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井井筒作业规程.doc_第1页
风井井筒作业规程.doc_第2页
风井井筒作业规程.doc_第3页
风井井筒作业规程.doc_第4页
风井井筒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宁县七一接替井煤矿风井井筒掘砌施工作业规程江苏华美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处乡宁项目部二七年五月十一日乡宁县七一接替井煤矿风井施工作业规程项目部编制审批人员名单编 制:技术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项目经理:目 录第一部分 概况第二部分 地质说明书第三部分 支护说明书第四部分 爆破与耙装第五部分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六部分 主要生产系统第七部分 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第八部分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第一部分 概 况一、工程概述乡宁县七一接替井煤矿风井井筒位于山西省乡宁县管头镇境内,南距襄汾至乡宁公路5Km,距临汾市70Km,交通较为便利,建设规模年产30万吨。该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设主、副、风三个井筒。风井设计深度为555m,不需要冻结施工。 井筒主要技术特征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风 井1井口标高M+14412井底水平标高M+8863井筒深度M5554表土厚度M155井筒净直径M46井壁厚度临时表土段锁口M0.6基岩段M0.47砌壁材料临时锁口下表土段钢筋混凝土C40基岩段素混凝土C35816M钢筋混凝土段掘进断面M221.239井筒净断面M212.5610基岩段掘进断面M218.111井壁厚度0.6m每米用砼量M38.6712井壁厚度0.4m每米用砼量M35.5313井壁厚度0.6m每循环用砼量M331.214井壁厚度0.4m每循环用砼量M319.9二、编写依据1、依据乡宁县七一接替井煤矿风井井壁纵剖面图。首图号:S06186-119.1-00。全套图纸包括井筒断面及配筋图、地质剖面图等。2、依据乡宁县七一接替井煤矿风井井筒组织设计说明书3、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0-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924、依据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第二部分 地质说明书一、地质情况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钻孔资料分析,表土段为15m,基岩段岩性为:砂岩、细砂岩、泥岩、粉砂岩。二、水文情况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地质钻孔资料分析,主要含水层在井筒垂深134.5140.6m处,含水量在10m3以上;其余含水层为弱含水层,含水量在10m3以下,均在细砂岩层。第三部分 支护说明书一、施工顺序本井筒使用7655手持式凿岩机打眼,选用水胶炸药光面爆破,NZQ-0.11型抓岩机装岩。先施工临时锁口,然后施工井径段,再施工井身段,最后是井底段。二、井筒支护1、支护类型(1)、临时锁口临时锁口已施工完毕。(2)、井径段井径段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小块金属模板加一组接茬模板,小块金属模板规格为:长宽=1m1m,接茬模板规格为:长高=1m0.4m,模板下方连接一组0.3m高的刃脚,既确定施工段高为3.7m,砌壁有效段高为3.4m。内外层钢筋圈筋采用20250mm,竖筋采用18250mm;内层钢筋保护层为70mm,外层钢筋保护层距井筒荒径100mm;双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430mm。钢筋搭接长度均为30d,竖筋和圈筋采用构造筋连接,构造筋采用6 mm的盘圆钢筋加工,间距500mm。井筒净直径4m,井壁厚度600mm,砼标号C40。(3)、井身段井身段为素混凝土结构,使用整体悬吊液压式金属活动模板,施工段高为3.6m,井筒净直径4m,井壁厚度400mm,砼标号C35。2、支护材料原材料要尽量保持稳定的货源和稳定的质量。竖筋使用18mm的螺纹钢筋,圈筋使用20mm的螺纹钢筋,构造筋使用6mm的盘圆。水泥使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黄砂使用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其含泥量不应超过3;石子选用粒径2040mm的坚硬石灰岩碎石,其含泥量不应超过1;外加剂使用MKL-II型。砼入模后要对称浇注,随浇随振捣,分层厚度300mm左右,振捣要适度,以见砼表面出现浮浆即可。黄砂、石子、水泥、水采用自动计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外加剂要使用较精确的容器量取。井径段施工砼标号为C40,井身段施工砼标号为C35。C40配合比为:水泥:黄砂:石子:水:MKL-高效减水剂1:1.46:2.60:0.39:0.015C35配合比为:水泥:黄砂:石子:水:MKL-高效减水剂1:1.46:2.60:0.39:0.015第四部分 爆破与排矸一、钻眼方式1、使用7655手持式凿岩机打眼,钻孔直径42mm,工作面配备8台凿岩机。2、炮孔在工作面呈同心圆布置,掏槽方式为圆筒形直眼掏槽。二、爆破器材选用水胶炸药,规格为35L500,600g/卷,选用15段130ms电雷管,地面380V电源放炮。井筒内悬吊专用放炮电缆,放炮电缆采用一根MY325+16型橡套电缆,使用一台JZ-10/600型稳车悬吊。打眼:按设计要求,点出炮孔位置,采取定人、定位、定眼、定机分区作业。装药:用扫眼器将炮孔内残渣吹净,并检查孔深是否符合设计,按爆破设计要求装填药卷,使用砂子、岩粉等封孔。装药结构及起爆顺序:采用反向连续装药结构,掏槽眼向外逐圈起爆。连线起爆:按要求连线,将井内设备提升至2530m的安全高度,人员升到地面,开启井盖门放炮。三、炮眼布置图(附后)四、爆破图表(附后)五、排矸 井筒采用一台NZQ0.11型抓岩机装岩,抓斗容积为0.11m3,抓岩机悬吊在风动绞车上,风动绞车使用5分钢丝绳固定在上吊盘上。抓岩机抓岩顺序为:抓出水窝抓出罐窝抓取边缘矸石抓取井筒中间矸石。井筒采用一套单钩提升,JK-2.5/20型凿井提升机, 7吨钩头,使用1m3和2m3吊桶提升。选用187FC-36-1670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提升。吊桶稳绳选用619-26-1770型钢丝绳,用2台单10t稳车牵引。座钩式自动翻矸,地面自卸式汽车排矸。第五部分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循环作业方式1、作业制度井筒在基岩段施工时,打眼、排矸、打模实行“三八滚班作业制”作业方式。采用固定工序,组织专业班组,要求工人技术性强、业务熟练,设备实行包机管理,以达到优质、高效、快速施工。地面和辅助工实行“三八制”作业方式。施工人员的配备按上述劳动制度和工序循环方式,本着精干的原则,进行优化劳动组合,定员定岗。2、循环作业图表(附后)二、劳动组织形式实行“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经营核算、材料供应、安全监督等职能组室和掘进队、运输机电队,整个项目实行经理负责,项目班子集体承包、风险低压、单独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全员管理。第六部分 主要生产系统一、通防系统1、通风系统井内通风设一趟400mm玻璃钢风筒,风筒固定在井壁上。通风机选用1台215KW对旋式风机,对迎头作压入式通风,另一台风机备用,并保证风机一旦发生故障,另一台风机能够自动切换到供风状态,以确保对掘进工作面实行不间断供风。风筒出口风距井底迎头工作面不得大于8m。2、防尘系统井下采用压入式通风,及时排除炮烟,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出矸时洒水冲刷岩堆,降低粉尘浓度,井下人员佩带防尘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瓦斯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此项工作。瓦斯员应加强瓦斯检查工作,严禁空班漏查,并且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上一班瓦斯检查员必须向下一班瓦斯检查员交清、说明上一班的瓦斯、有害气体等其他情况。班后将当班检查的情况如实填写,班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二、供电系统在工业广场井口附近建一10KV变电所,引矿方提供的10KV电源,安装一台3150KVA 10/6KV变压器,安装适当数量的高压板供绞车、压风机等设备使用。安装一台630KVA 6/0.4KV和一台560KV 6/0.4KV变压器,一用一备,和适当数量的低压板供地面低压用电。安装三台315KVA 6/0.69KV变压器分别供主、副、风井排水使用,安装一套电容补偿装置,以补偿无功功率,要求矿方提供一台800KW发电机,以备停电时各井通风、排水、紧急提升人员使用。具体见供电系统图(附后)。三、压风系统井筒内布置一趟1084mm无缝钢管作压风管,与主副井共用一压风机房,与主井共用一趟1596mm的供风管路,延接至风井口。压风机房设置4台40m3/min压风机。四、排水系统当涌水量小于10m3/h时,采用吊桶排水。垂深在140m以上时,若吊桶不能及时把水排出,采用70m扬程风泵输送至上吊盘水箱,利用148m扬程泵和59钢管排至地面;垂深140280m之间时,设置截水槽,在井壁安装一个水箱(在井筒垂深280m处),水箱固定在锚杆上,用324泵和59钢管排至地面;垂深在280m420以下时,利用70m扬程风泵将水输送至上吊盘水箱,再利用148泵将水送至固定在井壁上的水箱内,再利用324泵输送至地面;垂深在420m以下时,再在井壁上安装一个水箱(在井筒垂深400m处),水箱固定在锚杆上,利用70m扬程风泵将水输送至上吊盘水箱,利用吊盘上的148泵将水输送至固定在井壁上的第二个水箱里,再利用148泵将固定在井壁上的第二个水箱水送至第一个水箱内,再利用324泵将水排至地面。五、运输系统井筒吊桶的卸矸方式采用座钩式自动翻矸装置。矸石经溜槽落地,采用ZL50D型装载机装车,由20t自卸式汽车运矸至指定场地。第七部分 避灾线路 1、水灾、瓦斯事故处理当发生水灾和瓦斯浓度过高时,利用吊桶提升人员升井。2、停电事故处理当停电时,使用矿方750KW发电机发电,利用2.5m绞车提升人员升井。其他灾害应急处理,已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第八部分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准备1、施工前,由技术人员负责对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传达贯彻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并进行考试、签字,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不合格人员必须补考且成绩合格后再下井作业。因不能及时考试的,必须进行补充贯彻和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2、开工前必须经相关职能科室检查同意后,并且持有获批准的开工报告方可施工。二、一通三防1、通风机必须由制定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行。2、定期检修通风机,严格执行检修停风、停电审批制度,必须保证通风机连续运转,彻底杜绝无计划停风停电现象。3、打眼时必须坚持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4、打眼时,工作面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5、井口20m范围内严禁货源,严禁电器失爆。6、安排专职瓦斯监查员监测瓦斯。工作面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应切断电源,停止工作,撤离人员,进行处理。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严禁爆破,必须停止工作。三、井帮管理炮后进入掘进工作面,安排专人检查井帮,做到先检查后工作,找掉找净井壁危岩,找不掉的大块危岩要及时打上锚杆挂网以防止片帮伤人。四、爆破管理1、放炮工作必须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打眼放炮工作必须严格按爆破图表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2、炸药、雷管领用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剩余炸药要及时退库,并且办理退库手续,实发与实用相符。严禁私藏、乱扔炸药、雷管。3、下放炸药时,井筒内所有电源应切断,提升时,使用电话联系,并且跟绞车司机交代清楚,以防止事故发生。4、装药时,除放炮员和班组长外,其他人员不准在工作面干其他工作,连线放炮工作必须由放炮员单独操作。5、打眼与装药工作不可同时进行。6、放炮员领回的炸药、雷管,应在专用房间分箱存放,做炮头应在专用房内单独操作,专用房距井筒不得小于50m,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7、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8、处理瞎炮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执行,严禁手拉镐刨。9、放炮前应将吊盘提升至安全高度,人员升至地面,开启井盖门,方可放炮。10、放炮后通风15min,必须仔细检查井筒,清除放炮崩在模板上、吊盘上、大抓等设备上的矸石。11、放炮后,乘吊桶检查井底工作面时,吊桶不得蹲撞工作面。12、井口设一个专门放炮的小屋,并且门要上锁,钥匙只有放炮员一人掌握。五、机电管理1、认真管理好各种机电设备,检修制度化,维护正常化。2、严禁电器失爆、失保,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检修或搬运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电笔验电,开关打到停止位置并加闭锁,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的停电牌。3、井下漏电保护、照明综合保护装置必须专人负责检修,确保其可靠。4、各类司机和机电工持证上岗。5、严禁机电人员违章作业,严禁非电工人员打开各种电气开关。6、保证机电设备、备件的可靠供应,减少事故时间。7、提升系统中的制动装置,提升钢丝绳,天轮、松绳保护装置,吊桶悬挂装置,钩头、滑架、吊桶等应每天检查一次并有记录,检查人员要相对稳定。8、绞车运行要坚持导向,无导向运行距离最多不能超过40m,其速度不能超过2m/s,严禁空钩头运行。9、井壁进行管路固定时,固定的管路必须牢固可靠。10、井口周围设备要摆放整齐,电缆要吊挂整齐,并保持清洁卫生,井口、地面要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积水。11、稳车及其操作控制系统应每周检查维护保养一次,并有记录,以保证设备完好,安全可靠。12、开稳车时,所开动的稳车所在的稳车群要各有一专人巡视。13、从变电所馈电线到井口应用电缆桥架,并做好防锈处理,严禁电缆交叉悬挂或直埋地下。14、井口所用开关应编号,负荷名称应标志清晰、醒目,使用不同电压的开关设备应分别布置,不得混装,并且应作明显标志。六、井筒运输管理1、抓岩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司机装岩前要对机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妥善处理后方可开机工作。2、乘吊桶升降或进行其他悬空作业均应佩带保险带,保险带应生根牢固。无可靠措施不允许垂直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