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_第1页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_第2页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_第3页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_第4页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论文)色彩的述说——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存在的电影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而“第五 代 领军人物张艺谋擅长运用缤纷色彩为其电影谱写华美乐章,其电影中的色 彩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而且使电影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气质与美 感,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审美张力和表现内涵。 本文以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语言为研究范本,从电影美学的角度切入视角, 首先在对色彩的涵义、色彩的情感及象征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影视与 色彩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继而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张艺谋影片的色彩叙事语言、 色彩的运用特点及地位等分析与归纳,并提出了色彩运用的当代思考。最后得 出结论:色彩是张艺谋电影最生动又最深刻的无声的视觉语言,是张艺谋着力 为其影片披上的华丽外衣,更是其影片的生命。通过对张艺谋电影色彩的研究, 提高对色彩视觉美的鉴赏能力,有助于了解电影视觉效应和色彩的表现功能, 进而加强对电影色彩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为中国电影带来更高的观赏价值和市 场价值。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色彩语言;象征性;创造性。 a b s t r a c t a saf o r mo fa e s t h e r i cm o d a l i t y t h ec o l o ro ff i l mi so n eo ft h ee l e m e n t so f c o m p o s i n gt h em o t i o np i c t u r ea r t s ,a n dt h el e a d e ro f ”t h ef i f t hg e n e r a t i o nd i r e c t o r ” z h a n gy t m o ui sg o o da tu s ec o l o r st oc r e a t eaf a n t a s t i cc a n c i o n t h ec o l o r so fh i s f i l m sn o to n l yg i v e st h ea u d i e n c eas t r o n gv i s u a le n j o y m e n tb u t a l s og i v e sh i sf i l m s a nu n p a r a l l e l e da r t i s t i ca n da e s t h e t i ct e m p e r a m e n t ,g r e a t l ye n r i c h e dt h ea e s t h e t i c s t e n s i o n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h i sf i l m s 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yo fz h a n gy t m o u sf i l mc o l o r ,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f i l m a e s t h e t i c s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o fa l lg i v e sab a s i c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m e a n i n g ,e m o t i o n a n ds y m b o lo fc o l o r ,e x p a t i a t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f i l ma n dc o l o r ;t h e n a n a l y s e sa n dc o n c l u d e st h ec o l o rn a r r a t i v el a n g u a g e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s t a t u so f c o l o ro fz h a n gy k n o u sf i l m b yu s et h ea n a l y t i c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m e t h o d ,a n d p r o p o s e d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t h i n k i n go f t h ec o l o ru s e f i n a l l y , c o n c l u d e d :c o l o ri st h e m o s tv i v i da n dm o s tp r o f o u n dv i s u a ll a n g u a g eo fz h a n gy m a o u sf i l m ,i st h e g o r g e o u sc o a t so f t h ef i l mp u t t i n go nb yz h a n gy r m o u , b u tm o s to fa l li f st h el i f eo f h i sf i l m t h r o u g hs t u d yt h ec o l o ro fz h a n gy n u o u sf i l m ,e n h a n c i n gt h ea p p r e c i a t i o n a b i l i t yo fv i s u a lb e a u t y , c o n t r i b u t et o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f i l m sv i s u a le f f e c t s a n d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f u n c t i o n so fc o l o r ,t h e r e b y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u s eo ff i l m sc o l o r , s oa st ob r i n gm o r ew a t c h a b l ev a l u ea n dm a r k e t i n gv a l u et o c h i n e s ef i 】m s k e yw o r d s :z h a n gy n n o u sf i l m ;c o l o rl a n g u a g e ;s y m b o l i c ;c r e a t i v i t y - m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直昌太堂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r 蝣 签字日期: 期年1 2 - j 弓易f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直昌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 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敝作者签名( 手写) 酗孑 导师签名( 手写) - 签字日期:胁 j 阴7 日 签字日期: 游z 月二1 日 引言 引言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一经推出,就会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其电影也频繁获奖:一个和八个( 1 9 8 3 ) 获中国电影优秀摄 影奖;黄土地( 1 9 8 4 ) 获第五届“金鸡奖 最佳摄影奖、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 节最佳摄影奖:红高粱( 1 9 8 7 ) 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十一 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摄影奖;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1 9 9 5 ) 获美国 电影“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尽管拍摄的影片类型发生转变,唯一不变的是 他对“色彩”的执着追求。红高粱中咄咄逼人的血红,大红灯笼高高挂 ( 1 9 9 1 ) 里抑郁至极的暗红,满城尽带黄金甲( 2 0 0 6 ) 富贵华丽的金黄,英雄 ( 2 0 0 2 ) 则凝成色彩缤纷的华美乐章。他电影中的鲜明色彩总给人以视觉上的享 受,夸张大胆的表现手法总能折服观众。 何为“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 是电影用来叙事的一种无声的视觉语言, 参与影片的叙事,为影片的主题、基调、故事内容、人物造型、环境造型等服 务。“色彩语言 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发挥着重要的叙事作用。在电影中,色彩作 为重要的影视语言之一,是可以说话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与张艺谋对话 时,对英雄有这样的评价:“你的那部英雄创造了用颜色讲故事的方 式,让人们不用看字幕都能理解,使色彩成为一种沟通的语言,实在太棒 了, jo 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存在的电影色彩是电影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它使电影 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气质与美感,极大程度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审美张力和 表现内涵。离开了色彩的支持和诠释,电影艺术将会黯然失色。电影艺术中色 彩象征地表达出情感与主题、色彩之间的相互配合,又构成完美的艺术效果, 促使影视精品的不断涌现。色彩更推动电影艺术向着富于文化哲理意蕴的立体 纵深方面发展。现代电影艺术应该具备艺术美的质地和品格,会给未来电影注 入更多姿多彩的新元素,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生活娱乐享受,使 电影艺术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2 0 0 8 年4 月2 8 日新华网娱乐新闻( 黄金甲) 首映我给你打工, h u p :w w 、1 n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x v , z x 2 0 0 6 - 0 4 2 8 c o n t e n t6 8 6 8 2 7 5 h t m - 1 - 引言 当前电影在寻求生存之道时,越来越倾向于:简化故事,突出视听震撼力, 大片尤其如此。商业电影在票房指数的引诱下,以其动辄数亿的投资为人们呈 现一场又一场美奂绝伦的“视觉大餐 ,色彩作为当代商业电影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当今商业电影的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缤纷的色彩,极具冲击力的 视觉效果成为一些电影冲击国际影坛和征服观众的资本。这种色彩视觉美学将 为电影甚至其他产业带来对色彩的深入关注和研究。 第1 章色彩与电影 1 1 色彩概述 第1 章色彩与电影 色彩是人与物的自然特征。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 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色彩是- - i 视觉艺术,根据再现美学 原则,视觉艺术的本性应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强调视觉真实性;而根据表现美 学原则,视觉艺术的图像则更重视表现心灵及激发心灵的功能,注重视觉表现 性。 在人的视觉里,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不仅能够真实、生动的再现客观世 界,而且能够传达人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不仅是人类特有的视觉生理现象,更 是人类心理的外化表现,是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更是一种“情感语言 。 1 1 1 色彩的涵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外表特征。在 白天,我们人眼都能基本准确区分色彩和感受色彩。然而夜幕降临时,我们周 围的一切物体都变得黯然失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色彩与光紧密相关。如果没有光,色彩就得不到体现,没有光, 就没有色彩。色彩实际上是人的眼睛通过物体这一载体,对光的一种反应式感 知。一个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必须在一定的光源照射下,才能有色彩显现。不 发光的物体在接受光的照射下,把本身不吸收的光线反射出去或投射出去,当 这些反射式透射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的时候,再通过视觉的生理过程,人的眼 睛就看见了这一物体的色彩。所以,色彩并不是单纯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而是通过光源、物体以及视觉三者的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根据这 些现象研究表明色彩的构成三要素:包括有被观察的物质、光的存在、观测者 的感受。 究竟什么是色彩? “光照射在物体表面,由于物体的内部构造的不同而吸 。伊顿约翰内斯( 瑞士) :色彩艺术,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6 - 8 ,第3 页。 - 3 一 第l 章色彩与电影 收一些波长的光,反射另外波长的光,那些被反射的光,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形 成了各种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 世界因色彩而美丽,美丽因色彩而精彩。歌德曾说过:“色彩是太阳神头顶 的光环,大自然脸上的红晕,人类心灵的震栗。 圆 1 1 2 色彩的情感及象征性 因为有了色彩,我们才有了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我们看到的 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介的一种感觉,是通过视觉刺激引发观众视觉经验并 唤起观众想象和情感的。因此,色彩总是与人的感觉( 外界的刺激) 和人的知 觉( 记忆、联想、对比) 联系在一起的。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 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感觉总是存在于色彩知觉之中, 很少有孤立的色彩感觉存在。 色彩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感受,也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想象。伊 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效果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心理上应该有体会 和理解它能把崇拜者的梦想转化到一个精神境界中去。”色彩在某种程度上 影响着所有人的情感,即使在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情况下,周围的色彩也会 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影响我们的工作状况。如红色给人热情、奔放,象征着 喜庆、幸福;黄色代表着光明、希望、高贵;蓝色象征着和平、安静、理智等 等。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有一种基本的效应,一般来说,在高兴、喜庆等好的倾 向时,色彩效应就应是明快、亮丽的色彩;在悲伤、忧虑的时候,色彩效应多 是沉闷、阴暗的颜色。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她的色彩艺术中说过,色彩美学可以 从印象( 视觉上) 、表现( 情感上) 、和结构( 象征上) 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 彩在电影中运用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应该是结构,也就是象征。在当代电影中, 充满着对传统经典电影的解构,包括故事结构、情节、主题,也包括色彩。色 彩伴随着影片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格,这种品格就叫做象 征。通过色彩的象征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基调、主题和其蕴含的深层含 义,可以分辨出影片的独特风格。 海隐:转引自浅论当代电影中的色彩运用; b ! ! 墅;:垄! :! i ! 竺:b q ! ! 墨兰i ! ! :1 2 受:堑:兰垒! ! 墨:! :垒! :璺! :兰! ! ! 婴! 。 。颜鸿蜀:摄影的色彩设计,浙江摄影出版社,1 9 8 8 年8 月,第1 页。 第1 章色彩与电影 色彩的情感及象征给人的感觉并非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人们在长 期感受认识和应用色彩过程中总结形成的一种观念,以至于达成的一种共识。 也由于地域、民族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人们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在认识事物 时的个体差异,使得其具有多样性特点。色彩给人的感觉并非绝对相同。生与 死我们常常用“黑与白 来象征,而在凡高的笔下却变成了“黄橙与蓝紫”。色 彩被赋予了更多的表现性和象征性,这样可以给观众更完美的视觉境界。 1 2 影视中的色彩 1 2 1 电影色彩简史回顾 黑泽明说“我认为所谓电影,就像是个巨大的广场,世界上的人们聚集 在这里亲切交往、交谈,观看电影的人们则同体验银幕世界里形形色色人物的 人生经历,与他们共欢乐同悲伤,一起感受着痛苦与愤怒。因此,说电影能使 世上的人们亲切地交流也正是基于电影的这一特性。 电影的历史并不遥远。1 8 9 5 年1 2 月2 8 日,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的“活动 电影机”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放映影片火车进站( 1 8 9 5 ) 、工厂大门( 1 8 9 5 ) 等影片,标志着现代电影的诞生。电影诞生之初,是黑白的,没有彩色的。但 在影视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影视工作者一直在追求色彩的再现与表现技巧。 电影诞生初期,梅里爱、百代公司和派拉蒙等电影公司为了使作品更具有 吸引力和表现力,曾经雇佣工人为影片手工着色,利用色彩吸引观众。到了无 声片发展末期,出现了运用半现实主义、半象征主义的手工着色片,例如,在 影片中利用蓝色调描绘夜晚、利用绿色调表现风景、利用红色调象征革命等等。 真正的彩色片出现2 0 世纪3 0 年代。在2 0 世纪三四十年代,彩色技术在电 影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灵活、有区别地用彩色反映现实,但受绘画的影响。 摄影主张对现实对象进行艺术加工、修饰和改造,强调视觉造型形象的象征性和 寓意性,追求画面气氛和意境,使银幕图像更接近绘画的要求。五六十年代,电影 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真实可信的银幕效果,加之这一时期,电影移 动摄影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了“照相本性 ,彩色胶片的大量生产,为电影丰 。黑泽明洪旗:我的电蟛观载于世界电影。1 9 9 9 年0 5 期。 5 第1 章色彩与电影 富的色彩表现提供了条件,促使电影艺术向“再现现实、接近生活”方面发展。 自七八十年代始,电影技术已经成熟。表现手段日臻完善,中国电影人也开始认 识到色彩的重要性,电影的色彩观念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视野,并很快被 付诸于实践。可以这样认为,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是从影视工作者认识到色 彩的运用和表现应该根据不同色彩的心理含义和戏剧功能来进行艺术创作开始 的。 1 2 2 电影色彩的心理感受 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 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实现人的色彩感觉、感情和想象力的全面和谐。 色彩在电影中的出现,不仅在电影中还原了自然界的丰富色彩,而且增强 了电影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在欣赏电影时感受到色彩带给他们不同的 心理感受。如要表现一种喜庆、欢快、愉悦的情绪情感时,我们常常运用暖色 调( 红、黄) ;而要表现一种恐惧、失望、悲伤的情绪情感时,则多用一些冷色 调( 黑、蓝、绿) 。 从心理方面看,色彩是电影中下意识元素。它有强烈的情绪性,所诉诸的 不是意识和知性,而是表现性和气氛。不同颜色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对 电影的色彩运用来说,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色彩的感受性。既然不同的色彩会使 人产生不同的感受,那么色彩就可以去影响观众的感受,这正是电影运用色彩 的依据,也是电影发掘色彩的艺术可能性的前提。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色彩是进入人的视觉的第一感受,能产生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在电影 中,色彩作为重要的影视语言之一,是可以说话的,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 言参与影片的叙事。何为“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是电影用来叙事的一种 无声的视觉语言,参与影片的叙事,为影片的主题、基调、故事内容、人物造 型、环境造型等服务。“色彩语言 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发挥着重要的叙事作用。 在电影中,“如果色彩不是用来阐述主题、塑造人物,使它具有感情的作用, 色彩就是多余物。 张艺谋在影片中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在于加强画面的现实感, 而且熟练地根据不同色调的意义价值和它们所赋予给观众不同的心理与情绪, 并结合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赋予自己主观化的情感。从而使影片不仅在感动 观众的同时,也使得观众获得了与人物的心灵交流。“色彩语言 作为一种特 殊的视觉语言,它是电影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为影片的主题、人物和环境 塑造、故事发展和故事内容服务的,对突出影片主题、塑造人物、丰富和增强 影片的感染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1 张艺谋影片中色彩语言的魅力 色彩既是画面造型的构成元素,又是一种独特的影视叙事语言。作为造型 元素,色彩能够在视觉上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给视觉提供一切画面美感的 信息;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叙事语言,用色彩讲故事,在整个叙述故事的过程 中表现出最直观、最感性的一面,常常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视觉上,把故事 讲的引人入胜,甚至感动着观众。“在银幕世界的造型空间里,形的作用偏重于 理性,而色彩的作用则更倾向于感性。”它善于在银幕空间中传达与揭示人的 情感、心理,使银幕形象更加丰富、生动和富有生命力,它能把陌生的事物变 得熟悉,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影片中对色彩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安排和随心所欲的。它是创作者根据影 片的主题、故事情节、气氛的渲染等因素进行细致的选择和精心的布置。为了 。宫林、周登富:电影色彩的意义,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 9 9 9 年0 2 期。 7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突出影片主题、表现情节、渲染气氛而选择具有相应特征和关系的色彩,进行 恰当的布局,形成一种有变化、对比、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精心设计画面 色彩的变化,画面色彩层次,画面色彩构成等方面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这 样的“故事 不仅讲的精彩而且生动耐看。 但凡看过张艺谋电影的观众都会对影片中的色彩感受颇深。也许故事情节 简单易忘,但色彩留在心底的记忆却久久不能磨灭。如红高粱中以红色为 主基调,尤其是影片结尾处:血红的高粱、血红的天空、血红的太阳。这种强 烈色彩、豪放的风格、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发挥了色彩叙事语言的独特魅力, 呈现出一种鲜活的生命力量。在菊豆( 1 9 9 0 ) 中,运用冷色调来表现一种抑 郁、压抑的氛围,让人透不过气来。影片反复出现的灰青色屋顶包围中露出染 布房里的场景,正是象征着传统伦理和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禁锢与压迫。在随后 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灰、白三色的强制运用,构成了全片冷寂而令人 窒息的悲剧气氛。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中偏于黄色的水粉色调,则把旧上 海萎靡颓废的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英雄中,用颜色来讲述三个不同的故事, 将色彩分成几大块,配合故事段落。以黑、红两色为主,黑色表现了侠客的冷 峻、执着;红色则显示了女性的娇艳美丽和令人蛊惑。影片用红、黄、绿、蓝、 黑、白的颜色来刺激人们的视觉思维,激发观众对不同颜色的理解,也激发了 不同个体潜意识里的联想。无名的第一种讲述中主色是红色,故事围绕着私情、 嫉恨和仇杀展开,大红渲染了怪异的氛围,爱欲、嫉妒和仇杀给人如火般无法 喘息的压抑。后来的讲述中主色调是白色,象征着超凡的爱,纯洁的爱和博大 的爱。在赵小丁的解释中:“所有色彩的设计都是为了叙事。红色的故事都是很 强烈的,有点扭曲的情绪,包括在胡杨林里两个女主角的衣服,红色的夸张和 叙事的情绪是一致的。蓝色本身有客观、冷静的特征,蓝色部分的故事也是比 较真实的部分,很写实的叙事。而绿色代表家乡、过去、浪漫。” 影片虽然是通过无声的色彩语言来表达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思想。 但它留给我们的感受,比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来的深刻、来的刻骨铭心。这些参 与电影叙事的色彩不是作为单纯的色彩出现,而是通过有限的色彩布局传达一 种无形的、无穷的生命底蕴。 在观看电影时,观众最直接的感受便是来自对色彩的感受。可以说,色彩 转引自对新时期以来电影发展的另一种观照从“养眼,到一视觉震撼”再到“视觉盛宴”, 堕! ! 仑;:b ! q g :! 韭! 垦:! 旦里:! :女! q g ! b 垒女皇垒! q ! q q 尘璺;:b ! 里;。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是直接影响观众观看心理的画面构成元素。俄国著名抽象画家康定斯基说:“一 般说来,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是琴键,眼睛好比是音锤,心灵仿佛 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 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 在张艺谋的影片中,他已将色彩作为一种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叙事语 言,利用色彩本身的美感效应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来勾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体验,把色彩语言的叙事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2 2 张艺谋影片中色彩语言的功能 作为语言来讲故事的电影无非有两种语言形式: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色 彩是电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态。从情感上来说,色彩是第一性的,也是最直接 的,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的视网膜,让人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鲁道夫阿恩海 姆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色彩的效果非常直接,并且有自发性。”固著名 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 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色彩作为电影视觉语言元素,往往是通过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 成、视觉气氛的渲染、画面构图的经营、色彩运动的变化,使观众从强烈的视 觉影像中感受某种超出影片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是影片 叙事的一种手段,有助于镜头的转换承接,影片主题内涵的揭示,使影片节奏 鲜明,形式更加丰富生动,从总体上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2 2 1 利用色彩表现影片主题、确定影片风格 “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在电影中,色彩同样是导演表现主题的重要 手段。创作者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往往以一种色彩基调为主导,使画面呈现 出一定的色彩倾向,并使这种色彩基调贯穿整部影片。色彩的设计和配置要根 据影片创作的题材和主题而定,表达出一定的情绪情感。巧妙的运用色彩不仅 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影片的主题得到升华和提炼。 。瓦西里- 康定斯基( 俄) :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3 5 页。 o 杨庆锦:表现心理空间的灯光要求,载于剧影月报2 0 0 7 年0 6 期 国鲁道夫阿恩海姆( 美) :色彩与视知觉,第七章。 9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获奥斯卡提名的儿童片沙漠黑驹( 1 9 7 9 ,导演:拉罗尔巴尔兰德( 美) , 是一部堪称色彩运用得极为出色的影片。特别是当游轮沉没,小孩与马被海浪 冲至荒岛上,并在那展开了体现人、自然、动物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那场 戏时,色彩的运用既有写真也有表意的性质。它除了使观众感到心旷神怡,同 时也成为表现影片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水天相连的海面上,一轮喷薄欲 出的朝阳,把它的万道霞光射向天空,照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微风吹拂;近 处,是人与马的嬉戏,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现出五颜六色的光影。雨过 天晴的大海上空,高悬着一道七彩彩虹,金色的沙滩与湛蓝的大海形成了强烈 的对比,这一切,组成了一个个蒙太奇句子向观众叙说着纯洁无瑕的人、动物 与大自然的美好的结合。在这些表现着大海、荒岛与沙滩的一幅幅画面上,见 不到小孩飘泊天涯、想念家乡之情,也没有壮马留恋牧场的情感反映。这一组 组反映和表现大自然的色彩朴素、自然的画面,集中透露出编导者的审美意识, 体现着他们进步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修 养。正是在这些当今处于繁华闹市的“文明人”所难以见到的大自然真实的风 貌,使影片中人物的悠然自得的活泼姿态和种种自然流露的天然神态得到淋漓 尽致地表现和发挥,而这,正是影片想告诉人们的主题思想。 如张军钊导演、张艺谋摄影的影片一个和八个为表现抗日时期的艰苦 环境,采用了灰暗色基调,在视觉上几乎接近于黑白片,导演强烈排斥着色彩的 鲜艳明亮。又如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像的影片黄土地,大面积的黄色块的 运用,没有出现一点绿色或者蓝色,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渲染影片主题,为了充分 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全片都保持一个总的色彩基调。李少红导演的恋爱中的 宝贝( 2 0 0 6 ) ,是一部略带迷幻色彩的爱情电影,影片用一层暗红的色彩来表现 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无论是古城墙上、民间的胡同小巷,还是紫禁城、四合院 都显得那么凝重与深远,就连电影里的树都看不出它原色绿色。这样的色 彩对故事的荒诞情节起了“如来佛手”的作用,使之无论宝贝穿着任何五颜六 色的奇装异服,也让她飞不出传统下的北京城。 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红色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影片抓住一切机会 运用红色,如红衣、红裤、红布、红盖头、红轿子到红的酒、红的高粱等。热 烈有力的红是全片画面色彩的主调,通过色彩的特别应用,颂扬生命。红色代 表着热情、奔放,易于张扬人的个性,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充满了青春的活 力。这正好切合了红高梁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自由的主题。红高粱的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主题就是生命与爱,影片表现的就是对鲜活奔放的生命状态与自由热烈的爱的 追求,表现人性中最原始的生命欲望和生命力的扩张。 红是民族传统的象征,在颠轿的段落中:中华民族传统的婚嫁仪式通过火 红喜庆的气氛顿时表现出来:大红的盖头、大红的花轿: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 抬着顶大红的轿子走在黄色的土地上。局部段落以黄色为主体,红色盖头、轿 子、红色的新娘成为美的中心。黄色是典型的人间色彩,含有离心的充满野性 的原始张力,色彩丰满浑厚坚实有力。贫困的土地、落后的人民中,孕育着巨 大的生命热情、渴望和活力。 野合段落的惊心动魄、壮怀激烈,烈日夕阳中的高粱地,色彩灿烂热烈。 爷爷踏倒的高粱,形成一片圆形的祭坛。“充满银幕的枝叶茂密的青纱帐, 就像那两位正值人生盛年的男女主人公,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当这两位主人公 违背上苍安排的命运,自己去追求幸福和欢乐的时候,黑影重重的高粱在狂风 中凄厉而倔强地摆动,像是这两位主人公灵魂的颤抖、心灵的律动。它带给人 一种悲壮的情绪,使得人感到他们的结合是生命的愉悦,也是生命的抗争。 两性结合,被赋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生命的过程与目的高度统一。火红 的高粱,被阳光涂成金色狂舞,拔地而起的唢呐声惊天动地,犹如助威,仿佛 礼赞。歌颂生命的自由舒展、向往活着的伟大辉煌。导演的生死观念,在影片 中以色彩的方式呈现出来。生生死死都是红火神圣的,场面拍摄富于仪式感。 尤其是影片结尾的段落:血红的太阳、血红的高粱、血红的天空,人体也 被染的遍体通红,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配以激昂的画面音乐,让人从心底感到 一种生命力的爆发,从而使影片礼赞生命的主题得到升华。血洒高粱地、义薄 云天,最后的日食造型,我爷爷和父亲、整个空间沐浴在鲜血与太阳的色彩里, 出现凝固趋于永恒的沉寂,视觉造型辉煌壮丽、无限华美。这里的红富有了活 力、灵性,是人的生命力的象征。“红高粱的整个空间色彩都沐浴在血与太 阳的色彩。一切被这红色调子笼罩的存在事实上已在诱导我们远离经验中的现 象世界而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了。 留 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 觉效果。这些造型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一些动作,它们和故 事情节紧密结合,不光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的传递了导演想 。张暖忻:红了高粱,载于当代电影,1 9 8 8 年第2 期。 o 刘树勇:( 红高粱) 的造型艺术,载于当代电影,1 9 8 8 年第4 期。 1 l -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 同样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为表现个性压抑和一种悲剧气 氛。影片中同样使用红色调为主色调来表现影片的主题,但此时的红色是一种 阴冷色调。菊豆中通过血红的布匹、血红的染缸、血红的衣袄和头巾等等都 给人一种骚动的感觉,是压抑痛畅感觉,是灵与肉颤动的撞击。其色彩构成是 前半部分明亮、鲜艳;后半部分阴冷、压抑。揭示出封建宗教制度和令人窒息 的风俗积淀对人性的残害,完成了影片主题的表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使 用了扭曲的红色,刺目的大红灯笼挂在青灰色的宅院里,让人感觉到封建礼教 和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影片中,红、白、灰三色的强制使用,构成 全片凝重、冷寂、焦躁而窒息的悲剧气氛。在表现宅院时,其色调的运用是浸 着灰暗红和透着阴森阴冷的蓝,这种色调的运用表现了对鲜活生命的无情压抑 和对自由人性的残酷扭曲,我们不难发现影片在拍摄室内场景时都用了变异的 红色调;拍摄室外的场景时都用阴森的蓝色调和让人冷的发憷的灰色调。这些 不同色调的运用寓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基调,渲染和烘托了影片的气氛。 色彩基调是指一部电影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它要求镜头画面内部的色彩保 持协调一致。一部电影作品,总会有一个与主题对应的情绪基调,或明快,或悲情, 或低沉,或浪漫等。表现总体情绪的色彩手段就是色彩基调。具体体现为在一部 影片中或影片的一个小段落中,以一种或几种近似的色彩为主导,构成和谐的色 彩倾向,加深观众的印象。在张艺谋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以一种色彩为主色调来 完成影片的表达。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是通过场景色调的变化 来表现影片的主题。如在他的太阳帝国( 1 9 8 7 ) 中,以日本国旗中的太阳形 象为总体创意根据,全片由于阳光、灯光、火光、月光、原子光构成冷暖融合 光照( 冷暖结合调) ,在全片形成光的统治地位( 亮调) :战争给人类,尤其是 儿童的心灵造成悲惨的创伤整体把握成请灰色调。当然每个场景的色调有 着不断地冷暖节奏起伏变化:吉姆家庭是暖橙黄调;上海街头逃难段落是冷暗 蓝绿调;上海临时集中营是冷蓝紫灰调;苏州集中营强化的阳光的暖色,使画 面呈暖灰黄调;运动场是冷蓝紫灰调,结尾“认子”的场景也是冷蓝紫灰调。 影片接近尾声时重复的冷调与片头字幕衬底中黄浦江的冷调首尾呼应,形成全 片的色彩主旋律,点化了影片的主题。 可见,每一部电影,都有一种贯穿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然而这种色彩基 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从一部分或一段落的一种色调转化为另外一部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分或段落的另一种色彩,甚至在处理某种特殊场景和特殊效果时,还可以把彩 色转换为黑白,或者将黑白转换为彩色。这些都是导演根据创作的需要,利用 色彩的变化来达到自己主观意图的表达。在电影中,色彩是导演表现主题的重要 手段。 2 2 2 利用色彩对影片进行人物造型 色彩是构成影片场景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塑造人物的形象,表达人物的情 感,也是表现角色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 用色彩无声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被很多电影创作者们成功地应用在 其作品当中,比如王家卫的东邪西毒( 1 9 9 9 ) :( 茫茫的苍凉大漠始终呈现出 苍黄色调,行走其中的侠客孤独无依的落寞情绪便被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张 国荣扮演的西毒出场时画面转为深蓝色,他始终得不到爱人的忧伤和疼痛随之 流泻;而到了张曼玉,基调就变成了鲜红,红唇、红裙、红影如火的外表 却包不住郁郁终老的心灵,怎不叫人唏嘘! 又如维姆文德斯的代表作柏林 苍穹下( 1 9 8 7 ) :影片由柏林上空一个大俯拍来拉开帷幕,这是以天使的视角 进行拍摄,黑白的色彩表现了在这个钢铁森林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同 时也表达出天使与凡人的陌生与隔阂;后来天使悄悄爱上马戏团里表演空中飞 人的女郎,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的身份变成一个普通人,此时周围的世界一下 子充满了明快而鲜亮的颜色,天使坚定的决心和欢乐的心情可想而知。基耶斯 洛夫斯基同样是一位善长运用色彩塑造人物的导演,在他的著名影片维罗妮 卡的双重生活( 1 9 9 1 ) 中整体运用了金黄色的滤色镜,闪闪的黄色影调为这个 原本忧伤的故事增添了平和而动人的温暖气息,也象征着女孩的细腻敏感的心 理空间。此外,他的作品三色( 1 9 9 3 、1 9 9 4 ) 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同样达到一 种堪称极致的状态:蓝色的泳池、蓝色的玻璃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珠子的壁灯、 红色的轿车、红色的扇门、抑或一角红色的屋檐这些或象征着忧伤、悲痛 而无法自持的内心,或暗示着一段咫尺天涯的缘分。色彩是电影造型元素中非 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一部作品简洁。 在张艺谋的影片中,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色彩符号。色彩塑造典型 人物形象。色彩借助于诉求方式突破并创意了对典型人物形象的把握,色彩使 典型形象的叙事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了多样化,运用典型化方法对生活中的人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物形象进行提炼并概括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达到概括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展现 多样化的风格。 红高粱中在九儿出嫁的路上,新娘一袭红装坐在大红的轿子里由轿夫 抬着,走在荒凉的暖黄色的空旷原野上。轿子外是热闹、喜庆的大红色,像一 般的闹新人惯例一样热火朝天:轿子里却是色调偏暗红色的九儿,怀揣早已准 备好的剪刀、失声痛哭。轿里轿外通过色彩变化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 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轿外一群强悍、活跃的轿夫随着欢快、喜庆的唢呐声 跳跃前进,并配以惊天动地的喊唱,声画达到了完美交融,形成激动人心的视 听效果。喧闹欢快的民俗场面与轿中女孩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赋予 影片极具民俗美的画面,更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作了极好的铺 垫。在这凝重而刻板的黄土地上,这一点红色又何其渺小。人物形象就这样在 漫天漫地的黄色里得以塑造,让观众产生一种苍凉贫瘠而又无所适从的感受, 进而开始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九儿在父亲之命中难逃违心出嫁的结局。于是 红的嫁衣,红的盖头在惊天动地的喊声中又刻画了人物内心的绝望。此时影片 通过色彩透出了中国传统婚姻的本质特征:喜外悲中,也通过色彩塑造了人物 形象。红高粱的整体色调是红色的,但是有一场戏,张艺谋却用了蓝色调来 表现。九儿再次回到烧酒锅的时候,李大头已经被人杀死了,九儿怕被染上麻 风病,一个人黑黑的院子里。全景中,九儿席地而坐,头顶上挂着圆圆的月亮。 张艺谋在这个场景中用了冷色调的蓝色基调,突出一种孤寂和凄楚。当观众看 到这种色调的时候,会在潜意识里调动关于深蓝色的记忆,那种孤寂感会不自 觉地激发出来,这时候,观众会跟九儿一样感受到那种圆月下的无助。 张艺谋不仅用不同的色彩对影片进行人物造型,更重要的是,他还用色彩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英雄中,胡杨林大战的那一场戏,如月与飞雪刀 剑对决,如月不敌对手而中剑身亡,漫天的黄叶,在如月“血眼看世界里化 为赤红,这是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视像的转变,并夸张处理,既表现了人物 的情仇与无奈,也显示了导演唯美的主观欲求。到了秋菊打官司( 1 9 9 2 ) 里, 艳红艳红的辣椒串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这些辣椒在黄土地的映衬下,显得坚 持、倔强,正是秋菊性格的外在写照。 我的父亲母亲( 1 9 9 9 ) 中,用黑白与彩色来表现现实与回忆。人物造型 与画面设计清秀悠淡,年轻清秀的招娣身穿红棉袄,系着红围巾,头戴红发夹。 在白雪皑皑的白桦林里追赶逆光中的老马车,镜头由近到远,又由远及近。单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纯的色调红、黄、白使回忆的世界更加纯洁,让观众体会到一种久违的清新。 此时,揭示了主人公温馨、喜悦的内心感受。影片中绚烂的美丽和黑白的平实 相衬托,现实家中的情景,画面上没有一丝暖色调,年迈的招娣身穿一袭黑衣, 在沉重、压抑的黑白色调中传递的是主人公悲凉、苍老的心态。 而在十面埋伏( 2 0 0 3 ) 中,通过人物服装色彩的铺垫,通过环境色调的 渲染,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曲尽人物内心情感的跌宕变化,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牡丹坊 一幕中,小妹和众舞女的服装属于典型的晚唐风格: 导演使用蓝色和绿色作为基本的色调,用花朵的颜色作为配色,每个人的服装 上都绣着有个性化的唐朝纹饰。这不但符合“小妹 和众歌妓的身份,同时这 种冷冷的不和谐的美,暗示了小妹悲剧性的命运,为整个电影定调。 色彩作为一种情感因素,是影片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影片中的色彩 成功地参与了人物情感世界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主人公丰富的人性、内 心世界及其活动状态也通过色彩的渲染呼之欲出,具体可感。 2 2 3 利用色彩增强影片的叙事效果,渲染环境、营造氛围 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现代电影艺术用色彩来表情达意,渲染 环境,营造氛围已是现代电影人的一种创作理念。 张艺谋的菊豆( 1 9 9 0 ) 改编自伏羲伏羲,并将小说中的故事场景从 农家小院转换成杨家染坊,这一变动,为色彩的表现带来显著的优势。影片巧 妙地将染房里大红、正黄、明蓝等纯色调的布匹放置在以灰色调为主的高墙方 院内。导演是有意要在这阴暗与明丽的强烈对照中,渲染故事的哀婉凄艳。影 片中多次穿插俯视山村夜景的长镜头,一片纵横交错的灰蓝色屋顶,被笼罩在 一层朦胧的白雾下,总体上形成了阴冷、凝固、压抑的氛围。在这氛围中,画 面主体却是染房中高达丈余,悬挂而下,色彩绚烂、轻柔飘逸、凌空飞舞的彩 布。 与红高粱中浓重的红色相比,菊豆中的色彩更多的是承载了叙事、 渲染环境和营造氛围的作用。为了增强叙事效果和营造氛围,张艺谋分别配以 不同的色彩来表达。当残废的杨金山在看到天白一人蹲在蓝色的染池旁玩耍时, 便产生了把天白推到染池里的罪恶想法,此时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的就是醒目的 一池的蓝色染料。此时的蓝色烘托出一种潜在的罪恶和残忍。而天白的两次弑 第2 章张艺谋影片中的色彩语言 父都是在血红色的染池中完成的,第一次是天白无意间拉翻了坐在圆木桶里的 杨金山,致使杨金山滚落到染池里,在这血红色的染料中,杨金山结束了自己 的生命;第二次是天白把半昏迷的天青扔进染池,举起了愤怒的木棍将自己的 亲生父亲杀死在血一般红的染池里,此时,红色的染布从上飞速而下,落入到 血红色的染池里,这两次的生命结束都是在血红色的染池里完成的。一池血红 色的染料、一幅幅从天而垂的红色染布在叙说着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愤懑,叙说 着主人公对自己无法控制命运的悲伤无奈,以及懦弱的普通人在强大的现实社 会或者厚重的传统意识前的渺小和无力,表现了生命被扼杀的凄凉,也更强化 了这个影片的悲剧气氛。在影片结尾处,菊豆用手中的火点燃了那个封闭的染 房,色彩绚烂的布匹在熊熊大火中显得更是光彩夺目,与菊豆绝望的神情形成 了鲜明的反差,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火光下色彩绚烂的布匹 映衬出菊豆的绝望是对于一个女人坎坷命运的表达。然而,此时火的色彩却呈 现出与众不同的黄色,这是一个女人爱的宣泄和无奈的渴望,也是普通人在命 运走到了尽头时最极端也是最无力的反抗。这时色彩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叙事 效果,成为了一种电影叙事的构成。 但是,这种色彩叙事的作用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成为了一种平面化 的凝重的存在。大红灯笼高高挂本是江南的一个宅院,却在影片中改为黄土 高原山西的陈家大院。陈府大院凝重的让人揪心的灰色和耀眼突出的红灯笼形 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对比。这种对比完全强化了电影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一种被压 抑被毁灭被践踏的思想内涵。它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憎恨去诅咒。这里的色彩是 浑圆的,是巧夺天工的设置。在这种基于循环往复的色彩设置中,我们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