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郑振铎藏书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2 0 0 5 3 5 1 所呈交的论文( 论文题目:郑振铎藏书考)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里堑:垒丝指导教师签名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本篇论文以郑振铎的全部藏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通过参阅各种文献资料,尤其注重对郑振铎本人著作的文本解读,并运用实地 考察、比较的方法来对郑振铎藏书做了一个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藏书缘由、 藏书概况、藏书来源及类型、藏书版本价值、藏书思想、藏书影响这六方面来进行 研究。本文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培养了郑振铎的爱国 思想,而这也正是他不辞辛劳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为保存祖国文献而藏书的坚实根源: 其自身对文学的热爱,促使他为了研究和应用收藏了大量的书籍。由于他本身很讲 究版本,故收藏的书很有版本价值。他还开创了大力收藏图版书的先例。此外,他 以远大的眼光认识到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批判了“佞宋 的传统观念并重视收 藏明清文献,这有力地保存了物质文化遗产。他这种不厚古薄今的思想对我们今天 保存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亦有启迪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郑振铎藏书西谛书目藏书版本价值藏书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i st or e s e a r c ha l lt h eb o o k sh o u s e db yz h e n gz h e n d u o i tr e f e r st oa l l k i n d so fl i t e r a t u r ec o n c e m e da n ds p e c i a la t t e n t i o n sa r e 百v e nt o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 w o r k sc r e a t e db yh i m i th a sm a d eas y s t e m a t i ca n dd e e pr e s e a r c hi n t oh i sh o u s e db o o k s b ym e a n so fc o m p a r i s o na n do b s e r v a t i o no nt h es p o tu n d e rt h ea c a d e m i cf o u n d a t i o nb y t h ep r e c e d i n gs c h o l a r s i td i v i d e si n t os i xp a r t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a u s eo f h o u s i n gb o o k s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h i sh o u s e db o o k s ,t h es o u r c e sa n dt y p e so f h o u s e db o o k s ,t h ee d i t i o nv a l u e o fh o u s e db o o k ,t h et h o u g h ti nh o u s i n gb o o k , 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h o u s e db o o k s i t r e v e a l st h a th i sp a t r i o t i s mw a sc u l t u r e db yh i s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h i ss p e c i a lt i m e s , a n di tw a su n d e rs u c hf e e l i n gt h a th et o o ka l lh i se f f o r t sa n de v e nr i s k e dh i sl i f et ok e e p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o fh i sm o t h e rc o u n t r y h i sp a s s i o nf o rl i t e r a t u r es t i m u l a t e dh i mt oc o l l e c t l a r g ea m o u n to fb o o k sf o rr e s e a r c h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b e c a u s eo fh i se m p h a s i so nt h e e d i t i o n ,t h eb o o k sh eh o u s e da r eo fg r e a te d i t i o nv a l u e i tw a sh i mw h oi n i t i a t e d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o fp i c t u r ee d i t i o n s ,a n di tw a sh i mw i t hh i sb r o a dh o r i z o n s ,w h oc r i t i c i z e d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i d e ai nw h i c ht h es o n ga n dy u a ne d i t i o n ( 宋元版) w a sf a v o r e da n dw h o r e a l i z e dt h a tt h ec u l t u r a lm a t e r i a lh e r i t a g ei si r r e p r o d u c e a b l ea n dt r i e dh i sb e s tt oc o l l e c t e d l o t so fb l o c k - p r i n t e de d i t i o ni n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w o r k s c r e a t e db y t h e mi nt h a tt i m e s ,w h i c hh a sc o n t r i b u t e dal o tt ot h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p r e s e r v a t i o n s u c h i d e a sc a na c ta sa ne r d i g h t e n e d l i g h tf o rt l l e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o c i a l i s tc u l t u r e ,a n dt h i si s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t h e s i s k e y w o r d sz h e n gz h e n d u o ,h o u s e db o o k s ,b o o k sc a t a l o g u eo fx id i ( 西谛书 目) ,e d i t i o nv a lu eo fh o u s e db o o k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h o u s e db o o k u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便进入了文明时代。书籍,作为文字的载体,在人类发展 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而且也是前人思想 的凝结和体现。因而它也就带上了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也正是如此,藏书家郑振 铎他从不称书为“它”,而是称之为“她”,有时也称为“他”。他是把书当作人一样 来尊敬。因为书中跳跃的是人的思想,人的灵魂。也正由于这种情感因素的作用, 郑振铎把收藏书作为其人生的追求,也才有了后来捐献给国家的如此之多、之有价 值的书。 本篇论文正是以郑振铎收藏的全部书为研究对象的。通过对郑振铎藏书思想、 藏书藏书概况、藏书来源及类型、藏书之版本价值、藏书思想、藏书影响的研究来 对郑振铎的藏书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挖掘其藏书特色,并明确其藏书对保 存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 第一章绪论,概述前人对郑振铎藏书的研究状况,指出不足之处:并综述 文献资料,提出研究课题和意义。 第二章藏书缘由中,引入孟子“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来揭示其藏书缘由。 本章有两节。第一节从时代背景来分析。这里重点指出此时代背景的特殊性:郑振 铎出生于戊戌变法发动和惨败的那一年,他的中年时期又是处在中国最艰难的抗日 战争时期,这些经历易催发其爱国思想的产生并为其藏书提供条件。第二节从其自 身特质来分析。这里从其兴趣爱好和浓厚的爱国思想两方面来阐述。因其从小就喜 欢读书,促使了他后来为读书的需要而去收藏书。浓厚的爱国思想亦是支撑其在艰 难的抗战时期做着艰辛的收藏书籍的工作。 第三章藏书概况中,第一节先明确其藏书目录西谛书目的由来、内容 及郑振铎为自己的书所编的目录,从而大体上把握有关于郑振铎藏书的状况;第二 节中根据自己到长乐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以及跟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负责人的交谈并结 合郑尔康、王炳根、徐雁等人著作中关于郑振铎全部藏书的记载对郑振铎藏书总数 作一个估测,以便为下文进一步藏书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确切的数据。 第四章藏书来源与藏书类型中,第一节“藏书来源 主要是依据郑振铎劫 中得书记和西谛题跋、吴晓玲西谛书跋、徐雁中国旧书业百年等书中 所记载的材料弄清其藏书来源,其来源主要有四种:购买、赠贻、抄录和相易。这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么丰富的来源,为郑振铎收藏大量的书提供了条件。第二节“藏书类型中,对其 所藏的历代诗文别集及总集、词、曲、小说、书目、版画、变文、各种政治经济史 料等书,都从特点及作用方面作了阐释。 第五章藏书版本价值,为本篇论文的重点。主要从版本的角度来分析郑振铎 所收藏的书的价值。本章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分析其版本价值。第一节中从版本的最 高要求善本来说。这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持西谛书目与藏园群 书经言录、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善本书所见录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这四 本收录我国古籍善本的书目相校对,发现西谛书目中有不少被它们所收录,可 见其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第二种方式是从郑振铎自编的两本善本书目西谛所藏 善本戏曲目录和西谛所藏善本书目来看其藏书之版本价值。前者为郑振铎于 民国二十六年( 1 9 3 7 年) 所编,为线装书,凡一册,共2 0 页。现藏国家图书馆, 类属“普通古籍。我从国家图书馆复印了此本。后者为郑振铎于民国三十七年( 1 9 4 8 年) 所编,现也藏于国家图书馆,类属“普通古籍”,其为散页,凡四页。我从国家 图书馆复印了第一页和扫描了后三页。第二节从收藏“异本”这个角度来看其版本 价值:搜集“异本 ,重视“异本”的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是我国版本界的传统。 早在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受命整理国家图书时,就开始重视版本。郑振铎正是继承 了这一传统,收藏了不少的“异本 ,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第三节从所收藏的抄本、 稿本、孤本、禁书、初刻本、原刻本、罕见本来看版本价值。第四节从所藏戏曲旧 本和版画来看版本价值:因为郑振铎在戏曲旧本及版画方面用力至多,故收藏到不 少有价值的版本。在戏曲方面,其收藏的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成就最 大。此外,如古杂剧存二种二卷( 明王骥德编、明万历间顾曲斋刊本) 和重刻 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杂剧二卷( 元王德信撰、明隆庆万历间建安刘氏乔山堂刊本) 等等也都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版画方面,主要从郑振铎收藏版画的标准来分析其 版本价值。其标准有以下几种:或因其为原刊本、或因其本身版本罕见;或其图版 刊刻精致、或其为明版;或为某一大家所作;或其图版刊刻精致等。这里佳品亦多。 另外,还从郑振铎藏书最主要来源书店讲究版本这一点来补充论证其所藏书的 版本价值。 第六章藏书思想中,分列两节来探讨。第一节探讨其“为研究和应 用而藏书的思想,在这一节中也主要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之后再择要介绍 几部作品如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来说明藏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书对创作的重要性。第二节分析其“为保存中国文献 的藏书思想。在这节中,对 郑振铎在抗战八年中为自己收购书和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 为国家收购书做了阐 述,从中可见郑振铎拳拳的爱国之心。 第七章藏书影响中,分三节来阐述。一二两节分析了其藏书的两大影响即 开创了大量收藏版画的先例和批判“佞宋 观念、重视收藏明清文献及保存物质文 化遗产;第三节则从同时代人及后人对郑振铎藏书的评价来体现其藏书的影响。 本文的创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去长乐博物馆实地考察及从跟国家 图书馆古籍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本文的论 述建立在比前人更加真实可靠的资料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第二:主要在藏书版本价值的考证分析上。本文能从“版本的最高要求善 本 、从收藏“异本”、从“所收藏的抄本、稿本、孤本、禁书、初刻本、原刻本、 罕见本”、“所藏戏曲旧本和版画及藏书主要来源书店讲究版本这么多角度来 挖掘其藏书的版本价值,可以说是比前人做的更加细致、更加深入,从而使其版本 价值体现得更全面,有助于后人学习和借鉴。 第三:主要在藏书影响的论述上。郑振铎以远大的眼光认识到物质文化遗产不 可再生,批判了“佞宋 的传统观念并重视收藏明清文献,这有力地保存了物质文 化遗产。他这种不厚古薄今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保存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亦 有启迪作用。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郑振铎( 1 8 9 8 年1 9 5 8 年) ,字警民、铎民,笔名西谛,郭源新等。祖籍 福建省长乐县( 今改为市) 首占乡,生于浙江温州。他是中国“五四时期涌现出 来的著名的学者、文学编辑家、教育家、翻译家、考古学家和藏书家等。其一生在 中国文学创作、古籍整理、美术、考古、民俗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 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学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文化部文 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 委员、考古学组组长、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文学组组长、文化部副部长,并多次 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不幸的是,1 9 5 8 年1 0 月1 8 日,他出国访问所乘坐的那架飞机在前苏联楚瓦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卡纳什地区上空失事,他同全机人员全部牺牲。他的家属遵照其遗愿把他所收藏的 将近十万册图书全部捐给了国家,入藏北京图书馆( 今国家图书馆) ,实现了“书生 报国 的宏愿。 1 1 对郑振铎藏书研究概述 对于郑振铎的研究,前人往往偏重于他在现代文学创作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在古文献方面的成就却比较少涉及或者说强调的还不够。就现 有资料来看,陈福康先生是致力于研究郑振铎的专家。他编写了一代才华郑 振铎传郑振铎传郑振铎论、郑振铎年谱和编选了回忆郑振铎等等, 丰富了大家对郑振铎的认识。不过即便是他,也还没有写出关于郑振铎藏书的专著。 而关于郑振铎藏书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单篇文章中:如巴金怀念振铎、赵家欣回 忆与怀念、王长英嗜书成学者爱国为勇士、郑尔康父亲的书斋、郑尔康 父亲与书:记郑振铎同志和他的藏书与座文化宝库的抢救经过、吴晓玲 序、陈福康西谛先生与书目工作、熊光荣郑振铎对古籍文献的搜集 与整理等等。而这些大多是着眼于其藏书的某一方面,关于其藏书的全貌还未能 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因而对郑振铎藏书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迸一步的深化和 挖掘。另外通过查阅“万方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之“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关 于郑振铎的论文共有5 篇,其中四篇是从其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来论述的,如论 郑振铎的文学史观、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翻译家郑振铎研究郑振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铎编辑出版思想研究:只有谈郑振铎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贡献这一篇论文对其 藏书有所论述,但不够深入。鉴于此,做一篇郑振铎藏书考的论文是有必要的。 1 2 对本论文文献资料的综述 就目前所知而言,郑振铎的学生吴晓玲同志对其藏书方面的研究所作的最大的 贡献就是通过整理郑振铎手稿及其著作,整理出版了西谛书跋。此书收录了六百 四十多则郑振铎先生的题跋,这些题跋不仅真实而详细地记载了他题跋时的时代背 景及其思想感情,而且对每本书的版本都作了分析和评价,其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反映了郑振铎在版本目录学上的造诣,对后人研究版本目录亦有学习和借鉴之处。 此外,这本书的“案语 部分乃是吴晓玲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而整理出来的,其对 题跋中所涉及的人物、事类做了简单介绍;还对书籍的存佚、归属、版本和著录情 况都作了交代。故此书是本篇论文很重要的资料。对于本文中“藏书之版本价值 的探讨,主要是借助藏园群书经眼录、自庄严堪善本书目、善本书所见绿、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这些资料。因为它们都是收录我国古籍善本的书目。这对藏 书版本价值的论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还有像叶德辉书林清话、叶昌炽藏书纪 事诗是研究藏书的重要理论资料。而郑振铎的著作如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 中国文学研究、中国俗文学史、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中国古代木刻画史 略劫中得书记、西谛题跋等以及陈福康对其所作研究而编著的书如郑振 铎年谱、郑振铎论、一代才华郑振铎传等也是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此外 像日记、书信也是很重要的研究资料。本篇论文所参考的为郑振铎日记全篇( 郑 振铎著、陈福康整理) 和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 刘哲 民、陈政文编) 。另外像北京图书馆( 今国家图书馆) 为其线装古书所编的西谛书 目以及郑振铎自编的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西谛所藏善本书目等都是重 要的目录资料。 故本篇论文在参考以上这些资料后,欲通过对郑振铎藏书缘由、藏书概况、藏 书来源及类型、藏书之版本价值、藏书思想、藏书影响这六方面的研究来填补前人 对其藏书研究的空白,以期对郑振铎藏书作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 过对其藏书版本价值多角度的分析,能够全面而深入地反映其版本价值,亦见郑振 铎在目录版本方面的造诣,其独到的见解对立志于研究版本目录的人来说不无裨益。 第1 章绪论 铎在目录版本方面的造诣,其独到的见解对立志于研究版本目录的人来说不无裨益。 郑振铎以远大的眼光认识到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批判了“佞宋”的传统观念并 重视收藏明清文献,这有力地保存了物质文化遗产。他这种不厚古薄今的思想对我 们今天保存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亦有启迪作用。 3 一 第2 章藏书缘由 第2 章藏书缘由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针对中华古代文论史文学接受的本质问题,首先提出了“以 意逆志 的观点。进而他在谈到解诗如何才能达到“以意逆志 ,提出了重要的“知 人论世的方法。它是指在解读一部作品时,也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 还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为人。也就是要实现“作品( 诗、文、词) 作者( “知人) 时代( “论世”) 三者的统一。这对今天的我们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因此,要研究郑振铎藏书缘由及其特色,我们也可以用这种“知人论世 的方 法。下面将从郑振铎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的特质这两方面来阐述。 2 1 时代背景 2 1 1 郑振铎诞生年代的特殊性 郑振铎于- - k 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七) 诞生在浙江 省永嘉县( 即温州) 。这一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发动和惨败的年头, 中国正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悲惨时刻。温州他出生的地方,早在1 8 7 6 年( 清光绪二年) 9 月1 3 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时被帝国主义强辟为通商口岸,并 作为外国领事官驻扎处所。因此,他从小就在那里目睹了外国传教士、商人和“领 事官 的种种劣迹,也更能清楚地看到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的侵 略。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他后来爱国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 1 2 郑振铎中年生活年代的特殊性 2 0 世纪3 0 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由日本法西斯军队全面入侵中国 本土而引发的八年抗日战争,是一场空前规模、空前残酷的反侵略战争。日本帝国 主义不仅用飞机轰炸我们的国土,而且还用其法西斯主义来毒害我们的思想。不仅 如此,国民党政治上的“白色恐怖 、军事上的“攘外必先安内 、经济上四大家族 的大肆搜刮和文化上的法西斯专政,这些都更加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危 险境地。 关于当时的情形,郑振铎在蛰居散记中是这么描述的:“早上出去做事的人, 带着自己的生命和运命同走,不知晚上能不能回家。等到踏进了自己家门口,才确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切的知道,这一夜算是他自己的了。”【1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谁的生命能够得到保 障呢? 一个人连如何生存下来都成了问题,又怎么会有精力去顾及平常珍藏在家中 的书籍呢? 于是,大量的书籍流散于这个硝烟弥漫、白色恐怖横行的乱世中。这就 为郑振铎大量收藏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2 2 自身特质 郑振铎之所以收藏书,除了上述时代背景特殊性的原因外,还源于他的兴趣爱 好和其浓厚的爱国思想。 2 2 1 郑振铎的兴趣爱好 郑振铎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曾说:“余素喜治流略之学,童稚时,即手录汉书艺 文志及隋书经籍志,时自省览。后得八史经籍志,乃大喜,类贫儿暴富。” 【2 1 从这我们可看出他从小就渴望了解先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希望能在精神上与前 贤对话。后来,他在1 9 5 1 年5 月写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的跋时说“我在读中学的 时候,就喜欢历史。 不过,那时的郑振铎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幸好他的初中同学 陈闳憩家里有丰富的藏书,他便去借来看。那时他对书的痴迷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他的这种兴趣促使他日后因读书的需要而去收藏书。 正是他喜好读书的缘故,使他有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生经历,对其以后收 藏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他在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的时候,位于北京热闹的米市 大街的金鱼胡同口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这个可供读书的地方深深吸引了他。那 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有七八个玻璃橱窗的书,其中以关于社会学和社会问题的 书及俄国文学名著( 英译本) 为最多。出于对书的痴迷,既非会员亦非信教徒的他 ,几乎天天都去那里看书。也就是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俄国的小说和戏曲,并 被深深地吸引了。这对其以后着力收藏戏曲和小说书不能说没有推动作用。后来, 一九二七因遭到政治迫害避难欧洲时,他便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巴黎国家图书馆 中的中国小说与戏曲浏览了一遍,并撰写了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中国小说与戏曲 【3 】的长篇研究报告。他在八月十二的日记【4 】中写到:“总算将五十天以来在巴黎所孜 【l l 郑振铎。蛰居散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 9 8 2 :4 2 【2 1 陈福廉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8 :1 2 f 3 】谢灼华评此文“郑振铎的这篇小说提要,虽著录种类较少,但内容比较丰富,且多为国内较少流传之版本, 故参考价值较大”此见谢灼华。中国文学目录学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6 :2 3 8 | 1 欧行日记 ,见郑振铎、陈福康郑振铎日记全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 0 0 6 :5 9 第2 章藏书缘由 孜搜读的东西,作一个结束,作一个报告。其中颇有些重要的材料在内,虽然文章 写得质朴无华,而其内容则甚可注意。预料发表后,当可引起许多人的研究和讨论。” 这篇文章寄回国发表后,果然受到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视。连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等 人也常常称赞与引用此文。 郑振铎还有一个兴趣爱好。那就是他从小就很喜欢搜集各种奇异的玩意儿,比 如破铜烂铁之类的东西。后来,由于喜爱读中国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岳传:红楼梦等等,他对三国演义、岳传的人物像等的纸烟画片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有了搜集的念头。他曾为了要得到j 张罕见的画片,不惜花费 了新年时压岁钱的一半。对此他并不后悔,倒是很满足。这种兴趣爱好促使郑振铎 后来大力收藏在当时还不被世人所关注的木刻画。 以上这两种兴趣爱好为郑振铎收藏书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前提基础。另外,我们 也可从他在1 9 4 4 年9 月3 日写清代文集目录跋时说的一段话看出他对收藏书的 态度:“予素质恬淡,于人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 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这段 话一则表明了郑振铎的世界观,二则表明其人生追求。从郑振铎对于书的“得 与 “失 的心态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郑振铎是多么珍惜书啊! 此外,他对书亦是 充满无比崇敬之情,这表现在他从不称呼书为“它”,而是用“她”,有时也用“他 。 这与绝大多数人是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失为一种创见! 他是把书当作“人” 一样来尊重的。因为他认为书中所跳跃着的是人的思想,是人的灵魂! 正因为如此,他把收藏书当作人生的乐趣:“夕阳将下,微飕吹衣,访得久觅方 得之书,挟之而归,是人生一乐也。 2 2 2 浓厚的爱国思想 2 2 2 1 少年时期爱国思想的萌芽 郑振铎少年时期爱国思想的萌芽,主要是受到其祖父的影响。 “振铎 这个名字是由郑振铎的祖父起的。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司 马振铎,群史作旗。 淮南子时则训日“振铎以令于兆民。”铎,古代的一种大 铃,盛行于春秋至汉代:振,即振动、摇动:“振铎 就是摇动大铃发出洪亮声音的 意思,寄寓“唤醒民众”的深意。从这命名可见其祖父就是希望他做一个爱国、报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的人。那么,他的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里,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郑振铎的家世。对此,郑尔康曾于1 9 8 6 年9 月1 9 日在郑振铎年谱序言中写到“他( 父亲) 早年的情况和家世,我们就知道得很 少,甚至至今我们( 包括在世时的家母) 对祖父和曾祖父的名讳以及生卒年等都几 乎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在我国现代知名作家中恐怕是鲜见的。 这个家世问题一 直至陈福康先生在1 9 9 6 年1 月把一代才华郑振铎的书稿交到上海人民出版 社的第二天,他应福建长乐郑振铎纪念馆筹建组的邀请去郑振铎祖籍访问时才弄清 楚的。“直至最近,在首占父老乡亲的努力下,终于发掘出一些线索。方知他的祖父 名承晟,字允屏,号绍平,生于咸丰己未正月初七( 一八五九年二月九日) 。祖父生 有三男三女:长子即郑振铎的父亲,名庆成,生于光绪辛巳四月十七日( 一八八一 年五月十四日) 。次子名庆晋,生于一八八二年,大概较早便去世了。三子名庆,字 莲蕃,约生于一八九零年,死于一九三四年,早年曾赴西班牙留学,归国后在北京 外交部任检事等职。祖父的三个女儿,皆不知名字。长女后嫁福州陈家j 据说陈家 的父亲在云南大理府任知府。二女后嫁福州李家。三女生下不久即送给人家当养女。 从长女的婚配和三子的留洋来看,早先这个家庭的经济景况应该是很富裕的;但不 知是什么原因,又很快破落,竟至将小女儿也送人了。”【i j 至此,世人终于得知其 家世情况。而在这之前,亦有南山张善贵先生和福建省作协名誉理事、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赵家欣先生对此进行研究过,但终因条件限制而未能成功。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对郑振铎的祖父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郑振铎的祖父“年 轻时由福州跟随在温州当道台的表亲到温州当幕友,在道台衙门内做抄写工作。后 来被委派为铜山岛海防小官。”( 据郑振铎大妹郑绮秀回忆) 【2 j 又据郑振铎后来回忆 小时候家中祖父藏有黄帝魂新民丛报浙江潮等书刊来看,大致可推测他 的祖父也是一个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分子。当时家里收藏的浙江潮中国魂新 民丛报等凡能读到的书,郑振铎都不止读了一遍。这些书对其爱国思想的形成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他催发t j l 时郑振铎的爱国思想的萌芽,并为其日后 为国家收藏书打下思想基础。 其实,郑氏一房在明清两代出了好几个做官的。在明代,郑氏一房出了位官 i u 陈福康一代才华郑振铎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6 :l 一- - 2 1 2 1 陈福康郑振锑年谱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8 :i 第2 章藏书缘由 至刑部侍郎的大官。那就是郑氏第七世祖郑氏威。他为明嘉靖己丑( 1 5 2 9 年) 进士。 “约九月底,回福州家乡葬祖,去一个多月,约1 1 月初回上海。 【l 】这是郑振铎唯 一一次的返乡之行。此行住在祖厝,“岱阳郑氏宗祠”就在其祖厝的左侧,祠中第七 世祖郑氏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品格,也会对郑振铎的思想产生影响。而在清代, 郑氏一房出了五个进士,算旺族。其分别为:高祖父郑元璧( 字用苍) ,清道光二十 年庚子科进士:堂高伯祖父郑琏( - 7 用桐) ,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进士:堂叔祖父 郑筹( 字允展) ,清光绪九年癸未科进士:堂叔祖父郑铰( 字允铿) ,清光绪十五年 乙丑科进士;堂叔祖父郑叔忱( 字允迪)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进士。【2 l 故作为名门 之后的郑振铎易萌发爱国思想。 2 2 2 2 中青年时期爱国思想的升华 郑振铎的爱国思想,是以参加“五四 运动为出发点首次表现出来的。当时, 作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 今北方交通大学的前身) 的学生代表,郑振铎和兄弟院校 的代表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瞿世英等一起,积极参加了这场以“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反对签署巴黎和会协议、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为目标的反帝爱 国运动。郑振铎还被推选为“福建省抗日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之一。 而郑振铎爱国思想上升到最高度的则体现在由日本法西斯军队全面入侵中国本 土而引发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都很清楚,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规模、空 前残酷的反侵略战争。在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到处都陷于灾难中。这当中,尤以 古旧书籍遭到的灾难为大、为重,也尤以上海为典型。这是由其当时所处的环境所 决定的。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起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为止,上海在这段 时期内除了苏州河以南的所谓英美等国的“公共租界 和法租界暂时未被占领外, 其他地区已全部被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攻占。而这块四周被日军包围的暂未被占领的 地方便被人们称为“孤岛刀。这时,一那些沉重并且不容易携带的古旧书籍便成了人们 最先抛售的对象。于是,一些私人所藏的珍版古书就纷纷冒了出来,往日极其不易 见到的“善本、“孤本 等,现在却散布在大街小巷顿时,上海成了一个南 方抛售古籍的集散地。在那时,日本人及美国各大学也都派人携带巨资前来上海收 购。不过,最令人憎恨的则是有些中国书商,他们大发“国难财 ,把收购来的古书 高价卖给日本人或美国人以赢利。 【i i 陈福康郑振铎年谱。上海:书目文献出版杜。1 9 8 8 :5 7 f 2 】此录自长乐市博物馆: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3 8 年3 月8 号,郑振铎偶从报纸上读到以下- - 贝j j 电文。- 贝j j 为 哈瓦斯社华盛 顿航讯】: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组主任赫美尔博士,昨晚就中国图书输入美国情形, 发表谈话,略论:“中国珍贵古书现正源源流入美国,举凡稀世珍本,珍藏秘稿,文 史遗著,品类毕备,国会图书馆暨全国各大学图书馆中,均有发现。凡此善本,输 入美国者,月以千计,大都索价不昂,且有赠予美国各图书馆者,盖不甘为日本人 所攫,流入东土也。即以国会图书馆而论,所藏中国图书,已有二十万册。为数且 与日俱增。由此种情形观之,该国时局今后数年内,无论如何变化,但其思想变化, 必可绵延久远自今而后,或将以华盛顿及美国学府为研究所矣”。另 - - 贝j j 为【路透社七日华盛顿电】: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组主任赫美尔博士称:“极可 珍贵之中国古书,从战火中保全者,现纷纷运入美国无论中国如何,然寄托 于文字中之中国灵魂,将安然保全于美国,故中国之局势,将与罗马陷落致使欧洲 发生四百年黑暗时代之情形相似”。看完这两则电文,他已悲痛不已! 且不说国土 被抢占,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现在竞连在劫难中幸存的记载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 文典史籍,也要流失到海外异邦。这种“楚弓不能楚得”的惨状,难道不是每个炎 黄子孙的奇耻大辱吗? 面对这种“文流异邦、史归海外”的情景,郑振铎感到痛苦和愤慨至极。他曾 喝酒抽烟借以消愁解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痛定思通之后,他决定走 入古书市场,为保存中国文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那时的他就抱定了中国必胜的信 念并坚信将来要建国就一定需要这些文典史籍。因此,正如他在求书日录序 中所说的那样:“我要把这保存全民族文献的一部分担子挑在肩上,一息尚存,决不 放下,从此便脱去了西服皮鞋,换上了青布长衫和圆口布鞋,秉承了西汉名将霍去 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的思想,开始了八年漫长的迁徙流离的生活,奔走在抗 战的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祖国的宝贵文献,以“一介书生特有的方式来为 处在最困难时期的祖国做贡献。 第3 章藏书概况 第3 章藏书概况 在上章探讨了郑振铎藏书缘由后, 藏书目录西谛书目的由来、内容, 文对其藏书进行研究。 这一章主要来谈谈其藏书的概况,以明确其 并对郑振铎全部藏书作一个估测,以便于下 3 1 西谛书目的由来、内容及其它 “西谛 是郑振铎的笔名,是“振铎 二字英文缩写“c t ”的译音。此笔名 最早见于1 9 2 1 年5 月1 0 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创刊号文学的定义一文署 用。郑振铎于1 9 5 8 年1 0 月1 8 日逝世后,他的妻子高君箴女士以他生前常说的“我 的这些藏书将来都是国家的 这句话作为他的遗愿,将这些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入藏北京图书馆( 今国家图书馆) 。中央文化部为此向其家属颁发了褒奖状。郑振铎 的全部藏书入藏该馆后,。即根据中央文化部在褒奖状中所承诺的“在北京图书馆设 立专藏”,很快就在该馆开辟了“西谛藏书室”。北京图书馆根据其家属捐献 的全部藏书和家中原有的“书目”编辑了西谛书目,于一九六三年十月文物出版 社第一次出版。 西谛书目由五卷组成附西谛题跋【l l 卷。书前有赵万里先生于1 9 6 3 年 6 月作的西谛书目序。且还附十四幅图版。此书依四部分类:卷一收“经部”书 2 0 5 种和“史部”书1 1 4 8 种,全卷共1 3 5 3 种;卷二收“子部”书共15 3 4 种;卷三 至卷五皆收“集部”书,卷三为“集部上 书共收1 6 8 4 种;卷四为“集部中”书 共收1 5 6 9 种;卷五为“集部下 书共收1 6 0 2 种。五卷总计7 7 4 0 种。在这五卷中, 其中目录类二百九十五种、艺术类三百三十四种、小说类六百八十二种、诗余类( 词 类) 五百五十种、曲类六百六十七种、弹词鼓词类二百八十九种、宝卷类九十一种, 这些总计2 9 1 3 种,占全部藏书的3 7 。7 。而这些书正是郑振铎最喜欢收藏的,从 这西谛书目中也能反映出来。另外,明别集类三百o 六种、清别集类七百六十 二种和总集类八百。一种,亦见其治学特色。 然而,西谛书目所收入的并非是郑振铎藏书的全部,只是他的线装书部分。 外文书及通行常见的旧版书和新版书均未收入。总计七千七百四十种。这数字与郑 i l l 此共收录1 7 3 种题跋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尔康先生所记的数目吻合。“父亲藏书以历代诗文集、戏曲、小说、弹词、宝卷、民 间文艺、版画和各种政治经济史料为主,范围十分广泛。除去外文书不计,通行常 见的旧版书和新版书以及毁于战乱( 包括卖掉的) 的以外,总数还达七千七百四十 种之多。 【l 】此外,赵万里先生于1 9 6 3 年6 月为西谛书目作的序中说到“西谛 藏书的主要类别,有,范围十分广泛。除去外文书打算另编专目,通行常见 的旧版书和新版书暂不列入,总达七千七百四十种。从这亦可得知西谛书目所 收的并非其全部藏书。然而一直到现在,连收藏郑振铎全部藏书的国家图书馆未曾 为他的全部藏书编一个总目。据馆内工作人员声称,有些书还来不及编目便被借出 去了,结果丢失了,从此便无从找寻其踪迹。还有些外文书籍根本不知其踪迹。这 些都造成了没法对其全部藏书进行编个总目。因而这本西谛书目是目前我们所 能了解到的世人为郑振铎的大部分藏书进行编目的唯一的目录书。 此外,郑振铎本人也曾为自己的藏书编过不少书目:1 9 2 6 年他编了西谛所藏 弹词目录,这是他最早编的一本书目,现存于国家图书馆:抗战前期,他曾出版过 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和西谛所藏散曲目录两本书目;抗战胜利之后,他 又编了西萧所藏善本害目,但并未出版。解放后,他的劫中得书记于1 9 5 6 年1 0 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前有1 9 5 6 年8 月7 日在青岛所作的新序。 此书由三部分组成:劫中得书记( 收有8 9 种书) 、劫中得书续记( 收有6 0 种书) 和三个附录( 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清代文集目录序和清代文集目 录跋) 。他还编有 害目目鲸、西葡手抄目缘、西蒜手编者影目缘、西旆手 编宋刊本元刊本抄本稿本明刊本目绿、西旆所编钞稿明刊本目缘等书目。以上 这五种现在都作为普通古籍庋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浏览室。此外,根据吴晓玲西 旆书跋中“谨案 的记载,郑振铎还编有以下这些书目:长乐郑氏纫秋山馆行箧 书目一卷( 藏北京图书馆,2 3 2 种) 、纫秋山馆行书目一卷( 藏北京图书馆,9 1 2 种) 、清代文总集书目、所见古书录稿本( 藏北京图书馆) 、新收旧版书目 稿本( 藏北京图书馆) 、玄览堂书目稿本( 藏北京图书馆) 、西旆所藏散曲目缘 和长乐郑氏所藏版画书目录稿本( 藏北京图书馆) 。以下这六个表格是来自国家 图书馆所记载的古籍的物质形态: t t l 郑尔康父亲与书一记郑振铎同志和他的藏书) ,见陈祸康回忆郊振铎纪念郑振铎诞生9 0 周年和逝 世3 0 周年 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8 8 年 第3 章藏书概况 西谛所藏弹嗣目缘【普通古籍】 ( 表一) 题名与责任酉叠压蘧登麴旦筮【萱适直箍】整拯堡缩 版本项 打字油印本。 出版项【出返地丕差l 【出题鲎丕羞1 :屋圈园 载体形态项1 册 语言 c h i 题名责任注耆名攘卷端题 著者 塑拯堡【! 昼鱼昼= ! 皇墨垦) 藏 害目目缘【普通古籍】 ( 表二) 舂目目缘【普通古籍】,鄞振绎编一 抄本一:畏桀鄞振绎,民固弼 1 9 1 2 1 9 4 9 一1 册一( 缝装) ( 表三) ( 此为西谛书跋后记) f j 王炳根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郑州:大象出版社,2 0 0 4 :9 2 9 3 1 5 】徐雁中国旧书业百年,。科学出版社,2 0 0 5 :4 6 5 第4 章藏书来源与藏书类型 第4 章藏书来源与藏书类型 郑尔康在我的父亲郑振铎一文中说到;“他的藏书以明清版居多,其藏书就 数量和质量论,在当代藏书家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的。”那么,郑振铎是通过哪些来 源来收藏如此之多的书呢? 他又都收藏了哪些类型的书? 本章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 分析解答。 4 1 藏书来源 4 1 1 购买 4 111 购自书店 郑振铎四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从事书籍的收藏工作。其收藏的书大部分是 来源书店。这些书店横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北 京、上海这两地收藏的书为多。这两地的文化教育为近现代中国的大城市当中最发 达的,与此相应的是旧书业也以这两地为最盛。郑振铎收藏的书来源于北京的书店 有通学斋、保会斋、修绠堂、邃雅斋、文奎堂、三友堂、效贤阁、富晋书社、修文 堂、文渊阁、带经堂、东雅堂、文禄堂、来薰阁、会文斋、藻玉堂、聚丰书店、大 雅堂等等;郑振铎收藏的书来源于上海的书店则有中国书店、汉学书店、来青阁( 初 设苏州,后迁上海) 、文汇书局、秀州书店、树人书店、积学书社、富晋书社( 上海 分店) 、传新书店、抱经堂、忠厚书庄、汉文渊、上海书林、来薰阁( 上海分店) 、 锦文堂、博古斋、受古书店等等。 郑振铎亦在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的书店购买过书。北京、南京、苏州、杭 州、四地乃是晚明藏书家、学者胡应麟( 1 5 5 1 1 6 0 2 年) 所称四大“海内书”荟 萃之地。可见这四地的藏书是很丰富的。郑振铎在南京的萃文书店购买了幔亭集 十五卷( 明徐炳撰、明万历刊本) 等书。他在杭州的石渠阁购买了阳春白雪存一 卷( 宋赵闻礼辑、明嘉靖高唐王时习轩刊本) 、坐隐先生精订冯海浮山堂词稿存 一卷( 明冯惟敏撰、明万历间休宁汪氏环翠堂刊四词综合刻本) 等书。另外, 1 9 5 1 年4 月郑振铎从北京南行至上海、浙江等地视察文物保管工作时,在其从宁波 归杭时到杭州旧书店看书并购得初刻本 页三。下 1 2 1 郑振铎劫中得书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6 :1 6 3 1 郑振铎撰陈福康整理西谛书跋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8 :6 0 4 第4 章藏书来源与藏书类型 巳钱杏邮手抄本) :此为钱杏邮所赠。 ( 4 ) 西厢觞政一卷( 清佚名绘、清康熙七年戊申刊本) :此为张葱玉所贻。 ( 5 ) 玉茗堂摘评王弁州先生艳异编存二卷( 明王世贞撰,明汤显祖评,明 天启、万历间吴兴凌氏朱墨套印本) 、鹤月瑶笙四卷( 明周履靖撰、明万历二 十五年丁酉刊夷门广牍本) 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