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3032179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4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11
上传人:遗****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电动车
控制器
有关
资料
- 资源描述:
-
电动车控制器有关资料,电动车,控制器,有关,资料
- 内容简介:
-
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的研究Study on Speed Controller Circuit of Electric Bicycle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南京210016)曹建平【摘 要】 通过对某种型号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器的剖析及试验,找出了原控制器使用过程中频繁烧坏功率场效应管的原因,研制出了一种改进型控制器电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电路存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改进型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关键词: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器,功率场效应管,过电流保护【Abstract】A nalysis andtest ofspeedcontrollercircuit ofcertainelectricbicycleisperformed to find out the reason for a frequentburn- out of power FET of the original controllerduring working. A n improved controller circuit is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s of the originalcircuit.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circuit diagramis presented.Key words: electric bicycle, speed controller,power FET, over- current protection1前言中国是一个 “自行车大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已不满足于费时耗力的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但是,限于人们的居住条件、 购买能力及城市道路设施等因素,暂时还不能普遍使用汽车。因此摩托车、 燃油型助力车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对象。然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随之而来的却是城市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不断加重,政府有关部门也不得不采取措施,限制发展燃油型助力车以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如何解决城市居民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与空气污染这一对矛盾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可喜的是,作为这一研究成果之一的电动自行车以其重量轻、 无污染、 噪音小、 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的 “绿色” 代步工具。2问题的提出电动自行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电机调速控制器。但是,电动自行车出故障较多的恰恰是调速控制器。特别是有些厂家生产的调速控制器在使用时稍有不慎就会烧坏功率驱动元件,一度使得电动自行车的推广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受某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的委托,笔者对那些出现故障的控制器进行了解剖、 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器之所以会发生功率驱动元件烧坏的情况,是由于电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3原电路结构的分析图1所示为出故障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由图可知,该电路各部分的功能为电池组E经过电容器C1、C2滤波后向控制器电路提供稳定的36V直流电压;R1、R2、R3、R4、R5、RW 1和运算放大器A 1组成欠电压测电路;R3、R4、R5、R15、C4及运算放大器A 2组成电流检测与反溃电路(注:这里存在问题):R7、R9、R10、R12、C7、D2及运算放大器A 3组成锯齿波产生电路;R11、R13、R14、C6、T1、T2、T3和运算放大器(下面简称运放)A 4组成功率调节与驱动电路;由R16、RW 2及光电耦合器G01组成光控电路;M为直流电动机;D3为续流二极管。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调节光电耦合器G01的光通量来改变C6上的电压值,此直流电压与锯齿波发生电路在C7上产生的锯齿波电压进行比较,当C6上的电压大于C7上的电压时,运放A 4输出为正电压,从而使T1导通、T2截止,功率场效应管T3的栅极因此被充电变为高电平而导通,电机M得电运转:当C6上的电压小于C7上的电压时,运放A 4的输出为负电压,从而使T1截止,由于T2的发射极与T3的栅极回路相连,所以T3栅极上的高电压使T2瞬时导通,栅23电子工程师2000年第1期电子技术应用极电荷通过T2迅速放掉,使T3截止,电机M因失电而停转。C6上的电压越高,输出导通的占空比则越大,电机M的转速就越快;反之,则转速越低。所以,调节G01的光通量就可达到调节电动机M转速的目的。欠电压保护环节的工作原理是,当供电电池组的电压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运放A 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位将低于其反相输入端电位(反相输入端是由DW稳压提供的分压值),从而使A 1的输出由正变负。这时,C6上的电压将经R8、D1及A 1放电,C6上的电压迅速地降至C7的电压之下(UC6UC7),因此,A 4的输出变为负,结果导致功率场效应管T3截止。 由于此时电池电压已不足,所以A 1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始终小于反相端电压,故A 1的输出一直维持负值, T3将一直截止,电机M将因失电而停止转动,从而实现了欠电压截止保护的功能。图1改进前的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原理图然而,电路中的电流检测与反馈环节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其反馈电阻R15在电路中的接法不能起到正常的电流负反馈作用。 因为R15是一个阻值小而功率大的电阻,在这个系统中,在过电流情况下,R15上的压降一般只有0. 10. 2V ,从图1所示的接法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当发生过电流时,运放A 2的两个输入端电位被同时提升,因而其输入电位差几乎不变,所以对输出不产生影响,不能起到电流负反馈作用。此外,笔者对原电路进行了试验:当该电路正常工作时,通过对电动机加载(即模拟过电流)使主回路产生过电流,这时利用示波器观察运放A 2的两个输入端电位的变化情况,发现两电位均略往上升0. 1V左右,A 2的输出无变化,显然不能起到电流负反馈的作用,其结果也与上述分析结论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认定此电路的设计存在问题。4改进型电路的设计在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器中,通常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功率驱动元件。根据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机理分析,在有过电流发生时,功率场效应管的结温会迅速升高。由于功率场效应管的可靠性是随结温增加而降低的,因此,当结温超过额定值时,功率场效应管就会突然失效和严重损坏。 由此看来,在原电路使用中功率场效应管易烧坏的原因显然是由于没有过流保护。 根据这一结论,笔者重新设计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见图2)。从图2的电路结构中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电路基本保持了原电路的框架,其基本工作原理与欠电压保护原理同前,但对过电流保护电路作了根本性的改动。 改进后电路其过电流保护环节的工作原理是,当主回路中的电流由于过载或其他原因超过额定值的N倍(N33曹建平: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的研究图2改进后的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原理图可以设定)时,电阻R15上反馈到运放A 2的反相输入端电压(因R15的一端直接接至A 2的反相输入端而成)将迅速高于其同相端的输入电压,使得A 2的输出由正变负,从而将C6上的电压通过R8、A 2放掉,结果T3迅速截止;而T3的截止又使得反馈到A 2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下降,A 2输出由负变正,这样,C6上的电压通过R8、A 2放掉,结果T3迅速截止;而T3的截止又使得反馈到A 2反相移入端的电压下降,A 2输出由负变正,这样C6上的电压又充电到高于C7上的电压,结果是T3又导通:如此反复运行,经过电流负反馈环节的快速调整,功率场效应管T3的平均电流下降,主回路中电机的电流重新回到设定值以内,于是起到了过电流保护作用。5 使用情况与结论某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对各种过电流情况的试验以及实际装车使用表明,改进后的控制器电路功能完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尤其是过电流保护环节的引入,使得当电动自行车突然加载(或因故障引起过电流)时,电路能迅速反应并快速进入过电流保护状态,功率场效应管无发热现象。 采用改进型电路后,控制器再也没有发生过烧坏功率场效应菅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器电路中引入正确的过电流保护环节是成功解决控制器易烧坏功率场效应管这一难题的根本性措施。参考文献1沈耀忠,任志纯,罗毅编著. TMOS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2卢豫曾编著.功率MOSFET的应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收稿日期1999- 11- 08)(上接第15页)得到VHDL及其系统的强有力支持。 而且, IEEE还在不断完善VHDL ,把现代软件工程中的一些优秀思想引入VHDL ,使功能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