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望都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望都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望都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望都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望都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望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3汉初,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这反映了,当时的治国理念是a内儒外法b外儒内法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4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a主张限制君主权力b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7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是()a“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c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d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8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9“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京剧的特点()a百戏之祖b达到高峰c推陈出新d日臻成熟10.危楼上的盛宴一书中记载:1884年,张荫桓被清政府任命为太常寺少卿,一群官员攻击他“出身卑微,幼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这说明当时( )a门第的高低仍是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 b部分士大夫对“洋业”不屑一顾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d清朝的选官用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11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与此观念相似的是a中体西用 b民主宪政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12.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颠覆孔孟学说13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14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转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15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16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采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a b c d17.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d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18.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19.百度百科认为:“国民教育体系主要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时a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b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c已实施了“211”工程计划 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改革20.“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21.新民周刊记载,中国的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的迈克杰克逊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没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产品,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和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连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多元世界的共同追求 b.说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c.“良知复兴”运动席卷全球 d.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22.“到1956年初党内对知识分子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宗派主义,学术研究存在舆论一律的严重制约,学习苏联经验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2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a社会习俗b道德规范c法律秩序d精神基础24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25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a忠于城邦的男子b掌握权力的贵族c新兴的工商业者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26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27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2814、15世纪的意大利人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新”在于a人文精神的复兴b近代科学的形成c新教的广泛传播d代议制度的确立29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3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31“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一切危害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a人文主义b因行称义c信仰得救d理性主义32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33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了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34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肯定人性b信仰上帝c提倡理性d宣传科学35“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36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当是()a蒸汽轮船 b电报 c望远镜 d飞机37.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a.发电机 电影 b.电动机 电话 c.电灯 电报d.电车 无线电38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39. “它站起来反对 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母亲 d.老人与海40.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它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1题15分,42题10分,43题15分共40分) 41(15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材料二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材料三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五四:未完成的启蒙(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7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4分)4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来区分“体”和“用”,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二 五四期间许多年轻思想积极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取决于彻底拒绝传统“关闭孔家店”,并且全面拥护“民主先生”和“科学先生”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三 1949年以后又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看法开始流行,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旦纳入苏联轨道就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材料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力图把现代化转变为非文化性的功用,一种意识形态中立的技术,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主义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与之相比,材料二中“年轻思想积极分子”所倡导的“新启蒙道路”有何进步之处?(3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有何不同?据材料指出两者存在的相同局限。(4分)(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既定模式”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与世界联系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玄宗即位以前,盐业政策相当宽松。唐中期因安史之乱导致财政危机,国家决定开展官营盐业,全面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公元758年,第五琦(人名)创立榷(专卖)盐制。然而,国家对食盐生产、运输和销售全面垄断,不得不增设相关的机构、官吏管理各个环节,导致机构庞大,经营和管理费用增加,又容易滋生腐败,损失食盐的垄断利润。针对这种情况,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期间,改进了第五琦的榷盐法。“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盐官负责收购食盐,并转卖给盐商,由他们自由贩卖。此外,在缺盐或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立仓储,运储食盐,在商人不至且盐价较贵之处,用平价出售,用以调节和稳定盐价。“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镶、百官禄俸皆仰给焉。”以后历代封建政府所推行的盐业政策虽然形式多样,却大多数都是刘晏盐法改革的翻版。摘编自赵志浩评唐代刘晏对盐法的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