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睦犁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1 立孚丛导师签名:秘日期: 多嘶驴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上个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五行学说有 过大规模的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新材料被发现和新研究方法被运用的基础上, 人们对五行学说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相比较其他记载五行学说的文本,先秦时期 的礼记月令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历史记载和历史遗存为出发点, 广泛借鉴前人及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以 :礼记月令中的五行学说为研究重 点,并简略论述先秦时期五行学说发展概况,力图对礼记月令中的五行学 说有新的认识。 关于五行的起源对现当代学者研究的成果进行初步的梳理,找出研究的出发 点和研究出的新结论。五行”二字最早见于尚书甘誓,而在殷人“五 的 观念中,已经包含了五行的思想萌芽 关于先秦时期五行学说的发展。 洪范是有关五行的可信的最早记载,其中 有关五行的叙述表明了五行图示的初始状态。五行学说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当时 的。尚五”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具体到个人,则史墨的作用不可轻视。五行与 五方、五色的相配,干支配属五行的形成,以及五行生胜思想的初步发展,显示 着春秋时期五行学说发展的轨迹。 春秋战国之际及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诸予对五行学说的引用和阐发,极大的 促进了五行学说知识的丰富和传播的拓展;而思孟的五行说和邹衍的五行说,因 为在五行学说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因而加以简要论述。 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礼记月令中的五行学说,基于梳理月令篇之 前五行说发展历程。探讨月令篇成书的纷争,是解决该篇在先秦五行学说发 展史中定位问题的前提,本文维系杨宽的观点并简单加以补充,认为月令篇 的成书时间早于吕氏春秋十二纪;叙述月令篇文本概况,找出其中与政 令的密切关系;着重论述月令中的五行图式,结合管予中五行学说和邹 衍五行学说的成果,论述月令中五行图式的扩大化及其融合性成果;论述月 令中的五行生胜思想。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全文在梳理旧说的基础上,得出月令篇是先秦五行学说发展史上最早出现 的集大成性著作。 关键词:月令五行五行图式五行思想融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i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i e si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i nt h el a s tc e n t u r y , a sc h i n a sr e l a t e da c a d e m i cf i e l dw a su n d e r t a k i n g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ds y s t e m i cs t u d yo nt h et h e o r y , p e o p l ew e r eg e t t i n gt ok n o wm o r e a b o u tt h et h e o r yo nt h eb a s i so ff i n d i n g so fn e wd o c u m e n t s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n e w 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o t h e rd o c u m e n t sr e c o r d i n gt h et h e o r y , y u el i n g i nt h eb o o k so f r i t e sw r i t t e ni nt h ep r e q i np e r i o dh a sn o ta t t r a c t e dd u ea t t e n t i o nf o ra l o n gt i m e p r o c e e d i n gf r o m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i n ga n dr e l i c s ,d r a w i n go nr e s e a r c h i n g r e s u l t sa c h i e v e db ys c h o l a r si nt h ep a s ta n dp r e s e n t , t h i sp a p e ri st ob ef o c u s e do ny u e l i n gi nt h eb o o k so f r i t e sa n dt op r e s e n tab r i e fe x p o s i t i o n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p r e - q i n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s oa st or e v i e wt h ef i v e 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a sp r e s e n t e di n y u el i n gi nt h eb o o k so f r i t e s t h ep a p e ri st od i s c u s st h es o u r c e so f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 b yr e v i e w i n g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gr e s u l t s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c h o l a r s ,t h ep a p e ri st od i go u tt h ep u r p o s ea n d r e s u l t so ft h es t u d y t h et w ow o r d sf i v ee l e m e n t sw a sf i r s ts e e ni ng a ns h io ft h eb o o k s o f h i s t o r y a n d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o r i g i n a t e df r o mt h ec o n c e p to f “f i v e h e l db y y np e o p l e t h ep a p e ri st od i s c u s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i np r e q i n p e r i o d h o n gf a n ,i nw h i c hr e l a t e dp r e s c r i p t i o nr e p r e s e n t e dt h eo r i g i n a ls t a t eo ft h e d i a g r a mo f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 ,s e l w e sa st h ee a r l i e s tc r e d i b l er e c o r d i n go ft h ef i v e 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 t h ec o n c e p to fs h a n gf i v ep l a y e dak e yr o l e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t h e o r yi nt h e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 ;a n ds h im o a l s op l a y e da i li n d i s p e n s a b l er o l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t h e o r yd u r i n gt h i sp e r i o d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t h ec o n c e p to f m a t c h i n gf i v ee l e m e n t sw i t hf i v ed i r e c t i o n sa n df i v ec o l o r s ,t h em a t c h i n gb e t w e e n h e a v e n l ys t e m sa n de a r t h l yb r a n c h e s ,a n dt h e i d e ao ff i v ee l e m e n t sl e a d i n gt ov i c t o r y t h ep a p e ri st od i s c u s s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i nt h es p r i n ga n da u t u m np e r i o d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n dt h ew a r r i n gp e r i o d t h ee x p o s i t i o na n de x p l a n a t i o no ft h et h e o r yb yt h em a j o r s c h o l a r si nt h ep e r i o d sh a dg r e a t l yp r o m o t e dt h es p r e a d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t h e o r y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t h o u g h t sg e n e r a t e db ys im e n ga n dz o u y a n t h ep a p e ri st ob ef o c u s e do nt h ef i v e 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o u t l i n e di ny u el n go ft h e b o o k so f r i t e s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t h e o r yp r i o rt oy u el i n g t h et i m e a tw h i c hy u el i n gw a sw r i t t e ni st h ek e yt oa s c e r t a i nt h es t a t u so fy u el n gi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h i s t o r yo fp m - q i n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 t h ea u t h o rs u p p o r t st h eo p i n i o n o fy a n gk u a n , w h oh e l dt h a ty u el i n gw a sw r i t t e np r i o rt ot h ew r i t i n go fl v ss p , 百n g a n d 彳“f “小,卜一腑pj 少c e n t u r y ,a n dw i l lp r o v i d e s o m e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i d e a st oh i s t h o u g h t s t h ep a p e rw i l la l s od e l i b e r a t eo nt h eg e n e r a lc o n t e n t so fy u el i n gs oa st os o r t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i ta n dz h e n gl i n g t h ep a p e rw i l lm a i n l yd i s c u s st h e d i a g r a mo f f i v ee l e m e n t so nt h eb a s i so f t h e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i e sb yg u a n z ia n dz o u y a hw i t hav i e wt os t u d y i n g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t h ed i a g r a ma n dt h en e wr e s e a r c h i n g r e s u l t s t h ei d e ao f f i v e e l e m e n t sl e a d i n gt ov i c t o r yw i l la l s ob et o u c h e du p o n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p r e v i o u st h e o r i e sa n da r g u m e n t s ,t h ep a p e ra r r i v e sa t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y u el i n gi st h ee a r l i e s tw o r k0 1 1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e o r yi np r e q i np e r i o d k e yw o r d s :y u el i n g f i v ee l e m e n t s d i a g r a mo ff i v ee l e m e n t st h o u g h t o nf i v ee l e m e n t s i n t e g r a t i o n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五行,是人们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观念。汉语中的“五行”一词,可以 表示地上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也可以表示为天上人 们观测到的辰星、荧惑、岁星、太白、填星五大行星,还可以表示人们相互交往 中的仁、义、礼、智、圣信五大德行。简单的说来,“五行一最初是表示地上的与 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息息相关的五种物质;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五行有了表 示天上五大行星的内涵:后来,人与人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人们对人际关系的认 识有了新的提高,。人一之。五常一也就开始附会材天一、“地一之“五行”;再后 来,五行图式无限扩大化,宇宙万物皆囊括其中。在五行内涵扩大的同时,五行 思想也不断在演化中成熟,无论是五行相生说、五行相胜说还是五行生胜说,都 成为比较完备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思想。最终使得以五行图式和五行思想相结合丽 形成的五行学说,成为维系天地人生息不止的理论基础。 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产生出的五行学说,从产生之时起,就开始了 从基本认知向抽象观念转移的历程。具体来讲,五行说与史政结合,产生邹衍五 德终始学说;五行与具体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产生“月令一说;与历数相结合, 产生谶纬神学;与方位观念相结合,产生五方系统理论;与神话、信仰联系,产 生五帝等神系;从人的角度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在五行的指导下儒家五行伦 理思想的产生。 先秦时期,是五行学说由产生到发展再到初步完善的时期,经过春秋之前的 概念逐渐清晰过程,到春秋战国时期概念内涵大突破大发展时期,五行学说在先 秦达到了很大意义上的成熟,而这种发展成果,完整的展现在礼记月令中。 本文基于先秦时期的文字资料,广泛参考后人研究成果,把月令中的五行学 说作为先秦时期五行学说的集大成性成果来论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观念,自产生以来,在人的思维方式层 面上对整个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关于其起源的问题,学界的分歧一直很大,尚 未形成定论。顾颉刚认为“五行说起于战国的后期”,“邹衍是始创五行说的人 。 范文澜则认为无论什么学术思想一定有其来源,原始五行说当创始于夏代,至邹 衍已经发展为神话五行说而使之光大。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五行者皆 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认为五行起 源与“律历之数”有一定关联。据 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 成孰万物也。一亦认为律历与五行相关。而管子中的记载,更是证明了这种认 识。管子五行“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五声既调,然后作立 五行以正天时 。认为律历、五行同起于黄帝之世,更是将五行的起源向前世无限 推进。可以说,与所有原生态事物的发生状态相似,五行的最初产生,和人们对 世界直接的认识和解读密切相关。 从文献的角度来说,“五行二字最早见于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 怠弃三正”。而作为中国最早的已知文献资料,甲骨文中没有直接的“五行”二字 出现,胡厚宣根据殷墟萃编9 0 7 所注录的“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 北土受年”及相关材料,认为这是以“中商”为参照,将四方并举的五方观念 。 卜辞通纂3 7 5 中记载的四方也是这种情况。五行的起源之初,究竟是以一种 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限于年代久远且现存资料匮乏,目前的学术界只能从点滴中 偶得一二结论。从原始“尚五”观念出发的研究有:胡厚宣认为与殷代已有的“五 方”观念相关,并认为“此即后世五行说之滥觞” ;刘起舒关注“五星” ;汪涛 通过对殷人颜色观念的考察,论证了五行说中“五色 观念与殷人信仰的联系。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卜的政治和历史,占史辩第五册,上海古籍小版社,1 9 8 2 年版,第4 1 0 页。 范文澜,与顾颉刚论五行说的起源,占史辩第五册,上海占籍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6 4 8 页。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从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版。 郭沫若,t - 辞通纂。北京科学d j 版社,1 9 8 3 年版。 胡厚宣论股代五方观念及“中围”称谓之起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 1 9 4 4 年版。 刘起钎,释 的“五行”与“三正,:,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1 9 2 - - 2 1 3 页。 汪涛,殷人的颜色观念与五行说的形成及发展,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艾兰等编,江 苏占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6 1 2 9 4 页。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原始宗教信仰入手研究的有:庞朴以“龟卜文化为突破口;李零“式法 、“占 卜方法的数字化一圆;沈建华“祭星郊礼”,通过甲骨文字考察殷代的礼仪制度, 从中看到了商代五行说的雏形 。常正光从原始自然观测出发,探讨了殷人观测太 阳、判定方位和确定季节的习俗,认为它们构成了阴阳五行说的基础。连劭名以 律历制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甲骨刻辞和传世文献推测出殷人的律历理论和阴阳 五行说密切相关、甚至殷代已经存在五行之神 。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五 行起源最初的存在形态。而难以做到的,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仅有的材 料,虽不能确切的证明五行出现的具体年代,但也可以发现,殷人“五”的概念 中已经包含了五行的思想萌芽。 庞朴,阴阳五行探源,载中闽社会科学,1 9 8 4 年第三期。 李零,“式”与中阑占代的宇宙模式,中国占代方术考第二章, 中国文化第四期,1 9 9 1 年版。 沈建华。从甲骨文字看股代仪礼中的五行观念,t 文物,1 9 9 3 年第3 期。沈建华,从殷代祭星郊礼论 五行起源,中围占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的椿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9 5 _ 一3 0 4 页。 常正光,阴阳五行说与殿代方术,载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艾兰等编,江苏古籍也 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4 5 2 6 0 页。 连劭名,甲骨刻辞所见的殷代阴阳数术思想,载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艾兰等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2 6 2 4 4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洪范中的五行 3 、五行的发展 在确切的“五行 一词出现的文献资料中,梁启超认为在尚书中以夏 书面貌出现的甘誓不可靠,五行一词的最早记录当出自尚书洪范,洪 范是记载五行的最早篇目。洪范篇记载,武王克殷以后,问箕子以天道, 箕子答武王问。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 又言:“五行: 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 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以革作辛,稼穑作甘。” 明确提出五行的内涵“水、火、木、金、土”。而关于洪范篇的成书时间,在 各家观点中,刘起纡通过大量的内证和外证后指出“洪范的原本最初当是商代 的”,应是最为可信的观点。既然在迄今为止发现的资料中,作为被广泛认为保 留了商代旧说基础、西周时正式成书的洪范是有关五行的最早记载,那么, 我们可以说,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五行的发生,自殷商时代始。 既然洪范是有关五行的最早记载,那么,它无疑是探索五行学说的始点 和基点。在五行说的发展历程中,洪范中的思想是不可忽视的阶段性成果。它 所记载的这段材料,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由对客观世界五种物质材料的认识, 开始向内部和外部发散联系。把五行的顺序排为水、火、木、金、土,并把这五 种简单的自然物加以考察和比较,用直观的效果说明他们之间在属性和功能上的 差异。材料中可以明显看到,水有润下之性,火有炎上之性,木可以揉以曲直, 金可以溶化变形,土可以种植庄稼,在五行内部找出了各自的独有性特点,从而 使五行的主体之间有了不可混淆的明确界限。 洪范把五行与五味相配,开始探求五行与外部自然物之间的联系。如把 水的润下特性与咸味联系起来,把火的炎上特征与苦味联系起来,把木可以曲直 的特性与酸味联系起来,等等。从这种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洪范中的五行记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辩第五册,上海占籍版社,1 9 8 2 年版,第3 5 0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载,已经开始在事物的联系中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也就是把对自然事物 的客观认识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哲学精神的开端,由此可现。不可否认的是,虽 然洪范五行显露着哲学精神的光辉,但其本身并不具有多少抽象而深刻的哲 学涵义。李约瑟在分析洪范五行后指出,“根据这样的看法,五行理论乃是对 具体事物的基本性质做出初步分类的一种努力,所谓性质,就是说只有在它们起 变化时才会显现出来的性质。 书经这一段的显然是很有趣的一个方面, 就是它把五行和五味联系起来。”同时,其中水、火、木、金、土的五行顺序, 相比较后世的相生、相胜序,似乎没有明显的系统联系。这种将和五味相配的对 外联系的初步明确化,以及五行内部五种物质之间排序的无规律现象,形成一种 概念上的思维落差,即对自然事物认识的深入和对自然事物内部联系思考的欠缺, 是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和思维程度的。 可以说,作为可考的最早有关五行的资料,洪范在西周初年是作为治国安 邦的经典性政策文献出现的,其中出现的具体而明确的五行观,说明当时五行思 想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被大众接受,而且统治阶级接受并运用五行学说为统 治理论服务,从而有了五行的经典化。不得不说的是,洪范中五行的出现,是 春秋之前五行思想的集大成的成果。洪范的记载表明五行学说有了初步的五行 图式( 如下图) ,给五行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极大的影响 着后世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五行水火 木 金土 五行之性润下 炎上 曲直从革稼穑 五味咸苦酸辛甘 3 2 五行学说在春秋时期的发展 西周末期以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视野进一步开 阔,思想进一步深入,而政治势力和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又给文化和学术的个 英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 2 6 6 - - - - - 2 6 7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化传播带来不可阻止的客观有利条件,于是各种文化、学术思想也开始活跃起 来。其中,在此前已经有了初步定式的五行说,在新形势下不断被充实和再解读, 终于在春秋时期实现了从带有哲学思想萌芽的原始思维模式向哲学思想的转变。 西周末年,诸侯多叛周,社会整体力量面临一次大的整合。史伯在答郑桓公时 提出: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 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 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 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 无果,物一不讲o 据韦昭说,史伯的身份是周太史圆,可以明显看出,史伯说的五行之序与洪 范是不同的,他把“土 提到首位,使之成为构成万物的通用材料,重新建立 新的五行之序“土、金、木、水、火”。史伯提出的五行序同样既不是后来被系统 论述的相生序和相胜序,也不同于洪范中的经典序。“金木水火”的提法,据 李约瑟统计在古代文献中仅出现六次,伯阳父所言为最早的一次,流传中成为最 流行的口语顺序,李约瑟称之为“近世序”,影响深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史伯 提出了“五行相杂以成百物”的命题,用一种近乎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世界的起源 问题。并且尽可能的阐明了五行与万物的关系,以同裨同则“不继”,单一的东西 不可能产生万事万物,“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只有“以 他平他”,把不同的物质元素结合在一起,使之彼此相济,才能“出千品 ,“具万 方”。使得史伯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第一次具有了正真意义上的哲学意味。 史伯的这段话中,不能回避的,还有其中的“和 同”这对范畴,开启了春 秋时期“和同之辨”的先声。韦昭对“和”、“同”的看法是,“和,谓可否相济。 同,谓同欲”,“同者,谓若以水济水”,并说“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实生物”, 韦昭认为一如“阴阳和而万物生”,“谓阴阳相生,异味相和”。史伯已经认识到 国语郑语,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国语卷十六,上海占籍出版社,1 9 8 8 年版,第5 1 5 5 1 6 贞。 左益寰,阴阳五行家德先驱者伯阳父) ,复_ 日学报,1 9 8 0 年第l 期;杨宽,两周史,上海人民出版 社,1 9 9 9 年版,第6 9 1 页。 【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两人民 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3 4 页。 国语卷十六,上海师范大学占籍整理研究所校点,上海古籍 i 版社,1 9 8 8 年版,第5 l 卜5 1 7 页。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行之间的差异关系,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东西不能组成万事万物,在哲学意义上 已经有了对立统一思想的雏形。而其五行观,明确的表示为。五行相杂”。 3 2 1 “尚五一观念下五行学说的扩展 整体上说,春秋时期五行观念的发展和深化,在各种新观念的冲击渗透之下, 逐渐在当时的天道观和自然观的转换过程中得以实现。随着思想解放和思维水平 的提高,“尚五一观念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气味有。五味”,声 音有。五声一,颜色有。五色一,方位有“五方”,祭祀有“五神”、“五祀”,祭品 有“五牲一,谷物有膏五谷”,身体有。五窍”、“五脏 ,天象有“五星”,刑罚有 “五刑”,龟卜有。五兆 ,等等。并随着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而和五行发生关系, 从而不断充实着五行思想,最终使五行说完成系统化和体系化。而春秋时期五行 观念的发展深化,突出的表现在五行图式的扩大化,人们开始用五行来解释各种 自然和社会现象。 晏婴在史伯。五行相杂以生百物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史伯的思想,将“和 同之辨”推向了新的高度。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他说: 先王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所谓“五味一“五声”正是五行观念在春秋时期的丰富和扩充,晏婴思想的理 论基础,实质上就是深化了的“五行说”。 3 2 2 史墨对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挥 春秋时期,对五行认识全面而又具体者,首推蔡国的史墨。左传昭公二十 九年载: 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 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 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 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日蓐 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日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竹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 ”对日:。少嗥 氏有四叔,日重、日该、日修、日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 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日犁,为 祝融;共工氏有子日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 烈山氏之子日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在文本上,同时可以参看孔子家语五帝。另外,山海经中也出现过五 帝或五神之名。按照杜预的说法,蔡墨的身份是晋国的太史。蔡墨所谓的“五行一 指的是“五官 ,亦可称之为“五正一。五神之说,早已存之,而蔡墨以五神配五 行,丰富了五行的内涵。人们信仰且敬畏的神都已经被纳入五行体系,正可以说 明五行在人们思想中已经居于牢不可破的重要地位,而且,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已 经主动将五行说作为理论基础。 史墨的五行体系,可列为下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帝 青帝炎帝黄帝白帝 黑帝 少嗥 五神旬芒祝融后土蓐收 玄冥 五正 木正火正土正金正刑神水正 重 嫠 句龙该修、熙 祠密畴下畴上畴西畴、郎畴、畦畴 北畴 五方 东南 由 西陲、西阿( 西)北 四象 虎爪( 白虎) 五色白毛( 白) 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回答赵简予时,说出这样一段话: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 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这里,史墨继承并发挥了已有的五行观念。他认为客观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过 程和发展规律,事物之间是有差异的,事物不同其发展规律也各异,所以他提出 “物牛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其中所谓的“两”、“三”、“五”、“陪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是简单的数量关系,是继承并发展了之前广为传播的数术思想,并由朴素的概 念发展为指称事物本身的复杂关系。天有三辰日、月、星,当时人们心中宇 宙的构成要素;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时人心中外部世界的构成要 素。他以事物本身特性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做出的分析,把本已具有 哲学意义的五行说在哲学的概念上向前推进了一步,更好的说明了五行说的自然 本质。 3 2 3 五行与五方、五色的相配 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厥贡惟土五色一的记载。古代的注疏家多 认为这就是用以筑社的“五色土一。逸周书小开武解载:。周公拜手稽首日: 在我文考,顺明三极,躬是四察,循用五行,戒视七顺,顺道九纪。三极既 明,五行乃常,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 位土。一此中五行的顺序,与l :尚书洪范完全相同,而有所改进的,是五 行与五色的一一对应。 公元前5 3 0 年( 鲁昭公十二年) ,子服惠伯以五色之“黄”配五方之“中”左 传昭公十二年云:“惠伯日:黄,中之色也。一l :国语吴语载:_ 万人以 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赠,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 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艚,望之如火。右军又如之, 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赠,望之如墨。既阵,去晋军一里。 晋在吴国 西北,夫差北上会晤晋定公:吴军乃西向而阵,其左中右三军分别为赤、白、黑, 对应的方位分别为南、西、北。至墨予迎敌祠,五色与五方相配的环节增至 四环,以青配东方。 五色与五方相配的五行图式,比较完整的见于周礼冬官考工记: 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 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请之黻;五采备,谓之 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困,山以章,水以龙,乌兽蛇,杂四时五 黄怀信等, 逸周书汇校集注上册,上海占籍 l 版社,1 9 9 5 年版,第2 8 8 2 9 l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明显可以看出,五方:东、南、西、北、中,分别配以五色:青、赤、白、黑、 黄。五行与五色的相配图式,已经在完整意义上形成。 在五行说影响日益扩大、对人们思维的拓展和限制日益明显的前提下,时人广 泛的运用了五行观念和五行范畴来阐述各自的学说和思想,当然,此时五行说对 人们思维的作用,拓展的成分远远大于限制的作用。 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中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时,说: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 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 穷之哉! 春秋末期战国初年的墨翟,也曾谈到“五行”的问题。墨子贵义载: 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日:“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 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应,隧北至淄水不隧,而反焉。日者日:“我谓先 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日:“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 者,何故皆不遂也? 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 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 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 至此,加之前面所述“中”的方位概念和五行配属,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五行 图式: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 里 3 2 4 干支配属五行的形成 墨子的表述,已经让我们看到在五行与五方搭配基础上的五行图式,同时也能 看到干支配属五行的初步成熟。墨子将干支、方位、颜色三项同时配入五行图式, 就目前文献来看,当是有记载的第一次。据国语晋语载: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举块以与之,公子怒,将鞭之子犯曰:。天 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 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 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 天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天之道也, 由是始之有此,其以戊申乎! 所以申土也”再拜稽首,受而载之,隧适齐 这段文字中,以天干之戊配五行之土。加之前文所引墨子贵义篇,已经 比较完整的以天干配五行了。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赢而转以歌旦占诸史 墨,日:“吾梦如是,今而e l 食,何也? ”对曰:。六年及此月也,昊其入郢乎! 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 弗克” 杜预注:“午,南方,楚之位也。午,火;庚,金也。日以庚午有变,故宰在 楚。楚之仇敌唯吴,故知如郢必吴。火胜金者,金为火妃,食在辛亥,亥,水也。 水数六,故六年也。嘶甜午,南方”一语表明,史墨已经初步用地支配五方。左 传哀公九年( 公元前4 8 6 年) : 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 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 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 姜则可。” “子,水位也”,一语,可以认为就是以地支配五方。 3 2 5 五行生胜思想 春秋时期的中国古人,喜用天干取名和字,其中常常包含着某种五行的相生和 相胜的逻辑联系。春秋时人名字中所蕴涵的这一奥妙,首先被清人发现。王引之 在经义述闻卷二三春秋名字解诂中举五例:秦白乙丙、郑石癸甲父、楚 公子壬夫予辛、卫夏戊丁、郑印癸子柳,认为系木生火、水生木、金生水、火生 土之义。后来,丁山、庞朴等人又有增补。综合多家著述,转述如下: ( 1 ) 鲁僖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6 2 8 年) ,秦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出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5 2 3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兵袭郑。次年,晋与姜戎邀击秦师,“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觳,获百 里孟明视、西乙术、白乙丙以归”(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引之( ( 春 秋名字解诂云:秦,白丙,子乙。丙,火也,刚日也;乙,木也,柔e l 也。名丙子乙者,取火生于木,刚柔相济也。 ( 2 )郑,石癸,子甲父。( 石癸之事,见(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三十年 及宣公三年) 王引之云:癸,水也,柔日也;甲,木也,刚日也。名癸 子甲者,取木生于水,又刚柔相济也。僖公二十四年为公元前6 3 6 年,早 于上列八年 ( 3 ) 楚,公子壬夫,字子辛( 壬夫在左传中出现五次,分别为成公 十八年,襄公元年,二年、三年、二十六年) 王引之云:壬,水也,刚 日也;辛,金也,柔日也。名壬字辛者,取水生于金,又刚柔相济也。 ( 4 ) 卫,夏戊,字丁( 见左传哀公十一年、二十五年) 王引之云: 戊,土也,刚日也;丁,火也,柔日也名戊字丁者,取土生于火,又刚 柔相济也。 ( 5 ) 郑,印癸,字子柳。( 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子柳赋葬兮3 ”句下 杜预注【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 版社,19 9 9 年,第13 5 4 页) 王引之由说文木部考证出:柳,读 为“酉”汉书律历志上日:“留孰于酉。”( 汉书卷二十一上,第 9 6 4 页) ( 丁山按语:癸,水也;酉,金也名癸,子柳者,取水生于金 也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8 年,第1 2 0 页) 丁山引上述数例后说,此“足证五行相生之说,必然盛行于春秋之世了”。 春秋时代见于经传而以十干为名字者,约有十余人;除去不可考字号者和另寓他意者 外,庞朴认为“尚无足以推翻王说的反证”,因此他认为王说“是应该成立的” 。他 后来又补充说,春秋人除以十干为名字外,亦有以干与支为名与字者;名字除取 相生义外,亦有取义于相胜者。如楚公予午,字子庚( 左传襄公十八年) 。王 引之以为取“吉日庚午”之典。征诸史墨庚午之日“火胜金”语( 左传昭公三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卜海文艺版社,1 9 8 8 年版,第1 2 1 页。 庞朴,先秦五行说之嬗变,稂莠集,上海人民 i j 版社,1 9 8 8 年版,第4 5 7 页。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十一年) ,此实取义于五行相胜庚于天干属金,午于地支属火,名午字庚,火 胜金也。 就目前的材料来说,五行相胜思想明确出现的大致时间,应该不会晚于公元前 6 2 0 年( 鲁文公七年) 。左传文公七年文: 晋邰缺言于赵宣子日:夏书日:“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 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 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 而行之,谓之德、礼 邵缺所排列的五行之序是水、火、金、木、土,l :尚书洪范所排列的五行之 序是水、火、木、金、土,二者虽然同样以水居首,但次序却略有不同。在邰缺 言辞所排的五行序中,已经能够看到后来五行相胜思想的影子。 五行相胜观念,在春秋时期广为流行,人们往往用它来解释天象的变化、政事 的兴衰、战争的胜负、农业的丰歉以及认识的祸福等等。当陈地发生火灾后郑裨 灶说:“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隧亡。一子产问其故,裨灶对日:“陈,水属 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妃以五成,故日五年。”( 左传昭公九年) 鲁梓慎也曾说:“水,火之牡也。一( 左传昭公十七年) 所谓“水,火之牡;火, 水之妃”,就是将水、火看作是相克的、对立的,犹如牡牝的对立一样。对“五行 相胜表述的比较明确的是晋史墨,他说:“火胜金,故弗克。”( 左传昭公三 十二年) 还说:“水胜火,伐姜则可。”( 左传哀公九年) 可以看出,春秋时期 不仅“五行相胜”的思想广为流行,而且已经有了“水、火、金、木、土 的相 胜顺序,并且开始和阴阳、干支相配,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循环模式。 虽然五行相胜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广为流传,但是并不代表五行相胜的观念已 经公式化、固定化,相应的,有些思想家提出了进一步的见解,孙子兵法虚实 篇记载: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 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 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 庞朴阴阳五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 9 8 4 年第3 期:后收入稂莠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感控培训课件
- 2025年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与顾问服务协议
- 培训专员竞聘演讲
- 培训衣服专业知识课件
- 培训行业的知识课件
- 培训融资知识方式课件
- 2025年建筑行业BIM技术集成服务与成果转化专项合同
- 2025年城市地铁车库及附属设施租赁与停车场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特色烧烤店厨师团队劳动合同范本
- 第195条 汽车起重机租赁协议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 初中情景教学法教案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5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