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么刍篁! 壅 日 期:匝! ! :竺!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毽p 步、岛作者签名:益瞧:墨 日期:丛! ! :! 笪 中文摘要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最初 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在学校开展的。近年 来,人们逐步发现家庭在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对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 庭因素的研究,在家庭教育中也开始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 本文采用了纸笔测验法对初二和高二共2 1 0 名中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髑s 姗s ) 、“家庭环境量表”( f e s )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 蛐v ) 的测验,通过s p s s 软件 包进行定性数据的x 7 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父亲的惩罚 严厉和母亲的过度干涉对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 对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中的亲密度、娱乐性、情感表达和道德宗 教观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家庭中的矛盾性则起显著的消极影响。本文 还对学生被试的父母进行了访谈,调查他们的教育观念,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潜藏在家庭 教育行为和教育现象背后的根本因素,它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 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父母教育观念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t h e8 0 si nt h e2 0 价c e n t u r y , t h e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p r o b l e mi sh i g h l y v a l u e db yo u rs o c i a lp u b l i cg r a d u a l l y b u tt h ef i r s tr e s e a r c h e sa r em a i n l ya i m e da t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o fs c h o o lf a c t o r so n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a n dt h em e n t a lh e a l t h e d u c a t i o nb e g i n st oc a r r yo u to n l ya ts c h o o l ,b u ti nr e c e n ty e a r s p e o p l ed i s c o v e rt h e f a m i l y si m p o r t a n c ei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h e a l t hg r o w t h ,g r a d u a l l ys t r e n g t h e n e d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 o f t h e f a m i l y f a c t o r o n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t h e y a l s os t a r tt oa t t e n d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e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t ot h ec h i l d r e ni nt h eh o m e - b a s e d e d u c a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a d o p t st h ep a p e r - p e nt e s tm e t h o dt oc a r r yo nt e s t so fm s s m h s f e sa n d e m b vo n2 1 0s t u d e n t si nj u n i o rt w oa n ds e n i o rt w o b yu s i n gt h es p s ss o f t w a r e p a c k a g et ox c h e c k o u to ns e t t i n gd a t aa n da n a l y z et h er e l a t e dg r a d e 。i ti sf o u n dt h a t p a r e n t s d e n i a la n de x c e s s i v ep r o t e c t i o n ,f a t h e r ss e v e r ep u n i s h m e n ta n dm o t h e r s e x c e s s i v ei n t e r f e r e n c et oc h i l d r e nh a v en e g a t i v ef u n c t i o no nt h e i rm e t a lh e a l t h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u tt h ef a t h e r se m o t i o n 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p l a y sa na c t i v er o l ei n t h e c h i l d r e n sm e n t a lh e a l t h y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i n t i m a t ed e g r e e ,a m u s e m e n t ,e m o t i o n e x p r e s s i o n ,t h er e l i g i o u sa n dm o r a lv i e w so ft h ef a m i l yh a v er e m a r k a b l ep r o m o t i n g f u n c t i o no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b u tt h ef a m i l yd i s h a r m o n yt h e nh a s n e g a t i v ei n f l u e n c e s t h i st h e s i sa l s oc a r r i e so ni n t e r v i e w sw i t hs t u d e n tt a s t e e s p a r e n t s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 i re d u c a t i o ni d e a sa n dd i s c o v e r sm a tp a r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i d e a sa r eb a s i c f a c t o r st h a tc o n c e a lb e h i n dt h eh o m ee d u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a n dt h ee d u c a t i o np h e n o m e n o n i th a si m p o r t a n ti n f l u e n c e so nt h e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t h r o u g ht h ep a r e n t s b r i n g - u pm e t h o da n dt h e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i nt h eh o m e - b a s e de d u c a t i o nt h ep a r e n t s s h o u l da c q u i r ec o r r e c te d u c a t i o ni d e a s ,a d o p ts c i e n t i f i cb d n g - u pm e t h o da n dc o n s t r u c t g o o d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t op r o m o t eh e a l t h ym e n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l d r e n k e yw o r d s :m e n t a lh e a l t h ,h i g h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p a r e n t s b d n g - u pm e t h o d , 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 ,p a r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i d e a 2 前言 现代社会,制度变革、观念更新、文化多元化、竞争加剧,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 力,而中学生人格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这种压力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 题这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各地中小 学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 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却未见明显好转。所以,在进一步加强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来研究学校之外的其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 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与父母的 接触频繁,他们客观上无法避免来自家庭因素的影响;由于法律上受父母监护,经济上对父 母依赖,中学生不得不接受父母的影响;由于与父母之间的血缘亲情和情感联系,中学生在 主观上也更愿意接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 响,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同 时也为家庭教育提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主要表现在对家庭中的某一因素:父母教养方 式、亲子关系或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研究,也形成了一些结论,如父母教养方式 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性格、社会性发展,气质、违法犯罪等有一定的影响;亲子关系与子女 的心理健康、焦虑、问题行为、人格特征等有显著相关;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自尊、 社会焦虑、行为问题等有显著影响。目前,本领域的研究逐步吸引了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社会学等越来越多的学科和专业人员参与;研究的程度正逐步加深,人们开始重视不同国家、 区域和文化背景中家庭因素及其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拓展,逐 步向有完整而独立体系的学科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系统考察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查明父母教育观念、 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影响;如果存在影响,又是 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每个因素中的哪些因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主要影响了中学生心 理健康的哪些方面;深入分析发生这些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提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 建议。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纸笔测验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在江苏省盐城市一所普通中学 的初二和高二各抽取2 个班,有效被试2 1 0 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 s s m l t s ) 、。家 庭环境量表”( f e s )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 m b v ) 进行纸笔测验;通过“心理测评工 3 具箱( 标准版v 3 0 ) ”进行数据处理,再输入到s p s s 软件包进行定性数据的x 7 检验和等级 相关分析等,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被试的父母进行访 谈,调查父母的教育观念,分析父母教育观念是如何通过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来影响中学生 心理健康的。 本课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母亲的过度 干涉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孩子心理的健康 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中的亲密度、娱乐性、情感表达和道德宗教观对中学生心理 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家庭的矛盾性则起消极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 起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较直观和外显;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这种影响是潜在和内隐的;父母教育观念通过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 间接作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其它现象( 1 ) 有些教养方式如惩罚、过度干涉 等,由父亲采用或者母亲采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父亲的惩罚严厉对子 女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母亲的惩罚严厉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则不显著;母亲的 过度干涉保护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父亲的过度干涉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 响则不显著( 2 ) 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 异,年级上的差异也只有当各因子处于某一具体等级水平时才会表现出来如家庭环境中的 控制性,程度低或中等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无显著的年级差异,只有当控制性高时 才表现出了显著的年级差异: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主要起积极影响,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则主要 起消极影响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独特个性和发展中的人看待;对孩子提出适当的教育期望,促进孩 子全面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父母应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关爱、 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切忌体罚。最后,要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 境,父母应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引导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 4 一、问题的提出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生 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冲突,心理疾病的发 生率明显提高,并逐步取代生理疾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敌人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 人群,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剧变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矛盾冲突 和心理危机,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1 9 8 4 年陈家麟等 人对江苏、浙江的1 0 9 5 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 6 5 3 。1 9 9 4 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报告:1 4 1 4 名中学生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 6 1 7 5 “3 1 9 9 7 年,上 海市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协会的一份调查表明:该市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为2 8 4 ;同 年浙江教育学院对不同时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中学学生各类心理障碍的总 检出率高达2 5 2 ,”比1 9 8 4 年高出8 7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于 1 9 9 9 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各地中小学也纷纷响应,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这些措施虽然不 一定做得很完善,但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是做出了一定努力的然而多年来,学 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却未见明显好转,2 0 0 2 年,上海师范大学吴念阳等人对上海市中学生的 调查:初中生的。强迫症状”、“焦虑”、“偏执”三项的比例较高,检出率分别为4 0 6 , 3 6 9 7 、2 9 0 9 ;高中生中,“强迫症状”、。焦虑”、“偏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 五项不良心理反应上的人数最多,分别为4 1 3 8 、3 5 3 3 、3 0 9 9 、2 9 8 和2 8 2 6 5 。0 1 2 0 0 4 年,复旦大学谭晖等人对上海市1 0 0 0 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2 4 9 9 6 “1 2 0 0 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 称,在我国1 7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大约3 0 0 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 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 1 6 至3 2 5 。“1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分析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近年来,由于家庭环境不良和父母教育不当而导致中学生心理发展异常甚至违法犯罪的 事件时有发生。2 0 0 0 年浙江金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徐力杀母案”,徐力在初中升高中时, 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母亲要求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l o 名。 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 便用铁榔头将母亲杀害“2 0 0 2 年造成2 5 人死亡的北京市“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参与纵 火的两名中学生宋某和张某均为父母离异,缺少家庭管教,且儿时受过严厉的体罚。h 1 同济 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2 0 0 5 年对上网成瘾的1 2 0 0 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近8 0 的学生反映,他们不仅在家无法获得与父母平等交流的机会,而且父母平时除了关 心他们的成绩外,对其他方面大多不太过问。因此,网络虚拟世界成了他们释放压力和获得 平等的好地方。2 0 0 5 年1 2 月,湖北省广水市1 5 名中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好,无法与父母 沟通,害怕父母打骂而集体离家出走。嘶这一系列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因素在 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人从1 9 9 8 年开始,在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以来 接触到了许多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深深感受到父母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压 力、父母的体罚对孩子心灵的巨大伤害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精神的污染。在对这些学 生的心理闯题进行疏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到来自孩子家庭的巨大阻力,有不少 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不理解,当孩子出现心理上的问题 时,他们也很着急,主动地把孩子送到心理咨询中心来寻求帮助,但他们着急的是孩子的心 理问题影响了学习成绩,他们关心的实际上还是考试分数。在学生父母那陈腐而又顽固的教 育观念面前,作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有时觉得自己很渺小,也很无奈。这种感受 深深地刺痛了我,也唤起了我强烈的责任感,决定对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系 统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如何保证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合理的 建议 6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家庭因素中的某一方面( 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 境、亲子关系等) 与心理健康中的某一方面( 如性格、情绪、焦虑、学业成绩等) 的相关研 究。 早在2 0 世纪4 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p m s y m o n d s 从接受一拒绝,支配一服从两个维度 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结果表明,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 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 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 母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出独立性、攻击性强 九l b a l d w i n ( 1 9 4 7 ) 等人研究了父母教养态度与子女性格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持 支配态度,其子女性格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母亲持于涉态度,其子女幼稚、胆 小、神经质、被动;母亲持娇宠态度,其子女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母亲持拒绝态度, 其子女多反抗性、冷漠、自高自大;母亲持放任态度,其子女攻击性高、情绪不稳定、冷酷、 自立性强;母亲持专制态度,其子女反抗性高、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母亲持民主态度, 其子女既有合作性又有独立性,直爽而擅于社交1 d b a u m r i n d ( 1 9 7 1 ,1 9 7 6 ) 将父母的教养类型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权威型三类。研究 表明,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放任型家庭中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 任性、幼稚、缺乏社会责任感,攻击行为频繁;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和成就倾向“”l l a c c o b y & m a r t i n ( 1 9 8 3 ) 又提出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溺爱的 自由放任和淡漠的自由放任溺爱的自由放任型家庭中的孩子社会能力较差,特别是缺少自 控能力;淡漠的自由放任型家庭中的孩子社会能力与自控能力也较差,不能很好地独立处理 问题。 n e e d l e ,s u d o h e r t y ( 1 9 9 0 ) 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期经历父母离婚的孩子,比那些在 儿童期经历父母离婚的孩子或父母没有离婚的孩子更可能沾染上吸毒的毛病o 1 4 西方的一个 研究组为青少年的毒品使用而采用了家庭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家长教养方式的 改善使得孩子的行为有明显的进步,他们大量地减少了使用毒品的行为( s c h m i d te t a 1 ,1 9 9 6 ) i s 3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逊( 1 9 7 9 年) 创建的解释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心理路程之理论模 式中,提示了青少年对父母和学校的情感依附对以后的行为偏离有免疫作用。c a n e t t i , 7 l a u r a 等( 1 9 9 7 ) 的研究显示。父母的关怀程度高、控制程度低的青少年,报告的抑郁水平 较低,有更好的一股幸福感,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更好。“” 在西方,为了考察家庭沟通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研究者们定义了情绪表达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家庭对于病人有许多指责、对于病人有过度的情感卷入( 即他们是过度保护的或者 是冒犯性的) ,或者如果他们对于病人持有普遍性的敌意态度,这样的家庭就被认为是高情 绪表达。研究发现,来自高情绪表达家庭的病人有5 0 经历了复发,而来自低表达情绪家庭 的病人只有1 7 的病人复发( k i n g & d i x o a ,1 9 9 6 ) “” h u d s o i l ,j e n n i f e r 等( 2 0 0 1 ) 研究了亲子关系与儿童焦虑的相关,研究对象为临床有 焦虑症状的儿童、反抗性的儿童和没有临床症状的儿童。结果表明,在儿童完成比较困难的 认知任务的过程中,焦虑儿童和反抗性儿童的母亲表现出更多的侵犯性卷入,焦虑儿童的母 亲在亲子交往中表现也更消极。n 町 近二十年来,父母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问题,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 点国外的研究者一般认为,家庭教育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什么是儿童发展的理解, 一是对儿童如何发展的信念( s i g e l ,1 9 8 5 ;m i l l e r ,1 9 8 8 ) “” ( 二) 国内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综述: 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关颖、刘春芬( 1 9 9 4 )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 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放任型的教养方式虽对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利, 但是会导致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和自我意识等 方面;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限制t ) l 童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嘲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磊( 1 9 9 5 ) 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归纳 出中国父母的五种教养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研究表明, 积极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乜1 刘建榕、刘金花( 2 0 0 0 )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 表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气质和父母教养方 式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并且气质与某些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有预测效应 安阳师范学院的王运彩( 2 0 0 5 ) 关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 表明,父亲的处罚严厉与儿童的抑郁、偏执、饮食、睡眠障碍、自杀倾向以及人际关系敏感、 敌对、精神病性关系很大,是导致儿童这些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父亲的拒绝否认可导致儿 8 童偏执、饮食、睡眠障碍、自杀倾向及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的产生;母亲的过于干涉、过 于保护是导致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饮食、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母亲 的拒绝否认是子女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饮食、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 母亲的惩罚严厉对儿童心理健康危害最大,是导致儿童多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直接原因。 而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子女心理越健康。” 其他相关的研究还有:“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钱铭怡等,1 9 9 6 ) ; “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李祚山,2 0 0 1 )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 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左占伟,2 0 0 3 ) ;“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 康状况的研究”( 王俊红、王欣,2 0 0 4 ) 等等。 2 、关于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吴念阳等( 2 0 0 4 ) 关于。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结果 表明,亲子关系的好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且不同类型的不良亲子关系可能引 起不同的心理问题:消极拒绝型亲子关系与抑郁、敌对存在着高相关,积极拒绝型亲子关系 与焦虑症状存在高度的相关;严格型亲子关系与强迫症、焦虑症存在高相关;期待型亲子关 系与抑郁症状存在高相关;干涉型、不安型亲子关系都与焦虑症状存在高相关:盲从型、溺 爱型亲予关系都与人际关系不良存在高相关,并与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存在较高的相关;矛 盾型、不一致型亲子关系与焦虑症状存在高相关,与强迫症状也存在较高相关嘲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徐浙宁博士等人( 2 0 0 4 ) 关于。上海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亲 子关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儿童行为的因子上,父亲的。积极拒绝”方式最可能 使儿童产生行为问题。而母亲则在“积极拒绝”、“盲从”“矛盾”等三个方面作用明显;父 母的“积极拒绝方式”与儿童的“身心健康”表现、“社会与情绪”行为关系最为密切;而 在“日常行为习惯”上,父亲的“消极拒绝”、母亲的“盲从”则显得更有突出影响。嘲 其他相关研究还有:“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研究”( 孟育群, 1 9 9 2 ) ;“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杨莲清,1 9 9 8 ) ;。小学生亲 子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沈杰执笔,2 0 0 1 ) 等等。 3 、关于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 1 9 9 4 ) 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因素的研究”一 文中分析了父母感情不和或破裂、经常受父母打骂训斥、家庭发生天灾人祸、父母关心少管 束多、父母行为不端、父母过分溺爱、父母放任不管、父母管教不一等家庭环境因素对高中 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一样,都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 9 首要因素。高中生的强迫与父母关心少管教多有较高的相关;敌对与父母打骂训斥有高度相 关:偏执与父母过分溺爱、父母放任不管、受父母打骂训斥、父母管教不一等有高度相关; 忧郁与家庭发生天灾人祸,父母感情不和或破裂有高度相关。 山东大学医学院王延祜、翟静等( 2 0 0 4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 c l - - - 9 0 ) 和家庭环境量表 ( f e s ) 进行了“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s a ,9 0 的总分 及各项因子分与f e s 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呈负相关, 而与f e s 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s a 9 0 中的强迫症状与f e s 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 性、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组织性呈负相关,而与成功性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s c l - - 9 0 中焦虑、抑郁因子分除抑郁与道德宗教观呈负相关,焦虑与亲密度、组织性星负相关外, 二者均与情感性、矛盾性、知识性及娱乐性有相关关系,而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啪 其他的相关研究还有:“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尊、社会焦虑和依赖他人影响的研究”( 陈 淑珍,2 0 0 0 )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魏俊彪,2 0 0 3 ) ;“家庭环境与儿童 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 陈虹等,2 0 0 3 ) ;“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 王晓雷,2 0 0 4 ) ; 。4 0 例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对照研究”( 张纪水等,2 0 0 5 ) 4 、关于家庭因素的内涵及其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丁瑜( 1 9 9 0 ) 在鲁沽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从诸种家庭因素对学生教育起作用 的性质上,把家庭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家长期望、家庭气氛等;客 观因素包括家长职业、家庭结构、家长文化水平等丁瑜还将全部家庭因素区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包括家长职业、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经济条件等带有客观性质的家庭因素;第二 层面包括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家庭教育的类型及主观努力程度等带主观性质 的家庭因素g 第三层面则包括双亲生活经历、个人经验、能力,倾向性及遗传素质方面的差 异性等更为广泛而细致的内容。并认为家庭的影响是各种家庭因素在不同层面上综合作用之 产物他还具体研究了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文化水平、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家庭结构、 排行及独生、家庭气氛、家长期待等家庭因素与中学生成绩、品德的关系。 吴增强( 1 9 9 2 ) 将家庭环境变量分为主观性变量与客观性变量,认为客观性变量通过主 观性变量间接地发生作用,任何一个家庭环境变量都不是单独地,而是经过两类变量的交互 作用并组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后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他还具体研究了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 父母职业、家庭居住条件、父母关系、子女与父母的感情、父母管教方式、父母对子女学习 辅导、父母对子女学习成绩满意度等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忠心教授( 1 9 9 4 ) 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把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 1 0 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的社会背景几个方面。1 关颖 在其参与的“天津市7 1 4 岁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 1 9 8 9 ) 中关于家庭的调查涉及到 了儿童家庭状况、家长期望、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对孩子的评价等方面。在其所著的社 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 ( 2 0 0 0 ) 一书中把家庭这一系统分为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家庭关 系和家庭道德四个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家庭破裂、父母道德缺陷、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等家 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杨宝忠( 2 0 0 3 ) 在其所著的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一 书中将影响家庭教育实施的因素分为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指出微观因素主要 包括家庭结构及其关系、家庭环境、家长自身的修养及职业、家庭教养方式和态度以及教育 期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与成年人的关系等方面。他认 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对孩子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制约着家庭教育的 效果。“1 其他的相关研究还有: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郁之虹( 2 0 0 3 ) 在其硕士论文“家庭因素 对其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从理论上研究了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教 养方式和父母人格等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i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园素” ( 李燕燕、桑标,2 0 0 3 ) ,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家庭因素分析”( 刘艳,2 0 0 3 ) ;“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章春苗,2 0 0 3 ) ( - - ) 既往研究分析 i ,跨文化研究 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家庭因素及其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 趋势 c e r v e n t e s ,p a d i l l a 矗s a l g a d od es n y d e r ( 1 9 9 0 ,1 9 9 1 ) su b a ( 1 9 9 4 ) 研究表明,由 于移民问题带来的文化适应方面的区别,特别是文化价值观的区别,使家庭中正常的代沟复 杂化,导致更深的误解和不沟通,从而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 压抑、低自尊、行为失调等c h e n , g r e e n b e r g e r ,l r d y r t d o n g g u o ( 1 9 9 8 ) 研究了在美国 的欧洲移民家庭、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家庭和在中国的中国家庭,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父母与 青少年之间的冲突及其对孩子心理的影响。p e n e l o p e g v i n d e n ( 2 0 0 1 ) 通过对韩裔美国人 和英裔美国人家庭的比较,探究母亲的教养态度和儿童理解心理的相互关系“1 华东师范大学的桑标( 1 9 9 1 ) 关于。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研究, 一结果表明,上海母亲宽容型的教养方式比接受型的教养方式更能影响幼儿的独立性和自我评 价的发展;上海父母的教养方式以专制型为主,而日本父母的教养方式介于权威和宽容之间 北京师范大学的曾琦、邹泓、董奇等( 1 9 9 7 ) 进行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教育方式 与儿童的学校适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更严厉的特点,但这种跨文 化的差异并不影响教育方式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对儿童的社会性认识发展,它发挥相同的作 用;而我国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表现的关系比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关系 更密切。嘲 2 、多学科参与 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一课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各学科领域的重视。教 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学以及医学界的研究人员都纷纷加入到该课题的研究 中来,这使得我们可以以多种理论支撑、从多种不同的维度,对该课题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 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医学科研人员已经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股浩浩荡荡的新生力量 如:山东大学医学院张天亮,翟静等( 2 0 0 3 ) 关于“初中生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 研究气王延祜、翟静等人( 2 0 0 4 ) “初中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济宁医 学院李晶、张继敏等( 2 0 0 4 )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个性、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北 京中医药大学周芹等( 2 0 0 5 ) 关于“青少年及其家长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周燕燕等( 2 0 0 5 ) 关于“中学男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典型相关分析”;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主任医师除锦华等( 2 0 0 5 ) 关于。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 况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内容不断扩展 研究人员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存在什么样的 相关的研究上,丽开始探讨通过家庭训练是否可以优化家庭因素,从而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 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家庭训练来改善家庭因素及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a n d e r s o n ,s t e p h e n a 等( 1 9 8 7 ) 以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及其父母为彼试,探 讨父母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交往训练的三组父母的教养 技能都得到了提高,相应的儿童在行为方面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且学前儿童和学龄 儿童的行为改善比青少年更为显著。鲫 w e b s t e r , s t r a t t o n ,c a r o l y n 等( 2 0 0 1 ) 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培训项目”对参与提 前教育的母亲和教师在教养方式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参与实验的儿童( 4 岁) 行为问题的作 用结果显示,与控制组母亲比较,实验组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程度降低而积极程度升高, 母亲与教师的联系更紧密,实验组儿童在学校的行为问题较少;行为问题风险最高的实验组 儿童的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同类儿童;训练项目之后,实验组教师显示出更好的管 1 2 理课题教学的技能。 研究内容扩展和加深的另一个表现是,一些学者开始对特殊家庭背景中孩子的心理健康 问题进行研究,如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隔代抚养 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1 3 三、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调查 ( 一)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纸笔测验法和访谈法首先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i i s s l 4 h s ) ,。家庭环境量表”( f e s ) 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础v ) 对中学生被试进行测 验;通过“心理测评工具箱( 标准版v 3 o ) ”进行数据处理,再输入到s p s s 软件包进行定 性数据的x 7 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等。然后对中学生被试的父母进行访谈,调查父母的教育 观念。 2 ,被试的选择 从盐城市区一所普通中学( 盐城市第二中学) 的初二年级抽取2 个班,男生3 6 人,女 生6 9 人,计1 0 5 人;高二年级抽取2 个班,男生5 0 人,女生5 5 人,计1 0 5 人。被试共4 个班,男生8 6 人,女生1 2 4 人,共2 1 0 人 3 ,测量工具量表内容介绍 ( 1 )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璐s m i s )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是有效而准确地测查中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该量表由l o 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 强迫症状: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是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总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强迫症状。 偏执;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相信,别人对 自己评价不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敌对: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易激动,有想摔东西的冲 动等。 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 到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觉得不自在等问题。 抑郁: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 问题。 焦虑: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 问题。 1 4 学习压力;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 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适应不良: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教师教学方 法,不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等。 情绪不平衡: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态度多变,学习成绩忽 高忽低的问题。 心理不平衡: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感到难 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本量表共有6 0 个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 情况进行自评,一次评定约需2 0 分钟采用5 级评分铡,i 级为正常,2 _ 5 级为不健康:2 级为轻度,3 级为中度,4 级为较重,5 级为严重 ( z ) 家庭环境量表( f e s ) 家庭环境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r m o s s 与b ,m o s s 于1 9 8 1 年编制,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 正常家庭的特征和危机状态下的家庭状况,评价家庭干预下的家庭环境变化,并可比较家庭 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其它方面内容。该量表有9 0 个是非题,答题时间约为3 0 分钟。 该量表含有加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 0 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 亲密度( c o h e s i o n ) ,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 情感表达( e x p r e s s i v e n e s s ) ,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的程度; 矛盾性( c o n f l i c t ) ,即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 独立性( i n d e p e n d e n c e ) ,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 成功性( a c h i e v e m e n to r i e n t a t i o n ) ,是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 竞争性活动的程度; 知识性(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 c u l t u r a lo r i e n t a t i o n ) ,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 的兴趣大小: 娱乐性( a c t i v e - r e c r e a t i o n a lo r i e n t a t i o n ) ,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 道德宗教观( m o r a l - r e i g i o u se m p h a s i s ) ,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观的重视程度; 组织性(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即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 控制性( c o n t r 0 1 ) ,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