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2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3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4页
(基础心理学专业论文)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时间距离对事件结果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廖婷婷 指导教师黄希庭教授 摘要 时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潜在而巨大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 利;毛进行权衡砑抉择,时间距离是如何影响朱考事件的心理影响的嚷留以往大磊数的理论和 研究笑注的重点都集中于时问距离的变化对事件解释的影响或者事件效价对归因的影响,而 忽略了考虑两者共同作用对归因全局性的影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时间距离对 未来事件的解释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在朱来时间的心理结构下展开研究,还进一步考察 了时间距离对朱来事件结果归因全岗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开放式问卷和实验来收集资料,并 采用了内容分析、赋值评分、重复测4 量方差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综合两 个实验结果,对于时间距离对未来事件解释水平的影响可以得出以f 结论: ( 1 ) 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个体时丁朱来事件的解释水平不同。在近的朱来,个体倾向于 对未来事件形成低水平的解释,而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在远的未来,则倾向于形成高水平 的解释。 , ( 2 ) 对未来事件的高水平的解释在语言描述上表现为简单、抽象、枯燥、结构性强等特 征,而低水平的解释则表现为复杂、具体、生动、缺乏结构性等特征。 ( 3 ) 在不同的时间距离提示下,个体对于未来事件结果归因的全局性存在差异。在近的 未来,个体倾向于对未来事件结果形成局部性归因,而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在远的未来, 则倾向于形成全局性归因。 ( 4 ) 在远的未来时间距离提示下,被试对于不同事件结果的归因的全局性存在显著性差 异;当事件结果是积极的时,被试对于不同的时问距离提示下的归因全局性的差异显著 关键词:时间距离未来事件解释水平归因全局性事件结果效价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e f f e c to f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o ht h eg l o b a l i t yo fc a u s a l a t t r i b u t i o n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 m a s t e rg r a d u a t eo fb a s i cp s y c h o l o g yl i a ot i n g t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h u a n gx i t i n g a b s t r a c t t i m e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a n dl a t e n tr o l ei no u re v e r y d a yl i f ew h e nw em a k e t r a d e - o f f sb e t w e e nc o s t sa n db e n e f i t so c c u r r i n ga td i f f e r e n tp o i n t si nt i m e m o s to ft h e 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f o c u s e do nt h ef e a t u r e s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 ,o rt h ee f f e c to ff u t u r ee v e n t v a l u e so no n e sa t t r i b u t i o n b u tp a i d r e l a t i v e l y l i t t l ea t t e n t i o nt ob o t h o ft h e m c o o p e r a t i n go nt h eg l o b a l i t yo f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 t h e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b a s e do nt h e e x i s t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o f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d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 e s ,w ee x p l o r e dt h ee f f e c t so f 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o nl e v e lo fm e n t a lc o n s t r u a l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a n dt h ee f f e c t so f 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a n dv a l u e s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o nt h eg l o b a l i t yo f 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 ,a s w e l l ,u n d e r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c o n s t r u c to ft h ef u t u r et i m e o p e n e n d e d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n dt h ee x p e r i m e n tw e r eu s e dt oc o l l e c td a t a f o ra n a l y z i n gd a t a , c o n t e n ta n a l y s i s , d e s i g n a t e dv a i v et o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r e p e a t e dm e a s u r er e p e a t e dm e a s u r e 8v a r i a n c e a n a l y s i sw e r ea d o p t e d w i t h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ss u b j e c t s ,c o m b i n i n gw i t ht h e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 r e s u l t s ,t h e m a i nf i n d i n g so f t h er e s e a r c ha r ea sf o l l o w s : ( 1 ) i n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o r a ls t a g e s ,t h es u b j e c ti n d i v i d u a lf o r m e d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o f m e n t a lc o n s t n m l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 t h es u b j e c ti n d i v i d u a lt e n d e dt ol 雠l o w - l e v e l e o n s t r u a lt op m s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 n e a r e rf u t u r e ”e v e n t s ,w h i l eu s i n gh i g h - l e v e l c o n s t r u a lt op r e s e n ti n f o r m a t i o na b o u t f a rf u t u r e e v e n t s ( 2 ) h i g h - l e v e le o n s t r u a l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i nd e s c r i p t i o ne x p r e s s e da sr e l a t i v e l y s i m p l e ,a b s t r a c t ,d u l la n ds t r u c t u r e d ,w h i l el o w - l e v e lc o n s t r u a lo ff u t u r e e v e n t s e x p r e s s e da s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l e x ,c o n c r e t e ,u n s t r u c t u r e d ,a n dm o r ev i v i da s w e l l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 3 ) t h e r ew a sa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i n d i v i d u a l so nt h eg l o b a l i t yo ff u t u r ee v e n t s o u t c o m e s 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p r e d i c t i o n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c l e w i n d i v i d u a l st e n d e dt of o r ml e s sg l o b a l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a tn e a rf u t u r e ,a st e m p o r a l d i s t a n c ei n c r e a s i n g , i n d i v i d u a l st e n d e dt of o r mm o r eg l o b a l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a td i s t a n t f u t u r e ( 4 ) w i t hd i s t a n tf u t u r e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c l e w , t h e r ew a s 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i n d i v i d u a l s g l o b a l i t yo f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o nd i f f e r e n te v e n to u t c o m e s ;t h e r e w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i n d i v i d u a l s g l o b a l i t yo f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o n 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c l e ww h e nt h ev a l u e so f e v e n to u t c o m e sw a sp o s i t i v e k e yw o r d s :t e m p o r a ld i s t a n c e f u t u r ee v e n t sc o n s t r u a ll e v e l g l o b a l i t yo f c a u s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v a l u e so fe v e n to u t c o m e s l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 豳闺延盏塑垄生亟墨盘圜墨! 煎兰篮捌氪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殍嘈舀d 琦签字日期:p 7 年弘月 r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许? 文作者签名:黔叼吁 签字日期:硼7 年驴月s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雾墓留刀叼年月严日 邮编: 两南大学硕士学何论文l 前言 1 前言 时间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人们对于时间的认知以及时问对人们潜在而巨大 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主题之一。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涵盖了我们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时间是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对心理 现象的研究都会涉及到时间问题( 黄希庭等,2 0 0 5 ) 。在社会情境下,个体对结果 的控制能力通常依赖于个体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日常生活决策的质量,如寻求 或拒绝帮助、接近或避开某人等,都依赖于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能力。本研究 首先回顾了有关时间折扣现象( t i m e d i s c o u n t i n g ) 的理论与研究,时自j 折扣现象是 指事件的心理影响或者说价值随其发生的时间距离而呈规律性的变化的现象 ( l o e w e n s t e i n , r e a d & b a u m e i s t e r , 2 0 0 3 ;l o e w e n s t e i n & p r e l e e 1 9 9 3 ) ,并回顾了以 往的时间距离对行为预测的研究( n u s s b a u m ,t r o p e l i b e r m a n ,2 0 0 3 ) 。在此基础 上以未来事件的解释水平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时i 日j 距离对人们关于未来事件结果 归因全局性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可能影响解释水平的其他因素( 如结果效价) 。 1 1 时间折扣现象研究综述 1 1 1 时间折扣现象简介 跨时间的抉择( i n t e r t e m p o r a lc h o i c e ) 指的是,人们在做决定时如何权衡发生 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和利益( l o e w e n s t e i n ,r e a d & b a u m e i s t e r , 2 0 0 3 ;l o e w e n s t e i n & p r e l e c ,1 9 9 3 ) 。我们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发生在时问的维度上的,因此跨时间的 抉择行为无处不在。我们没有任何一个重大的决定不是跨时间的,任何一个决定 都可能要涉及到对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利弊的权衡。跨时间的抉择的重要性和普遍 性使其成为了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在各种跨时间的抉择行为中,研究者们很早就注意到了一种现象,即随着事件 发生的时间距离的增加,其心理影响或者说价值发生了某种规律性的变化,当然 最初人们只注意到了价值随时间延迟的下降。举个通俗的例子,你明天将要得到 的1 0 0 块钱和一年以后会得到的1 0 0 块钱,对你来说心理价值是不一样的,而且 往往是一年后的1 0 0 块的心理价值要小于明天的1 0 0 块,看起来好像是这1 0 0 块 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其价值打了折扣,对价值变化非常敏感的经济学家们把这一 现象形象地称作时间折扣现象(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贴现”,来表示 货币当i i 与未来价值之间的转换,但是这一术语仅限于描述货币价值的变化,不 适用于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因此,本研究中将“t i m e d i s c o u n t i n g ”直译为时 间折扣,更为贴切) ,并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对不同时间点上的利弊的权衡问题同样出现在我们心理学的研究中,例如关于 延迟满足( d e l a y o f g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 和自我控制( s e l f - c o n t r 0 1 ) 的研究( r a c h l i n ,b r o w n & c r o s s ,2 0 0 0 ;t r o p e & f i s h b a c h ,2 0 0 0 ;f u i i t a ,t r o p e l i b e r m a n ,2 0 0 6 ) ,但是我们很少 两南丈学硕士学位论文l 前言 使用跨时间的抉择或者时间折扣这一类的术语,而是企图从个体差异和心理过程 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在时间维度上的行为特征。涉及到经济学领域的时间折扣现象, 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当人们对未来事件的信息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 时日j 距离如何影响人们对该事件的反应。以下我们将分别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领 域对时间折扣现象的理论与研究概况。 1 1 2 时间折扣的理论与研究 1 1 2 1 时间折扣的经济学理论 在时间折扣的经济学理论中主要有:折扣效用模型( t h ed i s c o u n t e du f i l i t y m o d e l ) 、 双曲线模型( t h eh y p e r b o l i ct i m ed i s c o u n t i n g ) 和次加模型( t h es u b a d d i t i v et i m e d i s c o u n t i n g ) 等。其中折扣效用模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这个领域广泛使用,它 最早由p a u ls a m u e l s o n ( f r e d e r i c k ,l o e w e n s t e i n ,& o d o n o g h u e ,2 0 0 2 ) 于1 9 3 7 年提出, 其后又经过了许多经济学家的修正,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利用数学工具来对时间折扣 现象进行抽象和简化,并试图用一个变量折扣率来对一事件在现在和未来的价 值进行可操作性的换算,举个例子,如果每延迟一年,某事件的价值下降1 0 ,那 么在下一个一年的时间延迟黾,其价值将会在此基础上再下降l o ,并以此类推到 下一个时间延迟中。折扣效用模型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实际 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可操作性的简化对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必需的。长久以来, 折扣效用模型受到了许多其他理论以及反对性的实证研究的挑战,其中,双曲线折 扣模犁得到了较多的认同,双曲线模型的理论核心与折扣效用模型类似,只是对折 扣的过程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双曲线模型( a i n s l i e & h a s l a m ,1 9 9 3 ) 认为固定不变的折 扣率是不存在的,价值随时间延迟的下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是下降的速率最初 较快,而随着时间延迟的进一步增加,下降的速度逐渐平缓下来,整个走势呈双曲 线型。双曲线模型同样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研究者们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他理论 模型来进行修正,例如次加折扣模型( d a n i e lr c a d ,2 0 0 1 ) ,该模型认为,价值的降低 在时问的维度上并不是如双曲线所描述的那样平滑,而是将时间延迟分为了不同的 子区间。由于时间折扣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是本研究要讨论的重点,在此不作更详细 的介绍。 1 1 2 2 时间折扣的心理学理论 对时间折扣现象的心理学研究则致力于探求,究竟是事件的哪些特征决定了其 随时自j 距离所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围绕着这一主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冲 突理论、认知情感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这三个理论分别从未来事件的效价、类 型以及心理表征方式等方面对时间折扣现象进行了解释。 一、冲突理论 最早尝试对时间折扣现象进行解释的心理学理论是勒温的冲突理论( l e w i n , 1 9 5 1 ) ,冲突理论( c o n f l i c tt h e o r y ) 认为,事件结果的效价( v a l e n c e ) 的正负决定 2 西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1 前言 了其心理影响随时间距离的变化。效价是勒温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用效 价来解释个体在其生活空间( 1 i f es p a c e ) 内与一切事物互动的关系。其基本含义即 某一刺激物( 物、事、人) 或某一目的物其本身所具有的引起个体反应的特征, 称之为价或者效价。效价是一个主观性的价值取向,且目的物的效价有正负之分, 目的物具有吸引特征而引起个体追求者,是为正价( p o s i t i v ev a l e n c e ) ,反之,目 的物具有排拒特征致使个体回避者,是为负价( n e g a t i v ev a l e n c e ) 。 冲突理论认为,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所有事件的心理影响都会降低,但是负 价( 事件中的回避成分) 比正价( 事件的趋近成分) 下降得更快,因此,从总体 上来看,若一事件同时具备正负两种效价,其吸引力将随时问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这一事件,其回避成分为客人所带来的不便,而趋近 成分则为客人所带来的乐趣。随着时自j 距离增加,不便这一回避成分比乐趣这一 趋近成分降低得更快,因此总的看来,对于远距离的选择,比如说一个月以后, 人们会倾向于邀请客人来家里,而对于近距离的选择,如明天,人们则不太情愿 邀请客人。 冲突理论能够对时问折扣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其缺陷在于我们往往 很难明确地分辨出某一事件的趋避成分,。而且效价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取向,对同 一事件其正负往往因人而异,对这一理论就很难用具体的实证研究来进行检验。 另外根据观察我们也能发现,事件的心理价值不完全是随时间距离增加的。这些 事实都说明,效价可能并非影响时自j 折扣现象的主要因素。 二、认知情感理论 时间折扣的认知情感理论( c o g n i t i v e a f f e c t i v et h e o r y ) 认为,未来事件的时间 折扣方式取决于该事件所产生的心理价值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还是以情感为基础 的,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以认知为基础的“冷”的价值( c o l dv a l u e ) 降低的幅 度要小于以情感为基础的“热”的价值( h o tv a l u e ) 。因此,若一事件的心理价值 主要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那么它在远的未来会更有吸引力,相反,若主要是以情 感为基础的,那么它在近的未来更具吸引力( m e t c a l f e & m i c h e l ,1 9 9 9 ) 。举个通俗的 例子,在对饭菜的选择上,其可口性主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所以当你在餐馆点 菜时会更看中这一点,而当你要列一个长远的健康食谱时,则可能会更多地考虑 营养价值这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成分。 认知情感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如l o e w e n s t e i n 等人 ( l o e w e n s t e i n ,w e b e r & h s e e ,2 0 0 1 ) 针对冒险行为的情感分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认 知和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同冲突理论一样,认知情感理论的困境在于,对于一 事件来说,同样很难对其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进行一个明确地区分,也很难分清 究竟是认知成分占主导呢,还是情感成分占主导,这种混淆的局面同样成为了展 开实证研究的障碍。 三、解释水平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c o n s t r u a ll e v e lt h e o r y ) 由l i b e r m a n 和t r o p e ( 2 0 0 3 ) 等人提出, 该理论综合了认知及社会认知领域关于心理表征的许多研究结果,并立足于个体 3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l 前言 对事件的认知过程来解释时间折扣现象。解释水平理论认为,时间距离影响个体 对于未来事件的心理表征水平,即解释水平,而解释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该事件 的心理影响随时间距离的变化方式。一般说来,我们通常用更抽象、更一般、更 能概括事件的实质的信息来表征或者说解释发生在远的未来的事件( d i s t a i n - f u r o r e e v e n t s ) ,而用相对具体的、情境性的和细节化的信息来表征发生在近的未来的事 件( n e a r - f u t u r ee v e n t s ) 。用视觉来对这一现象进行类比,即从远处看,我们看到的 是全局,而从近处看,看到的则是细节。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许多研究都发现,人 们对于事件的解释存在水平上的差异,高水平的解释具有抽象、简单、不依赖情 境、决定性以及目标相关等特征,这些特征的改变将会导致整个事件意义上的重 大变化,而低水平的解释相对则更具体、复杂、情境化、次要以及与目标关系不 太紧密,其改变只会引起事件整体意义上的微小变化。从操作性的定义来看,高 水平的解释是与目标相关的,而且通常涉及的是事件的“为什么”层面( w h y a s p e c t s ) ,低水平的解释是与目标关系不紧密的,而且通常涉及的是事件的“如何” 层面( h o wa s p e c t s ) 。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由子高水平酌解释通常与远的米来事件柑联系,因此与事 件的高解释水平有关的成分其影响在远的未来更突出,而与此相反的是,低水平 的解释通常与近的未来事件相联系,与低水平解释相关的成分的影响在近的未来 更突出。因此,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与低水平的解释相关的成分影响会下降, 即时间折扣现象( t i m e - d i s c o u n t i n g ) ,而与高水平的解释相关的成分的影响上升, 即时间增益现象( t i m ea u g m e n t a t i o n ) 。例如,当我们对来的某一项工作进行预测 的时候,目标是高解释水平的,与远的未来相联系,而具体实施步骤则是低解释 水平的。与近的未来相联系,如果这项工作要在近的未来( 如明天) 付诸行动, 我们会更多地考虑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具体问题,而如果这项工作发 生在一年后,那我们更多地会考虑其可能的结果和意义等。 相对于认知情感理论和冲突理论,解释水平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从心理过程 的入手,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个体对于事件的认知方式,不只是强调事件本身所具 有的客观的特征,而是将这些特征与个体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认为事件的客观 特征只有作用于特定的主体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也将以 这一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验证,以下我们将对这一 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2 解释水平理论研究综述 1 2 1 时间距离与解释水平 g r i f f i n 等研究( 1 9 9 0 ) 发现,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反应是以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心 理解释( m e n t a lc o n s t r u e ) 为基础的,解释过程即对信息进行表征并从记忆中提取 相应的信息的过程,它是信息处理的重要步骤。解释水平理论认为,时间距离影 响个体对于未来事件的心理表征水平,即解释水平,而解释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 4 两南大学硕十学停论文l 前言 该事件的心理影响随时间距离的变化方式。一般说来,我们通常用更抽象、更一 般、更能概括事件的实质的信息来表征或者说解释发生在远的未来的事件 ( d i s t a n t - f u t u r ee v e n t s ) ,而用相对具体的、情境性的和细节化的信息来表征发生在 近的未来豹事件( n e a r - f u t u r ee v e n t s ) 。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过程的入手,从动态的 角度探讨个体对于事件的认知方式,不只是强调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的特征, 而是将这些特征与个体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认为事件的客观特征只有作用于特 定的主体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同时,在解释水平理论中,时间距离也不仅 仅是一个情境参数,而其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作用于事件的认知过程的一个自变量。 t r o p e 和l i b e r m a n ( t r o p e l i b e r m a n , 2 0 0 3 ) 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到了高 低解释水平的以下特征: 商水平的解释低水平的解释 抽象的具体的 简单的复杂的 结构性、连贯的非结构性、不连贯的 不铱赖情境的,情境他的 主要的、核心的次要的、表面的 决定性的从属的 从这些界定中,研究者们总结出了高水平的解释和低水平的解释的两项操作性 定义:是否与目标相关( g o a l r e l a t e dv sg o a l u n r e l a t e d ) 以及涉及的是事件的“为 什么”层面还是“如何”层面( w h y v sh o w ) 。许多研究( v a l l a c h e r & w e g n e r , 1 9 8 9 ) 表明,个体倾向于采用更抽象、更简单的信息来表征某一行动的“为什么”层面, 而用相对较具体、复杂的信息来表征行动的“如何”这一层面。另外,从行动的 可行性( f e a s i b i l i t y ) 和结果的价值( d e s i r a b i l i t y ) 上来看( t r o p e & l i b e r m a n ,1 9 9 8 ) 。 结果的价值指的是该行动所导致的最终状态的效价,它反映的是“为什么”执行 该行动的方面;而可行性则指的是达到这一目标状态的难易度,它反映的则是如 何执行该行动的方面。 g i l o v i c h 和k e r r 等人( 1 9 9 3 ) 报告了一系列得研究,他们发现,相对于近的未来 的任务,人们对自己在远的未来的任务中的表现期望更高,他们将这一现象称作 “c o l df e e t ”现象,举个例子,在开学之初,学生对自己会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良好 的成绩充满信信心,而对开学一周后将进行的小测验却没有那么自信,看起来似 乎是事件的时间距离影响了人们的自信心。k a h n e m a n 和t e r s k y ( 1 9 7 9 ) 则报告了 另外一类现象,即人们在制定时间计划时通常会规律性低低估任务完成的时间和 难度,他们将这一现象称作“计划错误”现象( p l a n n i n g f a l l a c y ) 。b u h l e r 等人( 1 9 9 4 ) 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后认为,个体通常通过构想一些有关未来任务表现的方案 来进行预测,这些方案可能忽略了许多与任务本身不相关的因素,因此在预算时 间的时候许多可能影响任务完成的因素的作用就被低估了。这种解释与我们要说 的心理表征中的高低解释水平有一些类似。总之,这些现象都表明,事件发生的 时间距离确实影响了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且这些表现各异的现象后面似乎存在着 西南大学硕+ 学静论文 1 前言 一种相类似的心理机制。 i 2 1 1 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方法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人们对事件的表征方式,对 于远的时间距离的事件人们通常会用更抽象、简单且不依赖情境的信息即高解 释水平的信息柬进行表征,面对于时间距离较近的事件,则会用相对具体、复杂、 情境化的信息即低解释水平的信息来进行表征。解释水平理论的提出者l i b e r m a n 和t r o p e 对此展开了大最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从方法上可分为以下两类: 1 内容分析法。其通常做法是让被试在近的未柬和远的未来两个时间维度下 分别对某一生活事件进行描述。被试被随机分配到两个时间维度下之下,然后给 定一定的标准,请几位评分者分别对描述进行内容分析,评判出该描述属于何种 性质,并可对不同性质的描述进行赋值,以便进行统计检验。l i b e r m a ns a g r i s t a n o 和 t r o p e ( 2 0 0 1 ) 的一项研究还采用了另外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即在远、近两个时间维 度下对物品进行分类,其结果也支持了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设:在远的未来,物品 被分为相对较少但范围更大的种类,而在近的未来,则被分为数量较多但范围较 小的种类。 2 问卷法。从形式上看使用较多的有两类;一是二择一的迫选问卷,在l i b e r m a n 和t r o p e ( 1 9 9 8 ) 1 x j 研究中使用的是v a l l a e h e r 和w e g n e f ( 1 9 8 9 ) 编制的人格动力问卷 ( p e r s o n a la g e n c y q u e s t i o n a i r e ) 。该问卷提供了2 5 项活动,每一项活动包含了两个 陈述,一个主要涉及活动的。为什么”层面,而另一项则丰要涉及活动的“如何” 层面,如锁门这一活动,其选项分别为“为了保证安全”和“把钥匙插到锁空并 转动”。另一个是研究者们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而自编的各种5 点、7 点或者9 点 的l i k e r t 问卷,其题项可能是某一生活事件,也可能是专门设置的生活情境的选择, 远近时白j 维度在题项中通过具体的时间副词来设置,例如“明天,想象这一 情景,你会愿意”,而在远的未来的问卷中,“明天“被改为- 一年以后” 或其他相近的时间点。 研究者们通常会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而将内容分析方法和问卷法结合起来使 用,另外还可对一些与生活情境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现场研究。由于时间解释理 论所涉及的主要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其使用的方法也大多为实验社会 心理学的方法而很少使用实验室实验,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内容分析法、赋值评 分法和实验来进行研究。 1 2 1 2 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进展 从研究的具体内容上来看,对解释水平理论的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 在对未来事件的描述上,l i b e r m a n 和t r o p e ( 1 9 9 8 ) 的研究发现,对于远的未 来事件,其描述符合“通过活动来描述目标”( d c s c d p t i o n b y a c t i v i t y ) ,而对于近 的未来事件,其描述则符合“通过细节来对活动进行描述”( a c t i v i t yb y d e s c r i p t i o n ) 的原则。例如,对“读一本科幻小说”这一事件的两种水平的描述分 两南大学硕十学伊论文i 前言 别为“为了拓宽我的视野”和“我不停地翻着书”,内容分析及赋值后的统计分 析都支持了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设。 2 在对未来事件的表征复杂性上,l i b e r m a n 等( 2 0 0 1 ) 的研究让被试对想象中 远的未来和近的未来“好”的一天和“坏”的一天的经历进行描述,结果发现对 于远的未来描述显得更为一致。而对近的未来则更多样化。从经历的构成维度上 来看,远的未来的经历大多是单维度的,而近的未来的经历则是多维度的。说明 人们对近的未来事件的表征更具体、复杂,而对远的未来事件则相对简单、抽象。 3 在体验的原型化上,l i b e r m a n 等( 2 0 0 1 ) 的研究发现,在对远、近未来的个 人体验的描述上,被试问的差异非常小,但是“好”的体验与“坏”的体验之间 的差异却呈极端化:对于近的未来,被试问的差异大,但“好”、“坏”两种体 验之问差异相对较小,这说明,被试用原型化、标准化的信息来表征远的来来事 件,而以更具体、差异性更大的信息来表征近的未来事件。 4 对事物的分类上,在n u s s b a u m 等人( 2 0 0 3 ) 的一项研究中让被试想象一 个事件( 如一次露营、一次纽约的旅行) 发生在即将到来的周末或者是几个月之 后的某个周末,将3 8 件与该事件相关的物品以他们议为合适的方式归为几组。研3 究记录了被试对物品归类的数目,其结果也支持了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设:在远的 未来,物品被分为相对较少但范围更大的种类,而在近的未来,则被分为数量较 多但范围较小的种类。 5 对抽象、具体思维的影响上,f 6 r s t e r 等( 2 0 0 4 ) 的研究发现,远的时间洞 察力促进了顿悟和抽象创造性形成的表现。想象一年后的生活或设想参加任务的 被试,比想象第二天的生活或参加任务的被试,要解决更多的顿悟问题。在两个 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当创造性任务要求抽象思维的时候,远的时闻解释在创造 性形成上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6 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上,f u j i t a 等( 2 0 0 6 ) 的研究发现,高水平解释的激活( 抓 住事件的全局的、高级的和最重要的特征) 比低水平解释的激活( 抓住局部的、 下级的和次要的特征) 会导致更大程度上的自我控制。该研究操纵了被试的解释 水平并评估了他们在自我控制和潜在的心理过程中的影响。高水平解释导致对延 迟结果的选择偏好增加,更大的身体耐力,更强的自我控制努力的意图,和对有 损自我控制的诱因的更少的积极评价。这些结果支持了解释水平理论关于自我控 制的分析。 1 2 2 解释水平对行为预测的影响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时间解释过程同样存在于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测之中,他 人所具有的整体性的特征( 如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等) 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是 高解释水平的,而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状态性的特征则是低解释水平的,因此整 体性特征在远的时自j 距离的预测中影响更大,而在近的时间距离的预测中,状态 性的特征的影响更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如果缺乏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 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个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意 7 两南大学硕十学付论文1 前言 无意地进行归因活动。具体来讲,归因就是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 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章志光,1 9 9 6 ) 。人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预测、评价人们 的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对结果的控制能力通 常依赖于个体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日常生活决策的质量,如寻求或拒绝帮助、 接近或避开某人等,都依赖于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能力。实际上许多关于社 会信息动机的处理都是假设基于某种需要,即减少预测他人行为过程中不确定性 的需要( f i s k e ,1 9 9 3 ;h i g g i n s & b a r g h ,1 9 8 7 ;t r o p e & l i b e r m a n ,1 9 9 6 ) 。这些预测有时 候关注的是他人在近的未来的行为,而另一方面,预测同样也关注远的未来的行 为。重要的是,观察者在不同的时间距离提示下对未来的行为预测使用何种知识 类型。 有研究发现,观察者预测未来事件依赖于观察者对这些事件的心理解释( g i f t i n & r o s s ,1 9 9 1 ;s h e r m a n ,1 9 8 0 ;w i l s o n , w h e a t l e y , m e y e r s ,g i l b e r t & a x s o m , 2 0 0 0 ) 。这种 观点认为,观察者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基于一种抽象的、示意性的行为表征, 而没有将背景因素考虑进去。许多研究表明,观察者对未来情境形成的抽象心理 表征,是对这些情境做能顶测的基础。解释水平理论提出,观察者对远的未来事 件比对近的未来事件,形成更抽象的表征或更高水平的解释( l i b e r m a n & t r o p e ,1 9 9 8 ;t r o p e & l i b e r l n a n ,2 0 0 0 ) 。高水平解释是示意性的、与背景无关的表征, 是从可获得的信息中提取的要点。这种解释反映了事件的总的、高级的和核心的 特性。而低水平解释则相反,它反映的是事件的更具体的,包括了低级的、与背 景相关的特点。 n u s s b a u m 等人( 2 0 0 3 ) 的研究测验了时间解释对社会性预测的含义,该研究 假设,被试将使用更抽象的、更高水平的解释来预测更远的未来情境下的行为。 行为解释的抽象具体与否,是个体感知理论和归因理论的重点。根据解释水平理 论,全局性特质是由行为的高水平解释组成,而心理状态则是由行为的低水平解 释组成。因此,全局性特质应该在预测远的未来情景下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中得到 更多的权重,而特殊一情景状态应该得到更少的权重。时间距离越大,个体越可 能将他们的预测基于抽象的未来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远的未来比在近的 未来更容易忽视目标人物所收的情境性限制的影响:被试期望他人的行为在远的 未来更具跨情境的一致性,更能反映他人的人格特质;被试在预测个体不同时间 行为时,询问目标人物的问题种类,结果表明时间距离增加了被试对更全局性信 息的兴趣;被试对自我进行预测时,在解释更远的未来事件结果时使用了更加全 局性的术语。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个体对远的未来比对近的未来的预测,基于的 是更加全局的信息,并且同解释水平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 1 3 问题提出 解释水平理论对认知和社会认知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做出了解释,得到了许多 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的研究一用于验证对未来事件的解释水平特征,研究二 进一步考察时间距离和未来事件结果效价作为自变量对结果归因全局性的影响, 8 两南大学硕十学何论文 l 前言 即是否存在解释水平效应。 1 4 本研究的理论构想 1 4 1 理论构想 关于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在本研究中,将未来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以天为 计时单位的“近的未来”,其时间副词包括“明天”、“几天后”等;以年为计 时单位的“远的未来”,时间副词包括“明年”、“一年后的某一天”、“几年 后”等。 有关未来事件的解释水平构想,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假设和实证研究,个体会 对未来事件形成不同水平的解释,高低水平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高水平解释低水平解释 全局的 局部的 抽象的简单的 结构性、连贯的非结构性、不连贯的 无上下文联系的上下文联系的 概括的 细节的 决定性的 从属的 当未来事件与近的未来联系时,将形成低水平的解释,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 在远的未来,将形成高水平的解释。 有关影响未来事件结果归因方式的因素的构想,以往对事件结果归因的研究多 是基于结果的效价,少有考虑时间距离这个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设想,影响 未来事件结果归因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来事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特征( 如 事件结果积极与否等) ,二是时间距离( 远的未来和近的未来) 对结果归因的影响, 二者共同作用于个体的认知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对未来事件结果的归因类型。 1 4 2 研究假设 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