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彗星之旅[文档资料]_第1页
追逐彗星之旅[文档资料]_第2页
追逐彗星之旅[文档资料]_第3页
追逐彗星之旅[文档资料]_第4页
追逐彗星之旅[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逐彗星之旅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太阳系中的彗星如同候鸟,定时带来远方的消息,自古以来每当有彗星出现在天空,总会引起人们特殊的关注,认为它在试图传递某种信号。 2014 年 11 月 12 日,欧洲航天局( European Space Agency)发射的 “ 罗赛塔号 ”( Rosetta)航天器,在太阳系内飞行了 64 亿公里之后,于2014 年 8 月 6 日在太阳系中与 67P 楚留莫夫 -格拉希门克( 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 汇合,并且释放出菲莱着陆器( Philae lander),在格林尼治时间 2014 年 11 月12 日 17 点 32 分首次软登陆该彗星核。确认登陆的信号在太阳系中经历了 28 分钟传回地球,这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又一个历史性事件。菲莱着陆器在彗星核上所进行的科学实验,传回地球的实验数据都将永久地改变人类彗星研究的状况,也会极大帮助人们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以及生命的源头。 人类近距离研究彗星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日本、美国的航天器曾经试图合作观测哈雷彗星,拍摄照片,并且确定其彗星核的位置。 1986 年 3 月 13 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 “ 乔托号 ” ( Giotto)航天器飞掠哈雷彗星,距离这颗著名的彗星最近时只有 596 公里。科学家们通过 “ 乔托号 ”拍摄的照片了解了哈雷彗星的形状并且估算了它大致的形成时间和组成成分。 “ 乔托号 ” 也在掠过哈雷彗星时受到了彗星喷射物质的攻击,几近损坏。 对于哈雷彗星的近距离观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同时也让科学家们开始考虑在一颗彗星上进行软着陆的计划。太阳系中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彗星,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一颗彗星进行着陆和研究。科学家们喜欢选择那种表现活跃,在太 阳系内的不同轨道都曾经被观测到过的彗星,它的运行轨道最好接近黄道面,这样更方便研究和着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颗彗星运行到太阳系内部的时间必须与 “ 罗赛塔号 ” 到达的时间相符合。 罗赛塔任务首先选中的目标是 46P 韦坦伦彗星( 46P/Wirtanen),但是原计划在 2002 年进行的火箭发射失败,罗赛塔计划被迫推迟到 2004 年。这时,另外一颗彗星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 67P 彗星是在 1969 年由苏联科学家在基辅大学天文台所发现的,依照惯例以它的发现者命名,它的轨道周期很短,只有 6.45 年,自转周期也只有 12.4 小时,因为这一类彗星的轨道都是受到木星的引力控制,因此被统称为木星族彗星。目前人们认为这类彗星都是诞生于海王星以外的柯依伯带,在这个充满了小冰块的区域里,一些物体因为相互碰撞和引力的作用被抛离出来,成为彗星,向着太阳系内部进发。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 67P 彗星的运行轨道发现,直到1840 年,它与太阳最近的距离也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 4倍(大约为 6 亿公里) 这离太阳太远,无法使它自身携带的冰挥发而形成彗尾,因此也就无法被地球观察到。这颗彗星在 1840 年与木星的一次相遇,因为木星的引力作用而改变了它的轨 道,使它更加接近太阳系内部,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变为 4.5 亿公里,之后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接近。到了1959 年,这颗彗星与木星又一次相遇,这使它愈发接近太阳系的中心,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只有不到 2 亿公里,从此之后变化不大,绕行太阳的周期也固定为 6.45 年。而这颗彗星核心的密度要比水低很多,科学家们认为它的内部可能是一个松散或多孔的结构,而且可能含有碳和其他有机物质。 “ 罗赛塔号 ” 航天器在 2004 年 3 月 2 日由 “ 亚利安 5号 ” 运载火箭在圭亚那太空中心发射升空之后,它的任务就是在 2014 年追上 67P 彗星,并且试图在 彗核上着陆,进行科学实验,探测彗星表面的成分,寻找与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有关的信息。 在这 10 年的旅程中, “ 罗赛塔号 ” 通过总共 64 平方米的两块太阳能面板收集太阳能,它曾经 4 次调整速度和运行轨道,还曾经为了节省能量进入深度休眠,最终,它在距离太阳 4.5 亿公里处与 67P 彗星相遇,此时彗星因为自身携带的物质发生升华,开始向外喷射灰尘,此后随着越来越接近太阳,喷射出的灰尘颗粒也将越来愈大。 “ 罗赛塔号 ” 的目标就是在近距离将它所携带的菲莱着陆器投射到彗核表面,实现软着陆。 100 公斤重的菲莱着陆器大 概只有一台洗衣机大小,实际上, 67P 彗星也只有 4100 米长,如果把它平放在伦敦市,大概是从伦敦塔到大本钟的距离。但是研究这颗彗星对于理解太阳系,以及理解地球上生命出现的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彗星在目前被认为是大约在 46 亿年前构成太阳系的原始材料,正因为如此,在彗星上面可能保存了当时组成太阳系的最早期的岩石、冰、和有机物质。地球上的水,以及形成氨基酸所需要的有机物,最初可能都是来自彗星。因此,菲莱着陆器首次着陆在彗星核上,除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钻头钻到彗星核表面的 25 厘米以下,提取样品并 且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 11 月 12 日,德国达姆施塔特欧洲航天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在监控着陆器 “ 菲莱 ” 登陆 67P 彗星 格林尼治时间 2014 年 11 月 12 日 15 时 34 分,菲莱着陆器以每小时 3.2 公里的速度缓慢地接触到彗核的表面,但是因为彗核的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十万分之一,而且菲莱自身携带的用于固定的鱼叉没有按照计划打开,这导致它在接触了彗星表面之后又被反弹起来大约一公里,又经历了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在 17 时 25 分着陆器试图再次登陆,结果在降落之后又一次被轻微弹起,直到第三次,在 17 时 32 分,菲莱着陆器 才成为人类第一个成功在彗核上进行软着陆的物体,它的着陆地点与原定的着陆地点相差了大约 1 公里。 尽管成功着陆,但菲莱着陆器的第三次着陆似乎是在彗核表面一个崖壁之下,而且它的三个支撑腿只有两个在地面上,另外一个则指向天空,这不光影响到菲莱的稳固,而且挡住了菲莱用以发电的太阳能板。菲莱装备的主电池只有 60 个小时的电量,在主电池耗尽之后,它将被迫开启太阳能电池。因为菲莱的登陆姿态和位置影响,它在每个彗星天( 12.4 小时)内只能受到 1.5 个小时的太阳照射而不是计划中的 6 7个小时,这严重影响了菲莱通过阳光获取能 量。在登陆之后,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航天控制中心启动了菲莱着陆器携带的钻和锤子,希望能够改变它在彗星表面上极不舒服的姿态,让它携带的太阳能面板能够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获取能量。经过努力,菲莱使自己升高了 4 厘米,并且进行了一些旋转,但这仍然不足以使它获得足够的阳光。 最终菲莱通过自身携带的主电池电量进行工作。地球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必须和时间赛跑,迅速开启了菲莱所携带的 11 个实验设备进行工作,实际上菲莱的主电池持续的时间比预想中更长一些,它花了 7 个小时降落,然后又在彗星核的表面维持了 57 个小时。 尽管这次意料之外的着陆过程让菲莱执行原计划中的研究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可能提前结束,但在 11 月 13日,它还是发来了在彗核表面拍摄的历史性的第一张照片。即使菲莱探测器不能再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地球上的科学家们也已经感到无比的满意,人们已经收到了菲莱经由 “ 罗赛塔号 ” 发回的第一批实验数据,它发回的大量实验数据中包括 67P 彗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这可能关系到在 45 亿年前地球上第一批有机分子的来源,以及生命的起源。 格林尼治时间 2014 年 11 月 14 号 9 时 58 分,地球与菲莱探测器的联系中断,随后在当天 22 时 19 分重新连接,直到 11 月 15 日 00 时 16 分,菲莱的电能耗尽,地球失去了与它的联系。融合了人类科学、技术和想象力的菲莱着陆器彗星探索似乎已经结束了,这已经算得上是一次超凡的成功。科学家们仍然期待,在 2015 年 8 月,随着 67P 彗星运行到它轨道上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足够的阳光仍然有可能唤醒菲莱。而达姆施塔特的航天控制中心将继续控制 “ 罗赛塔号 ” 花费 17 个月的时间环绕这颗彗星,对它进行历史上最详尽的研究, 一个由目前宇宙中仅知的智慧生命制造的飞行器,在茫茫宇宙中飞行了几十亿公里,追逐着一颗彗星,在飞行 了十几年之后最终在宇宙中汇合,之后它们将共同接近一颗恒星。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通过电子信号,被传送到数十亿公里之外的一颗行星上,这个行星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