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俗旅游学论文 目 录中文摘要页码IABSTRACT页码II序言页码1一、常州古运河的历史溯源页码2(一)京杭大运河的源流与演变页码2(二)常州古运河的历史状况页码3二、常州古运河的现状页码5(一)取得的成绩页码6(二)存在的问题页码7(三)与兄弟城市的比较页码10三、常州古运河的保护与开发页码12(一)以法制为保障页码12(二)以旅游为契机页码13(三)以文化为核心页码13结语页码16参考文献页码17致谢页码18民俗旅游学论文宿迁民俗资源调查报告摘 要:对宿迁来说,民俗资源就像是宿迁的一颗明珠,是宿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铸就了现在的民俗资源。在先秦中原地区的东部有一片土地,那就是被清代乾隆皇帝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的江苏宿迁。宿迁市历史悠久,境内有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上不以成败论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史记中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下相便为现在的宿迁。宿迁境内发现的长臂猿化石,距今1000多万年,在淮河岸边,5万年前便有先人临水而居,称为“下草湾人文化遗址”。相传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宿迁风光秀美,景观众多。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赞叹宿迁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宿迁,原名宿豫,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这里民风古朴,遗留了较多的民俗资源,很多的地方还保留了以前的生活习俗。在这里将会介绍具有宿迁特色的端午节、车轮饼和腊月二十四大饼。关键词:端午节;车轮饼;腊月二十四大饼;酒;水晶山楂糕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qian folk resourcesAbstract:For Suqian, the folk resources like a jewel in the Suqian, Suqia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resources, Suqian has a long history, outstanding. A long his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created now folk resourc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to the east there is a piece of land, that is the emperor Qian Long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hailed as the first mountain spring advantage in Jiangsu Suqian. Suqian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the territory of the earliest ancient human sites - xiacaowan cultural relics foun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ese history is not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 hero West King Xiang Yu Chus hometown, historical records said Xiang Yu, also under the people, the word feather. Phase Suqian it for now. Gibbon fossil found in Suqian, about 10000000 years ago, on the shore of Huaihe, 50000 years ago there ancestors living in the water, known as the xiacaowan cultural relics. Legend has it that summer, business, Wednesday, Xu Yi interest in this ancient family. Suqian beautiful scenery, landscape many. Qian Long six under the Yangtze River five times the emperors lodging when traveling in Suqian, praised Suqian as the first mountain spring advantage. Suqian, formerly known as Suyu,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Huai yang. Here ancient customs, left more folk resources, many places still retains the previous cust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qian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twenty-four wheel cake and pie here will be.Keyword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eel cake, The twenty-four pie,Alcohol,Crystal hawthorn cakeI第3页,共12页序 言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族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这些民俗在一些情况下变成为了一种资源,它能为我们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项的总合。每个地方都有他们各自具有的特色民俗资源,随着被不断地发现和开发,民俗资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宿迁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他们直至现在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们虽是质朴无华的却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很多地方的习俗虽然大致相同但各个地方还是具有各自的特色,宿迁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让她有很多吸引人的民俗资源。端午时节除了粽子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例如洗澡、穿新衣,这一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喜爱这一天,大人借着端午节的名义也会如孩童一般采艾草、竹叶、青草去煮水洗澡并戴上彩色丝绒。宿迁的车轮饼是宿迁所独有的,其它地方并没有该物,它的身上有着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也是皇帝所赐,脆脆的,令人回味。谈到宿迁必不可少的便是酒,洋河、双沟,驰名全国,醇香的美酒中蕴含了宿迁的人文之美,它也默默地记下了宿迁的历史变迁。腊月二十四的大饼是又大又圆,从腊月二十四这天开始便开始了过新年,远在他乡的亲人也赶了回来,在宿迁,这一天的意义便在一块块大饼体现了。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只是我们所说的一部分。这些看似平淡、平常的东西却可以拥有极大的用处,它们成为民俗资源,让世人感受到它们。 一、宿迁美食 宿迁有各种各样的美味小食,它们各具风味、口感独特,每样都很精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一)车轮饼 车轮饼是宿迁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主要原料为面粉、白糖、青红丝、生猪板油、冰糖等。生产于桃园(今泗阳县)洋河等乡镇。车轮饼为油炸食品,需热食,色泽金黄,口感细腻。关于它的历史,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清乾隆年间,洋河古镇有一家小酒店。店主叫张善巧,大家公称他巧师傅;他的老伴,被人称为巧大妈;闺女被人称为巧姑娘。巧师傅一家手艺高超,生意兴隆。地方乡亲送他一面三巧酒店招牌和一副对联。上联是:善做淮北面点 下联是:巧作江南佳肴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桃源(今泗阳)县境。听说洋河古镇风景秀丽,又有美酒佳肴。遂和大学士纪晓岚乔装成商人,乘坐马车来到洋河。他们到了街头,一眼就见到了三巧酒店门上那副对联。乾隆帝颇为不悦:哼!乡村小店有多大能耐,竟敢夸此海口?就是寡人御膳厨,也不敢出此大言呀,真是狂妄之极!君臣二人步入店中,乾隆帝发话道:看你酒店不大,可是门口贴的那副对联口气不小啊!巧师傅满脸堆笑:嘻嘻,门口对联是乡亲送的,您老不必介意!小店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客官多加指教!乾隆皇帝冷笑几声;嘿嘿!今天不吃饭,照我的车轮形状做成饼;金黄酥甜咯吱响,好看好吃又好听纪晓岚接过话头:店家听了,你们既称为三巧,要运用巧手,精心制作,如能做好此饼,我家老爷重重有赏!乾隆帝又接着补充道:如做不好此饼,我就要砸你招牌,撕你对联! 巧师傅不敢怠慢,立即和老伴、女儿一起商量做饼之事。巧大妈提出,以生猪大油为主料,拌上白糖做馅心,包出饼来鼓溜溜像个车轮;巧姑娘认为,单用猪大油做馅心未免太腻,还需掺些核桃仁、瓜子仁、金桔饼、糖桂花、红绿丝之类,才能达到颜色多样,爽利可口;巧师傅提议,要做好这特殊食品,必须打破框框,闯出新路,制作饼面皮,我想使用水、油掺合和面来做,下油锅炸才能酥而不板;巧大妈又作补充,还必须使用纯油和成另一种面,与你那种水油面揉合起来再擀成面皮包饼,这样经油一炸,既能沾唇即碎,酥脆适口;在外观上,饼皮又能现出美丽的花纹,令品尝者吃得舒心,看得顺眼。巧姑娘说道;好看的饼皮有了,好吃的馅心也有了,可是那咯吱响的好听,又如何能达到呢?三口人相对无言,想不出办法活泼天真的巧姑娘,见二位老人低头无语,为做饼犯愁,很是心疼她拿来两块冰糖,分别塞到父母口中,叫老人边化边想。可老两口哪有闲心思化糖?三嚼两嚼就把冰糖咽下肚子。巧姑娘听到父母嚼冰糖发出的响声,禁不住一蹦多高,拍手大笑:哈哈,难题解决啦,不用再愁了。巧姑娘说:要是在车轮饼馅心里,再加上冰糖,吃起来不就能听到咯吱的响声了吗?难题解决,马上分工:巧大妈负责办馅心,巧师傅负责和面,巧姑娘负责擀面皮。不多会工夫,好看、好吃又好听的车轮饼,就在洋河古镇诞生了。店里的车轮饼刚刚炸好,门外乾隆帝和纪晓岚也恰好回到酒店。没等客人张口,巧姑娘就把热气腾腾的车轮饼端出来放到桌上。乾隆帝板着脸,拿起筷子,夹着车轮饼左观右看,真是金黄溜圆,花纹绚丽,非常好看,找不出一点破绽。他轻轻咬了一口,只觉得甜酥松脆,满嘴流香,非常好吃,找不到丝毫缺陷;他又细细咀嚼,听听格吱格吱响,声音清脆,非常好听,找不出半点漏洞乾隆帝从心里佩服三巧酒店人巧心巧手巧,名不虚传。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忙叫巧姑娘取来文房四宝,挥动御笔,龙飞风舞地题诗一道:洋河有饼若车轮,香脆酥甜妙化神。莫道京华糕点好,品来不及此奇珍。一经御笔品题,顿时声价百倍。从此,好看好吃又好听的洋河车轮饼,代代相传,远近闻名了。 (二)水晶山楂糕水晶山楂糕:宿豫糕点茶食从清末时期就驰名。水晶山楂糕,艳活润泽、色泽微黄透明如水晶状,因而得名水晶山楂糕。其主要原料取自于优质铁球山楂,因其质硬、状如铁球故名。故因此而得名。水晶山楂糕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的称号。其入口冰滑胃、生津养颜、百吃不厌。实为旅游携带之佳品。宿迁城西北、大运河南岸,支口是全省著名的“山楂乡”。一条山楂林,有10多千米长,达3500亩。山楂糕在全省全国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支口水晶山楂糕与众不同:色泽紫红,晶莹透明,而且粘性强,酸甜适中,甜而不腻,酸而不苦,清凉可口,生津健胃。水晶山楂糕是支口的特产,是宿迁的特产,早在1927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就得过金奖。1959年全国果品加工评比会上,“水晶山楂糕”被评为全国第一名。水晶山楂糕已经成为了宿迁的象征,无论是外地人来宿迁还是赠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它都是首选。在平日,宿迁人都会买来食用,它不仅可以被当做是零食还可以被摆成冷盘上餐桌,价格低廉,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二、宿迁美酒宿迁的酒文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全国。进入宿迁就像进入一个酒乡,处处弥漫一股醉人的酒香。酒之所以能成为宿迁的代表,不仅是因为它们很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宿迁几乎每个喝白酒的人喝的都是宿迁酒。 (一)洋河酒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闻名遐迩。当时曾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此设立会馆,省内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于此,竞酿美酒,使洋河镇的酿酒业更加兴隆繁盛。据泗阳县志记载,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在咏白洋河中写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据记载,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在宿迁建有行宫,留住七天,品尝洋河大曲后挥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赞语。1915年在全国名酒展览会上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国际名酒”奖状和金质奖章;1923年,参加全国物品展览获一等奖;同年,在南洋国际名酒赛会上,又获“国际名酒”称号,遂闻名于世,蜚声海内外。洋河大曲以产地而得名,属浓香型大曲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制成的高温火曲为发酵剂,辅以闻名遐迩的美人泉水精工酿制而成。由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沿用“老五甑续渣法”,同时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缓慢发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馏”、“分等贮存”、“精心勾兑”等传统工艺和新技术,使洋河大曲日臻完美,形成了“甜、绵、软、净、香”的独特风格,被专家和广大消费者誉为浓香型大曲酒的正宗代表。 “绵柔”型白酒的创始者。据研究洋河制酒始于两汉而兴于唐宋。江苏省泗阳县的洋河镇在汉朝时早己是个酿酒的名地。洋河大曲以优质黏高粱为原料,再用小麦,大麦,豌豆培养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闻名的美人泉之水酿造而成。洋河大曲属浓香大曲白酒,酒液澄澈透明,酒香浓郁清雅,入口鲜爽甘甜,口味细腻悠长,洋河大曲被中国和日本公认为东方的洋酒。 (二)双沟酒双沟被誉为中国酒源头,1977年在双沟附近的下草湾出土的古猿人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考证后,被命名为醉猿化石。科学家们推断,1000多万年前在双沟地区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生活的古猿人,因为吞食了经自然发酵的野果液面醉倒不醒,成了千万年后的化石。此一论断,已被收入中国现代大百科全书,2001年,中科院的考古专家们第二次对双沟地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科考,结果发现早在1000多万年前,双沟地区就有古生物群繁衍生息。双沟酒业的始创于1732年(清雍正十年)据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双沟酒业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双沟经典广告语“古猿醉酒,在双沟见证;古人酿酒,在双沟见证;现代美酒,在双沟见证;一方水土,万代流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双沟的历史地位。古今文人墨客、将军、学者等也都为双沟酒留下动人的诗篇,如宋代的苏东坡、欧阳修、杨万理、范成大等,明代的黄九烟,当代的陈毅父子,叶圣陶、陆文夫、陈登科、茹志娟、绿原、邹荻帆等,在许多美好诗篇里,双沟美酒香透千百年的每一个日子。双沟集团产品现有山河系列,青花瓷系列,牡丹系列,现在主打青花瓷系列、柔和系列、珍宝坊系列,珍宝坊开创了中国白酒自由调兑的先河。 三、宿迁节日风俗宿迁位于江苏,其节日风俗与整个江苏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地方具有宿迁自己的特色,例如端午节和腊月二十四。(1) 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在宿迁,除了与其他地方吃粽子、在门口挂艾草外,宿迁人会在这一天都洗澡,换新衣。在端午这一天早上,母亲们都会出名亲自摘采艾草、竹叶和一种青草专门用来煮水洗澡。中午时,母亲们会将早上采的东西和独头蒜及鸡蛋放在大锅中煮沸用来洗澡。待到将小孩用煮的水洗后身上会有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洗完澡后不可以穿旧的衣服,必须穿新的衣服,最后站在太阳下面要晒10分钟左右才可入屋。母亲们会给孩子们在脖子、手腕、脚腕和手指上都系上彩色丝线,这种丝线会掉颜色,待到将丝线取下时,所戴的地方都有清晰的印迹,丝线会一直戴在身上知道七夕节将丝线取下扔在屋顶,传说是为了让喜鹊叼去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洗澡水煮好时,大蒜和鸡蛋便也熟了,洗澡完就要吃大蒜和鸡蛋。用那种特制的洗澡水可以洗掉身上的晦气,穿新衣服是为了不沾染旧衣服的污秽,晒一晒是为了让太阳晒掉身上表面的脏气,吃独头大蒜是因为“独”的音同“毒”,吃独头大蒜就是为了“以毒攻毒”和“消毒”。大人们也很喜欢端午节,在这天他们可以借着端午节的名义,光明正大地做着他们小时候也喜爱做的事情。 (二)腊月二十四宿迁的腊月二十四同江苏其他地方大致相同,但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这天会好好地准备上一桌的好菜和大饼。这天家家户户都会从早忙到晚,就是为了晚上的那桌好菜,但最重要的并不是那桌好菜而是那又大又圆的饼,即使没有好好的一桌美味只有咸菜也是要吃大饼的。在以前,每家每户都有平锅专为烙饼而准备的,在这一天,每家都会将提前发好的面拿出来,擀成一块块饼放在锅里烙起来,一般都会烙很多,足够吃到过年才会再做新的面食用来过年。大饼是宿迁人常吃的一种面食,一到腊月二十四这天大饼的价格就会比平时贵一倍。腊月二十四这天在外的亲人就会基本上都回来了,饼是圆形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也象征了一家团团圆圆。在腊月二十四吃饼时,一定要吃饱,因为腊月二十四正处冬天而且就快过年,它的寓意为“过饱年”。现在的腊月二十四已经没有以前热闹,但人们仍不忘那天会买块饼回家并弄几个好菜。根据走访调查,发现宿迁腊月二十四吃大饼这一习俗至少是从清代便有的,至今已经至少两三百年了。 (三)正月十六“走北边” 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有个风俗习惯,每逢正月十六晚上,都要挑着灯笼、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出城往北山走上一段,人们称之为“走北山”,也叫“走北边”。“正月十六走北边,腰不疼腿不酸。”这句话一直在城里传承着。 对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传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下相县,县城在今项王故里附近。有天夜里,县太爷正在睡觉,忽然梦见衙门前的石狮子跑来向他禀报,说黄河要在正月十六那天淹没宿迁城,要县太爷赶快想办法拯救黎民百姓。天亮后,来到衙门前一看,只见石狮子果然满眼含泪,似有苦苦哀求之意。县太爷心想:是石狮子显灵了。过去虽说黄河经常泛滥,可是在正月里发大水还从未有过哩!接着,他又作详细调查,认为这一年的气候确实与往常不同,黄河洪水可能提前到来,这事不可不防。于是就张榜公告,正月十六黄河要来家了,希望大家赶快做好预防准备。可是,群众都不相信。县太爷就叫县太太把石狮子托梦之事传给亲戚朋友,通过亲戚朋友再互相传达,并且利用正月十五城隍庙会的机会,叫三班衙役向群众宣传:黄河要来家了,正月十六晚上,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要离家向北山上转移。虽然这样宣传动员了,还是只有少数人相信,大多数人怀疑不动。到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县太爷首先带领家眷亲属,挑着灯笼火把,由衙役开道向北山上走去。来到了现在的马陵山附近,摆下香案,对天参拜,祈祷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平安。当时,也有不少群众蜂涌而来,但其中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认为这皓皓明月,朗朗乾坤,哪来的洪水呢?甚至有的人还感到好笑。说实在话,连县太爷也在犯嘀咕,石狮子托梦能当真吗?他也摸不准儿。所以,他摆设香案磕头祷告,实际上是在磨时间的。谁知,到了半夜子时,正当人们要回去的时候,就听西北方传来哗-哗的响声,排山倒海一般,不多时,黄河水一霎时漫了黄河大堤,吞没了整个宿迁城。由于事先有了思想准备,县太爷暗下又作了一些安排,虽然洪水来得迅猛,城被淹没了,可是大部分市民群众得救了。从那以后,人们便弃城北迁,转移到马陵山坡,重新建成了一座新城。尽管时光流逝,人地更异,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每逢正月十六晚上,还是要挑着灯笼往北山上走一走,北山地势高,意为步步登高,讨个吉利。这个传统习俗已被代代延传下来。家家吃“马蹄糕”,以祈“高升”。晚饭后,人们一路燃放鞭炮,从南向北,经校军场灯市,直到马陵小山“百子堂”(今第二招待所北首),地势越来越高,以“走北边”喻步步高升,传说能祛百病,俗说“正月十六走北边,腰不疼来腿不酸”。有些没有儿子的父母借机到百子堂烧香拜神求子,并花钱买个男泥娃带回家,谓之“扣百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拜神求子旧习俗,早已不复存在,但“走北边”仍沿续。 之所以会流传下那个故事是因为在以前黄河会每年都会发大水至宿迁,而且宿迁城内马陵小山附近地势最高,所以大家都会到那里避害,直至解放后黄河水灾才解除。大家也是借着这个节日来让自己图个吉利而已,外加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晚上都会在那里举行灯会,所以这个也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并沿传。 四、不足处和解决方案 宿迁有着很多吸引人的民俗资源,它们成为宿迁历史长河中一颗不可忽视的名珠,但仍然有着很多的问题,在这一板块将会列出问题和解决方案。(1) 存在问题宿迁的民俗资源虽然有很多,但在发现、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令人不能忽视。 1.发现得不全面且不深刻,只局限于表层,没有挖掘其内在的意义,例如腊月二十四的大饼,在图书馆及网络上边没有详细记录,没有它具体的产生时间和原因,我们只能知道它存在。 2.没有大力地开发和利用。宿迁有很多民俗资源,但我们目前发现的并不全,还局限在于一部分我们常见的或是还在的,哪些我们不常见还有已经消失的,我们却一无所知。一些我们已经发现的民俗只是发现却没有开发,知道它们的人还是只局限于宿迁或周边很近的地区。 3.开发过于商业化,没能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宿迁的民俗发展并不是没有成功的范例,洋河酒就是一个成功的典例,但是它的发展过于商业化,人们只知道洋河酒却不知道洋河镇更不用说是宿迁。(2) 解决方案我们在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时虽然存在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将他们解决并且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积极发现民间的民俗资源。民俗的发现不仅是某一组织或某些人的事,政府应该大力提倡民间对民俗的推荐,可以实行奖励制度。当发现新的民俗时,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它进行记录和研究,并做宣传和传承的工作。 2.大力开发和利用。对于现存的民俗我们要能够宣传他们,在每个特定的节日期间可在电视、报纸及公共场所进行宣传,让人们能够牢记他们。对于已经是濒危的民俗资源,我们要做好保护工作,使之重获新生。 3.把握好尺度,将商品化和民俗相结合。民俗资源的商品化可以扩大它的知名度也可以增加盈利,对于民俗资源所在地有很大的益处,可是如果过分商品化则会得不偿失。一些人为了挣更多的钱可能会降低商品的质量,如果是像洋河酒那样的例子,建议可以将洋河酒的简要历史印在包装盒上并在上面将产地宿迁标注在显眼的地方。 结 语 本文对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