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5课《等待》教学资料长春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5课《等待》教学资料长春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5课《等待》教学资料长春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5课《等待》教学资料长春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5课《等待》教学资料长春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等待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曾发过这样的感慨:平生的一大遗憾就是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尽管吴先生一直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经营丹青,但这位中学时候就非常喜欢文学的大画家,步入中年后开始写文章,创作了不少精美的文学作品。吴先生的散文具有独特的个性,讲真话,抒真情,平实质朴而不事雕琢。这篇等待正是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吐露的种种情思,触动了我们的心扉,引发了我们的思索,是一篇审美价值和哲理意蕴俱佳的美文。文章以“等待”为题,意在说明人们长怀希冀,因心怀希冀而能享受这“等待”。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到的“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为了争取更美好的一个个未来的景点”,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难遂人愿的无奈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从布局上来说,作者写出了何谓“等待”、无谓“等待”、必须“等待”和享受“等待”,一步步让读者了解文章的含义。本文起笔不扬,既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缓缓展开,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约定此时此地相见,然而人未到,等待”,设置了众所周知的等待场景,引出等待的心情。文章的前四个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何谓“等待”,恋人的月下相约是等待,母子的倚门守望是等待,农民的果实伫立枝头同样是等待作者展现的几幅画面意在向我们昭示“等待”是一种人生常态,是一种必然,是你我都曾经历并会一直经历下去的人生路途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等待。吴冠中先生如是观察,如是记录,我们品读,于是,不禁莞尔:人们摆出的,皆是等待的姿势。作者用短句子来“构图”,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第五自然段作者由表层描绘“等待”图景,进而引入更深层的思考:等待的感觉如何?一个“人间百味”便包含了一切个体对于“等待”的独特感受,欢乐也好,焦虑也罢,只要是一种人生体验便包含在“百味”之中。本段总领下文,引人深思。第六、七自然段作者辩证地诠释了“等待”的一种滋味:无谓“等待”。人们在等待中将“书信”变成了“短信”,已经没有了对邮递员的望眼欲穿,换来的是手机上的片语传情。社会在等待中已经飞速向前发展,容不得我们的不舍和挽留,只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着等待的痕迹。如果说这些等待是人生中的必然,那么也有很多“等待”换来的是无意的结果,它大把大把消磨着我们的光阴与岁月,就像蛀虫,啃噬着我们的生命。作者用一生中等待时间的总和来表现无谓“等待”的危害,可谓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第八、九自然段向我们昭示“等待”的另一种滋味:必须“等待”。因为“等待”显示了一种人生态度,是漫漫长夜中的隐忍,是踽踽独行中的坚持。任凭重担在肩,一声不响,为的是在等待的最后瞬间,在谜底揭晓的一刹那,将桎梏击破,并砸向所有的嘲笑与讥讽,把曾经等待时的烦恼与痛苦释怀。在别人眼中,可谓人生的豪迈;在自己眼中,可谓人生的大美。胸怀大志之人懂得等待。但作者同时也在告诫我们,等待时,需要时常反问自己:此时的等待是否真的有意义,以时间为筹码的赌博胜率究竟能有几分?文中作者说“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回首自己,是否也曾痴痴地期盼那梦境中的遥远目标?由此,守株的人是幸运的,他因得到一只兔子而坚守;而空想的人则是可悲的,他们错把痴盼看做坚持,并以此为荣。其实,等待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蹉跎”。作者在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经验之谈和教训之谕,也表现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次审察、思考和领悟,平静之中透露出沉重。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写出“等待”的第三种况味:享受“等待”。等待连接了人生大大小小的环节,每个人生阶段,我们都以理想为目标,选择不同的等待对象。文中说:“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等待,为了争取更美好的一个个未来的景点。”的确,有等待,就有希望,有希望,失败了我们还可以重来。人们正是因为怀揣着对美好的憧憬,才将人生连成漂亮的弧线,也正是因为前方美景的召唤,才苦苦求索,从不停歇。我们陶醉于“等待”所给予的一切。但作者敏锐的眼光同时关注到:无论我们能否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等待的必然结果无法改变,那就是人生在等待中耗尽。其实死亡是早已注定了的,我们等待的原因就是想把人生过得精彩,这才是等待的真意。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岁月不待人”的无奈感慨。纵观全文,作者写“等待”并非无病呻吟,故作高深,而是基于对“等待”的特殊关注和真切体悟。尽管作者没有作耳提面命式的谆谆告诫,但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等待”的生命意义。我们要甘于等待,不要心急,因为人生本就是由一个个“等待”连接,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更要学会“等待”,但同时也要放弃无谓的“等待”,不要让这些“贼”窃走我们的光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等待”的最高价值。返才能归真,自然而后永恒。一切违背历史规律的刻意雕饰和渲染张扬,都无益于人,无济于事。等待的精彩就在于紧密围绕“人生百味”,从各个角度辩证地解读“等待”的滋味,引领我们向生命最深处漫溯。吴老先生在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激荡着真挚的情感,于平实舒缓的叙说里蕴含了深刻的哲思,显示出作者厚实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二、问题探究1为什么说“等待”是贼?“贼”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偷东西的人,这里用“贼”则形象地写出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丢失了时间,是一个令人痛恨的“家伙”。这样写更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中年在必经之途守候青年,老年又悄悄携走了中年”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为什么“守候”,又为什么“携走”,可以想见时光是不可逆转的,人生就这样在等待中耗尽,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少年到白头的生命历程。人生是一个个等待的集合,又在一个个等待中度过,也因一个个等待而精彩,还由一个个等待来维系。其中饱含作者对岁月催人老的无可奈何。3本文语言有何特点?由于吴冠中是画家,绘画的造型和抒情靠的是点线、块面与色彩,文学靠的是语言。所以他的散文有其独异性。这种独异性就是诗味浓郁、画意奇特。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就运用了简练的文字,为我们描摹出几幅“等待”的画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倚门望子”“开花”“结果”,几个词语、几个句子的剪辑,给人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有诗的韵味和画的意境。另外,在文中又借用了中外的谚语及俗语,让人更好地了解文章内涵,变抽象为通俗。吴冠中具有语言天赋,他常常能一语道破一个事物的内涵,信手拈来就是恰当、出奇的好词语。如“必大吃一惊,人命半条”。本文语言生动、跳跃、鲜明、空灵,有一种直叩心扉的力量。出语平易,用意精深,委婉含蓄,令人低回。这样的语言宛如美丽神奇的波斯魔毯,承载着艺术家以画眼诗心在文字的海洋上优游地飞翔,可谓语语动人,字字情真,令人陶醉,发人深省。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由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本词的内容非常明确,是写男女爱情生活的。上下阕句式完全一样,环境背景一样,但人事却截然不同。同是元宵夜,同是月圆灯亮,热闹非常,但去年高高兴兴地与心爱的人儿如约相会,而今年却是一人独行,不见了去年的恋人,伤心的泪水湿透了衫袖。风景依旧,人事全非,这种强烈对比的情感以通俗流畅的民歌式的“生查子”表达出来,真切、自然、明快,诵读起来别有风味。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勾画出一个合宜的男女幽会境界,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品味、所传诵。思考与讨论一、“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从课文中,你能品味到“等待”中的哪些人生况味?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然后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解读。要紧密结合课文,由此拓展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万不能抛开文本随意展开。参考答案:等待是人生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必然。有等待来信的欢乐,也有无谓等待的焦灼。然而就在这些等待中,时光在匆匆流逝,“等待”已经窃走了“人命半条”;等待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为了更美的风景、为了宏伟的前程,必须学会等待,但不要因为人生中的一个偶然就沦为“等待”的奴隶,更不可为了缥缈的希望,而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家,让等待的绳索羁绊精彩的人生;人们等待还在于前方美好景致的召唤,它将人生的各个片段相连,让人经过一次次等待之后,有了下一次等待的希冀,也有了下一次努力的目标。就这样,人们在等待中日渐老去,也逐渐领悟了“等待”的内涵,可谓“读等待一文,品人生百味”。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看法,只要谈出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二、“引人入胜的风景,远处有亭台,人们朝亭台走去,到了亭台,更远处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终点,更更远处有瀑布”这里的“亭台”“溶洞”“瀑布”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说你的感受。设置本题意在培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透过文字,联系人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情感与意义。另外,本题也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亭台”“溶洞”“瀑布”是人生中一处处美好的景致,实际上就是吸引我们不断向前、不断付出等待的人生目标。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全力以赴,不顾疲劳,甚至甘于等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如为了达到钢琴演奏八级的水平,要经过长达四五年的“等待”,之后才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谈)三、课文从“等待”这一人生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体会其含义,并尝试着说说你对人生中“等待”的认识。1希冀在等待中获兔的人岂止守株者。2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3“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着“等待”。4等待的未必能获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却飞快来到,而且绝对驱不走,避不开。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关键语句所蕴含的意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所以品味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设置本题的主要意图。这种品味,有一定难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兴味,能增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同时,本题还拓宽了文章的外延,由一篇文章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从别人的文章中读出自己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参考答案:1我们经常会嘲笑“守株待兔”者的愚钝,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多少次扮演了“守株者”的角色,无端地希冀天上会掉下馅饼来,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空想家,从而消耗着自己的生命。如果说智者的等待是磨砺的必经之路,那么愚者的等待则是迷失的空想。2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成“长长的链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生的轨迹,而把等待比成“纽带”则充分强调了等待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等待中成长起来,对未来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将人生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的纽带就是“等待”。3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等待”与“希望”之间的关系,人们为了希望而等待,因为等待才能迎来希望,所以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4本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等待的结果未必都是振奋的,总有不速之事在某一天与我们不期而遇。倒不是因为等待的就是福,不速的就是祸,只是说,不必为等来的喜悦冲昏头脑,也不必为突如其来的灾祸悲痛欲绝。老子在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另一层则告诉我们,这个“不速之客”就是时间的流逝,在等待的过程中,已然从昔日的红衣少年变成今朝的白发先生,人生在等待中耗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学生谈对人生中“等待”的认识,希望他们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学建议一、反复诵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本文是一篇充满哲思的散文,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文本,才能从中领悟到真意。诵读可分几个步骤进行: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咏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咏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二、理清思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这一步宜采用跳读的方式进行,在教学处理上要简明扼要。本文由开篇的描摹“等待”引出“等待中包含人生百味”,进而在下文进一步诠释其内涵。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阅读的方法。三、品味语言。理清思路之后,就要抓住重点品味、理解、赏析作品了,要注重对语言的品味。等待的语言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可以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二、三题加以探究。这一个步骤,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体会。四、从质疑开始。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但不要问一题研究一题,而是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研究。读哲理性散文,要学思结合。五、明确教师责任。教师的责任是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练,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不拿自己的见解限制学生。六、综合实践与写作练习。对于“等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可以在学完本文后让学生进行一次“等待体验”,教师设置一个情境,如球赛前的迟到等,结合这种感受完成课后练笔,可以设置“我为什么还在等待”“等待的滋味”“等待,但不要蹉跎”等题目,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加深对“等待”的理解和感悟。七、单元设计。本文是充满哲思的散文,在本册书中可以与沙与沫放在一起来构成独立单元,命名为“哲思人生”,让学生在中外名家的文字中感悟人生的真谛。相关资料一、关于吴冠中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公费赴法国留学。;,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吴冠中在50到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集(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二、老得很美(节选)有人评价,吴冠中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奇迹。然而,创造巨大成功的吴冠中却过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简朴的生活。若不是亲眼看到,真难以置信他理发就在路边的操场,外出还经常坐公共汽车,午饭就在家附近的一个小吃店里,老两口花六七元就把午餐解决了,他家至今还是粗糙的水泥地,家具如主人的衣着堪称简朴或曰简陋。可以说,吴冠中乃至吴冠中夫人在生活上的享受等于零。当物质的庸俗可能感染艺术,当金钱的阴影可能罩熄心灵,吴冠中远离它们,选择生活在纯精神的空间。绘事与写作占据了吴冠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目前,吴冠中正在写散文随笔形式的自传,把一些重要的经历和事件,用文学展现勾勒出来。他说,是在揭人生的秘、社会的秘。他把写作内容叫做“清明上河图”,意思是以人生重要的时、事为结构,是宏观意义上的人生导游图、记录思想生长和发展的传记。已经发表过的传记散文,多是局部,此次创作将会展开一个较完整的人生状貌。著名诗人余光中赞人生最高境界为“老得很美”。“老得很美”吴冠中。(叶荷,选自艺术评论2004年第4期)三、绘画大师的文学情人吴冠中(1919),当代绘画大师。江苏宜兴人。20世纪40年代在国立杭州艺专学绘画,1946年去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公费留学。在多年的绘画艺术生涯中,历经坎坷,始终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坚持探索中西结合的艺术之路,创作了大量油画、国画作品,出版了数十种画集,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多次获奖。我对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可以说是如仰高山、心仪已久的。他是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的在世东方画家,其作品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价格中创在世中国画家之最。他的画品人品无须我再多言。我在有幸得他亲允前往拜访之时,顷刻产生了一个极强的愿望:定要用这宝贵机会探求这位艺术大师是如何承继古今中外画坛巨匠之所长而创造出神韵独具的经典画作的。而访谈一开始就大出我的意外,甚至是他的一语将我惊呆了:“中国可以没有齐白石,但不能没有鲁迅!”他见我惊异的目光,便解释般娓娓谈起了鲁迅:“如果没有鲁迅,我根本就不会从事艺术;没有鲁迅,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吴冠中!”“文学比绘画更伟大,美术的极致力量比不上文学的极致力量。”他讲起他所以后来选择了美术,可以说是想学文学学不成的变种。他实际是在讲鲁迅的思想是如何沉淀为他的文化内蕴,鲁迅的精神如何内化为他的绘画风骨。他一直讲鲁迅是最伟大的,思想是最深邃的,是不可超越的。他讲鲁迅的杂文,讲鲁迅的野草,许多篇章他都背得滚瓜烂熟。渐渐地,我明白,他并无半点贬低绘画和齐白石之意,而是强调一个画家首先必须有境界,有思想,有襟怀。一个画家也应该是思想家,应该有自己的哲学。他是倡导超越形而下的技艺层面,只重技巧只能是画匠而不是画家,或曰只会有小家子气而不会有大气魄,大胸怀,大抱负。他盛赞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有思想。他盛赞石涛和中国历代的画论。他作画之前必须煞费心机想好标题,终身严守此原则而不渝,就是要先有“文眼”,即思想和意蕴须在笔先。他至为尊崇鲁迅,对一切优秀文学都情有独钟。年轻时曾专攻了四年法国文学,苦读莫泊桑、福楼拜、巴尔扎克、雨果的原著,翻破了几部法文字典。他主张每一个画家至少应该学好一门外文。他的结发妻子是绘画,他的终身情人是文学。曾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说流行。无论此说是否不经,然婚后多载仍有恋爱的激情,对相处许久的妻子仍有情人的感觉者,这样的结合必是美满的姻缘。这样的美满历来都是罕有而弥足珍贵的,吴冠中则一生游弋于这种美韵的长河之中,尽管也许同吴先生对真实婚恋的感受和述说小有差异。他从鲁迅秋夜的“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中找到别致的美感。他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的“寂寞像蜘蛛网一样布满了房间”看到不可视的视觉化魅力。他从托尔斯泰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名句及鲁迅对悲剧的论说提炼出悲剧具有极其独特震撼力的美学思想。他的画作春如线构意源自游园惊梦的一句唱词,月如钩则取自李煜词中之句。他就是这般孜孜不倦地将文学情人的美韵注入艺术妻子的心田,每每碧海生潮,才思汹涌,美满育出艺术宁馨儿!另一面,他又以画眼看世界,用绘画达致他认为文学不易企及的领域。比如风景,他说无论文学描绘多么传神,总不如绘画那般形象亲切。故而他创作了大量风景画却极少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描摹风景,也不赞赏文学作品中大段写景。他对绘画这个糟糠之妻倾注了大量的爱。实际上他的绘画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已达到难舍难分之境。文学引发了他绘画未了的情,绘画也倾诉了他文学难尽的爱。他至今仍以未能从事文学为大憾。故而愈近晚景,愈是才情喷发,竟至写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画论。极自然地,他的文学作品如漓江他与她等,或如一帧淡逸悠远的山水,或如一幅宏博绚丽的油画。他说:“我感觉以后我散文的读者肯定比欣赏我的画的人要多。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美盲要比文盲多。”足见不仅创作,即便读画也须具备丰饶的文化思想。苏东坡称誉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吴冠中则是现当代中国画家中“画中有文,文中有画”的文画双绝!他一面说他一辈子真正的爱情都献给了艺术,一面说文学是他永远的情人(亦说私生子),这两者间的关系谁能分得清?在送我出门时,太阳已落到西边。他握着我的手说:“我的自传已写得差不多了。完成这件事就算交差了,哪天我不行了,就可以这么走了!”这话讲得实在有些悲壮!我回望肩头洒满落日余晖的吴老,觉得很像他所写的那个布袋和尚,他仍不顾年迈履艰,掮着布袋奋力前行。布袋装着他的全部希望,装着他一生的艺术和文学情缘。(张翼,选自光明日报2004年2月11日)四、美的追寻与发现(节选)在关于随笔一文中,吴冠中说:“我只是一个画家,偶尔写文,大都是自发的,不拘形式,也没有研究过散文、游记、杂文及随笔之间的界定与区别。但我想这正如国画、西画、彩墨、油画、速写、素描、习作、创作等等不同概念,杂文并不杂乱,随笔绝不随随便便。”可见吴冠中正是通过绘画来了解文章的,对各类艺术规律间的相通的觉悟,使吴冠中的散文很轻易地便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这些文章总体上看来,以平实自然为主,主要凭内在的意蕴打动读者,但间或亦作奇笔,狂人杂记的荒诞与家居杂记的隽永,均能给人别出一格的感觉。尤其是在题自己的画的问题下集聚的那些文字,更是具有他个人的风格和意趣。如太湖石:“太湖石,抽象派。道是有形却无形,道是无情却有情,藤萝攀援拟安家,微风燕子欢。”短短一段话,却让我们品味出了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画家与诗人在审美意境上的交融,这也正是作者本色。又如向日葵:“凡高的向日葵岂有种子?”一个问号潜藏了两种相反的寓意,是对凡高艺术精神的礼赞?是对艺术模仿的讽刺?反讽的张力充盈在字句间。更有意思的是是花是果:“葱,垂暮结子似花开。是草,是花,是果,谁辨春秋几何。”是轻嘲,是称美,是花草,是人生?蕴藉含蓄,作家的艺术识见与人生感慨妙合为一,是绝佳的幽默文字。吴冠中毕竟是画家,散文写作只是他艺术创作中的余墨,但充足的文化修养,宏阔的艺术视境,把握事物艺术特征的非凡能力,以及娴熟顺畅的语言表达水平,赋予他的散文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的散文中所体现的美学倾向,他的散文所记述的艺术经验与心得,他的散文创作与绘画创作间的关系,以及他的散文本身的艺术特色,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李泓平,选自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五、作家的自说自画与画家的自画自说(节选)绘画大师吴冠中自称为“眉眼传情派”。在他的吴冠中画韵美文中,他谈到创作散文不可抑制的灵感:“创造视觉是我的职责,生命的全部。正因眉眼传情,眼睛所见不止于美丑,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