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文提要 向成本管理要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企业管理的永恒课 题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绝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模 型它隐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其集团化跨地区分支机构多的特点而对外又面临 着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迫使企业内部的管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 新的生产环境下企业管理者要确定战略目标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 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动计划 而新商业环境的出现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拓宽了成本的视野 需要把战略 管理的思想和成本管理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成本管理在战略思考的指 导下成本管理信息是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关于成本收益的财务信息以及关于 生产率质量和其他关键成功因素的非财务信息如何利用适当的成本管理信息 进行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 必须注意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 相结合使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产生质的飞跃利用战略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 在不同的竞争战略下正确组织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的思想以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这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2 abstract business strategies are the decisions tha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any, they may affect the long-term dire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us the managers should consider business strategies all the time. cos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it is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sour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this essay is intended to discuss how to combine business strategies with cost management. this essay includ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states professor michael porters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this provides a useful guide. the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n industry being shaped by five forces. porter states that competition in an industry is rooted in its underlying economics and competitive forces exist that go well beyond the established combatants in a particular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es will have effects on the five for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even on competition rules. sound analysis of an industrys forces is a prerequisite to sound strategy making. there are three basic strategies: low-cost provider strategy, broad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focused strategy. a low-cost leaders basis for competition advantage is lower overall costs than competitors. successful low-cost leaders are exceptionally good at finding ways to drive costs out of their business. the essence of a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s to be unique in ways that are valuable to customers and that can be sustained. the focused strategy is a strategy concentrating attention on a narrow piece of the total market, the target segment can be defined by geographic uniqueness, by specialized requirements in using the product, or by special product attributes that appeal only to niche members. companies the worlds over are imaginative in conceiving strategies to win customer favor, out compete rivals, and secure a market edge. cost management relates with the business strategy closely.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strategy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ecision-making,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3 of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broa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business strategy. chapter 2 explores the strategy requirements for the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source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he process of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is the process that cost management effects the business strategy. this means that value chain can emphasize the key points, which greatly help the business to develop quickly. the system of cost management must support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in this dynamic economic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s an example of how can cost management help the strategy decision. at the core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s the idea that performance has to be measured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ustomer, internal, leading and growth, financial. the idea is that the business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translating a companys strategic objectives into a coherent set of goals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s a management tool designed to deploy and monitor a strategy by using the appropriate mix of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measures.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strategic dialogue itself. as we can see that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are related to new developments in costing and cost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great effects on business strategy. based on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s in costing and cost management, chapter 3 explores the modern cos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contains 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 target costing (ta)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etc. these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to business strategy. under abc, the manager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s of production and the economics of the activities performed by the company. target costing combines the twin disciplines of cost estimation and value analysis. the essential idea is that where the price of a product is determined by the market place, costs have to be reduced to enable the product to be sold at that price. that gives the target cost and value analysis is used to help the business achieve that target cost. tqm is the name given to programs, which seek to ensure that goods are 4 produced and services are supplied of the highest quality. chapter 4 conclud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siness cost manage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one by nanjing university. there are differences exists when the firms apply cost management theory. the chapter gains enlightenment from comparing the two chinese companies, hebei handan iron group and shanghai baoshan iron group, the two successful models in cost management. 5 引 言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 企业要生存 求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获取更多的市场 份额和盈利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更加关注成本的管理 战略是有关全局性未来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它从全局的高度既提供 内部成本信息又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方面的成本信息为企业决策者进行战略 思考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改进和完 善以期提高企业长期的竞争力 同时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战略管理 理论的出现和运用需要我们拓宽成本管理的视野这是因为以标准成本制度预 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责任成本管理为代表的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为 战略管理提供决策需要的成本信息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必须将战略管 理思想导入成本管理对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 展 因此我国成本管理系统也必须更加动态 以应付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产品以及 生产流程的多样性 成本管理系统必须通过促进战略管理来支持这种动态环境中 的企业管理这也正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 6 论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 一些企业管理专家认为成本管理就象一座金矿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向成 本管理要效益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企业管理的永恒课题成本管 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绝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模型 它隐含着 丰富的管理理念在新的生产环境下企业管理者要确定战略目标综合考虑企 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 动计划 本文将探讨战略管理思想导入成本管理的过程以及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 途径 第一章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述 现代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 代化的今天 企业管理者时时刻刻都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发展 战略是有关全局性 未来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 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 略研究开创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崭新领域对全球企业发展和管理理论研究的进 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五种竞争力量分析产业环境的结构化方法就 是他的杰出思想 第一节 产业环境分析 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市场是高度相关的并且 最关键的环境因素是企业所处的行业行业的结构影响着竞争的规则而一个行 业的竞争状况取决于五个基本力量即潜在进入者供给方购买方替代者和 行业内部的竞争者战略就是要解决这五种力量的相关性及其大小的程度 1 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新的进入者加入一个行业带有获取市场份额的欲望带来可观的资源同 时也常常扩大行业的生产能力 其结果导致价格被压低或者导致原有生产者的生 产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有些进入者通过兼并扩张进入某行业虽然没有建立 全新的经营实体但是他们通常用自己的资源对该行业造成冲击对于一个行业 1迈克尔 波特著 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9 年 7 来说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现有的进入壁垒加上潜在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有生 产者的反击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壁垒源 第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总产量的 增加而降低这迫使潜在进入者要么以巨大的规模进入要么接受成本劣势这 都将延迟其进入该行业 第二转换成本转换成本的存在构成一种新的进入壁垒即买方由从原供 应商处转换到另一供应商那里所遇到的一次性成本如果这些转换成本很高则 潜在进入者为使买方接受这种转换必须在成本或者经营方面有重大改进 第三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劣势现有的竞争者具有一些这样的成本优势例 如学习曲线效应专有技术通货膨胀前购买的资产等等 第四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意味着现有的生产者由于过去事项而获得商 标信誉及顾客忠诚度上的优势 它迫使潜在进入者耗费大量的资金消除原有的顾 客忠诚 其他的障碍还包括资本需求分配渠道政府政策等等 2 买方侃价实力 购买者讨价还价迫使价格下降 要求更高的产品质量或者索取更多的服务项 目并且加剧了竞争者彼此对立的状态而这三者都降低了行业的利润使得竞 争更加激烈 波特认为买方侃价实力的强弱取决于市场的特性以及购买者在整个 买方中的相对重要性 3 供方侃价实力 供应商可能通过提价或者降低所购产品的质量的威胁来向行业中的某个企 业施加压力 供方压力可以迫使一个行业因无法使价格跟上成本的增长而失去利 润决定供方实力大小的这些条件不仅不断变化而且通常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围 然而公司可以通过战略行为来改善自身的处境 4 替代产品压力 替代品就是为提供特定服务的可选择的产品广义的看一个行业的所有企 业都与生产替代产品的行业里的企业竞争 替代品设置了行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 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行业的潜在收益替代品所提供的价格性能选 择机会越有吸引力行业利润的上盖压的就越紧而且替代品带来的另外 8 一个威胁就是现有的竞争者容易忽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5 现有竞争对手间的竞争 现有的竞争来源于企业的防守战略现有竞争对手以熟悉的方式争夺地位 战术应用通常是价格竞争广告战产品引进增加顾客服务以及保修业务在 大多数行业中一个企业的竞争行动对其竞争对手会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可能激 起对手们对该行动进行报复这说明各个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如果这种行动及反 击的过程升级 行业中所有企业都有可能受到损害 并且情况将变的比以前更糟 激烈的竞争是大量结构上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 对手 缓慢增长的行业 高昂的固定成本 欠缺的转换成本退出壁垒加大等等 通过对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合理位置而战略的实施 也会对五种竞争力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行业结构甚至可以改变某些竞争规 则 第二节 竞争战略 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蕴涵着三类成功型 战略思想它们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性战略 2 波特认为 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行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行业中这 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些行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 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 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 一个但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 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 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1 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战胜对手的一种战 略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非常吸引人一个企业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企业在 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企业依然可以获得利润一旦企业赢得了这样的 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 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所以成本 领先战略要求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 2 美小阿瑟 a托马森 aj斯特里克兰三世著战略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 9 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 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 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 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 于竞争对手 成本优势常常源于生产率配送效率和整体管理效率例如生产过程的技术 革新和海外生产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都是产生竞争性生产率的常规方式 虽然成本 领先企业以较低的价格持续盈利它通过价格战抑制行业内的竞争但是同时也 破坏了对手的盈利状况因为他们也必须以较低的价格销售成本领先企业一般 拥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倾向于反对市场细分利用价格优势占领广大的市 场赢得总成本最低的竞争优势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 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 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 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 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当大多数企业也致力于降低成本时领先企业也几乎全 神贯注于降低成本以确保他在市场中显著的成本与价格优势证明的成本领先 企业都是巨型生产商和零售商如沃尔玛杜邦和惠普 2 差别化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将产品或企业提供的服务差别化 树立起一些全行业范围中具 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别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 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它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企业 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别化特点例如履带拖拉机企业c a t e r p i l l a r 不仅以其 商业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著称而且以其优质耐用的产品质量享有盛 誉 差异性战略的实施方式是让顾客感到在一些重要的方面 企业的产品具有独 特性这一独特性往往是高质量这种感觉让企业可以收取高价无需大规模降 低成本也可击败对手在汽车业电子消费品和工业设备等大多数行业均有差异 性的企业对于那些产品外型给人感觉很重要的行业如化妆品珠宝和汽车 差异性的诱惑尤其强烈 如果差别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 它就成为在一个行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 极战略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量虽然其防御的形式与成本领 10 先有所不同 但是推行差别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 盾它往往要求企业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 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建立企业的差别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 价有时即便全行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企业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 愿意或有能力支付企业要求的高价格 3 目标集聚性战略 目标集聚性战略是指企业将目标集中于市场中某一特殊板块如某一类顾 客某一条生产线或是某一地域这一战略用于选择竞争最弱的市场领域或企 业由于技术或其他形式的差异性而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领域 目标集聚性企业通 过避免直接竞争而取胜在其市场范围内集聚企业要么成本领先要么具有差 异性或二者兼有 例如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关注于小客户的税务咨询或个人理财服 务而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上市公司 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目标集聚性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 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行业围内实现其目标 目标集聚性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 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 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 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企业业务的目标集聚性能够 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 竞争的对手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 别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企业可以 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的普遍水平该优势保护企业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 胁 这三种战略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明确的 企业通过采用并实施上述三种战略之 一而获得成功 企业在以一项战略为主时 很可能同时使用两项甚至更多的战略 然而使用混合战略只有在其中一项战略显著成功时方才有利 一项战略也不成功 的企业是不能获胜的即迈克尔波特所说的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企业是不 能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 一个成功的差异性企业尝试在其专业领域之外多元化 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目标集聚性企业脱离他们关注的领域也要失败另一种 夹在中间的情形出现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当它从一项战略转向一项战略时通 常企业从小规模起家凭借有效的差异性或目标集聚性战略成功然而随着企业 11 增长其产品在市场上日益成熟企业变开始关注成本领先战略因为夹在中间 的企业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地位这样的企业缺少市场占有率缺少资本投资 从而削弱了打低成本牌的资本全行业范围的差别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 成本的努力而采用目标集聚性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差别化或低成 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夹在中间的企业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所以它必须 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一旦企业处于徘徊状况摆脱 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花费时间并经过一段持续的努力 而相继采用三个战 略因为它们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所以注定会失败 第二章 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 可以看到战略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生存和赢利问题 因此必须考虑企业的竞争 对手及相对成本和相对收益通过衡量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和收益可 以判定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和企业的效率当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时 候如何反映本企业及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的变化就需要适当的成本管理信息为 企业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第一节 成本管理在战略中的地位 如同任何被频繁使用的词汇一样人们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成本一词在 经济学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对成本有着不同的表述即使在同一领域出 于不同的目的人们对成本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西方经 济学中往往把成本理解为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所付出的价值牺牲美国会计学会 a a a 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在 1 9 5 1 年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 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 3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分析指 出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 的价值 用公式表示是w = c + v + m 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 m 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 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 c + 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 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 只是补偿商品使资 3 中国成本研究会 最新现代成本管理大辞典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4 版 12 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他从耗费 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了分析 成本既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 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又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 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它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 度来规定的美国会计师协会a i c p a 对成本所下的定义成本是为获取财 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 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4 在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是指企 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5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服务 的它所使用的成本概念与管理学相同可称之为管理成本最一般的管理 成本定义是为达到特定目标所失去或放弃的一项资源管理学上信奉的原则 是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意义的成本因此管理成本是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的各种成本的总称比财务成本的含义更广泛例如责任成本质量成本等这 些成本是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要求 根据财务成本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不同 的归类 分析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 管理成本是对财务成本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而成本管理就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资源的耗费和使用即管理学 意义上的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理论程序和方法的总称它源于一定的社会 经济环境并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成本管理被认为是实现战略 目标的关键性贡献元素同时也是各公司众多战略目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成本 管理对于所在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而且现时的经济状况赋予了成本管 理和成本透明更高的要求 6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企业竞争环境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战略管理 便应运而生所以企业建立战略信息系统以便有效的维持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 优势将战略管理思想导入成本管理系统对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战 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包含战略管理理念就能很好 的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求具体表现为 4 aicpa accounting terminology bulletin no.4 1954 5 企业会计制度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6 安永 2003 管理会计调查 13 首先 提供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 仅仅关注经营问题的报表已远远不够 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是多元化的其中许多与长期问题有关只有在这些关键成功 因素其中许多关键成功因素是非财务信息上成功了企业才能维持其竞争优 势成本管理的作用便是可靠定时地识别收集计量和报告关键成功因素的 信息 其次维持竞争优势需要长期计划s w o t 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用于识别企业 在行业中的战略定位既然长期成功需要战略的长期的计划和行动则短期 成功的评价便不是最终的评价指标了 最后战略性分析方法需要综合性思维即有能力从跨职能角度识别和解决 问题综合性方法经常在一个团队中同时使用多个职能部门的技巧而不是将一 个问题孤立的认为属于某个部门这种综合性的方法很重要因为企业关注的是 满足顾客需求企业所有部门的所有资源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管理中战略问题 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激发了成本管理对战略的关注成本管理为一个战略伙伴 而不是一项简单的记录与报告职能 生产流程变化之前 关注部门层次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的详细方法适用于大规 模标准化且少有变化的生产程序企业倾向于关注财务业绩指标如销售与利 润增长现金流股价现在成本管理系统也必须更加动态以应付快速变化的 环境和产品以及生产流程的多样性 通过促进战略管理来支持这种动态环境中的 企业管理而现代环境中的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来关注成功的战略指标包括财务 与非财务两个方面其中很多是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顾客满意 度和增长机会 因此成本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在内的战略信 息 没有战略信息 企业可能远离竞争优势 作出战略上失误的生产或营销决策 如选择错误的产品或错误的顾客 可以看到现代企业正在开始利用成本管理支持战略目标 成本管理也不再是 单纯的管家婆成本核算和财务报告它关注的焦点是促进管理即促进成本 及其他信息来支持企业的管理以实现战略目标 第二节 实施战略对成本管理信息的要求 在战略的过程中信息的地位十分突出由于企业环境的变化成本管理的 角色变化了新的生产信息技术顾客为本全球市场的增长以及其他变化需要 14 企业建立战略信息系统以便有效的维持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这表示着成 本管理系统必须提供传统成本会计系统所不能提供的信息 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 标的信息 成本管理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控制激励和补偿经理员工劳动提供基 础所以成本管理信息最基本的特征是可控性和风险性可控性是指当责任人在 给定的时期内可以决定成本是否发生或可以显著的影响其发生时 该成本是可控 的在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时要非常注重信息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其目标是实现企 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风险性表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对管理控制和经营控 制很重要因为它们对经理行为有难以预料甚至是不利的影响 除了可控性和风险性外成本管理需要提供的信息还必须具有以下属性 1 准确性准确性的程度取决于信息使用的目的对于某种使用目的只 要信息准确得足够作出正确的决策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要求信息 1 0 0 % 的精确 事实上1 0 0 % 精确的信息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取得过于精确的信息的成本也是 很大的 2 及时性及时性是任何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所必须的成本管理要求适时 快速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信息的时间特征是现时的和未来 的但是这与成本管理也重视历史数据并不矛盾历史数据是预测和规划未来的 的起点历史信息可以提供反馈和经验信息从而保证其所提供的现时和未来信 息更为客观可靠但是有的时候及时性和准确性之间是矛盾的 3 频率每日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做决策决策者因此需要大量的信息日 常决策有日常信息而一些特别的决策需要特定信息 4 形式信息的形式取决于决策者以及决策的复杂程度但是由于成本管 理是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所以提供信息是根据经营管理和决策控制的需要不受 一些外部的规章制度如会计准则等限制其方法和程序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弹 性尤其是在计算和分析方法上更是灵活多样表现为多种科学的相互渗透 以满足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同方面的需要 所以成本管理信息的提供没有较为严格 的约束其宗旨在于满足管理的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 对成本管理信息不同的管理目的其属性的程度是不同的 7 7 鲍德纳 霍普伍德 卢梭著 会计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5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信息特征 经营控制 管理控制 战略规划 资源 高度内部化 外部性 范围 精确定义狭小 广泛性 集成程度 详细 聚集 时间长度 历史性 未来性 实时性 高度实时性 有滞后 要求精确度 高 低 使用频率 频繁 不频繁 第三节 成本管理信息的来源和处理 成本管理信息的来源渠道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其内部来源有很多并不完全 是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 而且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也存在一个模糊 地带可以用于成本管理的会计信息包括销售帐簿购买帐簿固定资产明细 表等 而非会计信息包括生产情况 销售情况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内部信息之外 成本管理信息还可以从外部获得例如期刊杂志政府发布的各种统计信息 和指数银行数据i n t e r n e t 信息的处理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存储计算传导和输出等活动的总称其 基本目的是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 借以作为决策的依 据可以说哪里有信息哪里就需要信息处理在战略指导下成本管理必须及 时准确的确认度量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那些关键因素的信息 应该说成本管理信息的数量是庞大的但是决策在时间方面是有要求的面 对这一矛盾在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时不可能什么都拿来什么都舍不得丢 掉管理者必须有清醒的头脑要有一个正确地取舍信息的态度首先要树立 一个目标要有一个目的然后围绕著这个目的去浏览去查找寻找那些对 自己有用的或有启发作用的相关的信息而对与此目的无关的信息或用处不大 的信息则应义无返顾毫不留情地予以舍弃 16 第四节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指构成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系列行为由于= 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被 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构成 这些行为对于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 动过程即物料在企业的流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业各部门不断增加 价值的过程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在价值链的哪 一阶段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借此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竞争优势同时 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及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关系 8 成本的降低 或价值的增加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寻找更好的供货商简化产品配 送外购和识别企业不具有竞争力的领域来降低成本或提高价值价值链识别并 连接了企业各种战略活动其性质取决于行业的性质价值链分析关注的是产品 的整个的价值链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分析的基本概念在于认为每 个企业都是整个价值链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组成部分价值链分析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 1 识别价值链活动企业识别出在设计生产和顾客服务这一过程中 企业必须从事的具体增值活动 步骤 2 识别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目的在于识别出企业具有现实或 潜在成本优势的活动 步骤 3 通过降低成本或增加价值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可见价值链分析在最大程度上使成本管理信息体系产生战略影响价值链 模式采取的基本做法是是将企业看作以一系列和链为企业的产品及服务 增添新的价值这种模式强调在企业中价值链模式能确定出具体的关键点在 这些点企业最能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从战略信息中能精确知道什 么地方能得到最大利益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做法等等 总之价值链分析通过发现增加顾客价值及降低产品成本的机会支持企业 的竞争优势 第五节 成本管理信息提供战略帮助的具体应用 前面已经提到 成本管理系统必须通过促进战略管理来支持这种动态环境中 的企业管理平衡记分卡t h e b a l a n c e s c o r e c a r d 是一个很好的运用 8爱德华 j布洛切 成本管理战略与概论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7 平衡记分卡被认为是 2 0世纪 9 0年代以来成本管理与实践最重要的发展之 一平衡记分卡开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教授r o b e r t s . k a p l a n 和美国复 兴全球企业总裁诺顿d a v i d . p . n o r t o n 等人于 1 9 9 0年进行的一个实地研究项 目并在 1 9 9 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详细阐述了其观点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是从 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在传统的财务方面企业要考虑要取得成功应向投资者展示什么所以 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运用不同的指标 例如在生存期采用现金流为主要财 务指标在成熟期采用 o c i e v a 等在客户方面企业关注的是要实现目标 应向顾客展示什么所以重要的是引起客户购买企业产品的原因多采用客 户忠诚度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在企业内部流程方面要投资者和顾客都满意 哪些业务流程需要改进改进既包括企业的经营也包括创新而学习与成长 方面要实现目标应如何保持改善和提高的能力这样确立了企业必须 建立长期的成长和进步的基础结构通过建立一个学习型企业不断的学习 与成长才能持续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更好的为企业的顾客服务从而达到 企业最终的财务目标实现企业的战略 9 所以平衡记分卡是一个战略对话过程 通过这些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部署战略并监督战略的实施 而不是这四个维 度的简单组合 1 0 这样企业通过这种综合的评价体系将企业的战略即四个问 题的答案表示为一系列的具体目标和业绩评价指标 这种综合的计划与控制系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四个维 度中具体应包含什么指标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企业的战略联系不同的行 业不同的时期企业的战略不尽相同具体的指标应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将战略 具体和细化 平衡记分卡用于连接关键成功因素和战略并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平衡 记分卡是一种行动计划它是实施由关键成功因素描述的战略基础由于其广泛 的战略意义平衡记分卡包括上述所有的关键成功因素它们表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1 财务业绩2 顾客满意度3 企业内部流程4 学习与创新 平衡记分卡的每一组关键成功因素都概括了企业战略目标的整体业绩 这四个方 面代表了绝大多数企业的战略重点一些企业可能会只有使用其中一少部分还 9 罗伯特 卡普兰 安东尼阿特金森 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0 acca paper 3.3 performance management 2003 年 18 有一些企业会使用另外的因素去反映其他战略关注的重要性 如企业业务对环境 的影响或是企业业务对社区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 平衡记分卡是全面的因为它包含了所有有助企业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正 因为如此 它有助于经理们关注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减缓仅仅重视利润的短视 行为平衡记分卡也是前瞻性的因为它包括了很多非财务的关键成功因素如 质量和顾客服务指标这些目标一旦实现将增加企业的未来价值 1 1 第三章 成本计量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对企业战略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 变化而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成本计量方法的创新都对企业战略产生了巨大作 用 第一节 新的生产环境 2 0 世纪中期以来人类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的新兴技术领 域取得重大进展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有 第一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顾客为本多元化的市场变动成为 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企业的市场份额容易改变以及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 短 第二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厂设备淘汰更快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很 大的弹性 第三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使得全球竞争力加强这就意味着企 业需要成本管理信息以使其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防排烟自考试题及答案
- 矿长任职考试题及答案
- 库仑力考试题及答案
- 松脂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原料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轻型裁割机数据监测报告
- 飞机桨叶型面仿形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蒸馏炉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摊商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钢浇铸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大学美育》第1章
- 城里来了大恐龙
- 体育原理完整版
- 门诊发药交待注意事项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 GA/T 115-2020道路交通拥堵度评价方法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 公安民警心理压力应对Baidu课件
-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