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台高级中学201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赵军风命题)24“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答案】a【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材料反映的是政治制度,故可排除c项;分封制与郡县制实际上是地方行政制度,材料表现的是对统治集团内部进行利益调整的制度,即宗法制。故应选a项。25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答案】d【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秦朝时期,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才刚刚确立,有力地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而地主土地私有制是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秦朝是一个私有制的国家,秦始皇是最大的土地私有者和代理人,不可能废除土地私有制。故应选d项。26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 商业的繁荣 b. 市民阶层的扩大c. 城市布局的转变 d. 文学自身的没落【答案】d【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宋朝时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市与坊不再分开,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上述因素使文化也发生变化,更适合市民要求的新的文化形式词出现。故应选d项。27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c. 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d. 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答案】d【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其思想仍属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他所反对的是不合时宜的部分,强调君主首先要为民着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民贵君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有本质的不同。故应选d项。28龚书铎先生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他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b. 他否定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c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过低d他认为文化革命不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答案】a【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仍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后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运动。故应选a项。2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a.权力制约 b. 公民意识 c. 平民政治d. 法律至上【答案】b【解析】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繁荣时期,为调动广大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培养了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参政意识。材料正是体现了这一内容,故应选b项。 3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答案】d【解析】考查世界大国的历史发展。德国早在统一之后就已步入欧洲强国之列;一战使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当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美国经济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经济总量仍很强大。故应选d项。31.读下表。表中年代1到年代2数据变化所反映的是历史现象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答案】d【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进口国的进口数量可以看出,年代一时英国和德国数量都较大;而到了年代二时英国虽有所下降,但数量依然较大,而这时德国则变为零;再结合这两个时期中国外贸赤字和工厂数量的变化,可判断应是一战时期的情况。故应选d项。32.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阶段发展的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c信息技术的发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答案】d【解析】考查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罗斯福新政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应是时期发展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是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了布林顿森林体系,确立了自己的经济霸主地位,故应选d项。33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政府、工商界、社会组织以及知名人士纷纷向我国外经贸部发来贺信、贺电,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热烈祝贺。其主要原因是a. 中国将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b. 中国完全实行市场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c中国有望近期成为发达国家,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考查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间的关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选项的表述可判断答案应为a项。34.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苏俄社会矛盾、经济困难不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应选d项。 35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考查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观的变化。历史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历史观,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结合选项的表述,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40.(25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蒲晓斌命题)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1)亚欧非大陆其他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2)新兴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摘编自埃德蒙柏克等著世界史:大时代材料三 1853至1854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修约”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英国外交大臣说:“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美使柏驾说:“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这些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摘编自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材料四 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农业和原料商品的生产作为殖民地的唯一领域。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西方国家太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要求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在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微(1)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7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西方围绕“公使进京”问题发生的冲突,谈谈你的认识。(6分) (4)简要说明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分布和构成。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概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政治和经济诉求。(6分)【答案】(1)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2分) 举例: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2分)(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3分)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4分)(3)西方: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扩大侵略权益,影响控制清政府。(2分) 中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不惜放弃国家权益,维持传统外交体制。2分) 影响: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清政府被迫放弃传统外交体制。(2分)(4)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主要是分布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2分)在政治上,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分)在经济上,反对发达国家在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掠夺。(2分)打破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赢得经济上的独立。(2分)41阅读下列材料:12分(蒲晓斌命题)如何评价 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中国的美国史学界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材料一:“1787 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的根本大法。 ” 它在无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没有废止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等方面,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倒退。余志森材料二:三权分立本来是保守派为了限制人民权力而设置的体制,但相互制衡也 “ 可以防止出现独裁或暴政,可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 ” ,美国宪法虽然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从而 “ 保障了人民自由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 ;此外,确立共和制,实行民选政府制度,由文官政府控制军权,规定宪法修改程序等民主要素也都显示了这部宪法的进步性。刘祚昌材料三:1787 年美国宪法确定的 “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 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在美国实行法制,比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要进步得多,根据 1787 年宪法而建立的联邦制,加强了集中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宪法保留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未给印第安人公民权,妇女没有选举权,这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退步。宪法在本质上是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服务的,是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的武器。宋子海材料四:美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了 “ 人民主权 ” 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也反映了对民意的重视。宪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他指出,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同独立宣言相比是一个倒退, “ 当时占美国人口 35 的印第安人、契约奴仆和黑奴,还有占人口 50 的妇女事实上都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 。宪法还保留了种植园奴隶制,这都反映出宪法 “ 反人和反民主的一面 ”。 陆镜生请回答:(1)分别归纳以上材料中中国学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观点。其视角分别是什么?(6分)(2)以上四个学者的共识是什么?(2分)(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产生不同观点的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1)观点:材料一:反动说;材料二:进步说;材料三、四:“ 进步性 ” 与 “ 反动性 ” 兼而有之。视角:材料一:阶级关系;材料二:客观作用;材料三、四:一分为二。(2)宪法反人民,忽视人权;宪法较之独立宣言,是一个倒退。(3)学者立场;评价视角;时代差异;学者个人经历等。【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从不同的立场、历史观分析解答。第(2)问要结合美国宪法的内容、实践分析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从阶级立场、历史观、时代、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解答。历史选做题(15分)(方郡命题)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在答题纸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内打“”。45、15分a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答案】45、a答案要点(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召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康有为的阶级立场、个人经历分析解答。第(2)问要结合材料,联系二人的不同经历、认识及时代背景来回答。46、15分b【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根据三个描述回答问题。 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7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请说明理由。(8分)【答案】46、b(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废奴势在必行。(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如果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如果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如果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这一时期西方其他国家发展状况及俄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总分析解答。第(2)问要结合改革的内容、农民的现状以及对俄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解决。回答此问题,关键看站在什么角度。47、15分c: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材料二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德国思想家)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牛顿(英国物理学家)达尔文(英国科学家)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霍金(英国科学家)康德(德国哲学家)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尼采(德国哲学家)材料三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图像略)请回答: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2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6分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4分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作为青年学生,应该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1分【答案】47、c:答: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2.列宁为无产阶级和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毛泽东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和建设道路。邓小平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4.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5.实事求是(求真);创新;科学。【解析】第(1)问结合马克思的活动和其主要理论创造来回答。第(2)问要结合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活动和理论创造来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这些人物的主要贡献来回答。第(4)问结合人物的活动及人物的主要贡献来组织材料。第(5)问,此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从这些人物的活动、贡献、精神以及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解决。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a 25d 26d 27d 28a 29b 30d 31d 32d 33a 34d 35c二、非选择题40 1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2分) 举例: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2分)2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3分)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4分)3西方: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扩大侵略权益,影响控制清政府。(2分) 中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不惜放弃国家权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任经理发言稿
- 家长会 德育发言稿
- 时间的脚印白板课件
- 宇通客车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 秋天的思念课件大纲
- 2025版房地产精装修施工合同包含建筑节能认证服务
- 二零二五年新能源企业劳动保密及保密义务协议
- 2025版车辆买卖合同担保及车辆改装服务范本
- 2025版花卉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版某局信息化项目劳务分包结算规范合同
- 意大利米兰整骨技术的案例分享-之评估篇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 LOI意向书中英文模板
- 部编小学语文6年级上册第8单元作业设计5
- 传染病学课件:新发和再现传染病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 注塑机定期保养记录表2016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指南解读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 课件 Unit 4 Social media matters Section A
-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 手动液压叉车安全技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