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_第1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_第2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_第3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_第4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提升校长素质,加强校长培训是一项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经指出:“一个好校长、好领导班子带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 所好学校。【l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一 个国家国民的素质,丽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校长素质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认识到校长培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到校长培训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震的一顼“低投入、高产出的全局性、基础性事 业。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 共识。为此各国不断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积极探索,其中美国校长培训已有1 2 7 年的 历史,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我酱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要创造和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离不开高素 质校长队伍的建设。所以,我国从1 9 8 9 年开始相继进行了“八五”、“九五 、“十五 三轮全国规模的培训。目前“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也已经展开,校长培训工作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国校长培训实 践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理论的研究也日趋活跃。但是理论研究大多是经验 性的总结,缺乏理性积淀。其发展也显得缓慢焉沉闷,存在着不少问题。校长培训研究 的横向交流不够,在比较研究上,单纯翻译、介绍的多,结合我国校长培训实际的实事 求是的分析比较少。 由于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不同,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呈现崽不同 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做法。作为一项开发校长入力资源的重要活动, 中美两囤校长培训都遵循培训的基本规律,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地方。本论文以中美两晷 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异同,吸取美国的 经验和教训,加深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认识,发挥培训研发、理论创新在校长 培训实践中的作用,提高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 构提供参考建议。 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进行研究。主要幽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 题提出、胬的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中美两困中小 i l i 学校长培训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从培训目标、管理体制、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培训 模式、培训评价、保障体系等多个角度对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进行比较分析;第四 部分是在比较基础上,借鉴美国的可取之处,进而提出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推进策略。 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拟定国家 校长标准,构建培训目标体系;二、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实施资格证书制度;三、加强 培训机构建设,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四、优化校长培训课程,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五、 创新校长培训模式,改革校长培训方法:六、强化培训考核评价,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七、重视培训立法工作,建立经费分担体系。 i v 关键字:中国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 a l b s t r a c t s c h o o l 璎a s t e fi s 像es o 珏lo fas e 量l 0 0 1 - 鸟蠢v a n c i n g 氇ep f i 鼓e i p a l q u a l i t ya n d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i rt r a i n i n gi sas i 弘i f i c a n tm o v es t m t e 百c a l l y u 【柚q i n go n c ei l l d i c a t c dt h a ta ne x e e l l e n l p r 强c i p a il e a d sa t e a mo fb r i i l i a n tt e a c h e r s ,a n dt h e nag o o ds c h o o lc a nb eb u i l t i i ls o m es e n s e , 挑e x c e l l e n tp r i l l c i p a li se q l l a ll oas p l e n d i ds c h o o l 。弧l ec i 妇鼹sq l l a l i l yi sd 扛e c t l y 羚l 越e 娃 w i t hf u n d a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 ,w h o s el e v e li sd e t e n n i n e db yt h eq u a l i t yo fp r i m a r ya n d s e c 能d a f ys c h o o lp f i n c i p 猷s 孙妇y 趣。砖粕d 趣o f e 羿印l eh 勰ef e 越i z e d 倦a 圭组ed 祥e l o p m e n 耄 o fs c h 0 0 1 i si n n u c n c e db yt h ep 血c i p a l sm 柚a g e m e n t ,a n dt h ew o r ki sa “l o wi n p u t ,h i g l l o 狂l p 娃l ”髓疆s 参,w 毯曲p 约璎o t e s 耄h ee 基毽e a t i o 狂f e f 6 髓勰dd e v e l o p 撒e 啾o v e r 糖l 粕db a s i e 越i y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t e 锄c o n s t n l c t i o no fs c h o o l m a s t e f s 柚di n l p r o v i n gt h e i rq u a l i t ya n da b i l i t y b y 露鑫主戳注g ,i sb e c o m i 致g 像e 髓s e 致s u so fa 重lc o u n t r i e si i lt h ew o r l d 髓e r e f o r e ,t 量l ec o u n t r i e s a u0 v e rt h ew o r l da r ee x p l o r i n gt h el r a i n i n ga l lt h et i 觳l e 。触d 也eh i s t o 瑙o fa m e r i c 蹴 p 凼c i p 越t r a 协i n gi s1 2 7y e a r si o n g n e yh a v ea i r e a d ya c c u m u l a t e da1 0 to fe x p e r i e n c ei nt h e e d u c a t i o n a ll e a d e l s h i p 投a i n i n 磐 c 1 l i n ah a st l i el a 曜e s ts c a l e0 ff u n d 锄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w o 订d w bc a i l tc r e a t e 柚d p 鼻o v i d e 毯曲q l l a l i l ye d 珏龆l i 雌玲s o 挂 s 越羹1w l l h lh i 鍪越yq 毽蠢i 爨e ds c h 妇鑫s l e r s s o 戳 s t a n e dt op u b l i s hs e r i e so fp o l i c i e sa n dl e 百s l a t i o n sa b o u ti t 舒o m1 9 8 9 粕dt l l r e et u m st r a i n i n g 趣建旋。矗w i d e 纛e 耐ye v e 搿蠡v ey e a 辐纛a da l r e a d yb e e nc 蕊e do l l t n o w a d a y sp r i n c i p a 薹 t r a i n i n gd u r i n gt h ee l e v e n t hf i v ey e a rp l a ni sd e v e l o p i n g 。w eh a v ep l a c e dg f e a ti i n p o f t a l l c eo n l h i sp r 妨e 棘,a 耐主th a sb e c o m eo n es i 弘i f ! i c a n t p a r t o ft h e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r e f 0 肿柚d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 c em i l l i o n so fp r i i 致a r ya n ds e c o n d a i r ys c h o o lp 蛀n c i p a l s 投a i n 遮gp “巧e c l sa f e d e v 西o p i n gd r a m a t i e a h y ,w eh a v ed o n et h e o r i e sr e s e a r c ha c t i v e l y h o w e v e r m o s to ft h e s e t h e o f ys l l l d i e sa f el h ee x p e 曩e 慧c e ds 娃曩l 薹珏毫l r y ;l a c :k i 建g 斌i o n a ll 蔓i 鼗k i 蠢g ,a 曩d 凌e i fd e v e l o p f 鞋e 矗l i ss l o wa n dd e p r e s s i n g ,a l s oe x i s t sag r e a td e a lo fu r g e n tp r o b l e m st ob es o l v e d p r i n c i p a l 嘏i 曩i 珏g sh o 矗z o 狂a le x c h 鑫珏g ei s 藏o le n o 醢g h ,e s p e c i 醵l yi nt h e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m o s t a n a l y s i si ss i m p l ei n t e 巾r e t a t i v ea n dc o m m e n d a t o r y 。l tc a n tf u l l yc o n s i d e r a t eo u rc o u n t r y o w ns i 专u a t i o na n dl i e a l i t y c h i n aa n da m e “c ah a st h e i ro w nl f a i t sa n do p e a t i o ni np 蛀n e i p 越l f a i n i n gb e c a 鞭s eo f h e v d i 羝f o 狂l 筘l i t i 髓ls y s e 毽,e n o 趱y 鳃d 鼹l 娃f e 舡醒e 印l o i 攮i o 磊幻f h em 鑫毅p o w e fo f s c b o o l m a s t e r t h e yb o t hf o l l o wt h ee s s o n t i a lm l e s ,a n dh a v es o m es i m i l a f i t i e s 强硒蘸gc 量l i n e s e a n da m e r i c a np r i n c i p a l t r a i n i n ga s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s ,t h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f i n d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 d i 彘r e n c e sb e m e e nt h e m ,i no r d e rt oa s s i m i l a t ea m e r i c a ne x p e r i e n c e ,d e e p e nt h ec 0 弘i t i o n o fh e a d m a s o f 妇i 憝i n gi 建。珏r u 魏l r 弘b d n ga c a d e m i cl _ e s e a r c :ha n di n n o v a l i o ni n l op l a yi n p r a c t i ,a n di i i l p f o v 参t h eq 毯a l i t y o fo 毽r c o u 纛t y sp 赢c i 础锨i n i 靛舀a 珏do 懿rs e v e r a l p r o p o s a l s b yu s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a n dc o m p 撕s o nt od or e s e a r c h ,t h i sp a p e ri sc o m p o s e do ff o u r m 霹o fs e 文i o n s :( 1 ) h 哟d u c 垃。珏,主n c l u 曲喀l h e 聪s e 积hb a c k g r o 粕d ,s i 罂i f i c 姐强dp u 耀o s e , m e t 量l o d s ,d e f i 稚i n g 魏c e p l s ,鲶dt 纛e 砖s c a 愆魏s 毽趣臻e 碍;( 2 ) e l 如甜稚e 侥ep 蠢强e i p a 王勃滏i 藏i 曩gi 鞋 a m e r i c aa i l dc h i n a ;( 3 ) a n a l y s i st h ed i 位r c n s 拍ds i m i l 撕t i e sb e 储e e nc h i i l a 蠲da m e r i c a 行o mt r a i n i n gg o a l ,s y s t e mo fo 曙柚i z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t r a i n i n go 唱a n i z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锄瘫c u l t l 擞,铡n 嫩gp a t t e 搬,t r a i l l i n ge v a l u a t i o n ,g u a 瑚嗽t e es y s t e m ;( 4 ) r e f l e c t i o na i l dt h i n k i n g b 鑫s e do l l 乏h e 瑶弘基s 鼹如舛e a o c o 砖i 晖l o 饿ed e 麟耀do fo d 毽髓i o 薹l 抟f o 凇张d h o 纛e 花醴 p r i m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税p r i n c i p 舔,w ec a nt 呔et h e s em e a s h r e sb e l o wa sf o l l o w s : ( 1 ) e s t a b l i s hp r i n c i p a ls t a n d a r d sa n do b j e c t i v es y s t e mi nt h et e n no ft h e i rd e v e i o pm i e sa n d t h ed c m a n do f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触;( 2 ) r e f 0 廊t h et r a i n 嫩gm 如a g e m e n t ,如df o u n dt h eq u a l i t y 燃蠡c a l os y s l e 联;( 3 ) s 圭潮l 墼h 鼹氆e 毅s l 蹦文i 睨o f 拓越薹l i 鹅i n s l i l u t i 鼹,勰dp l a y 也e 打 f t l n c t i o nf u l l y ;( 4 c 冷t i 撒i z et h ef a 糙eo ft r a i n i n gc u 珠c u l 挂ml o 矧a p t 耄ol h en e e d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i z e ;( 5 ) i i l n o v a t et h et r a i n i n gp a t t e m ,柚di m p m v eo nt e c h n i q u e s ;( 6 ) s t r o n 舀h e n l h ea p p r a i s eo nt r a i n i n g ,a n dp r o m o t ep r i n c i p a l sp r o f c s s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7 ) n l i n km u c ho f l a 强理n a :k i 致g ,s e tl 攀s p e c i a le x p e n d i u r ef o f 投馥i n i n g ,a n db u i l df e a 【s o n a b l ee x p e n s e ss h a r i n g s y s t e m k 奄y骶辽s : c h i 建aa 臻。蛀e 曩 p f i m a 秽 a n d s e o o n d a f y s c h o o l p r i n c i p a l 1 h i n i n gc o m p a r i s o n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采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矛t 泰越l 如莳年石胃f 舻冒 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茹l 筅 毋年f 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冒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 签名) :刁苏遣立 多啼静扩彰胃t 占同 指删磁名) ;:l 澎 占席营鼍年鼹 争张l h 绪论 一、问题提出 (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背景 终身教育思想从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确立到现在,已经弓l 起各国的广泛关注,也对 中小学校长培训产生了重要影响。1 9 6 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 人教育国际委员会”的会议上,保罗朗格朗以“移d l l c a t i p e 滟a n e n t 为题作了学术 报告,该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反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 d u c a t i 锄p e 嬲a n l ” 改为荚译“l i 赫ge 良c 缸i o n ,即终身教育。正是在这个学术报告的基础上,朗格朗于 1 9 7 0 年写成并出版了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弓l 论( a 鼓h l f o d u 鲥雠o fh f e l o 珏ge d l l 镰l i o 珏) 。 他认为,数百年来都是将入的一生截然分成两半,前一半用来学习,后一半用来工作, 这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是个人从生到死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个人及社会的统一教育。 1 9 7 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 天中对终身教育作了权威性的界定:“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 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予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的而又分割开来的永 恒的教育部分。并认为“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 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一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 更可贵的是,它提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并把终身教育确定为“学习化 社会的基石 。1 9 9 6 年教商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进入2 l 世纪 的关键所在挣,并要求,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盈由此看来,要适应现 代生产、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任何人都必须终身不断的学习,中小学校长也不 例外,因而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就成为一种必然。 基础教育改革是影噙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直接因素。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国 民的素质,而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图际教育评论 ( 琢t e m a t i o n a lr e v i e wo f 翮i l c a t i o nn o 6 1 9 9 4 ) 博茨瓦纳校长在份调查报告中曾指出: “有效领导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学校质量和有效性的最重要爨素。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校长作用尤为重要。”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承担者与创造者,是学校 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是学校的灵魂。因此,校长培训应该成为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随着中共中央园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等文件的颁布,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 的一个焦点。当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诸如: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校本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涉及到校长这个关键角色。中小学校长是基础教育改 革的领头雁,其教育理念,领导思想、管理水平、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 基础教育的未来。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又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校长把参加培 训看作是一项行政任务,培训内容缺乏选择性,培训方法比较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经 费管理不完善等。因此,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选取中美两蓬进行比较的原因 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 共识。因此,各国普遍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美国在1 9 9 1 年布什总统签发的美 国2 o 年教育战略文件中就已提出:建立州长负责的“学校领导系统 ,以培训每个 州的中小学校长和其他领导入。其他国家也纷纷制定规划,划拨资金,弱确法律责任,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我国自1 9 8 9 年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启动以来,相继出台 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八五”、“九五 、“十五三轮全国规模的中小学校 长培训。是翡“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也已经展开,校长培训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重视。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起步比较晚。为了适应中小学校长培训 专业化的需要,我国必须加强校长培训的研究,提高培训的科学水平。只有加强研究, 校长培训工作才能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目前,相对于迅猛发展的校长培训实践来说, 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理论研究就显褥落薏,存在不少问题。相关研究大多是经验性的 总结,缺乏理性积淀。尤其是校长培训的横向交流不够,表现在比较研究上,单纯翻译、 介绍的多,结合我因校长培训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少。【3 1 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为一项开发校长人力资源的重要活动,在培训中必须遵循培训的 基本规律,正因为如此,中美两国在校长培训中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地方。出于中美两国 社会制度、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等不同,在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和教育变革对校长培训工 作的要求方面,两函就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其体做法。美国既是经济发达 国家,也是教育发达国家,对中小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已经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把我 网和美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行比较,找出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异同,既可以扩 2 大视野,增长见识,促进交流,还可以吸取美国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我国中小学校长 培训工作的认识,发挥培训研发、理论创新在校长培训实践中的先导作用、规范作用和 效能作用,提高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在吸取其优点的 同时,需要加以理性的批判借鉴。 二、目的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从1 9 8 9 年开始,我国相继进行了“夕弋五 、“九五”、“十五”三轮全国规模的培训。 目前“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也已经展开,校长培训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 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呈现出不同的培训模式,形 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经验。本文以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 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有所启发,为我所用,发挥理论研究创新的作 用,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构提供参考建议。 ( 二) 研究意义 l 。理论意义 自1 9 8 9 年开始启动“全圜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 理论的研究目趋活跃,成为一个薪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为校长培训的蓬勃开展营造 了社会氛围,为校长培训的决策、立法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相对于迅猛发展的校长培训实践来说,我匿的中小学校长培 训理论研究就显得落后,大多是经验性的总结,缺乏理性积淀。其发展也显得缓慢两沉 闷,存在着不少闯题。校长培训研究的横向交流不够,在国际比较研究上,单纯进行翻 译、介绍的多,结合我国校长培训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比较少,系统的、全面的、深 入的比较研究则更少。 从交流借鉴意义土来说,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研究是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这种开 放性的研究,适应了全球国际化的趋势,远远要比闭门造车的研究视野开阔,能更好地 了解以美因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因家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情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本 文在梳理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概述的基础上,从培训目标、管理体制、培训机构、 课程设置、培训模式、培训评价、保障体系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结合我国的 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 实践意义 3 “一个好校长就是所好学校 ,校长的使命与责任和教育的质量与前途紧密联系 在一起。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 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蜀前,不管是发达鬓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重视基 础教育,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 学改革的关键人物,其重要作用和能力素质不容忽视。 根据教育部2 0 0 6 年教育统计数据,截至到2 0 0 6 年l o 月,我国普通中小学校总数 4 1 8 3 4 2 所。其中:小学3 4 】1 6 3 9 所,在校学生约1 0 7 1 1 5 3 万人;初级中学6 0 5 5 0 所,在 校学生约5 9 3 7 3 8 万人;普通高中王6 1 5 3 所,在校学生约2 5 1 4 5 0 万入。全国普通中小 学校专任教师1 0 4 3 8 3 万人。与此相应,亦拥有支庞大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截至到2 0 0 6 年1 0 月,全国普通中小学正职校长4 1 8 3 4 2 人( 不包括普通中小学的副校长和职业中学 等其他类型初、中等学校校长) 。h 3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艰巨。另孙,在 肯定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培训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工学矛盾、 经费不足、课程理论脱离实际、培训机构单一、师资质量不高、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等。 所以,借鉴美国培训工作的经验,取长补短,对于加强我囡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提高 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论文 透过利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9 7 9 年至今)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1 9 9 9 年至今)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9 9 9 年至今) 进行跨库检索。根据研究 需要,将检索范围由校长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校长培训比较、美国校长培训的顺序 逐步缩小。为了搜集到更多相关资料,研究分别以关键词、主题、题名、摘要等为检索 项进行跨库检索。 当关键词为程校长培训 时,检索到1 0 8 4 篇论文,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 篇、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 4 篇,期刊论文1 0 5 8 篇。当主题为“校长培训 时,检索到1 3 2 6 篇论文,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 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 7 篇,期刊论文1 2 7 7 篇。当 题名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对,检索到2 5 9 篇论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 篇,1 9 9 4 年以前的期刊论文1 9 篇,1 9 9 4 年至今的期刊论文2 3 l 篇。当关键词为“中小学校长培 训”时,检索到4 6 8 篇论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 篇,1 9 9 4 年以前的期刊论文4 0 4 篇,王9 9 4 年至今的期刊论文4 2 4 篇。当题名为“校长培训比较 时,检索到6 篇期刊论 文,都涉及到了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美国校长培训”研究的资料,通过跨库检索刘7 篇期刊论文。 由此来看,我国瓣校长培训躲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多蛉。扶研究时间上看,我国对校 长培训的研究是从1 9 8 6 年开始的,尤其是1 9 8 9 年启动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以 看,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谶理论的研究鑫趋活跃,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研究内容上 看,这些研究涉及校长培训理念、培训旦标、培训课程、培训特点、培誉l 模式、培训的 质量操障、培训与校长专业发展、培训需求、培训资源开发、培训工作的规划、总结、 培谶的具体方法途径以及圈走终校长选拔、蜷训体系的比较等,蠹容十分丰富,但是毙 较分散。总体来讲,属予经验层谣的东谣眈较多,系统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体系尚未 形成。需要注意的是,经过查阅,这些研究论文中提到的“校长培调 基本上都是指中 小学校长培训,只是说法上的省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关予“串美两西中小学校长培训毙较的期刊论文较少,精确检索只有6 篇。其中 有张炳光王9 9 7 年发表的中美两圈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u n d p 中小学校长提高与培 训研究课题组l 7 年发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魄较研究,崔继伟1 9 9 8 年发表的中 外校长培诫的比较与愚考,庄传超2 0 0 0 年发表的中美两圈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 刘胄乔和任学鞠2 0 0 2 年发表的美国、舀本审小学校长培训沈较及启示,林宇2 0 0 7 年发表的美英法孛小学校长培训比较及启示。 关于美簪校长培训壮研究的资料,通过跨库检索到7 篇期刊论文。主要是2 0 世 纪九十年代中期以蜃酌。季薄圭9 9 毒年发表戆美国校长培训新课程,冒辩师训,赵 志毅、黄涛和苏智欣2 2 年合作研究校长选拔培训的分析与思考从中重和美国 比较的角度,姚霞2 0 0 3 年发表的影响美国校长培训发展的因素分析,杨颖秀2 0 0 5 年发表的美国:谁有资格当校长和2 6 年发表的美垦的校长培训制度及其启示, 高葵芬2 0 0 6 年发表的美国多元化豹校长培训机构。 不管是对“校长培训比较的检索,还是对“美国校长培静l l 的检索,有关美国中 小学校长培训的翻译介绍、眈较研究基本上是2 0 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虽然我圈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理论研究和王9 8 9 年全霆规模的校长培训实践麓步,僵是对于各国校 长培训的比较研究,尤其对中美校长培训方面的比较相对较晚,主要是近十年来的研究。 中美校长培训比较的论文和对美国校长培调发震概况的研究,是数量不多,二是内容 5 不详细、不系统。 2 。 关予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著作 2 0 0 0 年以前的具有代表性的是由王铁军主编、南京师范大学舞版社出版的现代校 长培训:理念操作经验一书。该书由培训理念、校长素质、培训目标、培训课程、 培训模式、培训保障等部分组成。培训理念,主要探讨现代校长培训的本质、特点以及 现代校长培训的新理论;校长素质,阐述现代校长素质的时代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 性、差异性等特点及其校长的创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个性心理等现代素质;培训署 标,探索面向2 l 世纪中小学校长多重性培训西标的构建以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校长 培训目标的比较研究;培训课程,在对我国现行校长培训课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现 代培训理论和课程理论作指导,提出“宽基础+ 活模块 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及具有不 溺地区特点的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方案;培训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具有时代 特征的适应现代衽会、现代教育发展以及校长自身发展要求的多样化、开放式的培训模 式;培训保障,主要论述了面向2 1 世纪中小学校长任用机制、校长队伍建设及其干训 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全书6 5 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分别由江苏、北京、陕西、 辽宁、广西、福建、浙江、黑龙江、山东、天津等省市校长培训研究人员撰写。该书作 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总结了2 0 0 0 年以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经验,分析了现代中小学校长为迎接新世纪的挑 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介绍了部分国家中小学校长素质及其培训的体制、做 法和经验,探讨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在不同层次上的内容、要求和模式,分析了校长培训 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本书集理论与实践操作、总结过去与探索未来于一体,从多方面 透视了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问题,内容比较系统、完整,是一本对中小学校长培 训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指导书。 在2 0 0 0 年以后的研究校长培训的专著中,有李大健著、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 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该书从研究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为切入点, 围绕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原萸| j 、培训方法、培训环境傈障五大内容,运用结构理 论、程序理论、迁移理论、回路理论等方法进行研究,对完善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理论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二)国外研究现状 1 校长角色的研究 6 对中小学校长角色的认识,既影响到中小学校长的产生或选拔工作,又决定了校长 培训工作的目标。1 9 8 4 年,莫里斯( m o r r i s ) 及其同事们按照明茨伯格的研究方法对芝加 哥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了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校长是一种活动的、动力性的职 业它实质上是一个口述的职业,一个交谈的职业。校长主要通过与别人谈话来治理 学校。但有证据表明,校长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在美国小学校长协会1 9 9 8 年的校长 研究项目( d o u d 强dk c l l 豁,王9 9 8 :2 ) 中,校长们报告他们在i 鼓下领域盼责任大大增加: ( 1 ) 市场营销、政治等增加7 0 ;( 2 ) 与社会机构协同工作增加6 6 ;( 3 ) 规划、实施以现 场为本的员工发展6 2 4 ;( 4 ) 教学活动的发展6 3 5 ;( 5 ) 课程开发6 2 4 ;( 6 ) 与方方 面面的人士协同工作6 l6 。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实行校本管理,使校长的焦色与以前 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上研究可以反映出国外对中小学校长角色的认识:( 1 ) 从总体上看,强调校长是 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是一种职业,他们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在功能和作用方面应有非 常显著的区别,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校长培训工作的基础;( 2 ) 在操作层次 上,把中小学校长确定为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有足够的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而且,这些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必须经过专f 培训才能形成和掌握的,而不是依靠感性经 验的积累;( 3 ) 中小学校长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他们应具备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 氇 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变化,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沟通,赢得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调 整学校工作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学校的新要求。 2 校长领导理论研究 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是校长领导理论的新发展,它与传统领导理论不同: ( 1 ) 它强调舀的的共享性,强调“树立目的 是领导者与员工共同的任务,而不是领导 者一人提出高见,而后众人服从响应;( 2 ) “树立目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元素( 如价值 观、信仰、理念、承诺等) 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个漫长的变化过程,是贯穿领导活动 始终的一条“线 ,焉非校长工作的个“点 ;( 3 ) 道德领导强调“树立目的静,就是要 防止只关注技术层面,出现功能服务内容而不是内容服务功能的现象;( 4 ) 道德领导理 论的假设是“完全静止的目标是不存在的 ,而传统校长领导理论假设是“目标一旦确 定就是静止不变的 。学校教育的大多数目标都是正在运动之中的,要根据变化的环境 和变动的昏际,不断做出正确的行动调整。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未来校长焦色将向更加民主、平等、专业、共享的方向 7 发展;未来的校长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样,未来校长的理念更新、能力发展、知识换 代周期将更趋缩短,因而对校长进行专业化的理念与能力更新培训是发展的必然。 3 校长标准的研究 1 9 9 8 年英国教师培训署在吸收全国各地有关行业的经验基础上,拟定并颁行国家 校长标准。校长标准分为五部分:校长的核心目标、领导的主要效果、专业知识和认 识、技能和特长、校长职务的主要领域。校长的核心目标:校长要提供专业领导,以使 得学校确保其成功和不断的提高、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的教育以及学习和成就标 准。校长有效领导的效果:包括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官员等方面。校长需要具备 其责任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认识,要具备领导、管理、个人方面的技能和特长,并随时 间变化而更替。校长的主要领导范围包括学校的策略方向和发展、教与学、高效益高效 能地配备教职工、领导管理教职工、问责5 个方面。 美国学校管理人员协会( a a s a ) 在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就制定了“学校管理人员培 养准则”,这些培养准则体现了美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要求。1 9 9 6 年,美国州际学 校领导者证书联合会( i s u 上) 制定的学校领导者标准( s 劬d a r d so fs c h o o ll 隐d e r s ) , 为各州、研究生院、学区教委、校长候选人进行校长培养培训、资格认定、遴选任用等 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要求。1 9 9 8 年,美国教师培训机构( t e a c b e rt t a i n i n ga 萨n c y ,1 r a ) 在 1 9 9 4 年制定的校长职业的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校长职业国家标准。 4 校长培训特征研究 国际知名的校长培训专家菲利普海林杰( p h i l j ph a l l i i i g e r ) 认为2 1 世纪校长培训有 四个最突出的特征:( 1 ) 培训i 目标的二元并重,是将发展校长的认知方面的领导能力和 情感方面的领导能力作为校长培训并列的双重目标。2 1 世纪“无序变化”成了学校生活 的新特征。“无序变化”在教育目标上的反映:过去人们常常假定教育的目标是明确的、 静态的,如果教育的实践活动未能成功地达成教育的目标,那就应当改进教育活动,以 尽力达成目标。而如今,教育环境变化非常迅速,教育目标本身不再那么清晰而固定。 身处无序变化时代的校长,在拥有认知侧面的领导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发展其领导的情 感侧面。否则就有可能患上“分析偏瘫”( a i l a l y s i sp a m l y s i s ) 之类的机能失调症。( 2 ) 培训 内容的多向开掘,指校长培训的内容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取自于教育管理的 学术性课程,而且还可以取自于广大校长在学校领导实践中不断累积、提炼而形成的技 艺性知识缸a f tk n o w l e d g e ) 。教育管理的学术知识只是校长知识体系中的次要脉络,其主 8 干恰恰是学校管理的技艺性知识。( 3 ) 以问题为中心培训模式的凸显,以问题为中心培 训模式不同于那种由学术性学科来组织管理课程的传统模式,它将学术性学科和正规的 知识基础置于为专业服务的地位,并提供了一种主动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尊 重并建筑在学习者先前知识之上。在2 l 世纪这种模式虽然不是唯一模式,但它的地位 和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4 ) i t 的支持及培训辅助网络的构建。i t 的支持可以使学习者在 虚拟的环境下解决复杂韵现实管理闻题,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如开发校长培 训软件,实施的效果不错。此外,培训辅助网络的构建也很重要。不仅要建设专门的校 长培训机构,而且要建设社会化的培训辅助系统。信息化时代的校长培训不能仅仅依赖 于培训机构,而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设社会化的培训辅助系统或支援系统,从甄建 立起一种高效的大培训网络。瀚 本研究建立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预计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通过广泛搜索 和整理资料信息,对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把前人的零散研究资料。 系统化,为深入比较研究奠定史料基础;二、本研究从培训目标、管理体制、培训机构、 课程设置、培训模式、培训评价、保障体系等多个角度对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进行 深入比较分析,突破单纯的经验总结和简单的介绍翻译;三、在比较基础上,借鉴美国 的可取之处,针对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际,提出我国中小学校长 培训的推进策略。 四、概念界定 ( 一) 培训 汉语大词典中“培训 是指:培养和训练。其英文为t r a i n i n g ,具有培养、训 练、锻炼的意思,其重点是提高人的某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使入具备某一方舔的特长。 它要求以较短的时间,最有效地培养能够掌握一定技能的人,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 效益。e 6 3 河北师范大学的常利平在邯郸市中学校长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中认为“培 训是培彭| | 机构及培训者根据某种培训观点或理论,根据特定的培训目标,组织相应的培 训内容,采取相应的媒体、方法与管理措施对培训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m 本文“培训定义为: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培训目标,并按照 培训目标的要求,在短时闻内对特定的培训对象进行理念、知识或技能训练,以最小的 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它是一种入力资源开发活动,本质是为了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9 它与“教育、“教学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英文为琶d u c a t i o n ,为广义的,全 面的,主要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使其完善地发展。其重点是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 的个性,提高人的思想,增进人的健康,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教学:英文为t e a c h i n g , 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