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本文以福柯批判主体性为出发点,审视了福柯理论中最重要、最 基本的问题:主体、话语和权力,并透过福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哲学 论述的思维方式来探究福柯理论中散现的文学观点。福柯认为主体是 人类建构的产物,必然有其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主体的产生使话语遭 受奴役,主体的消亡势必迎来话语的解放。反观文学领域,主体的消 亡、话语的解放意味着作者作为传统文学话语的主体面临危机,作者 话语霸权的地位受到动摇,文学话语的解放功能日益受到关注和提 倡。话语在摆脱主体奴役之后,在面向自身回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遭受权力染指其中,而权力的微观运作方式又致使权力以创造性的姿 态与话语相互纠结依附在一起,权力和话语的另类关系在文学中表现 为文学的大众化和世俗化。通过对福柯理论进行具体剖析之后,我们 对中国语境下的文学产生反思:福柯对主体的否定并不意味着的我们 的文学不再需要主体,作家如何找到自身的定位,文学如何建构自己 的空间,这些都是对思福柯理论的有益思考。 关键词:福柯,主体,话语,权力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t a k em ef o u c a u l t sc r i t i q u es u b j e c ta sa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c a r e f i l u y s u n ,e y st h e o s ti m p o n a n ta n db a s i cp r o b l e m so ff o u c a u l t st h e o r y :t h es l l b j e c t t h e d i s c o u r s ea n dt h ep o w er a n df r o m 也ep e n e t r a t i o nf o u c a u l t sd i s c u s s i o nm o d e st 0 血e s e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b a s i cq u e s t i o n s ,i q u 岫gi n t ot h ef 0 u c a u i t sl i t e r a m r cv i e w p o m t s p r e a d e di nh i st h e o r y f o u c a u l tc o n s i d e r st h a ts u b j e c ti st h ep r o d u c to fh u m a n i t y c o n s t 兀l c t i o n ,证e 啊t a b l yh a st h ep r o c e s so fi t so r i g 访a n dd o o m t h ee m e 唱e n c eo f s u b j e c tc a u s e s 也ed i s c o u f s es 心r i gb o n d a g e ,w h i l ed i s 印p e a r a c eo fs u b j e c tw m l e a dt ot h el i b e r a t i o o fd i s c o u r s e t bv i e wo ft h e1 i t e r a m r ed o m a i n t h ed o o mo f s u b j e c ta n dt h el i b e r a t i o no fd i s c o u r s em e a n st h ea u t h o rf a c e s 七h ec r i s i sa s 山es u b j e c t 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1 i t e r a t u r ew o r d s ,t h ea u t h o r sw o r d sh e g e m o n ys t a n l sr e c e i v e s v a c i l l a t i o n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w o r d sl i b e r a c i o nf i l n c t i o nr e c e i v e sa t t e m i o na i l da d v o c a t i o n d a yb yd a y a f t e rt h ed i s c o u r s eg e tr i do ft h eb o n d a g eo fs u b j e c t ,a i l dw h e nt h e d i s c o u r s ei nf a c eo fi t so w nr e t u m ,i ti n e v i t a b l ys u 虢rt h et h r e a t e no fm ep o w e r b u t t h em i c r o s c o p i co p 盯a n o nw a yo fp o w e rc a u s e st h ep o w e rb yt h ec r e a t i v ep o s t l l r e i m e n w i n e s 嘶t l ld i s c o u r s em u t u a l ly _ t h e 虹n do fr c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p o 、耽ra n d d i s c o u r s e d i s p l a y i n g i nt h el i t e r a t i l r ew o r l d r e p r e s e n t t h e l i t e r a r yp o p l i l a r a n d s e c u l a r i s m t h r o u 曲c o n c r e t e l ya n a l y s i so ff o u c a u l t sn l e o r y ,w eh a v er e c o n s i d e r i g t ol “e i a t u 犯u n d e rt h ec h i i l e s e s p e e c he n v i r o n m e m :f o u c a u l t sr e j e c t i o nt o t h e s u b j e c tc e r t a i n l yd o e sn o tm e a n 山a to u r1 i t e r a t l l r en ol o n g e rn e e d st h es u 巧e c t ,h o w m ew r i t e rf o u n dh i so w nl o c a l i z a t i o n ,也el i t e r a t u i eh o wc o n s t r u c l si t so w ns p a c e , t 1 1 e s ea ua r et h eb e n e f i c i a ip o n d e rt o 也ef o u c a i l l t st h e o r y k e yw b r d s :f o u c a u l t ;s u b j e c t ;d i s c o u r s e ;p o w e r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埤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 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 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掀确p导师签名:竺;共耙 ,_ 日期:趔6 ,5 。1 2 第一章绪论 米歇尔福柯( 1 9 2 6 一1 9 8 4 年) 被称作“2 0 世纪法兰西的尼采”,“萨特之后法 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历史学,哲学,文学,和文艺理论,社会科学 乃至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样一位无视学科分类,著作等身的百科全书式的 思想家,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他哲学历史思想的介绍和评论。例 如对福柯的考古学,系谱学等方法论的介绍,对他的话语实践分析和权力一知识 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使我们对福柯的理论有了较详实的了解,并为 我们更深一步地研究福柯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术界虽然在哲学 和历史学领域对福柯的研究卓有成效,但对福柯著作和理论中体现出来的文学思 想一直视而不见,或鲜有提及。对福柯文学思想的遮蔽,一方面会削弱福柯理论 的锋芒,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术界对福柯研究的盲点。 所以,本文试图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为切入点,疏理、归纳、论述福柯的 文学思想。之所以选择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为切入点的视角,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福柯的文学观与他的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息息相关,论述福柯的文学观就 不能不论述他的话语理论和他的权力理论,而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是在批判主体 性后得出的,所以本文选择了从对主体性的批判为切入点。其次,受福柯的写作 风格决定。这一方面是由于福柯并没有专章专节甚至整本著作的系统探讨与文学 相关的问题,。福柯作为一位反思辨体系为己任的思想家,毋宁说他排斥思辨体 系,而且一般不会用一种语言直接谈论某一问题。例如福柯不是以一般的哲学语 言来直接谈论哲学,他往往是通过谈论历史、语言、社会和文化、法律、心理学、 医学等众多具体知识部门的问题来谈论哲学。哲学如此,对文学的论述也是如此。 福柯对文学的论述并不关注“文学是什么”的文学性界定,而是致力于文学是如 何建构生成的“知识考古学”勘查。不仅考察文学作为历史现象受到哪些社会因 素的制约,而且要遑本溯源探明那些隐藏在貌似“自然”的历史背景后的权力关 系结构。可见,福柯并不是就文学谈文学,而是将探测指向更为复杂深邃的历史 深处。福柯在访谈录中说到“对我来说,文学是我观察的东西,不是我分析的对 象或借助用来分析的工具。”因此要论述福柯的文学思想,必须令辟蹊径。福柯 对主体性批判的思想为我找到了入口。 本文试图在福柯反人类学主体主义的框架下论述福柯的文学思想。主体问题 始终是现代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从笛卡儿、康德、胡塞尔直至萨特和梅洛一庞 蒂,主体一直被视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起构造和奠基作用的存在,致使整个 现代西方的认识论陷入在“我思”的迷信泥潭中难以自拔。福柯认为对主体的迷 信是现代所有问题的根源,解构主体的目的和意义是希望将已经陷入“人类学沉 睡”的现代思想唤醒。福柯的整个思想可以大致划分为知识考古时期和系谱学时 期( 系谱学时期可以细化为权力系谱学时期和伦理系谱学时期,文本论述的内容 只涉及权力系谱学时期,所以后文所指的系谱学时期即指权力系谱学时期) ,主 要围绕话语轴线和权力轴线展开。福柯的文学思想亦随着两个时期,两大主轴的 展开碎片式的显现。 因此文章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探讨主体与话语的关系问题,借此探讨文学 的话语问题。诊所的诞生:医学知觉考古学、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和 知识考古学构成了福柯考古学的三步曲。在词与物中,福柯对人文科学 话语进行了批判,探讨了主体诞生和消亡的过程,福柯引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知识 型、古典主义时期知识型、现代知识型的概念来阐明主体的诞生过程。通过“人 之死”的呐喊,宣告了主体的消亡,话语的解放。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将 考古学看作是一种话语分析的理论,是反主体的知识论,是其解构人类学主体主 义的基础。透过考古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窥视福柯文学思想中关于作者作为传统 文学话语的主体面临的危机,作者的地位及功能,文学话语的解放功能等等。 文章第二章探讨了福柯的系谱学中的权利问题,借此探讨文学与权力的关 系。毫无疑问,福柯的系谱学和他的考古学一样,都坚持反主体的立场。不同的 是系谱学引入了权力分析的方法,将考古学局限于知识的研究拓展到知识与实践 的研究,重点转向实践的研究。福柯将实践归结为权力,透过他对权力的阐释, 我们发现现代权力运转与知识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与权力的共生 造就了“真理制度”。既然知识作为话语的隐秘运作已经与权力达成了共生的关 系,那么权力自然也就渗透到话语之中。文学作为特殊的话语组织,不可避免的 收到权力的干涉。在权力威慑下的文学将会呈现怎样的面貌,文学如何走出权力 的困境。 文章的第三章是对福柯理论的反思。福柯对主体的极端否定是否意味着我们 不再需要主体?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我们是否需要主体? 我们需要怎样的主 体? 反观我们的文学,文学如何找到自身的定位,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空间? 这 些都是反思福柯理论的有益思考。 第二章主体与话语的龃龉 从笛卡儿、康德、胡塞尔直至萨特和梅洛庞蒂,主体问题始终是现代哲学 最为核心的问题。自笛卡儿以来的主体主义者们无一例外地给予主体以优先性。 福柯写道“所有的经验认识,只要关涉人,都能充当可能的哲学领域:在这个领 域中,认识的基础,认识界限的限定以及最终所有真理的真理,都必定被解释出 来。”1 即“人”成了认识论的起点,一切问题都是有关“人”的问题,都能也只 能从“人”中寻求答案。世界成了摆在主体面前的世界,人成了世界的中心,人 取代了神,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主体主义者们坚持主一客二分的思想,并且 认为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有主体才有客体。对主体的如此迷信,导致刚摆脱“神 本”思想束缚的哲学又走入“人本”思想的迷富,福柯形象的将此描绘为“人类 学沉睡”。不可否认,主体哲学在赋予“人”信念,反对先验神学思想上所起的 积极作用,但却也抹杀了“人”眼光以外的世界,世界沉沦在“人”的局限中。 对人类学主体主义的深恶痛绝使福柯坚决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笛卡儿以来的主 体一人性的观念。福柯深信主体的观念是从康德哲学和1 8 世纪末开始的,因为 “人是在1 9 世纪初被构建起来”。2 主体的被建构意味着话语自主性的消失,话 语沦为主体的奴隶。因此,话语解放的漫漫长路必然伴随着对主体的深度拆解, 福柯的考古学以振聋发聩之势扣响了反人类学主体主义的洪钟。 第一节考古学:反人类主体主义的认识论 所谓考古学,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古代文明发掘与研究或时间性的研究,福柯 的考古学不同于传统的考古学,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指出,他的考古学是 针对思想史提出的。考古学与思想史之间的重大差异在于:“关于新事物的确定; 关于矛盾的分析:关于比较的描述;最后是关于转换的测定;”3 即首先“考古学 所确定的不是思维、描述、形象、主题,萦绕在话语中的暗藏或明露的东西,而 是话语本身。其次“考古学的问题是确定话语的特殊性,沿着话语的外部的边 缘追踪话语以便更清楚地确定它们。注重话语从它们原来不是的东西变成它们所 是的东西的时机,对话语方式作出差异分析。”。第三“考古学确定话语实践的类 型和规则,创作主体这层次,作为一部作品的存在的理由和它的一致性的原则, 对考古学是不相干的”6 最后“考古学并不设法通过已说出东西的同一性本身中 重新找回这些东西的方法来重复它们,不是向起源的秘密本身的回归,而是对话 语对象的系统描述。”既然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话语,那么为什么说福柯的考古 学是反主体主义的认识论呢? 一般认为,认识论是关于知识本性的哲学研究。知 识是福柯研究的重要维度,关于知识本性的观念按照考古学理论,福柯认为“ 不具有确定的话语实践的知识是不存在的,而每一个话语实践都可以由它所形成 的知识来确定。可见,知识乃是对一种话语的描述,知识属于话语实践领域, 知识是话语的一种。考古学是从话语的角度进行知识研究,是对知识的全新理解。 所以考古学是一种新的认识论。那么福柯为什么要引入话语理论构建不同于思想 史科学史的认识论呢? 简而言之,其根本目标是取消主体( 特指人类学主体,下 文没有特别说明,皆指人类学主体) 。福柯考古学的目标就是要“打破中心不给 任何中心以特权,从而使人们建立差异意识,即认识到我们是差异。我们的理性 是话语的差异,我们的历史是时间的差异,我们的自我是面具的差异。”9 对此, 我们不禁要问福柯的考古学是如何解构主体的呢? 话语与主体之间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文学作为特殊的话语系统如何摆脱主体的束缚? 第二节主体的诞生与消亡 要揭示考古学如何解构主体、话语与主体关系的答案,首先必须考察福柯关 于主体诞生与消亡的论述。 福柯对4 0 0 年的西方思想史进行考察,认为古希腊、中世纪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主体,主体是在1 9 世纪初才诞生的,主体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主体是一种历 史性观念。既然如此,主体就有其产生消亡的历史过程。要说清主体是如何诞生 的这一问题,首先必须阐述福柯的知识型理论。知识型是福柯考古学中的重要概 念,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写道:“事实上,知识型是指能够在既定的时期把 产生认识论形态、产生科学,也许还有形式化系统的话语实践联系起来的关系的 整体:是指在每一个话语形成中,向认识论化、科学性、形式化的过渡所处位置 和进行这些过渡所依据的方式:指这些能够吻合,能够相互从属或者在时间中拉 开距离的界限的分配;指能够存在于邻近的但却不同的话语实践的认识论形态或 者科学之间的双边关联。知识型,不是知识的形式,或者合理性的类型,这个贯穿 着千差万别的科学的合理性类型,体现着某一主体、某种思想、某一时代的至高 单位。它是当我们在话语的规律性的层次上分析科学时,能在某一既定时代的各 种科学之间发现的关系的整体。”“福柯将西方4 0 0 年的思想发展大致分为三个 时期,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知识型。第一种是1 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词与物统一 的知识型”,这一时期认识型的主要形式是“相似性”。其作用表现为引导文本的 注解和阐释,组织符号的运作,是人类知晓许多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引导表象 事物的艺术。依据相似性的原则,词( 语言) 与物( 实在) 同一。这一时期的知 识里,没有“人”的概念,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宇宙的概念。第二种是1 7 1 8 世 纪“古典时期的以词的秩序再现物的秩序知识型”,这一时期知识型的主要形式 4 是同一性和差异性。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符号的基础改变了。“由能 指、所指、相似性构成的三元形式转变成基于表象之上的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形 式。1 在表象的基础上,符号和世界无需中介简单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时期 的知识里,作为主体的“人”还没有诞生,人还没有成为知识的中心,知识和语 言是关于表象的知识和语言,与人无关。“古典语言,作为表象和物之共同话语, 作为自然和人性相互交织的场所,完全排除了能成为人之科学的任何东西。” ”第三种是1 9 世纪“以词的秩序表现人对物的关系的知识型”。随着古典知识型 的崩溃,盛行于古典知识型的表征秩序也彻底消失了。符号不再是对世界的直接 表征,符号本身成为有待人开掘的秘密,世界的本质更是等待人去揭示,结果就 是主体“人”的诞生,康德哲学是主体诞生的标志,从此人成为知识的对象。语 言不再表征事物,“人”出现在语言和事物之中,“人以模糊的形象出现了,作为 认知和知识的客体,被奴役的君主,被观察的观察者,他处在属于国王的位子上。” ”用三种不同知识型来划分思想史的发展,福柯旨在说明首先,思想史的历史是 不同知识型转换的历史,不同知识型之间是间断的而非连续的。其次,知识是由 知识型创造的而非主体,主体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概念,是停留在精神层面的东 西,主体不是知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传统史学观认为历史是有起源开始的连续 的、平滑的过程,在连续性的控制下,知识成为历史总体性的一部分。福柯考古 学试图打破这种观点,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间断。“间断性是指这样一个事 实,即有时候,在几年之内,一种文化不再像它以前所想的那样思考了,而开始 思考其他事物,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福柯发掘间断性主要就是为了杀死把 人类意识看作一切生成和一切实践的原初主体。因为“历史连续性主题就是为了 反对一切偏移,挽救一切主体的至高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历史连续性的 批判就意味着对主体的批判,对主体的批判就是为了抑止主体的先验构造和奠基 作用,表明知识史的展开是无先验主体的,是匿名的,是无身份的。既然主体仅 仅是被建构的概念,那么自1 9 世纪其诞生之日就开始了消亡的历程。自从人在 现时代存在起,有限性就是人具有的一切,然而现代认识论硬是把人的有限性遮 掩起来,有意无意地将创造者的角色归之于有限的人。二战以后,人文科学的知 识空间中出现了“人类科学”。在人类科学的名义下精神分析学、人种学和语言 学开始了对主体的质疑,预示着现代知识型的主体崩溃和消亡的征兆。福柯认为, 新的转折点是由尼采宣告的尼采宣告“上帝之死”意味着形而上学的终结,“上 帝之死不是人之出现,而是人之消失,人与上帝有着奇特的亲缘关系,因为 人与上帝同时是孪生兄弟和互为父子关系:上帝死了,人不能不同时消失。” 接过尼采的话语,福柯断言“人是一个近期发现如果说( 以前) 那些( 知识) 格局既然会出现也必然会消失,那么人将会像海边沙滩上画的一幅面孔一样 被抹掉。”浓缩为一句口号即“人的死亡”。福柯将“人之死”看作是“主体之 死”,大写的主体之死,作为知识、自由、语言和历史的源头和基础的主体之死”。 当然,“人的死亡”的呐喊有着深刻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在人的主体性旗帜的 倡导下西方文明曾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滚滚向前,但人本主义终究逃不出历史的窠 臼,日益显得苍白无力,人的异化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颠覆关于历史的 话语就成为必要了。 第三节话语的重生及内在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随着主体的诞生,话语沦为了主体的奴 隶,主体的诞生意味着话语的消亡,反之,主体的消亡也意味着话语的重生。换 句话说,话语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是不相容的,“当话语失去了它在古典知识 中曾经拥有的组织作用和对经验世界的法则力量时,人才存在,人文科学才产生。 也就是说,人之序与符号之序是不相容的,活着、劳动着的和讲着话的人只存在 于话语消失的地力:,”话语与主体之间形同水火,在主体消失的地方,话语获 得了新生。那么,到底什么是话语? 福柯为什么拿话语作为反主体的武器呢? “话语”这一概念经常被使用,尤其是二战以后。对于什么是话语,各个派 别的解释很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话语的概念区别于传统对理论、句子、陈述、 指称、意义等概念以及语言论、知识论的理解。2 0 世纪7 0 年代,结构语言学转 向话语分析在法国蔚然成风,在这一风气下,受布朗肖等人话语理论的影响,福 柯也将话语看成是囊括了一般文化生活现象的“结构”。福柯的“话语”不致力 于对“话语是什么”的追问,而试图展示话语这种特殊的实践是在什么条件下进 行的,也就是说在一定历史时期,话语是如何形成的。福柯突破了索绪尔语言学 对“语言”和“言语”二元对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枷锁,使话语得到了解放。 “我的话语正试图避免在其上找到支持的根据,它使一种关于话语的话语:但它 无意在在话语中找到一种隐藏的规律,一个隐蔽的来源,它也无意将自身确立为 一般理论,视自身为出发点,它试图展示一种离散,一种永远不能被还原到一单 一差异系统的离散,一种撤播,一种不能被联系到绝对参照轴的撒播。它试图进 行一种非中心化的操作,这种非中心化的操作没给任何中心留下特权。”这段 引言充分说明了福柯仅仅将话语看作是历史的一个间断,而不是一种工具或手 段,更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话语自身就是一个等待追问的存在。 ( 一) 话语与实践的关系 福柯话语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话语实践是福柯考古学著述的一般程 式。话语实践与其他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话语实践不产生知识也并非指向科学 的诞生,话语实践只关注话语的形成问题。“就是分析某些话语的历史可能性, 并关注话语的出现和展开条件,研究这些话语与其他言语的关系的规律性以及这 些话语构成所经历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福柯的实践概念摒弃了传统的“理 论一实践”的二元对立,而指的是“一个理论点和另一个理论点之间的中续站, 反过来也可以说理论是实践之间的中继站,没有一种理论的发展最后是不会碰壁 的,而实践正是穿壁而过必不可少的。”话语实践虽不同于其他实践,但福柯 却有意无意地将话语实践和其他实践纠缠在一起,其目的就是要突破纯粹语言 学、知识学研究的局限,彻底打通知识与实践的隔阂。 ( 二) 话语与历史的关系 福柯视历史为话语构造。既然福柯认为历史是没有起源,断裂的,不连续的 存在,那么话语也必然是断裂的,不连续的存在。传统的历史观被福柯认为是“全 面历史”,即“一个全面的描述围绕着一个中心把所有的现象集中起来原则、 意义、精神、世界观、整体形式”。”福柯倡导的是与前者截然不同的,可以称 之为“总体历史”的历史。总体历史展开的却是“某一扩散的空间”。与此对应, 就不存在静态的作为表象工具的话语,话语以批判性的断裂对规范进行不断的穿 越,话语是非中心化的流动的存在。 ( 三) 陈述描述和话语形成分析 考古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描述话语事件,描述话语事件就是描述话语在定的 历史时期是如何形成的。为了准确地说明这点,福柯引入了“陈述”的概念。关 于陈述与话语的关系,福柯界定为“陈述是话语的原子”,话语是“隶属于同一 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换言之,话语是建构在陈述的基础上的。什么是陈述? 福柯用否定的思维给予陈述以描述性的定义。 首先陈述不同于命题。“我不认为陈述存在的必然和充足的条件是某一确定 命题结构的在场,我也不认为我们只有在命题存在时而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 能谈论陈述。”福柯举例说明到“没有人听见”和“确实没有人听见”这两句 话在逻辑上是难以分辨的,而且完全可以看作是同一命题。但作为陈述,两种表 达不相等也不可以相互代替。因为即使命题的结构相同,陈述行为的特点却大不 相同。反过来,一个简单完整自律的陈述也可以被看作是不完整和未完成的命题, 因为命题只有在比它底的层次的断定关系中才能判断其真伪。 其次,陈述不同于句子。逻辑意义上相同的句子,不一定是相同的陈述,反 过来不是句子却可以是陈述,因为“在任何存在着语法上可分离的句子的地方, 我们都承认存在着独立的陈述,然而,与其相反,当我们接触到句子下面构成成 分的层次时,我们就不能再言及陈述”。“一张图标、一条增长曲线、一座年龄 金字塔、一片分布的云层都形成陈述,却不是句子。 最后,陈述不同于表达行为诸如言语行为。事实上,言语行为是在陈述 中形成的,每一个陈述行为内部都寄居着与它测定标准相同的言语行为,它们相 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是这样的对应关系是经不起检验的。因为要完成一个言语 行为通常需要不止一个陈述,这些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一些不同的格式或者 相互独立的句子。 总而言之,陈述“不是一个结构( 就是说在一个可变的成分之间允许无数具 体模式存在的关系总体) ,它是一种从属于符号的功能。陈述本身不是一个 单位,而是种功能。这种功能把结构领域与可能单位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以具 体内容在时空中把它们揭示出来。”2 5 陈述功能的实施包括参照( 这种参照不一 定是事实,事物的状态,甚至也不是对象,而是一种区分的原则) 、主体( 不是 说话的意识,不是表达者,而是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由冷漠的个体填补位置) 、连 结范围( 不是表达的实际语境,即它被说出的境遇,而是与其他陈述并存的领域) 和物质性( 不仅是发音的实体或者支撑体,而是法则,书写的规则,使用的或者 再使用的可能性) 四个方面的条件。 关于参照:陈述从属于符号,不同于命题、句子、表达行为,上文对此已有 一定的论述。这里要说明的是一旦命题、句子、表达行为合乎陈述的原则,就能 成为陈述。例如打字机的键盘。只需把这样给定的符号重新抄录在一页纸上就足 以让它们组成一个陈述。因为符号的序列只要同它物( 这个它物可以与之相似, 近乎相同) 有某种特殊的关联,它就可以成为陈述。这种关联是由它本身派生的, 与起因和成分无关。 关于主体:必须澄清的是陈述的主体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句子中主语的语法成 分,也不能与演员背诵台词,小说中主人翁或是小说的作者相混淆。陈述的主体 实际上“是一个确定的和空白的位置。它可以由不同的个体填充;但是,这个位 置不是只此一次地被确定并一成不变地始终保留在某个本文,书或作品的行文之 中,而是在变化或无宁说它具有相当可变性能够使自己通过诸多句子保持同 自身致,也可以让自己随着每一个句子发生变化描述一个作为陈述的表 述,不在于分析作者和他说出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而是要确定什么是每个个体为 成为它的主体而能够和应该占据的位置”。”简单地说陈述必须可以有不同的主 体,一个陈述可以是“我”“你”“他”不同的主体,主体是谁不重要,重要 的是不同的主体是如何获得陈述主体的位置的。 关于连结范围:陈述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陈述都是以其他陈述为前提的, 每个陈述的周围都有一个共存的范围、序列和连续的效果、功能和作用的分配。 没有陈述是自由的、中性的和独立的。 关于物质性:陈述总是需要某种声音,某个表层提供的符号,某个可感觉的 成分,某个记号或者某个空间中留下的印迹。陈述通过某种物质的深度被给定, 即便这种深度被遮盖,几乎看不见。陈述的物质性不是由被占据的空间和表达的 日期,而是由事物或者对象的地位确定的,这个地位不是最终的,而是可改变的, 相对的,并随时可能受到质疑。陈述的这种物质性使陈述被重复、传播,同时成 为人们操作、使用、转换、分配、重组甚至毁灭的对象。 这样福柯“从陈述的角度打破了知识的线性模式,将知识在时空中分成层次, 断裂开来,知识的空间性增强,所有被线性存在挡在历史之外的东西重新回归。 福柯以陈述为敲门砖开启了话语条件的探询。这是对话语语言学分析的放弃,将 无限散落的东西追入历史,被压抑的东西作为事件在陈述中苏醒,而不再作为意 义的载体而存在。”那么陈述是如何形成话语的昵? 在福柯看来,话语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参照相同的对象、采用 相同的陈述方式、采用相同的概念群、围绕相同的主题。只有这四方面结合在一 起,才能确定话语的形成。我们将这种分配的成分( 对象、陈述行为的方式、概 念、主题的选择) 所屈从的条件成为形成的规则。形成的规则是在一定话语分布 中的存在条件( 也是它们共存、保持、变化和消失的条件) 。 关于对象的形成:福柯认为话语对象的形成是在“出现、界限和规格审定之 间建立起来的关系整体使这个形成得到保证。”比如精神病的概念不是因为存 在某一个有关精神病的自然意义上的对象,而是在各种话语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在 某个历史时期才形成。考古学确定的话语对象不是指明何者为对象,而是从出现、 界限和规格审定来确定对象。“写一部话语对象的历史,不是把这些话语的对象 深深地插入到它们共同的来源地,而是要展示支配着它们分散规律性的连结。” 再以精神病话语为例,我们知道由于存在着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精神病的对 象,围绕着这同一对象建立起来的陈述的总体构成了精神病话语。但需要注意的 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精神病这个对象以及这个对象所关涉的话 语的含义也不相同。 关于陈述方式的形成:话语陈述方式的形成包括陈述主体、主体的话语场所 和主体位置组成。首先主体是如何是如何确定的呢? 如医学话语中的医生的身份 包含着能力和知识的标准、机制、系统、教育规范,确保知识实践和实验的合法 条件:还包含了与其他一些个体或者群体的区分和关联的系统:还包含着一些特 征,这些特征确定它对社会总体应履行职能的一些特点。其次是话语场所,这个 场所可以是医院,可以是化学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库的地方等等。这些场所的 地位不是一尘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所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 的重要性增强了,有的减弱了。最后是主体的位置,是由它相对于对象的各种不 同范围或群体有可能占据的处境所确定。它可以是提问的主体,可以是听的主体, 可以是看的主体,电可以是记录的主体。而各种主体身份陈述的类型各不相同, 有描述、归纳、推理、因果性等陈述方式。 关于概念的形成:福柯看来“与其把概念重新置于潜在的演绎结构中,不如 描述它们在其中出现和流动的陈述范围的组织。”这种所谓的组织包括三个方 面的内容:连续形式、共存形式和涉入程序。从连续形式看,以古代博物学为例, 它没有使用1 6 世纪相同的概念,因而一些旧概念改变了用法,但这并不意味着 它完全不使用l 6 世纪的概念。它仍需要用旧概念来构成新知识,但是这不是纯 粹的继承。同时,它也创造一些新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变化取决于陈述的总体布 局,它们在确定总体中的系统建立。从共存形式看,首先勾画出一个在场的范围, 它是陈述出现的地方。另外还可以描述一个与在场范围不同的伴随范围,它是与 有关对象完全不同的范围并属于截然不同的话语类型的陈述。最后是记忆领域, 它是那些不再被接受,不会引起争议,不再确定真理的实体,有效性范围的陈述, 但却能导致演变、起源、转换、连续性的和历史不连续性的关联。从涉入程序看 若陈述场域中流转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那么陈述场域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紧接着 陈述之间的关系以及陈述方式都要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概念的形成是充满了交 错、替代、相互转换的过程。 关于主题的形成方面:所以,主题分析不是要解决主题是什么的问题,而是 要解决主题何以出现的问题。实际上,主题是一些话语策略选择的结果。话语策 略确定了话语的可能衍射点。这种衍射点使得了不同的陈述类型。主题不仅受到 与它所属的话语群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周围话语的影响。话语策略的选择还要满 足非话语实践要求。 综上所述,福柯的考古学在陈述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再现了话语的历 史,抒写着沉默着的潜在的声音,释放着一切边缘因素。福柯的理论里主体不再 是评判一切合理性的标准,不再是话语霸权的统治者,甚至再也找不到主体的身 影。在挥散去主体控制阴影的历史时空里,话语朝着自身回归。 第四节文学话语的解放 上文大致疏理了福柯的话语理论,虽然话语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探讨的是哲学 和史学上的问题,但哲学对文学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上,文学、史学、哲 学很难划定明显的界限,文史哲也曾不分彼此的存在过一段很长的时期。如我国 先秦时期,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十分的广泛,明确的文学观念还未建立,所以对文 学的见解往往与学术思想分不开。哲学者在论述哲学问题时才触及文学问题,在 哲学观念间衄折透露文学观点。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只能从各种哲学史学著 作中寻找,我国古代绝大数的文学家首先是哲学家思想家。在西方,在福柯眼里, 文学是在语言经历了一次根本性变化之后才产生的。福柯承认“当然,我们称之 1 0 为文学的语言形式自但丁、自荷马起就存在于西方世界,直至近代这个词才表示 一种独立的话语形式”。”当代西方文学尤其是文学理论的发展,深受各种哲学 思想的影响,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学发展的风向标。德里达反对哲学和文学 的二元对立,白色神话的副标题是“哲学文本的隐喻”,隐喻意味着文学性。 德里达认为“文学和哲学都是一种系统符号,两者的差别是文学坦率承认它根植 于隐喻之中,而哲学虽然同样也是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段的产物,同样要考虑风格 和效果”,“哲学作品中并不仅仅是存在作为文学性象征的隐喻,用来帮助说明某 些概念,相反,哲学本身是一门深深根植于隐喻的科学,假如把其中的隐喻或者 说文学性清楚出去,哲学本身势将空空也,一无所获。”3 1 哲学并不是停留在形 雨上的单纯阐述,它的价值在于改变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福柯话语理论的价 值在于颠覆主体的统治,废除一切终极价值和真理,倡导多元化的异质的存在空 间。虽然在福柯的论述中精神病话语、临床医学话语以及经济学话语是话语理论 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文学话语作为话语的独立分支之一,以此类推,与其他话语 一样,同样受到关注和影响。在福柯看来,“文学是我观察的东西,不是我分析 的对象,或是借助用来分析的工具。文学只是一种休息,行路时的随想,枚徽 章,一枚旗帜”。”这并不意味着福柯不关注文学或文学话语,福柯关注着“越 过怎样的门槛之后,话语( 无论是有关病人的还是有关犯罪的等等) 开始在文学 领域起作用”。3 3 所以,福柯的话语理论必定在文学领域产生作用和影响 ( 一) 作者的功能化 福柯“人的死亡”宣告了大写主体的消亡,显示着话语的独立和解放。对文 学而言,意味着作者这一传统文学话语系统的主体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 疑。作者、作品、读者一直都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直至1 9 世纪,文学批评 还是以作家为中心。传统的文论认为文学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应着眼于作家及其创 作方面。对于文学来说,主体世界是一个比客体世界更为重要的领域文学活 动毕竟是人的活动,没有人的创造,文学不可能出现,尽管这种创造同样离不开 客体提供的材料。在文学主体世界中,特定的思维、个性、语言、方法、以及倏 然而至倏然而逝的灵感、直觉等,使文学不但得以产生,而且获得了它所独有的 神奇与美丽、深邃与灵动。没有作家的创作,便谈不上任何意义的文学活动。我 国古代很早就存在这种观点,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 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些议论都表达了作家与作品的关系,凸显了作家对 作品的决定作用。在西方,古罗马文论家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曾说作品的崇 高是作家“伟大心灵的回声”。1 8 、1 9 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文论,在文学本质论 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如英国浪漫派诗人华慈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 露”;在文学批评论上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世界是经过了作者的筛 选才进入作品,关键是考察作者如何而不是世界如何;在文学创作论上高扬“文 学天才”的作用。1 9 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家圣伯夫主张文学批 评的任务在于发掘和研究有关文学家的种种确定的事实。就作家而论实证的事实 包括他所属的种族,国家,所生活的时代,家庭出身,幼年环境,所受的教育, 首次成功与失败。他主张从作家个人条件解释作品,把文学现象当作作家的性格、 气质、心理、习惯等因素的反映,视文学为某一特定人的产物。这种十分强调作 者的社会背景和生平传记的实证主义批评理论到2 0 世纪才发生了改变,文本和 读者的重要性被提到日程上,“作者之死”的口号日益响亮。 经俄国形式主义到法国结构主义再到2 0 世纪6 0 年代福柯、德里达,这条理 论路径通向了宣告作者的死亡。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封闭起来,把作者排除在作 品意义之外,他们研究的是作为客观现实的艺术作品,而不管作者和接受者的主 观意识和主观心理如何,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 规律,即文学性。对文学作品形式的重视是英美新批评和俄国形式主义的相同之 处。新批评派代表人物兰色姆于1 9 4 1 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对旧批评予以 检讨的同时呼唤“本体论批评家”,坚信自己所从事的“本体论批评”。“种诗 歌可因其主题而不同于另一种诗歌,而主题又可因其本体即存在的现实而各不相 同。因此,批评再次像康德当初想做的那样能以本体分析为依据”。”可以说, 这不是兰色姆一个人的见解,而是新批评派的共识。新批评派始终否定作家个性 与文学作品的联系,割裂文学与作家、历史、现实的联系。2 0 世纪哲学开始了 语言学转向后,主体成为众矢之敌,“作者之死”格外引入注目。结构主义者罗 兰巴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他认为“在文本中,真正在说话 的是语言而不是作者,因此,没有任何所谓独创的文本,也没有任何所谓独创性 的写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做的,只是一种把文学、科学、文学中旧的文本加 以分割,并按照伪装的程式改变其特征的工作”。”写作成为使主体销声匿迹的 中性体,任何身份都是会在写作中消失的黑白透视片。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为 写作并不必然的表明作者的意图,文本与作者想说的东西存在着差异,作家用一 种语言一种逻辑写作,而此种语言和逻辑与其自身的系统法则和生命,不可能由 作家的话语任意控制,相反倒过来会制约作家的创作。可见,作者的消失,自马 拉美以来是我们时代的一个事件。福柯认识到重复一些空洞的口号是不够的,如 作者已经消失,上帝和人共同死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作者消失所留下的空的 空间:我们应该沿着它的空白和错的界线,仔细观察它的新的分界线,仔细观察 这个空的空间重新分配的情况;我们应该等待由这种消失所释放的流动易变的作 用。”在此思想指导下,福柯发展了自己的作者理论。 1 2 福柯直接谈论作者和作品之间关系比较集中的是作者是什么( 1 9 6 9 ) 一 文。文章对传统的作者概念作了层层辨析,进而指出“作者”无法消失的原因在 于人们对“作品”与“写作”两个术语的理解。首先是对什么是作品的概念模糊, 福柯并没有对什么是作品给予定义,他关注的问题是:哪些因素构成作品? 如果 个人不是作者,那么他写的或说的那些东西,他留在纸上的东西会构成什么? 当 我们假定是在谈论一个作者,那么他写的和说的一切,他所留下的一切,是不是 都包括在他的作品中? 如果我们想出版某人的全集,那么该在什么地方划定界 限? 如果说有关他的一切东西都该出版,那么这里面是否包含他本人出版的东 西,以及他的作品的手稿,他的警旬安排和他页边的注释与修改? 是否还应包括 他日记中的某些参照符号,某些约定的提示,某个地址或是洗衣帐单? 除去作者, 我们还有什么其它的判断标准? 作品的一堆问题使离开作者研究作品本身变成 天方夜谈。 其次写作悄悄维护着作者的存在。福柯认为写作“它避免面对具体的事件, 而具体事件不仅使它成为可能而且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继续保持作者的存在写作 的概念既不关心写作的行为,也不关心在文本内部作为征兆或符号对作者意义的 表示;它标志着一种详述一切文本条件的非常深刻的尝试,既包括文本在空间分 布的条件,也包括它在时间里安排的条件”,”写作的这个概念使作者在经验上 的特征转变成一种超验的匿名。如果写作服从于遗忘和压制,就意味着以超验的 方式引入关于隐在意义的宗教原则和关于隐含意义,无声目的和朦胧内容:如果 写作作为不在的概念,那就仅仅是对传统的宗教信念和美学原则的重复。写作通 过维护演绎推论保持了作者的特权,作者的表现作用在灰色的中性里延伸。 福柯批评了以上两种观点,在福柯的理论里,作者不再是一般的专有名称, 而是话语的一种功能。“作者的名字是一个可变物,它只是伴随某些文本以排除 其他文本:一封保密信件可以有一个签署者,但它没有作者;一个合同可以有一 个签名,但也没有作者;同样,贴在墙上的告示可以有一个写它的人,但这个人 可以不是作者。在这个惹义上,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