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试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若干问题.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试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若干问题.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试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若干问题.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试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若干问题.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试论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若干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垄塑些鲨些圣! = ! ! ! 一 ,内容摘要 加五荔 八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类稳定的生活方式,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极 其重要的意义。文化转型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个体的一次深刻转变,对国家来 说则意味着社会从一个文明形态向另一个文明形态的跨越。 当代中国正处于文化转型期,即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 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滞差”现象,即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 过程中,个体的人的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远远滞后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对于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将可能导致现代化进程的中止、悬置或畸变。 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之所以会出现迟滞,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传统文化 的特殊内在结构以及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的矛盾、背反是重要的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内在结构主要体现在其具有超稳定性,即在中国传统文 化内部,自觉的文化因素没有在自身之中建立起超越自在文化的维度,而是表 现为对自在文化的自觉肯定、认同与维护。这种超稳定结构又通过传统生活 结构和图式的强大和沉重表现出来。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起初在很大程度上是 一种“被迫的现代化”,这导致了在理性上要承认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并向它学 习和在民族感情上不愿承认中国文化落后的两种社会文化心态的剧烈冲突, 形成了历史理性尺度和民族情感尺度的相互冲突、很难得而兼之的背反的文 化心态。为此,要正确应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必须至少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一是明确转型目标,即确立理性的、契约的和主体性的新文化精神。二是建构 转型机制,即从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自在的日常生 舌的批判重建人手进行深 层的文化启蒙,打破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的专制统治,使日常生活从传统自在 的文化的保守寓所转变为现代理性和人道化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w - 主量词:文化文化转型f i 常生活 c u l t u r e a sas t e a d yw a yo fh u m a nl i f e ,w h i c hi sf o u n d e dg r a d u a l l ya l o n g w i t ht h eh u m a nh i s t o r y ,i so f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f o r b e t hi n d i v i d u a l sa n ds o c i e t y f o ra ni n d i v i d u a l ,t h ec u l t u r et r a n s i t i o nm e a n sp r o f o u n d l yc h a n g e f o r an a t i o n ,i t m e s n $ t h es o c i a ls t r i d ef r o mas t a g eo f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oa n o t h e r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a i s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c u l t u r et r a n s i t i o n ,f r o ma g r i c u l t u r -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oi n d u s t r i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e r ei sak i n do fp h e n o m e n o no f ”c u l t u r e l a g ”d u r i n gt h ec o u p s o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 c h i n aw h i c hm 赫i n d i v i d u a l d e v e l o p - m e n tf a rl a 轳b e h i n dt ot h e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ot h i sk i n do fp h e n o m e n o n ,i f w e m a k ei tf r e e ,i tm a yc a u s et h ed e s i s t a n c ef r o mt h ec o u r s e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h a n g p u t t i n go rd i s t o r t i o no f i t f r o mm a n yr e a s o n sf o rw h y ”c u l t u r el 鲳”a p p e a r sd u r i n gt h ec e u r s eo fm o d e m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 ,t w or e s p e c t sa r ei m p o r t a n t ,t h e ya r et h es p e c i a li n t e r i o rs t n l e - t u r e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t h es p e c i a lh i s t o r yd e f i n i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u l - t u 糟t r a n s i t i o n t h e8 p e c i a li n t e r i o rs t r u c t u r eo f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e m b o d i e s i ni t su l t r as t a b i l i t y ,t h a ti s ,i n s i d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t h ec o n s c i e n t i o u s f a c t o r sh a v en o ts e tu pam o d e lt oe 1 0 6 sb u tt oa f f i r m ,a d m i ta n dm a i n t a i nt h es p o n - l a n e o u sf a c t o r s s u c hu l t r as t a b i l i t ys t r u c t u r ea r es h o w nt h o u s hs t r o n ga n dh e a v y 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f e 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i so f i s l n a u yek i n do f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f o r c e d ”t oeg r e a te x t e n t ,t h i sc a u s e sav i o l e n t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a c k n o w l e d g i n ga n d s t u d y i n gw e s t e r ns u p e r i o r i t yi n r e a s o na n du n w i l l i n gt o a c k n o w l e d g e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b a c k w a r da tn a t i o n a ls e n t i m e n t s ,f o rt h et w os o c i a lc u l t u r ep s y c h o l o g y ,w ec a n n o to w nt h e ma to n e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 ,t o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f a c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 l 一 当奎查主要主兰堡兰兰 c u l t u r et r a n s i t i o n ,w es h o u l dw o r kh a r di nf o l l o v f i n gt w or e s p e c t sa tl b s t :f i r s t , m a k ec l e a rt h et a r g e to ft r a n s i t i o n ,n a m e l yt oe s t a b l i s hr e a s o n a l 。c o n t r a c t u a la n d s u b j e c t i v en e wc u l t u r e s e c o n d ,c o n s t r u c t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t r a n s i t i o n ,n a m e l y , e n l i g h tt h em a s sd e e p l yf r o mt h ec r i t i c i s mi nd a i l yl i f e ,s u c ha sc l o t h i n g ,e a t t i n g 。 l o d g i n g ,m a r r i a g ea n dt r a n s p o r t i o n ,e t c ,b r e a kt h ea u t o c r a t i cg o v e r n a n c eo ft i 砖 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t y p eo fd a i l yl i f e ,m a k ed a i l yl i f ec h i l 萨f r o mt h ed 岫m 删v e r e s i d e n c eo ft h ec u l t u r ew i t hu n r e s t r a i n e dt r a d i t i o ni n t ot h eo r g a n i c p a r t0 ft h es o c i - e t yo fm o d e r nn o na n dh u m a n i t y k e yw o r d s :c u l t u r e c u l t u r et r a n s i t i o n d a i l yl i f e 一2 一 虫奎奎主要主兰竺堡兰 前言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或表现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问 题,在近一个世纪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中国文化人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 点问题。具体说来,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任务之紧迫与进展之艰难的相互矛 盾,使得“根本转型”或“总体重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宿命,使得 这一转型成为直接决定现代化之命运的关键环节。 一种主导性的或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文化,往往是特定民族历史地积淀而 成的、主导性的生存模式。立根于“天人合一”信念之上韵自然主义和偏重人 伦实践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如一的生存模式。然而, 这种文化模式体现的是典型农业文明的自在、自发和自然的精神,它无法与现 代工业文明的科学、民主、理性的精神相契合。正因为如此,当以市场经济为 基础的现代工业文明的脚步逼近我们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之邦时,我们的传 统文化的确在劫难逃,它无法像支撑传统农业文明那样再成功她支撑一个现 代工业文明。而必须向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内涵的科学、民主、理性的文 化精神开放。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使梁漱溟或新儒学等文化保守主 义者,也不否认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具有“内圣强而外王弱”的特 征。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内圣外王”为根本,但在实践中。它更偏重于人伦 的实践,尤其在现代化进程开始时,更显出这一特征。用牟宗三的话来说,儒 家学说中,道德主体发达,而知性主体( 科学) 和政治主体( 民主) 则非常缺乏。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要从现代化的阻滞力变成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则必 须经历深刻的、根本性的转型或重建。 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应该或者只能采取什么样的途径。 毫无疑问,文化的转型总是牵涉到文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总 一l 一 ! ! ! 竺! 塑望些些望圣竺! ! ! 竺! = ! 是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但是,从根本上说,文化转型通常不外乎循着两 条基本的路径:一是内在创造性转化;二是外在批判性重建。一般说来,当一 种文化内含着即将到来的新文化的要素并在自身之内具有诸文化要素间的必 要张力时,它会采取内在创造性转化的路径;而当一种文化与即将到来的新时 代没有必要的契合点,并缺少内在诸文化要素间的必要张力以及内驱力时。它 则可能采取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途径,否则它十有八九要成为过去时代的殉葬 品。 而具体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之途径时,百余年来一直存在着文化保 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的分野。最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否认中国传统文化 转型的必要性,而最极端的文化激进主义者( 如全盘西化论) 则否认中国传统 文化转型的可能性。在这两极之间,温和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中国传统文化 走内在创造性转化的路途,而温和的文化激进主义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必须 走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道路。从总体上看,百余年来,虽然文化激进主义不时有 惊世骇俗之举,但文化保守主义一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心态。在现代化进行 初期,文化保守主义更多地采取拒斥转型、拒斥改变的极端态度,如洋务运动 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3 0 年代十教授的 等等。其中,梁漱溟的态度最为典型,他认为中国文化不会从自身产生出 西方式的科学与民主,而且民主制度也不适合于中国社会。因此,只有通过中 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通过乡村建设来实现农本社会的伦理结构,才会找到中国 社会的出路。在后来的发展中,以新儒学为代表的温和的文化保守主义逐渐 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大多数承认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科学和民主,也承认中国 传统文化缺少科学和民主的维度,但是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并不缺少民主与科 学的萌芽和胚胎。因此,他们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一种内在创造性的转 化,“由内圣开出新外王”,即由儒家的道德主体转换出支撑工业文明的知性 主体( 科学) 和政治主体( 民主) 。牟宗三用“三统”说十分精炼地概括出现代 一2 一 ! ! i e ! 苎竺竺! 苎尘型塑些墼垄姿竺! 竺! 竺一 新儒学为自己确立的历史使命:“一、道统之肯定,即肯定道德宗教之价值,护 住孔孟所开辟之人生宇宙之本源。二、学统之开出,此即转出知性主体以 融纳希腊传统,开出学术之独立性。三、政统之继续,此即由认识政体之内发 展而肯定民主政治为必然。” 现在,应当提出最为关键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由伦理道德的“内 圣”开出科学、民主的“新外王”吗? 今天,这个问题已变得十分敏感、十分现 实。因为我们发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关节点上,正悄悄地出现文化保 守主义开始走俏的征兆。不发达国家中一些人们对工业文明本身弊端的惑惧 和发达国家中后文化的兴起,从不同侧面促使一些人试图从新儡学那里找到 社会发展出路。 如果仅从情感上说,我们十分渴望新儒学的文化理想能变成社会现实,但 是,我们所接受的答案必须依据理性的分析。为此,我们首先应当从学理上揭 示文化转型或进步的一般机制或模式,然后再回答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创造 性转型的道路。 我们对文化演进或进步的探讨不能停留于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对文化 所产生的影响,而必须揭示文化内在动力机 6 4 ,这是文化转型或变迁的根本性 因素。如果我们略去不同类型文化的地域差别以及它们在人的不同活动领域 中表现形式上差异,可以发现,任何一种主要的文化模式都内含着两个基本的 层面:自觉的文化层面和自在文化层面。所谓自觉的文化是指集中体现在科 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领域中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 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而自在的文化则是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 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的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而自在的文化属于 牟宗三t 道穗的理想主义序 台湾学生书蜀1 9 朽年版 一3 一 ! ! ! 坚些型些些垒! ! ! ! ! ! ! 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正是这两个文化层面的交互作用构成文化演进或转 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中,由于自在的文化因素与自觉的文化因素之间的关 系各不相同,所以文化演进或进步的速率也各不相同,尤其是文化转型的途径 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联模式。 模式之一: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必要的和恰当的张力与 冲突,从而使文化具有一种内在的发展活力和驱动力,并且具有在特定时代转 型的内在推动力。由于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自发的道德规范 等为代表的自在的文化往往具有保守性、惰性、自在性和重复性的特征,所以 它往往缺少发展和进步的特征。当这些自在的文化因素过分强大,就会使人 的存在停留在自在自发和消极被动的层面上,使社会陷入停滞与徘徊的状态 之中。因此,科学知识、艺术精神和哲学思维等自觉的文化因素必须不断向自 在的文化因素渗透,不断改造和超越自在的文化的保守性和惰性,才能使活动 主体不断由自在自发向自由自觉的层面跃升,才会使文化保持一种活力和发 展的动力。而当人类处于从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转型的时代,自觉的文化 与自在的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冲突更是必不可少,否则,以人的生存方式根本改 变为基本内涵的文化转型根本无法实现。 模式之二: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之间缺少必要的和恰当的张力,更不 必说冲突了,从而使文化缺少内在的驱动力,无法通过内在因素的创造性转化 而完成转型。一般说来,这种文化模式可以呈现为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情 形是: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文化因豢过分强大,完全压倒 了自觉的文化因素,或者说,科学、艺术、哲学、理论等自觉的文化因素尚未发 展起来。在这种以自在的文化因素为基本活动图式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行 为基本上是由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宗法关系、自在的道德规范、天然情感等 自在的文化因素所决定,因而,这种社会表现出以过去为定向、长期停滞不前 z i ! 竺苎鸯嬖型些鍪圣! ! ! ! ! ! 一 的保守状态。另一种情形是:一个民族已经发展起自己的科学、艺术、哲学、理 论等自觉的文化因素,但是,这些自觉的文化因素并没有在自身之中建立起超 越自在文化的维度,相反,它们往往表现为对自在的文化因素的自觉肯定与维 护。其结果,自觉的文化因素往往成为自在的文化因素的自觉文饰,这大大加 强了自在文化因素的强度。这种社会比根本没有建立起自觉的文化层面的传 统社会更加保守与停滞不前。 从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这两种基本的关联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 转型的两条不同的路径:当自觉的文化同自在的文化之间形成必要的和恰当 的张力或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会采取内在创造性转化的途径;而当这两个 文化层面之间不存在必要的张力和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只能采取外在批 判性重建的途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新的自觉的文化因素从外部切 入,才能同原有的自在的文化层面构成张力和冲突,从而推动原有文化超越自 身。 一般说来,自在的文化层面在各种文化模式中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差别。 而在自觉的文化层面上,东西方则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东 西方文化演进和转型的路数之不同。概而言之,在典型的西方文化中,自始就 存在自觉文化与自在文化两个层面问的张力,因而,自文艺复兴时代起。西方 文化通过内在创造性的转化而生出支撑工业文明的新教伦理;而中国文化中, 基本上不存在自觉文化层面与自在文化层面之间的张力,因此,从传统中国文 化的伦理道德的“内圣”无法开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它只能走一条外在 批判性继承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开不出科学与民主的“新外王”,并不等于中国社会不需要 科学与民主。中国社会要向前行,要拥抱工业文明,就必须用以科学理性和人 本精神为核心的自觉精神来重塑中国的文化,重塑中国的民众。在这一现代 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愿经历消亡的命运,则必须勇敢地选择外在批 一5 一 ! ! ! 竺些查堡垄塑坚= ! ! ! ! ! ! = 判性重建的文化转型之路。具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目前时代的使命并不 是从自身开出科学与民主,而是在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进入中国社会时, 自己不要成为桎梏与羁绊,应当主动适应工业文明的新文化,并在这种适应中 重建自己的生命力。 本文从对文化的界定人手,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 了探讨。指出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存在一种“文化滞差”现象,即在我目的 现代化进程中,人自身的现代化进程远远滞后于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进程。并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所处的特殊历史定位两个方 面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传统的文化启蒙进行批 判。走对传统的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和重建的路子。 ( 一) 对文化的理解 一、对文化转型的认识 文化( c u l t u r e ) - - 词来源于拉丁字c u l t u r a ,本意指耕作、培训、教育、发展、 尊重等,其他含义均由此引申。随着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进展。文化的范畴 和内涵越来越深化与丰富。自1 8 7 1 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 文化一书中第一次给“文化”下了明确的定义到现在,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 3 0 0 多种。泰勒的定义是: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 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o 按照这种。复杂整 体”概念,凡打上人的印记的一切都属于文化,或者用m e 斯皮罗的话来 说,“在传统的观念里,文化是指除自然界以外的群体环境的所有方面和除 生物学以外的人的所有方面。”o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文化”概念,它有 参见w 哈雏兰:( 当代人类学) 王馅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1 9 8 7 年篡第2 4 1 页。 om e 斯皮罗:文化与人性 镣俊等译,社会科学交棘出牡1 9 9 9 年。私曩 6 - 当奎查主要圭堂簦至耋 时也被简化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或者干脆说文化即“自然的人 化”。 在中国古籍中,最旱把“文”、“化”两个字联系起来的是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对, “人文化成”与天地自然的变化相对,它主要指以传统的诗书礼乐中所体现的 社会生活的根本法则和精神教化天下之人,使社会变得文明而有序。这种“人 文化成”的结果,不外乎“自然的人化”的过程和结果。尽管这一古老的概念 在其具体内容上存在着历史的阶级的局限,但在抽象的形式上其所指范围大 致与现代的“大文化”概念相合。 “大文化”概念的最大优点,就是从宏观上把“文化”与“非文化”的本质区 别讲清楚了。然而,一旦把文化的外延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分界处,文化就成了 一个无底洞,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永远也装不满。并且在微观层面上,“大 文化”概念也常与我们的普遍经验不尽相符。例如,我们通常只把社会群体共 有的意识看作文化,而不把某个人头脑里偶然冒出的转瞬即失的“古怪”的念 头看作文化,并不是因为这些念头是“非人的”。一个元所不包的的宏大框 架,也许能为人们提供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却未必适合脚踏实地的实证研 究。因此,进入2 0 世纪以后,人类文化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大刀阔斧地打枝 去叶,把文化概念限定在一个足以使内部各部分显示出内在联系的明确而坚 实的基础上。在这种背景下,符号文化学概念最为引人注目。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就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 义之网,”“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 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 度。”q ) 按照格尔茨的说法,“象征符号”是意义和概念的载体,是固化在可感形 c 格尔茨:文化的释) 韩莉泽译# 出版社l 盼9 年牍第5 、l 页。 ! = 竺= 竺! 些垄墼些些姿= ! ! ! ! ! 竺苎 式中的经验抽象,是思想、态度、判断、渴望或信仰的具体体现;符号的有序排 列就构成了“文化模式”,正如遗传基因是生物体的内在信息源一样,文化模 式是人的外在信息源,它为组织社会和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复制模板或程序, 据此便可塑造公众的模式化行为;“文化”即是此类模式积累起来的总体。符 号学文化概念一般把文化限定在精神领域,强调文化的符号化和公共性,其核 心就是由符号系统所表达的、为社会群体所共享的概念和意义。 符号学文化概念在很大程度上理顺了文化、社会和心理之间的关系,使三 者之间大体上呈现出外在的三边关系,增强了文化分析的清晰度和力度。但 在文化和社会之间,文化的对象却锁定在符号里的“概念”、“命题”和“意义”, “文化本身并不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或者说,社会的结构、 组织、行为本身毕竟不是它们深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在文化和心理之 间,文化只是“编入表征中”的意义系统,文化本身并不包含个人的思想和情 感;只有当个人接受、获得了文化符号的内容后,符号的意思才“处于”心灵 里;只有当符号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信仰而“内在化”后,符号的意思才“活 在”心灵里,个人才真正被文化所化;不过,文化符号的内容在“内在化”的过 程中,不但原有的意思有很大的损耗,而且会有多余的含义产生在个人的心灵 中。 其实,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文化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 产生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但要揭示文化的本质,我们至少要关注文化两 方面的基本特性。其一,文化具有人为的性质。它是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 化。具体说来,文化往往和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相对照,它是人的自觉的或不自 觉的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它代表着人对自 然的超越。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由人的先天生理决定,不属文化,但吃什么和 m e 斯皮罗:文化与人性) 东使等译社会辩学文献出版杜l 嘲年版。第3 5 挣页。 一8 一 :竺竺! ! ! ! 竺塑查鋈望笙婆竺! ! 竺= ! 一 以什么方式吃则是一种文化;人冷了就要穿衣,不属文化,但穿什么质料的衣 服,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则是一种文化,如此等等。其二,文化具有群体性,它是 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行为模式。文化对个体的存在往 往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或强制性。个人的偶尔的行为往往不为群体认可并构成 文化模式。也即,文化虽从起源上讲具有人为的性质,具有超自然的性质,但 这并不意味着他总是以自觉的方式行使功能。相反,文化具有自在性,是历史 地凝结成的非个体性的习惯。对文化的群体性、强制性和非个体性,美国学者 c 恩伯m 恩伯做了很好的说明。他们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想某个问题或 做某件事,那么这个行为代表的是个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文化模式。这是因 为,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所共同享有;即 使不被共同享有,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合理,也可以被视为文化的观念和行 为。”文化的群体性决定了它对个体必定有强制性,一个人如果明显背离其 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时,它的生存就将陷于困难。如果对文化仅作上述两种 限定,我们的文化概念仍属于“大文化”的范畴,还是对文化的广义界定和外 延的描述。此种意义上,文化与文明恩义,可以涵盖人之一切造物。但文化毕 竟与文明不同。人们很少用文化指称人之具体的、有形的、可感的、不断处于生 生灭灭之中的造物,而是用来指称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 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它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 面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生存活动。在此意义上,“文 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人之形象。”“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 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它通常或以自发的文化模式或以自觉的文化精神的方 式存在。”o m - e 斯皮罗:( 文化与人性) ,徐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3 9 页。 衣倥:文化哲掌一理论理性和宴矗理性交 亡赴的文化批爿 孟膏民出t 牡2 0 0 1 年囊第l o 页。 9 ! ! 竺型些些篓些圣! ! ! = ! 一 文化一经生成,它一方面对置身于其中的个体的生成具有制约作用;另一 方面,它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从深层制约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其他领 域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生活和人的世界中最深层的东西,它的变迁或转型 也便构成了人的世界的最深刻的变革。 ( 二) 关于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是与文化模式的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韦伯曾提出一个著名 的社会假说,他认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一事业, 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他称之为“社会精神气质 ( e t h o s ) ”。当我们对文化作整体性的研究,探讨它在人类社会和历史演化中 的地位和变迁时,这种无形的文化精神,即“社会精神气质”,即是我们在文化 哲学意义上所说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它是特定民 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 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 文化模式在功能上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往往以外显的、自觉的方式为社会的运行和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框架。而 文化模式则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体的 行为,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此种意义上,文化模式是人的生存的深层 纬度。 在历史的纬度上考察文化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从 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视人类历史的演进。对人类社会进化的阶段划分,我们不 仅可以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对立的状况等为参考系,而且 可以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为深层坐标。按这种方式划分,人类迄今经历 了三个大的文明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在原始文 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神话、图腾、巫术等构成的、物我不分的表象化、直 一1 0 一 ! ! ! 竺= 竺坚箜望垄塑垡竺! 竺苎! 竺! 觉化的文化模式;在农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是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 情感等构成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在工业文明时期,占主导地位 的是以科学、知识、信息等为主要内涵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 一个文明时期对应一种主导性文化模式。当人类社会从一个文明时期过 渡到另一个文明时期时,其对应的主导性的文化模式也必然要经历转变,而且 只有当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建立后,才标志着新的文明时期的真正开始。这 种由一种主导性文化模式取代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文 化转型。文化模式作为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 在的机理,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气质”,它对整个社会及其个体有着极其巨大 而又深刻的影响,其存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决定了文化转型不是一种经常 发生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或信仰的改宗,也不是 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的自觉或不自觉 的更新。只有在大的历史制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 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脱胎换骨式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转型。按照这种理解,我们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 中的文化转型,即从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向 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转变。 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的矛盾是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文化作为人 类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一方面体现着人对自然及其本能的超 越,体现着人对自然原本没有的东西的创造,即具有超越性。另一方面,文化 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它对个体的 行为具有现实的给定性或强制性,即具有自在性。这样,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 自在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在现实性上,这种矛盾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个体和 文化模式的矛盾。特定的条件下,特定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精神会为人提 供自由和创造性的空间和条件;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特定的文化模式的自在 一1 1 一 ! ! 垒望些些些圣! ! ! ! ! 一 性和强制性又会成为个体发挥创造性的桎梏。于是个体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的 活动与文化模式的自在性、异化性就会发生冲突,而新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 文化精神就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本性逐渐生成,开始反抗 文化模式的统治并直至实现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即实现文化转型。 超越性和自在性的矛盾是文化内涵的一对永恒的矛盾,其根源于人与生 俱来的基本的生存矛盾和生存结构。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 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或客体而是自己创造文化,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的主体, 即人具有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决定了人在宇宙链条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的生 存结构。人的主体性介于自然性和神性之间。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同自然性和 神性相对立。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人之为人又正在于 人对自然的超越,对自然的否定。从神性的角度看,人通过自己有目的的自由 自觉的活动实现对自然的超越仍是有限的,人的每一次文化创造都是不完善 的,人无法通过自己的活动而达到神性。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又不是同自然 性和神性完全离异、截然对立的,相反,它分沾了自然性和神性的特征,同时在 自身中包含着对立的两极。即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目的的和创造性的,具有 类神的特征;同时,人征尘世的文化活动中永远是有限的,永远处于物的束缚, 即自然的束缚之中。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但其内在的渴望却是指向无限;人类总体在每一特定 阶段总是不完善的,但其社会理想和目标总是指向完满、完善与永恒。人总是 处于自我分裂之中,他一方面不满足于同自然的自在的统一,另一方面他又无 法摆脱自然或者完全含自然于自身,成为万有一体的化身。正如弗洛姆所言: 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即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 文化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自由本性,同时也成为人的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 弗洛姆:( 进避自由) 北方文艺出版杜1 9 8 7 年版第1 0 页。 一1 2 一 ! ! ! 皇竺尘鏊塑窒鳖墼! ! ! ! 苎一 方式,但是,文化的积淀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成为外在于人束缚人的自由创造 的自在的和异化的存在,因此,人既在文化中生活,又不断以新的文化创造去 超越原有文化模式的束缚。人的任何一次文化创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是人的任何一次文化创造又注定是不完善的和有限的,注定会在一定的条 件下成为人进一步扬弃的对象。当一种主导性文化模式被不断扬弃而最终为 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时,也就完成了文化转型。 文化内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的矛盾对文化转型的驱动作用,是通过自觉 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的互动表现出来的。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二者既相互影 响又相互冲突。一方面,自觉的文化领域是在自在的文化基础上逐步走向自 觉,走向丰富。同时,自觉的文化反过来对自在的文化进行渗透和改造,自觉 的文化精神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的自在化成为自在文化的的重要来源和组成 部分。另一方面,自觉的文化与自在的文化之间常常存在一种张力和冲突,自 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 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实际上,人的每一次新的觉醒,每一次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都表现为对原有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自在的文化模式的 冒犯和超越;科学的每一次新发现都代表着对原有的科学理念或科学常识的 超越和革命。质而言之,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的超越维度及其内在的自 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维度构成了文化转型的深层基础。 ( 三) 对第一次文化转型的回顾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转型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文化转型。这次文化转型虽没有成功,但对它进行回顾分 析,仍会为我国当前的文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第一次文化转型是一次从被动到自觉的过程 中国传统社会,到了明清时代已开始衰徽。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 一1 3 ! ! ! 竺! 些垫茎鐾些垒! ! ! ! ! ! 与世界的交流受到严重阻碍。在欧洲各国快速发展近代工业文明时,中国仍 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旧梦中。1 8 4 0 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第一次轰开中国的国 门,紧接着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接踵而至。每一次交战都是同样 的结果: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中国筑路。开矿,设厂。 建立租界,甚至在中国驻兵,划分势力范围。当中国人逐渐从炮声中惊醒的时 候,中国早已国门洞开,主权丧失过半,由一个独立的、封团的封建帝国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列强的侵略一方面是非正义的压迫和掠夺行为,另一方面又是西方文化 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在经济上,西方的商品严重摧毁了中国传统民族工业的 壁垒,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骤然增添了很多陌生的产品。人们在毫无心 理准备的条件下被迫接受和使用了舶来品,并冠以“洋”字来与国货相区别。 人们接受的洋货并不是一种死的物件,其中凝结着科学和文化。对于这一点 也许大众阶层并没有深刻的体验,但到处充斥的洋货对民族经济的冲击已经 给相当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以文化上的反思,进而是文化自觉,其结果使形成了 这样一种最初的现代文化观念:那就是要自强必须从科学和技术上,也就是从 文化上学习西方,单靠传统的经验和习惯已经难以维系中国社会的发展了,要 “师夷长技以治夷”。而这也就为“五四”时期高度自觉地举起科学( “赛先 生”) 的大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西方的民主和法治以及三权分立 制度对于传统中国政治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统治是典 型的集权统治。而且严格地遵从日常生活世界的运动规则:血缘关系、天然情 感成为稳定的政治结构的核心。经济上的衰败和重刨必然促使人们进一步思 考政治上的革新,而革新也必然会带有西方的特色。尽管在政治上中国的革 新派受到严重挫折,但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已经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扎下了 根。这为以后五四运动高举民主( “德先生”) 大旗莫定了基础。 正是来自外部的从经济和政治上对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冲击,迫使中国 一1 4 一 ! ! ! ! 型鐾墼兰些垒! ! ! ! ! ! 一 进行了第一次文化转型。这种来自外部的批判实质上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西方 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强烈冲击,它在表现形式上是野蛮 的、强制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来自外部的文化批判,使先进的中国人把对传统 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逐渐走向文化批判和文化转型的自 觉。 2 对第一次文化转型的反思 第一次文化转型虽然失败了,但它打破了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长期停 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瓦解,启动了向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 程。洋务运动作为长期封闭的中国引进西方物质文明的一个尝试,它所引起 的对改变人们的观念这种看不见的作用远大于它所取得的看得见的物质成 果,它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打下一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以西方物质文明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道德中心主义、崇本抑末观念和视科学技术 为奇技淫巧的观念,第一次把物质文明,而且是工业文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 正是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才由被动转为主动。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虽未取得胜利,但作为引进西方政治民主制度的伟大尝试,在中国历 史上是破天荒的,为中国的政治革命留下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虽然辛亥革命 建立的民主政体徒具形式,但它作为一种象征,否定着任何形式的独裁。五四 新文化运动由于仅在占社会极少数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范围内发生,且只 限于精神文化领域,因而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没有 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面引进西方现代文明。批判 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高高举起了“科学”、“民主”的大旗。第一次文化转型进 行得轰轰烈烈,但最后仍然失败了,细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条件不成熟。首先是缺乏相当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形成 一个强大的阶级基础。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仅仅几十年时间,新式 工业基础薄弱,民族资本不发达,往往难形成社会、文化变革的经济基础和阶 一1 5 一 ! ! 垒塑些彗曾奎竺! ! ! ! 一 级力量。其次,条件不成熟还体现在当时国际环境的恶劣。当时,帝国主义正 处于形成、发展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历史的恶”置封闭孱弱的中 国于危亡境地,所以当时情况下,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是长期启蒙而是进行革 命;不是自由民主而是富国强兵。迫切的形势造成中国文化转受不足。再次, 历史条件不成熟还表现为缺乏一个长期安定的国内环境。经济的发展、文化 的转型乃至政治的改良,不能仅靠一场革命、一场运动来完成,还需要一个长 期安定的国内环境,尤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而当时中国,从鸦片战争开 始就外患内乱不断,革命造成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稳 定的政权,致使经济发展迟缓、启蒙运动不能持久。 第二,中国传统社会扣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习惯势力仍然十分强大,而相 形之下,新文化新思想则显得稚嫩、弱小。在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占绝大比重, 专制政治、封建主义有深厚的土壤。中国的新文化、新思想由西方引进,缺乏 本土的根基和传统的“支援意识”,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战胜传统文化、传统思 想。即便新文化在理论上战胜了传统文化,在习俗文化这个更广泛的层面上, 它也远远不能取代传统文化,传统观念仍支配着大多数人。传统文化的强大 还表现在作为第一次文化转型主力军的新知识分子自身也受到传统文化的束 缚,他们虽对西方文化全面接受,激烈地反对传统文化,但在他们的思想深处 仍怀有对西方个人主义的惧怕,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排斥。孙中山、章太炎等革 命党人,一方面以欧美资本主义为蓝图改造中国,同时又企图限镧资本主义私 人经济( 节制资本) 、限制政治民主( 军政、训政、宪攻阶段的划分。权能分家论 等) 以及主张恢复发扬传统道德以抵错西方个人主义等。即使是最激进的新 知识分子,在抨击传统社会、传统文化时,其出发点也不是个体自由。而是民 族、国家的自由,个体自由只是达到国家自由的手段。 第三,反传统与西化的困境。中国文化转型与欧洲不同,欧洲走出古典社 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得到强大的“支援意识”。中国文化转型不能借助 一1 6 一 传统,而只能反传统,因而缺乏支援意识。但借助西方文化反传统,就必然与 民族主义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