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2005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pdf_第1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2005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pdf_第2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2005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pdf_第3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2005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pdf_第4页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论文)2005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的:了解山西省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规律,为山西省政府关爱、 制定、实施老年人健康的相关政策,保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 防治老年性疾病等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我们以2 0 0 5 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所抽样调查的山西省l1 地市 2 8 1 9 名6 0 一6 9 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按体育人口、城乡、年龄、腰 臀比进行分组,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测试内容方法严格按照 2 0 0 5 年国民体质工作手册执行,测试工作由 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及各地市的测试队完成。老年人测试内容有身 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 部皮褶厚度、肺活量、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握力、坐位体前屈、 闭眼单足站,选择反应时十六项指标和国民体质老年人调查问卷。 结果:1 山西省老年人经常锻炼人群、偶尔锻炼人群、不锻炼人群 有着明显的体质特征差异( p o 0 5 ) 。经常锻炼人群身体状况要好于偶尔 锻炼群与不锻炼人群( p o 0 5 ) 。 2 山西省老年人有着明显的年龄、城乡体质特征。老年人身体形态、 机能、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山西省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 城市要明显好于农村,城乡差异较明显( p 一0 8 1 ) b o d ys h a p e , p e r f o r m a n c e ,q u a l i t yi sc l e a r l yb e t t e rt h a nw h r n o r m a lp e o p l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o l dp e o p l ef r o ms h a n x i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p h y s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a nb es e e n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f o rt h eo l dp e o p l ep h y s i c a l h e a l t hi m p a c tr e l a t i v e l yl a r g e ,a n do c c a s i o n a l l yn o tt e m p e rt h ee f f e c t so f e x e r c i s ea n dd i dn o td i f f e r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t i p se a c hw e e kf o rt h r e em o r e s u s t a i n e da n dm o r et h a n3 0m i n u t e so f p h y s i c a le x e r c i s ef o ro l dp e o p l eh a sa p o s i t i v ei m p a c to nt h es i t u a t i o n o l dp e o p l ep h y s i c a li n d i c a t o r so fg r o w t ha n d d e c l i n ei na g e ,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i st e s t ,t h et e s tr e s u l t sf r o mt h i s q u e a i o ns h o w st h a tt h eg a p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i sv e r yo b v i o u st h a t r e a s o n ,t h el e v e l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e c o n o m y ,c u l t u r e ,e d u c a t i o n ,h e a l t h ,a v e r y o b v i o u sg a p w h rc e n t e ro b e s i t yp e o p l ei so b v i o u st h a tt h ep o o r p h y s i c a lf e a t u r e s k e y w o r d :o l dp e o p l e ;p h y s i c a lp o p u l a t i o n ;c i t ya n dc o u n t r y ;a g e ;w a i s tt o h i pr a t i o 声明 声明 本研究所使用数据是2 0 0 5 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的部分 测试结果。 经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i 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同意,本 研究所使用数据,仅限于本人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 2 0 0 5 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受国家统计法保护。在2 0 0 5 年山两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公布之前,未经l l i 西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本研究所使用数据发表论文。 我本人参加了2 0 0 5 年山西省霍州、侯马以及太原市国民体质监 测工作,承担并完成2 0 0 5 年山西省1 1 地市( 县) 国民体质数据汇总 后的整体处理工作。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 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 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 与在读期闻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 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 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r 签章j :才木瑟哺 2 0 06 年6 月6 日 引言 引言 在2 0 世纪后期,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的现代 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西方的经济发达国家先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进入2 1 世 纪,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持续多年的高出生率而导致人口激增之后,亦如发达 国家一样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的预测,2 0 3 0 年老年人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 6 ,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据1 9 9 0 年中国第4 次人口普查和 联合国预测,中国6 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 2 2 亿,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 明:6 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为6 6 9 ,比1 9 9 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1 3 9 个 百分点。到2 0 0 0 年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1 0 5 ,我国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这种 社会发展的趋势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需 要解决的新问题。 山西省丌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全省6 0 岁以上老年人口现已达到4 0 5 万,占到总 人口的1 2 4 ,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十几万。据预测,到2 0 1 0 年,全省老年人将 达到5 2 0 万,占到总人口的1 5 。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老年社会的标准。随着时间 的推移,山西省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还将不断加剧。目前有关老年人方面的问题已成 为山西省社会发展的一个焦点,并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老龄人口的体质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给予了极大 的关注,政府职能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的结果作为政 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客观依据。 本文对2 0 0 5 年山西省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 体育人口、年龄与城乡、腰臀比三个角度来分析讨论山西老年人体质特征,此次国 民体质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为我省老年人健身,以及为 山西省政府解决老年人健康保障提供客观理沦依据。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人体进入老年期后,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多方面发生退行性变化,人 体各脏器的贮备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下降。3 。 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不足,使肥胖率逐年递增,直接影响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在中国已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了解老年人体质特征以及 运动对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影响对全面提高老年人体质与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1 1 老年人的体质特征 111 身体形态特征 1 111 身高特征 据报道“1 ,从3 0 9 0 岁,男性身高平均减少2 2 5 ,女性减少2 5 。女性减少 常比男性明显。老年人身高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椎问盘萎缩、脊柱弯曲、脊椎变扁, 下肢弯曲以及机体组织萎缩性改变所引起的。至于这些骨骼变形的原因,与老年期 钙代谢异常和骨质疏松有关。 1 ,1 1 2 体重特征 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体重逐渐下降。老年人体重减轻的原因与机体各 脏器的细胞和组织萎缩及水分减少等因素有关。但体重的变化因人种和时代而有很 大不同。如:欧美老年人比日本老年人的体重变化小。由于老年人所处生活条件和 营养状况不同,也有些老年人体重不减少。 1 1 1 3 体成分特征 老年期机体的一个突出变化是体成分的改变5 1 ,很多老年人体重还较高、但体脂 比例所占更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去脂体重降低,所丢失的成分主要是肌肉蛋白质, 表现为肌肉力量和功能的降低。 老年人身体中的总水量比青年人减少,从2 0 岁8 0 岁,机体总水量减少1 7 。 细胞外液几乎与青年人相等,即体内的细胞外液不随年龄而减少。细胞内液随年龄 增长而递减,无论男或女的老年人,均减少3 0 4 0 。因为实质细胞原生质中的水 分含量在一生中几乎是不变的,所以伴随着衰老,细胞内液的减少表示机体的细胞 数目减少。 2 0 0 5 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机体的安静代谢影响着老年人的瘦体重,机体的安静能量代谢( r e e ) 随年龄的 增加而降低,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变化与瘦体重的降低有关”1 。近来研究发现不同 部位的瘦体重的代谢率不同,如脑、心肾和肝等内脏的代谢率比肌肉高1 5 2 5 倍, 可见躯干的瘦体重随年龄降低的程度小,而肌肉、特别是腿部的肌肉随年龄降低的 趋势更为显著”1 。 在青少年期,脂肪大量用作生命活动过程的能源,通过代谢作用变成组织所必 需的物质。到老年期,脂肪在体内堆积,不被机体所利用,有学者把这种脂肪称为 不可变脂。老年人不可变脂增多,是衰老的重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男性下腹壁出现 脂肪挚;女性腰腹脂肪增多。据b e m b e n ( 1 9 9 5 ) 报道8 1 ,从3 0 7 0 岁去脂体重将下降 3 0 ,体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4 0 岁以后,体脂肪量显著增加,其结果使得 体型发生明显的改变,即表现内胚层体型和外胚层体型明显增多。 112 机能特征 1 1 21 心血管系统特征 老年人心肌的重要变化是发生褐色萎缩,心肌纤维内有脂褐素沉积,心脏重量 减轻,并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老年随年龄增长心肌内a t p 酶活性下降和c a ”扩散率 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平均以每年1 的速度下降,造成心收缩期延长。心功能减弱 还表现在心搏出量减少,6 5 岁与7 5 岁相比,搏出量约减少4 0 ,以及左心室充盈速 度减慢等。心脏收缩功能减退,心室内压增加的最初速度也随增龄而有规律地降低, 故心脏储备力降低,7 0 岁时只相当于4 0 岁的5 0 。最大摄氧量( v o :m a x ) 是反映心血 管功能( c v ) 的一项重要指标,从2 5 岁开始以每十年5 到1 5 的速度衰退。最大心输 出量与最大动静脉氧浓度差的减退导致了最大耗氧量的下降。1 。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动脉虹管内膜逐渐粥 样硬化,管壁中异常钙化,使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小,阻抗力增加,导 致血压升高,一般以收缩压升高最为常见。老年人舒张压也相应增高,故老年人易 患高血压病。8 0 岁老年人静息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是3 0 岁年轻人的2 倍,应激 时则更高”。 有证据说明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老年人,在最大负荷的单位做功能力小于年轻 人。在极量运动中,老年人的全身血管阻力大于年轻人,极量运动中,心血管的变 化的量,老年男性和女性通常显示出相似的反应。亚极量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管的影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响更多是在质上与年轻人相似。在相同的相对功率下( 最大耗氧量的百分比相同) , 老年人的心率和心输出量相对年轻人要低。另一方面,在相同的绝对功率下( 相同的 步速,相同输出功率)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心率反应相同,而心输出量是老年人低于 年轻人,动静脉氧浓度差老年人有走高的趋势。在相同的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下, 老年人的单位输出功较低;在相同的相对功率和绝对功率下,老年人的血压通常较 年轻人高“。 1 1 2 2 呼吸系统特征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心输出量降低、肺泡体积逐渐增大,肺的弹性支持 结构蜕变和呼吸力量减弱,毛细支气管扩张、肺泡壁内纤维组织的增多等因素,使 其运动时发生做功增加,在运动中主要依靠增加频率来适应通气需要,一般来讲, 只要肺功能没能疾病,肺通气不是主要限制老年人运动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肺 功能不因疾病而快速下降,老年人在运动中的肺通气是足够的,限制老年人运动的 主要因素仍是心脏的泵血功能。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出现明显f 降,具体表现为最大 吸氧量降低、血压升高、肺活量降低等,同时还出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增 多。 1 1 3 素质特征 1 1 3 1 肌肉力量特征 2 0 3 0 岁为肌肉强度的高峰,此后随年龄增长,肌肉强度持续降低。肌肉衰老 的表现是肌纤维萎缩,肌纤维数逐渐减少,肌肉变硬,失去弹性,肌肉总量减少。 3 0 岁时男性肌肉占体重的4 3 ,6 0 岁以上仅占2 5 。肌力随增龄而减退,6 0 7 0 岁 时肌力约为2 0 3 0 岁时的8 0 。肌肉组织问有脂肪和纤维组织生长,使肌肉成为假 性肥大,效率降低,易疲劳。面部、颈部和背部肌肉紧张度降低;腹肌变厚,疆围 扩大;手肌萎缩消瘦,手背尤为明显。酶系统有半数活性降低,肌浆球蛋白、a 1 p 酶 活力下降。这些改变导致肌肉收缩力减弱,通常3 0 岁以后就可察觉,非体力劳动者 更为明显,到7 08 0 岁时,手肌力已明显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脊髓和大 脑功能衰退,活动减少,肌肉反应迟钝、笨拙、行动迟缓。肌力与爆发力从3 0 到5 0 岁有轻度下降,而急剧的下降出现在5 】6 0 岁之间,整个成年期肌力的减退一般有 3 0 4 0 ,其中大多数发生在4 5 到7 0 岁之间,从2 5 到6 5 岁之间会有2 5 3 5 的 肌肉质量的丢失,肌纤维的萎缩是衰老过程中肌力减退的首要因素。 2 0 0 5 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1 1 32 柔韧特征 柔韧是指单关节或多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某个关节的活动 度主要依赖于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其他一些因素如疼痛和产生足够肌力 的能力等。衰老可导致胶原蛋白纤维结晶和纤维直径的增加,从而降低了纤维的伸 展性。软骨退化在2 l 3 0 岁即开始,随增龄日渐加重。退行性变使软骨失去软骨细 胞、蛋白质粘多糖及水分,使软骨钙化和纤维化而失去弹性。关节软骨常发生退行 性变,其边缘常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导致不可逆关节老化改变,活动严重障碍。 此外,随增龄关节囊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韧带发生退行性变使活动受限。随着年龄 的增加,全身关节的灵活性、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发生功能性减退。如果老年人平 时缺乏柔韧性素质锻炼,可更加速这一过程。其结果是引起老年人关节活动幅度的 明显f 降,关节结构老化,出现行走障碍、“肩周炎”等症状。 1 1 3 3 平衡特征 平衡能力受感觉、运动系统和高级系统的共同影响,包括基底神经节、小脑和 知觉系统对感觉信息的翻译和传递。前庭器官、视觉和末梢感觉系统在衰老过程中 都显示出对中央平衡系统的功能的减退。同样地,肌肉对调整平衡能力紊乱的能力 也有所下降。运动能够提高平衡能力的假设是建立在所有系统都能够改善的假设上 的。差的平衡能力与跌倒的发生率有相关性,因此提高老年人平衡能力是防止跌倒 的一个重要目标。 1 1 3 4 灵敏特征 一般认为,人出生后神经细胞( 即神经元) 即停止分裂,一旦缺失,则由胶质细 胞增生充填。因衰老引起的神经细胞缺失限于某些特定的区域。脑细胞数目2 0 岁开 始每年丧失0 8 ,6 0 岁时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2 0 2 5 ,小脑皮质神经元( 特别 是蒲肯野细胞) 减少2 5 ,脑干蓝斑核细胞约减少4 0 ,导致系列的功能改变如老 年人睡眠类型的改变,肌肉活动的控制与协调的困难,动作迟缓等。7 0 岁以上老年 人神经元总数减少可达4 5 。蛋白质代谢障碍、脑脂质的减少、老年人脑合成多种神 经递质能力的下降以及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减慢导致老年人肌 肉活动的控制与协调的困难,动作迟缓,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应变能力较差。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1 2 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1 2 1 运动对身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1 2 1 1 身高特征 大量研究证实老年人身高的降低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骨骼变形,而骨骼变形的主 要原因是骨钙代i 身 异常和骨质疏松运动特别是跳跃形式的练习,在提高骨密度峰值 和延缓随年龄增长的骨密度下降,从而预防骨质疏松。骨骼如同其它组织,会对施 于它的运动应激产生适应,受到刺激进骨骼变得粗壮,没有应激时则变软,经常做 跳跃性的练习有助于减缓身高降低的速度。然而s p e c k e r 的结果显示,只有钙的摄 入量达到每天1 0 0 0 m g 以上时,运动才。可以促进骨量的增加,而在摄入钙不足的情况 下,过度的运动会导致大量钙丢失,这样不会对骨量的增加起到作用,相反会起到 负面作用“。 1 21 2 体重特征 有报道6 卜7 7 岁老年男性,参加力量练习2 6 周( 每周3 次,每次包括准备活动 和问歇时间,共持续4 5 分钟) ,总能量消耗( t e e ) 安静能量代谢( r e e ) 均增加, 而r e e 的增加主要是瘦体重的增长,而这里瘦体重主要是指的是肌肉体积的增加“。 耐力训练对体成分改善的影响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中相似。即使体重保持不变, 训练对老年人的全身脂肪减少1 4 的改变是稳定的。并且,一项研究报道老年男 性通过锻炼虽然体重只减少2 5 k g ,腹部脂肪却减少了2 5 这个发现对老年男性尤其 重要,因为腹部脂肪随年龄的增长增加最快,并且还是其它心m 管疾病的发病因素 之一3 。 1 2 1 3 体成分特征 w i l m o r e 在回顾5 5 份研究论文后发现:运动对身体构成的影响很少”“。但是, 白玉龙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未考虑受试者的饮食摄入的情况下,男、女老干部的中 度运动组的体脂率均低于低度运动组,。体液和瘦体重( 或瘦体重占体重百分比) 高 于低度运动组,而低度运动甚至不参加体育的老年人体脂水平则偏高,说明长期参 加运动可以影响老年人身体的构成成分。f o r b e s 等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有氧运动不 仅可以降低体脂成分,还可使瘦体重增加“。l e o n 和g w i n u p s 也在他们的研究中得 出近似的结论“”。因此,老年人长期参加可耐受的中度体育活动,可以降低体内过 2 0 0 5 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多的体脂成分,起到预防和治疗与肥胖有关的各种疾病的作用。由于运动和饮食均 可影响体内的能量代酣,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争议。 1 2 2 运动对机能特征的影响 1 2 21 心血管系统特征 耐力运动是改善老年人心肌代谢和冠状循环的最好方法。研究表明,经过6 个 月以上耐力运动,安静时收缩压下降5 r r , m h g 以上,心输出量提高1 0 以上,同时,有 氧耐力运动使运动后的心率恢复加快;使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心电图异常 ( 如s t 段下降) 的情况有所改进:血甘油三脂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 在被访谈的3 0 名6 0 岁以上经常运动的老年人中,2 0 人患高血脂症,其中1 3 人血脂 ( 甘油三脂和胆固醇) 得到明显改善,占6 5 ,有9 人心脏不良现象得到改善“。 周之华等人对3 0 名长跑俱乐部的老人进行研究,他们其中全部坚持长跑锻炼1 0 年以上,最长的已经坚持近4 0 年,他们中5 0 的人每周7 次或7 次以上,其它人在 3 到6 次之间,每次锻炼时间l 2 h ,4 7 的受试者每次跑的距离在5 0 0 0 m 以上,研 究结果显示安静脉搏、心血管机能以及机体长时间进肌肉活动并对抗疲劳的能力等 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徐明等研究表明,长年参加武术锻炼和无训练者在完成规定的太极拳运动前、 运动中、运动后的心肺功能指标变化后发现: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心脏射 【缸= 速度和射血加速度均显著性优于普通人”。 顾丽燕等人所做的实验结果显示”“,长期有氧运动的老年人,安静时心率明显 低于普通老年组,肺活量明显高于普通老年组。证明了有氧运动确实可以适当改善 心肺系统的功能,也就是说坚持长期的有氧锻炼对维持和减缓老年人心肺功能的下 降速度很有益处。长期的耐力训练会使老年人的最大耗氧量提高1 0 3 0 。与年轻 人一样,剧烈的训练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最大耗氧量,低强度的训练几乎没有明显改 变。老年人的训练所致的晟大耗氧量的增加最初的原因是最大动静脉氧浓度差的增 加。然而,尽管在老年女性中可能是这样,现在发现老年男性对训练所致的最大动 静脉氧浓度差的增加得益于中央心血管的适应。尽管没有研究直接提出这个问题, 但耐力训练可以使老年和年轻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到同样水平。一项研究表明以 5 0 最大耗氧量训练比以7 0 最大耗氧量训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更好。另 一项研究表明以4 0 5 0 最大耗氧量的强度训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降压效果,尽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管在接下来的5 0 6 0 最大耗氧量的强度训练的降压效果更明显”。王松涛在对不 同运动强度的健步走对老年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得出结论:以中等强度 ( 3 0 6 9 功能能力) 运动的老年男性,其心血管功能对锻炼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 变化,而以6 1 7 5 功能能力锻炼的大强度组受试者没有出现额处的良好适应性改 变。因此,轻度到中等强度的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降压效果”。 12 22 呼吸系统特征 实验证明:5 0 名6 0 到6 5 岁老年人,有氧运动训练6 个月之后,比运动训练前 最大心输出量平均增加了1 4 ,肺总容量、潮气量、肺余气量与最大摄氧量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比较显著,提示肺功能增强”“。 12 3 运动对素质特征的影响 12 31 肌肉力量特征 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是对人体运动影响最广泛的一项基本素质,每个 人的跑、跳、投等各种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顾丽燕等人的实际 测试发现:普通组男性和女性受试者1 5 左右的人完成不了腿力和背力的测试,但是 有氧组以上指标的均值都高于普通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女性组腿力除外) 。这 充分说明有氧锻炼对维持老年人肌肉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实验的结果 还可看出,老年男性的握力、背力和机体衰老、组织萎缩有关之外,可能与老年人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很少从事体力活动有密切关系。有氧运动由于长期坚持。一定量的 负重训练,对减缓肌力下降也有积极的作用。“。 有报道指出以1 r m 的6 0 1 0 0 进行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力量的改善取决于 肌肉体积的增加,而肌肉体积的增加取决于收缩蛋白含量的增加。我们知道当运动 强度低时,老年受试者的力量有少量增加。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给予足够的训练刺 激,老年男性和女性在抗阻训练下肌力的增长与年轻人相同甚至更多。大力量的抗 阻训练似乎可以加深老年人的组织代谢的影响,渐进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氮平衡。 力量训练也许是老年人体重减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力量训练,安静状态代谢率 的增加与老年人为保持体重所需要的能量摄入的增加具有相关性。能量消耗的增加 包括安静时代谢率及抗阻训练时所需能量的增加。力量训练是健康老年人提高能量 消耗、降低体脂、保持积极的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能量代谢的另一个作 用,抗阻训练还能提高老年人胰岛素活性。经常参加有氧锻炼对健康的绝经后妇女 2 0 0 5 年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的骨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老年人大力量抗阻训练可以保持或增加骨矿密度和全身矿 物质含量从而补偿骨健康的衰退”。然而,除了对骨嚣的影响,力量训练还可以提 高肌肉质量、力量、动力平衡能力以及所有机体运动水平。所有这些的结果是减少 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相反地,用传统的药理学和营养学手段来治疗和预防骨 质疏松虽可以保持和减少骨量丢失,但不能够提高平衡能力、肌肉质量或运动能力。 一项在7 2 岁到9 8 岁人群进行的试验显示”,力量训练后检察肌肉活体,肌纤 维的增长与超微结构的损伤同步增加。目前认为,这种损伤是肌力增加所必需的, 为肌肉重建和再生的一个步骤,这说明,高龄老人发生肌萎缩以后,在运动刺激下, 仍能表现很强的肌纤维再生能力。另一方面,中等或大强度力量练习可以加速过氧 化反应的速率,在无系统训练的人群、老年人和妇女更易造成肌肉的损伤。一些研 究显示,老年人参加运动,特别是力量锻炼,肌肉纤维发生超微结构的损伤结构的 机率更高”1 。 1 2 3 2 平衡特征 运动对平衡能力的影响有相关报道称,在社区生活的老年人参加一段时问的体 育锻炼( 如散步、跳舞、抗阻训练、太极拳、柔韧性和力量性训练等) 之后,平衡能 力有所提高,而仅参加柔韧性训练的受试者没有得到同样的提高。针对感觉系统的 列练( 包括保持姿势的训练) 也同样提高了老年入的平衡能力。而且,经过训练的受 试者较少感到感觉丧失,并且单足站立的时间也比对照组长。经过散步、柔韧性和 力量性练习之后,力量、反应时和平衡能力明显提高,而在对照组未发现有提高。 其他研究者证明长期的运动可以提高许多反映平衡能力的指标。在运动组当中,坚 持锻炼的老年人明显比没有坚持锻炼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有更好的提高”。 1 2 3 3 灵敏特征 人到老年后由于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性f 降,使他们在完成某些动作时表现出 迟缓和不协调现象。对长期进行有氧锻炼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对比结果表明: 有氧组和普通组之间在灯光反应时和落尺实验中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有氧组反应能 力侠于普通组。这说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改善老年群体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 1 2 34 柔韧素质 运动对柔韧性的影响一个有计划、有意识、有规律的柔韧性训练计划是为了逐 第一章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特征的影响 渐地提高单关节或多关节的活动度。柔韧性训练计划的作用可用关节的活动度和活 动评估值来定性。研究发现老年人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训练的持 续过程、样本量的大小、消耗率和测量技术。很少有人使用直接的方式进行训练。 大多数研究都采取了更间接的方式,如散步、跳舞、有氧训练或一般性能练习,并 经常穿插些伸展练习,有利于柔韧性的提高。周之华等人研究显示,长跑锻炼的老 年人在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与对照组没有显 著差异,说明柔韧性的提高还需要专门性的练习。扩大关节活运动范围的练习可以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柔韧性,一项研究表明,仅进行j 2 周牵拉的舞蹈练习 可以使老年人肩关节的柔韧性就提高8 ,而踝关节提高了4 8 “。 1 3 小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形态、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及身体素质和 运动能力均出现明显的退化趋势,经常参加运动对老年人的体质有积极的影响。因 此,建议老年人的生活除注意营养均衡的膳食外,多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延 缓衰老的进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第二章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第二章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规定,决定于2 0 0 5 年开展第2 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此次监测目的为充实完 善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山西省于2 0 0 5 年4 月到9 月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本论文数 据来源于此次监测,其目的在于通过抽样监测,分析当前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的特征, 为我省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别将我省老年人按体育人口、年龄与城 乡、腰臀比来分组,分为三个内容来分析讨论我省老年人体质特征。 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1 研究对象 从我省1 1 市( 县) 中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监测6 0 一6 9 岁老年人共计2 8 1 9 人,其中男性1 4 4 1 人,女性l3 7 8 人,城市1 3 7 6 人,乡村1 4 4 3 人。 此次研究采用三种分组方法:分组方法l 根据每周锻炼频率和每次锻炼时间的 不同,首先将受试人群分为3 组: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经常锻炼 组指每周锻炼3 次以上,每次锻炼3 0 m i n 以上的老年人群;偶尔锻炼组指参加体育 锻炼的老年人群,但不能达到上述条件,不锻炼组指不锻炼的老年人群。分组方法2 将受试人群按年龄为5 岁一个组分为两个组,进行不同性别比较,将受试人群按城 乡分组进行不同性别、五岁一个年龄段进行比较。分组方法3 将受试人群按腰臀比 ( w h r ) 分为2 组:w h r ( 腰围臀围) o 9 2 ( 男) 、w h r ( 腰围臀围) 0 8 1 ( 女) 为w h r l 中心肥胖组,w h r 4 0 9 2 ( 男) ,w h r 0 8 i ( 女) 为w h r 2 正常组”。 2 1 2 研究方法 2 1 2 1 文献资料法:检索查阅相关体质与健康的文献与资料,全面系统了解了国内 外老年人体质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2 1 2 2 问卷调查法:按照2 0 0 5 年困民体质监测老年人( 6 0 一6 9 岁) 问卷调查内容, 对山西省老年人进行包括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以及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方面进行 调查。问卷调查与体质测试同时进行,审核无误后收回。 2 1 2 3 测试法:测试方法按( ( 2 0 0 5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测试项目包括: 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 2 0 0 5 年山珏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度、肺活量、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选择 反应时。 2 1 2 4 数理统计法:数据均利用e x c e l 2 0 0 3 利s p s s l 2 0 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 学方法处理( 平均值、标准差、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 检验) 。 2 2 研究内容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因运动机会减少导致的体质下降 及相应健康损害已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大量的研究证明,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 ( 每周3 次以上,每次至少3 0 m i n ) 可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 白2 0 0 0 年以来,随着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深入丌展,全社会对体质和体育锻炼的研 究越来越重视。本内容将所抽测的山西省老年人按照分组方法l 进行分组,分为不锻 炼、偶尔锻炼、经常锻炼三种人群,对这三种人群的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监测对 照,旨在了解三类人群的体质状况,为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221 结果 山西省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现状老年男性平均有5 6 ,8 ,女性有5 4 ,4 的人经常参 加体育锻炼,偶尔参加锻炼男性平均有l o 4 ,女性有9 8 ,不锻炼老年男性平均 有3 2 8 ,女性有3 5 8 ,从人群分布比例结构来看,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 的现象( 见表2 2 1 ) 。 表221 山西省老年人4 i 锻炼、偶尔锻炼、经常锻炼的人数一览表 注:p o 0 1 2 21 1 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克托莱指数,1 9 世纪中叶,比利时克托莱在长期研究后提出著名的克托莱指数 ( 体重身高) 1 0 0 。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莺量,以相对体 重或等长体重反映人体围、宽、厚度及机体组织密度,故克托莱指数又称为肥瘦系 数,在古人类学和人体发育评价研究中广泛运用”“。在本研究当中( 见表2 2 2 ) , 老年男性偶尔锻炼与经常锻炼组克托莱指数均大于不锻炼组,而且差异较显著 1 4 第二章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 p 0 0 5 ) ,显示有增高的趋势, 从这里看出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具有体密度指数较高的特征。 b m i 指数是国际通用的、主要反映营养、人体充实度的指标,它能反映人的身型, 也可判定人体胖瘦程度,在本研究当中( 见表2 2 2 ) ,老年男性经偶尔锻炼与经常 锻炼组b m i 指数均大于不锻炼组,而且差异较显著( p 0 0 1 ) ,这与老年男性克托莱 指数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较一致,老年女性经常锻炼组b m i 指数大于不锻炼组,差异 较显著( p 0 ,叭) ,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b m i 指数具有较高的特 征。 身体成分是指身体中肌肉、骨髂、脂肪和其他物质的构成情况。在体质研究中, 主要指脂肪和非脂肪在体重中的相对比例。身体中脂肪的比例高,对于健康十分不 利,易增加患心血管慢性疾病和代谢病的危险度。本研究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b r o z e k 公式:f = ( 4 5 7 0 d b 一4 1 4 2 ) 1 0 0 来计算体脂率1 ,本研究当中( 见表2 2 2 ) ,老 年男性中经常锻炼与偶尔锻炼体脂率均高于不锻炼组,差异较显著( p 0 0 1 ) ,老年 女性经常锻炼组体脂率大于不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与不锻炼组和偶尔锻炼组差异 较显著( p 0 ,0 5 ) ,从脉压来看经常锻 炼人群脉压呈现升高的现象,老年男女性经常锻炼组与不锻炼组差异较显著 ( p o 0 1 ) ,与偶尔锻炼组差异显著( p o 0 5 ) ,经常锻炼的老年人具有宽脉压的特 征。 肺活量是一个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而通气过程是整个呼吸生理过程的重要部 分。从本研究可以看出( 见表223 ) ,老年男性经常锻炼肺活量要比不锻炼组显著 要高( p o ,0 5 ) ,老年女性经常锻 炼组肺活量与不锻炼组有着显著性差异( p o ,0 1 ) ,且肺活量比偶尔锻炼组要高,有 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说明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有肺活量较高的体质特征。 表223 山西省老年人不刷锻炼组身体机能结果比较 ( 不锻炼男n4 7 2 ,血n - 4 9 3 ,偶尔锻炼男n1 5 0 ,女n = 1 3 5 ,经常锻炼男n = 8 1 9 ,女n - 7 5 0 均值标准差) 第二章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22 13 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指标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平衡能力、反应等指标。肌肉力 量的比较显示,在本次研究当中( 见表224 ) ,老年男性经常锻炼组比偶尔锻炼与 不锻炼握力要高,差异较显著( p o 0 1 ) ,老年女性也反映同样的情况,经常锻炼组 与偶尔锻炼组与不锻炼握力要高,差异显著( p o 0 5 ) ,经常锻炼组与偶尔锻炼组与 不锻炼组呈现握力较高的特征。 身体柔韧性结果显示( 见表2 2 4 ) ,老年男性经常锻炼比不锻炼者坐位体前屈 高,差异较显著( p o 0 1 ) ,而老年女性经常锻炼比偶尔锻炼与不锻炼差异显著性都 要高,而且差异都较显著( p o 0 1 ) 。 闭眼单足站反应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 见表2 2 4 ) ,老年 人男女性不同锻炼组闭眼单足站时间受锻炼影响的程度很小。 反应时反映老年人的灵敏性,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 见表224 ) ,老年人男性 经常锻炼比不锻炼反应时快,差异较显著( p o 0 1 ) ,老年男性偶尔锻炼比不锻炼反 应时快,差异显著( p o 0 5 ) ,而在6 5 6 9 岁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农村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高,身 高降低的速度要明显超过城市老年人。老年女性6 0 一6 4 岁组与6 5 6 9 岁组城市平均 身高于农村,在6 06 4 岁组之问身高差异比较显著( p o 0 1 ) ,而在6 56 9 岁组差异 非常显著( p o 0 5 ) 老年女性差异显著( p o 0 5 ) ,显示我省老年女性体重随年龄增长下降的比较明显。 城乡结果比较显示,老年男性6 0 一6 4 岁组以及6 5 6 9 岁组城市体重均高于农村,并 且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女性6 0 6 4 岁组体重农村比城市低,差异较显著 ( p o 叭) , 女性6 5 6 9 岁组体重农村比城市低,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总的 来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体重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农村老年人同年龄组 体重明显低于城市老年人。 我省老年男性同年龄组胸围、腰围、臂围、和女子胸围、腰围指标之间无显著 差异,在老年女性臂固6 06 4 岁组高于6 56 9 岁组,差异显著( p o 0 5 ) 。城乡之间 比较结果显示,老年男性在6 06 4 岁组胸围、。1 腰围、臂围农村低于城市j 肴显著性 差异( 胸围p o 0 5 、腰围p o 0 1 、臂围p o 0 1 ) ,老年男性6 0 6 4 岁组以及6 5 6 9 岁 组胸围、腰围、臂围农村明显低于城市,差异非常显著( 均p o 0 0 1 ) 。老年女性在 6 0 一6 4 岁组农村胸围、臀同高于城市,但差异不显著,农村腰围要高于城市,差异较 显著( p o 0 1 ) ,老年女性6 56 9 岁组胸围、腰围、臂围农村均低于城市,并且差 异较显著( p o 0 1 ) ,从围度上来看,农村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围度增长速度 要比城市快。 老年男性6 06 4 岁组以及6 5 6 9 岁组皮褶厚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老年男 性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在老年女性6 06 4 岁组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 度高于6 5 6 9 岁组,差异显著( p o 0 5 ) 。城乡之间比较结果显示,老年男性皮褶厚度6 0 一6 4 组以及6 5 6 9 组年龄段农村均低于城市,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老年女性6 0 一6 4 岁组上臂皮褶厚度农村高于城市,差异较显著( p o 0 5 ) ,老年女性6 06 4 岁克托莱指数比6 56 9 岁组高,有显著性差异 ( p o 0 5 ) ,这与体重以及b m i 指数反映情况较一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密 度有下降的趋势。城乡之间比较结果显示,老年男性6 06 4 岁组b m i 指数及克托莱 第二章山西省老年人体质特征的研究 指数城市高于农村,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老年男性6 5 6 9 岁组b m i 指数及克 托莱指数城市高于农村,差异较显著( p o 0 1 ) ,老年女性6 0 一6 4 岁组b m i 指数及克 托莱指数农村高于城市,但无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老年女性6 5 6 9 岁组b m i 指数 城市高于农村,差异较显著( p o 0 5 ) ,老年女性6 5 6 9 岁组克托莱指数城市高于农 村,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从b m i 指数以及克托莱指数综合反映,城市老年人 肥胖以及身体充实程度均高于农村老年人。 表2 - 3 1山西省老年人两年龄段身体形态测试结果比较( 均值标准差) 注: p o0 5 ,料p o 叭,料 p o 0 5 ) 。城乡结果显示,老年男性6 06 4 岁组脉搏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显著 ( p o 0 5 ) 。老年 女性6 0 一6 4 岁组脉搏城市低于农村,差异非常显著( p o 0 0 1 ) ,老年女性6 56 9 岁 脉搏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显著( p o 0 5 ) 。 老年男女性收缩压6 06 4 岁组低于6 5 6 9 岁组,收缩压随年龄增长均有增长趋 势,差异显著( p o 0 5 ) ,舒张压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提示血压随年龄增k 有增高 的趋势。城乡之间结果比较显示,老年男性同年龄组收缩压农村高于城市,老年男 性6 06 4 岁组差异显著( p o 0 5 ) ,6 5 6 9 岁组差异较显著( p o 0 5 ) 。老年女性同年龄组收缩压农村高 于城市,两年龄组差异显著( p o 0 5 ) 。 调查数据表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的老人,肺活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 ) ,而6 5 6 9 岁组肺活量农村低于城市,差异非常显著 ( p o 0 0 1 ) 。老年女性6 0 一6 4 组以及6 5 6 9 组肺活量农村明显低于城市,差异非常 显著( p o 0 0 1 ) 。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