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及拖欠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捅要 在改革开放的2 0 多年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对传统计划经济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非农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十分 缓慢,农业劳动力长期绝对过剩造成农业边际生产力十分低下,农民通过农业增收的空问十分 狭小,于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于传统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开放那些长期被禁锢在农 村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向城市转移。 本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的产生过程,对农民工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以及其工资现状进行了评价 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因素,探讨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此 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农民工的产生、贡献和工资现状。研究表明,农k j 二的山现分为两个 阶段,即第一阶段农民进城限制严格时“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和第二阶段农民可以进城自由寻 找职业时“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农民工在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收敛、产业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 调整、农民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下且拖欠问题严重。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工资水平 的个人微观影响因素主要为受教育水平、年龄和打工年限;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外部宏观影响因索 主要为农民工输入地的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和市场主导部门所占比例,农民工输出地 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拖欠问题产生的原因在 于两方面,即农民: 的弱势地位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农民工的弱势地位给企业拖欠t 资提供了利 益诱导,市场秩序的混乱使得企业缺乏支付能力,从而导致拖欠问题的产生。 最后,本研究为改善农民工的进城就业状况并提高其工工资水平和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提 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水平、工资拖欠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p a s t2 0y e a r s 。a f t e rt h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 u pw a sc a r r i e do u ti nc h i n a ,e n o r m o u ss o c i a la n d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h a dt a k e np l a c e w i t ht h er e f o m ao f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y , l e v e l s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dn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i e sh a d b e e nu p g r a d e d ,b u tb e c a u s eo f t h eh u g es u r p l u sf a r ml a b o rs i z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g r i c u l t u r ei st u r d i g r a d ea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p e o p l e si n c o m eb o t hi nt o w na n d c o u n t r yh a sb e e ni n c r e a s e d t h es u r p l u sf a r ml a b o r h a v i n gb e e nc o n f i n e dt ot h el a n di nl o n gy e a r s b e g a nt ob ef r e ef r o ma g r i c u l t u r ea r e rt h ef l e x i b i l i t y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 t h es u r v e ya n a l y s e st h er e a s o n so ff a r m e r sh u n tf o rw o r ki nc i t i e s ,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 c o n t r i b u t ee n d w a g es t a t u sq u ow h a t sm o r e ,i td i s t i n g u i s h e st h ee l e m e n t si nd e t e r m i n i n g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s w a g e 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r e a s o nf o ra r r e a r a g e b a s e do nt h ea b o v e ,t h es u r v e ym a k e sac o n c r e t ea n a l y s i sf r o m t h ef o i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 t h ef i r s ts u r v e y s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h u n tf o rw o r ki nc i t i e sh a sb e e n 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s t a g e s i nt h ep r i m a r ys t a g e ,t h er u r a ll a b o r st r a n s f e rw a sr e s t r i c t e da n dt h e nt h e yc a n t r a n s f e rt h e m s e l v e st oc i t i e sf r e e t h es u b s t a n t i a le v i d e n c es h o w st h a t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e ri sak e y e l e m e n tw h a ta f f e c t st h ed e c r e a s eo f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p e o p l e si n c o m eb o t hi nt o w na n dc o u n t r y , e m p l o y m e n tp a t t e r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t h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f a r ml a b o rd e e p l y 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p r o v e st h a t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 l o w - l e v e lw a g ew e r ei na r r e a r sa te v e r yt u r n t h es e c o n da s p e c ta n a l y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o f m i g r e n tw o r k e r s w a g eb o mm a c m s c o p i c a ls i d ee n d m i c r o c o s m i cs i d e t h e r e s u l ts h o w s t h a t t h e m i c r o c o s m i ce l e m e n t sa r e l e v e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g e ,s e n i o r i t y t h em a c r o s c o p i c a le l e m e n t sa r el e v e l s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n o n - a g f i c u l t u r a li n d u s t r i e s ,t h eg r o w t h d e g r e eo f l a b o rm a r k e t ,t h ec o s to f t h er u r a ll a b o r st r a n s f e r t h et h i r da s p e c ts h o w st h a tt h er e a s o nm i g r a n tw o r k s w a g ei sd e f a u l t e di st h a tt h e yw e r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d g r o u p s a n d t h eo r d e r o f t h e m a r k e t w a s c o n f u s e d b y n o n s t a n d a r d o p e r a t i o n s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o f t h es u r v e yw i l lh e l pt h eg o v e m m s n ta m e l i o r a t e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 f a r m e r sh u n tf o rw o r k i nc i t i e sa n dm a k es o r et h es t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 l e v e lo f w a g e ,a r r e a r a g e l l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 图表目录 表3 1 1 历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量情况( 万人) 1 2 表3 - 2 历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1 3 表3 - 3 历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一1 4 表3 - 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变化1 5 表3 - 5 各省( 市) 农民工打工收入情况( 2 0 0 3 年) 1 6 表3 - 6 历年农民工与国有企业职_ = r = 历年平均工资水平1 7 表3 7 历年上海市农民工上访催讨一r 资情况表1 7 表4 - 1 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转移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状况( 2 0 0 0 年) 2 0 表4 2 历年来城镇劳动力供给与配置情况2 0 表4 3 历年分注册类型农村劳动力城镇单位就业分布情况2 6 表5 1 历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3 0 表5 2 历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 3l 表5 - 3 城镇居民与农村转移拉动力在不同类型职业的分布情况( 2 0 0 0 年) 3 l 图1 1 论文技术路线图5 图3 1 历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行业分布1 4 图4 - 1 年龄小于3 5 岁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2 0 0 3 年) 2 0 图4 2 年龄大于3 5 岁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2 0 0 3 年) 2 1 图4 - 3 转移成本为零时的劳动力转移与= :i = 资决定2 3 图4 - 4 存在转移成本时的劳动力转移与工资决定2 4 图4 5 各输入地农民工工资水平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关系( 2 0 0 1 年) 2 5 图4 - 6 各输入地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2 0 0 1 年) 2 5 图4 7 各输入地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关系( 2 0 0 1 ) 2 6 图4 - 8 各输出地农村转移劳动力月收入水平与劳均土地的关系( 2 0 0 3 年) 2 7 图4 - 9 全国分就业地域农民工月均工资水平( 2 0 0 3 年) 2 8 图4 1 0 各输出地农村转移劳动力月收入水平与劳均农机动力的关系( 2 0 0 3 年) 2 8 图4 1 1 各输出地农民工工资水平与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的芙系( 2 0 0 3 年) 2 8 i v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躲弘 帆 2 何钏月力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 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节瑾 时间:z 卯多年,月j 口日 翩躲手秽 时间:2 d d 厂年f f 月夕。同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导论 2 0 世纪8 0 年代末,粮食价格普遍下降,乡镇企业的效益持续降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 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 9 8 7 年到1 9 8 9 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4 6 2 6 元上升为6 0 1 5 元,而此时的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9 1 6 元上升到1 2 6 0 7 元。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 平,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近l o 年来农民进城务 工己成为普遍现象。根据农业部的2 0 0 2 年年底统计资料,在我国农村离开户籍所在地往城镇二、 三产业打工半年以上的约有9 2 0 0 万人,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各企业职上总数仅在8 7 0 0 万人 左右,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农民工打工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 3 左右,其中东部地区达到5 0 左 右,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预计在今后1 0 年间 将有1 7 6 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就是说前往城镇打工的农民工人数还要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在2 5 亿左右,而农村人口收入增长水平一直很低,城乡 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 9 9 7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4 6 ,增速比上年下降4 4 ; 1 9 9 8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 3 ,增速下降0 3 :1 9 9 9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 长3 8 ,增速下降0 5 ;2 0 0 0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2 1 ,增速f 降1 7 ,农民收 入增速连续四年减缓,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期间农产品价格低迷、自然灾害以及弧洲金融危机的影 响。但是即使在这种农业大萧条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仍然有所增加原因在于农民的工资性收 入的增加,从1 9 9 7 年到2 0 0 2 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就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而工资性收 入的主要增长点则是农民打工收入。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资料,现今这近1 亿左右在城市务工的农民被拖欠工资达近1 0 0 0 亿,而 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十分恶劣,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问长、工资水平低下、 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在这些问题中。农民工工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一段时间,农民 工工资拖欠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普遍重视,但是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拖欠方 面,还反映在工资水平低、工资增长缓慢和同工不同酬等方面。 在欲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原本社会保障就薄弱的农村,农民工辛勤地劳动却得不到自己应 有的报酬,这不仅是对公平,更是对效率的践踏。在建筑、餐饮、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中拖欠现象尤为明显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己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为1 0 - 1 2 个小时, 1 9 9 7 年到2 0 0 2 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从5 1 5 元提高到8 4 0 元,平均每年增加6 5 元,年均增长1 03 , 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8 4 。1 9 9 8 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5 7 3 6 元比上一年增长i15 增加5 9 元占 全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额的8 2 1 9 9 9 年农民工赍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6 3 0 3 元比上 年增加5 6 7 元,增长9 9 ,其中外出打工收入1 0 7 9 。2 0 0 0 年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增 长,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 0 1 元比上一年增加7 l 元增长1 1 2 是纯收入增量的1 6 5 ,其中外出务工收入为 2 4 0 ,比上一年增加3 7 元。增长1 8 2 ,占工资性收入增量的5 2 。2 0 0 1 年判2 0 0 2 年从椒业得到的收入从f 降 的局面扭转,但是农民收入增眭的主要米源仍是农琵工资性收入。2 0 0 1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为7 7 1 9 0 ,己,获得收 入主要靠打:_ :【= ,打工收入为人均3 7 5 7 元,比卜一年增加4 1 1 元,增长1 2 弧。2 0 0 2 年农跨t 益性收入为8 , t 02 2 元,扎中打工收入为, t 3 8 元比上年增加4 6 元增长1 1 6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3 农民收入调 查与研究) i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但是每月t 资只有6 0 0 - 7 0 0 元左右,而且为了赶订单还会加班加点,但是t 作环境却十分恶劣。 由此可咀看出农民工工资水平是极低的。 农民工的工资增长也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近十几年来,农民工的名义工资是在增加, 但是当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是在下降的。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 2 0 0 4 年撰文指出,“当消费物价指数从负的2 上升至6 ,便相当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下降了 8 。而粮食价格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也影响很大。中国的粮食价格2 0 0 3 年大幅上涨,2 0 0 4 年上 半年同比上涨了2 6 7 ,使得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所拿的名义上与过去相等的工资甚至无法维持和 过去相当的生活水平。” 最近几年,有关农民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诉讼时有发生。2 0 0 1 年初川籍农民工工赵发喜 对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补偿低于正式工的工资差额外,另索赔精神 损害补偿费5 万元;2 0 0 3 年初在武汉当环卫工的农民工涂中秋等五人对一元环卫提起诉讼原因 是环卫所不给合同工办理社会保险、跟正式工差别待遇等做法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条款。 但是由于法律的不健全等原因,农民工们的诉讼都以败诉告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主 办的正义网资料,2 0 0 3 年3 月作者石飞对江南的3 0 家企业作调查竞无一家企业是给农民工兑现 同工同酬政策的在一些企业里相同工种、相同工时、相同工作量,农民工只拿“正式工”l ,2 、 l 3 甚至更少的报酬。从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到,在我国农民工与正式 :之间的同f 不同酬现象是 十分严重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针对该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 0 0 3 年3 月2 0 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民工适用劳动法律有关问题的复函”中 第一次明确法律适用范围“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应当适用劳动法,发生 工伤事故的,应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 0 0 3 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管理 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建设部联台下发通知, 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 0 0 3 年1 2 月3 1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 入,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设部与劳动保障部联合制定了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 办法,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工程结算管理办法。2 0 0 4 年9 月7 日,据媒体报道,建筑法 征求修改意见,对拖欠民工工资者拟推出最高罚款3 0 万元的条款。在2 0 0 4 年年初全国开展了声 势浩大的集中解决拖欠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的活动,这次清理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截至到2 0 0 4 年3 月2 5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建设部等帮助农民工追回2 0 0 3 年和历年被拖欠工资2 5 38 亿元,占拖欠工资总额的7 9 1 ;其中清欠2 0 0 3 年当年拖欠的t 资1 5 68 2 亿元。占肖年拖欠t 资总额的9 6 4 5 。 从表面上看,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是从咀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 0 0 3 年所拖欠的工资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其他年份的还有很大比例的欠款没有得到归还。而且 这一次清欠行动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齐推动,主要采取的是行政手段,我们不可能长期走这 样的途径。如果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像野草一样。明年此时又卷土重来怎么办? 而且农民工工资 在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因此探寻农民工工资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农民 工工资的影响因素从根本上建立解决该问题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1 2 研究意义 1 2 1 理论意义 在素有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之称的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无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国 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产品需求量增长跟不上供给量增长, 农产品已经显得过剩,通过农业总量的扩张来为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点已经十分的 困难。农民通过打工所获得收入已经成为在农村经济不景气时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所以研究 农民工的_ i _ = 资问题成为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十分迫切的问题。 ( 1 ) 本文有助于丰富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方法形成的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对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都是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持。大多数 文献对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办法的探讨都集中在法律与制度因素上,而对该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 2 ) 本文有助于农民工工资的决定分析方法的形成。 探究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因素,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各种矛盾 与问题,分析各因素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提供理论铺 垫。 ( 3 )本文将有助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内容的丰富。 研究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需要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一方砸对影响农 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 分析,有助于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1 ,2 2 实践意义 ( l ) 分析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杜会里的各种行为都息息相关不可以被割裂,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 2 0 0 3 年,全国到乡以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9 8 2 0 万人比土年的9 4 3 0 万人增加了3 9 0 万人, 增长4 1 ;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 8 9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3 7 i , 农民工的打工收入在家庭纯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关系到农民购买力问题。据劳动与社会保 障部的测算,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劳动者每年寄回家的劳务敦就已超过6 0 0 0 亿元( 姜长云,2 0 0 2 ) , 而农民购买力的强弱关系4 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好 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2 ) 分析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利于平衡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 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地涌入城镇,这种就业竞争将工资降得极为低廉,使得农民工工资 和待遇将长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马克思说过,“失业工人的压力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 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工资过低等原因造成区域性的“民工荒”,企业由于生产计 划的确定无法在短期内提高工资,农民工则由于离开农业机会成本的增大而不愿打工。解决好农 民工工资问题。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有利于指导企业安排生产和农民就业,调节社会劳动力的 供需平衡。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 3 ) 分析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普遍发生表现出我国在保护劳动者利益上的制度缺陷。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常凯说“我们忽略了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特别是民工的权利。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说 明t 当民工的工资被拖欠时,谁必须承担责任,该如何惩处责任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是我国 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群体,他们兼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由于 户籍制度把他们的身份确定为农民,但是从他们的职业来看则应该是工人。作为城市边缘人的农 民工虽然是工人,但是他们不能享有国有企业职工那样的地位和福利待遇,没有劳动保障,没有 医疗保障,没有保险没有可以依靠的维权组织。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劳动 者利益保障机制,使其能符合建立公平、公正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的总要求。 ( 4 ) 分析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一方面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另一方面要求社会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而产生的社 会怨恨情绪也就不断升温,农民工工资长期处于极低的水平,同时拖欠民工工资也是激化这种怨 恨情绪的催化剂,不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是不可能平息人民的社会怨恨情绪从而产生许多社 会不稳定因素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工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新型 劳动群体,这个群体已经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样是这个群体,也有着对 社会的破坏性威胁,如果社会不给予重视和正确的引导,也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我们也不乏 见到农民工们因为工资被拖欠而采取的极端行为,自杀、暴力、偷盗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解 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能给予他们生存空间,平息由于收入差距带来的怨恨情绪,有助于社会 的稳定。 1 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 3 1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探讨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 因素入手,分析其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识别出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 应的政策建议。 1 3 2 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将按三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导论和文献综述 说明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目标。同时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分析其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农民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和拖欠问题分析 本部分首先将叙述我国农民工产生的背景。农民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并对我 国目前存在的农民工工资进行现状描述。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农民工工资水平 的因素利用计量模型和统计图进行检验。探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用博弈理论 分析农民工与企业间有关工资拖欠问题的博弈行为一 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 4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这部分将对以上论述进行总结和概括。首先根据咀上研究的结果,得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 论,然后依据这些结论观点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指出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技术路线如下: 1 4 研究方法 图1 - 1 论文技术路线豳 ( 1 ) 对于第一部分,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实证分析相关理论对本文的借鉴意义,建立理论框架。 ( 2 ) 对于第二部分将采用实证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统计描述法。 首先实证分析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描述农民t 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t 资率水 平和工资拖欠等方面情况,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考虑 其它相关方面,探讨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因素,利用计量模型对微观因素 影响效果的理论假设进彳亍实证检验;利用统计描述法分析个宏观因索的统计指标,并画出个统计 指标与工资水平的趋势图。以验证个宏观因素的影响效果是否与理论一致。最后剥用博弈论的 分析方法,分析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策略选择行为,探讨农民工工资拖欠更深层次的原因。 1 5 相关概念界定 农民工 顾名思义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劳动者,包括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其特 5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诧文第一章导论 这部分将对以上论述进行总结和概括。首先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得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 论,然后依据这些结论观点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指出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技术路线如下: 1 4 研究方法 图i - i 论文技术路域圈 【1 ) 对于第一部分。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实证分析相关理论对本文的借鉴意义,建立理论框架。 ( 2 ) 对于第二部分将采用实证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统计描述法。 首先实证分析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描述农民工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丁资率水 平和工资拖欠等方面情况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济茇展过程中的受化规律。以此为基础考虑 其它相关方面,探讨影响农民工工赍水平的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因素利用计量模型对微观西素 影响效果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利用统计描述法分析个宏观因素的统计指标,并画出个统计 指标与工资水平的趋势图。以验证个宏观因素的影响效果是否与理论一致。最后利用博弈论的 分折方法,分析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策略选择行为,探讨农民工工资拖欠更深层次的原囡。 1 5 相关概念界定 农民工 顾名思义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劳动者包括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其特 顾名思义是指兼具农民与工人般重身份的劳动者,包括在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其特 5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征是持农村户口但在城市、乡镇企业工作:没有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以务工所得为主要 谋生手段。统计上我们依照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农户抽样调查标准,即“在全国 县城以上城市打工达半年以上”被视为农民工。 农民工工资 在我国对工资的定义大多数为:“在一定时期里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我国国家统 计局1 9 8 9 年第一号令发布的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有以下六个部分组成:计时 工资、计件工资、经常性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 资。不包括以 下项目:按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将、有关 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有关离退休人员的开支等等。根据我国农民工的具体特点和研 究的需要本文对农民工工资概念进行如下定义;农民工工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农村劳动力由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向主要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在统计上则用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中农村转移劳 动力的人均劳动收入表示。 6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 2 1 理论研究 2 1 1 二元结构理论 第二章文献综述 二元结构理论是现代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学派提出来的,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它 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提出。然后被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经济学家加以发展,成为发展 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早在1 9 5 4 年,刘易斯( w a l e w i s ) 就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 向城镇上业部 流动的两部门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 主的农业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 剩余劳动力,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此后费景汉、 拉尼斯( h f e i g r a n i s 1 9 6 4 ) 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中的假设,在考虑工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 的基础上,完善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思想。这样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 就成为在古典主义框架下分析二元经济问题的经典模型。 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划分成两大部门,个是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的,以古老方法进行生产的部门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部门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 生产,劳动生产率和t 资水平都比前一部门高的部门,“城市l :业部门为代表。两个部门在经济 结构和收入上的差异,使得在某一确定的工资水平下( 略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生存收入) ,传统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不断转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部门,从而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随着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不断流动,滞留于传统农业部门的隐蔽性失业者被工业部门所吸收,农 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收益也会递增。拉尼斯( g r a l l i s ) 与费景汉( j o h n c h f e i ) 在刘易斯两 部门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二元经济模型,称为拉尼斯一费模型。弥补了刘易斯只把 资本积累作为现代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唯一动力缺陷认为技术进步也是1 1 业扩张的支持因素, 纠正了刘易斯模式中把要素比例看成不变的缺点同时提醒了发展中国家在扩张t 业时要防i p 过 于偏重资本密集型企业。 2 1 2 劳动力流动理论 2 0 世纪6 0 年代到7 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 m et o d a r 0 ) 针对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存 在的问题,阐述其有关人口流动的观点,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模型,针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与城 市失业增长并存的矛盾现象作出解释。 托达罗认为促使农村入口流向城市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 分析的结果,人们作出向城市流入的决策因素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预期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人们预期的收入差距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城市j 二人的实际收入水平, 另一个是流动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而该概率的大小则取决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 机会和城市失业人数这两个因素,与前一个因素成正比与后一个因素成反比。也就是说当就业 机会比较多时,即使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较小人们也会流向城市而当就业概率很低时,即使城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献综述 乡实际收入差距较大,人们也不会轻易做出迁入城市的决定。托达罗分析认为,t 业发展初期, 城镇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就业增长率大大高丁城市人口自然增艮率,创造出较大的城乡实 际收入差距和较多的就业机率,从而流入城市劳动力迅速增加。劳动力的激增会使城市劳动力的 增长率大于就业率的增长,从而使得在城市就业概率r 降,因此义会抑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入,直 到城市就业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之间重新趋于均衡。因此,托达罗认为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能仅靠 城市现代部门的扩张,而必须同时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尽量减少城乡经济机会不均等现象,在 创造城市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农村收入和增进农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一 方面就限制城市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摆脱只重视城市的偏见, 转而重视加强农村的发展。 2 1 3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元劳动力市场( d u a ll a b o rm a r k e t s ) 概念晟早是由美国两位经济学家p 多林格尔( e d o e f i n g e r ) 和m 庇奥尔( m p i o r e ) 在1 9 7 0 年提出来的,他们发现在波士顿劳动力市场中,人 力资本理论不能成为解释低工资工人收入较低的原因,因为根据他们的调查,那些收入较高的工 人与长期失业或工资水平很低的工人,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于是他们将劳动 力市场划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其基本假设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由第一劳动力市场和 第二劳动力市场两部分组成。第一劳动力市场是指一些正规部门和高技能劳动者市场,这个市场 中工人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和职业前景较好;第二劳动力市场则是指非 正规部门和低技能劳动者市场,这个市场中工人的工资较低、劳动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 暂时性。同时由于技术性或制度性因素,两个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是分割的。如果出现萧条,第一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可以到第二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要低于第二市 场。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是由制度性( 如工会) 决定,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是完全竞争市 场,工资水平由供求力量决定,工资水平极低。在西方国家中能在第一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往往是 出身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而第二劳动力市场则是贫穷的、非技能劳动者光顾的 市场,求职者多为移民、年轻人和妇女等。第一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工资福利水平高、劳动条件好、 职业前景好、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多,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则在以上各方面都相对较差,被认 为是“没有出路的工作”。 2 1 4 成本一收益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t w 舒尔获( t h e o d o r ews c h u l t z ,1 9 6 0 ) 把迁移行为作为个人的一种经济投 资过程来看待,应用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基本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认为当不同地 区之问在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且人口可以不被限制的自由流动 时,由于人们的趋利性动机人们就会从经济收入低的地区向经济收入高的地区迁移。同时认为 迁移也是一种有成本的活动即在迁移过程中由于寻找工作、交通、住房等费用的发生而支出的 货币成本,也包括因放弃原来所从事工作而发生的机会成本以及离开熟悉工作和生活环境引起的 心理成本。迁移者之所以在短期内愿意支付这些费用那是因为预期能够在长期内有更多的收益, 这种预期收益指迁移者预期通过迁移活动所能得到的收入。理性迁移者在做迁移决策时则会对预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期收益和迁移成本进行比较权衡。 2 1 5 传统新古典工资理论 传统新古典工资理论主要是以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r 资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等人提出的生命工资理论为代表。边际生产工 资理论认为工人的工资水平由其产生的边际效益决定,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他给雇主带来的边际 收益。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它的价格是由其在市场上的供需状况决定, 工资就是其供需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当供给增加时工资水平就下降,当供给减少时工资水平上升。 生命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由维持工人社会最低生活标准决定的。 2 1 6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是新古典工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夏皮罗( s h a p i r o ) 和斯蒂格利茨( s t i g l i t z ) 在1 9 8 4 年建立了一个效率工资动态模型,后来叶龙( y e l l e n ) 在1 9 8 4 年,斯蒂格利茨( s t i g l i t z ) 在1 9 8 7 年又对此模型进行了完善说明。该理论认为并不是完全由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所带来 的边际收益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工资水平所引起的经济激励效果。如果通过付给员工更高的工资 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则工资水平会升高,反之亦反。 2 1 7 马克思工资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是由生产、发展、维 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 些耗费必须得到重新补偿。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应明天也能够再在同样的经历和健 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 维持自己”:第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 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特殊商品所有者的种族 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第三是劳动者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 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的等价物”。 2 2 实践研究 谢乃文、陈文均( 1 9 9 4 )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六个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认为农 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本身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经济效益低以及国家的政策开放和 农民的观念转变。宋林飞( 1 9 9 6 ) 通过对“民工潮”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在于农村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及产业和地区比较利益的驱动。 陈治平( 1 9 9 4 ) 从1 9 9 3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和 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范小玉( 1 9 9 7 ) 通过1 9 7 9 年到1 9 9 6 年农村 9 中国农业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 劳动力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