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摄影发展过程及摄影的基本特征:1、 出现背景:“针孔成像”原理的出现、西方绘画写实要求、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发展2、 摄影术的诞生:第一张照片: 法国 尼普斯 窗外风景真正摄影的发明人:1839年法国画家和发明家路易斯达盖尔 发明了银版摄影法,即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1841年,光学家沃格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相机,并配备了摄影镜头。1888年,首架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柯达1981 日本数码相机Marica出现3、 135相机(徕卡)、单反相机4、 世界著名相机品牌:柯达、徕卡、瑞典哈苏、瑞士仙娜、德国禄莱、勃朗尼卡、佳能、尼康、富士、索尼、宾得、蔡司、奥林巴斯。 世界四大胶片公司:美国的柯达 1888、日本的富士 20世纪初、德国的爱克发 1873、英国的依尔福 1879。加上中国乐凯。照相机的介绍1、 分类、种类 (1)按照品种分类: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2)按照使用的感光材料分类:胶片相机(胶卷)、数字相机(CCD、CMOS)(3)按照使用的胶片和画幅尺寸:135照相机、120照相机、110照相机、126照相机、中幅照相机和大幅照相机等(4)按照相机的外型和结构:平视取景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折叠式照相机、转机、座机等(5)按照相机的快门形式:镜头快门照相机(又称中心快门照相机)、焦平面快门照相机、程序快门照相机等(6)按照相机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性:自动调焦照相机,电测光手控曝光照相机,电测光自动曝光照相机等2、 结构:机身(快门、取景器、胶片装置、闪光联动装置、自拍等设备)、镜头、取景器、后背、输片机构、快门机构、调焦与测距系统3、 分类方式:(1) 取景方式:旁轴、同轴 (2)感光载体:胶卷、感光元件4、 操作性能:全自动、半自动5、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特点:(1) 直接通过镜头观察和聚焦影像,无视察。(2) 用户手动控制。(3) 镜头为可拆卸式。(最大的特点)(4) 便于使用滤镜以及独立式闪光灯连用。(5) 体积重量大,价格贵。 (6) 易损活动部件多。(7) 拍摄时噪音较大。6、 旁轴相机特点:(1)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2)用户手动控制。(3)可连接独立式闪光灯或自带闪光灯。(4)通过取景窗进行聚焦,得不到和胶片上完全一样的影像,存在视差问题。7、120单反相机特点:(1)与135相机相比,120相机体积较大,但它采用的底片尺寸也更大,影像质量更高;与机背取景的大画幅相比,120相机又具有较好的机动灵活性,加上可以调整的画幅规格,使120相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可以更换后背,更具需要随时更换,十分方便。数码照相系统1.数码相机:是数字技术和照相机原理相结合产物,采用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D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作为图像传感器,把光线转为电荷,再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经压缩后存储在相机上的存储卡或内存卡上。2、像素值与感光元件(1)像素值:光点的分布状况。 像素:在单位面积的CCD上,像素数越高,理论上其图像精度(分辨率)越高(2)感光元件:一般由微型镜头层,分层滤色片,感光层构成。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其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3)感光元件尺寸:即感光器件的面积。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受光面积就越大,捕获光线越多,成像效果越好。(4)感光元件常用尺寸:1/3.2 1/3 1/2.7 1/2.5 1/1.8 2/3 4/3 APS(25.1*16.7) 全画幅 (36*48)3、感光元件与像素的关系:感光面积越大,像素可做得更大。但是同样的像素,大的感光器成像越好,反过来说,同样的感光器,大像素的成像更差。白平衡:色温高偏冷,色温低偏暖。即暖色低色温。存储卡:部分相机自身带有一定容量的内存,但容量较小。影像处理器:是数字相机中用来分辨和解读CCD所传来资料的一组器件,它可以将影像传感器所生成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4、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的优劣势分析。(第一次作业)优势:(1)拍摄效果不同:传统相机的卤化银胶片可以捕捉连续的色调和色彩。而数码相机的CCD元件在较暗或较亮的光线下会丢失部分细节。因此从现阶段来看,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不论在影像的清晰度、质感、层次、色彩的饱和度多方面,都无法与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相比。但数码相机发展迅速、研发空间仍然很大。(2)拍摄速度不同:再按下快门之前,数码相机要进行调整光圈、改变快门速度、检查自动聚焦、打开闪光灯等操作步骤,而传统相机与拍完后要对照片进行压缩处理的数码相机相比,是根本无法比及的。故数码相机的拍摄速度已大大超越了传统相机。(3)存储介质不同:数码相机的图像以数字方式存储在磁介质上,而传统相机的影像是以化学方法记录在卤化银胶片上。(4)输出、输入方式不同:数码相机的影像可直接输入计算机,处理后打印输出式直接制作网页,方便快捷,而传统相机的影像必须在暗房里冲洗。(5)相机调节功能不同:数码相机的感光度、白平衡等调节相对于传统相机而言,使用十分方便。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范围宽,而且它的光电传感器也有自身接受光线的浮动范围,并可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值。(6)附加功能不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码相机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使得现在很多的数码相机都是摄录一体。同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数码相机也推出了相应的机型,从而满足更多的消费者,这是传统相机无法做到的。劣势:(7)从目前摄影的现状来看,过分地强调数码化处理技术或者过分依赖图像处理软件,都导致了摄影本身的艺术性、思想的倒退。(8)由于数码相机的拍摄成本少,减轻了人们对胶卷和冲洗成本的经济负担,所以就造就了人们懒惰的思想。(9)数码化影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也为某些不良企图制造虚假图片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工具,导致信息道德的流失。(10)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在扩房较大尺寸图像上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之下数码相机可能会停止工作,而且数码相机的价格仍然较高。5、数码相机的分类(1)按照价格、消费人群分类(2)按照消费级、专业级、全画幅级分类(3)按照取景方式分类(4)按照携带方式分类6、家用数码相机与专业相机的区别:(1)家用数码相机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价位较低,适合无摄影基础的消费人群。(2)专业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尺寸大,成像效果好,可更换镜头,具备完善的手动功能,价位较高,为专业人士选择。7、对数码相机的介绍加油!(1)入门单反:索尼系列、佳能D系列、尼康D系列镜头 1、 镜片:非球面透镜:是通过精密计算表面曲率将镜片研磨成非球面的形状,保证每束光线汇聚一点,提高成像质量。低色散透镜:1969年,佳能公司掌握人造萤石镜片生产技术,开始生产萤石镜头,可有效消除色散。由于色光的波长不同导致汇聚点不能再同一个平面内,而使成像质量降低的现象称为色散。镀膜透镜:正常情况下,经过镜头两个表面时,各有5%的光线被反射,2%的光线被吸收,这样将有12%的光线损失,镀膜后的镜片可将光线损失率控制在3%以上。单层镀膜:SC 多层镀膜:MC作用:(1)减少镜头的反射光,提高光线通过率。 (2)消除光晕与雾翳,提高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能力,还可减少镜头霉变现象。多层衍射透镜:DO 较薄的一种透镜,同时具备萤石玻璃和非球面镜片,从而大大缩小了镜头的重量与体积,也极大提高了镜头的质量,制造难度大。第一支使用DO技术的镜头:佳能EF 400mmf/4 DO IS USM 诞生于2001年防抖镜头:为了避免拍摄者手持拍摄时因难以持稳相机导致影响画面成像清晰度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镜头。1995年,佳能推出第一款具备影像稳定功能的EF 75-300mm f/4-5.6 IS USM 镜头佳能镜头防抖标识:IS 尼康尼克尔镜头防抖标识:VR2、镜头色彩:分解为明度,色相,饱和度,层次过渡,反差几个方面。3、镜头的焦距:焦距越长,所拍摄的影像越大,所能拍摄的景物范围越小;反之,焦距越短,所得到的影像越小,但所记录的景物范围越大。按照焦距从短到长可分为: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等。若一个镜头的焦距的长度是恒定的,则被称为定焦镜头。若镜头的焦距是可以变化的,被称为变焦镜头。4、变焦镜头的优缺点:优点:一支变焦镜头可以替代多支定焦镜头,因而携带方便,使用简便。缺点:成像质量不如定焦镜头;最大相对孔径一般较小,不利于低照度下拍摄;镜头镜片数量多,体积大,价格昂贵,在逆光下已形成炫光。5、(1)焦点与焦距: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2)视点与视角:视角就是所拍摄图像的对角线的两端所引出的直线,使其相交于镜头中心,这两条线夹角的对顶角就是视角。(3)视角与焦距的关系:反比,焦距长的镜头视角小,焦距短的镜头视角大。(4)有效口径与相对口径:有效口径是镜头前镜的光束直径,即光圈的直径。有效口径:指镜头的直径与镜头的焦距的比值,如50mm的镜头,其直径是25mm,那么其有效口径就是2,一般用F2表示。相对口径为有效口径和焦距的比。(相对口径=有效口径/焦距)光圈:能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来调节通光孔大小的装置。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系数:1.4 2 2.8 4 5.6 8 11 16 22 (5.6比8多一倍)作用:控制通光量。6、光圈与镜头口径的关系(简答题)镜头口径(最大相对口径)= 镜头最大光孔直径/ 焦距。镜头光孔直径越大,进光越多,成像亮度越大;焦距越长,成像的亮度就越低。光圈系数F= 镜头的焦距/ 镜头光孔直径,光圈系数越小,镜头光孔直径越大,通光量越大。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光圈系数系数越小,表示所开光孔越大。相对孔径越小,孔径越小,通光能力越弱;而光圈数越小,通光能力越强。7、 镜头上的数值所代表的意义佳能:(1)多少mm-多少mm是指焦距。比如EF 24-105mm,就是指该镜头是变焦镜头,变焦范围从24mm到105mm之间。数字越小表示视角越广,越大则表示能把远处的景物放的越大。还有一种定焦镜头,焦距是固定的,不能变焦,比如EF 50mm F1.4。(2)F多少-多少是指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比如EF 70-300mm F4-5.6,表示该镜头在70端的最大光圈是F4,300端的最大光圈是5.6。如果F后面只有一个数值则表示该镜头是恒定光圈,比如EF 70-200 F2.8 L,表示该镜头全焦段(70-200mm)的最大光圈镜头都是F2.8。(3)II一般是指第二代镜头,比如EF 85mm F1.2L的第二代就是EF 85mm F1.2L II,技术上会有一些改进。(4)IS 是图像稳定器的意思,使用一片悬浮的镜片来补偿手的抖动对拍摄的影响,是最早用于相机上的光学稳定技术。(5)USM 是超声波马达的意思。有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对焦更快更安静。(6)L头 :L是英文luxury(奢侈, 华贵)的缩写。如果佳能镜头名称中带有“L”,则表示此镜头采用了佳能先进的技术和昂贵的材料,具有极佳成像素质。(7)AL:非球面镜片。(8)EF:电子卡口,电子自动对焦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APS画幅的佳能SLR和DSLR上。(9)EF-S:APS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10)FT-M:全时手动,可以再AF(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尼康:(1)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2)AI-S: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3)AF-S:静音马达。这种马达等同于佳能的超音波马达,可高精确和宁静地快速聚焦,可全时手动对焦。(4)IF :内对焦技术。所谓内对焦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的浮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IF技术的采用使快速而安静的对焦变为可能。(5)VR :电子减震系统。防手震镜头的代号,可用于手持摄影在低速快门时,增加画面的稳定性。8、 快门(S) 作用:控制光线照射在感光材料上时间的长短。功能:与感光度、光圈配合控制曝光,抓取瞬间动作,使运动物体成像清晰或模糊。速度:B 1 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 在同等条件下(拍摄固定物体,光圈,外部环境,ISO值等同样的情况下)快门的速度越快拍摄出来的画面越暗;越慢,拍摄出来的画面越亮。快门设定的数值越大,时间(进光量)越少;反之,数值越小,时间(进光量)越多。标准镜头:指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视角,约50度。 曝光与测光1、 等量曝光(提供一组数据,做简答题)书P354定义:从光圈与快门的的配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光圈开大或缩小若干级,只要将快门速度也相应的提高或降低若干级,那么光圈系数与快门速度的每一组合所取得的曝光量是一样的,即等量曝光。 (速度快,光圈大 光圈数值越大,光圈越小)Ev值=x+y,Ev值每相差1个数,相应的曝光量相差一级。x:光圈系数基数 y:快门速度基数 Ev:曝光指数加法公式:AV+TV=EV=SV+BV其中,AV是光圈值,TV是快门值,SV是胶片感光度值,BV是亮度值,EV是曝光值。倒易率:按照计算曝光量的公式和等量曝光的原理,说明照度与受光时间是可以互相置换,这种关系就是倒易率。曝光量=照度(勒克斯)*曝光时间(秒)E=L*T倒易率并不是永远有效的:在光线极亮的情况下做极短暂的曝光,或在光线极暗的情况下做长时间的曝光。景深与超焦距1、景深定义: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叫做景深。(清晰的纵深)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大、景深小 (反比)摄距近、景深小 (正比)焦距大、景深小 (反比)2、 超焦距:镜头调焦至无限远时,从最近清晰点到镜头的距离称为超焦距。3、 怎样拍摄大/小景深,它们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第二次作业)获得大景深的主要方法:(1)使用较小的光圈,这也可能会造成快门速度降低,而使相机震动,一直与手持不能拍摄。这时,一是光圈不要调节的太小,从而使快门速度不至于太低;二是使用三脚架拍摄。(2)使用较短的镜头焦距,也就是减小像距。(3)增加物距,也就是增加相机与被摄物的距离。艺术特点:大景深作品,画面中焦点前后景物影像清晰范围大,画面中大部分景物影像清晰真切,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具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力。获得小景深的主要方法:(1)使用较大的光圈。(2)使用较长的镜头焦距,也就是增加像距。(3)减少物距,也就是减少相机与被摄物的距离。艺术特点:小景深作品,画面中焦点前后的景物影像清晰范围小,前景和背景中的景物影像大都虚糊,给人一种梦幻感觉,具有飘渺迷离的艺术表现力。摄影艺术1、艺术语言:(1)色彩:三要素是色别、明度、饱和度。(2)三原色: 摄影:红、绿、蓝(RGB) 印刷:品红、黄、青(3)色彩的特性:a.冷与暖 b.轻重与进退 c.膨胀与收缩 d.对比与和谐 e.感情(绿色让人感觉恬静舒适,金黄色让人感觉丰收饱满。)(4)构图的线条:水平线条:向左右伸延,形成宽广开阔之势,但缺少动能,故又有平静安宁感。 垂直线条:由于自上而下的运用直线,故又有高大、庄严之感。倾斜线条:使观看的空间有了变化,产生一种动势,再结合物体运动使之强化,也有深度感。锯齿形:因高低变换可产生不安、不均匀、紊乱和动摇感。放射形:如太阳光芒,产生奔放豪迈、势不可挡的气氛。弯曲线条:可造就优美感,是画面结构变化多姿,不致乏味,用于纵深处可增加动态和景深。2、分析摄影作品的艺术特点:(1)黄金分割 :1:1.618(2)对比性:是艺术中最富有活力、最有效的法则之一。作用:a.使原因素中已存在但不鲜明、不显露的外形和内涵,在对比中更加突出、强烈b.反差比较大(3)均衡感 (4)多样统一性(5)选题与内容 (6)表现形式与手法 (7)构图布局 (8)摄影光源 (9)拍摄角度 (10)曝光 3、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视觉感应方式,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产生稳定感。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S型构图:动感效果强, 即动且稳。可用于各种幅画的画面。表现题材,远景俯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人物、动物的曲线排列变化等。框架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等作为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最强烈。对角线构图:使画面产生了极强的动势,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C型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洁明了。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对称构图:利用竖线能在画面中产生宁静、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利用竖线条是主体对称,能让主体突出明显,富有装饰效果。4、 新闻摄影简史摄影最早的出现与新闻无关开始有新闻意识:1842年5月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此次拍摄活动也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拍摄者:比欧乌、史特尔茨纳)1855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创办人罗杰芬顿用摄影手段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些场面,此次活动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活动。1904年,英国的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以照片为主,仅附以简短的文字的形式来报道新闻。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这本杂志全部使用照片进行报道,开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样式。1844年,广东学者邹伯奇,在对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研究基础上,先后完成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两部摄影著作,并自制除绘画用暗箱,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摄影之器”,后来又装上了收光和弹簧活动装置,造出来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1876年6月15日,申报上刊登出吴淞火车停顿的形象,被认为是纪实摄影,也是中国早期采访摄影的一个先例。我国的中文报刊中,1902年,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创办、在日本横滨发行的报纸新民丛报最早刊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