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doc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满分5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在适宜的温度下, 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3、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4、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 的生长发育过程.5、地球赤道周长是 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 千米.6、地球的内部由外向内分为: 、 、 .7、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一类是 .8、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和 接触.9、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 ,中国第一个升入太空的是 .10、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11、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 、产生沉淀或气泡、 等现象加以判断.二、判断题 (每题0.5分,共7分)1、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7.0级.( )2、细菌不会制造食物,也不需要“吃”食物.( )3、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火重力磨蚀、搬运过程叫侵蚀.( )4、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5、细胞体都是非常小的,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6、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7、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8、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9、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10、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1、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12、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13、张衡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人( )1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三、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8分)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光线比较暗,应使用反光镜的( )部分.A、平面 B、凹面 C、凸面 2、(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7 B、1961 C、1969 D、19763、下面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 )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B、面粉做成馒头C、火柴燃烧 D、铁水变钢锭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是( )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B、我国张衡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D、英国科学家胡克5、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A、拦河筑坝 B、种植庄稼 C、开采矿石 D、围海造田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7、“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8、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 )年. A、1967 B、1976 C、1980四、连线题:(3分)微生物 弗莱明青霉素 胡克细胞 列文虎克五、实验情景设计:(6分)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材料: 、 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 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_,再逐渐看见_;出港的船只,则总是_先消失,然后_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0.5*6=3分)结论:地球是_(1分)2、小红在路边捡了一块小砖块,用镊子夹着在家里的炉灶上加热,然后再放到冷水里,反复做了几次,小砖块会( );在大自然里,大岩石也有类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