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 业 设 计 题目:公司办公楼 入 学 年 月_20 年 10 月_ 姓名_ _ 学号_ 专业_土木工程_ 学 习 中 心_ 指 导 教 师_ 完成时间 2011 年_10_月 2_日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目目录录 1绪绪论论.1 1.1 工程背景工程背景.1 1.1.1 设计资料.2 1.1.2 材料 .2 1.2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2 1.3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3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4 2.1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框架结构设计计算.4 2.1.1 工程概况.4 2.1.2 设计资料.4 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5 2.1.4 荷载计算.7 2.2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10 2.2.1 设计资料.10 2.2.2 楼面板.14 2.2.3 屋面板.14 2.3 楼梯设计楼梯设计.18 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18 2.3.2 设计资料.18 2.3.3 梯段板计算.19 2.3.4 平台板计算.20 2.3.5 平台梁计算.21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2.4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22 2.4.1 设计资料.22 2.4.2 基础截面确定.23 2.4.3 基础梁内力计算.24 3. 结结论论.27 致致谢谢.2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9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1.绪绪论论 1.1 工程工程背景背景 本项目为 9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 960.96 m2, 总建筑面积约为 8811.84 m2;层高 3.6m,平面尺寸为 18.3m52.0m。采用 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 0.6m。 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板均为现浇。 1.1.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1.1.1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夏季最高气温42.3 C ,冬季室外气温最低9 C 。 冻土深度 25cm, 基本风荷载 W。 =0.35kN/ m2; 基本雪荷载为 0.2 kN/ m2。 年降水量 680mm。 1.1.1.2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述 如下: 新近沉积层(第一层) ,粉质粘土,厚度0.51.0米,岩性特点,团 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 粉质粘土层(第二层) ,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硬塑状 态,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3.0米, qsk=3540kPa。 粉质粘土层(第三层) ,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 含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米, qsk=3035kPa。 粉质粘土层(第四层) ,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 锰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qsk=4060kPa,qpk=15002000kPa。 不考虑地下水。 1.1.1.3 地基土指标地基土指标 自然容重 1.90g/cm2,液限 25.5,塑性指数 9.1,空隙比 0.683,计 算强度 150kp/m2。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 1.1.1.4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 7 度 1.1.1.5 抗震等级抗震等级 三级 1.1.1.6 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地震分组 场地为1类一组Tg(s)=0.25s max 0.16 (表3.8高层建筑结构 ) 1.1.2 材料材料 柱采用 C30,纵筋采用 HRB335,箍筋采用 HPB235,梁采用 C30, 纵筋采用 HRB335, 箍筋采用 HPB235。 基础采用 C30, 纵筋采用 HRB400, 箍筋采用 HPB235。 1.2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九层,主体高度为 32.4 米,属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 土组合结构等类型。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就成为 经济合理地建造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结构论证以及设计任务 书等实际情况,以及本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关键问题。 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以及它 们的组合。高层建筑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机构安 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 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机构体系又 密切的相关。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高度和功能。框架 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 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 本建筑采用的是框架机构体系,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构件 类型少,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也易于采用定型模 板而做成现浇结构,本建筑采用的现浇结构。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3 由于本次设计是办公楼设计,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高的抗 震等级,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1.3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概况、相关的设计资料、高层建筑 的一些特点以及综合本次设计所确定的结构体系类型。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4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2.1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2.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 9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 960.96 m2, 总建筑面积约为 8811.84 m2;层高 3.6m 平面尺寸为 18.3m52.0m。采用 桩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外内高差 0.6m。 框架平面同柱网布置如下图: 图 2-1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 框架梁柱现浇,屋面及楼面采用 10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 2.1.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2.1.2.1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基本风荷载 W。=0.35kN/ m2;基本雪荷载为 0.2 KN/ m2。 2.1.2.2 楼、屋面使用荷载:楼、屋面使用荷载: 走道:2.5kN/ m2;消防楼梯 2.5kN/ m2;办公室 2.0kN/ m2;机房 8.0kN/ m2,为安全考虑,均按 2.5kN/ m2计算。 2.1.2.3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5 建筑物场地地形平坦,地基土成因类型为冰水洪积层。自上而下叙 述如下: 新近沉积层(第一层) ,粉质粘土,厚度0.51.0米,岩性特点,团 粒状大孔结构,欠压密。 粉质粘土层 (第二层) , 地质主要岩性为黄褐色分之粘土, 硬塑状态, 具有大孔结构,厚度约3.0米,30 35 sk qkPa 粉质粘土层(第三层) ,地质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 铁锰结核,可塑状态,厚度3.5米,30 35 sk qkPa 粉质粘土层(第四层) ,岩性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具微层理,含铁锰 结核,硬塑状态,厚度未揭露,30 35,1500 2000 skpk qkPa qkPa 不考虑地下水。 场地位1类一组Tg(s)=0.25s max 0.16(表3.8高层建筑结构 ) 2.1.2.4 屋面及楼面做法:屋面及楼面做法: 屋面做法: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100140mm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5mm厚纸筋石灰抹灰。 楼面做饭: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5mm纸筋石灰抹灰 2.1.3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 2.1.3.1 初估截面尺寸初估截面尺寸 (1)柱:bh=600mm600mm (2)梁:梁编号如下图: L1: h=(1/121/8)7800=650975取h=700mm b=(1/31/2)H=(1/31/2)700=233350取b=300mm L2: h=(1/121/8)2700=225338取h=450mm b=(1/31/2)H=(1/31/2)450=130225取b=250mm L3: h=(1/121/8)4000=333500取h=450mm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6 b=(1/31/2)H=(1/31/2)450=150225取b=250mm L4: h=(1/121/8)3600=300450取h=400mm b=(1/31/2)H=(1/31/2)400=133200取b=250mm L5: h=(1/121/8)2400=200300取h=400mm b=(1/31/2)H=(1/31/2)400=133200取b=250mm L6: h=(1/121/8)8000=6671000取h=700mm b=(1/31/2)H=(1/31/2)700=233350取b=300mm 图2-2框架梁编号 2.1.3.2 梁的计算跨度梁的计算跨度 框架梁的计算跨度以上柱形心为准,由于建筑轴线与柱轴线重合, 故计算跨度如下: 图2-3 梁的计算跨度 2.1.3.3 柱高度柱高度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7 底层柱h=3.6+0.6+0.5=4.7m 其他层h=3.6m 1111 图2-4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及柱编号 2.1.4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2.1.4.1 屋面均布恒载屋面均布恒载 二毡三油防水层0.35 kN/ m2 冷底子有热玛蹄脂0.05 kN/ m2 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2 20=0.4 kN/ m2 100140厚(2%坡度)膨胀珍珠岩(0.1+0.14)7/2=0.84 kN/ 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 kN/ m2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0.01516=0.24 kN/ m2 共计4.38 kN/ m2 屋面恒载标准值为: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8 (52+0.24)(7.82+2.7+0.24)4.38=4242.16 kN 2.1.4.2 楼面均布恒载楼面均布恒载 按楼面做法逐项计算 25厚水泥砂浆找平0.02520=0.05 kN/ m2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 kN/ m2 15厚纸筋石灰抹灰0.01516=0.24 kN/ m2 共计3.24 kN/ m2 楼面恒载标准值为: (52+0.24)(7.82+2.7+0.24)3.24=3180.04 kN 2.1.4.3 屋面均布活载屋面均布活载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仅考虑屋面雪荷载: 0.2(52+0.24)(7.82+2.7+0.24)=197.71 kN 2.1.4.4 楼面均布活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 楼面均布活荷载对于办公楼一般房间为22.0KN/ m2,走道、消防楼 梯为2.5 kN/ m2,为计算方便,偏安全的统一取均布活荷为2.5 kN/ m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 2.5(52+0.24)(7.82+2.7+0.24)=2421.32 kN 2.1.4.5 墙体自重墙体自重 外墙墙厚240mm,采用瓷砖贴面;内墙墙厚120mm,采用水泥砂浆 抹面,内外墙均采用粉煤灰空心砌块砌筑。 单位面积外墙体重量为:7.00.24=1.68 kN/ m2 单位面积外墙贴面重量为:0.5 kN/ m2 单位面积内墙体重量为:7.00.12=0.84 kN/ m2 单位面积内墙贴面重量为(双面抹面) :0.362=0.72 kN/ m2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9 2.1.4.6 荷载总汇荷载总汇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载+50%屋面雪载+纵横梁自重+半 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顶层恒载 1 Q:4242.16kN 顶层活载 2 Q:193.71kN 顶层梁自重 3 Q: 1 L+ 2 L+ 3 L+ 4 L+ 5 L+ 6 L =42.8430+6.8515+11.0932+8.78+5.228+44.034 =2030.31kN 顶层柱自重 4 Q:36.8656=2064.16kN 顶层墙自重 5 Q:601.08+351.69+210.48+514.48=1677.73 kN 9 G= 1 Q+1/2 2 Q+ 3 Q+1/2 4 Q+1/2 5 Q=9759.58 kN 其他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恒载+50%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 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8 G=3138.04+1/22421.32+42.8430+6.8515+11.0932+8.78 +5.228+44.034+36.8656+1677.73=10120.9 kN 8765432 GGGGGGG10120.9 kN 1 G=3138.04+1/22421.32+42.8430+6.8515+11.0932+8.78+5.228 +44.034+1/236.8656+1/248.1356=10967.52kN 门窗荷载计算 M-1、M-2采用钢框门,单位面积钢框门重量为0.4kN/ m2 M-3、M-4采用木门,单位面积木门重量为0.2 kN/ m2 C-1、C-2、C-3、C-4、C-5、C-6均采用钢框玻璃窗,单位面积钢框玻璃 窗重量为0.45 kN/ (1)底层墙体实际重量: 1 G=10699.07 kN (2)二至九层实际重量: 2345678 9813.3GGGGGGGkN 9 9451.98G kN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10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9 77783.76 i i G kN 2.2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 2.2.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 1m 宽板为计算单元。混凝 土采用 C25,fc=11.9N/mm2,钢筋采用 HPB235,fy=210N/mm2。 2.2.2 楼面板楼面板 楼面板的平面布置图,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 2-24 所示。 图 2-24 楼板平面布置图 2.2.2.1AF 区格板的计算区格板的计算 a.荷载荷载设计值设计值 1.活荷载活荷载 由于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2.5 2 /kN m,故荷载分项系数为 1.4。 q =1.42.5=3.5 kN/m2 2.恒荷载恒荷载 面层25厚水泥砂浆找平0.02520=0.05 kN/ m2 板自重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 kN/ m2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11 板底抹灰15厚纸筋石灰抹灰0.01516=0.24 kN/ m2 共计3.24 kN/ m2 g=1.23.24=3.89 kN/ m2 g+q=3.89+3.5=7.39 kN/ m2 g+q/2=3.89+1.75=5.64 kN/ m2 q/2=1.75 kN/ m2 b.计算跨度计算跨度 板厚 h=100mm,L1bh=300mm700mm,L2 bh=250mm450mm L3 bh=250mm450mm。 1内跨 0c ll, c l为轴线间距离 2边跨 0n llb, n l为净跨,b 为梁宽 各区格板计算跨度见表 2-33。 c.弯矩计算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发生在活荷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为内支座 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弯矩 值两者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近似按活荷载满布求得,即内支座固支 时 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在本例中,楼盖边梁对板的作用是为固定支 座。 所有区格板按其位置与尺寸分为 A、B、C、D、E、F、G、H 八类, 其中 D、E、F 三种去较大的 D 板计算,G、H 按单向板计算。计算弯矩 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取0.2 c v 。查表“双向板按弹性分析的计算系 数表” (见混凝土结构 )对各区格弯矩进行计算。各区格板的弯矩计 算列于表 2-33。 d.截面设计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选用8 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 01 l(短跨)方向跨中截面的 01 2 d hhc =100-20-8/2=76mm 02 l(长跨)方向跨中截面的 02 3 2 d hhc =100-20-12=68mm 支座截面处 01 h均取为 76mm。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12 截面弯矩设计值: 该板四周与梁整浇, 故弯矩设计值应按如下折减: 1A 区格不予折减; 2B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B-D 支座截面折减 10%( 0 /1.5 b ll ) ; 3C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C-D 支座截面折减 20%( 0 /1.5 b ll ) ; 4D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D-D 支座截面折减 20%。 计算配筋量时,取内力臂系数 0 0.9, 0.9 ss y m A h f 。截面配筋计算结 果及实际配筋列于表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13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4 2.2.2.2 G、H 区格板的计算区格板的计算 a.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 因板两端与梁固接,按调幅法计算跨 度净跨 01 l= n l=(3600-300/2)=3450mm 02 l= n l=(2400-300/2)=2250mm图 2-25 板的计算跨度 活荷载设计值:q =1.42.5=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g =1.23.89=5.26 kN/m2 g+q=7.39 kN/m2 2.2.3 屋面板屋面板 屋面板的平面布置图,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 2-26 所示。 2.2.3.1AD、G、H 区格板的计算区格板的计算 a.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值 1.活荷载活荷载 q =1.40.5=0.7kN/m2 2.屋面均布恒载屋面均布恒载 二毡三油防水层0.35 kN/m2 冷底子有热玛蹄脂0.05 kN/m2 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0.02 20=0.4 kN/m2 100140mm厚(2%坡度)膨胀珍珠岩(0.1+0.14)7/2=0.84 kN/m2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5=2.5 kN/m2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0.01516=0.24 kN/m2 共计4.38 kN/ m2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5 图 2-26 楼板平面布置图 g=1.24.38=5.26 kN/ m2 g+q=5.26+0.7=5.96 kN/ m2 g+q/2=5.26+0.7/2=5.61 kN/ m2 q/2=0.35 kN/ m2 b.b.计算跨度计算跨度 板厚 h=100mm,L1bh=300mm700mm ,L2bh=250mm450mm L3bh=250mm450mm 内跨 0c ll, c l为轴线间距离 边跨 0n llb, n l为净跨,b 为梁宽 c.弯矩计算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发生在活荷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它可以简化为内支座 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弯矩 值两者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近似按活荷载满布求得,即内支座固支 时 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在本例中,楼盖边梁对板的作用是为固定支 座。 所有区格板按其位置与尺寸分为 A、B、C、D、E、F、G、H 八类, 其中 D、G、H 三种去较大的 D 板计算,E、F 按单向板计算。计算弯矩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 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取0.2 c v 。查表“双向板按弹性分析的计算系 数表”(见混凝土结构 )对各区格弯矩进行计算。各区格板的弯矩计 算列于表 2-36。 d.截面设计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选用8 钢筋作为受力主筋,则 01 l(短跨)方向跨中截面的 01 2 d hhc =100-20-8/2=76mm 02 l(长跨)方向跨中截面的 02 3 2 d hhc =100-20-12=68mm 支座截面处 01 h均取为 76mm。 截面弯矩设计值: 该板四周与梁整浇, 故弯矩设计值应按如下折减: A 区格不予折减; B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B-D 支座截面折减 10%( 0 /1.5 b ll ) ; C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C-D 支座截面折减 20%( 0 /1.5 b ll ) ; D 区格的跨中截面与 D-D 支座截面折减 20%。 计算配筋量时, 取内力臂系数 0 0.9, 0.9 ss y m A h f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 及实际配筋列于表 2-37。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7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8 2.2.3.2 E、F 板的计算板的计算 (1).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 因板两端与梁固接,按调幅法计算跨 度净跨 01 l= n l=(3600-300/2)=3450mm 02 l= n l=(2400-300/2)=2250mm图 2-27 计算跨度 活荷载设计值:q =1.40.5=0.7kN/m2 恒荷载:g =1.24.38=5.26 kN/m2 g+q=5.96 kN/m2 2.3 楼梯设计楼梯设计 2.3.1 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计算简图及截面尺寸 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布置如图: 3300 图 2-28 梯段板 TB-1 模板图及计算简图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9 图 2-29 设计计算示意图 2.3.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0 1.0,混凝土为 C25,fc=11.9N/mm2, ft=1.27N/mm2。钢筋为:平台板或楼梯,采用 HRB235,fy=210N/mm 楼梯梁采用 HRB335,fy=300N/mm 按板式楼梯进行设计。 TB-1 的设计( 0 3300lmm) 2.3.3 梯段板梯段板设计设计 2.3.3.1 确定确定板厚板厚 梯段板的厚度为 0 0 3300 110 30300 l hmm,取 h=120mm 2.3.3.2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取 1m 宽板计算) 150 arctan26 34 300 cos0.894 a.恒荷载计算恒荷载计算 踏步重 1.01 0.3 0.15 251.875/ 0.32 kN m 斜板重 1.0 0.1 252.796/ 0.894 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30.15 1.0 0.02 200.6/ 0.3 kN m 恒载标准值5.271kN/m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 恒载设计值1.2 5.2716.33/ d gkN m b.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2.5/ k gkN m 活荷载设计值2.5 1.43.5/ d qkN m c.总荷载总荷载9.83/ dd gqkN m 2.3.3.3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0 3.3lm 跨中弯矩 22 0 11 9.83 3.310.70 1010 d Mq lkN m 2.3.3.4 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0 251002575hhmm 6 22 10 10.70 10 0.160 1.0 11.9 1000 75 s c M f bh 11 20.175 sb 2 1 0 0.175 1.0 11.9 1000 75521.21 300 c s y f Abhmm f 受力筋的选用10150( s A=523 mm) 分布筋选用8300 2.3.4 平台板计算平台板计算 2.3.4.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取 1m 宽板计算) 恒荷载计算: 平台板自重 (假定板厚 100mm)0.10 1 252.5/kN m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0 0.02 200.4/kN m 恒载标准值2.9/ k gkN m 恒载设计值1.2 2.93.48/ d gkN m 活荷载标准值2.5/ k gkN m 活荷载设计值2.5 1.43.5/ d qkN m 总荷载6.98/ dd gqkN m 2.3.4.2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0 0.1 1.631.68 22 n h llm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1 跨中弯矩 22 0 11 6.98 1.682.46 88 d Mq lkN m 2.3.4.3 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6 22 10 2.46 10 0.037 1.0 11.9 1000 75 s c M f bh 11 20.038 sb 2 1 0 0.038 1.0 11.9 1000 75113.05 300 c s y f Abhmm f 受力筋的选用6200( s A=141 mm) 2.3.5 平台梁计算平台梁计算 2.3.5.1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取 1m 宽板计算) 梯段板传来 3.3 9.8316.22/ 2 kN m 平台板传来 1.63 6.98 (0.1)6.39/ 2 kN m 梁自重(假定250250b hmmmm) 1.20.25(0.25-0.10)25=1.13kN/m q=23.74kN/m 2.3.5.2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0 3.360.243.6 n llam 0 1.051.05 3.363.53 n llm取两者中较小者, 0 3.53lm 22 max0 11 23.74 3.5336.94 88 d Mq lkN m max 11 23.74 3.3639.88 22 n VqlkN 2.3.5.3 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a.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按第一类倒 L 形截面计算) 翼缘宽度 3 0 3.53 10 588 66 f l bmm 0 1630 100915 22 f S bbmm 取588 f bmm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2 6 22 10 36.94 10 0.120 1.0 11.9 588 (25020 2) s c M f bh 11 20.128 sb 2 1 0 0.128 11.9 588 210 627 300 c s y f Abhmm f 受力筋的选用 3 18( s A=763mm) b.箍筋计算箍筋计算 0max 0.70.7 1.27 250 21046.6739.88 c f bhkNVkN 箍筋按构造配置6200。 2.4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 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2.4.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下水深 7.0m 左右 基础埋深为 1.9m 持力层土的承载力设计值为 f=240kN/m。 混凝土采用 C30,纵筋采用 HRB335,HRB400。 2.4.2 基础截面确定基础截面确定 2.4.2.1 基础梁高基础梁高 梁高 11 () 48 Hll,为柱距,通常梁高为1000Hmm2000mm, 11 () 7.81.950.975 48 Hm,取1.4Hm。 2.4.2.2 翼板厚度翼板厚度 翼板厚度为 250mm,采用梯形翼板。 2.4.2.3 基础长度基础长度 基础外伸一般为边跨的 1/41/3, 1 11 () 8.541.952.6 43 lm 所以取, 1 1.95lm 总长度为:7.8 22.71.95 222.2lm 2.4.2.4 基础的底面宽度基础的底面宽度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3 N Alb fd 所以基础底面: (2594.712928.26) 2 0.8 2.39 (20 )22.2 (24020 1.9) F bm L fd ,取2.4bm。 2.4.3 基础梁内力计算基础梁内力计算 采用倒梁法:如图 2-29。 图 2-29 计算示意图 2.4.3.1 基础反力基础反力 沿基础纵向的地基均布线荷载: (2594.712928.26) 2 421.92/ 26.18 pi bkN m 2.4.3.2 翼缘板计算翼缘板计算(按每米长计) 421.92 175.8 2.4 n qkN 175.8 0.9158.22 n Vq lkN m 0 158.22 158.06 0.070.07 14.3 c V hmm f 实际 0 10 25035210 2 hmm 2 1 175.8 0.971.20 2 MkN m 2 0 71.20 1255.73 0.90.9 210 300 s y M Amm h f 采用 14120,实配面积 1282 2 mm 2.4.3.3 用弯距分配法计算基础弯距用弯距分配法计算基础弯距 a.固端弯距计算固端弯距计算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4 边跨固端弯距为 22 1 11 421.92 7.82139.13 1212 CDi Mp LkN m 中跨固端弯距为 22 2 11 421.92 2.7256.32 1212 DEi Mp LkN m H 截面(左)伸出弯距 22 0 11 421.92 1.95802.18 22 C i Mp LkN m b.刚度计算刚度计算 表 2-39 刚度值计算 截面 bh跨度 惯性矩 3 0 12 bh I 0 () b EI KkN m l 0.81.47.80.137 6 0.527 10 0.81.42.70.137 6 1.522 10 分配系数为: 0.527 0.257 0.527 1.522 D 左E右 1 0.2570.743 E左D 右 c.基础剪力计算基础剪力计算 C 截面左边的剪力为: 0 421.92 1.95822.74 l Ci VplkN 取 OE 段为隔离体计算 C 截面的支座剪力 22 01 1 1 111 ()421.92 (1.957.8)1818.03 27.8 2 2337.99 CiD Rp LLM L kN C 截面右边(上标 r)的剪力 0 ()421.92 1.952337.991515.25 r CiC Vp LRkN 01 ()421.92 (1.957.8)2377.991735.73 DiC Rp LLRkN 取 CD 作为隔离体见图 2-30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5 图 2-30 隔离体计算示意图 22 2 1 111 ()(421.92 2.71818.03 1818.03) 22.7 2 569.59kN DiDE RpMM l 1735.75569.592305.32 DDD RRRkN 1735.75 l DD VRkN 569.59 r DD VRkN 按跨中剪力为零的条件来求跨中最大负弯距 OB 段:421.922337.990 iC p xRx求得 x=5.54m 所以: 22 1 11 (5.54 1.95)421.92 5.542337.99 3.59 22 1918.68 iC Mp xR kN m FG 段对称,最大弯距在中间截面 22 22 11 421.92 2.71818.031433.56 88 iD Mp LMkN m 由以上条件可做条形基础的弯距和剪力图 3-31 图 3-31 弯矩和剪力图 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郑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6 表 2-41 截面强度计算 截面 MM E左E右EF跨中 MM F左F右FG跨中 M802.18-1918.681818.031433.56 10 () 2 f cff h Mf b hh MMMM 判断类型I 类截面I 类截面I 类截面I 类截面 2 00 1 2 cf M xhh f b 44.5239.93100.9039.78 1cf s y f b x A f 1910456843294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内容
- 威伯科WABCO ABS系统培训报告
- 学前课程内容学时安排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方案
- 演讲比赛活动设计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高温防中暑全攻略
- 2025汽车买卖合同版范本
- 2025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参考
- 小班国庆假期安全
- 2025钢筋供应合同(版)
- 幼儿园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课件
- 病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梳理(最新最全)
- 安全施工作业票(模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