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报告.doc_第1页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报告.doc_第2页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报告.doc_第3页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报告.doc_第4页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铜钼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混合浮选捕收剂实验研究内蒙古某大型斑岩铜钼矿混合浮选捕收剂实验研究 王越1,谷志君1,李映根2,李陇德1,苏凯1,邵松松1 1.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满洲里021400;2.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 100044) 摘要:摘要:通过对两批矿样不同种类捕收剂对比实验,证明捕收剂WS能大幅度提高铜精 矿品位。实验发现,即使采用相同的药剂制度,矿石性质的改变对选别指标影响也很大。W S能很好地适应矿石性质改变,即使是被Cu2活化的黄铁矿,也不能被它大量捕收。所以在 矿石性质改变时使用WS做铜捕收剂,铜精矿品位也能始终保持在20以上。采用WS做捕收 剂,混合闭路最终实验结果铜、钼品位分别为23.89-25.91%、0.890- 1.804%;铜、钼回收率分别为90.60-94.79%、84.34-88.40%。 关键词:关键词:混合浮选;捕收剂;铜精矿;品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922018)05-0000-00 铜钼矿石主要产于斑岩铜矿与矽卡岩铜矿床中。居世界铜储量首位的斑岩铜矿床几乎 总是或多或少地伴生有辉钼矿,在回收硫化铜矿物的同时,一般总要考虑钼的回收问题1 。内蒙古某铜钼矿是一座大型斑岩铜钼矿,资源储量巨大,但是原矿品位较低。目前国内 外处理铜钼矿大多采用浮选的方法。铜钼矿的浮选方法一般有优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和 混合浮选- 再分离2三种方案。本次实验用的是铜钼混合浮选方案,在混合浮选阶段使两种有用矿物 回收率达到最佳指标非常重要。进行了大量捕收剂对比实验,找到了对矿物选择性好且回 收率高的捕收剂。 1 1 矿石性质矿石性质 1.11.1 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的矿物组成 矿石中的矿物组成较复杂,其中铜、钼、硫元素等主要以独立矿物存在。铜的独立矿 物较多,有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铜蓝、砷黝铜矿;钼的独立矿物主要为辉钼矿; 硫的独立矿物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长石、伊利石、高岭石等,石英 是含量最高的脉石矿物。 1.21.2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矿石中铜品位相对较高,为0.37; 钼的品位较低,为0.025;矿石中除铜、钼、硫外,其他可以综合利用的元素含量都很低 ;矿石中还含有少量有害元素砷。 表1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Table 1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r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 化学成分 MoCuSFePbZnAsCSiO2Al2O3CaOMgOK2ONa2OAu*Ag* 质量分数 0.0250.372.382.580.0110.0140.0140.09173.2513.040.150.330.950.330.043.10 *Au、Ag为g/t 1.31.3 两批矿样铜两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钼的物相分析 1.3.11.3.1 第一批矿样铜第一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钼的物相分析 第一批矿样中铜、钼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 表2第一批矿样中铜、钼物相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analysisresults of copper、Mo,molybdenumphase of No.1 sample 相别硫化铜氧化铜总铜 含量 0.360.010.37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第一批矿样铜品位为0.37%,氧化率为2.70%,绝大部分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钼品 位为0.025%,氧化率为12.00%,大部分赋存在硫化钼中。 1.3.21.3.2 第二批矿样铜第二批矿样铜、钼的物相分析钼的物相分析 第二批矿样中铜、钼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 表3 原矿中铜、钼物相分析结果 Table 3The analysisresults of copper、Mo,molybdenumphase of No.2 sample 第二批矿样铜品位为0.520%,氧化率为4.25%,绝大部分的铜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钼品 位为0.021%,氧化率为13.81%,大部分赋存在硫化钼中。 从铜、钼氧化率看,第二批矿样铜、钼氧化率均高于第一批矿样;从矿石铜、钼品位看, 两批矿样钼品位基本相同,第二批矿样铜品位明显高于第一批矿样。 2 2捕收剂实验捕收剂实验 捕收剂对浮选指标的影响最大,选择适合本矿矿石性质的捕收剂非常重要。选择性好 的捕收剂能大幅度提高精矿品位。需要通过大量实验寻找选择性好且回收率高的捕收剂。 实验用水使用本地区的湖水,其pH值为8.59.0,石灰采用本地石灰厂生产的石灰 品位回收率矿样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2.5614.030.82394.8584.38 尾矿 97.440.020.0045.1515.62 第一批 原矿 100.00.380.025100.0100.0 品位回收率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2.4020.700.65294.4474.48 尾矿 97.600.030.0065.5625.52 第二批 原矿 100.00.530.021100.0100.0 从表4的第一批矿样实验结果看,虽然铜、钼回收率分别达到94.85、84.38,但是 混合精矿铜品位仅为14.033,不仅会使分离后的铜精矿出售价格降低,还将会增加铜精 矿的运输成本。从经济技术角度讲,铜精矿品位在20以上比较合理,所以寻找新捕收剂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势在必行。 从表4的两批矿样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两次都使用丁基黄药作铜捕收剂,但是 铜精矿品位相差6,第二批铜精矿品位能达到20.70和第二批矿样原矿铜品位为0.52 有很大关系。两次闭路实验对比说明丁基黄药作为本矿铜捕收剂适应性较差。 经过对第一批矿样的进一步检测,测得每千克原矿中含有二价铜离子0.7mg。铜离子活 化了黄铁矿使其可浮性增强,丁基黄药捕收能力强而选择性差,使黄铁矿随铜矿物一起上 浮,被活化的黄铁矿又很难被抑制,造成铜精矿品位很难提高。必须选择适应性好的铜捕 收剂。 3 3新捕收剂对比实验新捕收剂对比实验 从表4的结果对比看出,必须寻找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仅对铜、钼矿物具有较强捕收 能力的新捕收剂。为此选取了乙基黄药、MY成分为改性烃类)、HB- 9、烃类油、WS成分为脂类和唑类)、T捕收剂和25号黑药等捕收能力较弱、但选择性较好 的新捕收剂,分别做了对比实验。实验流程见图2,实验结果见表5。 图2新捕收剂实验流程 Fig 2 The new collector testing procedures 表5 新捕收剂对比实验结果 Table 5 The results of The new collector testing % 品位回收率捕收剂 及用量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2.1313.090.68382.8058.57 中矿 0.464.120.3315.636.13 尾矿 97.410.040.00911.5735.30 乙基黄药 10g/t 原矿 100.00.340.025100.0100.0 铜钼精矿 0.4936.493.54748.3779.68MY 10g/t 中矿 0.683.360.2166.186.73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尾矿 98.830.170.00345.4513.59 原矿 100.00.370.022100.0100.0 铜钼精矿 2.3412.350.65876.4566.18 中矿 1.213.370.17210.798.95 尾矿 96.450.050.00612.7624.87 HB-9 10g/t 原矿 100.00.380.023100.0100.0 品位回收率捕收剂 及用量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0.6237.972.76664.9375.60 中矿 0.742.520.2155.147.01 尾矿 98.640.110.00429.9317.39 烃类油 10g/t 原矿 100.00.360.023100.0100.0 铜钼精矿 0.7235.512.08967.8561.71 中矿 0.917.910.48519.1018.11 尾矿 98.370.050.00513.0520.18 WS 10g/t 原矿 100.00.380.024100.0100.0 铜钼精矿 1.9514.860.87874.7864.40 中矿 1.175.040.39515.2217.38 尾矿 96.880.040.00510.0018.22 T- 捕收剂10g /t 原矿 100.00.390.027100.0100.0 铜钼精矿 1.6014.730.89263.1654.44 中矿 1.835.400.33626.4923.46 尾矿 96.570.040.00610.3522.10 25号黒药1 0g/t 原矿 100.00.370.026100.0100.0 从上述捕收剂实验的结果看,MY和烃类油对钼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较好,尤其是MY更 优。而WS、T捕收剂、HB-9三种捕收剂对铜的捕收能力都较好,而从选择性看,WS更好。 3.23.2新捕收剂组合实验新捕收剂组合实验 为了考察粗选捕收剂的组合效应,又分别进行了两种捕收剂的联合使用实验。最终确 定的组合为WS和MY,粗选用量WS为10g/t,MY为5g/t。实验结果铜、钼回收率分别为92.13% 、75.14%;铜、钼品位分别为30%、1.36%。 通过几种新捕收剂单独及组合实验效果,从对铜、钼的捕收能力及选择性等因素综合 考虑,选用WS与MY组合作为铜钼粗选的捕收剂较适宜。 4 4 WSWS混合闭路实验混合闭路实验 用WS与MY组合并和煤油配合作为最终的粗选捕收剂进行铜钼混合粗选闭路实验,第一 、二批矿样混合闭路实验流程见图3,实验结果见表6。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原 矿 石灰:1500 煤油:60, MY:5 5 水玻璃:150 中矿6 尾矿 细度65%(-0.074mm) 2 2 5 5 2 5 煤油:10 WS:5 煤油:8 WS:3 中矿5 中矿4 中矿1 中矿2 3 2 磨矿 WS:10,2号油:20 2 3 2号油:3 煤油:5 WS:3 WS:10 混合 粗选 精选 I 精选 II 扫选 I 扫选 II 扫选 III 铜钼精矿 3 中矿3 精选 III 图3WS混合浮选闭路实验流程 Fig 3WS mixed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ing process 表6WS混合浮选闭路实验结果 Table 7 The results of WS mixed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ing % 品位回收率矿样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1.2525.911.80490.6088.40 尾矿 98.750.0340.0039.4011.60 第一批 原矿 100.00.360.026100.0100.0 品位回收率 产品名称产率 CuMoCuMo 铜钼精矿 2.0223.890.89094.7984.34 尾矿 97.980.030.0035.2115.66 第二批 原矿 100.00.510.021100.0100.0 实验结果表明,新捕收剂WS的浮选指标优于丁基黄药,新捕收剂WS对本矿矿石的适应 性好。 5 5 结结论论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1 1)第一批矿样铜、钼品位为0.37%、 0.025%;第二批矿样铜、钼品位为0.520%、0.021%。两批矿样的区别是:前者存在可溶性 铜离子,而后者并没有测到。由于实验用水和矿石性质等条件的改变,原药剂制度对矿石 的适应性差。实验室经过实验研究,采用新的药剂制度,提高了浮选指标。第一批矿样混 合闭路指标为铜精矿铜品位25.91,钼品位1.804,铜回收率90.60,钼回收率88.4 ;第二批矿样混合的闭路指标为铜钼混合精矿铜品位23.89,钼品位0.89,铜回收率94 .79,钼回收率84.34。 2 2)通过实验筛选,选取了WS和MY与煤油联合使用作为铜、钼粗选的捕收剂。两批矿样 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捕收剂都显示了较好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 3 3)在铜钼混合闭路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下一步进行铜钼分离研究,寻找适合本矿的分 离药剂,使总的铜钼回收率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指标。 参考文献 1胡煕庚主编.有色金属硫化矿选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7. 159-160. 2王雅静,田峰.提高某低品位难选铜钼矿铜钼粗选回收率的实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 矿部分,20083):12-15. 3谷志君,王越,苏凯,等.某大型铜钼矿铜钼可浮性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 9 ABSTRACT It was proved that the grade of Cu concentrator could b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using WS as the collector,through comparative tests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collector for two groups of the core sample. It was found that even using the same regime of agent, the result was obviously affec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