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写作的动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源于想了解中国水 墨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是否有发展必要;另一方面是来源于中国水墨 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出民族特点的思考。笔者进行中 国水墨符号艺术特征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研究提高水墨符 号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研究中国水墨符号的艺术特 征,探索中国水墨符号成为古代中国水墨画艺术符号的原因,以及它 在现代水墨画中的存在价值。在对水墨符号进行研究思考的过程中, 笔者看到了中国水墨符号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以及它在现代水墨画 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力。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对现实 情况的分析和相关资料文献考察的基础上开始了本文的写作。 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意义。正文分四个部分,四个部分之间以 相互关联、层层深入的关系逐步展开。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水墨符号 的产生与发展;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水墨符号所体现的艺术特征;第 三部分阐述了中国水墨符号所包含的传统审美哲学思想;第四部分则 主要通过分析2 0 世纪中国水墨符号的变革,探索中国水墨符号如何 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与创新。 本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水墨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 思想,如:水墨符号中所包含的儒道佛哲学思想;注重哲学思想下中 国审美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中国水墨符号的文化性等。这些观点对 于解决现代水墨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重塑中国特色的中国水墨画体 系,培养中国传统特色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 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符号艺术特征 a b s t r a c t 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 s , i n k w a s hp a i n t i n gc o n v e y st h es p i r i t ,c h a r m s ,c o n n o t a t i o n s ,a n dt h ew a y o ft h ew o r l dw i t ht h eu s eo fb r u s h e s ,i n ks t a n d sa n di n k t h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 o nt h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o fc h i n e s ei n k - w a s hs y m b o l s ,t h ea u t h o ra i m st o e x p l o r et h ee x i s t e n c ev a l u eo ft h es y m b o l si nm o d e mi n k w a s hp a i n t i n g s , a sw e l la se n h a n c i n ga r t i s t i c e x p r e s s i v e f o r c eo fm o d e mi n k - w a s h p a i n t i n g s m e t h o dt h ea r t i c l ec o n t a i n so f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e x p a t i a t e s t h eb e g i n n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i n w a s hs y m b o l s t h es e c o n d p a r td e s c r i b e s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e s t h e t i cp h i l o s o p h yt h e o r i e sc o n t a i n e db y t h e s es y m b o l s t h et h i r dp a r tf o c u so nt h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o fc h i n e s e i n k - w a s hs y m b o l s a n dt h ef o u r t hp a r tf u r t h e ra n a l y z e st h er e f o r mo f c h i n e s ei n k w a s h s y m b o l s i n2 0 t h c e n t u r y s oa st o e x p l o r e i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o ni nm o d e m c u l t u r e r e s u l tc h i n e s ei n k - w a s hs y m b o l sc o n t a i na b u n d a n tc h i n e s ee t h i c a l t h e o r i e ss u c ha sc o n f u c i a n i s m ,t a o i s ma n db u d d h i s m i tr e g a r d s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a e s t h e t i cm o d ea n dc u l t u r e t h e s e p r o v i d e s 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e t i ca n dr e f e r a b l ev a l u e st os o l v et h ec u r r e n tp r o b l e m si n m o d e mi n k - w a s hp a i n t i n g s ,t or e b u i l dc h i n e s ei n k w a s hp a i n t i n g ss y s t e m w i t h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sw e l la st oc u l t i v a t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t h i n k i n gm o d e 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k e y w o r d s :c h i n e s ei n k - w a s hp a i n t i n g ,s y m b o l s ,a r t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s u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名事男 咖矿年月土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竹) 作者签名:易捣日期:p 罗年月2 - 日 导师签名: = 2 二厂n 日期:a k 年月z 日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引言 “水墨”一词,最先起源于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识,它代表了人类 共同的原创性思维方式而生发出来的视觉审美系统与规范,它的审美 方式有自身的界定范畴,也有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单纯的色彩 来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描绘,是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人对于水墨 的特殊感情和心悟,是由传统艺术思维想象所感染的。古典水墨画很 早就脱离了东西方绘画所共同走过的初级写生物象阶段,走上了一个 较高层次的、以主观情感主宰客观事物的剑作阶段。当西方古典苞家 还在追求照相式写实的语言体系时,中国的水墨画者则早已追求绘画 性和心性。故而当我们面对一个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后现代 社会 时,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水墨画执掌时代艺术。他们认为艺术 的审美最终还要回归精神内涵。 关于水墨画的定义,可以有两种解释: 从水墨材料媒介的角度看,凡用水诵墨绘翩的( 包括各种以笔绘 制或非笔绘制,传统的或现代的) 绘画作品,多可以称之为“水墨画 。 而中国传统水墨画特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 或单用墨) , 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画在宣纸( 或锦帛) 上 的画种。它强调文化内涵和书法用笔,注意掌握水与墨结合都因水分 的多少而产生浓淡不同的墨迹,笔头所含水分的多少所形成不同干湿 的笔触,以及在运笔过程中由于速度的快慢,用力的大小在纸绢上出 现的各种变化。中国的水墨画均指这种民族形式的“中国传统水 墨画 中国水墨画在艺术分类上可以归结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 文人艺术体系。这是因为,中国的水墨画者大部分人受过中国传统文 化的熏陶,创作艺术的初衷是借物喻志。 中国水墨画是一个严密的结构体系,从内容到形式有许多层面和 。寇元勋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谤云南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出版第3 页, l 硕+ 学位论文 局部构成,彼此间相辅相成,其中水墨画的艺术符号就是一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 中国水墨画为了突出物象的本质内容,使理想化的夸张变形形象 更为鲜明突出,使用了比较鲜明的艺术符号进行表现,这种艺术符号 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目前,在中国水墨画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在研究中国水墨 画语言的表现,从技法角度去阐述中国水墨画存在的意义与艺术价 值,从中西方的技法交流去阐述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从艺术符号去研 究中国水墨画的发展,目前还不是很多。 我从艺术符号的角度去研究中国水墨画基于两个方面: 首先,艺术符号是美术作品内容的载体,其风格,在每一个时期 都有不同,它的这种不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因此研 究它可以反映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 其次,艺术符号是艺术表现的内容体现。每一个民族在艺术符号 的表现中,一直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艺术文化, 在思维与审美观点上一直存在着区别。因此,研究艺术符号,可以清 晰地明辨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现代社会提倡母体文化的大背景 下,将水墨画中艺术符号体现的母体文化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弘扬。 因此,对于中国水墨画艺术符号的研究,可以了解各个时期中国 水墨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在新时期,新背景下中国水墨画发 展不仅仅要从技法上创新,而且还要从内在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传承, 因为艺术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文化的内涵。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第一章水墨符号的发展历史 1 1 水墨符号的发展过程 1 1 1 水墨符号的起源 中国画作为- - i 1 独立的绘画语言从它的起源、发展到成熟就好像 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水墨画的发展历史上看往往是通过特定的 水墨符号来体现水墨画的立意表达绘画作品的水 墨趣味,由此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水墨画的发展 史就是水墨符号的发展史,水墨符号的起源是伴 随着中国画的产生而产生的,关于它的起源可以 说“甲骨文 对水墨画的起源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水墨画里骨法用笔与书法的用笔是分不开 图l - 1 甲骨文 的可以说符号的最早起源与文字也有一定的联系,文字就是中国文化 最早的符号,象甲骨文中的“山 字根据山的形状绘制的,这些象形 字就是最早的符号,并成为我们现代汉字的起源。 因此,甲骨文也是水墨符号的起源之一,甲骨文是先人通过对瑚 实生活的模拟总结得出一种文字符号,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 式,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 代汉字资料,这些文字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发展成为我们现在 的汉字。另外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它的几何纹和自然纹是我国早期纹 图i 2 人圆鱼双 样构成的主要方式如图所示:纹样采用圆形 和三角形相结合,嘴上采用鱼的形状,整个 纹样抓住了头面纹饰和表情这两个最基本 的关键,运用圆形、三角形、曲线、几何形 组成人面的形态特征,整个造型质朴、简单 嚣瓣黧鬻絮曩? 爻0 j ,鞲缓 是最早的符号纹样象饕餮纹、龙凤纹、罩麓。,j ! l 萼技器量i 乏。 盘龙纹、雷纹等这些非写实性的纹样也 图1 3 饕餮纹 硕十学位论文 是古代纹样的起源还有吉祥纹样等都是先人经过千锤百炼总结出来 的艺术符号,这些符号经过不断的总结、提炼逐渐在国画中表现出来 并成为经典流传下来,为我们后人所学习。 从原始社会的最质朴最简单的图形符号发展到具有一定功能的 程式语言,水墨符号有它特定的发展过程,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开始就 有的,是社会的需要产生的,是水墨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章法 程式,是组成水墨画的重要元素。中国画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工笔画, 随着统治阶级对绘画的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的画种己不再满足他们的 需要,水墨画于是逐步蕴酿起来。水墨画艺术的源头有史学家认为最 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绘画和先秦美学。而水墨画一直到隋唐时期才正 式产生。而这一时期中国水墨画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创立了最基本水墨 画法水墨渲染法、破墨法、泼墨法。 1 1 2 符号的定义 符号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记号是佩戴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等的 标志。在绘画中符号是指笔墨的特定形式所体现的个性化的图像语 言,“画家为了突出物象的本质特征,使理想化的夸张变形形象更为 鲜明突出,便于欣赏交流、掌握和运用,往往采用一系列符号程式手 法将纷烦杂乱、模糊抽象的物象规范化、次序化、条理化、定型化、 具体化”。这就是符号的定义。中国画里有许多的图案纹样,特别是 工笔画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装饰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到青铜时代 的龙凤纹、饕餮纹、雷纹等,发展到秦汉以后的动物变形图案、云纹、 菱形纹、水纹,等几何图案,这些符号细密精致,并讲究对称、均衡, 构成了中国画里特有的形式语言,同时在传统国画里,符号的使用主 要反映在画家所创立的具有某种特点的笔墨技法。中国工笔画里十八 白描就是一种符号,有钉头鼠尾描、蚯蚓描、唐朝画家吴道子的“兰 叶描 ,“铁丝描”等;山水画里的皴察法也是一种符号的体现,象南 宋画家马远的“斧劈皴”,北宋画家米友仁的“米点皴”等,这些都 是画家经过不断的实践,提炼出来的艺术符号。从某种角度说,这些 9 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 9 9 9 年出版第3 5 9 页, 4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符号的产生也是画家艺术成熟的标志。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总结自己 的绘画经验,流传下来许多的符号语言其中具有一定影响的画谱如 介子园画谱、黄瓜园画谱等汇集了许多水墨符号样式,可以说 它是一部中国绘画的符号学和程式化语言词典。这样的画谱一直以来 只是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是初学者临摹的范本,并把它作为学习国 画的一条捷径,象齐白石老人他就是从临摹画谱开始学画的。笔者认 为符号作为一种元素在水墨画中体现水墨画独特的形式语言,它不仅 在山水、花鸟、以及人物画中体现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作为一种 符号一种绘画范式,从无意识的思维到有意识的思维,都有偶然性、 灵活性、当然也包含了画家对符号的研究与创作。显然,水墨符号在 水墨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 1 3 水墨符号在绘画中的体现 如果说唐朝开创了中国水墨画的先河,那么到了五代至宋元,中 国的水墨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水墨符号在绘画中的体现一 直是画家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画家体现自身艺术语言最有利的 武器,如果仅仅是照抄前人的成果而不去创造自己的绘画语言,那艺 术就没有生命力了,水墨画更关注形象更本质的结构特征,把握具体 时空下的直观形态再现,因此,造型手法的程式化就成为中国绘画造 型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水墨符号是一种经过概括,精简的程式化符 号,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炼形象、强化特征,便于掌握和认识。 1 1 3 1 “点 的符号语言 在中国画里追求比较概括、简练的表现形式, 客观形象是那么的繁杂,当我们在表现对象时不可 能一一描绘下来,必须加以概括和取舍,国画里主 张“以少胜多,以有限表现无限,要求景越少意越 深”。点是水墨画中的构成要素, 参纛爹够一般用较浓的墨为之,它是用墨 ?誊澎,的最后手法,起着提醒、总结的 图1 5 点叶法 作用。如画树的方法有点叶法和 图l - 4 夹叶法 图1 6 小混点 誊 硕士学位论文 夹叶法,古人创造“个 字点和“介字点、尖头点、平头点、菊花 点等都是符号点的构成形式。在古代,善于画花鸟的水墨画大师,数 不胜数,例如清朝八大山人的作品,( 如图1 7 ) 他对鸟的眼睛的表现 最俱代表性,他画鸟的眼睛总是白多黑少,翻着白 眼冷眼看世人,眼睛的表现在水墨画中就是点的符 号体现,在整幅绘画里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 图所示,他所表现的眼睛很具有代表性从这让我们 了解感受他对世人的不满用这种白眼来发泄心中的 郁闷,同时这种艺术符号的体现使我们观者不禁感怀他的身世,同情 他所受到的遭遇。 1 1 3 2 “线 的符号的语言 中国画讲究用线造型,可以说线条运用在国画里是非常重要的。 十八描是国画传统的线描表现形式,它是中国画程式表现得一种体 现,是符号的形式语言。因此,我们对符号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中国 古代线描的表现方法十八描。“十八描”分为三类;一是游丝描类。 )它用中锋运笔,行笔较慢,用力均匀,、 、i 心。线的粗细一样很少变化。象铁线描、曹。t f f ,j 衣描、琴弦描就是这种类型。铁线描从 l 。: 好j3 理论上溯源应始于魏晋、隋唐时期,是,f ! j 铲 国画中很常用的线条,其特点是用力均ij l 过 图1 - $ 行云流水描匀、粗细一样、顿起顿收。另外顾恺之j 少鬈 的女史箴图所用的线描就是“高古 忿:芝二一 ,;游丝描”是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清代图1 - 9 高古游丝描 f王赢说:“用尖笔圆匀细描出,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 这种描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圆匀细劲,故有人称之为“春 腻夥蚕吐丝描”。其二是柳叶类。如橄榄描、行云流水描其 特点是把中锋、侧锋并用,行笔较快、行迹变化多,用 心力多在线条的中间部分。代表人物吴道子把王维的水墨 图卜l o 兰叶描山水的水墨技法运用于人物画中,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人物线条采用锐利的兰叶描,兰叶描从丰富衣纹的曲折向背为体现的 一种描法并为国画中程式化语言符号。特点是压力不均匀,运笔中时 提时顿,产生忽粗忽细,形如兰叶的线条,它的首创者就是吴道子。 其三类是减笔类。其特点是行笔较快多用侧锋,力度一般用在笔的一 端,线形变化大,如竹叶描、枯柴描。枯柴描运用渴笔行笔,王赢描 述其用笔方法是:“刚中见柔,整而不乱为合。 从总体上来说,白描 画法算是水墨画法,还是属于工笔的范畴。真正的水墨人物画是以五 代时期的善于用开粗笔大写意石恪和尚与善于用线彩写意变形人物 贯休和尚为代表。 由此可见,中国的十八白描成为一种程式化的语言并由此形成符 号语言,它的每一种画法都是画家经过大量艺术实践创造出来的。水 墨画有其特有的偶然性,用笔的快慢以及画面效果的表现都与画家自勺 经验分不开的,水与墨相融,墨与色相交,甚至一点小小的失误画家 也能根据其形状把他描绘成“蜜蜂”或是“苍蝇 于是就有了“吴笔 成蝇 的典故。 1 1 3 3“面 的符号语言 皴法是国画中用笔墨表现山石、峰峦的结构和质感的技法,它是 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皴出明暗起伏,表现山石不同形象的特点,古 是表现由各种不同质地购成山丘的形象规律,是 图卜1 2 披麻皴 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表现。山水画的皴法是由线条运用逐渐发展起来 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五代的水墨山水画家董源、巨然,他们各自有 硕七学位论文 着不同的特点。董源画山石多用短披麻皴,线条松软纯朴圆浑,干湿 互用,其形状状如麻披而错落交搭,故日“披麻皴。先用淡墨画出轮 廓,然后用短线条皴,皴后用干笔擦,画树简于枝杆而繁于型影。点 擢多用不经意的小墨点,苍茫茫浑厚华滋,充分表现了江南山水湿润 的气象。董源创造的披麻皴使整个山水面貌为之一变,增加了水墨表 现语言使山水画更具立”s ,文体感和表现力,他们所 创造的披麻皴成为水墨 i 4 符号的一种表现语言, 并因元四家、董其昌、龚。+贤等大师的不断完善, 使披麻皴成为山水语言 。“ 的主要体系之一。可见, 水墨符号是画家通过对 图1 - 1 3 斧劈皴传统的领会,对历史上 各家各派的笔墨特点、风格样式以及章法程式的了解,经过大量地练 习总结出来的绘画样式,只有通过长时间的锤炼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 符号。 从这个发展时期看,中国水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山水画笔墨进 行结合,出现了以花鸟为艺术表现符号的花鸟水墨画,和变形夸张的 写意人物画,将这些以前只用笔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符号,都融合了 墨的技法,实现了笔墨的结合。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中国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符号是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虽然中国 水墨画属于中国文人画系统。由于画家各自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个 人气质的有不同,使他们在思想、个性和情感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所 以在创作的水墨作品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但是由于他们所接受的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哲学的熏陶,所以他们的审美思想和文化体 系的范畴中是一致的,这就使得他们在水墨画的审美观点,或者说审 美趣味上具有一致性,也就对中国水墨符号具有共同的语言。虽然他 们的画风有这个不同的风格,但是在水墨艺术符号的形象选择上却一 致,所表达的情感有着文化上的共同点,也就使中国水墨画的不同艺 术符号形成了共同的艺术特征。 2 1 自然 中国水墨画强调以情为本,强调情感的自然表现,因此水墨画的 第一风格特征就是自然。很显然,作为水墨画的艺术表现符号所体现 的第一特征也就是自然。 早在绘画的早期,崇尚自然的风气就很普遍。庄子对“自然 的 说法有两种观点。在庄子知北游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又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 天地之谓也。 庄子认为天地自然自有美、法、理,人们只要听其自然,就可以 达到目的,这就是庄子的“任自然 之说。 同时,庄子在庄子渔父中说: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授予天 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可见,庄子对于“自然的观点就是“尚真 。这就与孔子的尚 质轻文的说法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的崇尚自然的基础。到了宋朝的时 期,宋朝的艺术家将“自然的特征看得极高,认为是艺术的永恒标 准。韩拙在论画山水的著作中说: “有华,有实,实为质干也,华为华藻也。质干本乎自然,华 藻出乎人事,自然体也,人事用也,其可失其本而逐其末,忘其体而 执其用。” 韩拙把“自然与“人事 相分别,认为“自然”是内在、本质 的因素,严格区分其本、末、体、用的主次关系,可见其对自然的重 视,作为水墨画理论的奠基者苏轼,则把文学中对自然追求用于了水 墨画中,形成了后世画家在创作中,使水墨画的艺术特征具有了“自 然的特征。在元朝时期“自然、天真”在水墨画中被列为头等重要 的,到明清时期,自然为贵的思想更加普遍。 “自然的特点在水墨艺术符号中有以下几种体现: 2 1 1 心生而言立 艺术符号体现情感的真实自然,即“心生而言立 ,这是自然风 格的基础,画家往往在客观对象的描绘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内涵。例如 清朝八大山人的荷石水擒图,这幅画描绘了荷叶和一朵含苞待放 麟 鬓震i 囊簿攀糯戳缪譬圈匿黪 蕤i 囊;鲨裁霪参鬟翳j 缨溷黪戮瀚 泌j ;7 * 搿一 - 豫誓罐篡 j 豫* 一 图2 - l 荷石水擒图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2 1 2 形象朴质自然 艺术符号为了情感的表现而使画面的形象自然,既表现形式不事 雕琢,不假外饰,朴质自然。例如北宋画家崔白的双喜图,画面 描绘了深秋季节一只野兔和两只受惊的喜鹊,蹲在树下的野兔翘首顾 图2 2 双喜图 盼突然惊现两只逆风扑翅呜叫的喜鹊,喜 鹊站在被风刮的有点倾斜的枯枝上向树 下的兔子张嘴惊叫,另一只吓得从枝上飞 了起来,整个画面有一种不安的气氛,充 份表现了在秋天的萧疏气息中一个生动 的自然瞬间,赋予生活情趣,给人很强的 视觉感受。枯枝和喜鹊仅仅运用墨色表 现,整幅画用色不多确表现了冬季严寒的 萧条景象,喜鹊和野兔的形象朴质自然活 泼可爱,作者抓住这一瞬间的形象表现不 禁让人忍峻不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 深秋季节萧条景象,注入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情怀。有此可 见,表现一种气息、一种情趣、并不是要用宏大的场面,精致的形象, 仅仅在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从我们的身边通过最常见的动物,或者一 瞬间就能发现,只有通过这些质朴的形象,才能体现作者的心声。 2 。1 3 放笔直为 艺术符号为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内心的情志, 放笔直为,不受绳墨的羁绊,重视那些无意为之, 天机流露情感的体现。即无意为之,偶然天成。 张彦远评吴道子的画就认为“夫运思挥毫,自以 为画,则愈失于画矣。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 因此“无意为之”并不是指无情,而是指无意于 矫饰,无意于作伪。如图所示北宋梁楷泼墨仙 人图,从这幅画里我们能够看出画面上的仙人 除面部、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 图2 - 3 泼墨仙人图 硕十学位论文 大阔笔,浓淡相间,水墨淋漓,他把五官画成一团,垂眉细眼,扁鼻 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 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赋予绘画作品以生命力,寥寥几笔 尽显嬉笑怒骂之态表现老人酒醉后的酣态特征,体现画家豪放不羁的 性格。他的这种表现神态的五官刻画成为经典之笔,对人物精神的刻 画,不以写实为标准,给予形象以象征性的意味,体现中国文化通达 的一面。 这种有意而致无意,无意而达有意就必然与画家的思想修养,学 识修养、艺术修养有关,通过上述画,我们就可以深刻的体会这一点。 总之,“自然 使水墨画的艺术符号最基本的特征,是由画家内在情 感的直接宣泄形成的,是水墨画的缘情本质的必然体现,这一艺术特 征也就造就了水墨画的最基本的艺术风格。 2 2 简淡。 中国水墨画艺术符号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简淡。其实,“简淡是 包含了两种艺术特征,即“简”与“淡 。 2 2 1 简 “简 是中国水墨画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它与中国文化传统 的尚简风气密不可分。 “简”的艺术特征在绘画史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从原始社会的陶 器纹饰上,从汉砖画上都可以找到不少例子,只不过这时候的“简 是因为手法技巧构不成熟而不得不简,从简中取神,由于特定的历史 条件而造成了古拙天然的杰作,但是随着艺术的发展,技巧的成熟, 人的审美观倾向于精美细腻的风格,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谈 到了这种由简至繁的发展。 “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近 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 到了宋代,中国水墨画追求简洁的艺术特征已经出现,疏密、繁 简并且演变成为文入画与院体画、民间画的重要区别之一。北宋的郭 若虚就在图画见闻志中认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简而意愈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长。刀他是从气韵和意境的角度评价“简 的。到了元明清时代,“简” 的艺术特征完全盛行,成为水墨画的重要的特征,清人查理论画梅时 就指出: “画梅有文人笔,有画苑笔。文人笔取其疏,画苑笔取其工。与 取其,宁取其疏。” 可见,水墨画的“简”与早期的绘画之“简”是有本质的不同, 前者的“简 是有意为之,“反朴归真”的“简”,是情感的表现的特 殊手段。后者的“简 是稚拙的“简”。但是水墨画的“简”不是一 般意义上的简单、草率、马虎。而是要在萧疏数笔中达情致淋漓、意 思横阔,就非依靠作者深厚的素养、娴熟的技巧不可。作为情之所寄 的物象,不论花鸟、草虫或者山水、松石,本身有着及其繁复的体型, 精巧的结构及许许多多的细节,而人们之所以对这些事物感兴趣,不 外乎是人们从他们的某些特征看到了人的本质。在对于这些对象进行 取舍、加工,剧情再造的过程中,取什么,舍什么,处处体现作者的 情感、思想、人品、个性、气质等主观因素,而这些都需要艺术家长 期探索的结果。同时,把这些经过想象再造而成的意象变成凝练的形 象,就必须靠精熟的技巧。以竹为例,竹是水 墨画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符号,古代文人之 所以的喜欢画竹,就是因为看中竹的竹竿硬、 直、光、洁等自然属性,由此联想到人的刚正 不阿、清高孤傲的品质,因而再作品中取竹竿, 而舍竹叶或其他部分。如图郑板桥的墨竹 图,画中十几根竹竿,截根去梢,兀立纸上, 自提诗云:“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万物 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薛霜颇能 图2 - 4 墨竹图 涉。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阕。”他把竿与节相连,追求满纸是节的 效果,其他细节当然省略。 另外减笔画家梁楷的太白行吟图就是“简”的代表作。他作 品的笔墨精炼到不能再少,而传出对象的神态情状,作品往往只是寥 硕士学位论文 寥数笔就抓住了诗人在运思措句中微妙动态的一 刹那,就把人物形象的豪爽、洒脱、神态勾画出 来,毫无雕琢造作之态。因此,中国的水墨画就 特别强调这些传情所在,简略其他不必要的细节, 同时,中国文化传统的尚简风气也深刻影响着中 国水墨画坛,形成了水墨画在艺术形态上追求简 洁的特点。 2 。2 2 淡 , l 4 誓; 图2 - 5 太白行吟图 “简 在艺术符号的表现中是简单的代名词,可以从艺术符号本 身体现出来,偏重于艺术符号的外部形象,“淡”的体现就是与文化 相关,偏重于艺术内在的情志的概念。董其昌在题倪瓒( 双松图) 中说:“淡然无味,天人粮殆于发此窍。”,淡仍然是“味”,是绘画中 的韵味。 庄子说过: “夫静虚、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这是中国水墨画对“淡”的理解最早的理论基础。庄子在这里把 “淡”与虚静、寂寞、无为相提并论,它们之间显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此在后世的水墨画中,这种联系有着清晰的脉络。 首先“淡”是与“无”相关。明朝的画家石涛在画语录说: “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 “受事则无形,治形则无迹,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尺幅管 天地山j 1 1 7 物,而心淡若无者。” 石涛将“淡”与“无迹”、“无为相联系,认为是外之无迹,心 之无意,这种“无”的境界显然是来自于道家“无为无意”的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无并非真无,它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追求的是 无以荣辱之意,无以利达为乐,与世无争,恬然自守的心境。 其次“淡又与“静”相联系。庄子对静特别推崇。庄子在庄 子天道说: “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庄子把“静 看成其哲学思想的基础构成因素之一,并指出静的 关键在“万物无足以饶心”,因此,静实际上是与“心淡若无”的“无” 相关。在几乎与水墨画同时产生的禅宗教义中,在这种中外合壁,特 别又吸收了老庄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对静的心境追求犹为突出,在禅 宗思想体系中空无思想当然是与静相关。这种对水墨画有着强大影响 的禅宗,在加上所固有的老庄哲学,使水墨画自然的产生了以虚静为 恬淡的特征。这种静的体现不仅在情绪上表现出,而且在艺术符号的 表现形象上、骨法、笔意上都处处体现静。例如下图黄公望富春山 居图,这是他呕心沥血经营了七年才画成,全卷高一尺,长二丈四 图2 - 6 富吞山居图 尺,水墨画富春江初秋景色,笔法简练到了极点,同时也苍率到极点, 画面峰峦起伏,林木萧疏,浅水平滩,安排的疏密有致。群山怀抱房 屋成群,水涯渔港,有小桥渔舟,深山有清泉飞泻,真是“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令人几欲将整个心身融入到这纯洁宁静却又生机勃勃的 大自然中去。用笔简练利落,山用披麻皴,树石用浓墨,全幅苍茫沉 郁,颇得富春江两岸烟波浩渺的情趣,被誉为“画中兰亭序”。黄 公望采用浅洚的方法把富春江秀美的景色描绘出来,画面简淡而不简 约画家把山川景色提炼到如此程度,不仅是他向大自然吸取艺术营养 的结果,也是他善于以变化多端的笔墨技巧所取得的。这幅画运用对 形体的简化处理,对色彩的轻淡运用,对水墨效果的强调,非此而不 能与“无”、“静”、“空”、“寂寞”相谐和。这种境界当然是清净、淡 泊的。清人高秉对静的境界推崇备至j 在指头画说: 硕十学位论文 “书画至于成就,必有静气,方为神品。若殚毕生精力,不 能时有气静之作,则亦难传,传亦难久也。” 可见古人对于“静 推倒了何等的高度,对于“淡 是何等的重 视。 由此也看出,这种“简淡 的特征体现也要技巧的帮撑,这种以 简代繁,以淡代浓,以墨为彩需要作者具有相当深厚的素养,凝练、 概括的能力与熟练的技巧,否则要靠简笔淡墨寄托无限幽思和超迈情 志是不可能的。董其昌在画旨说过: “诗文书画,少而工,老而淡,淡胜工。不工亦何能淡? 东坡云: 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 级也。 2 3 空灵 空灵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符号最为神秘的艺术特征,它是水墨画与 工笔画最为显著的区别。 所谓空灵,是指通过空幻朦胧的艺术符号去体现灵而变动的神灵 情感。 中国水墨画艺术符号之所以体现出的空灵的艺术特征,这与画者 的文化修养直接相关。中国水墨画的画家都是一些具有很高文学修养 的文人,这些文人画家作画的目的,不是以表现身处目接的现象为满 足,而是把意、情作为绘画的终极目的。他们要求“意之所游”的艺 术形象与身容目瞩的客观物象保持相当的距离、目瞩远于身接,意游 又远于目瞩。而且要使画面的形象连同其反映的情、意都带上一层迷 离恍惚、闪烁不定的神秘色彩。 空灵怎样在艺术符号中表现出来? 这就涉及画中的虚实处理。虚 实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儒、佛、道三家在虚实问题上是 一致的,而受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的水墨画,自然也讲究对虚的追求了。 水墨艺术符号中虚一方面的表现为感情的虚。情意本身是“视而 不见,听而不闻”的东西i 加之水墨画家所追求的情感又是“无意” 之意,“无为 之为,恬淡、寂寞、沉静、虚无的精神境界,他们都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是深植于中国文化传统,都是自儒、佛、道三家的学说。水墨画中常 说的“只可与意者会,难与俗人道 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在精神上的空灵,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空灵。要传达画者的 这种微妙虚玄的主观情志,就必须借助绘画自身的语言。为了追求空 灵的效果,画者就采取了多种手段。在水墨画中借助烟云艺术符号的 辅助表现而为之就是其中之一。宋代米氏父子的米点山水正式由于若 有若无的情趣而受到历代画家的重视。 例如右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画的 是大雨方歇的景色,整幅画描绘了云山 烟树,迷漾而厚重,达到了完美的艺术 境界,并把水墨山水提高到新的境界。 图2 7 潇湘奇观图 他继承了其父的绘画风格,宋人邓椿说他“天机超逸,不事绳墨,其 所作山水,点滴云烟”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 画继) 他强调描 写特殊的自然景色,专以“云山”、“潇湘白云图卷”以及烟雾等题材 进行创作。其作品潇湘奇观图是戏墨之作表现潇湘云山烟云的特 殊景色,以水墨烘染,以特有的横点法,显示笔与墨的浑厚流爽,是 适合表现那些云里雨里的特殊自然景色。因此,他的画给人一种空灵 的感受,意境悠远,让人联想,有种朦胧美。 唐岱论烟云的作用说: “烟云本体,原属虚无,顷刻变迁,舒卷无定。 这里将云烟与虚无空灵相联系。这是因为云烟在现实中时常变幻 不定,出空入虚,用来表现文人的山林隐逸的出尘之思是合适的。同 时,烟云的这种流动性对虚实起着一种调节作用,使画面增加虚的成 分。清人在画诀中就认为: “笔致缥缈,全在烟云,乃连贯树石,合为一处者。画之精神在 焉。山水树石实笔也,云烟虚笔也。以虚运实,实者亦虚,通幅皆有 灵气。” 这些“空”、“虚”、“无、“微 、“烟雾”一起构成了恍惚、朦胧 的意境。 硕十学1 1 7 1 论文 除了运用一些烟云等比较空泛的艺术符号来表现空灵的特征外 外,还在技巧上来表现艺术符号的空灵特征。画者常常在艺术符号的 表现形式的一切构成因素中处处讲究虚实。其中就是以“以白计黑 观点具有很大程度的空灵特征。清人在画诀中说道: ,“有墨画处,此实笔也;无墨处以云衬,此虚中实也,树石房廊 等皆有白处,又实中之虚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这里技巧的虚白要求笔墨相应的简淡,可见空灵的特征实际上与 简淡的特征有着不解之缘,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 由此可见,水墨艺术符号的“空灵特征来之于心灵之空,情感 之虚,又有万物具象之实,这种由空而实,实中有空,空中有实,空 灵互变,这就形成了水墨艺术符号的“空灵特征。 2 4 黑白 在中国的水墨画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常用黑与白作为绘画 的主色彩,当然这是与道家的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极 力的反对绚丽的色彩,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 的观点,认为过多的 色彩修饰会使得事物失去原有的外相甚至本质。因此中国水墨画接受 了这一思想,在艺术符号的色彩运用上使用了他们认为最美的色彩一 一黑白。“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与此同时,中国的佛家也提倡空灵淡雅之情,讲究“四大皆空”的“空 。 而道家讲究是“无为而治 的“无 ,“空 与“无 皆是虚无缥缈。 两者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中国的画家正是在这种思想下,开始把色彩 转向了简单的水墨,水为白、墨为黑,是艺术符号体现出朴素的黑白 之道。因此,王维就说:“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王维的画充分的 体现出这一特点他的山水画构图简单,景色萧淡,摒弃了浓艳的色彩, 大量运用水墨的渲染,于黑白两色间追求山水的天然情趣,将道家的 “无”与佛家“空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符号整体体现出“黑白”的艺术特征,同时在水墨 画艺术符号的思想内涵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道家与佛家的精神与理 念。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2 5 纵情与畅神 纵情与畅神在本质上都是道家思想的体现,注重自身情感的抒 发。道家的思想主张“游 。这种“游 正是人与自然之间无拘无束 的精神往来与情感交流,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解放,天地即为我,我 即为天地,这种道家式的博爱反映出道家思想体系中的世界观与人生 观,因此在水墨画者的眼中情感的宣泄和交流是无时无刻的,同时也 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水墨画者眼中的“纵情 。但是在水墨画者的 思想中,纵情必然是与畅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宗炳在其画山水序 提出: “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因此,在这些水墨画者的眼中,创作山水画就是为了心情愉快, 就是为了畅神,抒发心中的情感。这与纵情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 中国的水墨画的艺术符号大多采用自然的山水,花鸟等自然物,都因 为这些来自于自然,因此水墨自然应该是表达自然之貌的最合适的载 体,这些自然的景物也是最适合表达文人的心中情感的载体,这种情 感是通过水墨渲染出来的,因此在艺术符号的选择上,水墨画者往往 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心态的自然物,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元代为什么中 国的水墨画发展到了最高峰,这正是当时的政治气氛造成,文人士子 对于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因此在选择自然事物的过程中选择有文化 含义的自然物,色彩上选择最为简单的颜色。这就使得水墨画艺术符 号体现出了作者的纵情与畅神,预示着他们可以与艺术符号所代表的 自然在任何时间或者空间进行互换。 硕+ 学位论文 第三章中国水墨符号的审美情趣 从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史,中国水墨艺术符号,从众多的山水等自 然物中,最后精简到具有特别含义的艺术符号,这一过程并不是偶然 出现的,而是与中国的艺术审美哲学相联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 可分。 3 1 水墨符号的审美哲学基础 文人画的缘情本质决定了他对画家的主观条件的极端重视。文人 画家认为人品胸次、品德修养、气质气魄的高低优劣决定着绘画中所 表达的情绪的高低优劣,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绘画的生命与价值,这也 就决定了文入画与其他绘画流派相依的最大本质在于它的缘情意志 特质。文人画的这种特质并非孤立的存在,它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的体现。 3 1 1 儒家的言志观 中国的审美哲学实际上是儒、佛、道三家的糅合。儒家入世的教 化理性,道家出世的清静无为和佛家内悟的虚无超脱,他们相互的对 立又相互的融合,形成了卜种似乎矛盾而又统一的审美哲学体系。其 中,儒家理性对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对现实人生采取积极进取的 态度,重视情理结合,特别强调艺术与政治伦理的一致关系。 但是在以往的中国水墨画研究过程中,人们多注意道家、禅宗的 影响,而对儒家思想对中国水墨画的影响,甚至儒家对中国美术的影 响都较为忽略。世界著名的汉学家高居翰先生就说到: “在当代大部分对中国绘画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缺陷, 这就是没有把儒家思想当作对艺术创造和艺术理论的系统论述中的 一种力量。当我们遇到这类问题偶尔提到它时,往往只是三言两语、 莫不经心的交待过去。在绘画中,儒家的学说保留在提倡描绘鉴戒和 范模的主题,使绘画作为一种说教工具,或一种提高道德认识的影响, 一切包括直觉知识的传达、审美感觉的运用,或个人情感的体现的观 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符号的艺术特征 点都被隶属于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和态度。在风格问题上也是如此。有 时候人们认为,当儒家的气质有机会在绘画上表达时,就产生一种枯 燥的正统主义,而道教和佛教禅宗却培养了更自发本能的不受限制 的风格”锄 高先生认为,人们对中国画的研究忽视了中国大多数的画家,特 别是水墨画家都是儒家学者这一事实。水墨画家提倡“戾家气 ,仕 途中的文人士子作为画家多是业余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