,诗序言“鸳鸯,刺幽王也。 思古明王,交于万物诱导,自奉养有节焉。 诗本义则认为此篇不涉及序意,但 是“本义未可知也,宜阙其所未详。 2 1 3 本义说解,评议毛郑之失 欧阳修在诗解统序中提出:“予欲志郑氏之妄,益毛氏之疏略而不至者,合之 于经。 说明欧阳修很清楚自己的著述原则,就是要批判纠正毛传、郑笺出现的 错误。欧阳修将此原则贯彻全书,在宋代诗经研究中,诗本义是批评毛传、 郑笺的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之一,文中批评毛郑之失者随处可见,其成就表现在多个 方面,开创了诗经研究的新局面。 ( 一) 批评毛、郑训释皆不当 周南关雎篇欧阳修批评毛、郑谓所斥淑女者是三夫人九嫔御以下众宫人,认 为:“关雎本谓文王太姒,而终篇无一语及之,此岂近于人情? 古之人简质不如是之 迂也。这就体现了欧阳修以人情说诗的解诗方法,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对于诗句 中多次出现的字词,毛、郑训释自相矛盾,令人生疑。欧阳修则能从整体出发,考查其 它文献,综合考虑,得出词语的真正含义。如周颂有客篇“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毛传:“亦,亦周也。 郑笺云:“亦,亦武庚也。 欧阳修诗本义日:“毛、 郑之意谓亦者,又也。有因之辞也。以为彼既为是,此又为是者为亦也。其谓亦周亦武 庚者,谓周人与武庚乘白马,而微子亦乘白马野。今考诗之文不然。”接着引用了诗 经中其它如“亦职惟疾”、“亦惟斯戾 、“亦集爰止 、“亦傅于天”、“人亦有言 、“亦 孔之哀、“民亦劳止”等许多例子,说明“皆非有所亦 ,并作结论说:“盖亦者, 诗人之语助尔。然则亦白马者,直谓有客乘白马尔。况诗无周及武庚之文, 二家妄自为说,所以不同也。 这里使用多个例证归纳考证出诗经中无意义语助词 “亦 的使用,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此外,欧阳修还于鸿雁篇指出“笺传未得诗人之本义尔”;于卷耳 篇指出“如毛郑之说,则文意乖离而不相属,前后之意顿殊如此 ;于甘棠篇指出 “毛郑皆谓蔽芾小貌,失诗义矣 ;于东方之日篇指出“日月非喻君臣,毛郑固皆 失之矣 ;于革虫篇指出“毛郑其于大义既乖,是以终篇而失也。盖由毛郑不以序 意求诗,义既失其本,故枝辞衍说,文义散离,而与序意不合也 。这都是极明显 的批评毛郑训释不当的例子。 ( 二) 批评毛传训释不当 除了批评毛传郑笺共同的错误以外,欧阳修还分别对毛传、郑笺的 失误进行了批评。例如鹿鸣篇欧阳修认为毛传对于诗旨的解释属于“衍说”: “鹿鸣言文王能燕乐嘉宾,以得臣下之欢心尔。考诗之意,文王有酒食以与群臣燕 饮,如鹿得美草相呼而食尔,其义止于如此。而传云诚发于中者衍说也。圣人不穷所不 知鸟兽之类,安能知其诚不诚? 考上下经文初无此意,可谓衍说也。”又如曹风蜉 蝣一诗中对于“蜉蝣”一词的理解,毛传解释为:“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 有羽翼以自修饰。 欧阳修日:“考诗之意,谓曹国迫小,而昭公无法自守,将至危亡, 但好奢侈而整饰其衣服,楚楚然如蜉蝣,虽有羽翼不能久生也。毛谓渠略犹有羽翼以自 修饰,则是昭公不能修饰衣服,不如渠略尔,与诗意正相反也。”可见他认为毛传 对于蜉蝣的解释是与诗文本义大不相同的。此外,又如竹竿篇指出毛传所释“非 伦类 :“竹竿之诗,据文求义,终篇无比兴之言,直是卫女嫁于异国不见答,而思 归之诗尔。其言多述卫国风俗所安之乐,以见己志思归而不得尔。而毛郑曲为之解,常 以淇水为比喻,诗日藿藿竹竿以钓于淇,毛谓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取物比 1 0 第2 章诗本义内容研究 事既非伦类,又与下文不相属。还在丘中有麻篇中批评毛传“不近人情”,在 二子乘舟中批评毛传“非诗人之意 。 ( 三) 批评郑笺训释不当,力度尤大 欧阳修对于郑笺的批判力度是最大的,已经远远超越对诗序和毛传的 批判。诗本义兔爰从总体上对郑玄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批判:“郑氏于诗,其失非一。 或不取序文,致乖诗义;或远弃诗义,专泥序文;或序与诗皆所无者”, 时时自以为说。这三个方面在诗本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诗本义汝坟通篇都在批评郑笺:“序言妇人能闵其君子。君子谓周南 之大夫,以国事勤劳于外者。然则所谓妇人者,大夫之妻也。如郑氏之说,伐薪非妇人 之事,意谓此妇人不宜伐薪而令伐薪,如君子之贤不宜处勤劳而令处勤劳。其意如此, 乃是直谓周南大夫之妻自出伐薪尔,为国者必有尊卑之别,大夫之妻自伐薪,虽古今不 同,其必不然,理不待论,则郑说之失可知矣。矧贤者固当勤劳于国,而反谓非其事, 则又违勉之以正之言也。郑氏又以王室如毁,父母孔迩,谓纣为酷暴君子避此勤劳之事, 或时得罪则害及父母。不惟诗文本无此意,且君子所勤者,周南之事尔,纣虽虐刑,必 不为周诛避事之臣,兹理亦有所不通矣。 对于郑氏的穿凿附会之说给予了批评,并且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义日:周南大夫之妻出,见循汝水之坟以伐薪者为劳役之事, 念已君子以国事奔走于外者,其勤劳亦可知,思之欲见,如饥者之思食尔。 根据诗文 内容对诗歌主旨进行阐发,这就摆脱了汉儒凭空想象,以美刺说诗的种种弊端。扬之 水篇批判郑玄解诗泥于诗序,不通考诗歌上下文义,致使错乱:“据诗三章,周人 以出戍不得更代而怨思尔。其序言不抚其民者谓劳民以远戍也,郑氏不原其意,遂以不 流束薪为恩泽不行于民,且激扬之水本取其弱,不能流移束薪与恩泽不行意不类。由郑 氏泥于不抚其民而不考诗之上下文义也。”在诗本义氓中批判郑玄的“臆说:“据 序但言序其事以风,则是诗人序述女语尔,不知郑氏何从知为贤者之辞,盖臆说也。 造成郑氏这种错误的原因就是他不按诗序之意解诗,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欧阳修诗 本义对于诗序的尊崇。欧阳修批评郑氏“衍说 的诗篇有棠棣、蟋蟀、褰 裳、天保、伐木、湛露、渐渐之石、有秘、瞻印等数十篇,还有行露、 揉有梅、匏有苦叶、东门之粉、侯人等诗篇郑玄的解释被欧阳修斥为“迂说”。 另外,欧阳修还驳斥了郑玄谶纬怪妄之说。纬学兴起于西汉末,盛行于东汉,与方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相关,与图谶并称谶纬。谶是指宣扬天命迷信的预言、秘籍。纬与经相对而言,假托 经文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宣扬天人感应的迷信理论。西汉末迄东汉初,政治形势 动荡,激发了一些有野心的人试图夺取权位,他们中很多人借谶纬怪妄之说神化自身, 使自己的行为看似更为顺应上天之命,有利于拥有和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王莽及东汉 初期统治者大都信奉谶纬之说。史书中对此多有记载。隋书经籍志谶纬序说: “起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 聆m 1 由于统治者的支持,这种风气更 加盛行于世,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解经说经的学者。后汉书方术列传序说: “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 符命,及光武尤信谶纬,士之赴趣时宜者,皆弛骋穿凿,争谈之也。 嘲唧5 郑玄兼通今 古文经,对谶纬之学非常熟悉,还曾给纬书作注,这就或多或少的会渗透到诗经解 说中。 欧阳修对此穿凿附会之说当然不会赞同,他对于郑玄在解释诗经时种种怪妄之 说提出了严厉的批判。诗本义中思文臣工论中批驳了郑玄的“无稽之言:“郑 于思文,谓武王渡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涣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毅俱来,此出于今 文尚书伪泰誓之文也。故于臣工又云赤乌以牟麦俱来,甚矣汉儒之好怪也。自周秦 战国之际去圣远而异端起,奇书怪说不可胜道,而未尝有天为后稷降种之说。诗又无明 文,但云诞降,则毛郑何据而云天为后稷降种也? 可谓无稽之言矣。是以先儒虽主毛郑 之学者亦觉其非,但云诗人美大其事推天以为言尔。然则毛郑于后稷喜为怪说,前后不 一也。自秦焚书之后,汉初伏生口传尚书先出,而泰誓三篇得于河内女子,其书有白鱼 赤乌之事。其后鲁恭王坏孔子宅得真尚书自有泰誓三篇初无怪异之说,由是河内女子泰 誓世知非真,弃而不用。先儒谓之伪泰誓,然则白鱼赤乌之事甚为缪妄,明智之士不待 论而可知。然毛郑之说既存,泪乱经义,则中人以下不能无惑,不可以不正也。 对于 郑玄以伪泰誓之说解释诗经的做法进行逐一批驳,汉儒穿凿附会的弊端可见一斑。 生民论中也是一例:论日:“妄儒不知所守而无所择,惟所传则信而从焉,而曲学 之士好奇,得怪事则喜附而为说,前世以此为六经患者非一也。自惑于谶纬,专用 命历序言帝喾传十世,遂以后稷为帝喾之子。所谓无人道而生子,与天自感与 人而生之,在与人理,皆必无之事。天命有德以王天下,此圣贤之通论也。天生圣 贤异于众人,理亦有之。然所谓天命有德者,非天谆谆有言语文告之命也,惟人有德则 1 2 第2 章诗本义内容研究 辅之兴尔。 他认定“所谓天生圣贤者,其入必因父母而生,非天自生之也。 这就破除 了郑玄的怪妄之说。诗本义书后张元济所作的跋对欧阳修的辩驳给予了充分肯定: “欧阳永叔不信符命之说,尝斥河易、河图、洛书为妖妄,是书于思文、 臣工诸诗复力诋高裸祈子、后稷天生、及白鱼跃舟、火流为鸟与谷俱来之怪说,诚 古人之先知先觉者! 欧阳修面对被儒家奉为经典的毛诗、郑笺能够大胆批驳,剥去笼 罩在诗经身上的神秘光环,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革新精神也在这方面突出地 显示了出来。 欧阳修还批判了郑玄的改经就注,曲成己说。如衡门篇,郑改“乐 为“疗 , 就遭到了欧阳修的批评:“郑改乐为疗,谓饮水疗饥,理岂然哉! 还有新台篇郑玄 改“殄 为“腆 ,也是为了迁就自己的观点。又如绿衣篇,郑笺改“绿 为“椽 , 日:“绿当为椽,故作椽,转作绿,字之误也。而且认为“椽兮衣兮者,言椽衣自有礼 制也。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椽衣次之。次之者众妾亦以贵贱之等 服之。鞠衣黄,椽衣黑,皆以素纱为里,今椽衣反以黄为里,非其礼制也,故以喻妾上 僭夫人失位。 欧阳修批判此说,他认为:“毛谓绿间色,黄正色者,言间色贱,反为衣, 正色贵,反为里,以喻妾上而夫人失位,其一甚明。而郑改绿为椽,谓椽衣当以素纱为 里而反以黄,先儒所以不取郑氏于诗改字者,以谓六经有所不通,当阙之以俟知者,若 改字以就己说,则何人不能为说? 何字不可改也? 在这里欧阳修力斥郑玄改字之非, 观点十分明确,表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郑玄改经就注的诗篇还有东方之日、静 女、载驱、蔽笱等篇,欧阳修也都一一给予了驳斥。 2 2 二论三问的内容 二论三问是欧阳修对以毛、郑为主的诗经旧说进行批判,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它包括时世论、本末论、豳问、鲁问和序问,主要内容涉及判断诗篇的 时世,治诗的态度以及讨论有关诗序、豳风和鲁颂的一些问题。 2 2 1时世论的主要内容 时世论主要涉及诗篇的创作时代,指出诗序、诗谱的论述往往与诗义不 合,所以在判断诗篇时世上会出现错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诗谱与诗义不合 时世论开篇欧阳修就指出了郑氏诗谱的不合诗义:“郑氏谱周南召南,言 1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歧邦周召之邑以为周公旦召公爽之采地,使施先公太王、王季 之教于己所职六州之国,其民被二公之德教尤纯。至武王灭纣,巡守天下,陈其诗以属 太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繁之周公谓之周南,其得贤人之化者系之召公谓之召南, 今考之于诗义皆不合,而为其说者又自相抵梧 ,在这里欧阳修首先指出诗谱的失 当并不是自己的臆测,而是有诗义作为证据的,紧接着阐释了形成自己结论的原因:“所 谓被二公之德教者,是周公旦召公爽所施太王王季之德教尔,今周召之诗二十五篇:关 雎、葛覃、卷耳、楞木、螽斯、桃夭、鬼置、苯莒皆后妃之事;鹊 巢、采蘩、小星皆夫人之事,夫人乃大姒也;麟趾、驺虞皆后妃夫人德化 之应;草虫、采苹、殷其雷皆大夫妻之事;汉广、汝坟、羔羊、探有梅、 江有汜、野有死唐皆言文王之化;盖此二十二篇之诗皆述文王太姒之事,其余三 篇甘棠、行露、召伯听讼、何彼裱矣乃武王时诗,乌有所谓二公所施先公之 德教哉,此以谱考诗义不能合者也。”可知诗文的内容和诗谱的叙述不合,而且诗 谱之说又自相矛盾:“谱言得圣人之化者谓周公也,得贤人之化者谓召公也。谓旦爽 共行先公之德教,而其所施自有优劣故以圣贤别之尔。今诗所述既非先公之德教,而二 南皆是文王大姒之事,无所优劣不可分其圣贤,所谓文王大姒之事者,其德教自家刑国, 皆其夫妇身自行之以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出海
- 新媒体主播:新质生产力的新职业代表
-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
- 圆轴扭转的概念及内力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特殊手术处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的国内与国际视野
- 2025年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操作技能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青光眼手术前后护理注意事项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法医学法医鉴定常见案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与善后工作指南
- 汉字基本笔画与书写训练
- 数控铣工(四级)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新版)
- 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 OK课件
- 软件工程导论课件(第六版)(张海潘编著)(1-13章)
- 中建硅墨烯保温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第三讲 神话学
- 山东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文科)
-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
-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