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创新文化.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创新文化.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创新文化.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创新文化.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创新文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创新文化 李春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纪光欣教授 摘要 创新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 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范式,它包含着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理念、 价值观、态度等人文因素。本文试图简要介绍创新文化的概念,深入全面 地解析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而提出可行的创新文化的实现路径,希望 通过对创新文化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国家创新体系的 建设和企业及个人的创新活动有所启发和帮助。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介绍了创新文化的概念;紧接着探讨了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最 后阐述了培育创新文化的途径。简要阐述了创新文化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什么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即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是如何培育创 新文化。具体探讨了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根据我国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 情况,创新文化主要从培育创新性的教育环境、构建先进的价值观念体系、 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四个路 径加以改变。 关键词:创新,文化,创新文化 o n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l ic h u n - y i n g ( m a r x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e s s o rj ig u a n g - x i n a b s t r a c t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i sk i n do fc u l t u r et h a tc a l lm a k ee v e r y o n ed ot h e i r b e s t i tc a ni n s p i r e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i n n o v a t i o no f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s t h i se s s a yi st r yt oi n t r o d u c et h ec o n c e p to ft h e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 a n da n a l y z et h eb a s i cc o n t e n to fc u l t u r a li n n o v a t i o n , a n dt h e np u tf o r w a r dt h e w a y so f 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t h ee s s a ym a i n l yh a st h r e ep i e c e s , f i r s t ,i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m e a n i n g so f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n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 m a i nc o n n o t a t i o no fc o m e m p o r a r y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f i n a l l y ,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 r o a d o fr a i s ei n n o v a t i o nc u l t u r e 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c o n s i s t so ft w oa s p e c t s : f i r s t l y , w h a t i s c u l t u r et oi n c e n t i v ei n n o v a t i o n ,t h eb a s i cc o n t e n to f 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 ;s e c o n d l y ,h o w t of o s t e r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 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i ss c i e n t i f i cr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h u m a n i t yc u l t u r e ,p r a c t i c a l t o l e r a n c e c u l t u r e ,p l t l r a l i s mo p e nc u l t u r e ,c u l t u r e o f i n d e p e n d e n t a n d c o o p e r a t i o n u n d e rt h es p e c i f i cc u l t u r eo f o u rc 0 1 i n t r y , f o s t e ri n n o v a t i o n c u l t u r e m a i n l yb yf o s t e r i n gi n n o v a t i o n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 b u i l d i n ga na d v a n c e ds y s t e mo f v a l u e s ,c r e a t i n gas o u n ds y s t e ma n dp o l i c i e st op r o t e c ta n de n c o u r a g e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i n h e r i t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c r i t i c a l l y k e yw o r d s :i n n o v a t e ,c u l t u r e ,i n n o v a t i o n - c u l t u 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石油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批彬年,1 月灿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石油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 导师签名: 石杀燕 如年,乒月d ,o日 年月日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第1 章前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日益凸显 高变化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高合作性和高冒险性的世界,变革、 创新是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不创新就是意味着灭亡”。创新作为一种现 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普遍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由 于长期以来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限而未能进入人们的理论视野。2 0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 入,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巨大作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综合竞争 力,乃至民族兴亡的关键性因素。创新文化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 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对于实现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最早的“创新”概念是在1 9 1 2 年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的。9 0 多年 来创新理论不断推进,继熊彼特之后主要朝着两个方向推进:一是技术 创新经济学派,包括曼斯菲尔德的模仿论、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 论、门斯的技术僵局论、斯通曼的扩散模式论、萨啥尔的“创新一学习 一理解”模式;二是新制度学派,包括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诺思的制 度创新论、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随着2 0 世纪9 0 年代知识经济 浪潮的兴起,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时,知识创新 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西方创新理论有了重大突 破。从1 9 8 7 年弗里曼出版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到2 0 世纪9 0 年代初纳文逊的国家创新系统:比较分析和沦德华尔的国 家创新系统:一种创新与交互学习的理论,再到1 9 9 7 年o e c d 提出国 家创新系统专题报告,创新理论深刻而又系统。 在我国国内,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五十年代中后期才从日本引 进,创新文化的构建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 建立才逐步引起重视。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全 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广大学术工作者对创新文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迸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行研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文章、论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 0 0 0 年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创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 届五中全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十一五”时期 的主要任务之一。全国的广大理论工作者,以不同的视角、宽阔的视野、 敏锐的思维,将创新问题推向更深入的研究。 学术界对创新的经济学内涵、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 对策研究的比较多,而对创新文化基本内涵的研究比较少,有的做了一 些研究,但只是概括地说明,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 的环境和土壤,只有充分理清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对症下药,提 出可行的创新文化的实现路径。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分析创新文 化的概念出发,深入全面地分析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进而提出可行的 创新文化的实现路径,希望通过对创新文化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和 实践探索,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企业及个人的创新活动有所启发和 帮助。 对创新文化的研究主要思路是首先深刻分析创新和文化的概念,在 此基础上理清创新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紧接着分析创新文化的基 本内涵,具体研究什么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根据我国创新文化的现状, 具体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可行的创新文化的实现路径, 力图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企业及个人的创新活动有所启发和帮助。 2 1 创新的概念 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新的解释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这种 解释只只突出了创新的“新”,而创新不只是破旧立新,它有其更加广阔 的内涵。创新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内涵可界定为:人凭借理念和实践 超常两首创性地对事物( 物质) 进行漏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创新 的实质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的观念指导下,通过自身躯体的活动,或由这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种躯体的活动所调动的外部事物的运动,作用于特定的外部事物过程, 以引起有关事物因素的“结合”或“分离”进而实现重构,使之产生某 种有价值的新质的事物。 创新可以理解为人类以其智慧和活动环境为基础,以实现更高的价 值为目标,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超越。创新是一种 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人类在前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提升和超 越活动”。创新的实质是创新主体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有价值的新事 物、新现象、新质态。创新一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各个层次,甚至于各个细节。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 基本的活动。 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创新的关键是靠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的发挥。人所处的社会是个文化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 深层次的,它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从而影响人的活动,进而对创新活 动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文化就是对创新具有导向和牵引作 用的文化,是各种刨新活动所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同时,创新不仅是 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更是一种方法的变革,并且涉及到价值问题。 所以,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创新不是“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而是具有特定的经济学内涵。 没有创造便没有创新,但主要不是创造新东西,而是将。新东西创 造性地引入社会、经济系统。创新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 为。我们知道,硅谷之所以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栖息地, 就是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取得的科学进步或技术的突破上,而是把这些 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在当地创建的企业。换句话说, 硅谷的故事是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用的历史。 创新是一种社会现象。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本质特征的 体现。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类具 有不断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完善的本质特征,具有不断求新恶旧,求变 厌止的本能。人类总在不停地超越自然,以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与压迫。 同时,人类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社会机制与社会组织,并不时地摆脱 这种组织与制度的束缚。这种不断超越与摆脱束缚的过程,也就是社会 3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不断变化的过程。 2 2 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牛滓现代辞典的解释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籍训练 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发展、锻炼、修养或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 明,如艺术、科学等。文化一词最早指培养、种植、栽培或耕种,以后 引申出文雅、修养、高尚等涵义。 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 的价值观、习俗、体制和人际关系等等。广义上,文化通常指人类在社 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有三个层面 的内涵,第一是外部的物化层,即入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第二是制度层面,即体制、政策、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等; 第三是精神层面,也就是狭义上的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态度、信念等 人文内涵。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 信念等人文内涵。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 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 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创新文化作为文化的 一个方面,更加重要地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直接影响着创 新的进程和结果。现成的以及正在形成的文化不仅影响创新成果的出现, 更会影响到知识的传播以及创新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它从价值观念、态 度、信念等多个层面影响创新成果的实现,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正 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起阻碍作用的。所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 步,就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2 3 创新文化的概念 2 3 1 创新文化的基本概念 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主体在从事创新或其 他社会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明显创新倾向和特色的创新精神财 富以及创新的物质形态的总和。创新文化作为一个体系,一般包括创新 4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的制度与规范、创新的物质文化环境等等,其 中,创新价值观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文化主 体及其相关群体产生影响,触发他们的创意并进而形成创新活动。创新 文化有助于创新思维及创新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 和创新成果的取得。创新文化具有极强的潜移默化功能,它从根本上讲 是一种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 文化范式,它包含着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理念、价值观、态度等人文 因素。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变革意识、超越精神、宽容失败、人 文关怀。创新文化不仅通过理想、精神、境界、信念、意志、兴趣和激 情等形式,作用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给创新以巨大 的推动力,而且还常常变成人们的灵感、直觉和想象,直接参与各种创 新活动。 创新文化也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也包括相应的实践成 果,包括在思想观念、认知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转变或提升。创新 文化是提倡和促进一切以新的理论、技术、方法改变现有秩序、规范和 程式的思想行为,是一种行为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它作 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又作为一种渗透到创新主体的潜在 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创新文化是阳光,是空气,是雨露, 是土壤,为创新的种子提供适宜的条件。创新文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什么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即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是如何培育创新 文化。 创新文化既是吸引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精神条件,又是激发人们参 与创新活动的原动力。近代科学之所以首先产生并发展于欧洲,不仅同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及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同那里发生的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等的人文背景直接相关。正是十四到十六世纪 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们以他 们新的世界观、人生观,通过文学、艺术、天文、物理、医学等的研究 创作和著书立说,反对禁欲主义,鼓吹尊重人的个性、人性解放和人道 主义,致命打击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奠定了资本主义诞生的思想基础, 并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创新之树只有扎 5 中国石油大学c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根于适合创新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根深叶茂。 2 3 2 创新文化的特征 创新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这样几种特征:首先它有很 强的继承性、稳定性。这是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文化环境是不会轻易改 变的,塑造创新文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朝一夕能够 完成的任务。创新文化相对稳定,一旦形成,可反复而持久地发挥作用, 塑造创新文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研究创新文化、营造 创新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是一项紧迫的工程。第二,空间性。创新文化 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态。创新主体在进行创 新活动时总要考虑到自然区位的特点,创新文化总是在当地特有的资源 和条件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创新与一国的国情、文化、政策等密切相关, 我国应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别国 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是一个重要 问题。第三,创造性。创造性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特性,一方面是指刨新 活动中对于创新对象的创造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创新文化本身自我创 新,是个不断发展,不断拓新的系统。第四,人创性。创新的“新”不 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而是靠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创新的主体。第 五,创新文化系统有它的内部结构,但其边界相对模糊。有些文化因素 间接发挥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是否有利于创新难以界定。不同领域 的创新文化有不同的内容,不同地域激励创新的文化因素也有差异,因 此,无法直接规定创新文化的范畴, 才能理清哪些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 2 3 ,3 创新文化的功能 只有通过对创新文化内涵的分析, 哪些是阻碍创新的文化。 创新文化对创新活动通常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导向功能。即把创 新主体引导到创新的目标上来。二是约束功能。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制 度、规范、习俗以及人际关系,对每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都起着启迪、 熏陶和激励的作用。三是凝聚功能。创新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是整个创 新组织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可以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的灵感。 四是融合功能。创新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创新主体的思想、性格、 6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创新文化的概念 情趣。提升创新主体的素质,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五是辐射功能。创 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每一个人,形成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气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不论从国家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 来源以及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企 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许多国家和企业 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从法制建设、网络体系、投融资服务、企业 内部的组织变革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技术创新创造出良好的外部 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和企业都取得了成功。问题的本质在于创新 的文化。正是硅谷地区拥有更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硅谷才在一系列的与 其具有相等或更优惠条件的高技术园区中成为最成功的。3 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3 1 创新文化是一种科学的理陛的文化 科学的理性的文化是指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合理 的价值观,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的思想文化。创新 文化就是一种具有科学品格和科学精神的文化,就是一种具有理性精神 的文化。从哲学角度讲,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包括尊重科学的理性精神,尊重 规律的严谨态度,追求真理、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公正、平等的科学 态度。 3 1 1 创新文化是崇尚科学的文化 创新文化始终把握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充分吸 收由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 精神。科学的内容包含全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与方法系统, 更包括完整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和认识基础上产 生的,创新就是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思想的活动。实现创新文化的科学 化,既要跟上人类知识和科学发展的步伐,更要以科学的精神去建设创 新文化。科学的文化是与蒙昧文化相对立的。崇尚科学,应当拒绝愚昧 7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和迷信的落后文化。自人类产生以束,科学一直是驱散愚昧和迷信的阴 霾,用理性的火炬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锐利武器。然而,未知的领域是 无限的,科学的文化应当是保持科学探索精神的文化,应当是具有批判 和创新意识的文化。闭创新文化建设只有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向 和发展成果,高扬科学大旗,普及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 理念、科学精神,才能引导人们摆脱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保持旺盛的 创新活力,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更加理想的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他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 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 以及宇宙之创生作说明。”这种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是哲学的起源,也 是科学的起源,更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人类如果失去探索精神,就不可 能有新的理论和学说诞生,人类文化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这种源 自人类本性的探索精神,是非功利、非实用的,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 求智慧,为真理而学术,是科学的最高境界。在科技创新中对真理的执 著追求是决定原始性创新取得成功的精神条件。这种探索精神是科学文 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在科学史哲学史乃至文化史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伟 大人物的精神支柱。 4 3 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无数科学家始终 如一、执著企求,才换来科技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步,科技事业的真谛就 在于追求真理。 3 1 2 创新文化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 创新只有根植于客观实际,内涵着客观必然性,才能结出丰硕的创 新之果。创新以改变世界为目的,“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培根) , 就要以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为基础。创新并不能改变或违背宇宙的根本 规律,只是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给定条 件下,根据人与社会的经济需要,也就是把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结 合起来,表现和实现自然界的新的可能性,或者把自然存在的可能性进 行人工的组合,形成各种新的事物。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它根植于客观 实际。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没有客观实际需要的“创 8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新”,是没有意义的活动,没有客观实际可能的“创新”,只能是异想天 开。岱3 基于物质的客观实在的不变性,人类的创新能力无论有多大的新 奇,都是不可能将客观实在性这个物质唯一特性或物质的本质属性给予 创新。那些没有客观依据的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 1 3 创瓤文化是崇尚理性思考和敢于质疑的文化 从字面意思看,创新意味着抛弃旧的,创造新的。任何创新必然包 含着对旧观念、旧方法、旧事物的扬弃,因此,创新文化就其本质来说, 是批判的革命的文化,是反思怀疑的文化。而且,在科学理性面前,不 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绝对的“经典”和“权威”。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 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体现了一种可贵的 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创新就要不迷信、崇拜任何偶像、教条,不唯上 不唯书只唯实,敢于怀疑和否定已有的观念,不断提出自己的新创意、 新思想。传统观念、固定观念和思维定势存在于创新主体的潜意识之中, 使创新主体不知不觉地受到它们的支配,因此要想克服这些因素,也要 求创新主体必须有反思传统、习惯的自觉意识,要敢于怀疑批判一切, 不仅要有怀疑批判别人的精神,更要有怀疑批判自己的胆量和勇气,只 有通过不断怀疑和批判,才能使创新主体冲破固定框框的束缚,在怀疑 批判中不断创新。 3 1 4 创新文化是以价值为导向的文化 创新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而超越的原因是现实的理论、制度、 管理、技术等已经不能满足创新主体的价值需要,超越的动力就来源于 对新价值的期冀。创新有无价值,是创新是否应该存在的最深层次的理 由。为了创新而创新虽然大量地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亦是人类天性的 表现,但这种情况缺乏最深层次的根基。通过人类理性指挥来揭示创新 的价值,应是任何一种创新的逻辑前提。邙3 由于创新实践的成果给人类 带来的巨大实惠,为功利而“创新”也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资本主义 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其理论基础就是利益驱动机制。 工业革命以来,这种利益驱动机制运用到各个领域,推动了科学技术更 9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加有效快捷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了比过去所有时代总和还 要多的财富。我们推崇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理想主义者,钦佩他们人格的 崇高、灵魂的圣洁,同时我们也承认为功名而科学的科学功利主义者, 承认他们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所带来的社会财富。我们不得不承认: “爱智”是人类创新行为的原动力,“功利”是人类创新行为的加速器。 3 1 5 创新文化是公正、平等的文化 不断开放的环境,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从尊重科学、服务科学家的理念出 发,着眼于为最广大的科学家服务,创新活动必须坚持公正、平等的原 则。一个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文化环境,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创新文化需要机会均等、地位平等、学术民主、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机会均等是重要前提,因为众多的创新成就出自于无名小卒之手。青年 时期,往往是思维敏锐活跃、创新激情高涨、进取锐气鼎盛的时期。重 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理论创新、文学艺术辉煌成就获得者,许多都 出于3 0 至4 0 岁左右的黄金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也是成才的艰难期、风 险期。因为在与已成名者的竞争中,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新颖的思 想观点、作品及成就,很可能因遭到强大的传统势力或某些“权威”的 否定而被扼杀。过去那种做事、评价和决策最终取决于权威的习惯做法, 应当让位于科学、民主的方式和机制。要创新就要营造一个平等竞争、 推陈出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环境, 3 1 6 创新文化是综合运用科学与理。眭的文化 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活动方式的有机协调和综合 性运用,是科学的理性的过程,包括认知与评价、否定与肯定、理想与 现实、需要与能力、观念与实际、批判与建构等。它集中了人对于人和 世界关系及其理想状态的特别关注和建构,体现着人对于真、善、美的 内在统一性的自觉追求。创新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现实世界, 对理想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要求科学与理性。人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 理想的现实世界,但人们在实际地创造出现实的理想世界之前,必须先 】o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 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观念中把它创造出来。因此创新过程中包含着对理想世界的认识和把 握,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是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由于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 和主观方面的认识不同,人们的理想世界也千差万别,不仅有客观的制 约和真理的标准,也有实际的功利需要和价值的标准,还有对于美的追 求和向往。只有在真理的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理想世界,才 能够在创新活动中真正实现。创新是以对现实的否定性评价为前提的。 创新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和改造,意味着对现实中所没有的东西的探 索与建构。对现实的否定性评价既依据于对对象的本质和属性的认识, 也依据于对人自身的需要和能力的认识,是对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价值 关系的认识和评价。现实不能直接地满足人的要求,人便批判现实,并 力求改变现实,创造更理想的世界。对人和对象的认识和评价中,需要 保持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不能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不能绘自身 以准确的定位,是不可能做出正确评价的。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运用科 学和理性精神的复杂活动过程,人的创造性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3 2 创新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文化 人性化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 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在任何时候,人都是 文化的介体、载体、对象物和创造者。文化是人创造的,也只能服务于 人和作用于人。创新往往是由个人发动的,这个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环 境中能够感受到创新的机会,触发创新的灵感,并愿意承担将创新引入 经济社会体系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具有将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必须以人为对象,积极张扬和表现他们的创造能 力与独特个性,启迪、引导、激励和鼓舞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在这个 过程中,人,既是创新文化的起点,又是创新文化的终点。创新文化要 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具有充实的内容和积极的力 量,充分展现人性化,以此而使人乐于接受并从接受中获得启悟、教益、 信念和力量。这是创新文化所必须要具有的资质与品格。创新文化只有 具备了这样的资质与品格,才能对人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达到激励人创 新的目的。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3 2 1 创新文化是一种激发人的潜能的文化 人的兴趣、意志、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创新的效率,只有不断塑造 人的素质,不断激励人的各种潜能,创新成果才能不断涌现。创新的主 体是人,而人的观念、精神状态等决定了主体对创新的态度,也就决定 了其能否创新。许多人在探讨人类的发明创造的奥秘时,总偏重于创新 的内容、戗新过程、创新成果及其价值,往往忽视了创造者本身的心理 素质和思维能力。创新活动中,重视创新主体,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才 能产生新颖、独特而又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在对所要研究的 问题的观察、探索、处理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要求创新主体总是根据 科学发展趋势对新事物进行思考,对自己的研究、发明获得成功抱有满 怀的希望;要求创新主体富有想象,提出前所未有或与众不同的新思想; 要求创新主体思路开阔,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敢于向权威挑 战,不受固有模式限制,捕捉新思想,从中产生新概念;要求创新主体 思想反应快,行动迅速,能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随时改变思维角度观察 和处理问题;要求创新主体在思维过程中能跨时空的跳跃前进,在跳跃 中常会产生质的飞跃,逼近问题的解决;要求创新主体在思考问题时既 全面系统不能有所疏漏,又提纲挈领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创新 主体常常会因思路的突然变化产生灵感而豁然开朗,找到意想不到的新 答案;要求创新主体能分析判断自身的思维材料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也 敢于检查并放弃自己的错误,修订思维材料,改进思维方法,提高思维 水平。总之,创新活动是发挥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过程,在充满人性化 的文化氛围下,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 2 2 创新文化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指向的文化 人的需要本性规定了创新的动因,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人 是有思想、有激情、有生命的能动性存在物,它总是不满于现状,力图 超越既成的常规性的现实,不断丰富的精神追求促使人决心用实践这种 客观方式将物质世界蕴涵的那些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的对象( 创新对 象) 转化成现实的存在物。即3 人总是从既有现实出发生出理想,理想在 1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实现中转化为新的现实,新的现实又使人生出新的思想。创新从本质上 来说就是不断扩充人类所需要的生存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 创新的成果又刺激着人的更高层次需求的产生,从而又不断地推动着创 新活动的加速发展。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超越既成现实、追 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有调动了创新活动主体的 积极性,也就是人的积极性,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才能够完成。因此, 要重视人的需求,充分利用人的需要激发创新的动力,创新成果才能不 断涌现。 3 2 3 创新文化是一种推崇人的个性的文化 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兴趣源于 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兴趣和动机可以驱使 个体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创造力只是在扩展个性 的意义上才有可能产生。”简言之,如果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作业, 具有完成该作业的较强动机,那么他就会在这方面取得较好的创造性成 就。一个研究者要是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缺乏强烈的兴趣,他在他所研究 的领域里进行创造性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丧失了达到这样的思 维的动力机制。创新是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活动。与一般生产 性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创造性活动及创造性成果的出现,更多地体现 人们思想火花的迸发。不是发自内心意愿的、强制性的思维活动难以结 出创造性的成果。爱因斯坦把科学家的自由分为两种,即外在自由和内 在自由。外在自由主要指有发表和交流科学思想的自由、有从事科学活 动的足够时间和精力。内在自由也称为内心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 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 惯的束缚。正如有学者所说:“只有充分重视每个理论研究者的个性,容 忍各种不同的研究风格的自由发展,理论创新的激情才能真正地喷涌出 来。”8 3 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着多么 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 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创新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成果是很 1 3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 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困难的。1 9 - 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其艰辛的劳作,没有顽强的信念和意 志力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创新意味着艰苦卓绝的辛勤劳动,虽然有 时创新思维灵光一现,但实质上它是厚积薄发。同时,创新还具有巨大 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具有巨大的风险性,没有锐意进取、敢冒风 险、不怕失败的精神是不行的,没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也是不行的。 3 2 4 创新文化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文化 般说来,在创新活动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 和利用人的聪明才智,用其创新性成果服务社会。创新文化建设的目的 是为了促进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 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在这里,人( 创造者) 本身似乎 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创新的真正目的是拿出能够“服 务社会”的“成果”。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这仅是问题的一 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怎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激励人的创造 性,将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并能够发挥到极致? 这显然更加接近创新文 化的实质和核心。让我们换个方式思考,即将人( o j 造者) 本身看作目 的,而将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成果看作手段,让创造者通过创造性活动 和创新性成果去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这样就可使创新的过程更加人 文化,让创造者自觉地将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从外在的“要我创新”变成内在的“我要创新”。这是人文精神在 创新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文化之魂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说, 创新文化是个大舞台,那么,舞台的中心就是创造者,创新文化的一切 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人类社会历经万千变化,价值观在不断演进。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最 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 正如康德所言,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 程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2 1 世纪文 明将越来越表现为人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 配,充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塑造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才有利于 创新的产生。”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3 3 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实践的、宽容的文化 3 3 1 创新文化是一种尊重实践的文化 创新活动中,人总是抱着一定的目的,使用一定的工具,采取一定 的方法去改造客观世界,并获取成果以此满足人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几 千年来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不是自然过程自发的产物,而是人在处理与 世界的多重关系中,由人的能动活动创造出来的。通过人脑的创造性思 维,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 改变着世界。人不会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不会满足于某种已 经获得的规定性,包括已有的知识存量和智力水平。创新源于实践的要 求,又要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人总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再生产、再创造自 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特性与本质,包括再生产、再创造新的知识及 其新的传播和应用方式。知识的开发、更新与创新,既表现着、也推动 着人改变世界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改变、塑造着人的主体 性与人的本质,使人在与世界交往的各项活动中,具有更为积极、有力 的主体性。 1 ”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 问题,再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要使创新取得成功,必须发扬艰 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实际,勇于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创新既要从实践中来,又必须能够回到实践中去。创新的检验标准 只能是实践,是与之相关的内部与外部效果,是经历了时间的长久影响。 创新是有目的的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要产生对象性的存在,要造成客观 世界的改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创新成果,同时又在实践中检验创 新成果的有效性。 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就理论创 新而言,它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它的关于种种可能向未来现实转化的超 前意识,只掌握着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不能掌握未来世界现实的 特殊或个别。尽管它是一种思维具体,但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 远没有未来的实际丰富、多样。理论创新不确定性的客观原因在于认识 对象的不确定性,其主观原因在于主体的素质结构的不完善性。就实践 1 5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创新而言,尽管创新之前通过缜密的理论研究,可以预见实践的发展, 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实践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从而减少其不确定性, 达到预期目的。然而,在开始进行这种实践创新时,人们由于主客观原 因,比如对客观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还不十分了解,更难把握变革对象时 出现的各种偶然性因素,加上变革对象的物质手段和行为规范的缺乏或 不完善,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和多变等,因而,人们就会对实践过程中 的许多因素预见不到,实践结果也往往和预想的不同。这种情况在实践 创新史上屡见不鲜。“” 3 3 2 创新文化是一种宽容的文化 由于客观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主观上对事物认识的不完善性,创 新具有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是一项具有很高风险的活动,成功率很低, 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于失败,社会必须采取包容的态度,“胜不 骄,败不馁”,失败了可以重来,对于失败者,更需要尊重和鼓励。而且, 能人多非完人,他们在某些或某一方面有超众之长,但在许多方面则有 常人之短。许多创新大智往往出自于偏才、奇才,与其超凡才华相伴, 多有某些缺点、性格缺陷甚至怪癖,如历史上的不少创新大才,给人清 高、孤傲,甚至愚痴疯癫的印象。因此,宽容创新者的缺点,扬长避短, 把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出来,把创新的欲望、潜力、激情、才华发掘出来, 调动起来,就会形成新思想、新成果竞相涌现的局面。 科技创新中,必然要经过错误与失败,错误观点就是人们寻求真理 留下的足迹。在某种意义上,正确与错误是相对于人类本身发展的一定 历史阶段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的限制而言的。真理是发展的,人们只是不 断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前进。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 之中,所以,任何人的见解或多或少总会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科学 史上高峰迭起,但哪怕是竖起划时代丰碑的思想巨匠们,也不可能堆起 一座后人不可攀越的顶峰。尽管他们的理论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某些 规律,但也不可避免的深深打着某一时代的烙印,显示出相对真理的特 性来,任何伟大的学说同人类认识世界的总体过程相比都相形见绌。企 业创新中,完成一项创新,一次就获得成功的概率很小,一般总是失败 1 6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当代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的次数多于成功的次数。如果不允许犯错误,不允许失败,就等于取消 创新。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迅速发展,这与美国人喜欢创新,不尊从传统, 敢于冒险,不惧怕失败的个性有着密切关系。 创新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 科学的重大理论突破,都需要善于发现已有理论与实际的矛盾,需要勇 于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与勇气:重大理论的创建和形成,往往经历长时间 的争论以至非难,在得到反复验证后才被承认。科学的态度是对一切学 说保持开放,要求在理性批判主义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完善,甚至超越 自身所建构的一切。科学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自我改进机制。要 敢于怀疑权威的观点,同时慎重思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原理:既要敢于批 评他人的错误,也要勇于自我批评。要激励大众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大 众挑战权威,认真对待创新者的怀疑批判。如果压制大众对权威的质疑, 不鼓励怀疑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有新的理论和假说诞生,科学将永远停 留在一个水平上,文化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文明也将永远停 留在一个水平上。古今中外,大凡创新大才,都有着异乎、超乎常人之 处,创新的火花正是出自于超凡脱俗的气质,离经叛道的勇气,标新立 异的思维,锲而不舍的执着。这其中有令人敬佩、羡慕之处,更有被常 人不能理解、诧异之处。如有的人才华横溢,他往往性格直率坦诚,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