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atent literature analysis a thesi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wang ya-qi advised by a.p. zhao yuan-yua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hilosophy march, 2013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利用专利文献分析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小细 胞,是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小企业在中国企业总数中占的比重不断增长。 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相比, 中小企业存在资 金、技术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但由于其规模小,具有灵活性强、进入新领域风险 小、创新组织机制简单等优势。当代科技理论的发展以及各国技术信息对社会的公开,使中 小企业可以免费获得研发的理论资料与前提技术。 本文从技术创新理论入手对中小企业的定义进行界定。 分析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应用 专利文献的现状,发现中小企业存在专利文献利用率低、专利信息数据库不完善、管理者专 利意识薄弱、 对免费专利信息甄别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 本文借助于应用专利文献的现状分 析, 辅以案例说明, 整理归纳出专利文献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专利文献为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参考、把握市场方向、规避专利纠纷、指导国内外贸易、发现合作 对象与潜在对手、节约研发成本、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对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创新提出 建议,即:提高管理者的专利意识,建立本企业的专利数据库,引进国外先进专利数据库, 避免重复研究,必要时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关键词:关键词:专利,专利文献,技术创新,中小企业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ii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novate by consulting patent literature.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are the smallest ele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ower which maintain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continuously advance of the economy system reform, the proportion covered by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total enterprises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oo. compared to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large enterprises, it has inner disadvantages of capital, technology, human resource and other terms in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since those enterprises are always small-scale, there are also many advantages of real flexibility, low risk when entering new market, eas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and other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heor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ll technology messages going public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get the theories and premise technology. this thesis makes the definition of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fr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ories, analyze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of patent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finds that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hav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patent literature, weak awareness of patent, incompleteness of patent database and low discrimination among the free patents. otherwise, by the analysis of patent literature application and cas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functions of patent literature to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innovation: they can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to innovation, guide the market, avoid patent rows, guid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find partners or potential competitors, save cost of research and improve productivity. at last, it makes suggestions on innovation by patent literature as following: it should improve the managers awareness of patent, build their own patent database, import advanced patent database, avoid useless research and stand up for their rights by law when necessary. key words: patent, patent litera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 medium enterprises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1.2.1 研究目的 . 1 1.2.2 研究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1 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 2 1.3.2 专利及专利文献研究现状 . 3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特色与创新之处 . 5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5 1.4.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5 第二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分析及概念界定 . 7 2.1 技术创新 . 7 2.2 专利与专利文献 . 7 2.2.1 专利 . 7 2.2.2 专利文献 . 8 2.2.3 专利文献的特点 . 8 2.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 10 2.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10 2.3.2 中小企业对比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11 2.4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利用专利文献的现状 . 11 2.4.1 技术创新中专利文献利用率低 . 12 2.4.2 企业管理者的专利意识与产权知识薄弱 . 13 2.4.3 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 14 2.4.4 免费专利信息利用风险大 . 15 2.5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专利文献利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15 第三章 专利文献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17 3.1 提供技术参考 . 17 3.1.1 为制定经营和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 17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iv 3.1.2 为企业选题立项及开发新产品提供技术参考 . 18 3.2 把握技术创新方向与市场开拓方向 . 19 3.2.1 为技术创新提供研究方向 . 19 3.2.2 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 20 3.3 有效规避专利纠纷 . 20 3.4 指导国内外贸易活动 . 21 3.4.1 为技术转让和技术出口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 22 3.4.2 为技术进口提供决策依据 . 22 3.5 寻找技术创新合作对象与竞争对手 . 22 3.6 节约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 23 3.6.1 提高研发效率 . 23 3.6.2 善于利用失效专利 . 24 第四章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应用专利文献的建议 . 25 4.1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专利的综合认识 . 25 4.1.1 加强普及知识产权的观念 . 25 4.1.2 健全企业专利管理体系 . 25 4.1.3 加大专利人才培养力度 . 25 4.2 建立本企业专利文献数据库 . 26 4.3 引进国外高质量专利数据库系统 . 26 4.4 利用专利文献提高研究质量 . 27 4.4.1 提高研发起点,促进技术传播 . 27 4.4.2 激励新一轮技术创新活动 . 27 4.5 涉及侵权等专利纠纷时运用相关专利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 27 第五章 结论 .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 33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上若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践 表明, 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键。 技术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的潜在盈 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组整合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构建效能更强、效率更高 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体系, 从而推出新产品、 新生产工艺方法或者有显著技术变化的原有 产品或工艺,开辟新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中国企业总数 中占的比重正在急剧增长,中小企业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中小 企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专利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专利文献包含专利所有的技术、经济、 法律信息,以及在整个申请专利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书面资料。因此,专 利文献包含产业最尖端、 最具商业价值的应用技术, 是企业获得竞争情报最重要的信息源之 一。 进入 21 世纪,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 技术创新。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 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必须是提高以技术创新 能力为主要标志的核心竞争力,制定完善的技术创新对策,合理地构建技术创新模式,对技 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专利文献研究不仅仅给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 新的发展,而且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也具有根本的影响。因此,专利文献在中小企业技术 创新中的应用研究,具有科技和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论文拟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演进历程进行分析归纳, 从专利文献分析的角度入手, 研究 和讨论技术创新路径的战略选择及相关问题,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意见, 在建立创 新型国家的前提下,以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1.2.2 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 著名的制造大国、出口大国,而加工制造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国要变为强国,转变发展方 式,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优化中 小企业专利文献利用,提高专利文献的利用绩效,是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极为重要的工作。专 利战略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整合, 是中小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 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小企 业战略管理新的发展趋势。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2 近年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中小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管理方式灵活、 创新费用低廉、 对新市场嗅觉敏 锐等优势,同时存在着技术起点低、资本不雄厚、人才匮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中小企 业的先天不足限制了其后续发展,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技术 创新水平及专利、知识产权的占有数量。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 掌握基础理论、投入大量资金、招徕大量专家人才,有独立的研发系统。因此,中小企业要 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专利文献,走技术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 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 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 术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 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 会讲话)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发展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要大 力推行自主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已引起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中小企业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型力量,更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umpeter)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 论。熊彼特在 1928 年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在 1939 年出版的商业周期一书中 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 尽管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与创新理论, 但他本人并没有给 创新下一个严格定义。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以后,并未受到广泛重视。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经 济呈现经济飞涨的势头,已不能用“资本与生产力”的传统经济理论来简单解释。因此,西 方学者以熊彼特理论为基础, 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为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从而使 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西方学者关于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四个派别: 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罗(s. c. solo)等人为代表。索罗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 比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后提出的“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 界定上里程碑式的贡献。他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 提出了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 即 “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 的两步论的观点。 此后不少学者都在技术创新概念上做过较接近的研究。 新熊彼特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m. mansfield) 、卡曼(m. kamian)和施瓦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n. schwartz)等。他们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技术创新视 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曼斯菲尔德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他认为,产品创新是从企业 对新产品的设计灵感开始, 以新产品整个经营活动的完结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 这个界定被 后来学者所认可。 制度创新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l. davis)和琼斯(d. c. north)等人为代表。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或 额外利益的、对现存制度(指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如金融组织、银行制度、公司制度,工 会制度、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等)的变革。促成制度创新的因素有三种:市场规模的变化; 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一定社会集团或个人对自己收入预期的变化。 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曼(c. freeman) 、纳尔逊(r. nelson)等。他们 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推动,也不仅仅是企业的个人贡献,而是整个国家创新系 统的推动。 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 关系网络 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 在这个系统中, 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 其相互作用, 推动知识的创新、 引进、 扩散和应用, 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有关技 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介绍或引进西方的技术创新理论;第二,从 技术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酬率; 第三, 分析本国企业技术创新障 碍。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 国内学者明确统一了技术创新的概念范畴, 论证发现中国技 术创新对经济的回报远不及发达国家, 综合论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政策体制、 观念认识、 市场等方面的障碍。 根据国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中所暴露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如何把技术创 新引入经济活动、如何指导企业具体技术创新、如何结合实际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障碍。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国内学者很快由单纯对西方技术创新理论成果的评介转向对国内 企业实际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 从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来看, 技术创 新研究基本上有三个角度, 即经济学的研究、 管理学的研究以及技术哲学或技术社会学的研 究。其中,前两个角度有关专利文献的研究构成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主流。尽管近年来 国内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远的进步, 尤其是某些少数领域如技术创新政策、 技术创 新扩散等更是领先国内外研究水平, 但是其他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国外相比较, 无论是在研究 水平的深度, 还是在研究领域的广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 甚至不及一些较为先进的发展 中国家(如韩国、巴西、新加坡等) 。 1.3.2 专利及专利文献研究现状 国外对专利文献研究比较普及, 随着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 各国越来越重视专 利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其中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注重对专利 文献分析的研究,尤其是日本,在专利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就,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4 的废墟上成长为现在的工业强国,专利研究发展迅速。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技术几乎从零开始。起初日本企业照搬美国的高新技术, 频频遭到美国公司的侵权起诉,并签订高额许可证合同。此后,日本企业开始注重专利情报 的搜集。通过搜集专利信息,研究创新,同时注重本国新技术及时在国内外申请专利,摆脱 往日被动局面, 并成为专利强国。 2002 年 11 月, 日本国会通过了 知识财产基本法 , 2003 年 2 月, 政府内阁成立由首相领导的专利情报分析本部, 采取并落实了 知识财产战略大纲 的各项措施以推动专利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同年 7 月编制完成了 专利情报分析推进计 划 ,此计划共 70 多页 270 多项,在实施过程中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2005 年,日本 专利情报分析本部公布了 专利推进计划 2005 , 共分五章、 450 项, 较 专利推进计划 2004 增加了 50 个条目。 日本不断推进专利信息传播和利用的目标是使本国成为一个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国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质量和数量方面改进知识产权服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a. 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完善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ipdl)及建立专利许可数据库; b. 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公布专利统计信息,出版专利公报;c. 提 供专利信息检索、咨询与服务,包括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信息服务、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 与面向行业技术发展的信息服务;d. 促进专利信息的应用,将科技论文等检索系统与专利 检索系统相连接,避免重复研究,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大企业积极开放本企业不使用的专 利等知识产权,使中小企业有机会、并有效利用这些专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之一。上个世纪 60 年代,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就开始探索研究生产率要素与专利质量的关系;美国专利商标局于 1971 年成立了技术 评估与预测处(otaf)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专利文献,对有关技术进行预测与评估。 otaf 进行专利文献的分析研究工作,定期出版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forecast供企 业查询,在专利局的年报上报道了当年的按专利小类申请公开,授权前 10 位的分布,以及 当年度申请公开量的前 10 位申请人等的专利统计。美国摩根研究与分析协会(1985 年)一 直为财富所列的 500 强企业及美国政府部门等单位提供专利情报分析研究。其分析报告 给技术许可、市场竞争、研究与发展管理、专利投资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美国的 chi 公司成立于 1968 年,其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专利文献进行研究,享有很高的 国际声誉。 中国的专利制度起步较晚, 对专利文献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近代随着西方专利思想的 传入,1898 年,清朝光绪帝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奖励科学发 明的条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利法。1904 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是中国第 一部商标法。1910 年颁布大清著作权律则是中国首次关于著作权方面的立法。由于西 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专利思想的新思潮,而又由于列强干涉,近代社会的专利立法与后续修 改研究处于尴尬状态,专利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改革开放以后,专利制度方面的工作逐步得到重视。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以商标法 (1982 年) 、专利法(1984 年) 、著作权法(1998 年)为标志,构建起基本的知识产权制度 体系。从 1984 年专利法颁布开始,国内的专利情报工作开始起步。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 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 与国外有关知识产权的冲突逐渐显露,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专利工作 的发展与立法的完善。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的同时做出承诺要高水平地保护知识产权。 然 而中国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水平不高, 与现实差距较大。 国内企业与个人对知识产权运用的 经验较少, 与国外企业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纠纷数不胜数, 引起学术界与企业对专利与 专利文献的重视。 可以说, 国内对专利制度与专利文献的研究是从不断的实践经验中逐渐成 长完善的。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 国内专利文献信息利用的现状远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创 新的需求。其具体体现为:对专利文献认识不足,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科研人员进行新技 术、 新产品开发之前没有系统地检索专利文献, 往往造成研究起点低、 重复研究开发等现象, 严重制约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科技产出效果差。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中国无端投入大量人 力、 物力研究国外十几年或几十年前就已取得专利技术的事例屡见不鲜; 专利文献利用率低, 国内绝大多数的小型企业与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没有专利文献馆藏, 没有专人负责专利信息 工作,或者根本没有搜集专利信息;专利文献信息资源分散,各部门在专利文献信息资源的 建设方面存在“小、散、浅” ,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少,没有形成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特别缺 少专利信息深层开发与利用,没有对专利信息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专利能力是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尚未意识到专利及专利文献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 因此, 有必要重视从专利文献角度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实证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拟采用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佐以案例加以说明,论证主要观点。本文拟 解决以下问题:从专利文献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创新新思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够有效率地利用专利文献,提出相关建议。 1.4.2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以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为契机,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利用专利文献,构建中小 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特点与技术创新的现状, 以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 利用专利文献综合分析法,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制定完善的技术创新策略,为 中小企业确定开发项目寻找捷径。 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为目标, 建立合理的专利文献应用 技术平台。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案例,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了解和把握国内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6 外最新技术创新的内容、水平和动向,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途径,对专利文献在中小 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专项研究, 使中小企业能够在最新、 最高的起点上进行新技 术、新产品的开发,使专利文献中的产业最尖端、最具商业价值的应用技术能够在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以优化中小企业专利文献利用、 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强调科技 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建立企业专利文献数据库。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提高专利 文献的利用效率,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技术创新极为重要的工作,建立企业专利文献数 据库, 专利与技术创新战略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整合, 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 必然趋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分析及概念界定 2.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概念的建立与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密不可分,熊彼特是提出技术创新概念的 第一人。在他看来,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 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所谓创 新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 这种新组合包括 “引进新产品 (产品创新) 、 引进新技术(工业创新) 、开辟新市场(市场创新) 、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源(资源开发利 用创新) 、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体制和管理的创新) ”五个方面的内容。当然,与技术相关的 创新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尽管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 甚至列举了创新 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过狭义的严格定义。 此后,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层出不穷,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出过界定。技术创新的外 延应该比一般创新的外延狭隘得多。1981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o)认为:技术创 新应当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工艺, 以及对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有效技术改造。 如果产品创新投 入市场得到应用,或者工艺创新应用于生产工艺环节,那么都算完成创新。而这两种创新的 实践或完成,包括科学、技术、管理、金融和商业等的一系列活动,涉及了从生产到消费领 域活动的整个过程。所以,创新的这一定义主要是从其前两项内容(产品与工艺创新)方面 出发的。 在国内,有学者认为: “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人类通过新技术改善经济福利的商业活动。 研究技术创新,就是研究有商业化价值的技术活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活动。 ”技术 创新的范围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 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的、 制 造及商业的活动。1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与扩散”三个方面。所谓产品创新, 是指技术上应用于商业发生变化的产品, 它可以是完全新的产品, 也可以是对现有产品的改 进;所谓过程创新,也叫工艺创新,是指产品在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等生 产技术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所谓扩散,是指创新通过市场或非市场渠道的传播。没有扩 散,创新便不可能有广泛的经济、社会影响。傅家骥教授把技术创新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 种, 即把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技术创新称为狭义技术创新, 而把始于发明创造而 终于扩散的技术创新称之为广义技术创新。 2.2 专利与专利文献 2.2.1 专利 1 柳卸林, 技术创新经济学,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7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8 专利(patent)一词源于拉丁语 literate patents,其单词原意是公之于众的声明或文书, 是中世纪西欧国家的统治阶级对某项特权所发布的特别证明。 “专利” 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 目前普遍认为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 专利就是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主管专利的机构提出专利 申请,经国家主管机构依法审查合格,批准授予一定时期的专利权,这项被授予专利权的发 明创造称为专利。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受国家专利法的保护, 在法定的专利权有效时期内, 专利法给予这项发明创造具有生产、使用、销售的专利权,这是一种专有的独占的权利。在 专利法规定的期限内,任何想要利用这项发明创造的人必须事先得到专利权所有人的同意, 并支付一定的报酬才能利用这项发明创造, 否则视为侵权行为。 专利持有人有权要求侵权者 停止侵权行为,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法使侵权者受到相应的制 裁。 专利是一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它同动产和不动产 一样,可以交换、继承、转让。 2.2.2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国际性专利组织依法受理、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