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文摘要 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伴相生消费者问题也并非仅局限于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之间因为消费行为而产生矛盾 鉴于前者较后者拥有强大的经济优势 处于劣势地位的后者难于在冲突发生时与 之抗衡因此在自由交易的基础上由国家通过立法对消费者进行特别保护对 其不利地位进行补救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权利以期 达到平衡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实现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 目的但是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消费者所应承担的 社会责任消费者社会责任的不明确不但影响了法律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 会整体秩序的效果同时对于消费活动也产生着不良影响实际上只有政府 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体系才能建 立起来因此我们在强调政府经营者的社会责任的同时消费者社会责任也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 拟从另一视角 审视消费者问题消费者社会责任 针对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概念 特征 背景 必要性内容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立法模式和推进对策 全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概念并 对概念中的各个关键词加以界定和辨析接下来围绕着概念进行展开提出了消 费者社会责任的五个基本特征为全文的行文奠定了基调第二部分分析了消费 者社会责任确立的依据首先依托消费行为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消费者社会责 任产生的背景从正反两方面出发表明消费者社会责任的产生和提出是符合时 代要求的接下来则论证了消费者社会责任确立的必要性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 方面如果说论文第一部分是一般原理的阐述那么第二部分则是结合具体情况 的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 提出了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并将内容区分为有序推进的两个层次最后提出了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利益关系 第四部分是全文最具价值和创新的部分在该部分中笔者详细论述了消费者社 会责任的立法模式即消费者社会责任有必要进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 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消费者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法的基本原理上 的一致性接着论证了二者在宗旨性质利益保护结构上也存在完全一致的情 况充分证明了消费者社会责任上升入法的可行性最后在具体的立法表述上也 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建议并点明了消费者社会责任在法律中的应有地位第五 部分首先分析了消费者社会责任欠缺的原因 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 2 的推进对策包括外因推进内因促进和国际合作等提倡多层次多角度解决 实际问题 笔者在组织论文的过程中重点采用了历史分析价值分析实证分析比 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本文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更多将研究对象从 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来研究论证使消费者社会责任的落实更具紧迫性同时也 使本文更为平实易懂但是无形间也容易在部分论述中略显了单一化 最后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推动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法治进程引 导关注资源关注社会的人们矢志于长远的消费目标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从 而保护全社会的根本利益 3 abstract abstract right is always concomitant with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hus issues concerned with consumers are not just confined to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contradiction occurs between business runner and consum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ac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formers strong economical advantag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latter who is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to contend when conflict occur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free trade, the country endows consumers with special protection through legislation by clarifying business runners obligation and consumers right, with a view to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between business runners and consumers and safeguarding the order of healthy market-oriented economy. however,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by law in a degree ignore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onsumers should have. vagueness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laws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and safeguarding social order, but also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consumption activities. as a matter of fact, only when the government, business runner and consumer endeavor toge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can a steady and harmonious market-oriented economy system be established. as a result,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s important a question for study as government or business runn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based o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ries to study consumer problem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analyzing it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background, necessity, content and posing related legislative modes and propelling policies. the paper falls into five parts.the fist part comes up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ifferentiates and analyzes the key words in the definition, then comes fiv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paves a way for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the second part concentrates on the basis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r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4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s, and then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of founding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entails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first two parts, the third part sees a discussion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dividing the contents into two levels followed by several interest relations that need to be dealed with properl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most valuable and original part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legislative mode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is, it is necessary that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 part of law on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part, 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law on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light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w. then discusses the consistency of their aims, natures, interest protection structures which serves as a proof of the plausibility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cending to law. last, the author gives his own advice and suggestions on concrete legislation expression and mentions the deserving status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law. in the fifth part, i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consumers lack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n poses correspondent compelling policies, including external cause propelling, internal cause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o on, calling for solving actual problems in a multi-level, and multi-angle way. the author mainly adopts such research methods as history analysis, value analysi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ntrast analysis in writing the paper. considering the re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social reality, research objects are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deals a pres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eanwhile, makes the paper more natural and understandable. in the end, the author hopes the paper c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pelling 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be part of the law and guiding people to focus on long-term consumption goal, choose proper consumption way, protect the radical interests of the whole society.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4 引言 引言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生活的两大主题在人类生活的早期人类主要追求生 存的需要如吃饭穿衣慢慢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发展特别是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总 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一项新世纪的重大任务 如今随着工业化浪潮的逐步深入消费者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种类繁多的 消费品但与此同时一些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生产使用中也给我们的自然和 社会带来了严重破坏现今作为主要经营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基本得到全 社会的重视并已通过立法确立了下来但在消费领域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中 是否只有经营者在充当着不和谐的角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给环境社会和 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只有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方共同作用 相辅相成一个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体系才能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政府 宏观调控引导下 处于天平另一端的消费者对于上述问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同样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同时提高经营者和 消费者的双重社会责任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依 法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共建消费和谐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5 第 1 章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第 1 章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1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概念 笔者认为消费者社会责任consumer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消费者 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商品性服务时应该承担的自觉抵制直接或间接危害 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品和行为1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义 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的责任保护资源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 等如消费者通过自己的选择自觉抵制高油耗汽车塑料包装袋一次性餐 具等商品也就是以自己的市场力量为遏止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建设 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尽了一份社会责任2消费者社会责任是经济社 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消费者利益实现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由眼前利益 个体利益具体利益转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根本利益的结果 12 消费者社会责任概念中相关词的范围和界定 121 消费者 学界普遍观点认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把消费者定位为为 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商品服务的由国家以专门法律 确认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体社会成员3之所以把消费者定位在 个体社会成员即自然人主要是由于进行消费行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 自然人的集合体在从事交易活动中不具有弱者地位在其与经营者有可 能发生的利益冲突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团体力量与之抗衡因此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没有给予其特别保护的必要 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此的定位是为权利而着想既然我们 1 参考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对消费者义务的定义另见注解 4 2 史际春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52 页 3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2 版第 265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6 谈到了反过来的责任尤其是社会责任那么也需要把这种定位同样反 过来把法人和其他组织重新加上去也就是说虽然在权利的角度上自然 人与法人等组织可以区别对待但在社会责任的层面显然二者并不受实力区 分的影响同样具有社会责任而且法人等组织由于其自身实力和软硬件条 件的优越以及消费行为的规模性应该承担比自然人更重的社会责任否则很 难想象某种具体的行为比如在使用白色污染的塑料包装袋方面我们倡 导自然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去使用但对法人等社会组织大规模的团体消费 不闻不问这显然是荒谬可笑的所以在消费者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中我们 有必要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范围扩大使其未包括进去的具 有社会责任的进行消费行为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无例外地一体适用才能够 体现实质公平 122 社会责任与义务之析 相对于社会责任这一名词消费者义务似乎更广泛地被提及如国 际消费者联盟组织iocu/ci 4所说的消费者义务 认识自身社会责任以自 己的市场力量驱逐劣习促进优良惯例支持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5但细究其 内容实际上指的是消费者社会责任而不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法定义务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 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6在具体的交易关系中消费者 和经营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除了在民事行为中彼此互负的给付等民事义务外 消费者并不对经营者承担额外的义务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是出于 对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特别保护原则从而对消费者只规定权利对经营者只 规定义务这样把上述概念说成消费者义务则似为体现消费者相对于民 事法律关系另一方参加人经营者的义务而体现着一种额外的负担显然这在 法理上是讲不通的所以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所说的消费者义务从其相对 方来看实际上不是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的义务而是消费者相对于全体消费 4 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的非政治性的消费者团体国际联络组织1960 年成立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现有成员为 1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234 个消费者组织原英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onsumer union,缩写 iocu现英文 consumer international,缩写 ci中国消费者协会于 1987 年被其接纳为正式成员 5 同前注 2第 650 页 6 孙国华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2 版第 385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7 者整个社会的义务实质是一种类似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社会责任这 是个别消费者对全体消费者的责任当前消费者对未来消费者的责任是为了 维护消费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肩负的道义责任而非法律上的义务所 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研究中提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似乎更为恰当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应担负两方面的义务一是消费者负 有对于消费行为相对方生产经营者的相关义务属于合同义务的范畴主 要包括给付价款受领标的物和拒收时的保管义务等一般来说应属于民法调 整二是消费者从事民事活动时负有对于整个社会的义务也就是消费者社会 责任一般来说应属于经济法调整由于我国的立法现状和社会现实消费者 社会责任不明确已经或正在产生着不良影响因此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123 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品和行为 消费者社会责任更多针对的是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 品和行为而不应是危害性商品这类概念因为危害性商品更多地已 被刑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市场规制法律所禁止 真正在公开市场上对全体消费者流通并不多见又或其买卖本身就是一种违法 行为此时危害性商品的消费者应负的则大多已经是法律责任了不是社 会道义责任即使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恶意购买如王海之知假买假由于不 是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已经被认定为不是消费者更谈 不上消费者社会责任了又或就是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 而知假买假的 行为亦不负法律责任时例如因为价格便宜而故意购买盗版音像制品自己消 费的行为那么行为者的这种行为是否就是表示他具有消费者身份是应当受 到保护的消费行为呢笔者认为如果认定这种行为者具有消费者资格必然 会出现法律对有害社会经济秩序行为的保护这与法律的宗旨是完全背道而驰 的因此这种行为并不能用消费者社会责任进行调整否则就是对此行为和 主体在法律上的认可对此问题可用公民社会责任社会公德来倡导 所谓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品和行为其本身并非危 害性商品和危害性行为无法进行法律上的直接禁止和规制但从长远来看它 却是社会整体丧失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能力的原因之一会带来污染自然环境 挑战社会公德破坏市场秩序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果例如各种一次性商品的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8 消费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眼前的方便也不违反有关法律但从长远来看会给 社会带来废弃物公害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后果这正是我们倡导的消费者 社会责任之所要针对的 13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特征 首先消费者社会责任在现阶段主要是一种不作为的消极责任 依据传统的法律行为理论法律行为可分为作为与不作为若某法律主体 有积极行动的义务以促成某种法律状态或事实则该行为义务即为作为反 之若某法律主体有消极不为的义务则该消极不为即为不作为7消费者社会 责任在现阶段基本属于不作为因此该责任主要应为消极责任例如消费 者不应当购买和消费一次性餐具 但是消费者社会责任并不排除作为之情形如消费者在自觉抵制前述商 品和行为的同时某些情况下还有举报和投诉的责任又如消费者有自主学习 消费知识的责任等等这些情况下则属于积极责任当然这种积极责任对消 费者素质的要求较高在现阶段条件下需要根据第一步骤之消极责任推行的 进程和成效再求推进同时这类积极责任其实已经落实在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中关于消费者基本权利的规定中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13 条 第 1 款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又如该法第 15 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 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 作提出批评建议其特征类似于公民宪法权利的劳动权受教育权实应为 权责一体的情况 其次消费者社会责任在现阶段基本上属于道义责任 如前所述消费者社会责任与具体民事关系中的消费者义务不同前者是 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自觉抵制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品和行 为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义责任而后者则体现为消费者在与 7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85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9 其相对方经营者构建的民事关系中的法律义务正由于不是法律义务消费者 社会责任更多的有一种道义教育的意味 需要我们去通过立法执法等大力倡导 使可持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使消费者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不是对其象法 定义务一样为其规定不为一定行为的消极后果甚至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这 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自身发展之逻辑的 既为道义责任则为实现消费者社会责任多采取经济的舆论的教育 宣传的非强制性手段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排斥采用国家立法形式规制消 费者的消费行为将道义责任上升为法定责任当然法定责任并不等同于强 制责任纵使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普遍上升入法其规制手段依旧将采取经济的 舆论的教育宣传的非强制法律调整手段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不排除制裁 性手段的采用如新加坡 1992 年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严厉措施8尼泊尔对 旅游消费者强制携背垃圾的规定9但这只是极个别情况并且必须行之有度 再次消费者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消费者 又次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相对方是整个社会 最后消费者社会责任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三种一是个别消费者和全体消 费者的关系二是当前消费者和未来消费者的关系三是个体消费者和全社会 的关系 8 1992 年为杜绝人们将嚼完的口香糖丢弃在人行道建筑物公共汽车以及地铁等公共场所破坏市 容环境新加坡政府立法规定禁止所有口香糖的进口生产和出售国际上部分主体在批评新加坡严 厉的立法时口香糖禁令往往成为其立法过度的范例另该措施已于 2004 年解禁但仍然要求消 费者于购买时登记身份详见中国法院网之报道新加坡对口香糖禁令进行调整 /public/detail.php?id=107791 9 尼泊尔是生态旅游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该国规定旅游者在进入风景区以前随身所携带的可丢弃 的食品包装必须进行重量核定如果旅游者背回来的垃圾没有这么多会遭到严厉的罚款每个游客 只允许携带一个瓶装水或可以再次装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装水是不准许出售的参见记者评论 生态旅游环保为先载中国青年报2001-07-25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0 第 2 章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依据 第 2 章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依据 21 消费者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 211 消费误区的存在 消费误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不正确的对环境对社会有潜 在性危害的甚至于违法行为10 仅以环境问题为例现今全球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消 费日益不平衡直接源头或间接源头都或多或少牵涉消费者的消费问题据统 计我国每年消费的一次性木筷就要毁掉 600 万棵成年树木可能有人会认为 我们购买一次性木筷也付了费不是也实现了树木的价值了么但专家指出 一棵成年树木的生态价值至少是它被砍伐为木材的价值的九倍11显然 这是一 种涸泽而渔的表现此外还有传统节日中经常出现在各大商场的过度包装的 豪华礼品其畸形市场的形成正说明一种消费误区的存在这不能不让我们反 思我们每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几百年来由于消费者的过度消费 许多物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由于消费者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消费行 为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消费者的某些消费行为 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甚至大搞封建迷信既时有将珍稀动植物大快朵颐的事 情发生又践踏了社会公德这种消费误区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浪费掉了多少金 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 约的善良风格甚至违反了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的市场经济基本秩序当然 经营者的行为也是源头之一但作为消费者应当深思自身是否在推波助澜 盲目迎合了经营者不理性的市场行为所有这些现象迫使我们必须考虑消费者 社会责任问题并上升到学术的高度来探讨消费者社会责任 这种消费误区主要体现在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两个方面代内不公平 10 罗子明著消费者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2 版第 325 页 11 参见记者报道一次性木筷用还是不用载中国绿色时报2005-09-30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1 即少数消费者的高消费大消费乱消费使全体消费者承担生态和资源恶化 道德底线沦丧的后果代际不公平即当代消费者的过度消费使未来消费者在一 个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地球上无所消费这显然是完全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而消费者社会责任正是从追求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出发通过 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切实引领消费者走出消费误区承担起社会责任 212 当代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 诚然当代社会在非法律层面抵制消费误区也已颇有时日和成效绿色消 费就是当前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的一个新兴消费领域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 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 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的 保护健康文明诚信守法的消费行为与消费习惯等可以说涵盖消费行为的 方方面面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公布 2001 年我国的消费主题绿色消费的 同时对绿色消费的概念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剖析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 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 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崇尚自 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注重节约注重环 保注重适度实现可持续消费12在环境学领域专家则把绿色消费概括 成 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 物共存rescue五个方面13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人类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 和资源耗损造成的生存危机的关键时刻在全球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重要阶 段全世界的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能扎实地付之行动 将会决定整个人类的命运在国际上绿色消费在各发达国家均受到消费者 的极大重视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据统计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有环境标 12 江林主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2 版第 296 页 13 吴季松著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23 页另笔者认为在社 会学领域中广义的绿色消费还应涵盖文明消费诚信消费等内容下可持续消费概念同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2 志的产品在日本则有绿色消费者群体他们只购买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 企业的产品专家预计本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率将上升到 15%-20%14 这种绿色消费的浪潮体现了消费者社会意识的增强体现了消费过程 中的自觉自律行为 这正为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提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同时也更需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通过法律形式确认消费者社会责任 配合 绿 色消费的浪潮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二者在主客观上达到统一培养和形 成一个成熟文明诚信的消费者群体这便相得益彰地把绿色消费推到 了一个双保险的层面上来 以上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消费者社会责任的产生和提出是符合当今时代 背景的尽管之前尚未形成系统的概念和学说但确已零星散见于人类消费活 动的点滴之中我们有必要将其加以提炼和研究以达到抑恶扬善的教育目的 实现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2 消费者社会责任确立的必要性 221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是适应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需要 消费者社会责任是人类消费活动与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相互融 通的产物晚期重商主义者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在其著作英国得自对 外贸易的财富就提出和论证了消费者应适度消费的原则并强调节约反对 奢侈浪费而早期空想主义者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 中设想的乌托邦消费模式里则包括消费健康和消费生态环境美好等问题此外 还包括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倡导的消费生活平均化衣食消费季 节化文化消费文明化的太阳城消费模式等等这些都共同反映出前工业 化时期对于消费社会性的关注和有关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意识都已有了零星朴 素的观点 真正把消费者的地位和责任提高到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 消费者主权说此说由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所倡导认为消费者在经济 14 同前注 12第 306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3 体系中起至高无上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消费者应承担起主导者的责任这有利 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之相对的则是经营者主权说观点恰好同上面相 反消费者主权说和经营者主权说各执一词笔者认为二者都有其合 理性是消费者主权还是经营者主权应该联系到某一具体的经济体系中而 对具体经济体系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供求关系当某种经济体系中是供大于求 那么消费者更多占有主导和主权的地位当供不应求时则正好相反经营者 更多具有主权地位 在现今顾客就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社会供大于求的市场居多消费者 显然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因此消费者的意见和选择是促使市场良性化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量例如当下的羊绒衫市场品种琳琅数目繁多然而据报道 2005 年底记者走访北京的几家主要商场发现羊绒衫专柜前消费者寥若晨星显 然供大于求15而羊绒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养殖热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 惊人会对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在这样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中如果消费者 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抵制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其效 果将非常明显再与经营者社会责任和政府的努力结合起来打刹这种生产消 费误区将会大有成色而假设这里的市场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品种单一 数目紧缺经营者占主导地位那消费者则不得不市场上有什么就消费什么 这时再多地强调消费者社会责任显然是作用不大的 实际上在消费者主导的情况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从一定意义 上来说消费比生产更重要例如如果没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费就绝不会有 一次性物品的生产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 么任何一家理性的企业就绝不会再继续生产一次性物品因此消费者手中的 钞票完全可以成为 市场选票哪种商品符合要求 包括使用要求和绿色要求 消费者就选购哪种商品 这样该种商品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 哪种商品不符合要求消费者就不去购买同时也动员他人不去购买这样该 种商品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要求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中消费 者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信息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有 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 15 参见记者报道羊绒衫市场平静中蕴育生机载东方纺织网2005-10-12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4 销售者正确地走向可持续产销之路整个社会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 染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绿色市场的创造鼓励企业积累绿色 利润从而提高自然资本效率促使企业行为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 与新工业革命的经济机会相通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因此在当今普遍已从生产者主导转型为消费者主导的经济体系中消费 者承担着以其选择驱逐劣质经营者实现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投票作用在这 一转型中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和倡导也自然不容回避呼之欲出并且更 应切实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2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是抑制消费误区实现消费者自身利益促进 可持续消费的需要 如前所述消费误区属于短期行为其特点是为了满足眼前的一时之快 不惜涸泽而渔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应对消费 者利益进行区分即消费者利益包括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消费者承担社会责 任从短期来看似乎减少了消费者的获利和享受但从长远来看则实现了 可持续消费是符合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与之类似的股东长期 利益说已被美国法院采纳为公司社会责任的办案原则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 立也必然要以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者长期利益为原则 可持续消费这个概念是 1994 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会议上发表的 可持 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就是提供服务以及有关的 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 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 然社会的关系这一消费模式同以往的消费模式相比突破了脱离自然和社 会的个人经济消费而将消费置于社会经济自然中来考虑要求三者 的协调发展并且要求此消费是可持续的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 后代发展的需求的消费可持续消费并不是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 起的过度消费之间的折中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既非超前消费也非滞后 消费的符合现代文明的一种丰足又高尚的适度消费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为 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利益可持续消费的概念有以下特征 一提供服务及其他各类消费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二提高人类的生活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5 质量三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四最大限度地减少 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五确保代内公平和代际公 平 16可持续发展要求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 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 面发展目标即在总体消费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在物质消费中增大 绿色消费的比例把对自然和社会有害的各种消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资料 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等等 发展与消费是不可分的没有可持续消费就不可能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 展道路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将得不到保障消费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活动 对自然和社会直接和间接地产生着巨大影响 现阶段这种影响多数都是负面的 消费行为的加总性和累积性是巨大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主因可以说消费 者既是这些问题的肇事者又是这些问题的受害者消费者利益掌握在消费者 自己手中消费者利益决定于消费者是否正确承担社会责任 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美国消费者了解到在捕捉金枪鱼时许多海豚也 身陷罗网而被捕杀于是一场抵制金枪鱼产品的运动广泛展开直到 1990 年 主要金枪鱼产品厂商宣布将只加工用不危及海豚的方法捕捉到的金枪鱼这 场运动才平息下来17这是一件消费者为了实现可持续消费 自觉牺牲短期利益 追求长期利益承担自身社会责任的典型事例虽然从这以后美国市场上的金 枪鱼产品供应大幅减少价格大幅提升使消费者多有不便消费成本提高 短期利益受损但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者长期利益却得到了保障 223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是维护社会公德遏制不正之风的需要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认为人类有社交和尊重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逐渐注重商品的社 会象征意义这本不是坏事但在现今社会一些消费者将其发展为炫耀消费 身居耗费大量土地资源的大宗别墅穿戴珍稀动物皮毛出驾高油耗汽车大 吃大喝铺张浪费并热衷于相互攀比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而凭我 们有限的资源任由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只会带来市场和社会的崩溃应该 16 参见前注 13 17 美丹尼尔.a.科尔曼著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42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6 说炫耀消费的心理在破坏资源环境和损害社会公德的消费行为上是主要的祸 根之一美国的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并论述了炫耀消费思想 他认为炫耀消费是指通过消费让他人了解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利和社会地 位从而使消费者自身获得荣誉和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 过度消费不仅增加了资源索取和环境的污染荷载而且助长了人的消费主 义和享乐主义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阶段消费者的心理很不成熟 难免会存在着盲目的从众和攀比心理如果这种炫耀消费继续发展很容易造 成恶性循环在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同时更形成了浮华的世风造 成了社会道德底线的降低 因此我们倡导消费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同 样是为了维护当代社会公德打刹消费中的各种不良风气引导当代人健康的 消费观提倡文明消费在这个层面上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和推广则更加 刻不容缓 224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是公序良俗原则的具体应用和扩展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 要的法律原则是指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风俗在现代市场 经济社会 公序良俗原则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 并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效18我国民法通则第 7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 序 消费者和经营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其关系属于平等主体相互间的民事法 律关系消费者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自然要使自己的消费行为 符合公序良俗原则例如消费者出于趋利的意图在商品购买中主动要求经 营者不开具真实发票以打折减少了经营者缴纳税款数量自己也因此以比较 低的价格获取了商品这种表面上的双赢却是以国家税收的减少和社会利 益的损害为代价的必须以消费者社会责任加以引导和规范我们所说的消费 者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公序良俗原则在这一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应用 18 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 页 消费者社会责任研究 17 而对公序良俗原则的扩展则表现在消费者社会责任除了要符合当代的公序 良俗外还要关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后代的公序良俗 225 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是对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和秩序的重要支撑 我国民法通则第 4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我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 4 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应当遵循自愿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是经营者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当遵守 的最基本的交易原则和秩序 法律不仅是要解决诚实信用原则遭到破坏时所发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 过消费者社会责任中的积极责任如监督举报投诉等维护这种基本原则 和秩序香港地区有一则公益广告说的是消费权益在你手据理力争要开 口正是消费者这种开口据理力争的意识和觉悟帮助造就了东方之珠较为诚 信的市场经济秩序据理力争不仅维护了消费者自己的权益也针对了经 营者行为对全体消费者的潜在威胁体现了消费者社会责任如果说消费者对 自己的义务主要是依赖于消费者自身的意愿是可以放弃的话那么消费者对 社会的责任就是消费者必须履行的责任倘若消费者缺乏相关维权意识而一味 纵容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将会助长部分经营者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使经 营者的义务和责任完全依赖于消费者是否主张经营者这种行为的根本违法性 被相对违法性所取代不仅容易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偏差也有损法律的严谨 性甚至如果消费者自身就时不时地去主动破坏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后果则 将更加严重 因此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确立可以将每个消费者个体维护市场秩序保 护消费者群体和社会利益的力量发挥出来每个消费者都为建立一个良好的消 费环境付出努力市场交易秩序势必会大大改善反过来消费市场秩序的改 善也必然会减少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每个消费者受益于市 场也就是受益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付出的努力这样也可以减少自我保 护能力比较差的消费者受侵害的可能性确立消费者社会责任实际上起到了保 障诚实信用原则维护全体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良性循环促进全社会讲究诚信与真诚的良好氛围的形成而这也正构成了 消费和谐的基础 消费者社会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