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雁矿业集团四矿1.2Mta新井设计[3]【全套图纸】.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1.gif)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雁矿业集团四矿1.2Mta新井设计[3]【全套图纸】.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2.gif)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雁矿业集团四矿1.2Mta新井设计[3]【全套图纸】.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3.gif)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雁矿业集团四矿1.2Mta新井设计[3]【全套图纸】.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4.gif)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大雁矿业集团四矿1.2Mta新井设计[3]【全套图纸】.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c5ac70d0-7618-4e4a-b8a1-62da5715a5b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本设计矿井为内蒙古自治区大雁煤矿的新井设计,共有 4 层可采煤层,4 层煤总厚度为 14m,本设计方案针对于 17#、18#、19#、25#煤层,设计生产能 力为 1.2Mt/a。设计井田的走向长平均为 2500m,倾斜长平均为 3250m,工业储 量 141.4 Mt,可采储量 100.9Mt,服务年限为 60 a。煤层倾角平均 10属于近 水平煤层。 由于本井田煤层为近水平且倾斜长度较大,煤层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 响,决定本井田内全部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方案 开拓,单水平开采。采用带区集中大巷布置,采煤方法为小倾角煤层群联合开 采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关键词关键词: : 矿井设计 长壁采煤法 矿井开拓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II Abstract Mine design for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Dayan mine design of the new wells,a total of 4 layers coal seam,average thickness of 14 m,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to address 17,18,19,the 25th seam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2Mt/a. Coal industry brands for 1/3 coke, coal mine design to the average length of 2500m, 3250m long average tilt. industrial reserves 141.418 Mt recoverable reserves 100.9Mt,years of service for a 60. Seam average dip is 10 horizontal seam. Due to the length of more inclined mine,and for nearly level seam co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mpact of factors such as, Mine decision within the oblique longwall mining exploitation. The use of mine-shaft design program development,single-level mining. Used with concentrated roadway layout,mining method for small dip seam coal mining joint group,Mining technology for integrated mechanized mining。 KeywordsKeywords: Mine Design longwall mining method mine development . III 目目 录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绪 论 .1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 1.1 井田概况 .2 1.1.1 交通位置 .2 1.1.2 地形地势 .2 1.1.3 气象 地震 .2 1.1.4 附近概况 .2 1.1.5 主要材料供应 .2 1.1.6 水电供应情况 .2 1.2 地质特征 .2 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2 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 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4 1.2.4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6 1.2.5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7 1.2.6 沼气 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7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8 1.3.1 勘探程度 .8 1.3.2 可靠性 .8 第 2 章 井田境界 储量 服务年限 .9 2.1 井田境界 .9 IV 2.2 井田储量 .9 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9 2.2.2 保安煤柱 .9 2.2.3 储量计算方法 .10 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10 2.3 矿井工作制度 生产能力 服务年限 .11 2.3.1 矿井工作制度 .11 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1 2.3.3 矿井服务年限 .11 第 3 章 井田开拓 .12 3.1 概述 .12 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2 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12 3.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2 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2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2 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5 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6 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19 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19 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 .19 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20 3.3.4 石门 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数目及布置.20 3.3.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21 3.3.6 煤层群的联系 .22 3.3.7 带区划分 .23 3.4 井筒布置及施工 .23 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维护 .23 3.4.2 井硐布置及装备 .24 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5 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5 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 存储线路 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26 3.5.3 通过能力计算 .28 V 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2 3.6 开采顺序 .32 3.6.1 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 .32 3.6.2 沿煤层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 .32 3.6.3 带区接续计划 .32 第 4 章 带区巷道布置与带区生产系统 .35 4.1 带区概况 .35 4.1.1 设计带区的位置 边界 范围 带区煤柱 .35 4.1.2 带区地质和煤质情况 .35 4.1.3 带区生产能力和储量及服务年限 .35 4.2 带区巷道布置 .36 4.2.1 区段划分 .36 4.2.2 带区斜巷布置 .36 4.2.3 带区车场布置 .36 4.2.4 带区煤仓形式和容量及支护 .37 4.2.5 带区硐室简介 .38 4.2.6 带区工作面的接续 .38 4.3 带区准备 .39 4.3.1 带区巷道的准备顺序 .39 4.3.2 带区主要巷道的断面示意图及支护方式 .40 第 5 章 采煤工艺 .41 5.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1 5.2 回采工艺 .41 5.2.1 选择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机械设备 .41 5.2.2 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43 第 6 章 井下运输和矿井提升 .44 6.1 矿井井下运输 .44 6.1.1 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 .44 6.1.2 矿车的选型及数量 .44 6.2 矿井提升系统 .45 第 7 章 矿井通风安全 .47 7.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47 7.1.1 概述 .47 VI 7.1.2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47 7.1.3 主扇工作方式的确定 .47 7.2 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 .47 7.2.1 矿井风量计算的规定 .47 7.2.2 风量计算 .47 7.2.3 风量分配 .50 7.2.4 风速的验算 .50 7.2.5 风量的调节方法与措施 .51 7.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51 7.3.1 确定全矿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风阻力 .51 7.3.2 矿井等积孔计算 .52 7.4 通风设备的选择 .52 7.4.1 主扇的选择计算:.52 7.4.2 电动机的选择 .53 7.4.3 反风措施 .53 7.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53 7.5.1 预防瓦斯及煤尘爆炸 .53 7.5.2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54 7.5.3 水患预防措施 .54 7.5.4 火灾的预防措施 .54 7.5.5 其他事故的预防 .54 第 8 章 矿井排水 .55 8.1 概述 .55 8.1.1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55 8.1.2 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55 8.2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55 8.2.1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简介 .55 8.2.2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的选择计算 .56 第 9 章 技术经济指标 .58 参考文献 .60 致 谢 辞 .61 附 录 1 .62 附 录 2 .65 1 绪绪 论论 次此毕业设计是关于内蒙古大雁煤矿四矿的新井设计,本设计结合了本人 大学四年来所学的各类学科和知识经验,是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一次总结。 本设计中包括矿井开拓方式、采煤工艺、巷道支护、设备选型、安全通风 等各个系统,设计当中需要应用到矿图 CAD 制图,煤矿安全规范,岩体体开挖 与维护等有关方面工具书和资料,同时借鉴了大量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本次设 计通过对矿井地质概况和煤、岩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决定采用有利于小倾角煤 层群开采的创新模式,其中需要大量的 CAD 绘图和文字说明以及公式计算,使 得设计矿井更加切合实际,经济更加合理,管理更加方便。 由于本人在这次设计上能力和时间欠缺,在这次设计当中可能存在很多的 不足之处,诚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本人愿意接受并积极改正。 2 第 1 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井田概况 1.1.1 交通位置 大雁矿区南靠巴彦嵯岗苏木,东邻牙克石市,西连海拉尔区,北到海拉尔 河。矿区交通便利,滨洲线铁路在矿区中部穿过,国防公路 301 线在矿区北部 通过。大雁火车站东距牙克石市 19km,西至海拉尔区 63km。向东经牙克石市 可达加格达奇、哈尔滨、北京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向西经海拉尔区可到满洲里 市。 莫尔道嘎 加格达奇 牙克石市 呼伦贝尔市 满洲里市 内 蒙 古 扎兰屯市 博克图 龙镇 北安市 齐齐哈尔市 哈尔滨市 大庆 嫩 江 富拉尔基 白城市 至 苏 联 图例 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地 城市(含省地县三级) 县 城 铁 路 主要公路 国 界 省 界 河 流 大雁矿区 矿 区 蒙 古 二矿 富裕 嫩江 图里河 吉 林 阿拉坦额莫勒 图 1-1 大雁矿区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势 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呈高原状,海拨标高在+650-+900m 之间, 地表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有部分森林,矿区北部及南部有水系和沼泽。四矿 井田内地形比较简单,其地势为西南高而东北低,海拨标高在+600-+750m 之 间。 1.1.3 气象 地震 四矿井田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年蒸发量较大,降雨量较小,平均年降水 量为 356.8mm,年平均蒸发量为 1258.9mm,年平均气温为-3.5C,最低气温为 -45.6C ,最高气温为+35.8C ,年平均风速为 2.6m/s,最大风速为 20 3 m/s,风向多为西南,每年 9 月中旬到次年 5 月为降雪期,结冻期为每年 10 月 中旬至次年 4 月末,冻结厚度一般在 2.5m 左右。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为 0.04,对照地震裂度为 5-6 度。 1.1.4 附近概况 矿区北部有海拉尔河由东向西流过,矿区内有胜利沟小溪及布洛莫也沟小 溪由东向西流过。 1.1.5 主要材料供应 矿井建设所需的建材如砖、瓦、料石、砂等材料在当地就可供给。钢材、 木材等材料需从外地购进。 1.1.6 水电供应情况 靠近矿井西部埋藏较浅的奥灰岩溶水,含水丰富,是理想的供水水源。本 矿电源引用 35kV 变电所;另外以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1.2 地质特征 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根据其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及含煤情况,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表 1-1 区 域 地 层 一 览 表 界系统组符号 厚 度 (m) 岩 性 变 化 情 况化石种类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海 拉 尔 组 Qh8-61 上部主要为黑色腐植土 和黄色风成砂,下部为粘土, 和砂砾。 中 生 白 垩 下 伊 敏 组 K1ym 243-869 主要为泥岩和粉砂岩,夹 细、中、粗砂岩、煤层及碳 质泥岩。与下部地层整合接 触。 含蕨类、银 杏、铁杉等植 物化石。 4 大 磨 拐 河 组 K1d198-633 为主要含煤组,4 个可采 煤层。 主要含费 尔干蚌,叶肢 介费尔干蚌视 近种,蕨类、 银杏及铁杉。 梅 勒 图 组 K1m147-364 上为泥岩、砂岩和薄煤层, 中为中基性熔岩,下为泥岩 夹玄武岩和薄煤层。 界系统 龙 江 组 K1lj 520-1190 上部为凝灰碎屑岩,下 部为中酸性熔岩。 古 生 界 泥 盆 系 上 泥 盆 统 大 民 山 组 D3d 主要为蚀变安山岩、酸性熔 岩、薄层凝灰岩、凝灰质砂 岩。 本段地层主要由粉砂岩、粗砂、煤层和含砾泥岩组成。含砾泥岩位于本段 最下部,砾石成份主要由凝灰岩块、粉砂岩块及玄武岩块组成,砾径 0.6- 2.5cm,为四矿井田重要的对比标志层。 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大雁煤田总的构造是一个褶皱轴向为北 58 度东,南部较缓,北部较陡, 北翼被 65 度东断层斜切破坏的向斜构造。四矿井田位于大雁煤田的东北部, 属向斜构造北翼,走向为北 58 度东,倾向北西。 四矿井田内主要断裂的产状、分布情况、特征及确定依据分述如下: F1断层: 赋存于四矿井田北部的 5-11 勘探线间,展布方向近东西向,倾向南东, 由东向西至 25 勘探线被 F10 断层所切割,在大雁煤田中分布长度约 4200m, 在四矿井田分布长度为 2600m,落差最大为 87m,最小为 43m,平均为 65m,断 层面呈上陡下缓的波状,倾角在 35 度45 度之间,该断层控制程度可靠。 F2断层: 赋存四矿井田西部的 10-15 勘探线之间,与 F1断层属同生断层,展布方 5 向近南向北,倾向西东,往北与 F1断层合并,平均落差为 68m。断层面情况及 倾角与 F1断层相同。 F6断层: 赋存于四矿井田偏东部 2-6 勘探线间,走向近南北,倾向东西,倾角 14- 40,断层呈现上陡下缓的波状,落差最大 65m,最小 39m,平均 52m。 F10断层: 赋存于四矿井田中部 5-9 勘探线间,分布长度 400m,走向北东,倾向南 东,倾角 23-46,落差最大 250m,最小 150m,平均 200m。 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一)可采煤层 矿区内所含主要可采煤层为 17、18、19、25 号煤层。详见煤层特征表 1-2。 表 1-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编 号 煤层平均 厚度 (m) 平均层 间距 (m) 夹矸 稳定 性 可采性 顶板 岩性 底板岩性 173.600稳定全区可采 粉砂 岩 泥岩 25 183.200稳定全区可采 粉砂 岩 泥岩 30 193.800稳定全区可采 细粒 砂岩 粉砂岩 253.40 45 0稳定全区可采 粉砂 岩 铝质泥岩 (二)煤质 1. 煤的物理性质 宏观煤炭类型属半光亮型煤。微观煤炭类型为黑色、性脆、比重中等、 硬度小、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层状至块状构造。 6 2煤质特征 表 1-3 煤质特征表 项目原、精煤 26 精煤 0.681.23 1.36 0.491.24 0.85Mad (%) 原煤 0.511.03 0.79 0.311.53 0.67 原煤 7.9027.18 21.96 15.4822.98 20.97Ad (%) 原煤 4.738.88 6.40 4.7814.49 8.53 精煤 15.5323.57 18.13 15.5326.63 20.43Vdaf (%) 原煤 14.0217.88 15.85 14.2824.40 17.96 原煤 0.190.47 0.35 0.404.20 1.48St.d (%) 精煤 0.480.71 0.49 0.381.57 0.64 Pd (%) 原煤 0.0120.012 GR.I 原煤 69.5088.80 71.95 67.1087.40 68.50 Qb.daf (Mj/kg) 精煤 36.1835.97 35.78 34.5435.78 33.91 胶质层厚度 Y(mm) 原煤 17.517.5 煤类 低灰、特低硫的 焦煤 中灰、中硫的 焦煤 7 1.2.4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本矿区内岩性较细,主要由煤层、中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仅有较 少的粗砂岩,含烁砂岩。 煤层和岩层的物性差异均比较明显,各岩层的密度差别较小,岩石硬度 多数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见表 1-4 表 1-4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名称容重 kg/cm3 孔隙度抗压强度 102 kg/cm3 抗拉强度 102 kg/cm3 变形模量 102 kg/cm3 弹性模 量 kg/cm3 砂岩2.01- 2.595- 243- 200.5-0.40.7- 8.62- 9 砾岩2.22- 2.56- 161- 150.2-1.50.9- 8.42- 8 泥炭 岩 2.65- 2.791.6-5.211.900.6-2.03- 85- 10 灰岩2.18-2.674- 195- 20.50.5-2.01- 85- 11 页岩2.0-2.516-311- 100.2-1.01- 3.53- 9 1.2.5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大雁煤田内无主要河流,四矿井田位于大雁煤田的西北部,有季节性河流 布洛莫也沟和胜利沟两条溪流: 1.布洛莫也沟:发源于区外东南部的低山丘陵中,由东南向东北方向流经 四矿井田东南角并注入海拉尔河,该河流常年不断流,最大流量 0.542m3/s, 最小流量 0.088m3/s,沿河遍布沼泽。 2.胜利沟:发源于区外东南部低山区,进入四矿井田东部流向西北注入海 拉尔河,冬季干涸,夏季畅流,最大流量为 3.83m3/s,流速 0.5m/s,单位渗 透量为 0. 50m3/d.m。 1.2.6 沼气. 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四矿井田煤层瓦斯为低沼气矿井,但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燃现象。具体叙 述如下: 1.瓦斯含量:根据通风队 2004 年对四矿一井的瓦斯含量实际测定结果, 平均日产一吨煤的沼气涌出量最大为 1.19m3,最小为 0.38m3,属于低级沼气 8 矿井。 2.煤尘:根据通风队 2004 年对四矿一井的测定结果,号煤层的煤尘 指数为 30.56%。 3.煤的自燃:四矿煤种主要为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燃点比较低,极易 风化,煤层含水份又较高,煤炭运到地面以后积在一起,煤堆很容易发热,当 温度达到临界值时,就会发生煤的自燃。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1.3.1 勘探程度 (1)基本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结构、层位及厚度。 (2)基本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煤质、煤岩特征,确定了煤的种类。 (3)基本查明了井田主要的地质构造及地层沉积特征。 (4)初步评价了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工程地质特征,了解了煤 层自燃、煤尘爆炸及矿井瓦斯含量。 1.3.2 可靠性 本矿区地质报告中未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等作出详细的分析, 建议补测。 9 第第 2 章章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 储量储量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 2.1 井田境界 1地理坐标 东经:14937001493949,北纬:99285699 3203。 2.自然地理 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地势为高原,海拨标高在+650-+900m 之 间,四矿井田内地形比较简单,其地势为西南高而东北低,海拨标高在+600- +750m 之间。 3.气象、地震 四矿井田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 356.8mm,年平均蒸发量 为 1258.9mm,年平均气温为-3.5C,最低气温为-45.6C ,最高气温为 +35.8C 。 大雁矿区呈不规则形,东西长 3450m,南北宽 3950m,面积为 13.6275km2。 2.2 井田储量 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设计井田范围内计算的煤层有 17#、18#、19#、25#,矿井储量是指矿井内 储藏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量。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 矿井可采储量。矿井可采储量指的是工业储量减掉断层、井田境界、工业广场 以及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以后与带区回采率的乘积所得的储量。 2.2.2 保安煤柱 为了安全生产,本设计矿井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1地面工业广场留设 20m 保安煤柱。 2煤层大巷两侧留设煤柱各宽 50100m。 3井田边界断层留设 30m50m 保安煤柱。 4井田内部断层留设 35m 保安煤柱。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工业广场及井筒煤柱损失:698.265Mt; 10 断层、地面、边界保安煤柱损失:1430.97Mt;开采损失 1854.9718Mt; 总损失量:3551.849Mt;损失率:23%。 2.2.3 储量计算方法 1.工业储量计算 通过等高线块段法计算本设计井田的工业储量为 141.418Mt,各煤层工业 储量见表 2-1 可采煤层储量计算表。 2.可采储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ZK=(ZCP)C 式中 ZK可采储量; ZC工业储量; P永久煤柱损失量; C带区回采率。 薄煤层中 C 取 0.85;中厚煤层中 C 取 0.8。 表 2-1 可采储量计算表 (Mt) 煤 柱 损 失 水平 煤 层 编 号 工业 储量 工广及 井筒 断层 井田 边界 其它 开采 损失 可采 储量 1731.0351.4611.2631.6210.0024.37124.688 1833.9861.6531.6271.8830.003 4.59525.824 1935.3651.8321.6441.9850.003 4.68026.905 2541.0292.0381.8602.3990.005 4.90232.731 合 计 141.4186.9826.4277.8820.016 18.549100.9 按照有关设计要求,经过所有可采煤层的汇总计算得出:本设计井田可采 储量为 100.9Mt。 11 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由于技术水平和时间 有限,储量计算设计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2.3 矿井工作制度 生产能力 服务年限 2.3.1 矿井工作制度 本设计矿井确定年工作日为 330 天,矿井每日净提升 16 小时,工人采用 三八工作制制度。 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根据本设计井田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三种矿井年生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1.5Mt/a 方案 B:1.2Mt/a 方案 C:0.9Mt/a 上述三种方案,具体选择哪一种,还应该根据矿井服务年限来确定。 2.3.3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 KA Z T 可 式中 T矿井服务年限,a; Z可矿井可采储量,Mt; A矿井生产能力,Mt/a; K储量备用系数,取 1.21.5。根据实际情况,本矿 k 取 1.2。 根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 A:1.5Mt/a T= Z可/(Ak)=101.1/(1.51.4)=48.1 a; 方案 B:1.2Mt/a T= Z可/(Ak)=101.1/(1.21.4)=60.1 a 方案 C:0.9Mt/a T= Z可/(Ak)=101.1/(0.91.4)=80.2 a; 按照煤矿工业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方案 B 较为合理,即:矿井生 产能力为 1.2Mt/a;矿井服务年限为 60.1a。 12 第第 3 章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3.1 概述 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本设计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雁镇,井田北靠河流,西接大雁一矿区。 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因素包括:井田地质构造 和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生产设备和采煤工艺系统条件、 施工技术条件、总体设计和矿井生产能力要求等。 影响本设计井田开拓方式的具体因素如下: 1地表因素 本井田属于高原地形,地势起伏较小。 2煤层赋存情况 整个井田的煤层上部标高在 750m,下部标高在 400m,北部以断层为界。 整个矿区共 4 层可采煤层,即 17#,18#,19#、25#,全区发育。煤层走向长度 为 2.5km,倾 3.25km。本井田煤层系近水平中厚煤层,平均倾角在 10左右。 3.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贯彻执行有关国家对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 煤、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减少浪费创造条件要使生产系统安全、完善、 有效、可靠,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 设工程量,节约基建工程量,加快矿井建设。 (2)合理集中开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为集中生产创 造条件。 (3)坚持惯彻执行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建立完善的通风系 统,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性保持良好状态。 (4)要适应当前国家的生产、施工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情况,并为采用 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自动化创造良好条件。 13 (5)根据各类煤炭用户需求,将不同煤质及煤种的煤层分别开采。 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立井开拓和斜井开拓方式在本矿井设计上均可行,综合开拓虽然对工业广 场布置和井底车场要求很高,针对本井田的地质状况,不适益采用综合开拓方 式。依据本井田的地质状况、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情况以及服务年限等设计要 求,对本井田开拓方式选择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双立井开拓方式; 方案二:双斜井开拓方式; (1)技术比较 方案一:双立井开拓方式优点: 井筒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 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 适应地质构造性强,机械化程度高、技术成熟可靠; 通风条件好,有效通风断面大,节省通风费用; 有利于井筒延伸。 缺点: 初期投资较大,建井时间较长; 设备及开拓技术要求高; 方案二:双斜井开拓方式 优点: 14 掘进速度快,初期投资比双立井开拓省; 井筒设备较简单、建井时间较短。 缺点: 井筒过长,如果地质条件复杂,不易维护,安全性降低,运输费用增加。 井筒比双立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校园警卫队伍团队协作培训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意义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试题库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考试题库试卷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重大活动现场指挥与调度
- 2025年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模拟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难点突破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警卫技术与装备在大型活动中的应用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课程改革与科学教育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的理想与使命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 2025年GCP制度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乡镇卫生院肿瘤随访课件
- 冷库维保合同(2025版)
- 2025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 生活垃圾清运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防诈骗班会课件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