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5届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题目请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诗阅读欣赏(9分,每小题3分)阅读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回答第1题。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1、对曾卓的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以表达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主旨。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阅读舒婷在1979年8月写的双桅船一诗,回答第2题。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2、对舒婷的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b“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和“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年代的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c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阅读诗人臧克家在1956年写的海一诗,回答第3题。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3、对臧克家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选自明史循吏传)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良欲籍农故为兵者 籍:登记造册b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 狱:案件c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d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完:保全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履“改崇宽大”的一组是( )(3分)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履曰:“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abc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履自幼熟读史书,曾被聘为浙东郡学正,后转任南康丞。为了改变南康当地的丑恶习俗,他着力打击奸人恶事,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b知县周以中巡视时受人冒犯,一怒之下拘捕多人,吴履晓以利害,平息他的怒气,释放了乡邻;又用缚责巫人、丢弃神像的方式断绝了淫祠。c吴履任安化知县时,安抚大姓易氏,避免了一场反叛,保住了地方的安定;他又鼓励农事,募兵时只登记招收愿为兵者,消除了百姓的恐慌。d吴履任潍州知州后,常以百姓为念。鉴于牛羊容易生病死亡,他改变了以牛羊代秋税的做法。这种变化使得潍地民众的财产未受任何损失。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把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先断句然后再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2)下面是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的句子,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8、这首诗从哪些词句中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分条回答请加序号)(6分)9、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条回答请加序号)(5分)(三)名篇名句与文学常识填空(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与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6分)(1)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又前而为歌曰:“ , !” (荆轲刺秦王)(3)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5)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 。(6)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 ”的称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闲读梧桐余秋雨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11、品读全文,概括以下问题(6分)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 。(不超过10个字)(3分)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3分)1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6分)相同:不同: 13、认真品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完成以下问题(7分)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什么 。(2分)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什么。(3分)1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着重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第卷 表达题 (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岳麓山( l ) 寥廓( ku ) 上阕( qu ) 遒劲(jng )b、沁园春( qn ) 长篙( go ) 漫溯( s ) 青荇( xng )c、佚之狐( y ) 碾米( nin ) 谒见( y ) 目眩( xun )d、飨士卒( xing )鲰生( zhu ) 颓圮( p ) 彘肩( zh )16、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矫健 凌侮 牌匾 金壁辉煌b、荆棘 瓦菲 峥嵘 图穷匕见 c、忸怩 谄媚 箫瑟 夜谰人静d、苍桑 卮酒 濡缕 轻歌慢舞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在这次中学生绘画大赛中,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晨阳的一幅名为天籁的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构思和清新隽永的意蕴获得一等奖。 c他在“新世纪”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衣,可惜带的钱不够,最后只好忍痛割爱了。 d水浒传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阁楼里的梦,中国读者对此简直不可理喻。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b中华民族是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证明,我们应当秉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珍惜。c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d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英国伦敦隆重举行,各大报纸都关于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作了详细报道。 19、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4分)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解放,思想自由。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不尽相同。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的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国故,以发展新文化。答:20、另选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符合该事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感情。字数可以适当增减(4分) 小草没有花朵的艳丽, 没有身躯的伟岸,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 什么是顽强。六、写作 (60分)21、从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亲人中,任选一个人(只写一个人),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字的记叙文。要求: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可以虚构,不得抄袭。高2015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0、 (6分,每空1分)(1)百舸争流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 学而不思则罔(5) 左传 (6) “雨巷诗人”11、(6分) 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3分)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3分)12、(6分)相同:(1)不求巨擘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2)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3分) 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3分)13、(7分)(1)“暴风”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2分)(2)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2分)(3)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的生活。(3分)14、(6分,选对一项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ce(a项错在“只是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可见“梧桐的寂寞”更应该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亲的细腻”是虚晃一枪,更谈不上“着重”,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15、d(鲰zu )16、b (a项 “金壁辉煌” 中的“壁”应写作“碧”;c项“箫瑟” 中的“箫” 应写作“萧”,“ 夜谰人静” 中的“谰”应写作“阑”;d项“苍桑” 中的“苍” 应写作“沧”,“ 轻歌慢舞” 中的“慢” 应写作“曼”。)17、a(a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b指讲话或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不能用于绘画或构思方面。c意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而又心爱的东西。d意为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人不讲常理,蛮横或固执)18、a(b 项句子不合逻辑,“文化遗产”应为“中华民族”的证明;成分残缺,应为“秉持的态度”。 c 项句子搭配不当,“加快”与“规模”不搭配。d 项介词使用不当,“关于”应改为“对”) 19、(4分)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1分),主张有选择地接受(1分)西方科学文化(1分),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1分)。20、(4分)仿写的句式前二句为并列关系,最后一句对第三句中的“动态或状态”作补充说明。(2分)内在联系恰当,并抓住所选事物的特征。(1分)语言优美。(1分)例(1)水滴 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色彩考题河北真题及答案
- 西半球的国家试卷及答案
- 凹版印刷员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永州市新田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工程制图识图试卷及答案
- 茶叶初制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月潭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群众文化指导员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开关设备检修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程材料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含参考答案)
- 越战老兵进校园演讲稿
- 2021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上册全册全单元知识点总结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苏州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纲要课程笔记
- 危重症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学术英语(综合)》课后答案
- 计划生育证明表格
- 磁粉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