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人教必修3第4课蜀道难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噫吁嚱(x)秦塞(si)石栈(zhn)抚膺(yng)b鱼凫(f)崔嵬(wi)巉岩(chn)吮血(shn)c咨嗟(z)猿猱(ru)岩峦(lun)瀑流(p)d万壑(h)喧豗(hu)飞湍(tun)萦回(yng)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地崩山崔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千沟万壑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壁立千仞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一夫挡关d磨牙吮血 抚鹰长叹 鹤汀凫渚 协从不问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渺茫遥远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倘若。5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 )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6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7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8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9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入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奈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奈课内精读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0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11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1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岩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13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14“西游”“西望”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矛盾?课外提升(一)阅读李白的登太白峰,回答问题。登太白峰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15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16“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二)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7诗篇前四句写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表现出反常的举动,“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19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入手,分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高考链接(2014浙江卷)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瘦。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21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2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c【解析】猿猱(no)2d【解析】a地崩山摧 b冲波逆折 c一夫当关 d抚膺长叹、胁从不问3d【解析】抚摸着胸口。4a【解析】a也:句中停顿。5ad【解析】a何:多么 d愁:发愁,对发愁 b尔:自那时以来你。c当:在把守6d【解析】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7d【解析】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8a【解析】a“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9a【解析】李白25岁出川,天宝初年,再入蜀。第一、二空排除bd两项。与“乐章”呼应的是“气势磅礴”。排除cd。10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地亘古闭塞的状况。第二层描述秦蜀间崇山峻岭的地貌,是闭塞的原因。第三层叙述蜀道由来,以神话表现劳动人民开凿蜀道时的悲壮惨烈、可歌可泣。11“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难;“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诗人着重描写青泥岭曲折盘桓、随山萦回的险道和峻危的山势,尤其是人们手扪星辰、紧张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惧惶悚,表现了蜀道之难。12不重复。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三段写社会环境险恶铺垫过渡。13“但见”“又闻”句渲染了凄清恐怖、幽静孤寂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险气氛。14不矛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模拟蜀人口气,以诫友人慎入蜀,意味尤为深长。15前者为山峰名字,后者是星宿名称。作者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16太白山高峻,但诗人攀登到夕阳在山也要登上峰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17“停”“投”侧重写诗人无心宴饮的苦闷。“拔”“顾”是前两个动作的升级,既写不甘安于现状的激愤,又写走投无路的惆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诗人(抒情主人公“我”)的举动往往与自己的特定心情有关。从标题“行路难”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等诗句中,不难理解这是诗人走投无路时的茫然、激愤的表现。18采用了象征手法,“黄河”“太行”象征作者追求的宏大理想。用“冰塞川”“雪满山”写道路艰难,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从上下文来看,这两句写诗人的理想受阻。结合“路”“行路”通常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可考虑象征手法的运用。19反复,“行路难”的两次出现,强调了诗人的无助苦闷。反问,这是无助之时的悲情呐喊,把诗人坎坷失意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同时涉及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评价。这个诗句使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解答。需注意“多歧路”三字的所指。20 c【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21be【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22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