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溶解度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2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3固体物质R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Bt1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2gC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D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对于降温后的甲乙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D甲、乙溶液质量均减小5图中M、N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M、N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质量NMBM、N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时,析出的晶体NMCt2时15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则析出晶体30gD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低温度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7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t2时,溶液是饱和溶液Ct1时,溶液是饱和溶液Dt2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8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3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将t2时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浓度不会发生变化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浓度AB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升高温度可以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在t1时将25g乙投入100g水中,可以形成125g溶液16右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溶解度B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31.6gKNO3C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50的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变成不饱和溶液17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在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相等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C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二、填空题19根据固体物质M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所表示的溶液为M在t2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A点对应的溶液从t1升温到t2(忽略水的蒸发),在此过程中M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将A点对应的100g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可析出M的质量为g,剩下的溶液中M的质量分数为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的方法(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如图是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配置200g 0.9%的医用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g(2)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欲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3)t2时,将50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于50g水,形成溶液的质量是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在t2时,将30g甲物质溶于50克水中,充分溶解,可形成g甲溶液;(3)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方法提纯2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乙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t2时,将100g10%的甲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应加水g24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2时,比较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2)要使饱和的b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3)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2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25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的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为(2)要使2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3)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2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少量甲的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26如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或“”)(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Cl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3)将饱和KNO3溶液变为不饱和KNO3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是(4)你从图中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2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解答题2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物质的溶解度为m1g时,对应的温度是;在温度为a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乙(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某同学用CO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所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9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4)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30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2)50时,将3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没有溶液质量的限制不能比较含溶质的多少;B、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C、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D、根据t2甲物质的溶解度考虑【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没说明溶液质量,不能判断含溶质是否相等,故A说法错误;B、从t2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2时它们的溶解度大小是甲乙,故B说法正确;C、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说法正确;D、t2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10g,即在t2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甲物质,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55g甲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为:55g+50g=105g,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方法,知道从混合溶液中提纯物质的方法,根据溶解度判断溶液质量的方法2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都大于30g进行解答;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进行解答;C、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30g进行解答;D、根据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降温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的溶解度都大于30g,所以在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硝酸钾和氯化钠全部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B、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C、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30g,在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0:100=3:10故C正确;D、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降温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固体物质R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Bt1时,物质R在水中和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2gC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D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C、据R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D、据 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解答】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二者溶解度大小,故 错误;B、t1时,物质R在水中的溶解度是2g,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2g,故错误;C、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时物质R在水中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正确;D、由图可知:R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比较,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了解和应用,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对于降温后的甲乙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D甲、乙溶液质量均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并结合溶解度的定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分析解答从图中可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同一温度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解答】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从t2C降温到t1C,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降低温度,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与降温前相等;从图中可看出:t2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甲乙,则所含溶剂的质量是甲乙,正确;C、从图中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甲要析出溶质,则溶液的质量减小;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从t2C降温到t1C,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不变,故溶液的质量关系是:甲乙,错误;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甲要析出溶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从t2C降温到t1C,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图中M、N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M、N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质量NMBM、N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时,析出的晶体NMCt2时15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则析出晶体30gD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M、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B、根据没有指明溶液质量的多少,所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进行解答;C、根据t2时N物质的溶解度为50g以及tlN物质的溶解度为30g进行解答;D、根据t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进行解答【解答】解:A、M、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等质量M、N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升高到t2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质量N=M,故A错误;B、没有指明溶液质量的多少,所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故B错误;C、t2时N物质的溶解度为50g以及tlN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t2时150gN的饱和溶液含有溶质为50g,降温至tl只能溶解30gN物质,所以析出晶体20g,故C错误;D、t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低温度可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须确定温度;B、某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C、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分析解答;D、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及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二者的溶解度大小,如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B、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不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能较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t2时,溶液是饱和溶液Ct1时,溶液是饱和溶液Dt2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并结合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解答】解:A、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100g水中至溶液时共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60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溶液是100g水中加入硝酸钾60g,最多溶解31.6g,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正确;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从操作流程可以看出:100g水中至溶液时共加入硝酸钾的质量是40g,所以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8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分析解答;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结合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结合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解答】解: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则此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则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描述正确;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甲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变大则继续溶解试管内的固体,但溶解固体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若恰好饱和,则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解后不饱和,则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描述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逐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D、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对溶液温度的影响,并能结合图示分析和解答问题,要据题意和选项细心解答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30时,A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B、根据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考虑;C、根据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进行分析;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考虑;【解答】解: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是在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所以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有5g溶质没有溶解,故A说法正确;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故B说法错误;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故C说法正确;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加入溶质、降低温度等方法,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饱和溶液的判断,在某一温度,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管是升温还是降温,只要是溶解度见小了,就会析出晶体10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在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分析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B、根据在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分析析出溶质的质量的大小;C、根据溶液的变化分析溶液的状态;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解:A、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b=c,由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100%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ab=c故A说法正确;B、由于在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b=c所以,分别蒸发等量水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故B说法正确;C、由题意可知,将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D、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降温时析出晶体,得到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能熟练运用溶解度曲线去解决问题,是解该题的关键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的质量大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B、等质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溶质多;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正确;B、由于二者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无法比较析出溶质的质量多少,故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所以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等,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问题,考查了学生据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某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降低时会析出晶体而使溶液中溶质减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降温时会因溶解度增大而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D、根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由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可计算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可得知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可判断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因此,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且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仍大于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判断,降温至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正确;D、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8.6%40%;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由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求得,即溶质质量分数=100%13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B、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C、不知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D、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解答】解: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正确;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二者饱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胆固醇油醇碳酸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特种炉冶炼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热风炉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健身器材制作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氨纶纤维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力节能服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船舶岸电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分离式绳头组合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钢帘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 门禁系统施工方案
- 补贴代办合同模板8篇
- 财务大数据基础(第二版)课件 项目一 财务大数据认知
- 建筑工程保修措施与管理方案
- 快餐店食品处理操作流程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三篇
- JJF 2180-2024婴儿辐射保暖台校准规范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初高中衔接)
- 教师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