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从社区矫正看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否健康成长关系重大,而 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能否适应社会将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就业以 及就 业后的发展。少年犯出狱后最终要走向社会,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之 强弱,决定了他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也决定了他自我认可的程度。 本文从个案访谈的角度, 对出狱后少年犯的基本生活脉络进行考察, 分析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原因和后果,总结经验教训,为推广社区 矫正制度提供参考借鉴。 自 文革以 来,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 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以 及如何有效的防治青少年犯 罪己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而研究者把视角放在未成年犯刑满释放 后的表现上,即是否适应社会上的却不多。作为再社会化重要形式 之一的社区矫正制度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迅速采用和推广后,近年来 国内也开始关注并努力借鉴社区矫正制度的 合理因素,在全国 进行 试点并推广。而传统的封闭式、与世隔绝的监禁性监狱矫正模式使 个人和社会难以同步发展,就会出现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难以 适 应社会需要而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因为以前几乎没有人直接对此课 题作过研究,因此在相关的研究中,主要有对犯罪青少年为重新犯 罪的研究,未成年犯的回归心态,以及实行社区矫正为未成年犯适 应社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性研究。 。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使诊释 主义的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实证主义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研究地 点上选择了长沙市这个典型的城市。通过对出狱后少年犯基本生活 脉络的了 解,分析少年犯不能适应社会的原因和后果,以及他们对 适应社会意义的理解。社区矫正是国际行刑的趋势,对违法犯罪青 少年的社区矫正,要选择适合青少年的矫正项目。 关健词:少年犯社会适应回归心态社区矫正 ab s t r a c t t e e n a g e r s a r e f u t u r e a n d h o p e o f t h e m o t h e r l a n d , th e r e la t i o n i s g r e a t w h e th e r t h e y g r o w u p h e a l t h y a n d s o u n d , a n d t e e n a g e o n e c o u l d m e e t s o c ie t y i n fl u e n c e l i f e a n d e m p l o y m e n t o f h i m a n d o b ta i n e m p l o y m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ft e r r e le a s in g u p o n c o m p l e t i o n o f a s e n t e n c e . t h e y o u n g c r i m in a l w a n t s t o m o v e t o w a r d s t h e s o c ie ty, t h e p o w e r o f h is s o c i a l a d a p t iv e c a p a c i ty f i n a l l y a f t e r b e in g r e l e a s e d f r o m p r i s o n , h a v e d e t e r m in e t h e d e g r e e t h a t h e i s a p p r o v e d b y t h e s o c ie t y , h a s d e t e r m in e d h i s s e lf - d e g r e e a p p r o v e d t o o . t h i s t e x t i s r ig h t i n t e r m s o f c a s e i n t e r v i e w , t h e y o u n g c r i m i n a l s b a s i c t r a i n o f t h o u g h t o f l i f e i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o r e l e a s in g fr o m p r is o n , a n a ly s e r e a s o n a n d c o n s e q u e n c e t h a t t h e y c a n t m e e t t h e s o c i e t y ,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l e s s o n s , o ff e r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p o p u l a r iz in g t h e s y s t e m o f c o r r e c t in g o f t h e c o m mu n i t y t o d r a w l e s s o n s f r o m. s i n c e t h e c u l t u r e r e v o lu t i o n , t e e n a g e r s c r i m e h a s b e e n a n o u t s t a n d in g s o c i a l c o n c e r n in o u r c o u n t ry a l l t h e t im e. s o a n a ly s e t e e n a g e r s w h a t is r e a s o n o f c r i m e , a n d h o w e ff e c t iv e c r i m e , t e e n a g e r s o f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u r e , a l r e a d y b e c o m e t h e h o t s u b j e c t f o r r e s e a r c h , a n d r e s e a r c h e r i s i t r e l e a s e u p o n c o m p le t i o n o f a s e n t e n c e b e h a v i o r a ft e r in t e e n a g e o n e t o p u t v i s u a l a n g l e , w h e t h e r n a m e l y a d a p t t o t h e r e is n o t m u c h b u t t h e s o c i e t y . a s o n e o f s o c i a li z e d im p o r ta n t f o r m c o m m u n it y c o r r e c t s y s t e m i n a m e r i c a n - e u r o p e a n c o u n tr ie s a d o p t r a p i d ly a n d a ft e r p o p u l a r iz in g , b e g in t o p a y c lo s e a tt e n t io n t o t h e t h i n g a n d d r a w l e s s o n s f r o m t h e r a t i o n a l f a c t o r t h a t t h e c o m m u n it y c o r r e c t t h e s y s t e m h a r d t o o a t h o m e i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l a u n c h a p i l o t p r o j e c t a n d p o p u l a r i z e i n t h e w h o le c o u n t ry . b e c a u s e n e a r ly n o b o d y s t u d ie d a b o u t t h i s s u b j e c t d ir e c t l y b e f o r e , s o i n r e le v a n t r e s e a r c h , h a v e t e e n a g e r s t o c r i m e m a i n ly a n d r e s e a r c h t h a t c o m m it c r im e a g a i n , t e e n a g e r e t u rn p s y c h o l o g y th a t m a k e s,a n d c o r re c t a n d a d a p t t o s o c i e t y s s t u d y in g t h e p o s i t iv e e x p l o r a t io n f o r b e in g t e e n a g e c r im in a l t h e c o m m u n i t y .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1 1 c h o s e n r e s e a r c h a p p r o a c h i s it a n n o t a t e r e s e a r c h a p p r o a c h o f d e te r m in i n g t h e n a t u r e o f d o c t r i n e t o m a k e , b u t n o t p o s it i v i s m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a p p r o a c h . c h o s e t h is t y p i c a l c i t y o f c h a n g s h a in s t u d y i n g t h e p l a c e . t h r o u g h t o y o u n g c r i m in a l b a s ic li f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r a i n o f th o u g h t a ft e r r e l e a s i n g fr o m p r i s o n, a n a l y s e y o u n g c r im in a l c a n m e e t r e a s o n a n d c o n s e q u e n c e o f s o c i e t y , a n d t h e y , t o t h e u n d e r s ta n d i n g m e e t i n g t h e s o c i a l e ff e c t . i t i s e x a c t l y t h e t r e n d t h a t w o r l d c a r r i e s o u t a d e a t h s e n t e n c e t h a t t h e c o m m u n it y r e c t i f i e s , c o r r e c t d e l in q u e n t t e e n a g e r s c o m m u n ity , c h o o s e t h e c o r r e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u it a b l e f o r t e e n a g e r s . k e y w o r d s : y o u n g c r i mi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y t h e s o c i e ty s u i t s r e t u rn t o t h e t h e c o mm u n i t y c o r r e c t s m 引 言 自2 0 世纪 6 0 年代以来,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国一个突出的社 会问 题。 有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犯罪率远高于成年人, 有犯罪前科 的重新犯罪率远高于无犯罪前科的犯罪率, 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其 重新犯罪率又远高于有犯罪前科的成年人。 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来和希望, 他们是否健康成长关系重大。因此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后 能否适应社会将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就业以 及就业后的发展, 而少年 犯出狱后最终要走向社会, 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之强弱,决定了 他被 社会认可的程度, 也决定了 他自我认可的程度。 如何让少年犯出狱 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 发展,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 适应” 这一概念来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所谓“ 物尽天 泽, 适者生存”, 而真正把适应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是赫伯特 斯 宾塞。作为社会有机论者,斯宾塞认为, 包括人类在内的每一种有机 体总是在既间接又直接地使自己 适应于它的生存环境。 在 社会学 研究 中,他们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分析了 人的社会适应性。 在斯宾 塞的眼中,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断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 适应性总 是大致的, 而且总在不断进行.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塔尔克 特 。 帕森斯在他的agil 功能分析模式中提出了“ 适应” 的概念。 他认为任何一个行动体系( 不仅包括所有的社会而且也包括二人组 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复杂的组织) 要想在社会中获得生存, 必须具 备包括 “ 适应”在内的四个基本功能. 。严格而言, 适应包括两个方 面:消极服从环境或积极干预环境。 著名社会学家阿莱克斯 英克尔 斯则将适应分为三类:一是适应外在环境; 二是适应人类的生物社会 性; 三是适应集体生活的情境。 。安东尼 吉登斯这位当 代社会学界 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详细阐释了社会适应的概念。他将适应分解为: 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两个方面, 并分 部 庆祥. 胡静雏. 林小培, 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影响因素的 研究, 青 少年犯罪问 翅, 2 0 0 3 年,第3 期 0 接伯特 斯宾塞著. 胡毅译. 教育 论. 北京: 人民 教育出 版社。 1 9 6 2 , 第1 6 6 页 口 贾春增主编. 外国社会学 史.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 0 0 。 年,第8 8 页 英克尔斯等: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 第1 8 8 -1 9 0 页 析了适应形成的机制。 他认为,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 任感, 而这种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 中习以为常的惯例。 惯例总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 并通过对实践的 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 这种 意识不需要言说, 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 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 作用。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适应能力, 他就根本无法在社会生存。 适应能力决定了生存能力。 许多学者运用 “ 适应” 理论对不同的群 体做过 “ 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其中有唐玲的 “ 大学生社会适应 之探讨”“ ,周岚、王平的 “ 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的理念探讨”气 谢仁谦的 “ 兰州市戒毒人员重返社会后的状况” ,游爱军、苏莹 荣的 “ 三峡移民社区整合与社会适应性研究”。 ,李江涛的 “ 农民 工的社会适应”气 曾凡林、誉飞的 “ 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社会 适应能力发展”. ,苏颂兴的 “ 青年期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与家庭 教育”。 等研究。 也有不少学者对未成年犯回归社会后的状态作过研究。 胡高生 认为, :未成年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形势、 治安形势严峻和 自 身素质差, 改造环境与回归环境反差加大等诸多 不利因素, 使未成年犯的回归心态复杂化。 他建议应加大未成年犯教 育改造的开放式教育力度,增强其回归社会的适应性。 而王志强指出, 在现实生活中, 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状态是指回复正常社会 化生活后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 自 然形成的原发型社会关系而 产生的原发状态, 其中包括危险论和弱势论两种观点.危险论借用 意大利龙博罗梭的观点就是, “ 他们认为有权去偷、去杀,过错是 他人的,因为他人不让他们过得 自 在” ,弱势论认为 “ 出狱人是 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 是个弱势群体, 保护出狱人就是扶助弱势群 唐玲. 大学生社会适应探讨. 福建工 程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3 期 周岚、王平. 商校毕业生社 会适应的 理念探讨. 中国青年 研究,2 0 0 3 年, 第5 期 谢仁谦. 兰州市戒毒人员重 返社会后的 状况. 中国药物遨用防治杂志,2 0 0 2 年,第1 期 游 爱 军 、 苏 莹 荣 . 三 峡 移民 社区 整 合 与 社 会 适 应 性 研究 . 统 计 与 决策 , 2 0 0 2 年, 第1 2 期 李江涛.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 农民 研究,2 0 0 3 年,第3 期 曾 凡林、香飞. 家庭寄养和孤残儿童的 社会适应能 力发展. 心理 科学,2 0 0 1 年, 第5 期 苏颂兴. 青年期独生 子女的 社会适应与 家庭教育. 青少年 研究,2 0 0 3 年, 第3 期 胡高生. 当前未成年犯回归 心态 及对策研究. 青年 探索. 1 9 9 , 年, 第2 期 . 意 切萨雷 龙博罗 梭. 黄 风译. 犯罪人 论. 北京: 中国法制出 版社. 2 0 0 0 年 , 第1 2 7 页 体。 ” 国外许多国家对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作了制度上的规定。 美国近 年来对少年司法制度进行了较大地改革,开始了 所谓的“ 非专门机 构化革命” ,即对受监禁的少年,以各种形式将他们移出专门地矫 治场所置于社会之中,由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该少年犯加以监督、 控 制,施以所谓感化,使之改善从恶。这一方面是矫治制度的改革, 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回归制度。 日 本广泛地采取了 针对违法犯罪少年 的更生保护活动, 为帮助违法犯罪少年回归社会, 其中有不少志愿 组织参加更生保护活动。 瑞典的少年司法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保护 和促进未成年人的福利, 做好他们地回归安置工作。 印度是发展中 国家, 它们规定: 对于刚从少年收容所或特别学校释放出 来地少年, 由 安置机构的缓刑官向他们报告安置机构的必要性、 性质和在安置 机构的时间以 及关于监督等问题,并且就少年发展问 题提出报告。 很显然, 安置机构的作用在于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少年在少年收容所 和特别学校取得的教育效果,使他们作为正常地少年重新回归社 会 。. 为了高效率和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 犯罪的工作, 减轻未成年犯回归社会后的压力,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 社区矫正是一崭新而富有成效的矫正模式。 社区矫正, 又称社区矫 治,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在我国有多种理解和定义。 就一般含义而 言,社区矫正是指与监禁性刑罚方式相对的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活 动, 即在正常社会环境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 通过各 种强制性手段和方法, 使罪犯接受并参与有关的管理、教育、公益 劳动等活动, 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的非 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 0 0 3 年 7 月由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司法部颁布的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指 出 “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 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 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 组织以 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 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 粗中东. 出 狱人保护事业在当 代中国 社会的前景 , 犯罪与改 造研究,2 0 0 2 年,第7 期 汪峰. 国外有关 未成 年人回归 社会工作方式 简介. 2 0 0 3 年,第1 期 执行活动。 ” 这是到目 前为止我国对社区矫正比 较全面的界定。 社 区矫正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 有较长的历史。早在 1 8世纪后半叶, 英国进步的监狱改革家约翰 霍华德就提出 过以反对监狱非人道化 刑罚的监狱改革理论, 促进了对罪犯的人道化待遇。 1 9 世纪后半期,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及西方国家犯罪现象的急剧增加, 刑事 近代学派的奠基人龙勃罗梭运用人道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 深入探 究了犯罪的深层个性原因, 论证了教育、 劳动等社会因素对于矫治 罪犯心理及行为倾向的重要作用, 引发了以 李斯特为代表的近代刑 事学派的产生,以及缓刑、 假释、 不定期刑、 保安处分等一系列现 代刑法制度的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人类对战争期间各 种不幸和灾难的清理和反思, 对于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日 益成为 各国法律的主题。 在欧洲大陆国家出 现了强调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 害, 主张对犯罪人进行再社会化并实行人道刑事司法处遇的社会防 卫学派。 . 与此同时,美国受医疗模式、标签理论、以及中间刑法 制裁措施等因素启发和影响, 社区矫正制度也日 趋完善。 联合国及 其有关下属组织, 在总结各国非监禁性刑罚经验的基础上, 于 1 9 5 5 年举办的联合国第一届防止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通过了 囚犯待 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 在 1 9 “ 年第 2 1 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 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在 1 9 8 0 年第六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处 遇大会上通过了 关于 减少关押矫正及其对剩余囚犯的影响 报告。 在这些重要文献中,均强调了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2 0 世纪下半叶以来, 社区矫正已 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在西 方发达国家以 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 得到了多样的普及和发 展。 具体形式有家中监禁、 周末拘禁、 劳动释放、 学习释放、 归假、 电子监控、 转向方案、中途之家、 间歇监禁、 劳动释放、 教育释放、 社区扶助等。到 2 0 0 0年时,许多国家发达国家和地区纳入社区矫 正的非监禁人数己大大超过监狱中的监禁人数, 完成了由以监禁刑 为主向非监禁刑为主的历史性转化。 刘强. 社会德定与 刑罚改 革的人权刑罚观思考. 河南司法 誉官 职业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 刘强. 国 外和我 国港台 地区“ 社区 矫正”法律规范的般鉴. 探索与争呜, 2 0 0 3 年,第1 0 期 吴忠宪. 关于社区 矫正若干问 题的思考. 中国司 法, 2 0 0 3 年,第7 期 期 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我国开展社区矫正的历史要晚许多, 然而却有很多自 己民族的特色。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我国是一个 具有浓厚的监禁性和重刑性刑罚传统的国家。 虽然在封建刑法制度 中也出现过 “ 明刑弼教” 、 “ 幽闭思衍” “ 慎刑悯囚”的立法治狱思 想,以及发配、 流放、服劳役等非典型的社会化行刑种类, 但其实 施过程的指导思想却始终充满了封建的重刑主义和惩罚主义的色 彩, 带有重刑、 羞辱、折磨的典型特征, 不能与现代社会的行刑社 会化理念和制度相提并论。 这种情况在我国在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 命历史阶段后,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以 后, 有了根本改观。 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曾相继建立看守所、 监狱等劳动感化院、自 新学艺所等劳动改造矫正机构, 履行对成年 人及少量未成年犯的关押改造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从 2 0世纪 5 0 年代中期起, 我国相继建立了 各类少年矫正制度, 其中有少年犯 管教所、 工读学校等属于政府管理的 矫正机构, 也有帮教制度等属 于社区性、 群众性的矫正机制和措施,为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奠 定了社会历史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 来, 我国刑法执行体制开始由单一监禁刑向监禁 刑与非监禁刑并重阶段转化, 国家司法制度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历史 新时期。 2 0 0 2 年司法部成立了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 对发达国 家和地区进行社区矫正的有关经验进行了大量研究, 形成了 关于 改进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报告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 区矫正制度提出了初步设想。 2 0 0 2 年 8 月, 上海、 北京在全国率先 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2 0 0 3 年 7 月, 最高人民 法院、 最高人民检 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 通知 ,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先 行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拉开了新世纪我国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 作 的帷幕 。 因此, 在此基础上探讨社区矫正的方式方法, 关注少年犯出狱 后的社会适应问题, 无论对本课题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 对社会学 学科的发展, 还是对减少青少年再次犯罪的机率, 促进他们的健康 范燕玲 社区 矫正的 墓本理念及适用意 义. 社区 娇正青少年犯攀的理 论研究,2 0 0 4年,第 1 1 期 成长,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推行行刑社会化的实 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鉴于社会适应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安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研究试图探讨少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如何?造成他们不 适应社会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不适应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少年犯出狱后要适应社会的困难所在, 并如何采取积 极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一些专家和学者主要着重于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及如何有 效地防治青少年犯罪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但很少有人对少年犯出狱 后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探讨。 而笔者将把视角放在未成年犯刑满释 放后的表现上, 即是否适应社会上。 看到经过一定刑期改造后的青 少年在释放后再次走上歧途, 这无论对青少年自 身发展, 还是对社 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说都是不利的。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将把出狱 后少年犯的社会适应问题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 对其进行具体的研 究 。 理论视 角 社会化理论 个人社会化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类跨入新的 世纪,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挑战, 我们必须予以更大的关注。 传统 的观点认为, 个人社会化是指 自 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或者说, 是 “ 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个人社会化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问题, 也就是要认识到, 一方面, 它 是个人自出生起就不断地接受社会的各种教育, 包括学习知识、 技能 和规范。 “ 社会化是人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人们获得了个性, 并且学会了他们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 ” 。 而另一 方面, 它又是每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社会文化能动地 选择与调适。 现代社会学把人的成长过程看作是社会化的过程。认为,所谓 社会化就是人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化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是在 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成长和生存 的。 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接受社会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 的行为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转化为个人的主体素质, 把各种社 会的行为规范内 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的过程及趋向, 就是人的社 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存基础, 也是整个社会 文化得以积累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创新的基础。 社会化也是每 个人个人个性品格得以形成完善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的成 员以社会化的方式生活在社会之中的, 人的社会化过程越好, 个人 的成长进步越快,反之,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好,人的成长进步就会 受到各种阻碍, 甚至偏离正常轨道。 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 分为基本 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基本社会化又称初级社会化或成人化过 程, 它是指每一个人从婴幼儿成长为成人的过程; 再社会化又称为 继续社会化或高级社会化过程, 它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 广 义的再社会化是一种带有主动、 提高、 升华性质的社会化, 即经过 尹恩 罗 伯逊. 现代西 方社会学. 赵明 华, 等 译. 郑州: 河南人民出 版社, 1 9 8 8 年,第1 0 1 页 基本社会化过程的成年人为了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 而不断地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规范的自 我更新、自 我完善、自 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再社会化,是一种带有弥补、补救、 矫正性 质的社会化, 即一些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失败的个人, 迫于个人生 存的需要及外部社会的要求, 不得不主动或被迫地接受的重新社会 化过程。 再社会化对于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 从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视角看,当前我国试行的社区矫正制度 的本质, 就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发挥刑罚的矫正功能和教化作用, 使罪犯改过迁善, 再度回归社会、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带有弥补、 补救、 矫正性质的再社会化过程。 一般而言, 狭义再社会化的对象 往往是在社会生活中有某种人格缺陷或越轨行为的个人。 这种再社 会化过程在传统方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 需要专 门机构采用强制性的 “ 介入” 手法从外部加以实施。 然而,随着社 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行刑社会化浪潮推动下, 罪犯在再社会化 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程度 已经得 到越来越多的体现 。 2标 签理论 2 0 世纪 6 0 年代犯罪学领域出现的 “ 标签理论” 运用人与社会 互动的观点解释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 根据此理论, 违规者一旦被 贴上罪犯的标签, 就会在心灵上留下耻辱的烙印, 产生“ 自 我降格” 的心理过程, 进而顺应社会评价,由原先的初级偏差行为逆变为更 为严重的高级偏差行为,甚至将其演变为某种难以改变的行为方 式。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莱马特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 犯罪是社 会或旁观者所赋予之定义, 是社会的反应导致了犯罪而不是犯罪导 致对社会发生的反应。将罪犯判刑入狱无疑是最深刻的 标签化 过程, 代之以社区矫正措施可以减少因这种 标签化 带来的副作 用” 。 事实上,现代犯罪学理论己经表明, 人的心理和行为 ( 包括 人的犯罪行为及能力) 会受到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犯罪不是犯罪 人与生俱来的行为, 也不是纯粹由 个人因素决定的行为, 而是由多 冯卫国. 行刑社会化 研究一一开放社会中的别罚 趋向 .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 2 0 0 3 年, 第 1 7 9百 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而引发的人类行为。 因此, 社会有责任对犯罪 人施以一定的救助、 矫正和改造措施, 帮助犯罪人消除犯罪动机和 能力,使其重新复归社会。 认知失调理论 “ 认知失调”, 是美国 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弗斯汀格提出并发展 成为较完整的理论。弗氏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是由许多基本单位 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 知间协调, 一类是认知间不协调,还有一类是认知无关。 如:认知元素 a 我一惯服法改造应受奖励; 认知元素b1 我的刑期缩短 了;认知元素 b 2 一一我的刑期没有缩短。认知元素a 与b1 之间的 关系是协调的, a与 b 2 之间的关系是不协调的, b1 与b 2 之间的关 系是无关的。 当一个人发觉自己所持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元 素相矛盾、 呈现出不协调状态的时候, 内心会产生不愉快的紧张体验, 这种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 驱使他采取各种方式解除认知中的不协 调状态,这就是 “ 认知失调” 的表现。 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常常说某某 人思想斗争很激烈, 闹得吃不下饭, 睡不好觉, 坐卧不宁, 指的就是这 种认知失调的情况。 弗斯汀格的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但是人们在现实 生活中总是面对着种种打破心理平衡的条件, 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 处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过程中。弗氏还进一步指出: 为了解除或 减轻矛盾, 实现新的平衡, 人们可能改变其态度,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和行为。比如, 一个行为不良的顽劣青年, 若公安民警对他不是打骂 呵斥, 就是撤手不管,他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而一旦 有一位民警对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友善态度,那么这个青年就会发 生认知失调, 内心产生紧张体验, 引起激烈的思想斗争,产生心理矛 盾。为了解除或减轻这一矛盾,他就要想方设法对此作出 解释, 以消 除认知失调而保持心理平衡。 他可以认为“ 民 瞥都不是好人, 这位民 警是装模作样笼络人心” , 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他也可以 开始怀疑 自 己 过去形成的对民替的“ 定论” ,如果民 警继续一如既往地对他施之 以友善的行动,那么这个青年就有可能完全改变对民警的偏见,从而 在态度上、行为上实现新的 心理平衡。 这就是认知失调平衡化的过 程, 显然,人们完全可以自 觉地启动这一过程, 并通过这一过程达到 转变思想的目的。 1 . 4 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的概念最初是在研究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 在 2 0 世纪7 0 年代以后, 西方经济的辉煌时期渐已过去,在经济重建过程 中, 出现了以前人们认为是将要消失的问题一一贫困。 这种新出 现的 贫困主要不是由 个人原因引起的, 而是由 工业重建, 即大规模的经济 变迁引起的。 西方学者们在对这种“ 新贫穷” 的研究过程中, 逐渐地 形成了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re n le ni 。 : 。他在 1 9 7 4 年指出: “ 受排斥者”构成了法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 这些人( 受排斥者) 包括精神和身体残疾者、自 杀者、老年患者、 受虐儿童、 药物滥用者、 越轨者、 单亲父母、 多问题家庭、 边缘人、 反社会的人和社会不适应者”。 。目 前, 社会排斥仍然是研究贫困问 题的一个核心概念, 贫困的“ 剥夺说”或 “ 排斥说”,就是从社会排 斥的角度去定义贫困的。 奥本海默曾尝试从 “ 机会被剥夺” 的角度 去界定贫困。 欧共体委员会对贫困的定义也是从 “ 社会排斥 ” 的角 度加以阐述的。 人们普遍认为, 社会排斥的观念最先流行于欧洲,它于 2 0 世纪 7 0 年代出现在法国。所谓社会排斥,原意是指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 分排斥少数民族的各种歧视或偏见的,这种偏见和歧视建立在一个 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 当主导群体己经握有社会权力, 不愿和 别人分享之时, 社会排斥便发生了。 现在社会排斥这个概念被各个国 家广泛接纳, 并各自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出适合自己国情 的社会排斥理论。 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洲共同体的推动, 社会排斥 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 1 9 7 0 年代, 社会排斥被用 来指许多人因长期失业而被排斥在市场之外; 1 9 9 0 年代, 这个概念的 涵义被拓宽, 指某些群体部分地或全部出局, 享受不到人类权利。 。国 工 业重 建与 社会 排 斥 概念的 形 成 h t t p j / ww w c h i n a - l a b o u r o r g h k 乌 德亚 瓦尔格贫困再思 考: 定义和衡i.国际社会科学( 中文 版) , 1 0 0 3 年,第一 期 1 0 际社会也为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们主要是从 如何消除社会排斥方面去做努力的。 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 人们发现 许多社会政策实施的结果并不怎么乐观,他们提出的种种建议总是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贫困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更加严重。于是, 在贫困问题研究中, 出现了 消除 “ 社会剥夺” 和“ 社会排斥” 的观念。 国际社会政策研究界将社会政策的目 标从“ 克服贫困” 转变到了“ 消 除社会排斥”上,这一转变就将贫困问题的解决从表象转向了根 本; 1 9 9 5 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 社会发展及进一步行动”世界 峰会将 “ 社会排斥” 视为消除贫困的障碍, 要求反对社会排斥。 如今 社会排斥理论己 经越来越被社会政策研究、贫困问 题研究、 弱势群 体研究等方面所重视, 并成为这些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 我国的学者 们也将这一概念引入了中国的社会学研究之中, 用来解释中国现阶 段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两极分化、教育、残疾人问 题、住房改革 、城乡差距、就业 等。 2 . 研究设计 2 . 1 研究变量 根据前面有关社会适应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少年犯出 狱后 的社会适应指的是少年犯在离开监狱走入社会阶段, 通过社会互动, 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换过程; 它也是再社会 化的过程。 它包括社会适应的主体,适应的对象以及适应社会的途径 等三个方面。 2 . 1 . 1 适应主体 毋庸置疑, 少年犯出狱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本文所讨论的社 会适应的主体。 在监狱里, 他们已完成了强制性的再社会化,习得 了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并对今后 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一定的准备, 在心理、 生理各方面逐渐 达到成熟。自 这些少年犯离开监狱起, 他们便开始脱离各方面的监 护, 独立地跨入社会, 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 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 了极大的变化: 从犯罪人变为社会正常人。这一时期, 少年犯出 狱 后如果对新的角色认知不全面或不正确,不能恰当地进行角色互 动, 进而不能及时相应地更换 自己的行为模式, 那么他们就不能很 快适应社会, 或者说他们会发生角色转移障碍。因此, 本研究可将 适应主体具体操作化为少年犯出狱后的文化层次低、具有心理障 碍、缺乏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谋生手段。 2 . 1 . 2 适应对象 笼统的说, 少年犯出狱后适应的是整个社会。 当下社会结构分 化,社会系统在其结构与功能方面日 趋多样化,社会中差异因素、 冲突因素普遍存在; 我国处于转型时期, 原有的价值观念淡化, 新 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 人们心理上的某种无所适从表现为行为上的 “ 失范” 。 具体来说, 少年犯出狱后需要适应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 1 )工作适应。扮演劳动者角色的少年犯出狱后需要树立正确的 工作态度,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有较宽的知 识面。 ( 2 ) 人际关系的适应。 少年犯出狱后需要了解不同角色伴侣 对他的角色期望, 学会处理角色丛的关系。 这些人际关系包括出狱 后的亲人关系, 在社区的邻里关系, 新建立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以及妥善处理原有的朋友关系、 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等。 ( 3 ) 社 区适应。 除了工作和人之外, 少年犯出 狱后还要接触很多的人工环 境,调整一些旧习惯。比如:他们需要根据新社区的交通、购物环 境、休闲环境等等, 来决定自己的 行为模式。 在本研究中,适应对 象可具体操作化为能否顺利的学习和就业、 是否受社会歧视、能否 积极的生活。 2 . 1 . 3 适应途径及方式 少年犯出 狱后通过社会互动来适应社会。 这种社会互动要求少 年犯出狱后根据新的角色期待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进行社会实 践,对他人采取行动,并通过他人的反馈行为而调适自己的行为。 互动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 少年犯出狱后受社会的潜移默化的 影响,接受熏陶教育,认识社会,不断地有意或无意地改造 自己, 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 另一方面, 少年犯出狱后 在认识社会、了 解社会、 参与社会的同时,自 觉地创造性地参与社 会、 深入实践, 积极地适应社会。 少年犯出 狱后适应社会的方式主 要有竞争、 冲突、 合作、同化和顺应等等。 通过这些适应方式, 一 部分少年犯出狱后对社会的不满、 惶惑、 疏远乃至对立和反抗情绪 大多都逐渐得以缓和及消解,他们角色距离被调整到最短甚至为 零 。 2 . 2 研究假设 少年犯的再社会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个人为达到社会化 目 标, 未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而重新学习社会认知和社会生活方式, 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罪犯的再社会化带有法律惩罚性质, 强制 进行的再社会化是我们监狱改造的主要内容。 , 。 然而,对于少年犯 连春亮. 论对罪犯的 再社会化. 河南司 法誉官职业学院. 2 0 0 4 年,第3 期 来说监禁刑的矫正模式会使罪犯与社会相脱离, 个人与社会割裂开 来,因此, 个人与社会难以同步发展, 结果就会出现未成年犯刑满 释放后, 由 于跟不上社会发展, 难以适应社会需要而重新走上犯罪 道路。据此,本研究提出: 假设 1 : 对少年犯实行监禁刑的监狱矫正模式容易使他们出狱 后很容易重新犯罪。 众所周知有些罪犯因长时间与社会隔离,很容易出现心理障 碍, 而监狱又缺乏从事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 结果这些罪犯 关押的时间越长, 心理问题就越重, 即使刑满释放后, 也难以 成为 有益于社会的人。 假设 2 : 对少年犯实行监禁刑的监狱矫正模式容易使他们出狱 后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难以适应社会。 由于受 “ 标签” 理论的影响, 人们对犯罪青少年总有一定的歧 视,据此,本研究提出: 假设 3 : 对少年犯实行监禁刑的监狱矫正模式很容易造成他们 出狱后受到社会歧视。 未成年犯多数是学业失败者, 他们厌恶学习文化知识, 在监禁 的条件下, 他们主观上更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愿望, 他们中大多数 没有适应社会的技能和方法。据此,本研究提出: 假设4 : 少年犯在监狱里实行改造致使他们出狱后不能正常学 习和工作 ,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2 . 3资料来源 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影响少年犯出狱后适应社会的原因分析, 主要包括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要了解少年犯不适应社会背后的原 因,必须细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在互动情景中与他们对话。因此, 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是诊释主义的定性研究方法, 而不是实证 主义的定量研究方法。 最早将诊释学应用到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上是德国哲学家狄 尔 泰( wlh e lm d i l t h e y ) 。 他认为 构成 社 会现象的 其中 主要部 分是文 化意义和人的价值思想, 因此, 不能用自 然科学的模式来了解社会 现象。 诊释主义的定性研究不同于实证主义的定量研究,起着重 将研究过程看作是趋近人们经验世界的途径。 定性研究注重 “ 理 解” 及对 “ 日常生活”与 “ 意义”的 探索,重在探索被研究者的想 法和观念,从被研究者 自己的参考构架去演绎理解 ( i$ 释) 他们的 主观经验及社会现实对他门的意义。 当然, 演绎理解实际上是牵涉 两个层次的演绎, 其一是被研究者对自己行为的演绎, 其二是研究 者对被研究者如何理解自己 行为的演绎, 这是一个 “ 双重演绎”的 过程。 研究者是要不断的依据被研究者的行为和话语调节自己的理 解和演绎,在这里, 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角度的融合, 构成了社会 现象的理解。 定性研究要求所收集的资料是那些被访者、 研究参与 者、信息提供者叙述的句子, 而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