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工 a b s t r a c t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q u a l i t yi sp l a y i n g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a r t si n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n w o r l de c o n o m y 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o c i e t y , n o to n l ya r en e e d e dl a 唱eq u a n t i t yo fr & d o r i e n t e ds c i e n t i f i c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o w n i n ga d v a n c e dt h e o r ya n dh i g ht e c h n o l o g y , b u t a l s on e e d e d ,e v e nm o r e ,l a 曙en u m b e ro f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w i t hf r u i t f u lp r a c t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w h oa r ed i l i g e n t c a r e e r - r e s p e c t e da n dh i 曲一s k i l l e d i nn o w a d a y sc h i n a t h es h o r t a g ep r o b l e mo fh i g h -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h a sb e e nah o t s p o tp r o b l e m ,w h i c hi s i na nu r g e n tn e e dt os o l v e 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w h i c ha r et h ec r a d l e so f t h e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s h o u l d e rt h ei m p o r t a n tt a s ko ft r a i n i n gt h e m b u tf o r 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 ,t h e r ei sal o n gd i s t a n c et og ot ot r a i nal a r g en u m b e r o f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w i t hh i g hq u a l i t y t h ec o l l e g e ss h o u l da l s oi m p r o v et h e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m o d e t h et r a i n i n go f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i ss y s t e m a t i cw o r kw h i c h n e e d s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r a i n i n gi n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a n dw o r ki n f a c t o r i e s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s t u d i e st h et r a i n i n go f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i nc o l l e g e s w h i c hs h o u l dg i v et h es t u d e n t st h eb a s i cp r o f e s s i o n a lk n o w l e d g e ,s k i l l ,d i a t h e s i st h a t 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s h o u l dh a v e a f t e rw o r k i n gi nt h ef a c t o r i e sf o ry e a r s ,t h e yc a n b o m e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a r g u m e n t a t i o n ,t h ep a p e r a t t e m p t st ob u i l dat a l e n t s - t r a i n i n gm o d e w h i c hi ss u i t a b l ef o r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si nc h i n a 。 t h i sp a p e ru t i l i z e si n v e s t i g a t e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d o c u m e n t i n gm e t h o d ,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 ,a n dr e c t od i s c u s ss u c hi s s u e sa s :t h ec o n c e p ta n dn a t u r eo fh i g h s k i l l e d p e r s o n n e l ,t h ek n o w l e d g e ,t h ec o m p e t e n c e ,t h ed i a t h e s i sw h i c ht h e ys h o u l dh a v e i t a l s od i s c u s s e st h ec o n c e p t ,t h en a t u r eo ft h et a l e n t s - t r a i n i n gm o d ef o rv o c a t i o n a la n d 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 t h r o u g hi l l u s t r a t i n gt h en o w a d a y sc h i n a st h e o r yo fh i 曲一s k i l l e d p e r s o n n e l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s e s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 t r a i n i n gh i g h s k i l l e dp e r s o n n e li no u rc o u n t r y i ta l s ol e a r n s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so fl i a o n i n g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t e c h n i c i a nc o l l e g e o nt h eb a s i s ,t h i sp a p e rg i v e st h ec o n c r e t e m e a s u r e so fc o n s t r u c t i n gt h et a l e n t s t r a i n i n gm o d ei n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si no u rc o u n t r y p e r s o n n e li n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f r o mt h r e el e v e l sw h i c ha r eo b j e c t s y s t e m ,c o n t e n ts y s t e ma n dg u a r a n t e es y s t e m k e yw o r d s :v o c a t i o n a la n dt e c h n i c a lc o l l e g e s ,t a l e n t s - t r a i n i n gm o d e ,h i g h s k i l l e d p e r s o n n e l 目录 导言l1 r 口1 一、选题缘起1 二、选题意义3 三、相关概念界定5 四、相关研究综述9 五、研究方法1 4 第一章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15 第一节辽宁冶金技师学院概况以及特点1 5 一、辽宁冶金技师学院概况1 5 二、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_ 1 5 第二节辽宁冶金技师学院现状调查1 6 一、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调查1 6 二、学校课程体系调查2 0 三、学校实训与实习基地的调查2 4 第二章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分析2 9 第一节高技能人才独特定位分析2 9 一、高技能人才区别与普通技能人才的独特定位2 9 二、“知识、技能、素养 三个核心协调发展3 0 第二节高技能人才课程内容分析3 1 一、课程实施:以模块化课程为主3l 二、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共存,突出实践3 3 三、课程环境:实践过程系统化和情景化3 4 第三节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保障机制分析3 5 一、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分析3 5 二、高等职业学校在合作中的优势3 6 第四节调查研究的分析结论与存在的问题3 7 一、培养目标有所偏颇3 7 二、课程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证融通3 7 三、校企双方形成的互动双赢机制还不成熟3 7 第三章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3 9 第一节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启示3 9 一、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要求3 9 二、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3 9 三、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4 1 四、高技能人才各方面应具备的总体标准4 2 第二节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的启示4 3 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4 3 二、情景化原则4 3 三、以职业为导向原则4 4 四、多元智能原则4 4 第三节对高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立标准的启示4 5 一、实训基地各种设施必须完备4 5 二、实训基地必须符合真实的工作环境4 5 三、校外实训基地按照特点进行选择4 6 第四节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展望4 6 附录4 8 参考文献6 0 后记6 3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6 5 一、选题缘起 ( 一)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 旦吉 寸口 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高文化知识,娴熟动手操作和 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技术工种队伍的核心与骨干,他们在加快产业 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不断发展 壮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体 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 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 0 0 8 年四个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 况的分析资料中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高级 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到2 0 0 8 年深圳全市的从业人员将达到5 0 0 万,其中技能 人才需求量为1 6 5 万,但是目前深圳现有技术工人数只有1 1 6 万,技师和高级 技师类的高技能人才只有1 4 0 0 多人。除技能人才总数缺4 0 多万外,高技能人 才缺口有2 5 万。据上海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去年底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上海目 前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比重仅占0 1 ,技师和高级工也仅仅各占1 1 和 1 。被调查企业反映,较理想的技术工人构成应为:高级技师占2 1 ,技师占 6 ,1 ,高级工占1 3 9 ,中级工占4 6 1 ,初级工占3 1 8 。现实离这一要求 显然存在不小的差距。1 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己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 企业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我国机械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 1 2 、 日本的i i l 。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 1 8 、日本的1 1 3 0 。高技 钟瑶,新时代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j o o s ( 3 ) l 能人才短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质量不过关。2 有数据表明,我国企业 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 0 ,不良产品每年的损失近2 0 0 0 亿元;我国科技成果转 化率只有1 5 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 9 ,远低于发达国家 6 0 至8 0 的水平;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 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高技能人才素质构成的不适应性与总量短 缺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 ( 二)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 2 0 0 6 年6 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 把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视野之中,把培养技能型 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重 要位置 。“要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以就业 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4 。可见我们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 应该做到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即按照社会、企业需要多少人以及需要什么样的 人的要求去培养。 2 0 0 7 年1 1 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 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 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指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 清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加快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还存在差距,人才培养模式需 要改革创新,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 0 0 8 年2 月颁布了关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 养示范基地的通知,通过制定一系列示范基地标准来完善基地选拔工作。基 示范基地主要从以下四类企业和院校中产生: 1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机电、信息产业、电力三个项目认定的高技能 2 邱永明全球化人才争夺战中的中国战略抉择【j 】,中国人才,2 0 0 3 ( 2 ) 3 陈献礼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 0 0 7 ,8 ,2 5 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1 2 月第l l ,1 2 ,1 4 页 2 4 、各地、各部门认为可以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其 他企业和职业院校。5 通知当中还涉及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组织保障,技能鉴 定等方面的内容。 ( 三) 典型的案例 辽宁冶金技师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工作成就,得到了国家、省、市 各级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给予充分肯定: 2 0 0 4 年1 2 月1 7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七届中华技能大赛 表 彰会上,学院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 2 0 0 7 年2 月,学院被辽宁省政府高技能人才培养协调小组批准为“辽宁省 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4 月,学院承办的辽宁省第一国家技能鉴定所被国家 劳动部评为“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 。 2 0 0 8 年6 月,学院被评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之一。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辽宁冶金技师学院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果案 例,对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难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 析。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l 、高技能人培养研究有利于科学的认识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人们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概念明确是正确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通知,劳社部函1 2 ( ) 0 8 1 2 号 思维的基本前提,对概念内涵的科学界定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只有对 高技能人才概念内涵的科学认识,才能保证人才培养、选拔、评价等各方面研 究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大批社会所需的人才。 2 、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有利于完善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理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间展开了人才的争夺战,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 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使得对这其开发、培养和使用成为众国研究的焦点,面 对制造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的现状,我国逐步开始关注高技能人 才的培养问题。与此同时,技能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开发研究、技能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成职业教育关注的又一内容,然而如何在高等职业学 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关于这方面的技能培训理论、知识技能培训理论、以及研 究能力培训还比较欠缺。因此,对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理论。 ( 二) 实际意义 l 、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我国长期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这种意识至今还影响着我国的识 人、用人制度。在我国,高技能人才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得到社会的高度重 视,这类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却不 及同等职级的其他人员。文凭至上、学历主义是我国社会现状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是造成高技能人才长期短缺的重要原因。 我国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翻开新的历史一页。高技能人才所拥有的专门技 术能够解决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有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在企业的地位举足 轻重。以高级技能人才为龙头,其优良的素质和高超的技能,能够影响和带动 中级技能人才和广大劳动技术大军全面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普遍提高。我国加入 世贸组织后,中国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而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亟待全社会重视和解决。 所以,研究和解决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时代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促进劳动者就业选择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使得就业 4 工资直逼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市场上,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明对比的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颇受青睐。在就业市场上,用 才相互选择,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标准,用人单位需要的标 能人才应符合什么条件,这些都有待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和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实行 地确定高级技能人才的定义,研究这一人才群体的职业选择和制定能力标准, 对发达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我国高等职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如何培 养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们所面对的最为直接的问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培养 目标、教学内容、保障机制必须是环环相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力 求通过一个完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 行讨论。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技能人才定义 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我国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有过许多的定义,在这些 定义中“高技能人才 与“高级技能人才 两个概念使用较为广泛。前教育部 周济部长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交流会上强调,高职教育的主要任 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 ,也不是“蓝领 ,而是“应用 型白领 ,应该叫“银领 ,这种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现场工作的内容、特点及 工作途径来界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阶层,这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标志、注 释和代表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特征。 “高技能人才 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活 动方面超过一般水平的、有才识学问的德才兼备的人。李宗尧在其主编的高 级技能人才培养中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 掌握了现代设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中级技能人才难以掌握的高难或 关键动作,并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6 这一定义为许多后来的研究者所 认同和采用。毕结礼在其主编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对高技能 人才的概念也给出了一个定义,“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 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 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具体是指具有高级职业资格以上的高 技能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7 可以看出科学的人才观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一个与普通技能型人才 相区别的特征,那就是知识技能以及创造力的训练,所以由此我国学者对高技 能人才有了许多见解,但是高技能人才的界定,学术界没有一个达成一致的定 义。高必道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技术精湛的劳动者,具体说来就是指高级技术 工人和技师,他们属于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其职责是直接动手操作。8 丁大建 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生产和服务企业中,在生产或服务一线从事那些技术含 量大、劳动复杂度高的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他们在工作中既要动脑又 要动手,既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又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9 中 国高等教育杂志评论员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 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 应用型人才。 笔者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 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 技能技师,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工作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加 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如高级钳工、高级焊工等。 复合技能型人才: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难题,并且可以 将各门技术整合进行开发研究的人员,如数控加工技师、机电一体化人才、综 合服务一体化人才、以及新兴创新和操作一体化人才等。 知识技能型人才( 心智技能型) :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 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并且 李宗尧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 1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 0 0 1 ,5 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 0 0 5 ,7 。高必道高技能人才急需培养 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4 :7 :2 7 t 大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4 :5 :5 7 6 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应对技术更新换代的技能型 本文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 识,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 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技工中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五个层次,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属于高技能人才范畴。 ( - - ) 人才培养的概念 关于人才培养的定义,学术界尚无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张振平认为: “所谓人才培养,是学校为学生建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 结构的方式,他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 1 0 而王前 新先生则认为“人才培养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 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 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也有学者认为“高职 教育人才培养是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 和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高职学生构建一个复合知识结构、综 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教育平台 。心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的表述有很多种,但未对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界定。 人才培养主要指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人才培养培养的目标、方式和方法。 对于人才培养,理论上尚缺乏公认的科学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 下三种: 目标方式说。所谓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 培养方式。 结构方式说。人才培养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 实现这种方式的结构,它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观念。 总合说。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 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对不同类型专 业人才、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合。 张振平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f 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 2 0 0 2 ,( 3 ) :6 1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1 一i i 、, , l 。l t 技术教育( 教科版) ,2 0 0 3 ( 1 0 ) :2 0 n :fu j j 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之思考l j 】,教育研究,2 0 0 2 ,( 6 ) ;8 9 7 上述三种观点都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突出了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本文将人才培养界定为:人才培养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 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计、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运行管理等构成要素。这种界定将人才培养仅限于教学活动和人格结构这个 范围内。 ( 三) 高等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概念 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高职 教育类型的个性。有关高职人才培养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可归纳为三大类:狭义 说、广义说和泛化说。 一是狭义说,即教学活动范畴观。它基本等同于教学模式,这种观点认为,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一种抽象、简约化的描述。就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属性而 言,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职 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二是广义说,即教学与管理活动范畴观。这种观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 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 三是泛化说,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 教育模式,这种观点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扩大至整个教育活动的范畴内 进行考虑。 本文的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采取狭义说,即教学活动范畴观。是指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人才发展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可操作方式和手 段,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素 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途径和运行管理等构成要素。这一定义主要将人才 培养模式界定在教学活动的范畴内。 8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在高技能人才培 养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借鉴这些先进经验,无疑对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 养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 、澳大利亚t a f e 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系统完善 t a f e 是澳大利亚技术和继续教育( t e c h n i c a la n df u r t h e re d u c a t i o n ) 的简称,t a f e 学院被公认为是政府所有的公立职业技术学院,类似于我国地方 政府所有的职业技术学院。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中澳 两国体制不同,但是,研究t a f e 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 高等职业教育不无益处。1 3 t a f e 的建立旨在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为 各行业不同岗位培养具有高文化、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8 0 年代以来, 澳大利亚通过大力推动t a f e 的改革与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技 术进步要求的、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 促进了澳大利亚高职教育的发展,适应了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受到全世界包括我国高职教 育的瞩目。 t a f e 有序运作的支撑性的标准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 它包含了义务教育后的所有教育及培训资格认证。国家资格框架统一了行业和 教育培训领域的资格标准,是对个人已经达到的学习目标,或已具备相关行业、 专业和社会所需要的能力的一种认定。从t a f e 角度上来讲,资格证书的授予表 明学员已达到了一定的职业能力要求。国家资格证书以能力为导向,每一层次 的资格认证都以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操作运用为最终目的。国家资格证书以学 员所应取得的最终能力形式进行描述,并且要求其与工作现场的实际要求以及 其他相关职业的需求保持一致。资格证书关注的是在学学员已经获得了哪些技 1 3 黄f 1 强澳大利弧高等职、教育的围际化【j 】外国教育研究2 0 0 3 ,( 7 ) 澳人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点及启示成都教育信息网 9 能,在学习了新的技能后如何将这些新旧技能有机的整合起来运用于新的环境 中。一 ( 1 ) 澳大利亚培训包 为确定在各个行业的不同岗位层次中该向受训者提供何种能力,更好的满 足行业的需要,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决定开发一系列的国家培训包。 培训包整合了能力标准、资格认证和评估技能的方法。国家培训包描述了一个 特定行业或企业的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资格认证,从能力的认定、统一的评 估标准到资格证书的颁发,培训包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规范了职业教育与培 训具体实施的每个步骤。培训包的引入将行业和职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即将 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联系起来,并规定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的最低的考核要 求,从而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统一职业教育市场。埔 ( 2 ) t a f e 的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t a f e 课程是t a f e 体系的核心内容,t a f e 课程为行业的需要而设 置,以行业的能力标准开发。t a f e 的课程是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提 出的行业标准为依据,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重且多数是以技能训练为主 的一组科目的组合。课程中所设科目的数量及内容根据证书或文凭的标准而定。 t a f e 的课程开发有明确和严格的依据,主要依据是国家培训包。培训包的引入 将行业技能需求和职业培训的目标相结合,即将能力标准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直接联系起来,并规定出学生达到能力标准所需的最低考核要求。 ( 3 ) t a f e 的教学体系 t a f e 的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的基础上的,强调加 强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 教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或模拟工作环境。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 则,纯理论的课程较少,基础课更是以实用为度,并且学生获得的学术资格得 到普遍承认。 2 、加拿大c b e 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定位 c b e ( c o m p e t e n c yb a s e de d u c a t i o n ) 即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这种模 式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或称岗位职责) 。通过有代 “马琳澳丈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启示u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0 5 ,( 2 ) 1 0 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 表) ,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 力要求。埔 ( 1 ) 职业分析图表的形成 职业分析图表,即d a c u m 表,是由从业者( 如在企业长期从事某项专业工 作,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组成某一专业的职业目标分析委员 会,将一个职业目标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两个层次的分析,分别得出综合 能力和专项能力。通常一个职业可分解为8 - 1 2 个综合能力,每个综合能力包含 6 - 3 0 个专项能力,对每个专项能力分别进行具体详尽的说明。其最终成果是一 个d a c u m 图表及说明。以此作为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依据。随着技术、 管理的进步及对从业者要求的变化,职业分析图表还要定期修订,不断满足企 业界的新要求。1 7 ( 2 ) 学习包的开发 传统模式是按学科体系确定各门课程,然后根据学科要求制定教学大纲。 而c b e 则不然。它是按照职业目标分析图表制定模块式教学大纲,再按学生不 同层次水平的要求制定出学生个人的教学计划。埔模块式大纲也称为“学习包 , 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该专项能力及其在工作中的意义;二是确定 与其相关的专项能力;三是完成该专项能力的学习活动;四是学习效果的评价 标准;五是学习的各种参考资料索引。模块式大纲的特点在于:“学习包首先 是提供给学生的,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取舍组合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包 也 是供教师指导学生用的,便于分散考核及时反映学生情况,便于及时更新教学 内容。“学习包 也为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可根据每一“学习包 的成绩选择适 应不同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帕 ( 3 ) 教学过程 c b e 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自定学习计划,即在教师 指导下,对“学习包 进行取舍组合,自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并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测,自己根据入口水平和出口期望发挥个人特 肺李春阳,杨阳加拿大c b e 职教模式对我国职、眦教育的启示【j 】,河北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王亚辉何耀民借鉴c b e 教育理论探索制图多媒体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2 0 0 4 年第l l 期 埔王诗颂加拿大职业教育研究【j 1 机械职业教育,2 0 0 9 年第7 期 憎苏海青c b e 背景下的焊接专业教育模式探索【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1 年第0 4 期 长达到不同程度的出口就业水平。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学 生不但获得求职的本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这将使学生在终身教育中受益无 穷。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还将是学生学习的指 导者和管理者。 ( 二) 我国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从2 0 世纪9 0 年代末至今,我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高职院校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这一点上人们己达成共,基本 上形成了“以学科教育为主,专业联系职业,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的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改革了按传统学科设置专业的局面。在课程模式的改 革方面,高职院校力求突破以学科系统化为主的课程模式,但从总体上看这一 改革尝试还没有取得满意的成果。在教学方面,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外 实习基地,并对传统实验室进行改造,也建设了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 学的教学环境。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的重点,建设可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理想。过去十年教 师队伍的建设,为新世纪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培养途径方面, 过去十年,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主动进行多方探索,已经形成了多种较为稳定 的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的形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折 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 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 l 、我国高技能人才研究成果 在国内,随着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 的研究正经历着由呼吁到开始实施,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经验到理性思考的 过程。较早且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的是李宗尧等主编的高级技能人 才培养一书,但该研究并未涉及课程设计问题。随着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培 养问题的关注,出现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和培养途径的宏观和中观层 ”李春阳,杨阳加拿大c 比职教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河北职业技术学校学报 1 2 面的研究。当前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微观层面上的研究,有关文献主要论及的内 容是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定位、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培养目标的定位等问题,有关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如课程、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的研究还处在探 索阶段。 2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 ( 1 ) 课程与教学方面,学科体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打破, 专业培养计划与方案中的目标标准不具体:课程改革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棘手 的问题,科目课程要求中只有泛泛的内容,没有切实可行标准与要求,教学大纲 适用普通高等教育,没有高职教育需要的具体应知应会内容和鉴定标准:课程与 职业考证之间没有逻辑联系,缺乏课程的整体设计。 ( 2 ) 培养目标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机 械化训练工人的训练,教育和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 基本上将学生全部经历用在了实践课程的训练上,培养的学生并不是高技能人 才而是比中职技术娴熟的技工,而且这种优势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消失殆尽。 以技术的娴熟来分辨高技能人才是对高技能人才定位的错误。 ( 3 ) 实习基地方面,存在着校内实训基地缺乏职场化的实战环境,难以培 养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校外实训基地难以为学校教学需要所掌控,缺乏标准化 的进程。 上述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也成为深化改革的“瓶颈”。所以, 我们以此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 革的系统理论。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建构依然是一个存在争 议的问题,有的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有的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教学计 划( 或称人才培养计划) ,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 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体系,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安排及教学方 式、方法、手段等。 通过上述对以往学者的研究,笔者将高技能人才培养总结为三个维度: 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 嘴二层级:课程体系,主要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与手段、培养途径等; 第三层级:实训体系,主要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基地、联合办学等。 本文笔者将按照以上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实证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通过文献收集对国内外高技能人才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分析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将其中优秀的成果作为本文的参考资料。 ( 二)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本溪市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 现状,通过访谈有关校领导及学校教师,总结分析了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 ( 三) 访谈法:在实证研究中,笔者运用了访谈法,将在企业、用人单位与 高等职业学校之问进行,通过两者的反馈,总结出对高技能人才在需求与供给 上企业和学校有哪些共识,以及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对分歧原意做近一步分 析。 1 4 第一章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辽宁冶金技师学院概况以及特点 一、辽宁冶金技师学院概况 辽宁冶金技师学院的前身是本钢技校,始建于1 9 5 0 年,是一所面向全国 招生的全日制技师学院。现有占地面积1 2 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 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国内流的职教教学设施,功能完善的教学楼2 座,集图书馆、会议 厅、文体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楼l 座,近四年投资亿元建成综合实验楼1 座,实训楼2 座,校园网的建成,增强了教学实力,从而使学院年培训能力可 达万余人。2 1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 7 9 5 人,其中高级工班和预备技师班学 生占在校生总数的9 0 3 。近几年,向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级工毕业生近 5 0 0 0 人,技师毕业生2 9 5 人,就业率1 0 0 。学院各专业学生参加辽宁省各项 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频频夺冠。此外,学院作为本溪市企业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