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随着高 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保证 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科教学评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议 题。 纵观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虽然它对保障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发挥了重 大作用,但是也呈现出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高校在评估中比较被动,评估指标 体系和评估结论的科学性不够等。因此,顺应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展的特点对本 科教学评估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对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不仅要分析其现 象,更应该深入到指导评估实践的理念上。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发展的历程,分析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发现经 济体制的转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综合化发展趋势是促使本科教学评估 产生和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现行本科教学评估的主体、评估目的、评估方案进 行全面分析,发现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主体单一,评估目的具有双重性,评估方案注 重评估的整体性。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以政府为本”的, 它站在政府的角度,着眼于高等教育的整体,而对高等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引导不足。 随后,本文提出 “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将其定义为:本科教学 评估要从高校的发展出发,使高校获得全面、主动,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 挥高等学校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重视评估的教育功能。本文 从评估的目的、评估的主体性问题、评估的实质来阐释这一理念。首先,笔者运用 系统论原理分析高等学校个体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优化的内在关系,论证了本 科教学评估应该在保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引导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其 次,笔者通过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与高等学校个体发展的关系、政府转变职能的 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高等学校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诉求。再次,笔者认为“以 ii 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估。 最后,本文基于“以高校为本”的评估理念,提出了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发展 道路: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 分析了学校、政府、社会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职能,并主张将三者的力量融合,提 出了走校本评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 以高校为本 评估理念 iii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 in our country,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established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deepening increasingly gradually, especially with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speeding up, the accel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a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ou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ssessment, it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tect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but has presented many problems, the more prominent is that higher education is rather passiv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conclusion are inadequate scientific.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study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should not only analyze the phenomenon, but it also should be thorough evaluation ideas which guide the evaluation practice. by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analyzing its inherent logic, the paper have found that the transi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reform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ness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change and develop.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evaluation subject, the evaluation purpose, the evaluation project of curr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evel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und that the evaluation subject is single, the evaluation has dual purpose, evaluation programs focus on the overall higher education. thus,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view of chinas curren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is essentially government-oriented, it stands by the governments view angle, focus on the overall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iv development havent been guided inadequate. subsequent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llege and university-oriented evaluation idea, defined as it : the evalu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ke the college or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initi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lay main role, and government guiding role;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valuation. the paper will illustrate this idea from the evaluation purpose, subjectivity problems to the essence of evaluation. firstly, the author used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 theory to analysis the inhere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universit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overall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demonstrated that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ssessment should gui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econdl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inherent between the sovereign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necessity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ransformation, and appeal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gain, i believed that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oriente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is essentially a developmental educational evalu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al path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ollege and university-oriented idea. the school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d interior ensure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its functions, and the social shoul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ocial supervision system.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the school,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pointed out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forces, and put forward a way of school-based evaluation. key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oriented evaluation idea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绪绪 论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 如何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五年一轮 的本科教学评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纵观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可以 看出,尽管本科教学评估对于保障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 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显著的是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程中高校比较被动、评估方 案的科学性不够等。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理念没有 转换过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教学评估实际可以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 本科教学评估应该从高校的发展出发,使高校获得全面、主动、有特色的可持续发 展,而政府只需发挥其导向作用。基于这一想法,本研究试图探析“以高校为本” 的评估理念,并基于这一理念重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以更好的促进高校的有效、 可持续发展。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1.1 个人经历引发的思考个人经历引发的思考 笔者全程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迎接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工作,深切体会到本科教学评估对规范高校管理、保障办学基本条件等发挥的作用。 但是,也发现了本科教学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经过观察 比较后发现:不同学校对待本科教学评估的态度不一样,本科教学评估不能充分调 动高水平大学的积极性,而新建院校和那些急于证明自己实力的高校却花很大功夫 来准备教学评估工作;高校把评估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专家进校的检查上,高校 自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高校老师和学生并没有足够认识到本科教学评估的 作用,参与本科教学评估的积极性不高,受本科教学评估理念影响最深的是准备高 校评估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学校和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指标体系对应材料的重 复、指标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学校实际的情况等。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什 么本科教学评估没能充分调动所有高校的积极性?本科教学评估中高校的作用为什 么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到底主要是由于本科教学评估自身的不完善导致的问题还是 2 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出了问题? 1.1.2 两项调查对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质疑两项调查对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质疑 2003 年,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始实施,本科教学评估从 2003 年 到 2007 年为一个周期,共有 592 所高校参加评估,到目前为止有 309 所高校接受了 评估,还将有 283 所高校将于 2007 年或 2008 年上半年接受评估。教学评估工作开 展以来,对于更新高校办学观念、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促进高校加强教学管理等方 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然而,本科教学评估对所有高校实行同一套指标体系能否科学的评估高等学校 和引导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很多高校管理者以及研究者的质疑。根据 “高等学校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这一课题的调查显示, “教学型院校认为 双语教学 、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 图书馆状况指标 要求过高,研究型大学则认为生师比 、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指标与学校实 际不符” 。 1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一项课题对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调研所做的分析显示:对指标体系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征求评估专家、教育管理部门领导、校党委书记、大学校长的意见,其中平均 10.8% 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全面改革,86.6%的人认为需要微调;只有 2.6%的人认为不需 要调整。其中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均认为需要全面改革的占 4.3%,需要微调的占 95.7%,不需要调整为 0%。 (见下表) 关于评估指标体系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2 意见来源意见项 需要全面改革 需要微调 不需要微调 评估专家 9.0% 89.7% 1.3% 教育管理部门领导 4.3% 95.7% 0.0% 校党委书记 25.0% 70.0% 5.0% 大学校长 19.4% 74.2% 6.4% 总平均值 10.8% 86.6% 2.6% 这两项调查引发了笔者对指标体系的深入思考,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抽出 高校的普遍特征而设计的,它注重评估高校的共性。它虽然有利于保障高校的基本 1 屈琼斐,李小梅,李延保.高校本科教学分层次评估的可行性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24. 2 屈琼斐,李小梅,李延保.把注意力吸引到更加重视质量内涵和效益上来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调研分析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10. 3 办学条件和水平,但是也滋生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盲目追风或者为了追求好的 评估结论完全以评估指标的标准作为学校发展的标准,这很容易导致高校朝一个模 式发展。指标体系是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依据,它是评估主体意志的反映,是在一 定理念指导下产生的。因此评估指标体系呈现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本科教学评 估做深层次的思考。 1.1.3 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当前,国家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 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 的质量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高等学校要肩负这一重任,必须寻求多样化发展。 伴随着“大众化”和“普及化” ,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共同趋势:一是高等教育 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二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具有不同 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与特色,各类高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三是 在保持高等院校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尝试在大学型院校和非大学型院校之 间建立起联系和沟通的渠道。1 因此,必需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学校综合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本科教学 评估体系且能够引导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综上所述,现行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够充分引导高等学校的发 展。实践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发生的,因此,要完善现行本科教学评估,解决存在 的问题,不仅要对其现象进行反思,理念的反思与改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1.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首先从实践和理念层面对现行本科教学评估进行了反思, 本着改进与完善的原则, 提 出了“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并重构了“以高校为本”本科教学评估体系。这对于 促进本科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指导高等学校自主、多样化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2.1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本研究丰富了对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的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 迈进,质量问题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科教学评估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后,学 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3. 4 者们对它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但是由于我国有关评估理论研究的起步比较晚,这 方面的书籍、专著并不多。人们在研究本科教学评估的问题时,往往是从高校的实 践出发,就问题论问题,很少去深究问题背后的理念。本研究从本科教学评估背后 的理念入手解决评估中的问题,提出了“以高校为本”的评估理念,对丰富高等教 育评估的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1.2.2 实践意义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本科教学评估决策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以高校为本”的评估理念 的研究基于高校的发展,有利于将决策者的眼光转向关注高校的自主发展上来,使 决策者在制订评估方案、开展评估工作时充分考虑高校的主体地位,避免将高校导 入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发展之中,也将使本科教学评估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自教育部启动教学评估工作以来,对要不要进行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如何进行 评估和设置评估标准一直有较大争议,因此对于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 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譬如教学评估的功能、意义、目的、方法等。随着教学评 估的影响加大,研究者又将目光转向了教学评估的现状研究、评估工作中遇到的实 际问题研究、国外的比较研究、教学评估的价值反思等,研究问题更加深入和细化, 主要涉及到评估机构、评估主体、评估功能、评估指标等等。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 更加多样化,认识论的、实践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管理学的;价值分析、元分 析等等。 笔者查阅了教育领域有关评估、评价的相关的二十几本专著、著作,经过分析 发现这些著作主要重视评估基础理论和技术上的探讨,包括评估的概念、本质、分 类、对象与主体、目的、原则、方法等。具体到对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仍然是以 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为主,陈谟开的高等教育评价概论 (1988) 、许建钺的高等 学校教育鉴定与水平评估 (1992) 、王冀生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1993) 、王致 和的高等学校教育评价 (1995) 、许茂祖、张桂花的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 (1997)等著作比较全面的涉及到高等教育评估基本理论的各方面。随着我国本科 教学评估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视野更加 5 开阔,部分学者开始了对高等教育评估某一方面问题的深入研究,顾志跃的转型 中的教育评价社会评价、政府评价与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 (2005)关注到了评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开始介绍国外的研究 和经验,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 ,特拉沙赫(tarla shah)著的高等教育质 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将质量引入评估,对 14 个 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各方面进行阐释。陈广桐等编著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 评估 (2005) 、周远清主编的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 (2005) 主要研究本科教学评估,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制订原则并 介绍了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总的来说,专著、著作主要是对教育评估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整体性比较 强,研究的范围逐步从评估理论、高等教育评估理论转到对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上, 这些理论给本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而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对本科教学评估 的研究主要是在评估的作用、指标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价值的反思等方面。根 据本研究需要,经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综述。 1.3.1 关于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关于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分析,研究者们对本科教学评估的现状和问题、改进的建议讨论 的比较多,他们大都肯定了本科教学评估的作用,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本 科教学评估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也有很多研究者对现行的本科教学评估进行了 反思,他们从本科教学评估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 议。 1)关于本科教学评估功能的研究 学者们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功能研究的很多,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理论的研究 居多。别敦荣认为“在高等教育评估功能的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超出高等教 育评估的范畴谈论其功能;运用逻辑思维推导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单纯强调高等 教育评估的积极作用而忽略其消极影响。并从高等教育评估的认知性特征出发进行 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评估具有鉴定作用、反省作用、参谋作用、批判作用和中介作 用等五大功能” 。 1 实行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后,对评估功能的研究逐步由理论层面转向 1 别敦荣.论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6):34. 6 实践层面,更加关注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的实践意义。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本科教学 评估对于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保障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都发挥了很大的 作用。周济认为“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1,李小红认为“教学评估 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形式” ,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从提高本科教学及人才 培养质量、强化政府及宏观管理及本科教学评估特点三方面阐释了本科教学评估的 意义 2。研究者们主要从本科教学评估与学科;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建设;本科 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管理;高校评估与人才培养;教学评估与制度化建设等方面论 述了评估的作用。 从对文献的全面分析发现,对评估作用的研究以高校的管理者居多,他们从自 身的实践出发来论述问题,把研究的眼光放到了关注学校的发展上,但是他们都注 重本科教学评估的实然作用,而很少去探析其应然作用。 2)关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关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是目前本科教学评估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研究者 们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内涵分析、评估指标 体系的问题及改进等方面。一部分人对指标体系的研究从指导高校评估实践出发, 将评估指标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了起来,另一部分人则是为了促进指标体系的不断 科学化,更好的完善本科教学评估。 (1)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研究 对评估指标的解读,以便人们更好的理解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从而指导高校 参照评估指标体系准备评估工作。研究者有的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解读,有的从 单个指标出发分析这一指标的内涵。李进才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专家组秘书工作研修班上的发言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解读对 7 个一级指标、特色项目、重要的二级指标进行了解读。钱仁根对办学指导思想、师 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 7 个一级 指标和特色项目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3刘献君的论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办学特色 、张 建林的论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两个依据对指标体系的个别指标进行了 解读。他们的解读主要是面向学校的,涉及到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考察学校的哪些方 1 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4. 2 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试析本科教学评估的三重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6(5):29. 3 钱仁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指标内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 913. 7 面,以使高校更好的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做准备。 (2)评估指标体系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一部分研究者提出应该对评估方案或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改革。经过对文献的分 析发现,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对所有被评高校使用一套评估指标体系不利于高校的多 样化发展,并主张分类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分层评估。教育部有关领导表示:要对 评估指标体系做一些调整,从长远来看,还要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新的构建,使它 更加合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本身应该科学,有助于分类指导,而不是往一 个方向和一个模式上走 1。对于怎么分类,研究者们所赞同的分法是:按照研究型 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进行分类评估。这是大多数改革者所倾向的做法。 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认为按照研究型本科院校(有研究生院本科院校) 、应用型 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的新升本科院校)这种分法可操作性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 的现状及教育规律。 2学者们还从不同类型大学的特点着手探索了其评估指标体系。 按“985 工程”学校、 “211 工程”学校、其他本科院校分类。梅红、秦昕昕等在 对“211 工程”大学综合实力的标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 体系。 3 另外一部分人从评估指标的内容和权重入手进行探究。李汉邦、徐枞巍提出的 改进对策与建议是:要体现评估以学生为中心;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突出教学与科研 的关系等。 4李惠仙认为办学特色缺乏具体的评估指标,致使评估者无明确的评估标 准可依,被评学校又难以确定今后特色建设的方向,从而影响了高校办学特色的评 估与建设效益。 5王东维、李晓有建议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级指标,下设部分二 级指标和观测点,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比重,引导高校二者兼顾,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6 (3)指标体系的国外比较研究 由于各国评估的实际各不一样,评估机构、主体的性质也不一样,所以研究者 们在选取的指标体系时也是多种多样。 1 吴启迪.大力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eb/0l. 2005-6-1. 2 李小梅,屈琼斐,李延保.高校本科教学分层次评估的可行性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5):24. 3 梅红,秦昕昕,宋晓平等.对高校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42. 4 李汉邦,徐枞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分析与评价j.江苏高教,2004(5):62. 5 李惠仙.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88. 6 王东维,李晓有.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思想政治内容应当加强j.零陵学院学报,2005(3):131. 8 韦洪涛在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 泰晤士报 、 亚洲新闻的大学排行榜 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学术水平、办学经费、师资力量和学生质量是世 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指标。 1魏星、于德弘在我国本科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美国院校 鉴定标准的比较文中,以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美国院校鉴定为比较对象, 指出指标体系和鉴定标准之间的异同点,说明各自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2刘念才、程 莹、刘莉等对美国的 usnews、英国的 times、加拿大的 macleans 中的学术声誉、 教师资源、教学质量、学生情况、财政资源、捐赠情况等指标及其权重进行了比较 3。 3)建立高校评估长效机制的研究 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建立评估的长效机制,并对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因、对策进行 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有王守仁的对建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必要性及 措施的思考 、石京山的克服认识误差、建立健全教学评建的长效机制 、林多贤 的长效机制与品牌策略:地方高校教学评估的思考与实践 、邢善所的对提高本 科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思索等。他们都意识到了发挥评估更大的作用,但是他们 都是从改进学校的行为出发的,学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没有去关注为什么会 出现这些评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政府对建立长效机制应该担负的责任。 1.3.2 本科教学评估中对高校自主和多样化发展取向的研究本科教学评估中对高校自主和多样化发展取向的研究 现有的文献中,研究者们通过研究教育评估中的价值事实、价值取向、教育评 估目的和意义来强调高等教育评估中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和高等学校的自主发展价 值。 一部分研究者从教育评价的价值事实和价值取向的角度对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 及其自主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不依赖于评价主体价值取向而改 变的,具有客观性。这方面的论文有尹艳秋对教育评价本质有关问题的思考 、许 克毅、赵军、潘瑾实践理性:高等教育评价的哲学审视 、张远增的高等教育评 价研究方法 、刘理的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 沈志莉、郭邦俊等从教育评价的目的、意义的角度对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及其 自主发展进行了论述。沈志莉指出, “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是一种注重被评对象发展 1 韦洪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图书 馆,2002. 2 魏星,于德弘.我国本科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美国院校鉴定标准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5(2):81-84. 3 刘念才,程莹,刘莉等.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9-23. 9 的评价, 作为一种内差异评价, 以高等教育价值增值为其最高评价标准。 ” 1刘理的 高 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也强调了高等教育评价中应重视高等教育价值。 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 但是忽略了高校个体自身发展的价值。 郭邦俊指出 “西 方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种以教育为本、以教育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价 值观。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观则主要是一种以政府为本的教育评价价 值观。高等教育评价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高校做得更好,并以此为目的,以此为内 容。高等教育评价以高校发展为评价对象和内容。未来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自由发展。 ” 2他虽然提高了要重视高等 学校的自身发展,但是他更关注的是“以教育为本” 。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 对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主要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很少有人去深究指导本科教学评估 背后的评估理念,这就使得“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的研究可以深入下去。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从改进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本科教学评估出发,提出了 “以高校为本” 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并基于此重构了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内容。 1)反思我国现行本科教学评估 主要是对我国现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思,既包括实践的反思,也包括 理论的反思。现实存在的问题要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本部分通过分析本 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与演变原因,探析影响本科教学评估变化的因素,发现本科 教学评估演变的内在逻辑。论文拟通过对评估主体、评估目的、评估方案的静态与 动态分析,折射出现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理念和问题。 2)探析“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 由于旧的理念的局限性,限制了本科教学评估的充分发展,提出新的理念就显 得十分必要。本部分提出 “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理念,将其定义为:本科 1 沈志莉.发展性高等教育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3. 2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2001. 10 教学评估要从高校的发展出发,使高校获得全面、主动,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充 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重视评估的教育功能。 并着重从评估的目的、评估的主体、评估的实质三方面来阐释这一理念。 3)构建“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 新的理念形成后必须付诸实践才具有意义。本部分基于“以高校为本”评估理 念的内涵,从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入手,提出了本科教学评估的可能发展路径。 1.4.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高等教育学、教育评估、高等教育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发展等方面的著作、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为本文的 研究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想法或观点。本研究还对有关本科教学评估的方案和政 策文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2)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是反映客观整体性的一种思维方式,要求从客观世界 (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的辨证统一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 整体特征。文中在阐释“以高校为本”的评估目的时,运用这一方法分析了高等教 育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辨证关系。 3)比较研究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在构建“以高校为本”的本科教学 评估体系时,比较、分析、借鉴了国外的有关做法。 11 2 反思我国现行本科教学评估反思我国现行本科教学评估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高等教育评估在我国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起来。随着政府管理体制转变和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 的兴起,各种性质的高等教育评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由 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最主要的评估形式,几乎 垄断全部普通本科高校的教育评估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界占据统治地位。五 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建立后,将对所有普通高等学校 实行评估,肩负起保障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质量的重任。然而,在实践中呈现出来的 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这一评估方式产生质疑,对其进行全面的反思。 2.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发展历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真正开展始于 1985 年,经历了理论研究、正式试点和进一 步深入发展阶段,经过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水平评估四种评 估形式的演变,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即五年一轮的本 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1.1 教学评估的引入与试点阶段教学评估的引入与试点阶段 正式的评估制度最早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1983 年国内一些学者将教育评估的 概念及围绕教育评估的思想理论引入我国,这些概念和思想被当时原国家教委所接 受。 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简称决 定 )引入教学水平评估的概念。 “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 “国家及其教育 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 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 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致停办。 ”这是在我国政府的教育文 件中,首次出现要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的字样,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 研究与实践进入了大规模全面开展的阶段。 1同年 11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 1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1) :5. 12 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 (简称通知 ) , 全面部署了对高等教育的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 决定和通知指明了在我国开 展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方向,深化了对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认识,推动了我国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广泛开展。1987 年 6 月,原国家教委再次召开“高等工程教育 评估试点工作会议” ,标志着以本科教育为中心的学校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的 试点工作正式开始,试点工作涉及 80 多所工科院校。 2.1.2 评估的系统化阶段评估的系统化阶段 1990 年 10 月,在总结“七五”期间我国教育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原国 家教委发布第 14 号令,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对高等教 育评估的目的与作用、基本形式、组织和程序以及某些政策都作出了规定。这是新 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高等教育评估一般规律 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工作走向了规范 化,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随后,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法规出台,高等学校教育评估 被列为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 1993 年 2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中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明确指出: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 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而且大家基 本上公认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教学质量的滑坡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经费 投入严重不足;领导在教学上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精力投入不足; 学生在学习上精力投入不足。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作为政府机关转变 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手段,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价。 1994 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 作水平的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 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 1994 年,这种评估方式主 要用于 1976 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 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 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合格评估分 6 个科类分 别进行评估,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确定,1994-2001 年共评估了 179 所学校。优秀评 估开始于 1996 年,主要用于 100 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 13 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这类评估分 4 个科类进 行,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19962000 年共评估了 16 所高校。随 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 1999 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 学校由教育部(1998 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由于高教体制改革, 大批高校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下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策略报告
- 2025年夜间餐饮市场餐饮企业品牌定位研究报告
- 2025年文旅地产项目开发与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发中的临床试验药物有效性评估报告
- 销售用工合作合同范本
- 线上销售合作合同范本
- 矿山水库出租合同协议
- 游泳池转让合同协议书
- 转让办公室合同协议书
- 绿茶公司融资合同范本
- 北京四合院的课件
- 《车用氢气传感器》
- 物业员工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例文(四篇)
- 小学英语词汇量小学英语词汇大全(约1000词)(按字母顺序)修改版
- 2024年道路交通(驾驶员交通法规及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旅游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