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朝阳县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2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 b. 元朝 c. 北宋时期d.清朝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4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 明朝在各省设三司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6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王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集团的矛盾,这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北洋军阀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此时已全面走向腐朽,成为众矢之的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本国封建势力7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发展历程。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8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9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改革就是要彻底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改革一般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b c d10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c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1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12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13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14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15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c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16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c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18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 b. c. d.20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知之为知之21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先王之政重在“尚贤”ab c d2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23. 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 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c.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24.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 b. c. d.25.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化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出自 英国的某个法律文件)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采纳了英国的代议制度,他们称之为“共和”。在“民主共和主义”的影响下,他们既注重权利的平等。又时刻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前者如民众投票权方面,选民的财产资格得到放宽,小州在参议院中获得了平等的代表权。后者则主要表现在分权和制衡方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联邦政府内实现了三权分立。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两国分别建立了哪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2) 分别比较英、美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不同。(从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实际权力和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方面比较)(8分)(3) 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有何积极意义?(4分)(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帝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材料三:(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南海县志卷21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与材料三、四的有什么不同?(2分)(3)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4分)28(16分)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 指出图中的、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2分)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材料二 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国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材料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由于不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