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更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摘要 语言的发展经过了长远的历史进程,由于地理环境、人口迁移、民族间的交融 等影响,官话方言内部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代词虽是词汇中的小类,但由于经常 使用,在交流中更容易受到其它方言的影响,从而变得复杂。本文从辉县话的代词 八手,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语料,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和共同语进行比较,从 而寻找它们之问的差异。文章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交待了辉县方言的归属问题和境内语言的差异。对语言 学界目前对方言代词的研究情况作了简单叙述,阐明了研究辉县方言代词的意义。 第二部分对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做了描写。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把它和共同语 作了比较,找到了之间的差异。对辉县方言主要的人称代词的来源做了简要的说明。 第三部分对辉县方言的指示代词做了描写。并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把它和共同 语作了比较,找到了之间的差异。对辉县方言主要指示代词的来源作了简要说明。 第四部分对辉县方言的疑问代词做了描写。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把它和共同语 作了比较,找到了之间的差异。对辉县方言中主要疑问代词的来源做了简要的说明。 第五部分是结论。对上面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做了归纳,从而得出论文结论: 辉县方言中的代词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北方方言;辉县;方言;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t h el a n g u a g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a s s e dt h r o u g ht h el o n gh i s t o r i cc o u r s e ,b e c a u s e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b e t w e e nt h ep o p u l a t i o nm i g r a t i o n s ,t h en a t i o n a l i t yb l e n d sa n d s o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 ,t h em a n d a r i nd i a l e c ti n t e r i o ra l s oh a dt h ec e r t a i nd i f i e r e n c e t h e p r o n o u na l t h o u g hi si nt h eg l o s s a r ym i n o rs o r t ,b u tb e c a u s ef r e q u e n t l yu s e s ,i se a s i e ri n t h ee x c h a n g et or e c e i v eo t h e rd i a l e c t st h ei n f l u e n c e ,t h u sc h a n g e sc o m p l e x t h i sa r t i c l e o b t a i n sf r o mt h eh u i x i a ns p e e c hp r o n o u n ,u t i l i z a t i o no i l t h e - s p o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m e t h o d c o l l e c t i o n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u t i l i z a t i o na l t o g e t h e rw h e nc o m p a r e st h em e t h o da n dt h e c o m m o nl a n g u a g ec a r r yo n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t h u ss e e k sb e t w e e nt h e m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t h e p a p e ra l t o g e t h e rd i v i d e sf i v e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f o r w o r d m a i n l yt r a n s f e r s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o w n e r s h i pq u e s t i o na n d w i t h i nt h eb o u n d a r i e sl a n g u a g en o n u n i n f o r m i t y a tp r e s e n th a sm a d et h es i m p l en a r r a t i o n t ot h el a n g u a g e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t ot h ed i a l e c t p r o n o u nr e s e a r c h s i t u a t i o n h a d e x p o u n d e ds t u d i e s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p r o n o u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s e c o n dp a r th a sm a d e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t o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u s i n ga l t o g e t h e rw h e nc o m p a r e st h em e t h o dh a sm a d ei ta n dt h ec o m m o nl a n g u a g e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h a df o u n dd i f f e r e n c e h a sg i v e nt h eb r i e fe x p l a n a t i o nt ot h et l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 m a i n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o r i g i n t h et h i r dp a r th a sm a d e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t o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d e m o n s t r a t i v e p r o n o u n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a l t o g e t h e rw h e nc o m p a r e st h em e t h o dh a sm a d ei t a n dt h e c o m m o nl a n g u a g e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h a df o u n dt h e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c e h a sg i v e nt h e b r i e f i n gt o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m a i nd e m o n s t r a t i v ep r o n o u no r i g i n ,r h ef o u r t hp a r th a sm a d e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t o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q u e s t i o np r o n o u n u s i n ga l t o g e t h e rw h e nc o m p a r e st h em e t h o dh a sm a d ei ta n dt h ec o m m o nl a n g u a g e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h a df o u n dt h e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c e t h em a i nq u e s t i o np r o n o u no r i g i nh a s g i v e nb r i e fs h o w i n g t ot h e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i n t h ef i f t hp a r ti sc o n c l u d i n gr e m a r k s h a sm a d et h ei n d u c t i o nt oa b o v et h r e em a i n p a r t sc o n t e n t ,t h u sd r a w st h ep a p e rc o n c l u s i o n :i nh u i x i a nd i a l e c tp r o n o u nh a st h e r e m a r k a b l ep l a c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k e yw o r d s :n o r t hd i a l e c t ;h u i x i a n ;d i a l e c t ;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d e m o n s t r a t i v e ; i n t e r r o g a t i v ep r o n o u n i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r i e s i s y 1 0 1 2 7 1 6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应凌文 日期:。0 年ff 月也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赵瘸五 e l 期:土神6 年月姐日 导师签名: 日期:z w 6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l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童丝塞逞銮卮溢卮! 旦圭生;旦二生;旦三生筮血! 作者签名:起y 蚕议 日期:) 0 。佯,f 月,争e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刖 舌 1 1 辉县方言的归属及内部差异 依据詹伯慧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 官话方言( 北方方言) 、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其中官话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言片,即华北、东北官话;西 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南麓、华北平原西部, 毗邻山西省。 辉县方言属官话方言中的华北官话,全境语言基本一致。但由于历史悠久、地 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同地区也存在一些差别。除与外省、外县接壤形成若 干过渡带,可以大致分成三个方言片。 第一片以城关话为代表,简称中区。包括城关、百泉、孟庄、胡桥、北云门、 赵固、占城、冀屯、峪河、王敬屯、薄壁、褚邱、上八里、洪州、黄水、高庄、拍 石头、张村、常村1 9 个乡( 镇) 。 第二片以南村话为代表,简称北区。包括南村、西平罗、南寨、三郊口、沙窑、 后庄6 乡,历史上为比较封闭的山区,语音、词汇均有特点。 第三片只有吴村一乡,简称西区。靠近修武县,受其影响较大,语音、词汇同 上述两区均有明显差别。 城关话受共同语影响较大,没有多少方言特色。西区只有吴村一乡,研究的意 义不大。本文将以北区为重点,以中区为次重点,来全面描述辉县方言的代词系统。 1 2 辉县方言代词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意义 辉县北区地处险峻的太行山区。比如回龙村位于河南太行山脉之中,地势险峻, 从1 9 9 7 年冬天丌始,一直到2 0 0 2 年,张荣锁带领回龙村的村民,历尽艰险,修建 了“一条9 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 公里长的公路隧道,才将回龙村的山上山下连为一 体。沙窑乡的郭亮村,位于太行山脉,和山西接攘,交通非常不便,祖祖辈辈上山 下山要走7 2 0 台阶的险峻的“天梯”,从1 9 7 2 年开始,郭亮村1 3 位村民利用6 年 时间开凿出一条k 达1 2 5 0 米的长洞,1 9 7 7 年5 月1 日,郭亮隧道爿正式通车。 辉县北区的居民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晌,长期缺少和外界的交流,居然形 硕士学位论定 m a s t e r s1h i i s l s 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和中区、西区都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婴儿,中区和西区都叫 “月娃儿”,可是北区称 k r 4 n i a r q 】;再如,凳子无论是高凳子还是矮凳子中区和西 区的居民都称“板凳”,北区的居民称为“杌”;“媳妇”这个词中区和西区的居民 都称“媳妇儿”,北区的居民却叫【s u 叼。山川i 的阻隔是历史上方言形成的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可否作出这样的设想:辉县北区的居民由于长期封闭,会不会更多地保留 了古语的特征? 这个设想就是促使我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官活方言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语言学者们把研究的兴 趣和重点集中在东南地区方言上,所以说东南地区方言的研究有很大的成果。官话 方言,尤其是河南方言几乎是无人问津,除了各地方编写的地方志之外,见不到对 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系统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空白。 代词虽然是词汇中的小类,但在日常用语中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词汇,方 言特色十分鲜明。而且代词属于比较稳固的词汇,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容易保留前 代语言的旧有读音。因此,通过对辉县方言代词的研究,可以考察辉县北区的方言 和其它地方方言的关系以及有无古语的大量存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辉县北区的交通已经便利了很多,山民更多的到外地打 工挣钱,孩子们更多的到山外求学,他们的纯朴的语言有被普通话影响和代替的趋 势。而这个时候,关注这种语言、研究并记录这种语言就显得尤为紧迫。 1 3 建国后汉语方言代词研究概况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从汉代的杨雄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建国以后确 切地说从8 0 年代以后,我国在方言代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吕叔湘著、 江蓝生补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对近代汉语代词做了系统地研究,对一些代词的语源 做了推测,对以后学者对方言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方言代词专著主要有李如龙、张 双庆主编的代词和张惠英著的汉语方言代词研究。从8 0 年代开始,在方 言、中国语文刊物上发表的方言代词专题论文2 l 篇。( 以上统计数据引自曹风 霞的建国后国内汉语方言代词研究综述) 。 建国后我国方言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上: ( 1 ) 方言人称代词单复数的探讨 吕叔湘的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三身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从语用的角度作了论 述。其它一些学者则更多地从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上作了探讨,比较突出的有钱乃 荣先生、施其生先生和乔全生先生。发现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主要有合音、加“们、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r i e r st l i e sj s 家、都”等词缀、加数量短语和变调等形式,还有关于单复数同形以及单数复化、 复数单化等的报导。 ( 2 ) 代词语源的考证 通过考本字,弄清了许多方言词与古代汉语词汇的继承和变异关系,把共同语 语法的研究和方言语法的研究联系起来。在方言代词考源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是吕 叔湘、施其生、刘丹青、张惠英、李如龙等。吕叔湘考证了代词“您、俺、咱”以 及复数词缀“们”的语源:施其生考证了汕头方言“我、你、伊、阮、恁、伊人” 的语源:刘月青考证了吴江方言的三身代词的字源:李如龙、张惠英也都对方言三 身代词的语源做了探讨。除此之外,吕叔湘、李如龙、张惠英还对部分疑问代词的 语源做了探讨。虽然并没有形成定论,但至少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对我们今后的研 究工作很有启发。 ( 3 ) 指示代词的距离指示范畴 汉语方言的指示代词多数地区是两分的,即近指和远指。但并不是所有的方言 区都是这样。赵元任在他的钟祥方言记第一次指出了指示代词存在三分现象, 即近指、中指和远指。此后,学者们纷纷对这一问题做了研究,发现许多方言区的 指示代词存在三分现象,还有的方言区的指示代词是一分的,如上海、宁波等地。 从学者们运用的研究方法上来说,主要有普通话和方言的横向比较、不同方言 点的横向比较和方言与古代汉语的纵向比较等方法。这种动态的交叉比较研究,包 括了时间和空削两种因素,因而可以互相印证,以更准确地揭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 部规律,从而大大推动了方言语法的研究。 砸士哮位论置 m a s t e r 。st i - es f s 2 1 引言 二、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又称身称代词、称谓代词、称人词,指代替人或事物的词。 现代汉语一般把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反身代词、总称代词、旁称代词和分 称代词等。 三身代词包括第一身( 第一人称) 、第二身( 第二人称) 、第三身( 第三人称) 、 三身代词又有单复数之分。 反身代词是复指前面提及的人与事物,比如北京话的“自己”。 统称代词是称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比如北京话的“大家”。 旁称代词是指提及某人之外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比如北京话的“别人”、“人家”。 分称代词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的个别分称,比如北京话的“各人”、“每人”。 本部分将从人称代词的类型、特点、语法功能利来源四个方面对辉县山区方占 代词作详细的描述。 2 2 辉县方言三身代词的单数形式和语法意义 辉县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我”有两种语音形式,即 u o1 和 v o l1 ,第二 种语音仅限于在北区使用,中区和西区采用第一种语音形式。并且,在北区中老年 人多发 v 0 1 音,年轻人多发 u a l 】。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全县发音一 致,为f r i i l 和i t 卸。 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单数的领属形式,中区和西区发音比较一致,分别为“我 的”,“你的”,“他的”,其中“的”发“哩”音。北区表领属时发音比较特殊,全 部表现为采用音变的方式来表示,“我的”为 v e - i 】,“你的”为 r i i e , 1 1 ,“他的”为 【t eq 。 辉县方言中区和西区“我”、“你”、“他”在表领属时,表现出如下特点: “我”和“你”在表领属时仅限用于指物名词前,并在后面跟结构助词“的”。 如“我的书包你的衣服”,不可用在亲属称谓的前边,如“+ 我爸p 你婶”,这是和 普通话不相同的地方。第三人称“他”既可以用在指物名词前,又可以用在亲属称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r 1st h e s i s 谓的前边,表现得比较自由。不过,用在指物名词前须加结构助词“的”,用在亲 属称谓的前边则省去结构助词“的”,如“他的车1 他姐”。 辉县方言中,北区“我”、“你”、“他”表领属时发音特殊,用法也和中区、西 区差别较犬。“我”、“你”、“他”均可用在指物名词前,且不加结构助词“的”靠 语音的变化来区别是否是领格。如“我的衣服”发音为 v e q 衣服,“他的书”发音 为 t e 叼书。“我”、“你”、“他”均不可用在亲属称谓的前边,如“* v e q 】姐* 瑶i e q 爸p f t e q1 大爷”。 辉县方言中,无论是那个区,“我”、 宾语和定语,这一点和普通话完全一致, “你”、“他”在句子中都可以用作主语、 这里不再举例。 2 3 辉县方言三身代词的复数形式和语法意义 辉县方言中,三身代词的复数形式比较复杂,主要有合音表复数、加词缀“都” 表复数、加词缀“家”表复数、加词缀“们”表复数和加数量词表复数等五种形式。 这比普通话表复数要复杂得多,下面一一来加以说明。 2 3 1 合音表复数 辉县方言中,三身代词采用合音的方式表示复数的词汇有三个,即“俺”、“您” 和“咱”。“俺”是“我们”的合音,在语意上相当于“我们”;“您”是“你们”的 合音,在语意上相当于“你们”;“咱”是“咱们”的合音,在语意上相当于“咱们”。 “俺”在官话方言中使用很普遍,并且多数方言区还可以表示第一人称单数。 例如: 老师,俺都饿晕了,你就快点下课吧! 师傅,麻烦你给俺照张相! 上面的两个例= 如果是在有些方言区“俺”既可以理解为单数,电可以理解为复数, 但是在辉县方言中却只能理解为复数。在辉县方言中,“俺”表示单数的例子不多。 “俺”本身已经是复数了,但是有时候还可以在“俺”的后面再跟数量词来表 示复数,形成叠床架屋般不可理解的复杂形式,但是仅限于需要强调具体人数的时 候,如: 班长,给俺几个也签上名字。 俺仨的衣服都淋湿了。 硕| 璋值论 m a s t e r + st h e s i s “俺”作为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和所对应的第一人称单数一样,在句子中可以做 主语、宾语和定语。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俺”在做领格时,有时需要加结构助词 “的”有时则不需要。一般情况下,用在亲属称谓和社会关系之前做领格时,不 加结构助词“的”,用来表示尊敬和亲近,如“俺爸俺姐俺姑俺主任俺老师”;用 在所归属的单位之前,也不加结构助词“的”,用来表示一种集体自豪感,如“俺 家,俺村俺乡俺县俺省俺国俺学校俺厂俺店俺公司”;用在个人、家庭、家族和 单位所有的权力和财产之前,均需要加结构助词“的”,表示一种拥有,如:“俺的 要求俺的权力俺的经费俺的工资俺的房产i 俺的汽车”;有时也可以用在亲属称谓 和社会关系之前,并且后面跟上结构助词“的”,但要表达的意义不是亲近,而是 要强调一种责任,如:“俺的学生俺的后代俺的长辈”。 “您”是第二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相当于普通话的“你们”,是指称对方时 最为常用的人称代词。“您”在辉县方言中发音为 n e i i 1 ,和普通话的“您”字形相 同,但是读音不同,用法也不一样。“您”用在普通话中,是为了显示对对方的尊 敬,是用于第二人称的敬称形式。可是在辉县方言中,“您”却没有表敬的意义。 在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都有“恁”,字形虽然和辉县方言的“您”不 同,读音和用法却非常相似。在南方些方言中,比如湖北五峰、武汉、宜昌、湖 南桃源等地第二人称代词写作“您”,读音和“恁”相似,但有表敬的意思,可见 和辉县方言中的“您”不同。这也许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地区在对古代的语言传承的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歧。“您”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和它所对应的第二 人称单数“你”语法意义一样,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不过,“您” 在做领格时,要受到和“俺”同样的限制。 “咱”在辉县方言中,是一个表示第一人称复数的主要代词,相当于普通话的 “咱们“,如: 小王,小李,天不旱了,咱该出发了。 小玲,咱明个去逛公园吧? “咱”和“俺”虽然都是用于第一人称,但是意义不同。“咱”是包括听话人在内 的包括式,“俺”是不包括听话人在内的排除式。“咱”和“俺”的这种用法一l 的区 别恰好等于普通话中“n n l f ”和“我们”的区别。“咱”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 语和定语,其语法意义和“俺”、“您”相同。如: 小玲,咱去看夜市吧? ( 作主语) 快走吧,大哥在前面等咱呢。( 作宾语) 哥,咱妈病了,你快回来吧! ( 作定语)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f l i p , st e s i s “咱”在作领格时,同样要受到和“俺”、“您”作领格时一样的限制。 关于“俺”、“您”、“咱”在辉县方言中的用法,这里补充说明一点内容: “在过去的中国社会,家族的重要过于个人,因此凡是跟家族有关的事物,都 不说我的、你的,而说我们的、你们的。”( 吕叔湘,1 9 8 5 :7 2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俺”、“您”、“咱”在做领格时,一般要理解为复数,但是也会有极个别的例子要 理解为单数,这我认为应当视作“俺、您、咱”的非常规用法,也可以理解为活用。 比如: 啥好东西,让咱尝尝呗! ( 活用作第一人称单数“我”) 你怀疑我? 咱的品质就恁差? ( 同上) 人家会巴结领导,咱可没那本事。( 同上) 咱不比人家笨呀,咋老是没有人家考试成绩好呢? ( 活用作第二人称单数 “你”) 咱不去找他,让他主动来找咱! ( 同上) 别哭了,这是谁又惹俺了? ( 活用作第二人称单数“你”) 谁敢劳您大驾呀? ( 活用作第二人称币数“你”) 您老公刚刚给你打电话了。( 同上) 2 3 2 加词缀“都”表复数 在辉县方言中,有加词缀“都”表示复数的用法,主要有“俺都、您都、咱都、 他都”,如: ( 1 ) 俺都都没有考试的资格。 ( 2 ) 您都都走吧,我留下来陪他。 ( 3 ) 他都都大了,你就不要再瞎操心了。 ( 4 ) 咱都都参加这次考试吗? 上面的例句中部包含了两个“都”字,前边的“都”和人称代词连用,用来表示复 数,后面的“部”是副词,表示“全部”。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句子分别去掉一个“都” 字,除了例( 3 ) 外,每个句子都可以有两种理解:轻读“都”,则表示“都”是一 个词缀,用来表示复数:蕈读“都”,则“都”是一个副词,用来强调“全部”的 意思。 “俺都、咱都、您都”在表示复数时,其用法和“俺、咱、您”不同,“俺都、 咱都、您都、他都”可以在句子中做主语,如: 咱都都得参加这次考试。 硕士学位论炙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俺都没有参加比赛的资格。 您都都走吧,我留下来陪他。 他都都失了,你还用操心吗? “俺都、咱都、您都、他都”不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语,如: + 这场比赛淘汰了他都。 + 这场官司整惨了咱都。 + 你险些害了俺都。 q t 扰您都了吧? “俺都、咱都、您都、他都”在句子中可以做定语,但是仅限于在指物名词前做领 格,不可以在亲属称谓和社会关系的前边做领格。如: 咱都的奖品俺郝的化妆品您都的用具他都的衣服 + 咱都爹, g g 都姐您都姨+ 他都老师 “都”作为词缀表复数的用法在很多方言里都可以看到,比如银川方言( 下面的例 子转引自李树俨银川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两种形式及词缀“都”) : 单数 复数 a 式b 式 我v a ” c p ,f l 如”4 5印们都蠲5 3 - 3 5 t 9 u “ 你n i 5 3 你们a n 5 ”5你们都n i 5 3 3 5 mt a u “ 他t r 4他们fa 4 4 m他们都t a 4 4 m t a u 4 4 另u 家p i e 53 ( t c i ) 另0 门p i e 5 3 1 m另0 都p i e 5 3 l mt a t 4 4 在南方方言罩还有用“兜”作词缀表复数的,张惠英认为“兜”和“都”是同音字, 并根据厦门话中“兜”有表示“家”的意思认为“兜”只用作复数人称代词词尾, 犹如“家、门、罩”之用作复数人称代词词尾。 我们认为虽然“都、兜”的字形不同,但从语义上看,它们都有表示“多数或 全部”的意思,因而,可以把“都”和“兜”看作是同音字,认为它们只不过是南 北的习惯写法不同而已。 2 3 3 加“们”或“家”表复数 辉县方言中有加“们”表复数的用法,但不是加在“我”、“你”、“他”等人称 代词之后,主要跟在表人的名词后来表示一类人,如“小孩j l t f l 1 ”、“老师们”、“工 人们”、“伙计们”等,或者用在某些指人名词后来表示一个专用的名称,不表示复 数意义,如:“娘儿们、爷儿们。现代汉语兰州话中还有“们”加在指物名词后用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le r sr h e s i s 表复数的情况,如“树们”、“衣裳们”、“房子们”、“猪们”。藁城话中有“小鸟们”、 “树们”“衣服们”等说法,孙锡信认为是历史上受蒙汉对译影响中语言中留下的 痕迹。( 孙锡信,1 9 9 0 :3 0 2 页) 在辉县方言中没有发现“们”用在指物名词后的例 子。 在辉县方言中也有用“家”附在指人名词后来表示一类人,如: 娘儿们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他一个大老爷儿们家,咋会知道这些 他一个小孩儿家,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家”和“们”都跟在指人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但用法略有不同。“们”用在指人 名词后作词尾表一类人;“家”跟在指人名词的复数后作词尾表一类人。在吴词区 的一部分方言里,“家”字发展成一个表复数的词尾,例如在武进、宜兴、溧阳、 江阴、丹阳等。这些地方的“家”字的用法跟官话区的“们”字大体相同:我家; 我们,你家= 你们。好些方言里,例如湖北和云南都有“你家”一词,用为敬语。 可见各地方言里“家”的用法都有所不同。 2 3 4 加数量词表复数 辉县方言中,在表示人称复数但同时需要明确具体人数时( 通常数目较小) , 常常会在人称代词后加数量词来表示复数,如“您俩”“您仨您几个”等,并且 跟在人称代词后面的这些数词和量词常常要合音,如: - - 个 y u 0 4 4 】两爪 1 i a 4 2 】三个 s a 4 4 】四个【s f l 3 】五个【u 0 5 3 】 六个【i i o u 2 3 七个i 9 】j k 3 p a 4 4 】九个【t g i o u 5 3 u o 】十个 s 。7 k a 普通话中也有在人称代词之后加数量词表复数的用法,如“我俩你两个他三 个”。但是在辉县方言中不能在“你”和“我”的后面加数量词表复数,而只能是 跟在“俺”和“您”的后面。在普通话中跟在代词之后的这些数量词也常常不合音 ( 除了“俩”和“仨”之外) 。 2 4 辉县方言无定称人称代词的形式和语法意义 无定称人称代词包括自称代词、统称代词、旁称代词和分称代词,我们把这些 人称代词简称为无定称人称代词。在辉县方言中自称代词的形式有“自个jl d 自己”、 “我自个) l i 我自己”、“你自个j d 你自己”、“他自个j l 他自己”;统称代词用“大伙 儿”和“大家f k ) d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大家”;旁称代词用“旁人”和“人家”,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丁e r s 丁e s 【s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别人”;分称代词用“各人”,各普通话完全一样。辉县方言中 的无定称人称代词和普通话相比,差别不大,这里不再多加叙述。 5 辉县方言人称代词的特点 大体上讲,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和普通话相比,还是同大于异。和普通话相比 较,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有三个特点,即人称代词后不能用加“们”的方法来表示 复数、没有敬称词、三身代词单数在表领格时有音变。下面具体来加以说明: 2 5 1 人称代词后不加表复数的词缀“们” 在普通话中,“们”字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用法就是加在人称代词“我”、“你”、 “他”、“咱”的后面以及准代词的尊称谦称之后,造成一种复数形式。但是在辉县 方言中表复数的方法主要有合音式、加“都”式、加“家”式和加数量词式等方 法虽然也有加“们”表复数的方法,可是仅仅是用在指人名词后,如“解放军们、 老师们、师傅们、工人们、学生们、社员们等”,而不能直接加在人称代词的后面, 和普通话相比,“们”的功能显然要弱得多。 2 5 2 没有敬称形式 现代北京活里用“您”字做第二人称“你”的礼貌式,用“怨”做第三人称“他” 的礼貌式,如: 谢谢您,您又给我这许多钱,我先替冬儿谢谢您了。( 冰心,集2 8 6 ) 再过二三年,我也得跟您一样! 您横是快六十了吧? ( 老舍,骆1 1 8 ) 得啦! 你老人家拿我两个大的,准保赔着本卖。您要什么样子的? ( 。老舍, 四世同堂) 山西大同用“您儿们”表你们的尊称,用“怨, s l f ”表“他们”的尊称。武汉方“言 里也有“您家”等表尊称的词语。但是在辉县方言中没有发现跟“您”、“怨”相 当的敬词形式。那么,在不得已要表示尊敬的时候,辉县人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 况下,辉县人通常是使用对方的官位名称和身份名称来表示尊敬,例如: 王经理,你来了? 谢谢王教授的指导! 大婶,你忙啥呢? o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2 5 3 表领属时发生音变 和普通话相比,辉县北区的三身代词单数发音特殊,并且在表示领属时通过音 变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你”、“他”发音为【v 9 1 】、【嘶1 、 t a 1 ,但在表 领属时发音则是 v e q 、 1 】i e q 】、 t e _ 。我们权且认为发音发生变化是和结构助词“的” 合音的结果,但是理由并不充分。 2 6 辉县方言主要人称代词的历史来源 2 6 1 “我”的历史来源 在甲骨h 辞中,我就是一个主要的人称代词,在诗经中更是占绝对的优势。上 古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繁复,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印、台、朕” 等。周生亚认为“台”是“余”( 予) 变体,( 台:馀母,之部;余予:馀母,鱼部) “ 口”是吾的变体( 印:疑母,阳部:吾,疑母,鱼部) ( 周生亚,1 9 8 0 : 1 3 3 ) 尔雅释古说:“印吾台予朕身甫余占,我也”,用“我”来注释其它的人称代 词,说明“我”在当时是最通用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人称代词。上古时期,人称代词 虽然繁复,但是在先秦典籍是比较常用的只有“我、吾、余、予”。吕叔湘说“我、 吾”和“余予”属于两个系统,“我、吾”常见于对话体,“余、予”常见于自叙体。 王力说,在先秦时期,“我”和“吾”有语法上的分工,“吾字用于主位和领位, 不用于宾位。除非在否定句中里,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时候,吾字才可用于宾 位。”( 王力,2 0 0 5 :4 2 ) 现代汉语里的“我”字应当就是古汉语里的“我”,虽然由于中间经历的时问 较长,语音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学者们肯定地加以推断:出现在先秦文化典 籍中的“我”和现代汉语以及许多方言区的“我”是个语词。在不同的方言区, “我”的发音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无一例外都来源于甲骨h 辞中的“我”。 2 6 2 “你”的历史来源 王力说:“你,广韵:乃里切,秦人呼傍人之称7 ,似乎是唐代新产生的一 个词。其实你也是一个强式,是雨字古音保存在口语里( 口i a r i a n i ) 。 通雅说:雨、汝、而、若乃一声之转,雨又为尔俗书作你。 这个语源的解释是正确的。”( 王力,1 9 8 0 :2 7 2 页) 吕叔湘说:“第二身代词你就是古代的雨。汉晋以来,草书里久已把雨 写作尔,“南北朝人写这个字已经跟现代的情形相似,除必须工整的场所作两 外,通常就写你。至于什么时候又在左边加上47 旁,那一定是在雨的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s 语音跟读音已经分歧之后,借这个来分别一f 。”( 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 9 8 5 :3 ) 至于“尔”什么时候写成“你”及分化或成为n i 音,吕叔湘根据北齐书“雨”、 “尔”、“你”三种写法并存,周书隋书均有“你”的写法,及其与北史 相较“尔”、“你”的异文,提出:“大概你的写法也是南北朝的后期就已经出 现,隋唐之际已经相当通行,到了修史的文人或誊写的钞胥敢于录用的程度。”( 吕 叔湘著、江蓝生补,1 9 8 5 4 ) 从晚唐五代起,又有“你”前加词头“阿”的例子。 宋代以后,随着词尾“们”的逐渐通行,又用“你们”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不过辉 县话保留了历史上使用“您”作为第二人称复数的习惯,“你”仅用来作第二人称 的单数。 2 6 3 “他”的历史来源 “他”原来作“它”,是“蛇”的意思。据说在远古时,人居住在草中,害怕 蛇的侵害,在问候时也说“无它乎? ”( 没有蛇吧? ) ( 没有变故吧? ) 这样,“无 它”就成为“没有变化没有异常”之意,“它”从“别的物别的事”转变为 “别的人”,然后又转变为“某人”的意思,成了第三人称代词。( 太罔辰夫,1 9 8 7 : 9 8 ) “他”在现存的先秦的古籍中有三种写法:它、他、佗,是一个无定代词。王 力认为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就是从上古的指示代词“它”发展来的。作 为第三人称代词来使用是起源于唐代,并举出了几个例子来加以证明。( 王力2 0 0 5 : 5 3 ) 编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杜甫,清明) 颇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元稹,遣悲怀) 虽作拒张,又不免榆他口子。( 张文成游仙窟) 计时应拒得,佯作不禁他。( 同上)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 同上) 已与他作期约。( 蒋防霍小玉传) 苏联古单耶维奇认为“他”从古代汉语中的指示代词“别的”变为第三人称代 词是在六朝时期,他举了六朝时期两个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例子: 昔的雄雌二鸽,共用一巢雄嗔雌言:“取果勤苦,当汝独食之”即便 以唏啄雌鸽杀天降大雨,果得滋润,还得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食不 食,我枉杀他。( 百喻经二鸽喻) “卿等二人,俱为不是。由檀腻轴口不付汝, - 3 截其舌;由卿见牛,不自收摄, 当挑汝眼。”彼人白王:“清弃此牛,不乐剜眼截他舌。”( 贤愚经) ( 郭锡良,2 0 0 5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郭锡良认为:初唐“他”丌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盛唐时才萨式确 立起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地位。而六朝是“他”字从指示代词转变为人称代词的一 个重要的变化阶段。他举唐初寒山子诗集为分例: 可责天然物,独一无伴侣觅他不可见,出入天门户逢见一群女谓 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 宋代以后,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意义开始普遍使用,但是没有男女性别之分, 也没有人物之分。民国以后有了专门用来称呼第三人称女性的“她”和专门用来称 呼无生命事物的“它”。王力先生说大概是受了西洋语法的影响。 2 6 4 “俺”的历史来源 北宋时,在第一人称代词“我”后附加“懑”或“每”表达复数意义,而一般 认为加“懑”是北方话中的用法,加“每”则在南方话中比较常见。到了南宋时期, 北方话中的“我懑”变成“我们”,而“我每”则合音成“俺”。到了元代中后期, “俺”有了单数的用法,此时单复数并存。在水浒中,“俺”已用于单数,可 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同时主要是在作属格时保留了其复数的意义。比如: 俺须不是你侮弄的。( 单数,主语,第三十三回) 你只依着俺行。( 单数,宾语,第五回) 如是郁保四不回,便是中俺之计。( 单数,定语,第六十八回) 俺山寨里缺少粮食。( 复数,定语,第二回) 明清时期聊斋俚曲集、醒世姻缘传、金瓶梅等历史文献中均有“俺”作为 第一人称代词的用例,表示第一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比如: 张大说:“俺也不潮,这有个话说。”( 作主语,聊斋俚曲集墙头记) 俺没敢依他,说来合奶奶说,说奶奶叫照着数把给他哩。( 作主语,醒世 姻缘传第三十二回) 来此已到门前,待俺径进。( 作宾语,聊斋俚曲集墙头记) 哥哥呀,破衣施给俺一件。( 作宾语,聊斋俚曲集慈悲曲) 叫他每人送俺五十,这是银子,合俺平分;那钱叫他自家得了罢。( 作宾 语,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三回) 张诚又说:“俺哥哥,你还不吃饭吗? ”( 作定语,聊斋俚曲集慈悲曲) 官人们讲这老虎,只俺这清河县,这两日好不受这老虎的亏! ( 作定语,金 瓶梅第一回) 硕士学位论文 b l a s t e r st h e s l 5 俺老爹与管砖厂黄老爹。例如今都往东平府胡老爹那里吃酒,顺便先来拜 老爹,看老爹在家不在。( 作定语,金瓶梅第四十八回) 俺爹到了出月初三e l ,要结拜十兄弟,敢叫我请老爹上会哩。( 作定语,醒 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 2 6 5 “您”的历史来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辉县方言中的第二人称复数“您”和北京话中的敬称“您” 虽然是同一字形,但是读音不同,来源也不相同。吕叔湘先生( 1 9 8 5 ,3 7 页) 和太 田辰夫( 1 9 8 7 ,1 0 6 页) 都把北京敬称“您”和老残游已中的“仔”作了一翻 比较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太田先生认为“停”是源,“您”是借用现成的 字而已,而“仔”又可能和中古的“侬”有关。吕先生赞同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下册提的“您”是“你老”合音的说法。早在一九零七年,吴趼人发表于上海时 务报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十二回,己作注说:“你仔,京师土语,尊称 人也。发音时唯用一仔字,你字之音,盖减而不露者。或日:你老人家四字之 转音也,理或然欤。”吕先生和太田辰夫一致认为,这个敬称“您”和金元以来白 话中的表复数的“您”并不是一个来源。 辉县方言中的第二人称复数“您”是宋代“你懑”或“你们”的简缩形式,本 是复数。但在宋代就有用作单数的例子。到了元代,“您”用作单数的例子更多。 在蒲松龄( 1 6 4 0 1 7 1 5 ) 的聊斋俚曲集中,用“您”表复数的用法比较常见。 例如: ( 张二对老婆说) 你劝咱爹再吃杯酒。( 张老说) 我酒饭都勾了,您收拾 家伙,天色已晚,歇息去罢( 墙头记三,蒲松龄集,8 4 6 页) 例中“您”,是张老称他儿子* n j i , 媳妇赵氏。 伺候下夹棍,到过午时来夹您这奴才们。( 磨难曲四,蒲松龄集,1 3 8 3 页) 例中“您”指奴才们。 ( 军门问) 您这些衙役。例如何拨官害民? ( 同上,1 3 8 5 页) 例中“您”称众衙役。 元曲中常见用“恁”表复数。这罩以蓝立校本( 1 9 8 9 ) 刘知远诸宫调和 上海古籍出版社会性1 9 8 4 年影印本的古本董解元西厢记( 以下简称董西厢) 为 根据。如: 这两幅布裙较些新,且与恁托肩换【袖】( 刘知远诸宫调十一卷,1 1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le r 。st h e s l s 这是刘知远妻对孩子说的话,所以“恁”并非敬称。 恁子母说话整一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仓储系统优化策略-第3篇-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家居背景下的木质家具设计趋势-洞察及研究
- MOM分子识别性能评估-洞察及研究
- 参茸补血酒对增强记忆力的研究-洞察及研究
- 产品分销代理协议条款扩展内容版
- 传染病溯源追踪技术规范
- 选校志愿填报指导:专业选择建议分析
- 国有企业集团并购中的税务风险管控:挑战与应对策略
- 国内游业务合同的现状审视与优化路径:基于旅行社视角的深度剖析
- 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多维度影响剖析与展望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组织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RBA商业道德程序文件(系列)
- 钢结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电力应急电源装备测试导则》
- 海水鱼类增殖放流记录表格、人工标志、增殖放流验收报告
- 建筑工地节前停工安全检查表
- 微商培训的课件目录
- FZ/T 07025-2022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 德国国家概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