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doc_第1页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doc_第2页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doc_第3页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doc_第4页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样卷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瀑布(p) 凋谢(dio) 英姿飒爽(s)B迢迢(zho) 萌芽(mn) 衣衫褴褛(lu)C陶冶(y) 陌生(m) 高楼大厦(sh)D参差(cn) 沐浴(m) 骇人听闻(hi)(知识范围:词语读音;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90)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嬉闹 媚上欺下 孜孜不倦 B殒落 袖手旁观 无与伦比C嗤笑 心无旁婺 豁然贯通 D诓骗 重蹈复辙 恼羞成怒 (知识范围:词语写法;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75)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气势磅礴的音乐喷泉、别具匠心的“海之贝”主场馆构成了大气、和谐、独特的北海园博园景观。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到四月,庐山上的桃花金碧辉煌,吸引了许多前来观光的游客。C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而灿烂的笑容。D今年初,北海沙蟹汁在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成了北海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知识范围:词语用法;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75)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儿童教育的极大关注。B年底南广铁路正式运营通车,谁也无法否认这不是桂粤两地最便捷的交通要道。C嫦娥三号卫星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它执行的是我国首次月面勘察任务。D徜徉于格桑花海中,姹紫嫣红和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游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知识范围:语句的规范表达;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60)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C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知识范围:语境下的表达得体;能力层级:运用;难度0.70)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 B C D(知识范围:语意与逻辑;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70)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又名国策,着重记录了春秋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策略。B. 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C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几个阶段。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知识范围: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0.60)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童年中阿廖沙捡破烂换钱来给外祖母补贴家用,他的懂事能干让外祖母感动落泪又万般心疼。B. 老舍擅长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健的形象刻画出来。C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中,格列佛来到乌托邦一样的智慧国,在那里没有金钱,没有军队,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是邪恶肮脏的畜生。D简爱中出身低微的简爱与东家罗切斯特彼此爱恋,互诉衷肠后,“狂风在月桂树的小径上呼啸,急速地从我们头上吹过”,引发悬念,为下文他们将面临更多的磨难作铺垫。 (知识范围:名著阅读;能力层级:识记、理解 ;难度0.70)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三手烟”的危害 说起吸烟,人们认为它只是对那些直接吸烟(一手烟)的“烟民”,或被动吸烟(二手烟)的“被害者”的健康有危害。但现在有研究发现,“三手烟”对人的健康同样有害。美国波士顿“麻州儿童综合医院”的专家们经过研究证明,即使吸烟者将烟熄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室内的家具、地毯、墙壁、衣物等物件表面上仍会残留着吸烟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三手烟”中所含的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甲苯、砷、铅、一氧化碳、放射性元素钋210和其他10余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这些有毒成分成了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虽然不少烟民为了不危害别人,到露天空旷处和允许吸烟的场所吸烟,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足以防范“三手烟”的危害。到室外吸烟,吸烟者身上和口腔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也会被带回室内,污染室内的空气;如果在室内吸烟,即使开着窗或开着风扇,也无法完全清除“三手烟”,吸烟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很容易滞留在墙壁、家具甚至吸烟者头发和皮肤上,旁人进入室内,就等于在吸“三手烟”。长期在这种吸过烟的环境下生活、工作,哪怕从未接触过烟草,患肺癌的概率要比在不受烟草侵害的室内增加3倍。 成年人由于抵抗能力较强,“三手烟”对他们的危害短时间内还不明显,“三手烟”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这是因为儿童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远远低于成年人,他们如果在吸过烟的环境里“摸爬滚打”,手上、身上便会沾染这些有害物质,甚至有可能“吃下”一些。 要消除“三手烟”的危害,有效的做法就是戒烟。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加大了禁烟的力度。2015年6月1日,我国首都北京开始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禁止吸烟,禁烟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9下列关于“三手烟”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三手烟”是指室内的家具、地毯、墙壁、衣物等物件表面上残留的有害物质。B“三手烟”是指吸烟者身上和口腔中残留的被带回室内、污染室内空气的有害物质。C“三手烟”是指吸烟者吸烟时散发出来的滞留在墙壁、家具等物体表面甚至吸烟者的头发和皮肤上的有害物质。D“三手烟”是指包括氢氰酸、甲苯、砷、铅、一氧化碳、放射性元素钋210和其他10余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在内的有害物质。(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信息提取;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5)10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B文章开头从“一手烟”“二手烟”的危害谈起,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C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本段还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D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第段中加点的“短时间内”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信息处理;能力层级:理解、分析; 难度 0.70)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A到露天空旷处和允许吸烟的场所吸烟完全可以防范“三手烟”对人的危害B消除“三手烟”危害的唯一方法是在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禁止吸烟。C从不吸烟的人也会患上肺癌,都是因为他们大量吸入“三手烟”,致癌物质在肺部积聚过多。D在室内吸烟时,可以通过开窗或开风扇减轻“三手烟”对人的危害,但无法完全清除“三手烟”。(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信息提取;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5)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先用一个“异”字总写边塞秋天的景象与内地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 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了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B. “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 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5)(二)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C陶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 (知识范围:文言实词;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55)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知识范围:文言虚词;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50)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正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60)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知识范围: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68)(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知识范围: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65)(三)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纹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牖(yu):窗户。 施(y):延伸。 还(xun):通“旋”,掉转。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2分)(1)施尾于堂 于: (2)弃而还走 走: (知识范围:文言实词、虚词;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55)1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是叶公非好龙,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知识范围: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65)19叶公“弃而还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2分) (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评价; 难度 0.65)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20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5)(2)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75)(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5)(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75)(5)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90)(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0)(7)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0)(8)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0)(9)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80) (10)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 是: ,到乡翻似烂柯人。(知识范围:古诗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0)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21一个9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被媒体过度关注与热捧,从而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为此,班里开展主题为“拒绝烦恼,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回答。(1)【观点论辩】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有人认为这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要趁早。你怎么看?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字以内。(4分)(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评价; 难度 0.60)(2)【故事链接】右图与初中教材内容有关,简 要复述其中的故事,60字以内。(3分) (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识记、运用; 难度 0.75) (3)【对联征集】结合两则材料,选择下面的一副 对联,续写完整。(1分)上联:少壮不经勤学苦 下联: 上联:贤才何须蝇蝇小利 下联: (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运用; 难度 0.50)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 私自从学校回家“静养”已经两天了,我窝在床上不吃不喝,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这样度过。我如同深陷沼泽,不能自拔。 这个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吓得战战兢兢,心抖个不停。 “苏小乐,你怎么啦?”父亲问道。我缩在墙角,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父亲脾气暴,我怕他第一句话就在空气中擦出火花来。 “接到你们班主任的电话时,爸在脚手架上,吓了一跳。爸也不知道你怎么了,这不,一宿没睡,一大早就坐火车赶回来了。”父亲脸色黑黄黑黄的,双眼布满血丝,憔悴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忧虑。他一边说,一边脱去外套。外套里边,是一件蓝秋衣,秋衣里子上,有一个布兜,是母亲特意为他缝制的。布兜鼓鼓的,他一点一点地开始拆线。父亲一贯谨慎,每次打工挣的钱,都要藏在这个布兜里,缝上,带回来。 “你在学校到底怎么了?”父亲又一次问道。他低下头,咬断了一根线头,里边一沓钱露了出来,簇新簇新的,硌得我眼生疼。我突然哽咽了一下,想哭。 “你不该是闯祸了吧?你已经大了,该懂事了。”父亲说完后,叹了一口气,走下炕,把钱藏在米柜里,又坐回炕上。好半天,盯着我看,我低着头,不说一句话。 “我”吞吞吐吐了半天,我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我知道,如果我说出原委,父亲非把我揍扁不可。 在学习上,父亲的管教从来都很严。 我心里忐忑着,酝酿的话都快到嘴边了,父亲突然开了口:“这次回来,爸是请假的。爸知道挣钱很重要,但是,我必须回来。爸这一辈子,没明白多少事理,但爸知道,最紧要的事耽误不得。” 我平生第一次觉得,坐在我对面的,不像是父亲,更像是朋友。因为他的话,平静,持重,像是和我商量,语气中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尊重。恍惚间,我好像突然长大成人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是的,我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父亲。 “儿啊,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你不愿说,爸也就不问了。明天我得赶回工地。你要记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大了,爸相信你,你会懂的。”说完这些后,父亲就出门了。屋内,只剩下无边的宁静,以及,呆坐在炕角的我。第二天,我回到学校,那张关于我考试作弊的通报批评还在教学楼前面贴着。风,刮破了一角,像是为我的青春做了一个深沉的标记。我长舒了一口气,勇敢地昂起头,自信地踏上教学楼宽大的台阶,一阶一阶向上走。“苏小乐,你回来了!”一个同学看见我,远远地喊了一声,我特别阳光地回了他一句。然后,步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脸的安静。 快高考了,我明白,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我更明白,如果没有父亲的鞭策鼓励,也许我还深陷在青春的沼泽里不能自拔。 (选自青年文摘,作者马德,有删改。)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私自从学校回家“静养”已经两天了。 (2)恍惚间,我好像突然长大成人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0)2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从中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3分)(1)父亲脸色黑黄黑黄的,双眼布满血丝,憔悴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忧虑。(2)“儿啊,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你不愿说,爸也就不问了。明天我得赶回工地。你要记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大了,爸相信你,你会懂的。”(1)描写方法: 。(1分)(2)描写方法: 。(1分)概括这位父亲的性格特征: 。(1分)(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运用; 难度 0.70)24 请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我”的心理变化情况,填写完成下面表格的 内容。(4分)故事情节“我”的心理变化A如同深陷沼泽,不能自拔父亲从工地回来吓得战战兢兢,心抖个不停父亲拆线、藏线BC觉得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幡然醒悟“我”重返校园D(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0)25 文章题目“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运用; 难度 0.60)七作文(50分)26种下玫瑰的种子,你将收获满园芬芳;种下瓜果的种子,你将收获四季甘甜;种下好奇的种子,你将拥有启智的钥匙;种下责任的种子,你将拥有担当责任的肩膀也许在你十六岁的花季里,乐观、勇敢、质疑、坚毅、诚实、文明、智慧等种子,已经在你心中悄然种下 请以“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3)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78)(整卷预估难度:0.70)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B (“迢迢”应为tio,“褛”应为l)2A ( B项:“殒落”应为“陨落”。 C项:“心无旁婺”应为“心无旁骛”。 D项:“重蹈复辙”应为“重蹈覆辙”。) 3B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在此对象不符。)4C (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随着”。B项:滥用否定词,可删去“不”。D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姹紫嫣红”“和”。)5B (A项:不尊重长辈,说话不礼貌。C项:有挖苦讽刺之意。D项:对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不尊重。)6D (对应原则,“岳飞”对应“风波亭”,“文天祥”对应“零丁洋”,“辛弃疾”对应“连营吹角”,“张骞”对应“丝绸路”。)7. A (“春秋时期”应为“战国时期”。)8C (“智慧国”应为“慧骃国”。)二、现代文阅读(一)(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9C (A、B、D三项对“三手烟”的概括不完整和不准确。)10C (第段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11D (A项:与文章第段“虽然不少烟民为了不危害别人,到露天空旷处和允许吸烟的场所吸烟,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足以防范三手烟的危害”意思不相符。B项:与文章第段“要消除三手烟的危害,有效的做法就是戒烟”意思不符。C项:文章内容未有提及。)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12A (应为“描绘了荒凉萧瑟的边塞风光”。)13D 我 (A项:唯独,只;老而无子的人。B项:更加;好处。C项:少;娇艳,鲜艳。)14B 介词,从 (A项: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C项:表转折;表修饰。D项:助词;疑问代词,哪里。) 15A (“借景抒情”应为“托物言志”。) 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16 (1)(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或:(它的茎)内空外直,没 有缠绕的藤蔓,也没有旁逸的枝干。(2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 (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2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 17(1)于:在,到。(1分) (2)走:跑。(1分) 18译文: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2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 19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表面喜欢龙,而并非真正喜欢龙。(1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热衷于幻想而并非脚踏实地(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1分)附叶公好龙参考译文:叶公(沈子高)喜欢龙,钩刀上雕刻着龙,凿子上雕刻着龙,凡是屋室刻花的地方都雕上了龙。于是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样喜欢它,就下到叶公家,把头伸进窗户来探看,尾巴延伸在厅堂上。叶公看见真龙,转身丢下它就跑,丧魂失魄,脸色都变了。这(说明)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20(1)天涯若比邻(2)问渠那得清如许(3)烟笼寒水月笼沙(4)会当凌绝顶(5)老大徒伤悲(6)零落成泥碾作尘(7)后天下之乐而乐(8)悠然见南山(9)直挂云帆济沧海(10)怀旧空吟闻笛赋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21(1)示例一:媒体对“神童”的过度追捧,是“捧杀”。忽视孩子的心理与生活教育,追逐利益效应会导致“伤仲永”悲剧的再度发生。请还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示例二:拔苗助长的培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方面应理性对待“小诗人”的“成就”,另一方面希望媒体不要过度关注,还他们一个普通孩子的童年。这才是对孩子健康心灵的保护。 示例三: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成熟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要正确地欣赏、教育这些“神童”,社会需要有正确的成长评价导向。在孩子走向成熟的同时,让社会环境也成熟起来。 示例四:出名趁早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一则会拔苗助长;二则小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