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案.doc_第1页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doc_第2页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doc_第3页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doc_第4页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鹿和狼的故事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 二、设计思想 本文以罗斯福总统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 巨大生态灾难为例,阐述了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学,知道作者的思 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学习中既要注重共性发展,又要珍视学生的个性感受。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新词:繁殖、狩猎、锐减、相悖、乃至、一 命呜呼、难逃厄运、面目全非、罪魁祸首、苟延残喘。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 约相互联系的道理。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堂上适时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同 时采用自读自悟,充分想象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臵,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 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会学习,培养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 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 2、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的错误所在,理解本文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涵。 五、教学准备 课前布臵学生搜集生物界中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 制作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起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 现出哪些词语?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狼给你们留下 了什么印象?(出示狼的图片及资料。) 是啊!提起狼我们就会想到“凶恶残暴”这些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边出示课件,并配上恐怖的叫声),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可哪一天我们将狼赶尽杀绝时又会猛然发现:得引狼入室!这是怎么回事吗?学完这篇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2、板书题目,齐读。 【设计意图:课内外结合,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多角度演绎阐释主题,并设计悬念“为什么要引狼入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你认为好的和不懂的词语划下来,弄懂词义,并写在积累本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习题1的自学效果。(投影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四字词的积累。) 3、检查习题2的自学效果: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这个故事的。 4、请同学简单复述这个故事。 5、学生就思想内容质疑,将重点的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的障碍,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三)、围绕重点,合作探究 1、被摧毁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样的? 老师将“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用描绘性的语言进行渲染,学生闭眼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老师出示几幅充满生机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说说感受。在想象、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文章第一段,充分感受和谐美丽的自然。 2、被摧毁后的森林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同学们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说话:美丽的鹿在嬉戏,生活在天堂里。) (播放凌乱的枪声及凄厉的叫声。)同学们,当我们睁开眼睛,25年过去了,凯巴伯森林已变成这番模样(出示图片)指导朗读课文中描述森林的句子。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入手,采用悟读、想象、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语言文字后面蕴含的思想内容,】 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看到那苟延残喘的鹿了吗?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出示画面)! 3、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绿色会消退,疾病会蔓延,温馨的家园早已不复存在,灾难是怎样降临的?同学们,这场悲剧是谁造成的?(出示罗斯福的资料)就是罗斯福总统一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这场林毁鹿死的悲剧。 (出示问题: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与伙伴们交流。) 4、学生分组学习。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向学生的思维开放。】 5、重点品味表示鹿群数量变化的句子。 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得到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设计意图:鹿群数量变化的后面隐藏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而这正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目标,这一组句子就是一 14*鹿和狼的故事 枫林绿洲小学唐进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明确通过事例明白道理的方法。 2欣赏课文语言,通过做摘录、自主交流、朗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作者用数字说明、多次对比表达的语言特点。 3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明白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们唯一要做的是对整个生态的尊重。 教学流程: 板块一、关注课题特点,引入课文 目标:通过课题的对比,使学生对同类课题间建立联系,明确此类课文的基本特点。 1、揭示课题 2、我们在六年的语文课文中,三下,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凡是课题有故事二字的文章,写法上往往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3、是啊。这类文章往往讲了故事后,一定有什么道理蕴含其中的。只是有的是写出来的,有的是没有写出来。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目标:通过速度读通课文,用浏览读、小标题等方法,梳理课文的脉络结构,了解课文从故事到道理的结构特点。 1、请运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鹿和狼之间的什么故事?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检查难点词语的读音: 西奥多罗斯福亚利桑那州凯巴伯森林 3、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这一系列故事指哪些故事呢?快速浏览,用简洁的小标题来概括。 护鹿 杀狼 故事鹿增 林毁 分析鹿亡 并引导及时矫正纠错(关键词表达、表达的准确性)。 4、关注作比较的表达: (1)引导横向和纵向发现作者多次采用作比较的方法。 (2)紧扣“森林前后的变化”体会作比较的巧妙 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指名读看图片对比读出这截然不同的感觉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5、关注列数字的表达 文中有许多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划出令你感触最深的一二处,再在旁边写写批注。 6、过渡:同学们,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数字都仿佛在告诉人们 齐读: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断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7、是呀,在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联系课文第7自然段,你对鹿和狼的角色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鹿虽然美丽善良,但是()。 狼虽然凶恶残忍,但是()。 8、因此,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单纯地说鹿是美丽善良是错误的,单纯地说狼是凶恶残忍的也是错误的,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事物本无尽恶,也无全善”,维持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9、出示原文结尾,加深认识: “人类所要做的,不是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画面出示:鹿和狼两种动物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凶狠、残暴,狡猾等等)是啊!提起狼,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认为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温柔、善良、美丽)是啊,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板书:鹿 过渡: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阅读提示,初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将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3)你还知道类似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0世纪中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四千只鹿出没林间,狼是鹿的大敌,美国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猎人去消灭狼,森林中的鹿成了宠儿,大量繁殖,十万只鹿开始啃食树皮,植被。结果森林中的植被吃光了,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枯黄的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说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发表各自的见解。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阅读思考提示: 思考题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思考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3分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汇报思考题1。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雇请猎人捕杀狼。这项决定的结果是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点拨:(1)什么原因使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的?(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剧下降。)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道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学生想象狼想说的话)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你们认为罗斯福总统的决策是对的还是错的? (6)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说一说,告诉他错 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才能挽回损失。 5汇报思考题2这篇课文通过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点拨:(1)凶恶的狼恰恰是森林的保护者,而美丽善良的鹿却成了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这与人们对鹿和狼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相悖是什么意思?这与人们的认识怎么相悖了? (罗斯福总统对鹿的保护政策就是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童话原则制定的,也就是因为这种片面的认识造成了凯巴伯森林的悲剧。) (2)作者胡堪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难道作者仅仅是在向我们讲述故事吗?作者的用意是想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分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知道他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你是从哪儿找到的?(指名让学生读课文相关的段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板书: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出示句子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以小组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下列问题)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是啊,罗斯福总统的失策,在于当时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局限。因为他任职期间是19011909年,那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还有限。其实,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它们彼此都形成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一条条食物链。如果食物链上的任何一环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瓦解。罗斯福下令捕杀狼,造成了这条食物链的失衡,这就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遵循生物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不能 喜欢谁就喜欢谁,不喜欢谁就消灭谁,应该从全局考虑。记住这句话:大自然的选择永远都是对的,错的只是人类自己。 五、联系实际总结扩展 1、多媒体出示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塞翁失马的故事。请学生快速阅读,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