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ppt_第1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ppt_第2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ppt_第3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ppt_第4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前言中国电信早在2005年即开始开展基于PON技术的光纤接入工程现场试验,经过近几年的商用网络建设,PON网络已初具规模。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PON网络以FTTB应用模式为主。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及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电信宽带网络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PON产业链的成熟和设备价格的大幅下降也为FTTH的规模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电信2007741号)之后,结合EPON、GPON等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在各地PON网络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用于规范和指导中国电信基于EPON/GPON的光纤接入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总则1.0.1适用于新建的基于EPON/GPON的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办公室(FTTO)和光纤到楼(FTTB)工程设计。光纤到接入点(FTTN)以及改建、扩建工程设计。1.0.2工程设计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在相同技术性能的条件下选用低能耗、环保产品。1.0.3基于PON的光纤接入系统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便于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引入。1.0.4工程设计必须考虑电信的通信发展和技术经济策略,同时应充分考虑突发灾害情况下的通信安全及施工维护的方便。1.0.5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的建设规模、应用模式和采用技术方式应按其技术特点、经济性、满足年限和不同地区用户的不同需要分期分批建设,应与通信业务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1.0.6对FTTH工程,应根据区域环境、网络发展不同阶段、装维人员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明确工程和装维界面,以便,FTTH网络及相应业务的稳步发展。1.0.7工程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或通过中国电信入网测试。1.0.8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1.0.9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同时考虑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1.0.10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术语和符号,术语2.0.1无源光网络系统(PassiveOpticalNetworkSystem)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终端(ONU/ONT)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系统。ONT位于用户端,适用于FTTH/O场景,ONU由多个用户共享,适用于FTTB等场景。本规范中ONU/ONT统一用ONU表示,并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分为SFU、HGU、SBU、MDU、MTU等设备型态。2.0.2PON树(PONTree)OLT设备的单个PON口及其下带的ODN、ONU组成的独立PON系统称为一个PON树。2.0.3光分配网(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是指OLT与ONU之间的由光纤光缆及无源光元件(如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组成的无源光分配网络,简称ODN。,2.0.4光分路器(OptcalFiberSplitter)是一种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本规范中的光分路器指的是基于光功率分路的器件。光分路器连接业务网络侧端口称为合路侧、连接用户侧的端口称为支路侧端口。2.0.5光缆分纤箱/盒(OpticalFiberCableDistributionBox)用于室外或楼道内连接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或者连接楼内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的接口设备。光缆分纤箱/盒内包含光缆终端、光纤熔接/机械接续保护单元,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的光纤连接可以是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光缆分纤箱/盒内可以安装光分路器。当光缆分纤箱/盒安装光分路器时,称为分光分纤箱/盒。2.0.6用户智能终端盒(HomeBox),安装于用户内的综合配线箱体,也称为家居信息箱或用户综合信息箱,用于安装通信设备、入户光缆端接设施、各种信息业务的配线模块及家庭智能化系统模块等设备,是户内布线系统的汇聚点。2.0.7光纤插座盒(OpticalFiberSocket-box)光纤插座盒是户内或楼道内用于光缆成端固定的设备,由面板、底座、光纤接头保护件、适配器等组成。它可以与普通网络信息面板功能混合,组成混合型光纤插座盒。2.0.8光纤现场连接器(Field-mountableOpticalFiberConnector)一种用于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方式在单模光纤或光缆的护套上直接组装而成的单模光纤活动连续器,一般采用预埋光纤式。2.0.9互联网电视(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IPTV)互联网电视(IPTV)是在IP网络上开展的互动业务。IPTV业务主要包括点播(VoD)、广播(BTV)、游戏、信息服务、广播节目预订、通信服务、远程教育、音乐/卡拉OK、互动广告、机顶盒上网浏览等。,2.0.10家庭网关(HomeGateway,HG)指家庭网络接入城域网的设备。可以是简单的二层设备、三层设备或二/三层混合设备,也可以是复杂的、支持应用层协议和内网穿越的网关。HGU型ONU设备可内置家庭网关。2.1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BACBorderAccessController边缘接入控制设备BBERBackgroundBlockErrorRatio背景误块比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TVBroadcastTelevision广播电视CATVCommunityAntennaTV有线电视DDNDigital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DHC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EMS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SRErroredSecondRatio误码秒比,误块秒比FRFrameRelay帧中继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纤到大楼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家庭(户)FTTNFibertotheNode光纤到接入点FTTOFibertotheOffice光纤到办公室/公司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GUHomeGatewayUnit家庭网关单元IADIntegrated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MSIP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IPoEIPoverEthernet以太网上IP协议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互联网电视ITMSIntegratedTerminalManagementSystem终端综合管理系统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MODFMain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光纤总配线架NTNetworkTerminator网络终端ODF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光配线架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TOpticalNetworkTermination光网络终端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POTSPlainOldTelephoneService传统电话业务PPPoEPointtoPointProtocaloverEthernet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RFRadioFrequency射频SBUSingleBussinessUnit单商户单元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SESRSeverelyErroredSecondRatio严重误码秒比,严重误块秒比,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SFUSingleFamilyUnit单住户单元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SNIServiceNode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PDSurgeProtectionDevice浪涌保护器SRServiceRouter业务路由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时分复用UNIUserNetwork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IP电话VRRPVirtualRouterRedundancyProtocol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3.1.1基于PON的光纤接入系统在整个网络中位置应符合图3.1.1的规定。,3.1.2基于PON的光纤接入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FTTH/O系统由PON系统构成。2FTTB系统如图3.1.2所示,由PON子系统和引入线子系统构成。引入线子系统包括ONU至用户信息盒/箱之间的楼宇配线设备、跳线、入户电线/缆、线缆接头等组成,(ODN)和光网络单元(ONU)三大部分。1OLT的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信号格式汇聚后向终端用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进行汇聚后送入各业务网。2FTTH/O应用的ONU位于用户端,直接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接口。3FTTB应用的ONU由多个用户共享使用,通过铜缆配线网络或无线方式对连接的用户群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或在用户端分别增加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网关)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4ODN的作用是提供OLT与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包括OLT和ONU之间的所有光缆、光缆接头、光纤交接设备、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ODN宜采用星型结构或树型结构。,3.1.4根据接入用户类型的不同,ONU可分为SFU型、HGU型、SBU型、MDU型和MTU型。1SFU(单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当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SFU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可配合家庭网关使用。SFU型ONU的具体形态见表3.1.4-1。,4MDU(多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ADSL2+接口或VDSL2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或CATV业务。MDU型ONU的具体形态见表3.1.4-4。表3.1.4-4MDU型ONU的具体形态,5MTU(多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至少8个)、E1接口和POTS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TDM业务和VoIP业务(内置IAD)。MTU型ONU的具体形态见表3.1.4-5。,系统组网3.2.1OLT上联组网方式如图3.2.1所示,应符合如下要求。1VoIP、IPTV和上网业务由OLT上联IP城域网BRAS/SR后经三层网络进入相应业务平台实现。2TDM业务由OLT直接上联SDH/DDN/FR/ATM等相关业务网络实现。3CATV业务信号通过独立的WDM合波器接入ODN网络,在ONU侧通过独立或内置于ONU的WDM分波器将CATV信号分离。,3.2.2OLT与ONU组网应符合如下要求:1FTTH应用模式ONU设备不宜与FTTB应用模式ONU设备接入同一个PON树。2对于FTTH应用,宜采用支持较大分光比的光模块进行组网。1)对于EPON系统,宜采用PX20+光模块。2)对于GPON系统,宜采用不低于ClassB+等级的光模块。3对于同一PON技术的FTTH应用,异厂商OLT与ONU在条件成熟时(可实现数据、语音、软件升级、告警等方面的互通)可进行组网。4EPON、GPON可共OLT平台。3.2.3OLT设备的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组网宜遵守下列原则:1OLT可直接上联IP城域网业务控制层设备(BRAS/SR等),也可视业务流量和业务控制层设备端口类型和资源情况选择通过汇聚交换机上联业务控制层设备。,2对于不同类型业务,OLT设备可区分物理链路上联,也可共物理链路上联(2层通过VLAN隔离)。3对于FTTH应用,话音业务应通过BAC设备进行接入控制;对于FTTB应用,BAC设备的使用按照软交换有关的设计规范或其他相关规定执行4OLT宜采用双链路上联保护,上联保护可采用如下方式:1)可通过链路聚合功能实现链路之间的负载分担或主备倒换;2)在上联网络设备支持VRRP等保护协议时可采用双归属保护上联。3.2.4PON系统通过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的CATV业务组网方式如下:,1CATV信号通过独立的WDM合波器接入ODN网络;2在ONU侧通过独立的WDM分波器将CATV信号分离;WDM分波器可集成在ONU设备内,并由ONU设备直接提供RF接口。3.2.5OLT设备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可配置E1、STM-1、FE/GE/10GE等接口。3.2.6在有实际需要且条件具备时,OLT设备上可配置以太网业务板卡用于业务汇聚。带宽测算3.3.1PON系统内带宽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根据不同业务和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差异分配相应的带宽;2保证PON系统内不同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3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4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5每个PON树的规划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系统接入的用户数;6对于IPTV组播业务,FTTH的应用类型宜将OLT设置为组播复制点,FTTB的应用类型宜将MDU设置为组播复制点。3.3.2对于FTTH应用,按PON系统支持的最大光分路数组网时,PON系统内的用户分配带宽可以满足到近、中期的业务需求。,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3.4.1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最坏值计算法,分别计算OLT的PON口至ONU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取两者中较小值为PON口至ONU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3.4.2对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CATV业务的PON系统,应考虑CATV传输系统SR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对PON最大传输距离的影响。,网元设置,3.5.1OLT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OLT宜集中设置在现有机楼节点,也可以设置在现有的主干光节点。2实际需要时可适当下移,且不宜新建OLT专用机房。3应遵循有利于减少接入点的原则,控制OLT下移至小区接入点的数量。3.5.2ONU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FTTH应用,可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在户内设置SFU或HGU型ONU,在特殊情况下(如对现有用户进行改造)也可设置SFU型ONU下挂家庭网关实现业务接入。2对于FTTB应用,ONU宜相对集中设置在建筑物内,住宅用户采用MDU型ONU;商业用户采用MTU型ONU,在不需要TDM业务时采用MDU型ONU。,3对于FTTO应用,ONU设置在办公室内,采用SBU型ONU,在不需要TDM业务时可采用SFU型ONU;对于有内部局域网的用户,可在用户网络设备间设置SFU型ONU设备,并下挂用户局域网设3.5.3PON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OLT设备的PON口数量按照ONU规模和ODN组网方案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2对提供光链路保护的PON系统,需增加用于保护的PON口数量。3对于FTTB应用,ONU的端口配置数量根据ONU的设置方式、覆盖范围、用户实装率等因素进行估算;4对于FTTB应用,ONU设备的宽窄带端口配置比应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并结合家庭网关业务的推广等进行测算。,系统保护,3.6.1PON系统可采用光链路保护倒换或人工切换的保护方式。3.6.2PON系统的光链路保护倒换可采用以下四种类型:1类型a如图3.6.2(a)所示。OLT的两个PON口采用一个PONMAC芯片,通过1:2电开关连接至两个光模块,实现两个PON口的保护,类型a保护适用于同一PON板内的PON口间保护。2类型b如图3.6.2(b)所示。OLT的两个PON口分别采用独立的PONMAC芯片和光模块,实现两个PON口的保护,具体实现方式包括OLT同一PON板内和PON板间的PON口保护。3类型c如图3.6.2(c)所示。OLT双PON口,ONU双光模块,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分支光纤均双路冗余,具体实现方式包括OLT同一PON板内同一PONMAC芯片(一个PONMAC芯片支持多个PON口的情况下)、同一PON板内不同PONMAC芯片和PON板间的PON口保护等三种。类型c保护支持负载分担。,4类型d如图3.6.2(d)所示。OLT双PON口,ONU双PON口,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配线光纤均双路冗余,具体实现方式包括OLT同一PON板内同一PONMAC芯片(一个PONMAC芯片支持多个PON口的情况下)、同一PON板内不同PONMAC芯片和PON板间的PON口保护等三种。类型d保护支持负载分担。,3.6.3PON系统的保护宜根据用户群的服务级别采用相应的保护方式。对于普通用户,一般不考虑系统保护。类型c和类型d的成本较高,宜只对重要用户采用。3.6.4OLT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主控模块、电源模块等),应冗余备份配置。,IP地址规划原则3.7.1IP地址分配应综合考虑全IP网进行地址分配,尽量节省IP地址,充分考虑网络络安全性能3.7.2OLT设备、MDU/MTU型ONU设备应静态配置网管用私网IP地址;SFU/HGU/SBU型ONU设备不配置网管IP地址。3.7.3主要业务IP地址分配方式如下:1宽带上网、IPTV业务分配公网地址。2VoIP业务、ITMS业务分配私网地址,安全和用户认证方式,3.8.1OLT应具有对ONU合法性进行检查及控制的能力。采用EPON的FTTH系统优先采用基于逻辑标识的ONU认证方式。3.8.2主要业务的认证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1宽带上网业务采用PPPoE认证方式。2IPTV业务可采用PPPoE或IPoE认证方式。3VoIP业务采用IPoE认证方式(对于ONU或家庭网关内置IAD)或由软交换系统,设备配置要求4.0.1设备配置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在线升级能力,并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避免频繁扩容。4.0.2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和光功率预算合理选择光接口和光分路比。4.0.3维护备件应按照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求配置,原则上应保证设备重要单元盘不缺品种,光纤光缆选用配置原则,5.0.1光纤类型的选择原则1光缆中光纤宜采用G.652D单模光纤。2当需要使用弯曲不敏感光纤时,宜选用模场直径与G.652D光纤相匹配的G.657单模光纤。5.0.2光缆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室外用光缆应根据线路路由的实际环境条件,可采用直埋、管道、架空、路面微槽或架空微型自承式等敷设方式。1)直埋光缆结构宜采用PE内护层+防潮铠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D)TA53、GY(D)TA33、GY(D)TS、GY(D)TY53、GYDG(T)A33、GYDG(T)A53、GYDG(T)Y53、GYFDG(T)A63等型式;2)采用管道或硅芯管保护的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D)TA、GY(D)TS、GY(D)TY53、GYF(D)TY、GYDG(T)A、GYDG(T)S、GYDG(T)A53、GYDG(T)Y53、GYFDG(T)Y等结构;,3)架空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D)TA、GY(D)TS、GY(D)TY53、GY(D)FTY、GYDG(T)A、GYDG(T)S、GYDG(T)A53、GYDG(T)Y53、GYFDG(T)Y、ADSS、OPGW等型式;4)水底光缆结构宜采用防潮层+PE内护层+钢丝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D)TA33、GY(D)TA333、GY(D)TS333、GY(D)TS43等型式;5)防蚁光缆结构宜采用普通室外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宜选用GY(D)TA54、GY(D)TA34、GY(D)TS34、GY(D)TY54、GYDG(T)A34、GYDG(T)A54、GYDG(T)Y54、GYFDG(T)A64等型式;6)路面微槽光缆结构宜采用金属管+PE内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宜选用GLTS、GLFXTS、GLMXTY等型式;7)架空微型自承式光缆结构宜采用8字型结构或扁平型结构,可选用GYWXTC8Y、GYWMXTC8Y、GYWFXTC8Y、GYWFTC8Y、GYWFXTCBY、GYWFCY等型式。2室内用光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垂直布线、水平布线敷设方式。,1)垂直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紧套光纤非延燃外护层,可选用GJJV、GJFJV、GJDV、GJFDV、GJBJV、GJBFJV、GJBFJH、GJPFV、GJPFJV、GJFJH、GJFJBH等型式。2)水平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非延燃外护层,可选用GJX(D)V、GJXF(D)V、GJX(D)H、GJXF(D)H、GJFJV、GJXJH、GJFJBV、GJFXBH、GJFJVV、GJJG02等型式3入户光缆根据引入点设置位置的不同,可采用架空入户、管道入户或室内布线入户等敷设方式。1)架空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室内外用自承式,干式结构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宜选用GJYXCH、GJYXFCH、GJYXC8Y、GJYFC8Y等型式。2)管道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室内外用,干式结构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宜选用GJYFS、GJYFA、GJYFJH、GJYPFHA、GJYPHA等型式。3)室内布线入户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非延燃外护层,宜选用GJXFV、GJXFH等型式。,4当OLT与ODF/MODF不在同一机房时,宜采用带光纤连接器的设备互联用光缆进行直连,不宜增加中间跳接。光缆线路设计6.0.1光缆芯数的配置应满足如下要求。1主干光缆的芯数应考虑近期和中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配点的容量大小来选择光缆。2配线光缆芯数应考虑中远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同时也应考虑PON系统中光分路器的设置合理选择光缆芯数。3FTTH应用场景的配线光节点至用户光节点(楼内交接箱等)的引入光缆、用户光节点至用户终端的入户光缆芯数配置应满足如下要求:1)采用小区集中一级分光的ODN组网模式时,引入光缆芯数不小于该用户光节点覆盖的总住宅套数;2)光分路器设置在楼内的ODN组网模式时,引入光缆宜采用48芯光缆。,3)入户光缆可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界面选择在工程阶段一次布放到位或者在用户开通阶段布放;也可采用微管一次布放到位、入户光缆根据需要吹放。4)入户光缆宜采用12芯光缆;对于重要用户或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4对于FTTO应用,引入光缆、入户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灵活配置。5对于FTTB应用,进入楼宇ONU节点的引入光缆,应根据所覆盖用户数配置适当的纤芯数,并应考虑向FTTH演进的纤芯需求,宜采用48芯光缆。商业楼宇可适当增加纤芯数。6.0.2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室外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符合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2住宅区配线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结合小区管道、线槽或桥架等合理选择路由,应符合光缆路由短捷安全,施工维护方便的原则。,6.0.3当路由空间不允许采用直埋、管道或架空方式敷设,且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80mm时,可采用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方式。6.0.4墙壁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安装光缆位置的高度应尽量一致,住宅楼与办公楼以2.5m3.5m为宜,厂房、车间外墙以3.5m5.5m为宜。2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用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必须符合下表,3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必须符合以下规定。,6.0.5在预埋线槽和暗管中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在预埋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对敷设的光缆进行标识。2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3楼内垂直竖井内预埋暗管时,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管径不宜小于50mm;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6.0.6用户引入光缆的敷设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用户引入光缆敷设安装宜采用墙壁、暗管和线槽等多种方式。2对于没有预埋穿线管的楼宇,用户引入光缆可以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卡钉间距为300mm。3用户引入光缆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4楼内水平方向有预埋暗管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光缆敷设及辅助设施安装要求,6.1.1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6.1.2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接入网光缆敷设安装最小曲率半径,6.1.3室内光缆和用户引入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光缆在楼层分纤箱每端预留光纤长度宜为1.0m1.5m;在建筑物配线间或交接间每端光缆预留长度为3.0m5.0m。2用户引入光缆在用户端预留长度应不小于0.5m;在楼层、室外墙壁和杆路上的光缆分纤箱的预留长度应不小于1.0m。3需在室内公共场所明敷光缆时,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措施。6.1.4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槽道开槽宽度应根据所放光缆的外径,确定,一般应小于20mm,槽道内最上层光缆距路面深度不小于80mm,槽道总深度不大于路面厚度2/3。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光滑和无硬坎(台阶);沟槽的转角角度应保证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符合要求3在敷设光缆前,应先对光缆沟槽及路面进行清洁处理使沟槽满足光缆布放和修复工艺要求,沟槽内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底平滑,然后在沟底预置一根用做保护层PE泡沫填充条或其他合适材料。4路面微槽敷设光缆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法敷设;光缆宜整盘敷设。,5根据沟槽的深度和路面恢复材料的特性不同,需要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6路面的恢复应符合城市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要求6.1.5光缆接续、成端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的直通接头或分支接头宜采用熔接方式。2光缆在局端成端应采用熔接方式。3光缆在光分配点成端应根据安装环境采用熔接或冷接方式。4入户光缆可采用现场组装预埋光纤式连接器或熔接尾纤方式成端。5光缆接续、成端的光纤接头衰减限值应满足表6.1.5的规定,6.1.8室外墙挂式安装光缆分纤箱,箱体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2.83.2m。6.1.9光分路器的安装应安全牢靠,便于维护。6.1.10用户端设施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用户家庭采用用户智能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