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题 目: 陈式太极拳掩手脑捶动作运动学分析 学科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 申 请 人张斌 指导教师竺玉 明 副教授 推 荐 人曲 峰副教授 推 荐 人刘子水 教授 申请人单位包头师范学 院体育学 院 2006 年 11 月 北京体 育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 邑孙阜 宁 得的成果 。 阵命” 畴孑 愁 隧 乡 是本人在导师 的指导下 撞 孙,万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文 中已经注 明引用 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 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并致谢。 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 。 、喊帕 年 学位 论文作者签名 : 日期 :2006 北京体 育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 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 校 对 本 人 递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降 城 鸿命 “ 踵 孙 下 色 孙 印件和 电 保 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 许在校 内和与学校有协议 的部 门公布论文并被 查阅和借 阅。 本人授权北京体育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 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 口,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团。 (请在 以上方框 内打 “了”)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妹喊 日期 :2006 年 1 1月多 了日 目录 摘要 -一 -一 -一1 英文摘要 -一2 1. 前言 -一 3 1,1 选题依据 -一3 1 . 2 文献综述 -一 4 1. 2. 1 运动生物力学在太极拳方面 的研究 -一 4 1. 2. 2 陈式太极拳方面的研究 -一 7 1. 2. 3 关于陈式太极拳 “ 掩手肪捶 ”的一些动作说明 -一 9 1. 2. 4 硕士论文中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 -一n 1. 2. 5 综述 -一 -一1 2 2.实验对象 与研究方法 -一1 3 2. 1 实验对象 -一1 3 2. 2 研究方法 -一 -一1 3 2 . 2. 1 文献 资料法 -一 -一1 3 2. 2. 2 专家访谈法 -一1 3 2. 2. 3 实践体悟法 -一 -一1 3 2. 2. 4 实验法 -一 -一 -一1 3 2. 2. 4. 1 实验准备阶段 -一-一1 5 2. 2. 4. 1. 1 人体测试 点的选择与固定 -一1 5 2. 2. 4. 1. 2 对 实验仪器进行标定 -一1 5 2. 2. 4. 2 实验阶段 -一 1 6 2. 2. 4. 3 数据处理 一 -一 -一1 6 3. 结果与分析 -一 -一1 7 4. 结论和建议 -一 -一 26 4 . 1 结论 -一 -一 -一 二-一2 6 4 . 2 建议 -一 -一 -一2 7 5. 致谢 -一27 6. 参考文献 -一 ;-一 -一 -一2 8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陈式太极拳掩手脸捶动作运动学分析 (摘要 ) 指导教师: 竺玉 明硕士: 张斌 武术是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劳动人 民的智慧结晶。它伴随着五千 年的文 明一直走到今天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健身、养身、表 演 、娱乐、防身于一体 ,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掩手胧捶是陈式太极拳 中比较典型、比较重要的动作之一,对这一动作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本文运用生 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对掩手胧捶动作进行研究与分析,揭示该动作在不同 的时间变化过程 中技术要素所发生的变化 , 对该动作的规范化的教学与训练提供 一些科学的实验依据 。 本文借助先进 的实验仪器 (q u a l isy s一 m c u 50 0) 红外远射测试 系统 ,对 具有代表性 的掩手肪捶动作全过程进行拍摄 ,以及应用 q u a l i sy s 系统 中的 o t o o l s 软件和 exc e l软件对一些基本运动学指标进行计算 。将掩手胧捶动作技术 的分析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量化研究。 对太极拳 的拳理进行一定的科学验证和补 充 。通过实验研究得 出如下结论 : 1. 擦脚左腿伸直之后重心在左移 的过程 中仍 有下降,重心并非做平行左移 。右移过程 中重心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最低点低 于左移最低点 ,重心并非做平行右移 。2. 发力前的蓄劲过程 中重心在上升 ,发 力 时有一快速上升 。3 . 在掩手过程 中左肩 随左 手做 向前 向右运动 ,右肩 随右手 做 向前向左运动,并且左肩运动的幅度大于右肩 ,这时有较大幅度的含胸动作 。 4 . 发力前的蓄劲过程 中散关节随膝关节的前移有较大幅度 的前移和前倾 ,为最 后发力做好前期准备 。5. 最后发力冲拳 时右拳在 0. 0 9秒 内完成冲拳动作 ,之后 随转体和送肩仍有前送 的过程 ,发力冲拳动作速度非常快 。6. 最后发力冲拳时 的发力运行轨迹是 自下 向上发力 。 建议 为 了更好地推动太极拳运动 的发展 , 在太极拳技术研 究中应该多借鉴生 物力学 、解剖学 、生理学等方面 的研究方法及 手段 ,并采用先进 的实验仪器进行 测试与分析 ,不断的丰富太极拳理论, 以推动其更好 的发展 。太极拳运动应该得 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在太极拳健身的科学原理、正确的动作技 术要领 、有效的教学及训练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其科学的本质和 内在的规律 ,推动其科学化的发展 。 关键词 : 陈式太极拳掩手肪捶运动学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o n t h e m ot ion m echanies of“ y a nshougongchui, , in c hen t a i j iquan 肠 stn ct:w ushu, a c hinese traditi onal sp o r t , ha s a very l ong histor y . t a i ji quan, as an im p o r t a nt p ar t o f wu sh u , a nd a v ery p op u la r sp or t , co ntain s b o d y一 b u ildin g , h ealth 一 m aintaiu i n g , p er f or man ce, en ter t ain men t an d self - d ef e n se.“ 、 恤 n sh o u g on gchu i, , 15 the representa t i ve of c hen t a i ji quan.t he w r i ter her e w i ll disc u ss and analysis the c ha ng es o f “ 、 乞n sh o u g on g ch u i, , d u r i n g th e d if f er e n t p er i o d s o f p er f or ma nee, w h ich w ill p r o v id e scien tif i c ex p er i m en tal b asis f o r th e teach in g , t r ain in g an d p lay in g in th e f u tu 比. “ 、 乞 nshou g on gchu i, , h as b een exp e r i m ented w ith a n instr u m ent q u a l is y - m c u 50 ( ), the results of w hic h ha v e a l so been a n alyzed and ea l c u lated w ith q tools an d e xc e l, th ey a r e: 1 .t he g r av ity m o ves do vvn w h ile m o v in g lef t w h en th e s p o r t sm en m o ve t h eir f e et an d leg lef t w ar d s.t he g r av ity m ov es up th en d ow n w h ile m ovi n g r i g h t, and the r i g h t lo west p o i n t 15 l o wer t h a n the lef t one.2.t he g r avity m ov es u p w h ile s t o r i n g str e n gth an d m o ves f a ster up w h lle st斌 i n g .3 .t he lef t shoulder m o v es f o t w ard and r i g h t w ith the lef t hand, w hile the r i g h t sh o ulder m oves f o , a r d a n d lef t w ith the r ig h t hand w hile play i ng 、 恤 nshou, and the lef t shoul der m o v es f a r t her t h a n the r i g h t o n e w i t h the c h est m ovi ng i n war d s.4.t h e hip一 oi nt m oves f o 卿 a r d f a r t her w ith the k n eel一 oi n t w hile st o r i ng str e ng t h.5.t h e lef t f i st star t s w ith in 0 . 0 9 sec on d w ith th e t u m in g o f b od y an d th e f o 仰 a r d m o vin g th e s h o u ld er - 6 . t he str e ng t h g oes f i rst do wn then up . t he w r i ter here w ants t o sug g est that i n or d er to develop t a i ji qua n , w e shoul d ref e r b io m ec ha nic s ,a nato m y a nd p h ysio lo g y w ith t h e h elp o f seientif i e in str u m en t, w h i c h w ill m a ke it m o r e scien t i f i c, ef f ec t iv e a nd a pp licab le in th e c our s e o f teac hin g , tr a i n ing and play i ng. k ey w or d s:c he n t a u iquan y a ns卜 ougongehui m o t ion m eehanies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陈式太极拳掩手胧捶动作运动学分析 1前言 1. 1选题依据 武术是 中华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劳动人 民智慧的结晶。它伴随着五千 年的文明一直走到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文明。武术 由生产手段,战争 手段逐渐演变为健身强体、防身 自卫、陶冶情操的体育手段和教育 内容。同时也 增加 了其它艺术性和娱乐性。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健身、 养身、 表演 、娱乐、防身于一体 ,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国内外 中老年人 喜爱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正被人们慢慢地认识 、了解和接受 。 陈式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 中独树一帜 ,构思特异的优秀拳种 ,也是 我们祖 国传统的身心修养之学。作为武术 ,它具有刚柔相济,快慢相 间、螺旋缠 绕、蓄发并用、沾粘连随、周身一家、松活弹抖、技击性强等独有的特征 。作为 健身术,独特的深长的腹式呼吸,隔膜上下移动的范围较大,可 以增强隔肌和辅 助肌的力量 以及增加肺泡壁弹性纤维 网的弹性 ,改善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通气 量。陈式太极拳功法在练习的过程 中注重思想集 中,身心放松 , 通过意识、 运动 、 呼吸进行练意、练体、练气 ,使调心、调息、调意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协调 ,相 互促进 ,这种练习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种很好 的锻炼 ,通过心理一神经一 内分泌系统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l 。 “ 掩手肪捶 ”是陈式太极拳 中比较典型 、比较重要 的动作之一,对这一动作的研 究具有代表性 。从运动学角度 ,“ 掩手肤捶 ”由发力前的预备动作 ,发力动作 , 发力后 的结束动作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从生理学角度 ,“ 掩手肪捶 ”则分为放松 、 紧张 、放松三个神经调节构成 2, 。从陈式太极拳 的拳理角度 ,“ 掩手肤捶 ”具有 冈 l j柔相济 ,快慢相 间、螺旋缠绕、蓄发并用 、周身一家、松活弹抖、技击性强等 特征 。对这一动作 的研究能够揭示陈式太极拳的一般规律 ,从 中找出一些量化指 标,对太极拳的演练和研究提供些科学数据 。 . 【 l j 杨再惠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 0 5 年 9 月 第 28 卷 第 9 期 【 2 1陈振勇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四川体育科技. 2的2: (1 ) 35一 3 7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随着社会 的进步,全 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的开展 ,陈式太极拳运动正在蓬 勃发展,参与练习的群众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该运动包含了许多的螺旋劲、缠 丝劲 以及发力动作较 多,许多练习群众很难掌握其 中的要领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 般从陈式太极拳的八个特点出发,即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身肢放长的弹性运 动,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腰脊带头、内外相 合的节节贯穿运动 ,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运动 ,从柔到刚、从刚到柔 的刚柔相济运动 ,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3 , 。这些练习准则只是从 拳谱 中提炼 出的练拳经验 ,缺乏对动作规格 以及动作演练水平量化指标 。中国的 传统文化一武术要走 向世界,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就必须使这 些传统 的宝贵经验科学化 ,规范化 。本文借助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先进 的 实验仪器 (q u a l isy s一m c u 5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 对具有代表性的 “ 掩手肤 捶 ”动 作全 过程做 一运动 生物 力学 的研 究 与分析 。通 过运用 q u a l isy s一 m c u 50 0红 外 远 射 测试 系 统对 “ 掩 手 胧捶 ”动 作全 过程 进 行 拍 摄 , 以及 应 用 q u a l isy s 系统中的 q to o ls 软件和 e x e e l软件对一些基本运动学指标进行计算 。 将 “ 掩手胧捶 ”动作技术的分析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量化研究。 l z文献综述 本人查阅了清华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 的中国知网。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查阅 1 9 9620 0 6 年近 1 0年与本文相关的科研论文 ,输入关键词 (陈式太极 拳、太极拳、运动生物力学) 进行检索。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查 阅到三篇 与本文相关的硕士论文 。 1. 2 . 1运动生物力学在太极拳方面的研究 武冬 ,刘卉著的 杨式大架太极拳主要动作 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4 ,该文 作者阅读并分析研究杨式大架太极拳有关拳谱 、拳照等书籍 ,通过杨澄甫所著 的 太极拳体用全书中 10 4张拳照进行照片解析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揭示杨式大 架太极拳 的技术特征 ,从关节角度定义杨式大架的概念 ,对杨式大架太极拳身型 l s l 沈家祯、顾留馨. 陈式太极拳【 m l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年.p 3 1 4 1武冬等. 杨 式大架太极拳主要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 0 1: 24 (1 ) : 4 1 - 4 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又 技术要求下肢步型的膝角等关节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决定太极拳动作间架的第一 成 因是它的技击性 ,充分说明太极拳动作 的技击特 点 。 肩诗兴,张波著的 太极拳导致膝关节损伤机制的探讨 5 ,该文作者通过 膝关节的解剖特 点及活动方式,太极拳对膝关节的要求,损伤机制的探讨 。认为 太极拳运动可 以引起骸骨 软骨软化症 、半月板损伤 、脂肪 垫损伤等多种膝 关节 的 损伤 ,造成这些损伤 的原因主要与技术动作不规范、股 四头肌力量不足 、重心过 低 、疲劳过度有关 。提出的预防措施有 : 掌握规范准确的基本动作; 加强腿部力 量 的训练 ; 练拳时重心不要太低 ; 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活动 ; 加强 自我保护 。 刘小平著的 太极拳腾空飞脚 向内转体 18 0 “的运动力学对 比生物分析研究 阁,该文对太极拳腾空飞脚 向内转体 18 0 。技术的运动学、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 、 描述 、计算 。该文采用 m o t i o n a na l y s i s运动分析系统解析法 ; 三维测力 台测试 法 ; 对 比分析法 。对上海体育学院 6 名运动员 (一级运动员 5 名,武英级运动员 1 名 ) 的腾空飞脚 内向转体 1 8 0“的动作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同步测试 。经过 对获取的参数进行测量、描述、计算等得 出结论: 1 )为了获取较高的动作腾空 高度 , 运动员在起跳蹬伸阶段应充分发挥关节顺序原理 , 让起跳腿大关节先活动 , 即骸关节一膝关节一躁关节的顺序进行 。2 )起跳蹬伸阶段 ,左腿摆动时应摆直 然后屈膝 向左后带动, 使左骸领先于左肩 向左运动;右手臂 以较大幅度 向上直摆; 右骸积极前送 以大腿带动小腿与右掌迎击。3 )右腿击响后及时收回,左膝角 以 较大 的幅度打开有利于转体的完成 。4 ) 躯干倾角在腾空拍脚阶段应有较小幅度 的变化 。5 )着地角 9 0 “左右为宜 。 韩雅婷著 的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7 , ,作者通过 借助 jv c 9 8 0 0高速摄像机 , t j 一 m o n o n 影片解析系统 , m e 3以刃.p4 肌 电测试仪 , e c g 4 心率及 能耗遥测仪 ,对上海体育学 院武术系太极拳 队 4 人演练杨式太极拳 竞赛套路进行 实验取样 , 探析优秀太极拳选手演练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的运动生 物力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 。通过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的分段动作数量 比例分析 ; 身体 总重心运动学特征 ; 上下肢各环节 间角变化 的特征 ; 肌 点变化特 征 ; 心率及 能耗变化特 征得 出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的编排动作耗 时介于 5一 1 0秒及 1 0秒 以 l 5 息诗兴等 . 太极拳 导致膝关节损伤机制的探讨 . 重庆文理学 院学报 20 0 6 : 5 (2 ) : 74一 7 6 网 刘小平.太极拳腾空飞脚 向内转体 18 0 0的运动力学对 比生物分析研究.九江学院学报. 20 0 5: (4 ) : 49一 5 2 【 7 韩雅婷. 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 0 5: 2 1(3 ) : 73一 7 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上 ,两者合计 占总动作 90% ; 练习套路时身体总重心在 x 轴方 向上的移动距离 要明显大于 y 轴方 向的移动距离 ,在 z 轴方 向上保持 了 良好 的平稳状态 ; 练习 套路时左右腿 的负荷之 比接近 4 : 6; 练 习套路时,对优秀运动员而言 ,能耗递增 时的斜率均 比较稳定,说明运动员负荷始终比较稳定。 孙绪生著 的 简化太极拳运动对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 的影响作用 8 1 ,作者 对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 3 0例健康 男生在室温 2 0 ,使用关节测角器测 出全部受 检者操练 5 分钟 24 式太极拳起始和 8 组 24 个动作末姿势的肩肘平均关节角度 。 经公式推算和数据统计的方法 ,结果认为练拳中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力都增加, 有非常显著差异,双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力变化的差别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肩关 节反力和三角肌 力 的增加可增 强肩关节 的主功能 ,促进上肢骨折愈合 ,有助于 防 止肩关节僵硬 、上肢骨质疏松和肌 肉萎缩 ,特别是三角肌萎缩 ,可能是太极拳运 动应用于上肢骨折后续治疗的主要肩生物力学机理 。 练拳中两肩关节反力和三角 肌力的差别不 明显 ,说 明太极拳锻炼左右上肢 的生物力学效果相似 。 潘 国建著的 简化太极拳对上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9 ,作者对上海师 范大学体育学院健康男生 3 0人在简化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下肢关节角度的测量及 分析 , 发现在整个练拳过程中, 受试者下肢关节角度均值的减小具有显著性差异。 左右下肢关节平均屈 曲 3 0 一4 0度 即处于功能位 ,可 以有效的提高下肢不同关节 周围肌群 的各种工作能力 ,有利于加强人体的行走和跑跳功能。另外 ,下肢动作 弧度基本不受大腿长和小腿长的影响 ,说明简化太极拳是适合于不同身高、男女 老少 皆宜的一项健身运动项 目。经常练 习简化太极拳 ,有助于发展下肢动作的协 调性和平衡性 。长期练 习还有助于改善关节运动 的灵活性 ,关节韧带 的伸展性和 弹性 ,并能够有效增 强下肢蹬伸肌 肉的力量 。 王丽君著的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平衡机能的影 响) ) 0 ,作者 以太极拳为运动 处方 ,对 1 0名老年知识分子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 ,经过一年 的 24 式太极拳和 48 式太极拳练习,(每周锻炼 6 次,每次 30 分钟 ) 锻炼前 、后 某些指标进行测试 比较发现 ,在人体平衡机能综合评定、握力、短时记忆力等反 映人体衰老水平 的参数 皆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研究结果分析认 为,经过 8 孙绪全简 化太极拳运动对肩关节反力和三角肌的影响作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 0 3: 18 (10 ) : 62 1 【 9】 潘国建. 简化太极拳对上下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 0 3: 犯 (2 ) : 87一 9 0 【 10 1 工丽君.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平衡机能的影响. 现代康复. 20 0 1: 5 (7 ) : 1 0 1 6 北京体育大学硕 士论文 太极拳作为运动处方长期坚持锻炼的老年疾病患者除疾病有明显疗效外, 其平衡 机能也有 明显的改善 。练习太极拳能使呼吸加快 ,增加 中枢和全身血氧含量 ,提 高脑血流量 。有利于大、小脑 、前庭的供血、供氧 ,对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 、 消除精神紧张 ,促进新陈代谢 的顺利进行 ,改善脑微循环和神经细胞 的功能有重 要作用 。 邓永 明著 的 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 , 作者运用 闭 目单足站立 、 平衡木行走和改 良v叭 )lf s o n测试三种方法, 对 6 5名长年坚持太极拳锻炼及 7 0名 普通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进行 比较测试 。结果表 明锻炼组 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 组,说 明经常坚持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周勇著 的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 再认识 , 2 , ,作者通过实践 及资料法 ,对太极拳运动的特 点及其作用进行 了总结和分析 ,指 出太极拳运动存 在 的一些 问题 ,对有代表性 的运动特 点和动作进行 了生物力学分析 。从而对太极 拳运动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 。 1. 2 . 2陈式太极拳方面的研究 陈恩著的 论陈式太极拳的虚与实 l 3 ,该文作者从太极拳盘架子进行 区分 和理解虚 与实; 从行拳走架进行 区分和理解虚与实; 从太极拳推手中来区分和理 解虚与实 。 通过这三个方面 的论述得 出太极拳是 以分清虚实和 由重心偏移而产生 的偏心力作为动力的源泉 。明确 了虚实的范围和区分虚实的方法 ,就能够迅速分 清何处是虚何处是实。 陈正雷著 的 陈式太极拳 的刚与柔 1 ,该文作者针对太极拳 的刚与柔 明确 的对 “ 刚 ”“ 柔 ”给予 定义 。一认 为练 习太 极拳第一步就是要去僵 求柔 ,彻底摧 毁 人体长期养成 的拙劲 、蛮力 。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经过练刚致柔 、柔极生刚、刚 极生柔 、刚柔成半 、刚中有柔 、柔 中有刚的浑然太极境界 。刚与柔是太极 的阴与 阳,刚与柔是太极的灵魂,刚与柔是太极的精髓 。练习太极拳抓不住刚柔相济的 【 n 】 邓永明. 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 0 4: 1 9( 3 ): 87一 8 8 【 1 2 1周勇.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太极拳运动进行再认识. 湖北体育科技2 0 0 3: (l ) : 87一 8 8 【 1 3 】 陈恩. 论陈式太极拳的虚与实. 体育学刊. 2(洲 : (l ) : 58一 59 t 【 1 4 】 陈正雷.陈式太极拳的刚与柔.中华武术. 2 0 0 1: (3 ) : 32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特点,一切的一切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权黎 明著 的 传统陈式太极拳 的健身价值初探 l s ,该文作者通过对传统陈 式太极拳拳理分析、 传统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两方面论述 了练习传统陈式太极拳能 够十分有效 的促进人体健康 ,可 以避免 “ 上盛下虚 ”时代病 ,可 以改善人体 的某 些生理机能 ,可 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 陈振勇著 的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6 ,该文 以陈式太极拳具有代 表性 的发力动作 “ 掩手肪捶 ”作为研究对象进行 了具体的分析及探讨。“ 掩手肤 捶 ” 从运动学角度发力前的预备动作 、发力动作 、发力后 的结束动作三个基本 环节构成 。从生理学角度则分为放松 、紧张、放松三个神经调节 。认为太极拳 的 “ 松静效应 ”是太极拳产生保健作用 的可行条件 。“ 掩手肤捶 ”的发力技术核心 就是采用相对最大 限度 的放松 ,以求得到最大 限度 的肌 肉紧张 的产生 。 任喜杰著的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及应用 l v ,对于档 ,要 “ 贵圆贵虚 ” 要松要活 ,圆档则两跨根与两膝盖要撑开撑 圆有相合之意 。只有 圆档才能分清虚 实。重心转换灵活多变,才 能有利于发劲充实。拳论 “ 档 内自有弹簧力,临机一 转鸟南飞 气 范伟著 的 陈式太极拳 的发劲规律 1 8 1 ,作者结合多年练 习陈式太极拳 的经 验 ,认 为衡量一个拳手发劲 ,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要看他 的劲是否从脚上 起 ,劲不起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 ,没有脚 的蹬地反弹 ,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 动力 ,也不会发 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 ; 第二要看他是否有腰档 的抖弹旋转力 ,在 放松的基础上 ,快速地拧腰扣档,就会产生周身一体 的弹抖力; 第三看他是否有 落点劲 ,落 点劲就是周身之力于一点发 出。如果只是周身抖弹而无劲落点 ,没有 穿透力 ,就华而不实 ,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 。“ 劲起 于脚 、行于腿 、主宰于 腰 、发于梢 。不本诸身 ,则虚而补实 ,不行于梢 ,则实而仍虚 ” 。 【 1 5 】 权黎明.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以 犯: 1 7(1 ) : 88一 8 9 1 1 61陈振勇.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四川体育科技. 20 0 2: (1) 35一 3 7 【 1 7 任喜杰. 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及应用焦 作大学学报.1卯6: (4 ) : 54一 5 6 . 【 1 8 】 范伟著.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中华武术. 20 0 1: (l ) 北京件育大学硕士论文 宛霞著的 陈式太极拳运动时血浆胰 岛素、翠酮 的变化 l 0 ,作者对参加 19 9 1 年河南省 陈式太极拳 比赛 中获奖 的优 秀运 动员赛前赛后 即刻抽血测试 得 出: 陈式太极拳运动后即刻较静息期血浆胰 岛素浓度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血浆翠酮浓度升高 ,与赛前静息期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杨再惠著的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2 0 ,作者随 机抽取 50 - 6 0岁间无体育锻炼的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者 4 0人进行 了 5 个月系统 的陈式太极拳功法练习,做练 习功法前后的对 比分析 。结果表 明练习后心脏功能 有 良好 的改善作用 。使受试者在安静状态 、一定量运动负荷时及恢复期心率极显 著下 降,心容量增大 ,心腔增大 ,心脏泵血功能增强 。 杨再惠著的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 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阁, 作者 随机抽取 5 0 一 6 0岁间无体育锻炼 的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者 4 0人进行 了 5 个月系统的陈式太极拳功法练习,做练 习功法前后的对 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 明, 练习后男性女性的肺活量较练习前均有大幅度上升,有极显著性差异。经过 5 个 月功法练 习后,受试者对外来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对人体 自身的稳定和免疫监视具有较好 的饱和能力。 12 )关于陈式太极拳 “ 掩手肪捶 ”的一些动作说明 人 民体育 出版社编著出版 太极拳运动 2 2 一书中,掩手肪捶的动作说 明: 左小腿屈收,左脚落于右脚 内侧 ,两臂外旋,两掌掩合于头前,与头同宽,掌心 向内; 左脚尖上翘,脚跟擦地 向左开步,上体稍右转; 两臂 内旋,两掌翻转下落 , 上下交叉相叠于小腹右侧 ,左掌压于右掌背上 ,掌心均 向下; 上体转正 ,重心左 移于两腿之间; 两掌向两侧分开,高与肩平, 前臂内旋,掌心转向外; 重心右移, 上体微右转 ,两臂外旋 ,肘 内合 ,左掌摆至体前 ,掌心 向上 ,高与肩平 ,右掌变 拳 ,屈臂合于胸前 ,拳心 向上 ; 重心左移 ,上体左转 ,转腰顺肩 ,成左 弓步 ; 右 拳旋 【 1刃宛霞著. 陈式太极拳运动时血浆胰岛素、辜酮的变化,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 9 7: (1 ) 仪0 1 杨再惠、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 0 5: 2 8(5 ) : 639一 64 1 仪l 杨再惠. 陈式太极拳功法对 中老年人心肺 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 0 5: (9 ) : 1 2 12 一 1 2 1 3 【 2 2 】 人 民体育 出版社. 太极拳运动.增订本. 北京. 人 民体育 出版社.19 9 53 77一 37 8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转 向前方冲 出,拳心转 向下 ,左掌后收 ,掌心贴于左腹部 ,指尖 向右 ,目视右拳 。 马虹著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 2 3 1 文中关于 “ 掩手肪捶 ”的动作说明: 身向 左转螺旋下沉 ,重心偏右 。左膝里扣 ,与右膝合,右腿逆缠 ,脚五指抓地 。同时 左手 由前上逆缠里合至胸前上,掌心 向右 ,指尖 向前上; 右拳 由右后上顺缠 向前 里合下沉至胸前略下变逆缠贴住,里勾腕,拳心 向里偏右。身向左螺旋上升,重 心变左前 。同时左膝里扣,右膝逆缠里合 , 上下相合 , 左手略逆缠下沉略 向里后 , 右拳贴胸下逆缠里旋沉肩 、坠肘 ,里勾腕 、在逆缠上翻 ,随身左转螺旋上升,左 胯松、左膝 扣、右脚腿逆缠 向右后蹬 。同时左掌变半握拳逆缠随左肘 向左后下略 偏左外发劲,左拳心向里贴左肋部 ,拳略高,肘略低; 右拳逆缠由左肘下向前略 偏右发劲 ,拳心 向下,高度与右肩平 。 冯志强著 陈式太极拳入 门 川文中关于 “ 掩手胧捶 ”的动作说明: 两臂放 松缓缓地 向体前上方, 随即心气下沉 ,腰圆活右转,胸腹相开,重心下降 ,右 腿外旋平稳踏实,左腿 内旋伸展虚蹬 。左手右拳同时沿下弧线松活柔顺地左前、 右后逆缠分开 ,再顺缠翻转 , 左手前伸展指渐成八字掌,手心朝右上 , 食指朝前 ; 右拳屈肘经右肩上收到腰间; 目视左手方 向。顺缠伸引,左掌右拳松合,两手心 皆朝 内。随伸引之势 ,腰微左转 ,上体略伸 ,重心渐上升 ,两腿 隐隐伸蹬 ,目视 两手 。腰 向左转 ,重心左移,左腿外旋 弓屈踏实,右腿 内旋蹬展 。随转体 ,右拳 领劲沉稳地 向前逆缠平冲 ,高与胸平 ,拳心朝下 ,拳面朝前 ; 左手 以肘领劲 ,向 左后方逆缠至腰际,手心朝 内微贴左腹部,食指斜朝前下方 ,左肘后挂 ; 肘尖不 过背 ; 目视右拳方 向此为掩手胧捶 定式 。 阐桂香著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2 s 1 文 中关于 “ 掩手胧捶 ”的动作说明: 身 体又转 ,中心稍左移 ; 同时左 手微外旋 ,右手微 内旋 ,分别 向上下 、左右弧形分 开,左掌心 向外; 右拳心 向后; 接着身体微左转; 重心稍右移; 随之右臂屈肘, 右拳外旋 向上 、向左、向下收于胸前 ,拳眼 向外 ; 左臂屈肘 ,左手外旋 向右 、向 仪3】 马虹. 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j 9 9 8 . 6 4 【 2 4 】 冯志强. 陈式太极拳入门.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 9 9. 145一 1 4 6 【 2 5 】 阐桂香.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 0 0. 81一 8 2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下划弧置于左肩前,掌心 向上,拇指和食指伸直 ,其余三指弯 曲; 目视左手。身 体微右转后再急促左转,随之重心迅速左移成 弓步,右腿微屈; 同时左手迅速收 于左肋侧 ,手心轻贴左肋; 右拳随转体后拉蓄劲 ,然后 内旋经左臂上 向右前方急 促发 出,拳 同肩高,臂微屈,拳心 向下 ; 目视右拳。 沈家祯、顾留馨著的 陈式太极拳艺 2 6气 文中关于 “ 掩手肪捶”的动作说明: 身微右转 ,全身气 向下沉 。同时 ,右拳顺缠 ,向左而上经胸前收于右肋侧 ; 左手 由逆缠变顺缠移于胸前 。身微左转 ; 同时 ,两手顺缠合于胸前 ,左掌心及右掌心 皆朝上 ,右拳置于左掌心上 。重心迅速左移 ,成左 弓步 ,右腿微屈勿挺直 。同时, 右拳急 向右前方发 出,拳心随着转朝下 ; 左手也急收于左肋侧 。 1. 2 . 4硕士论文 中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章 胡雁宾硕士论文 优秀太极拳运动员 24 式太极拳主要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2 7 ,运用 q u a l isy s一m c u 5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分析对 2 4式太极拳 的主要动作进行三维生物力学分析 。结果得 出重心 的运动并不象我 们 肉眼或是本体感受的那样一成不变 。而是在一定幅度之间,随着动作的变化而 有规律的变化。两膝关节角度在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太极拳动作的速度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从胸椎 曲率的曲线图,可 以看到在动作的演练过程 中,胸椎 的弯 曲度 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遵循重心后移时, 胸椎弯 曲度逐渐加大 , 即含胸幅度加大, 前移 时胸椎弯 曲度逐渐减小 ,即含胸幅度减小 。 谷枫硕士论文 杨式太极拳练习者搂膝拗步下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洲, 该文作者借助先进 的实验仪器 (q u a l isy s一 m c u 5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手段 ,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 对两组不 同水平 的杨式太极拳演练者搂膝拗步下肢动作 进行测试 与分析 ,揭示这一动作 的运 动学特征和 原理 ,从动力学上给 以验证 。得 出结论 ,在杨式太极拳搂膝拗步动作演练 中,专业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与非专业运 动员的身体重心变化在垂直方 向上有显著差异 。专业运动员与非专业运动员骸 、 2 6 1沈家祯、顾 留馨. 陈式太极拳, 北京. 人 民体育出版社.19 9 5. 90一 9 1 仪7】 胡雁宾. 优秀太极拳运动员 2 4式太极拳主要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 0 3 【 25 1 . 谷枫. 杨式太极拳练 习者楼膝拗步下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 0 4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膝 、踩活动能力的控制上具有差异性 。 太极拳搂膝拗步下肢动作的练习对提高练 习者的腿部肌 肉尤其是股 四头肌 、半健肌 、半膜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具有 良好 的作用 。通过练 习太极拳练习可 以增强下肢个肌 肉群的肌力,在提高人体平衡能 力以及运动中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健身价值。 阮哲硕士论文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下肢力学因素的影响 2 9 ,该文作者使 用一些常用 的与平衡能力相关的测试手段 , 分别对常年太极拳练习者与未练习者 做 出测定,然后对各种指标加 以对 比,力图寻找太极拳对练习者这些平衡指标的 影响,并进一步对于造成这些影响的可能性做出分析和评价 。得 出以下结论 : 长 时间太极拳练 习对练 习者的静态睁眼站立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太极拳练习者对静 态站立 闭眼平衡能力提高不明显;太极拳练习对练习者的步长、 步速无明显作用 ; 太极拳练 习对练习者 的伸骸充分 ,摆动腿抬高幅度大 ,骸关节周围肌 肉伸展性与 弹性较好 ; 太极拳练 习对练习者的肌 肉力量并无明显作用; 相关分析发现 ,重心 移动 曲线轨迹长与步行 时摆动腿艘 关节活动范 围、步速三者 间两两无显著相关 。 ij 意义 太极拳与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主要 以生物力学特征为主,在技术方面 ,由于 实验仪器 的局 限性 ,多数通过 图像解析法或是图片解析法 ,不能从三维角度对太 极拳动作进行立体分析,更不能对连续动作进行运动力学的分析 。 陈式太极拳方面的研究主要 以拳理和练习经验为主 , 在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 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还有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化学方面的研究 较多,对太极拳的健身机制,健身理论通过生理、心理、生化指标加 以验证 。陈 式太极拳 的练 习能够 改善人 的心肺功 能,提 高人 的平衡 能力 ,可 以改善人体 的某 些生理机能,可 以促进人们 的心理健康 。 掩手肮捶动作在不 同的套路 中的动作方法有不 同程度 的差异 ,但 是 ,最后发 力动作基本相 同。掩手肤捶是陈式太极拳中比较典型、比较重要的动作之一 ,对 这一动作 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 【 2 9 阮哲.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下肢力学因素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 0 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引进瑞典 q u a l i sy s一m c u so o红外远 射测试系统 ,该系统通过接收红外反射信号,经过系统软件数字处理能够对不 同 时间的动作进行三维数据分析 ,能够对连续动作进行立体分析研究 。胡雁宾、谷 枫 的硕士论文就是借助该系统进行研究 ,获得 了很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 ,并提 出 了科学的建议 。 本研究试 图利用该测试系统对陈式太极拳掩手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面向全国招聘医疗卫生成熟型引进人才15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政策效果评估与分析报告
- 2025湖南长沙宁乡市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3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卫生院招聘5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习中的小挫折话题作文(9篇)
- 合作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协议
- 2025-2030中国汽车涂料色彩数字化管理及主机厂个性化定制生产趋势报告
- 2025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部分紧缺岗位招聘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数据标注职业素养培训教程全集
- 2025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教师(单页)求职简历(可编辑)A4打印模版
- 2025广东中山市公安局三角分局辅警招聘8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22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
- 2025年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窗口行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 幼儿园安全隐患奖惩制度
- 国家电网招聘平台国家电网2026校园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沧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孵化器从业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