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中文摘要 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有一句俗话讲: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对于现在的社会 而言,如果说没有尽善尽美,人们完全可以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错误无处 不在,简直到了“无错不行”的地步。看到一则消息:在影视剧中,一个“皇帝 在慷慨陈词,但是细心的观众却发现,在皇帝的手腕上戴着一个亮晶晶的金表。还 有更可笑的:身穿古代铠甲、战袍的勇士们在拼命的厮杀,但是在他们的脚下,一 个“可口可乐的饮料瓶子醒目的躺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使在严谨的文字 编校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差错、不规范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行内有人开 这样的玩笑:无错不成书。在以学术理论为主导的科技期刊的编校出版过程中,这 样的错误也比比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了很多的期刊杂志,在这些期刊杂志 中,我没有发现一本是没有错误的。这里面既有编辑、校对的责任心问题,也有自 身素质和学术水平问题,还有的是在没有规范的标准和行为准则的情况下的自以为 是。基于这样的一些原因和状况,我摘选了一部分的差错和不规范的例子,对其进 行简单的评述,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期望能够尽快制定完善的、统一的标准,从 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语言;科技期刊;语言规范;标点符号;统一;标注; a b s t r a c t c h i = n e s el a n g u a g ei sv a r i e da n dc o l o r 削a sac l l i n e s es a y i n g9 0 e s ,n og o l dc a l lb e p l l r e 觚dn oo n ec a nb ep e r f e c t ,p e o p l ec o m p l e t e l yu n d e r 瓯蚰df o r 也ef m 础c t i o ni n i i l o d e ms o c i e t y e r r o r sa r ee v e r y w h e r ei no l l rd a i l yl i f e f o re x a m p l e ,s o m ec 雒e 觚 a u d i e n c ef m d 缸e m l 弦r o r 谢t l la 晡g h tg o l dw a t c hw h e nh es l 弦k e 诵t l lr i g h t e o u s i 1 1 d i g n a t i o ni i lam o v i e 锄d t e l e v i s i o np r o 铲a m m e ;也e r ei sac o c a - c o l ab o t t l eu n d e rt h o s e a n c i e n ts o l d i e r s f e e tw h oa r ef i 出i n gt l l ee r l e n l ya tc l o s eq u a r t e r sw i ma n n o u r s 锄d r o b e s s u c he x 卸1 p l e sa r cl e 舀o n e v e l li nt h es t r i c te d i t o r i a l 强dp r o o 舶a d i n gp r o c e s s , l 孤g u a g e 锄dw o r de h d r s 孤dn o n -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m a :k ep e o p l e 缸n e 诵t hi n d i g n a t i o n s o m e 脚l e i i ln l ep r o f b s i o nm a k ca j o k et l l a tw i l o u te 玎0 体她w o u l db en 0b c i ( s s u c he x 锄p l e sc a i lb ef o l l l l de v e 巧w h e r ei nt l l ee d i t o r i a la n dp r o o f r e a d i n gp r b c e s so f s c i e n c e 觚dt e c l l l l o l o g yj o 啪a l sw l l i c ha r em a i n l yb 鹬e d0 na c a d e 商ct l l e o 够o 晰n gt 0 t :h ew o r k ,ir e a dq u i t eaf e w j o l m l a l s n oo n ej o u l l l a l ,h o w e v e r ,c a na v o i de r r o r s s o m e e r r o r sr e s u l t 丘o me d i t o r s 粕dp r o o 丘e a d e r ss e n s eo fr e s p o l l s i b i l i t y ;s o m ea r e 矗0 m w r i t e r s o 、n q 叫i 锣觚da c a d e 血cl e v e l ; 觚do 让l e r sa r ef r o m l o s ew h oa r e s e l f o p i l l i o 彻t e d 谢也o u tt l l e 妇m d a r do fn o n n sa n dc o d eo f c o n d u c t f 0 rt l l e a b 0 v e - m e 以o n e dr e a s 0 船锄ds i t u l a t i o 粥,i l e c ts o m ef i a u l ta n dn o n 嗽删i 刎o n e x 锄1 p l e sa n dm a k es i i i l p l ec o m m e n t so nt l l e mi no r d e rt 0a n r a c ta t t e n t i o ni 1 1c v e 黟m i n d , a n da 衄c ta n du i l i f i e ds t 锄d a r di s e x p e c t e dt 0w o r ko u ts 0 勰t 0p r o m o t e 廿1 e s t a n d a r d i 2 a t i o n 孤l dm o d e m i 2 | a t i o no fl a n g u a g e s 戳l d 、o r d s k 叼唧o r d s : l a r 喀唿g e ; s c i e n c ea i l dt e c l l n o l o g yj o u r n a l ; l a i l g u a g es t a l l d 莉; p u i l c t u a t i o n ;u n i t y ;s t a l l d a r d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 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童途塞握童卮溢卮;旦圭生;旦二生;旦三生筮壶!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第一章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然而,与 之相适应的文化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文化的种类多了,形式也多样化了,人 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需要改进和更 正的地方也更加明显了。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们的心态显得越来越浮躁,许多的错 误越来越明显,正如同有人说到的那样:错误是正常的,没有错误反而就不正常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结合工作的实际,对于身边的一些情况作一简单的陈述, 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工作的场所和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期刊、杂志, 还有报纸。由于工作的性质,对于接触到的所有出版物,都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 结果发现,没有哪一个出版物没有错误,没有哪一家的出版物是标准的、权威的, 或者说是可以让大家遵照执行的。于是很自然的就有了这样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能 统一一种标准,为什么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为什么不能完善一种标准。基于这样 的认识,就很自然的想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这样的标准。本论文的出发点就在 于此。现在的重点研究就在于在出版物的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具体而言 就是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具体运用。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正式出版科技期刊类杂志近4 0 0 0 种( 主要指学报类学术 类期刊杂志等纸质出版物,不包括报纸类和网络出版物) ,几乎涵盖全国所有的高 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地域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就是中国文 化人最集中的地方场所,代表着中国最高的学术水平、文化形态和知识体现。然而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度文化再现,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水平的地域场所,却表现着最不 适宜的地方,最令人无法容忍与原谅的过失。 由于原材料的丰富性,我们无法一一的表现,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摘其概 要进行评述。首先,原材料的选择是随意的,间接的考虑到了地域的分布问题。其 次,文章的选择也是随意的,不涉及其中的内容的思想、艺术、水平的标准,只是 考虑阅读与统计的方便,选取的文章材料都是人文社科类的。第三,排名的顺序也 不分先后,没有考虑刊物的重点与非重点,省级与国家级的区别,只是在时间上截 取2 0 0 6 年的一个年份,先看到的排名在前,后选择的排名在后。第四,文章中选 取的材料只是个人的一种看法,不涉及作者的影响等问题。这样一来,在全国1 0 0 0 多家的高校学报出版物中选定其中的2 0 种,具体的刊物名称及文章材料如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5 期,总第1 5 2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0 篇, 摘选其中文、史、艺术中的6 篇文章: l 、文学才情与政治选择重读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 、论宗教与民族认同; 3 、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 4 、论理性主义与希腊罗马史学观念之嬗变; 5 、从桃花源、后花园到大观园一个文学类型的文化透视; 6 、论红楼梦的道教信仰风俗。 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4 期) ,本期正文发表4 0 篇,选取其中的文 艺理论、文化语言栏目中的5 篇文章: 1 、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身份重建; 2 、论章太炎的复古主义文学观: 3 、论柳永对词境的开拓; 4 、非语言交际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三、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3 期,总第1 1 1 期) ,本期正文发表3 0 篇, 选取其中的高等教育研究、泉州学研究、法律、文学研究等栏目中的6 篇文章: 1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新校区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泉州师院东海新校区建 设为例: 2 、泉州学8 0 年; 3 、厦门大学国学院的泉州访古与研究; 4 、夫妻财产制的道德基础与未来走势; 5 、市场在西方世界兴起中的作用及启示以荷兰、英国为例; 6 、文学形式与政治想象关于2 0 世纪4 0 年代“文艺大众化 、“民族形式一 论争的解读。 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3 期,总第1 3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0 篇文 章,选取其中的政治文明建设、北京学研究、文史哲等栏目的4 篇文章: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依法治国; 2 、略论北京宗教文化的五大特征: 3 、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书剑恩仇录史事钩沉; 4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从盛世危言看郑观应的经济思想。 五、内蒙古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4 期,总第1 5 5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4 篇文章, 选取其中的国际关系学研究、蒙古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等栏目中的5 篇 2 文章: l 、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及中国的对策研究 2 、红山文化流变考略 3 、政府周期及中国政府周期性调整的特殊性 4 、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及其可能 5 、和谐的社会观的哲学前提 六、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2 期) ,本期正文发表3 2 篇文章,选取其中 的政治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和说文解字与汉字学研究等栏目中的 6 篇文章: 1 、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读科学发展观; 2 、孤立与不结盟、盟友与敌人、竞争与合作解析结构主义视角下的外交 政策取向; 3 、国家民族公民:爱国主义的三个逻辑支点; 4 、关于情绪智力中的移情及其评介; 5 、中国教学型大学的特征; 6 、颜之推与隋唐语文规范; 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 0 0 6 年第l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8 篇文 章,选取其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哲学、文学艺术、争鸣等栏目中的5 篇文章: 1 、浅析明清时期的家教文化; 2 、生命视界中的墨子美学墨子“非乐 的启示; 3 、南齐书中自称代词的语体层次; 4 、从作者看唐代墓碑文的文体丕变; 5 、和谐的背后对刘备、诸葛亮关系的再思考。 八、洛阳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l 期) ,本期正文发表3 7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经 济管理、政治思想、文学艺术等栏目中的5 篇文章: l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框架的构建; 2 、人本管理; 3 、邓小平师德修养观探研; 4 、以“礼貌原则 诠释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及语用失误; 5 、试论被贬济州对王维的影响。 九、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5 期) ,本期正文发表 2 9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等栏目中的5 篇文章: 1 、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2 、江泽名青年教育思想探析; 3 、刘勰何以称司马相如为“辞宗 ? 4 、老舍与绘画; 5 、谈当代我国新闻传媒中字母词的使用与规范; 十、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9 期) ,本期正文发表5 0 篇文章,选取其中 的文学语言、经济、心理学等栏目的4 篇文章: 1 、期新诗写作中的师者角色; 2 、浅议一人公司的规制; 3 、师范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惑及其对策; 4 、考试焦虑的心理应激过程。 十一、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5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1 篇文 章,选取其中的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的4 篇文章: 1 、一只不停滚动的桶绿原诗歌艺术的衍变; 2 、施授换位超越传统卞之琳诗歌的结构艺术; 3 、论作为诗刊主编的臧克家; 4 、论中国现代派诗对意象主义的接收和变异。 十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 0 0 6 年第2 期) ,本期正文发表文章2 3 篇,选 取其中的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栏目中的5 篇: 1 、模糊学视角中的大文学; 2 、王蒙与红楼梦研究; 3 、军事题材的民间狂欢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亮剑的创作特点 分析; 4 、悲剧英雄的赞歌论白鲸的主人公亚哈; 5 、国语战争观初探。 十三、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2 期) ,本期正文发表4 2 篇文 章,选取其中的三国文化、巴蜀文化栏目中的7 篇文章: l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间序列考证; 2 、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 3 、诸葛亮与隐逸文化; 4 、蜀汉政权用人政策的失误; 4 5 、从武侯遗命安葬看诸葛亮廉政思想的影响; 6 、刘禅历史文化模式意义再透视; 7 、薛涛棠梨花和李太尉与西川海棠。 十四、洛阳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3 期) 。本期正文发表4 0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 文学研究、语言学论坛、河洛文化等栏目的6 篇文章: l 、潘阆的词论及其词作评议; 2 、庄、屈仙游之比较; 3 、赋研究基本课题的回顾与前瞻( 上) ; 4 、板斧与冰山海明威艺术风格评析; 5 、汉语语法的三元系统: 6 、宋代咏洛赋简论。 十五、昆明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3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6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 文学艺术栏目中的3 篇: l 、从宗教意识看简爱的文学艺术; 2 、纵情于山水中的无奈王维终南别业新解; 3 、劳伦斯的反战思想与“领袖崇拜 以走出的男人为例。 十六、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4 期) ,本期正文发表2 6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哲学伦理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等栏目中的4 篇文章: l 、试论太玄与古易的关系; 2 、经济转型期的个人收入差异分析; 3 、兰亭论; 4 、韩僵与江湖诗派。 十七、固原师喜孥鞭( 2 0 0 6 年第5 期) ,本期正文发表3 7 篇文章,选取其中的 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专栏等栏目的4 篇文章: 1 、不到长城非好汉关于宁夏师范学院校训的思考与阐释; 2 、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分析; 3 、皇甫谧研究及相关文物保护: 4 、浅谈固原农村文化建设。 十八、浙江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4 期) ,本期正文发表 文章3 0 篇,选取其中的哲学政治研究、越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经济研究等栏目 中的5 篇文章: 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接着冯友兰“抽象继承法讲; 2 、同盟会与光复会思想的比较研究以三民主义为例; 3 、绍兴师爷散论一从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的师爷人物个案说起; 4 、“知识分子写作 诗歌流派的精神向度和诗学立场; 5 、论财务契约冲突:成因及其平衡机制。 十九、温州大学学报( 2 0 0 6 年第6 期) ,本期正文发表文章1 6 篇,选取其中的 政治与法律、哲学研究栏目中的4 篇文章: 1 、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联系; 2 、制度安排与伦理建设:完善官员问责制的路径选择; 3 、论法认识论中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与类型; 4 、庄子和尼采的超越哲学观。 二十、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0 0 6 年第2 期) ,本期正文 发表文章3 8 篇,选取其中的政治理论研究、文学与文化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栏 目中的3 篇文章: 1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特色; 2 、评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几个迷误: 3 、初探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信息素质教育。 文章的写作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由于涉及的学报众多,文章中的错、讹、 病句、不统一、不规范之处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的错误是相同的和相似的,因而对 于众多的例旬没有进行一一的列举,仅就眼前看到或者随处可见的地方摘取一些。 6 第二章格式不统一的问题 一、版式不统一的问题 早在1 9 8 0 年代,编辑有类无学的讨论就已经沸沸扬扬。如何正确认识编辑的 任务、责任和意义,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许多年过去了,编辑已经不再是“为他人 做嫁衣裳的“缝补匠”了,但是编辑的工作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编辑的 现状,好似每况愈下,愈加不堪了。不仅书籍差错不断,报刊也错误连篇。小刊物 错误经常,大刊物同样错误难免,不由得令人担忧。为什么会不断地出现错误? 难 道错误真的难以避免吗? 我个人认为不尽然。 版式不统一在于各个学报编辑部的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和随心所欲。有的是明 显的失误。 ( 1 ) 在温州大学学报的摘要和关键词以及中图分类号中,明显存在一些 失误。在一般的文章中,首行要缩进2 个字符,但是温州大学学报的摘要文字 齐头排进,显着美观,但是不符合一般的规定。 ( 2 ) 在一般的学报中,规定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包括:标题, 作者,单位名称,地域,文章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表示码,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截稿日期,作者简介,英文翻译,参考文献。这些内容虽然基本上都有 了,但是排列的方法、排版的位置,以及字号的选择等多数不一样,因此显得杂乱 不堪。 ( 3 ) 文章的结尾应该是用表示结束的符号。但是在温州大学学报的参考 文献中,每一个参考文献的最后都没有“点号( ) ”,这在其他学报中是很少见的。 ( 4 ) 版式不统一还表现在一本学报的前后不一致上。比如固原师专学报, 它的第一篇文章显然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这篇文章既没有中文摘要,也没有关键词, 连参考文献也没有。而其他的文章则格式比较统一,内容也比较完整。当然这篇文 章也就有了许多常识性的错误。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宣传和弘扬“不到长城 非好汉”的校训,本文从大学校训的内涵、大学校训的功能、对近代大学的考察、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实质以及“不到长城非好汉升作为宁夏师范 学院校训的时代意义等五个方面加以阐释。这一段话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在于使用 了“从对”,如果没有后面的“等五个方面 文字,这句话完全可以从另 外的方面进行解释。所以,如果句子较长的排列,使用逗号要比使用顿号省事、简 7 便得多。同时,在这个句子中使用的序数词“五也是不合适的。按照规范的要求, 文章中的数字,除了固定格式、特殊要求以外,一般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这在其 他的学报中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格式不统一还表现在前后行文不一致上。在前 面陈述国外知名高校的校训时,用的是并列的排比,中间使用“分号( ;) 断开。 在后面叙述古代学院的院训时,和前面一致。但是在论及中国近代大学时,将校训 独立成篇,后面使用了“句号( 。) ”。而且标点符号也很乱。“其它 使用不对。 还有相同的例子。 在兰亭诗中有大量的诗作表达了遥想古人的感情。比如“咏彼舞雩,异 世同流”( 王羲之)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 谢安) “兀若谢羲唐安复觉彭殇一 ( 谢安) “宣民遨沂津,萧然心神王数子各言志,曾生发新唱”( 桓伟) “望岩怀 选许,临流想齐庄。”( 孙嗣) “庄浪濠津,巢步颖眉冥心真寄千载统归升( 王凝 之) “商想方外宾,迢迢有余闲。”( 曹茂之) “去来悠悠子,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 往,真契齐古今。”( 王焕之) ( 深圳大学学报) 在这一段文字中,引文的后面有 使用“逗号( ,) 的,也有使用“句号( 。) ”的;又放在后引号后面的,也有放在 后引号前面的。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有一个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比较下面的 例子,我们可以讲放在后引号里面的是错误的,至于逗号、句号,也只能讲有对也 有错。 自然界“寥朗无匪观,寓目理自陈”( 王羲之) ,看山川万物“群籁虽参差, 适我无非新”( 王羲之) 想古往今来人之相与,其理如一,所以“远想千载外,何 必谢囊昔”( 王羲之) “合散固有常,修短定无始。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王 羲之) 不必非要等待河清,才后天下之乐而乐,“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王 羲之) ,人生何处歇不得,乐不得? 超越生命的方式就是留下思想的纪录。这样, 即可以千载一瞬,一瞬千载了,所谓“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王羲之) ( 深 圳大学学报) 从这一段话中,对比前面的一段话,就不难看出,在标点符号的使 用上,确实存在着不一致、不统一的情况。 这种前后不一致,还表现在同一种使用的不同表现方式上。在前面是这样使用, 到了后面,或者另一篇文章中,就成了另外的样子。比如: 在兰亭诗中,就有多人写其间的文化渊源与精神联系。如: 王羲之: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欣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 流乃携齐好,散怀一丘 桓伟:主人虽无怀,应物贵有尚宣尼遨沂津,萧然心神王数子各言志, 曾生发清唱今我欣斯游,愠情亦暂畅 8 袁峤之:古人咏舞雩,今也同斯叹【2 】( p 8 9 5 ) ( 深圳大学学报) 但是在后面的一篇文章中,同样是引用,采用同样的方式,但是其中的文字却 不一样,格式也稍有变化。 两位江湖诗人的诗集序文中各自透露出了其中的消息: 姚雪看云小集序:诗以唐体为工,清丽婉约,自有佳处。u 1 ( 卷五十) 丁婧秋江烟草序:( 碾弋) 专意于诗,每以贾岛姚合为法,所著仅成帙, 清深闲雅,宛有唐人风致。d 卷卉十八( 深圳大学学报) 在这两段引用的文字中,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有几处:第一,人名使用的字体不 一样。第二,文献标注的格式不一样。第三,文献标注时的用法也不一样。这里面 有作者写作时的粗心大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作为期刊编辑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问 题。 二、背题的问题 在学报的排版中,一般是最忌讳“背题 把文章的标题放在一页的最下端。 这在出版管理部门的抽检中是要扣分的。但是在温州大学学报的一篇文章中, 出现了2 个地方的背题。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在标注引用的文献编码时,把数字和 号码放在了一行的首位,这也是不允许的。而且许多学报中都有这样的错误。在兰 亭论( 深圳大学学报) 一文中,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同的表现。在“今果分别,各 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4 】( p 1 0 8 9 ) 一中,在搿日 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4 】( p 1 0 9 8 ) ”中,在“归来安所期, 与物齐终始。【7 】( p 3 l o ) 中,在“故以为抚掌之姿,其为得意,可胜言邪! 1 6 j ( p 2 1 0 2 ) 一 中,在“畏死崇生者失其贞,因此泯同生死。【4 】( p 1 3 1 0 ) 中,最后的标注都是在 一行的首位,这显然大不合适。一篇文章中出现这样多的错误情况,也属罕见。 背题在其他学报中也有表现。比如,“三、发展的内涵:在协调的基础上达到 三个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统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这样的标题,就出现在了一 个页面的末尾,而且由于小标题过长,后一部分又占据另一个页面首行,这在排版 格式上是比较忌讳的。 在文章的排版过程中,一个字一般是不独立成行的。这样既浪费,也不美观。 在现代的计算机排版时代,解决这样的情况是很简单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很不应该。 可惜的是很多学报都出现这种情况。有的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有几处一个字的单行。 在兰亭序( 深圳大学学报) 一文的摘要中,摘要的最后个字独立成行。在介 绍王羲之文化渊源与精神联系时,“乃携齐好,散怀一丘 。最后的“丘 字也是独 9 立成行。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人生的适意快意,正是魏晋时期人生观的一大 进步”。“这是东晋永和九年即公元3 5 3 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最后的“步 和“三 都是独立成行。一篇文章中有几处单字独立成行,实在是不应该。还有“作品 宗教意识的产生和逐步完善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得以实现:人性的盲目一神性的指 引一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一人性的畏惧和神性的偏执一人性复苏以及人性与神性的 融合 。( 昆明大学学报) 在这一段话的结尾处“合 又是独立成行。 三、参考文献的问题 版式不统一还表现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一般而言,在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 引用的参考文献可以用许多中,一个参考文献也可以反复引用,但是在标注的时候 一般都是用一个序号。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个人收入差距分析( 深圳大学学报) 一文的参考文献中,关于邓小平文选( 第3 卷) 就出现了两个序号:【5 】和【9 】。 如果说这是个别,那么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就更多重复了。在“纵情于山水中的 无奈( 昆明大学学报) 一文的参考文献中,“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唐诗 鉴赏词典【m 】第l 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8 3 ”这一条文献,也出现了两次。 而另一条文献“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 】( 第1 版)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则以不 同的卷别出现了1 2 次,指示分别标注了集中的不同的文章名称而已。这很没必要。 其实完全合并为一个参考文献编号。简单明了。还有的版式安排上,使用“参考文 献顶格拍板,还有的放在中间,还有的使用“【参考文献】 ,放在中间。不一而足, 没有统一的规定。 文献的引用在标注时也容易出现错误。有的是无心之失,有的是不知所措。比 如有这样一个例子。 现当代学者丘琼荪、宋效永亦称“赋的体制,十之八九得自楚辞,楚 辞才是赋的真实的源泉【5 p 。( 洛阳大学学报) 这一段话的引用其他方面都没有问题,只是在标注引用序号的位置上有些不合 适。虽然有许多学报把引用序号放在了点号的前面,但是放在引用的标号的前面的 情况并不多见,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特例。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在同一篇文章中 的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作者又翻了另外一种错误,比较常见的错误。 龚克昌先生尤其强调这一点,认为“由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 强盛,汉赋的创作才因时趋势地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说汉赋“是时代的赞歌,使 人们在崭新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崭新的思想感情的流露,是时代精神的大发扬。,l 7 j ( 洛阳大学学报) 1 0 这一段话的引用有两个断句。前面一个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准确无误,后一句话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就背离了基本的原则,最后的句号又放在了后引号的前面,与表 示陈述结束的意义搞混了。 如果说是无心之失,但是在同一个学报的不同文章中,同样是出自一个编辑之 手,在标注参考文献序号的时候却又遵循了另外的一种情况。这是一般学报比较常 用的方法。 ( 海明威) 他努力遵循该报提出的摈弃繁词丽句,用明快、生动、富有活力 的英语词汇去写“短句一和“简短的第一段 等原则,练就了一种严谨洗炼近似于 电报的文体。【l j ( 洛阳大学学报) 在这一段话的应用中,作者的引用序号放在了点号的后面。这是不同于前面文 章的地方。如果说是作者在写作时的不同,那么作为编辑就应该给他们进行统一; 如果是编校的改动,就更不应该了。 在标注参考文献的过程中,又的学报的标注就显得不可思议,使用序号的形式 个别,使用的方式也特别。比如: 于是,不再有顾虑的民间书坊主便不甘落后地跟着纷纷翻刻,一时之间,“坊 间所梓三国,何止数十家矣。 ( 成都大学学报) 永乐九年( 1 4 1 1 ) ,朝廷颁布了严厉的命令:“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典、驾 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刀( 成都 大学学报) 这种标注方法使得参考文献序号与文章中的序号相同,容易造成误会。另外, 标注就应该占据显著的位置,在右上角或者其他显著的地方,与正文平行排列,不 妥当。 版式的不统一有时候纯粹是编校的粗心或者不负责任。比如: 其实早在北宋初期,潘阆在其逍遥词附记中已经有了相似的论述。 “然诗家之流,古自尤之,间代而出,或谓比肩当其用意欲深,放情须远,变 风雅之道,岂可容易而闻之哉! ” 相对于欧阳修和陈世修,潘阆对词的社会功能的认识显然是更进步、更深刻。 “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唱,盘泊之意,缥缈之情,亦尽见于兹矣” 如果说全篇就这两处引文,这样的格式也算统一。但是全篇这样的引文,这样 的格式由1 0 处,只有这两处在引用的时候加上了引号,其他8 处都没有加引号。 这就说明这两处的引号与其他8 处的引用是不统一的。 当然还有,既然引用的是 整篇或者整段,都是使用了有区别的“楷体”字号,那么在其中一段就不应该使用 “宋体 ,这是明显的编校失误,也是不统一的表现。 如酒泉子长忆西湖: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 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一处引用与前面的一样,格式都一样,应该使用统一的“楷体,但是这一 个引用却使用了“宋体”,显得另类,不一致。 一期学报的不统一,有时还表现在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表述上。或者是错 误的,或者是容易引起误会的。比如: 后主刘禅于景耀六年( 公元2 6 3 ) 上半年“诏为亮立庙沔阳 ( 今勉县之汉县 名) ,“因近其墓”,敕建了天下第一座武侯祠。( 成都大学学报) 历经建兴、延熙、景耀而至炎兴元年( 公元2 6 3 年) ,蜀汉因国小民疲,国 力迅速衰落。( 成都大学学报) 同样是公元2 6 3 年,在一期学报中就显示出了4 种不同的样式:“景耀六年( 公 元2 6 3 ) 算是两种,“炎兴元年( 公元2 6 3 年) 又可以算是两种。“景耀六年 和 “炎兴元年其实应该是在同一年,如果不加说明,容易引起误会。对于缺乏历史 常识的人来讲,如果看到这样的情况,简直不知所云了。 这样的错误不仅是在一期学报中出现,更是在一期学报的一篇文章中也有表 现。比如: 大和四年( 公元8 3 0 年) 十月,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六年( 公元8 3 2 年) 十二月,入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 成都大学学报) 对涛诗句“吴均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 ,试论的解释是:“李德 裕以大和四年( 8 3 0 年) ,为西川节度使出镇成都时,以他平泉山庄从浙江得来的嘉 木海棠,赠与爱花成性且善于栽种花木的薛涛。【2 】( p 9 6 ) ( 成都大学学报) 李德裕大和四年( 8 3 0 年) 十月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和六年( 8 3 2 年) 十二月,入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 成都大学学报) 这3 段话不是我们重复,是在一篇文章中的重复。而且重复中还有些不该有的 “不同 。至于其他的错误还有许多,不一一列举。 1 2 第三章标点符号不统一的问题( 上) 标号不统一 一、关于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时对现代汉语书写规范的重要辅助工具。1 9 5 1 年9 月,原中央人民政 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 0 月原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 执行。5 0 多年来,现代汉语的书写和排版印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排印由直行 改为横行,印刷由签字手工排版基本完成了电子激光照排的革命变化。在这个过程 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1 9 9 0 年1 0 月,国家语言工作 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于 汉语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了规定和说明。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正确了解并 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准确表达文意,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在最新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对于标准进行了定义。关于标点符号,标准是 这样定义的: 标点符号时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 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 6 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旬末点号和 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旬末,有句号、问好、叹号3 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 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 种,表示句内 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 种,即: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好、间隔号、书号和专名号。 其实,对于这个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的标准和说明,本身就有不明白和不严谨 的地方。对于一般的书面文字和简单的现代汉语书面语,其作用可以起到规范和标 明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这种简单的标明不 能起到规范的作用。特别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更有一些难以确定的地方,这种 简单的方法和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科技期刊的质量需要好的文章来保障。文章的好与坏,不仅体现在文章的内容、 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还具体地反映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是作为书面语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虽然我们国家十分 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先后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 9 5 1 年9 月中央人民政 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 9 9 0 年3 月,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 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1 9 9 5 年1 2 月1 3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了国家标准g b 厂r 1 5 8 4 4 - 1 9 9 5 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强制性的标准。根据 标准规定,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 6 种,分为“点号 和“标 号 两大类:第一,点号。点号又可以分为“句末点号 和“句内点号 两种。“句 末点号用在旬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 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 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 种,表示旬内的各种不同性 质的停顿 。第二,标号。标号有9 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 号、连接好、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但是, 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统一的问 题。在一篇文章中,作者除了阐述个人的观点、理论和见解外,还可能引用、转述 别人的语言或概念,就需要使用引用的符号。引号的使用除了“行文中直接引用的 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外,还包括“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但是,引号的 使用必须与其他的点号配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意义。如何配合,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李兴昌、郑进宝认为:凡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内;凡 是把引语作为作者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点号放在引号之外。这样的规定虽然简单,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并不容易把握;而且,还容易造成行文的不一致,前后不统一。 所以,有必要做出更为具体、详尽的规定,以便于操作执行和统一。 标号不统一的具体表现 标点符号不统一,是各个学报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不同的学报中,即 使在同一个学报中,在同一个学报的同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统一的现象比 比皆是。 ( 1 ) 所谓官员问责就是指政府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的行政权力而负有的相应 的责任,“一旦其下属、亲属子女及其身边工作人员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组织上即 可对其实施问责。”( 温州大学学报) 在一般情况下,在行文过程中的引用最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后引号( ) 的使用,是放在点号的前面,还是放在点号的后面,往往出现不统一。一般而言, 如果是完整的陈述,后引号就应该放在点号的后面;如果是在叙述中引用,哪怕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我认为,后引号也应该放在点号的前面。 ( 2 ) 问责事由也应包括重大事故或具体事故中失职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日 1 4 常工作中未认真履职的不称职( “庸官”) 行为( 温州大学学报) 我们中国人很聪明,所以有了一个“画蛇添足 典故。把庸官加括号,再加引 号,似乎可以起到强调、加重的意思,但是我总认为这样好像有点不妥当,没有 必要。 标点符号不统一,不仅是使用的问题,还有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的使用方法问 题。比如: ( 3 ) 对于法律概念的作用,博登海默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概念乃是解决法 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可能清楚 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我们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转变为语言, 也无法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把这种思考传达给他人” ( 温州大学学报) 这一句话很有代表性,它可以用不同的认识来解释,因而我们的标点符号的使 用也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我们在前面也看到过,如果在“博登海默有过 十分精辟的论述 的后面使用“逗号( ,) ,那么这一种情况就和前面的相同了。 第二种情况,也就是现在这种情况,是用了“冒号( :) ,后面是全引,使用没有 错误。但是,就整个句子而言,所有的引用又是对于第一句话的解释,它又应该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样一来,最后面的“后引号( ) 又不适用,不符合要求了。 而且,这一句话又是在一段话的末尾,又是一种特殊情况。在一段话结束的时候, 要使用表示完结的符号“句号( 。) ,而如果再使用一个句号,则明显看着不合适。 但是不使用的话,又不能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所以,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有 的学报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结束的时候,恰恰 是引用的文字,于是就在应用的后面使用了句号、后引号和句号。这样做我认为也 不合适。回到前面的文字。我认为,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采用这样的方法:就是遵 循一个原则,一句话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有引用,引用的后引号要放在 点号的前面。不管是疑问还是感叹,都是用这样的原则。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 如: “世说新语任诞记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m ( 深圳大学学 报) 这里的句号应该在后引号的外面。 “他的不能诗者罚酒三斗,亦成为兰亭成式,而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m ( 深圳大学学报) 感叹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孙登也是魏晋时有名的隐士,他在汲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 冬则披发以自覆。( 深圳大学学报) 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王献之言山上之感,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m ( 深 圳大学学报) 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南梁时的刘勰把仰观俯察用于文 学理论研究,得出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哺j ( p 1 ) 的本 体论认识, ( 深圳大学学报) 最后的问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后面。 “王羲之可能也会遗憾不能与孔子曾点风乎舞雩,悟言一室,可能遗憾不能 参加金谷之会,与石季伦一起放浪形骸,其实他不必遗憾,大可以远想千载外, 何必谢囊昔。他有理由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 喜。1 6 j ( p 2 0 9 9 ) 其中的两处句号都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庄子和屈原二者都“用心恢奇,逞辞荒诞”( 陈子龙谭子庄骚二学序) , 其仙游即是如此:庄子如大鹏样自由自在邀游于宇宙;屈原则驾龙驭风奔驰与天界, 二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