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秋乐府唱南朝 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摘要 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里,留存总 数四百多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长久以来,由于 其内容的单性和风情化,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与评价并不够客观。近代以 来,不少学者都对其持肯定态度。关于南朝乐府民歌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和 深入,本文试图从“世情这一角度来进行探讨。 本文所要涉及的世情,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地域,南朝乐府民歌产 生于长江中下游一带,里面提及了不少当时的市镇与景点,尤其是大城市。 二是风土人情,南朝乐府民歌里面描写了长江中下游的自然风物和四季美 景,同时还体现了当时的世俗情调。三是描写了当时的城市生活,包括劳 动生活、商旅生涯和娱乐休闲生活。其中劳动生活体现了水乡最典型的桑 蚕业、织布、采莲,还涉及了妇女的家务劳动;商旅生活体现长江中下游 的商人、商妇的生活与情感;娱乐休闲生活体现恋人间的情趣和城市居民 的主要休闲活动。四是介绍乐府民歌中的人物,抒情主人公以年轻女性为 主,深入探讨她们的感情和心理。最后一章,结合南朝当时的社会背景概 括出其世情特点和意义。 南朝乐府民歌描绘的世情,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涉及了大量 的自然景物、生活场面,我们所感受到它们几乎都与爱情有关,而且多通 过女子口吻抒情表达出来,这并非单纯为了展现风景之秀丽迷人、生活之 丰富多彩,而是借助它们来传达了爱情以及女性美。 关键词:南朝乐府民歌世情 n m u s i c b u r e a uf o l ks o n g ss i n gt ot h e 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f o ral o n gt i m e - re a c h i n g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 c u s t o m so fm u s i c - b u r e a uf o l ks o n g si nt h e 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 a b s t r a c t m u s i c - b u r e a uf o l k s o n g si nt h e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a r em o s tk e p t e d i n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o fm u s i c - b u r e a up o e m sc o m p i l e db yg u om a o q i a nw h ol i v e di nt h es o n g d y n a s t y ,m o r et h a n4 0 0 ,t h e ya r ev e r yi m p o r t a n t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f o ral o n gt i m e ,o w i n gt ot h e i rs i n g l ea n dl y r i c a l ,i t sn o to b j e c t i v et h a t p e o p l ef o rt h e i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s i n c em o d e r nt i m e s ,m a n ys c h o l a r sh a v e a p o s i t i v ea t t i t u d ew i t ht h e m h o w e v e r ,r e s e a r c h i n ga b o u tm u s i c - b u r e a uf o l ks o n g so f 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h a sy e tt oe x p a n da n dp e n e t r a t ed e e p l y , t h i sp a p e rw o u l dv i e wi ta ta 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i n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c u s t o m s 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c u s t o m si nt h i sp a p e r , i n c l u d i n g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f i r s t ,t h e r e g i o n ,m u s i c b u r e a uf o i i 【s o n g so f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b r i n ga b o u tt h em i d d l ea n d l o w e rr e a c h e so fc h a n g j i a n gr i v e ns o m et o w n sa n dl a n d m a r k sw e r ei n v o l v e di nt h e m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b i gc i t y s s e c o n d ,n a t u r ea n dc l i m a t e ,t h el a n d s c a p ew a sd e s c r i b e di n m u s i c - b u r e a uf o l l 【s o n g so f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m o r e o v e bi n c l u d i n gt h es t y l ei nt h e d a n yl i f e t h i r d ,s o c i a ll i f e , i n c l u d i n gl a b o rl i f e ,b u s i n e s sa n d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s t h el a b o r l i f ei n c l u d e sf e e d i n gs i l k w o r m s ,p i c k i n gl o t u sa n dh o u s e w o r k b u s i n e s si n c l u d e sl i f ea n d f e e l i n g ,b e t w e e nb u s i n e s s m e na n dt h e i rw a i v e s 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si n c l u d e s l o v e r sa n d t o w n m a n s g a m e s f o u r t h ,i ti n t r o d u c e sc h a r a c t e rf i g u r ei nf o l l 【s o n g s ,t h e ya r em o s t y o u n gg i r l s ,p r o b e st h e i re m o t i o n sa n dm e n t a l sd e e p l y f i n a l l y ,a c c o r d i n gt os o c i e t y b a c k g r o u n do f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s u mu pt h e 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 c u s t o m s i 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c u s t o m sd e s c r i b e di nm u s i c b u r e a uf o l ks o n g si nt h e 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i e s ,d e p i c t e dp l e n t yo fn a t u r ea n dl i f e ,w ea l s oc a ns e em a n ya s p i r a t i o n s t h a ty o u n gg i 山e x p r e s s e dt h e i re m o t i o n sa n d f e e l i n g , i t sn o to n l ye m e r g e dl a n d s c a p e a n dl i f e ,b u ta l s oc o n v e y e dl o v ea n df e m a l eb e a u t yw i t ht h e m t h es o u t h e r nd y n a s t y m u s i c b u r e a uf o l l 【s o n g s t h el o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a n dc u s t o m s i v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关i ,苈抛易年6 月0e t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囹即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智务 导师签名: 毛强如b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绪论 一、南朝乐府民歌概况 南朝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了,那是一个轻歌曼舞又痛苦短暂的时代,让现代人来想 象当时的社会,品味当时的文化,勾勒当时的人物并不容易。庆幸的是,年代虽然过去 了,文学却留下了。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 2 0 年起至5 8 9 年止,共1 6 9 年。西晋 统治后期,门阀政权混乱,八王之乱,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先后攻占陷东西两 京。西晋崩溃后,黄河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混战的场所,社会秩序混乱,生产组织毁坏, 史称“五胡十六国 。司马睿流亡江南,于公元3 1 7 年建立东晋。东晋灭亡后,在它原 来统治的江南地区,相继出现了几个王朝,即宋( 公元4 2 0 - - - - - 4 7 9 年) 、齐( 公元4 7 9 - - - - - - 5 0 2 年) 、粱( 公元5 0 2 5 5 7 年) 、陈( 公元5 5 卜5 8 9 年) 。四个朝代当中,统 治时间最长的是宋,历四代八帝,共五十九年;最短的是齐,只有二十三年,但由于争 杀频繁,竞历三代七帝;梁历三代四帝,其中武帝萧衍统治近半个世纪;陈国力最弱, 三十三年时间历三代五帝。四个政权除了梁元帝以江陵作都三年,其余时间都以建康为 国都,历史上称为“南朝”。本文涉及的年代,上可追至东吴( 公元2 2 2 _ 2 8 0 年) 与 东晋( 公元3 1 7 - 4 2 0 年) ,并不局限于历史纪年的南朝,主要根据与立足于南朝乐府 民歌发展历史。南朝乐府民歌就是产生与流行于这段时期。 南北分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南朝文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涌现 了规模较大的文学集团,而这一时期南朝民间文学,最出色的便是“新声乐府民歌。 汉魏六朝时代,主要的俗乐名叫清商乐,简称清乐,吴歌与西曲是六朝乐府中的主要部 分。旧唐书音乐志:“清乐者,南朝旧乐也。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 落江左。宋梁之间,南朝文物号为最盛,人谣国俗,亦世有新声。一余冠英先生在乐 府诗选里面就有提到,所谓的南朝新声乐府主要就是指:乐府诗集搜集的吴歌、西 曲、神弦曲。 南朝民歌的产生年代始于三国东吴,迄于陈,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 诗集里。留存总数四百多首,按音乐分,绝大部分属于“清商曲辞 ,少量属于“杂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曲歌辞 和“杂歌谣辟一,属于“清商曲辞以吴歌和西曲两类为主,其中吴歌共3 2 6 首,西曲共1 4 2 首。乐府诗集卷四十四引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 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即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成 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 即是说吴歌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 今南京) 及周围一带 的江南地区,这一带习惯称为吴地,所以其民歌就称为“吴歌一;又卷四十七引古今 乐录说:“按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故依其方 俗而谓之西曲云。 即是说西曲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 今湖北江陵) 、郢( 今江陵附近) 、 樊( 今湖北襄樊) 、邓( 今河南郊县) 等几个主要城市,是南朝西部重镇和经济文化中 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从时间上来看,吴歌产生于东晋及刘宋居多,西曲于 宋、齐、梁、陈居多。除清商曲辞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保存有少量南朝民 歌,例如西洲曲、长干曲等。南朝民歌风格清丽淳朴、婉转缠绵,反映了人民真 挚纯洁的日常生活和感情世界,是南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南朝民歌反映了当时 长江流域的人情风俗和自然风貌,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南朝民歌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俗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俗文学,就是一种通俗的文学, 是民间的、大众的文学,来源于广大人民,来源于百姓生活,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与思 想,真正体现出作为一种平民文学的代表。 南朝乐府民歌在题材内容上极具个性,它的内容清色都是表现男女爱情,风格清 新自然、柔媚绮艳。其内容的单调性与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和生活情趣有着直接联系,他 们将反映社会矛盾、民众怨怒的民歌去掉了,留下了儿女情长的温柔小调。也正是因为 此,南朝乐府民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异数。按照传统,文学必须要与政治、教化结 合起来,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乐府多叙事“美刺纾“风骨一这些观点,文学 必须依附政治,达到教化的目的,但是南朝乐府民歌就背离了中国文学这个传统。也就 是因为其单一的内容以及与政治脱节,历来被封建正统文人所不屑,被贬斥为淫词艳曲、 亡国之音、靡靡之音,如宋书乐志称其“淫哇不典正,到了近代,南朝乐府民 歌才逐渐被认可,如罗根泽、胡适、萧涤非、郑振铎等学者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肯定 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些学者还指出了南朝乐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如萧涤非先生曾 说:“今言之文学史者,率偏重南朝数大诗人,而略于乐府,要知南朝乐府自是富有时 代性与创作性之文学。虽其浪漫绮靡,不足拟于两汉,然在文学史上实具有打开一新局 面、鼓荡一新潮流之力量。举凡前此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谓先王作乐崇 德,以格神人,通天下之至和,节群生之流散,与夫班固所谓足以观风俗,知薄厚 2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者,种种传统观念与功用,至是己全行打破而归于消灭。由叙事变而为言情,由含有政 治社会意义者变而为个人浪漫之作,桑问濮上,郑卫之声,前此所痛斥不为者,今则转 而相率以绮艳为高,发乎情而非止乎礼仪,遂使唐宋以来之情词艳曲,得沿其流波,而 发荣滋长,而蔚为大国,此固非一二大诗人之所能为力者也。一n 可见,南朝民间乐 府有着开一代新文风的重要意义。 二、南朝乐府民歌研究近况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一书中,介绍了2 0 世纪一些文学史和论文关于南朝乐府 民歌的研究,包括萧涤非、郑振铎、胡适等人的观点z ,总结了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由于阶级论左倾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南朝乐府民歌 内容没有反映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对立,没有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而且还是由 于统治阶级追求骄奢淫逸的享受生活才可以留存,所以当时很多文学史对南朝乐府民歌 都是持批判态度,5 8 年版复旦文学史中说“六朝的统治阶级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因而 视野非常短浅狭窄,他们不愿意让那些反映现实斗争的诗歌来打扰他们的安宁,只有那 些无伤他们尊严的情歌才适合他们的口味,够得上选择标准。引而对于其内容,多是 从反抗专制婚姻制度、揭露封建礼教方面进行评述,如: 1 男的可以随意抛弃女的,女的爱情得不到合理的保障,读了这些诗篇,会使 我们增强对那个社会制度的憎厌,把同情给予那些被损害的女子同样以男女爱情 为题材的民歌,华山畿也表现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在封建社会里,男女 问没有社交和恋爱的自由,封建礼教把青年男女压得透不过气来,使他们只能幻想 用死亡来换取幸福生活残酷的封建制度就是这样来吞噬青年男女的幸福,戬 害他们的生命的! “自经屏风里”,。泪如漏刻水”,这是何等沉痛而强烈的抗议! 佴 2 值得注意的是在( ( 华山畿某些曲以及懊侬歌中,表现了婚姻不自由和 人们反抗礼教为争取婚姻斗争的主题礼教吃人的本质完全暴露出来了,真令 1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i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4 年,第2 5 9 页 2 详见吴云:( 2 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2 0 0 1 年,第5 7 7 - _ 6 i s 页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中国文学史( 上) 【l 川北京中华书局,1 9 5 8 年,第1 5 3 页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中国文学史( 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8 年,第1 5 l 1 5 2 页 3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人不禁又要发出“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的抗议声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封 建礼教在南朝仍然在折磨着人民,不要以为南朝是一片繁荣和美的景象,其实,在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衫开井的轻快调子之外,还有不少。泪如漏刻水,昼夜流不 息”的辛酸的声音。1 2 0 世纪8 0 年代以后,出现了很多关于南朝乐府的论文散作或个案研究,对南朝民 歌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如爱情、地域、女性形象,例如:胡晓娟的论南朝乐府民 歌,是从南朝乐府民歌的产生、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阐述的;张咏铃的爱情文 学审美视野中的南朝乐府民歌引用了大量关于爱情的理论来阐述南朝民歌,主要分析 里面的各种爱情因素与形式;赵谨的试论南朝民歌的城市化特征、马华祥的南朝 民歌的地域特色主要从地理方面进行探讨;韩晶的唱自古代城市妇女的心声一浅 论“吴歌 “西曲的思想性是对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是研究南朝民歌 的传统角度;安东焕的六朝乐府中的妓女之歌主要研究了女性抒情主人公中关于娼 妓的部分;王琦的论南朝乐府所反映的社会心态主要是从贵族与南朝民歌之间的关 系来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南朝民歌的研究比较零碎、分散。专门评论南朝民歌的综合性论著 只有王运熙的六朝乐府与民歌。南朝民歌经常会牵涉到同时期北朝民歌,因此研究 往往只是将二者进行比较和评论,并没有深入研究南朝民歌。有许多文学著作都有关于 南朝民歌的内容,但只是将南北朝民歌并列编入成一章,对南朝民歌的研究的大多数内 容仅限于介绍性质,或者只是比较笼统地概括了一下南朝民歌的成因和特点。这不仅仅 是因为接受者和研究者爱好的问题,原因的根本在于南朝民歌文学作品的本身,作为一 种文学类型,南朝乐府民歌所反映的生活面和思想深度确实显得狭窄和不足。虽然缺乏 批判性的内容,但是却用清新活泼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人民生活的另一方面,那就是爱 情。爱情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标志,让它们带上了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南朝民歌主要反 映的是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爱情生活,体现了当时南朝长江中下游一带城市真实的世情风 貌。因此,本文遂立足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南朝乐府民歌的世情,与前人的联系成果结 合起来,主要以汇集、列举、比较、分析等方法为基础,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做到进一步创新,结合地理、政治、文化、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探讨南朝乐府民歌 n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 v i 化1 9 5 5 级:中国文学史( 上册)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年,第1 5 4 页 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的世情风貌和特点,合理加入个人看法和近年来文化视野拓宽后的新观点,力图找到创 新点,以补充前人研究的疏漏。 本文参考的文本主要是 :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著,中华书局1 9 7 9 年出版,引 自此书的内容不再具体做注解,另有些引自古文名篇的句子也不再详细做注解。“世情 一词,可以解释为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俗情、世态人情等义。本文希望根据南朝乐府 民歌客观文本,结合自己的解读来揭示里面蕴含的世情,极力再现遥远南朝的一角,感 受南朝社会尤其是城市女性琐碎、忙碌、精致的生活,也可以有助于理解和体会长久以 来颇有争议的南朝乐府民歌。论文涉及的世情,挑选了四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地 域、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与人物,文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南朝乐府民 歌涉及的城市与地域,并概括其特点;第二章论述南朝乐府民歌描写的风土人情,主要 包括自然风物和世俗情调两部分;第三章展开南朝乐府民歌所反映的城市生活与商业气 息,其中包括劳动生活、商旅生涯和娱乐休闲生活;第四章主要介绍南朝乐府民歌的人 物,揭示其蕴含的情感与心理,由于南朝乐府民歌的抒情主人公多为城市妇女,因此, 这部分将包括这些女子的人物地位与身份、情感心理等方面。经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论述, 第五章主要根据以上四章的论述,并结合南朝当时的社会背景,概括出南朝乐府民歌描 写的世情特点、意义等。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可以涉及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几 个基本因素,二是希望做到通俗自然。民歌本来就是俗文学的典型,反应平民的生活与 感情,在行文中采取通俗自然的手法比较相符合。 三、关于“千秋乐府唱南朝 在南京莫愁湖畔有一副楹联,上作搿一片湖光比西子一,下为“千秋乐府唱南朝。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江宁知府李尧栋为莫愁湖所题。今天的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 5 0 0 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莫愁湖,位于南京秦淮河西, 自宋朝起莫愁湖就被誉为“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莫愁湖因其依傍石头城, 故亦称石城湖。相传南齐时,有洛阳少女莫愁1 ,因家贫远嫁江东富户卢家,移居南京 石城湖畔。莫愁端庄贤慧,乐于助人,关于莫愁女的美丽传说一直源远流长,石城湖也 q 奠愁女;传说中美人名。乐府诗集卷四十八引唐书乐志 e l - 。莫愁乐 者,出于石城乐石城女子名 奠愁,善歌谣”关于莫愁女的传说有多个版本 5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因此改名为莫愁湖。对联中提到的“千秋乐府 ,是指乐府诗集中的莫愁乐, 莫愁乐是西曲歌的一种,很有代表性。在这个对联中,如果说上联精辟简要地概括 了江南的美丽景色,那么下联可以说是叙述了南朝乐府的典范。 采用“千秋乐府唱南朝 作为题目主要是借用了刘士林先生的说法,“一是我把南 朝看做中国审美精神觉醒的轴心期,从此以后,原本实用、功利的中国民族才开始了他 们生命中的美的历程。二是所有关于江南的诗文、绘画、音乐、传说,所有关于 江南的人生、童年、爱情、梦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最初的原因。 “以及“所谓千 秋乐府唱南朝也可以阐释为,大凡后世那些比较纯粹的审美与艺术活动,实际上都与 南朝文化这个原型有这样那样的亲缘关系。州d 在南朝以前,江南的文化已经有了一定 的发展,但是江南开始慢慢形成一个人文圣地应该是始于南朝。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 江南是个特殊的地区,似乎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够象其一样,受到千古文人雅士如此之多 的青睐,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而这些就可以从南朝乐府民歌找到源头,例如人们印象 中的江南总是与水乡、客船、草长莺飞、如花女子等等意象结合在一起的,南朝的乐府 民歌就尽显了诗意江南的画卷,南朝乐府有“新声刀之称,与当时南朝的社会、习俗、 人情、文化等等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在纷乱的政治、南方的开发、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的背景下,南朝乐府自然带上了独树一帜的风格,这种“缠绵婉转的恋爱 o 文学与南 方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尽显当时世情。 1 刘士林:西洲在何处【m 】北京东方出版社,2 0 0 5 年,第1 4 3 页 2 刘士林;西洲在何处【m 1 北京东方出版社,2 0 0 5 年第5 8 页 扣胡适:白话文学史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 0 0 2 年,第6 6 页 6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萌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第一章世情之地:吴歌西曲唱何处 南朝乐府民歌的地域范围与特点 第一节“衣冠南渡 兴江南 为了更好地介绍南朝乐府民歌,有必要先对“衣冠南渡”之后南方的发展做点简单 介绍。六朝时期,汉族第一次屈服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退缩到长江流域,偏安南方, 北方士族南迁对给南方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在古代,“江南 的含义与今天相差甚 远,甚至每个历史时期指代的范围都有所不同。在这一节里,“江南 主要是指其广义, 即是长江以南,也就是指相区别于“北方 的“南方,范围相当广阔。同时南朝乐府 民歌大多为城市之歌,因此主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当时南朝的发展。 一、关于中国古代城市 “城市,何为城市? 首先要弄清楚就是“城市 这个概念。在古代中国,一直以 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占着主导地位。“男耕女织”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业社 会自然经济生活的写照,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向往、所歌颂的一种田园生活,例如民间传 说天仙配就是描写了这么一种生活。虽然小农经济占着主导地位,商品交换是始终 存在的,贯穿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城市,在 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 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u 。由此可见,现在通称的“城 市一这一词语是与农村相区别而言。而在古代,“城 与“市 具有不同含义。“城 , 一是指城墙, 汉语大字典引 广韵清韵:“城,城郭。一二是指城市, 汉语大字 典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2 由此可以 得知,“城”往往具有政治和军事意义,是用城墙圈围起来加以保护的地方。“市,一 是为名词,指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 嗍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6 年,第7 2 9 页 7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霸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期,城市的形成往往是先有“城”再有“市 ,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厅 吴越春秋说:搿筑城以为君,造郭以守民。一f * l 记礼运说:。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修这些都说明了“城 是起到防卫的作用,保卫君主和人民的安全, 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单单起防御作用的城郭只是“城而并非城市,在“城 的守卫之 下逐渐在城中或者城郊出现了进行商品交易的“市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就出现了。也 就是说后来在社会逐渐发展中,“城 与“市的相互作用日益密切,“城 与“市”一 起构成了“城市 。据相关考古资料,秦汉之前,燕都蓟城( 今北京附近) 、赵都邯郸( 今 河北邯郸西南大约四公里处) 、齐都临淄( 今山东淄博城北) 、郑都及韩都故城( 今河南 新郑县附近) 、西周淹国都城淹城( 今江苏省常州市南) 等都城都具有相当规模。如齐 都临淄是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一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为赵合纵齐 而说的话也极为相似,也许苏秦有所夸张,但也可以推测临淄当时非常繁荣,已经具备 了商业街道。魏晋南北朝之前,秦都咸阳、西汉都城长安、东汉都城洛阳得到进一步发 展,规模很大。汉书地理志说西汉长安:搿元始二年( 公元2 年) ,户八万八百, 口二四万六千二百。一可见其人口的增多。再如杨宽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 提到, 【l 川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第3 9 0 页 1 3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裙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在这段描写中,“隧”指“街道 ,“肆指成行的商铺,马车可以经过街道,楼船 可以穿过成排的商铺。可以得知,建业的“市 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这里的商品 种类十分丰富,不仅有本土的物产,还有外来的水果、布匹、珍珠、玉石、象牙等。可 见,东吴建康的“市 十分繁荣;再如晋书五行志记载:“涛水入石头。是时贡 使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骸黹相望。 可见建康的商旅数量之多;太平御览卷 ) k - - 七引山谦之丹阳记说:“京师四市,建康大市,孙权所立。东市,同时立。建 康北市,永安( 公元2 5 8 2 6 4 年) 中立。秣陵斗场市,隆安( 公元3 9 7 - - - 4 0 1 年) 中发 乐营人交易因成市也。 这里可以看出建康有多个商业区。 东吴只存在五十多年,为西晋所灭,西晋恢复建业旧名秣陵。公元2 8 3 年将秣陵分 为两邑,淮水以北成为建邺,淮水以南仍然称秣陵。公元3 1 3 年,因为要避司马邺名, 改名为建康。公元3 1 7 年,东晋王朝南迁,司马睿建都于建康。以后宋、齐、梁、陈相 继以此为都城。 “衣冠南渡 之后,北方士族和劳动人民大量南迁,建康人口大为增加。从东晋 建都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梁代,城市人口多达2 8 万,成为当时全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城东清溪、城南朱雀桥、乌衣巷一带都是贵族的聚居地。其 中乌衣巷的王、谢二族后来经常成为文人笔下描写权贵的典故。关于建康的“市,隋 书食货志中说:“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 甚苦之。 从这段话,一来可以看到当时市集数量之多,繁荣之盛,秦淮河两岸更是繁 华的商业地带,政府对大市设置了税收机构进行管理,但是也可以看出税收十分沉重, 统治阶级剥削厉害。由于税收机构针对大市因此小市得到了成长。 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南朝的城市建设和行政区域设置,下面 简略介绍之。南朝大兴佛教,到了梁代达到最盛,城内有很多佛寺。同时南朝王族建立 了不少园林,例如宋文帝时筑立的冬宫、北堤、禾游苑、华林园等,以及在城北玄武湖 内设立方丈、瀛洲、蓬莱三神山,齐武帝时则建立新林苑、元圃园等宫殿。由此可以看 出南朝城市的奢华风。 南朝的建康是由一组城市构成的,包括宫城、东府城、西州城、石头城、越城等 等,城北至钟山,南至雨花台、西至石头城。而且为了安置北方大量南迁的中原人民, 还先后设置了琅琊、淮南、广州、高阳、堂邑、南东海、南兰陵、南东平等九个“侨郡 。 在这二百年间建康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大。南朝城市发展可以略见一斑,在南朝繁荣的 1 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背景下,南朝乐府之“新声修以吴歌、西曲为代表的南朝乐府民歌便广为传唱,在 阡陌桑林、坊里巷间、宫廷府第流行开来。 第二节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市镇探讨 一、悠悠吴歌唱吴地 吴歌产生于吴地,乐府诗集卷四十四引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 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即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 陈,成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即是说吴歌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 今南京) 及周 边地区,这一带习惯称为吴地,所以其民歌就称为“吴歌。这个说法已经过萧涤非先 生和王运熙先生的考证。这两位先生以及很多学者都说吴歌描写的是江南城市生活,吴 歌提及了哪些地方呢? 本文先将其具体整理出来。 吴歌:夏口、樊城,“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戍。一( 其一)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 其二) 荆江,膏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 ( 其三) 子夜歌:黄檗坞,“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黟( 其十一)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年,第2 5 页 1 6 、,、,、, ) ) ) o 1 2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l,l,l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 1 3 ) 西乌夜飞一一江陵 另外,王先生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难以查考的西曲产生地域,例如孟珠。由此可 见,西曲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北起樊、邓,东北至寿阳,东抵豫章、浔阳,南至巴 陵,西达巴东,而以江陵为中心地带。州1 2 、西曲地名整理 王先生比较具体与准确地考证了西曲的产生地域,本文将西曲中提及的地名整理出 来,以更完整地体现西曲涉及的地域。 石城乐:石城,“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 ( 其一) 方山亭、黄檗藩,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离声。扩( 其五) 乌夜啼:巴陵、三江,“巴陵三江口,芦荻齐如麻。 ( 其八) 莫愁乐:石城、扬州,“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其一)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一( 其二) 襄阳乐:襄阳城、大堤,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一( 其一) 江陵,“江陵三干三,西塞陌中央。一( 其三) 襄阳、扬州, “人言襄阳乐,乐作非侬处。乘星冒风流,还侬扬州去。 ( 其四) 扬州,“扬州蒲锻环,百钱两三丛。 ( 其七) 三洲歌:三山,搿送欢板桥弯,相待三山头。打( 其一) “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 其二) 湘东、广州,“湘东酃醵酒,广州龙头铛。一( 其三) 那呵滩:江陵,“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 ( 其三) 扬州,“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 ( 其四)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6 年,第2 5 页 1 7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东台, “东台百馀尺,凌风云,别后不忘君。( 其二) 长濑桥,。上我长濑桥,望归路,秋风停欲度。“( 其七) 杨叛儿:自门, “暂出自门前,杨柳可藏乌。“( 其二) 新亭,“闻欢远行去,送欢至新亭。( 其六) 另还有直接以地名作为题目的西曲,如江陵乐、雍州曲1 、寻阳乐,这些 应是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 三、吴歌西曲中的市镇探讨 根据上文提到前人考证成果以及本文的进一步整理,来探讨一下吴歌西曲中描写的 市镇。吴歌西曲提及的市镇有些什么特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1 、大城市和多景点 ( 1 ) “大城市倾向 首先,全面观察吴歌与西曲的城市名称,不难发现,最常见的城市名为扬州、江陵, 接着是襄阳、寻阳、夏口等城市。其中“扬州 出现的次数最多。在南朝,经济最富庶 的为荆扬二州,扬州的州治为建业,一般“扬州也可直接代指“建康修,而隋唐以来 至今日的“扬州 在南朝时代叫“广陵郡 ,在南朝虽然也是规模不算小的城市,但是 远不及当时的建康、江陵、襄阳、夏口等城市,还远远没有达到隋唐时期的繁荣程度。 荆州的州治则是江陵。江陵,是今天湖北江陵,在南朝时代是重镇。 乐府诗集 卷四十九引通典日:“江陵,古荆州之域,春秋时楚之郢地,秦置南郡,晋为荆州, 东晋、宋、齐以为重镇。梁元帝都之有纪南城,楚渚宫在焉。一由此可见江陵在当时是 一个重要的城市,梁元帝曾经在那里建都。 襄阳:襄阳是南朝当时雍州的州治。1 1 i i 书地理志云:“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 襄阳,皆为重镇,四方凑会。 襄阳当时为一个交通要塞。这里顺便提出来,在 吴歌 其一提到的“夏口樊城岸 ,里面提到的“樊城 ,与“襄阳 一起构成了今天的襄樊市。 今天湖北襄樊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 为樊城。今天襄城区中心就是古代襄阳城。古襄阳和古樊城在南朝都是商业繁荣的城市。 夏口:在吴歌其一“夏口樊城岸”,里面不仅提到“樊城,还提到了“夏口。 夏口为古地名, :西曲歌之一襄阳是南朝雍朋的治所 1 8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斩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后来南朝刘宋孝武帝时夏口为郢州1 治所,也成为一个商业发达的城市,到了萧梁时, 更见繁荣。 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唐以前称寻阳,唐以后称“浔阳一,唐代的浔阳郡也 就是江州郡。东晋时为江州之治所,商业发达,商贾云集。 期香港商务 印书馆香港分馆1 9 8 2 年,第7 5 7 页 2 参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 9 8 2 年,第1 0 8 5 页 o 宜城,故城在今湖北宜城县南引自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d 咽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 9 8 2 年,第4 5 6 页 1 9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还侬扬州去。一( 襄阳乐其四) 根据此口吻,抒情主人公应是扬州人,听说襄阳很好, 便去襄阳,到了那里觉得并不适合自己,自己还是最喜欢扬州,于是也不等到天亮,连 夜就赶回扬州去了。 “人言扬州乐,扬州信自乐。总角诸少年,歌舞自相逐。 ( 翳乐其三) 这首反 映了异地人民一直听说扬州是个好地方,很多快乐可寻,众多少年轻歌曼舞,一副热闹 非凡的样子,非常向往。 扬州是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京都,无论从吴歌西曲提及的次数,还是所 描写的扬州盛况,以及抒情主人公,包括是扬州本地人和异乡人的印象和想象,都是处 于最受追捧最受欢迎的地位,因此吴歌西曲的“大城市倾向更加凸显。 ( 2 ) 涉及“多景点一 在吴歌西曲中,除了提及一些大城市,还涉及这些大城市的景点。例如在吴歌中, 白门、落星墟、直渎浦、横塘、吴昌门、华山畿、劳劳渚,经前人考证,都是在建康附 近:白门就是建康城西门;落星墟在建康城西北的落星冈附近;直渎浦位于建康附近的 一处坟墓之后,前面注解已经提过;横塘位于建康淮水南,为缘江所筑之长堤;吴昌门 也是建康一个城门:华山畿位于句容县,而句容县就在扬州;劳劳渚应是劳劳亭下的渚 名,而劳劳亭就在劳劳山上,劳劳山在建康城南十五里处。而“黄檗浦 、“黄檗坞 应 是种植着众多黄檗的地方,尤其是水边,这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景点,在建康应该也不会 少见。从这些景点来看,吴歌作者的足迹踏遍整个建康城,建康城的很多地方都成为当 时人民吟唱的对象。 另外还有很多城市的景点,例如宜城的大堤、当涂县“的牛渚矾、寿阳的八公山 等都成为吴歌西曲吟唱的内容。吴歌西曲涉及了众多景点、尤其涉及京都建康的众多景 点,这也为吴歌西曲中市镇描写的一个特点。 2 、吴歌西曲的地名互有提及。 相比较吴歌西曲里的地名,发现很多吴歌都会提到荆楚的地名,同样,很多西曲也 会提到吴地。 吴歌中提及的夏口、樊城、荆江、江陵等是属于荆楚地;而西曲中提到的扬州、石 城、白门等属于建康一带。例如石城,就在竟陵,也就是石头城,建康其实是由一组城 市组成的,其中构成建康的城市之一就是石头城,石头城为东吴孙权所建。另外,据王 1 当涂县,晋侨置,故地在今安徽省南陵县北引自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d 旧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 9 8 2 年, 第1 0 4 0 页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先生考证,在“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一( 石城乐其五) 和“送欢板桥弯,相待 三山头。 ( 三洲歌其一) 两句中,前者的方山亭修和后者的“三山 均属于扬州。 可见,吴歌与西曲互相将对方的地名作为自己歌曲中吟唱的对象,可以推出,当时 吴地与荆楚两地之间的的交往十分频繁、密切。当时商业繁荣、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 展应是主要原因,因此南朝乐府民歌是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城市民谣。其中西曲中较之吴 歌,反映商人商旅生涯的民歌数量要多,很多荆楚商人都是乘船到扬州去经商。 有些民歌还可以推出是以异乡人所吟唱,其中包括荆楚人客居在扬州的口吻,也有 扬州人客居在荆楚地的口吻。例如“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 在。一( 懊侬歌其三) 就是荆楚客的口吻所唱,正处于从江陵去扬州的旅途当中,与 西曲的商旅歌谣如出一辙。在西曲中也有这种情况,例如孟珠,其中有“扬州石榴 花,摘插双襟中。葳蕤当忆我,莫持他人艳。一( 其二) 应是客居在建康的荆楚客所吟唱。 另外,“人言襄阳乐,乐作非侬处。乘星冒风流,还侬扬州去。一( 襄阳乐其四) 明显 是一个客居在襄阳的扬州人的口吻,还表现了急急要回扬州的心情。这首民歌在上文已 经说了是南朝人追捧、向往扬州的表现,吴歌中也有表示向往荆楚的作品,如“人言荆 江狭,荆江定自阔。五两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吴歌其一) 描写了一个扬州人对 荆江景色的想象。 2 1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千秋乐府唱南朝一南朝乐府民歌世情研究 第二章世情之物:酒不醉人人自醉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风土人情 如果说诗经展示了春秋时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画面,那么南朝乐府民歌则是属于 南朝的风情画。在民歌里,可以欣赏到江南和荆楚四季的美景,可以品味到当时的世俗 情调,细读南朝乐府民歌,犹如穿越时空回到南朝,也许会遇见曾经徘徊在王谢府第的 堂前燕,也许可以领略“当户理红妆 的风情,不用手把美酒琉璃杯,只消一杯清茶伴 读,人就陶醉于其中。 第一节自然风物与四季美景 水乡的风景别具一格,尤其是江南,江南在人们的印象中,小桥流水,老树枯藤, 草长莺飞,是千古文人骚客魂牵梦萦的故乡与归宿。南朝乐府民歌中关于水乡风景的描 写细腻、精致、多彩。 一、自然风物 长江中下游尤其江南一带,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生长着许多奇花异草、珍禽 异兽。南朝乐府民歌中大量提及了长江中下游的自然风物,例如吴歌中出现了一系列动 植物名称,例如黄檗、芙蓉、桐树、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