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课件 川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课件 川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课件 川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课件 川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商鞅变法课件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周 约前1046 前771年 东周 春秋 战国 前770年 前476年 奴隶制社会瓦解 前475年 前221年 封建社会形成 乱 战争 变 变法 秦 楚 鲁 越 卫 韩 赵 魏 周 中山 洛邑 晋 燕 齐 宋 河 水 渭 水 汉 水 淮 水 江 水 东周都城 诸侯国国都 诸侯国疆域 秦 楚 韩 赵 魏 燕 齐 乐yu 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ku 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战国七雄与战国时期的变法 生产力 人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秦国相对落后 东方各国看不起秦国 认为它是身居西部的野蛮国家 连会盟都很少让秦国参加 魏国渡过黄河占了秦国5座城池 无力还击 1 背景 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秦国落后挨打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发布求贤令 一 商鞅其人其事 商鞅 又称卫鞅 公孙鞅 卫国人 战国时期先秦法家代表物 典故 徙木立信 商鞅变法 作法自毙 五马分尸 3 时间 公元前356年4 支持者 秦孝公 商鞅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必法古 徙木立信 改革创新精神 取信于民精神 5 改革者 商鞅 2 目的 富国强兵 增强秦国实力 1 奴隶主阶级害怕失去大量私田 奴隶生产积极性降低 2 秦国的农业是立国之本 商人贱买贵卖 不利于农业发展 且商人流动性大 不便于管理和纳税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最能反映变法性质 影响最大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免除徭役 禁止弃农经商 否则罚做奴隶 促进农业发展 6 内容 3 秦国军队战斗力不强 屡遭他国欺辱 奖励军功 不论出身 按战功授爵 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 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但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4 迁都咸阳 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县 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严明法令 公布法律 编制户口 实行连坐法 使百姓相互监督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 五家编成一伍 互相监视检举 一家犯法 十家连带治罪 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 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 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 性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政治上 旧制度废除了 奴隶制 新制度 封建制 建立了 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军事上 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 经济上 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实力增强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都江堰 郑国渠 7 意义 影响 都江堰 郑国渠遗址 战国后期 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商鞅变法十八年 秦国面貌为之大变 可是秦孝公去世后 商鞅惨遭 车裂 而死 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 评价 商鞅变法的成败 一场变革的成与败 不是看变法者的生与死 而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商君虽死 但秦国实力增强 战斗力提高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是成功的 畅所欲言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了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10 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 富民之本 8 成功的根本原因 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9 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是否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思考 假如你是商鞅变法时期的农民 你支持变法吗 为什么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 不论出身 按功劳大小可获得爵位或官职 3 评价历史上变法 改革 成败的方法是什么 3分 2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 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2分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 见图10 26 2 措施 推行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分 3 评价方法 要把变法 改革 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看变法 改革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翔流 是否推动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3分 江苏苏州 30 6分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 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分 1 信息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 战国时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2分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1分 4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1分 3 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 4 原因 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2 事件 商鞅变法 措施 废井田制 奖励耕战 奖励军功 重视农业 小结 公元前356年商鞅主持变法 1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 重农抑商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 禁止弃农经商 3 奖励军功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奴隶主贵族特权 4 迁都咸阳 推行县制 全国设31县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