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学校李家堡初级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单元第七单元课题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课型复习课授课班级14主备人 执教人学习目标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 生物的进化学习重点1.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 昆虫、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3. 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生物的变异。4.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学习难点1.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生物的变异。2.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法指导教师引领学生归纳知识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学流程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有性生殖: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2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嫁接、扦插、组织培养3常见的繁殖行为:交尾、产卵。4发育过程(1)完全变态:(2)不完全变态:5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变态发育6青蛙的繁殖行为:雄蛙鸣叫、雌雄抱对、产卵。7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离不开水8鸟卵的结构9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10生物的性状(1)性状的概念(2)相对性状11基因控制性状12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13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14.相对性状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决定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一对基因组成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表现为显性性状。只有两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表现为隐性性状15人类染色体组 常22 性116人的性别决定 xy17生男生女的几率 各5018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19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20变异的原因遗传和环境21变异的应用育种22科学的推测,23生命的起源(1)原始的地球条件(2)原始海洋(3)米勒的实验24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25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26生物进化的历程27生物进化的趋势28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29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当堂训练配套练习课堂小结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 生物的进化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开发银行2026年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省轻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秋季招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海口市美兰区白龙街道办事处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奉节县事业单位面向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三支一扶”人员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望江县支行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华能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编外聘用人员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河南郑州惠济区卫生健康系统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及特岗全科医生、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引进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华能(苏州工业园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江苏)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经济与社会 思维导图式复习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全册配套课件
- DL∕T 2033-2019 火电厂用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试验方法
- 高中数学-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教学设计
- 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
- 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库及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完整)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责任书
- 石群邱关源电路课件(第8至16单元)白底
- 个人增资入股合同
- GB/T 6579-2007实验室玻璃仪器热冲击和热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