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 结合实例,说明地壳的物质循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画出简单的岩石循环示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难点: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教学过程:导入: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章节-第四章68页地表形态的塑造老师现在对遵义还不是很熟,想周末去爬山,同学们可以给我介绍遵义有哪些出名山吗?生:金鼎山、凤凰山,(学生气氛活跃,从而达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师:除了有这些名山,我们的周围也是山,但是我们基本生活在相对较平缓的地区,山和平缓的地区就存在起伏,我们就把这种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表形态又称地形或地貌。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起伏形态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山,有低地?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形成了这样的地貌?阅读大标题下的文字得出基本答案。生:内力和外力。我们就把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合称为地质作用。师:(用气球或者抹布演示内力和外力)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内力和外力是如何作用于地表,形成了多种多样地表形态。进入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 内力作用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及案例一,勾画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基本的表现形式。(2 min)(讲解法)阅读案例判断是那种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内力作用进行速度有差别,基拉韦厄火山迅速形成新陆地,而喜马拉雅山脉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漫长的地质年代(单位百万年)后,现在却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改变了地表形态师:在这三种形式中,变质作用主要是在高温高压的地下深处进行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岩石转变过程,对地表形态直接影响较小;岩浆活动只有火山爆发喷出地表才会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1明确是什么在动2运动的方向3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和性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演示法)水平 相向受挤压力 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岩层平行地表运动)地壳运动 相离受张力 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青藏高原(能够找到海洋动物的化石)的隆起 垂直 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垂直于地表) 台湾海峡有陆地生物的遗骸完成活动1,如何根据实际案例判断地壳运动(小组讨论法)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运动结果也是相互渗透的,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结果: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和洋底,也形成山地和盆地,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板书大圆,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二 外力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教学)转接,师:现在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但据科学家估算,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内力至少抬升了1万多米以上,那为什么现在只有8844.43米了?那是什么作用使得它变低了了?内力和外力是相统一的,有内力作用就有外力作用,那什么是外力作用?我们把地球表面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统称为外力作用。比较内力作用而言,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小组活动】同学们自主阅读外力作用这部分内容勾画,6人为一个小组,组内需要完成的任务(8min)进行组内分工,每人完成一部分。记录员统计并总结答案,让组内每一个人成员都理解掌握所有问题,老师任意抽人起来回答问题,记录员补充。1、什么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并举例分析。2、外力作用的结果。3、完成活动(2个问题)请同学们起来回答,老师结合学生的答案展示相关的形成地貌和形成过程 风化作用:用视频实验展示讲解(1.40) 侵蚀作用:强调运动状态,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图片展示(海水侵蚀、冰川侵蚀) 搬运作用:水、风把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比如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携带了泥沙(沙尘暴)冰川、风力、流水。 堆积作用:形成堆积地貌(海水堆积、新月形沙丘)补充风从缓坡从来风化和侵蚀对地表进行破坏,搬运把破坏的物资在低处堆积,削高填低,使地表的起伏趋于平衡。内力和外力是同时存在的,结果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完成活动题:判断是那种外力表格总结对比:内力外力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风化作用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变质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结果高低不平削高填低回归珠穆朗玛这部分内容的导入。珠穆朗玛峰由内力作用抬升,由海洋变成陆地,再加上冰川作用,对高度有一定的影响。板书外力作用的环节三 岩石圈的物资循环(问答式引导法)其实我们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的过程,这部分我打算让你们自己根据导学案来学习,解决导学案上的几个问题。1 明确有三大基础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 侵入 花岗岩(图片)喷出 玄武岩 ()有气孔 沉积岩:外力作用沉积 (西南地区的石灰岩,河岸附近的砂岩,砾岩都是沉积岩) 特点:有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例如云南大理的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转化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